刘集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2024-05-01

刘集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精选7篇)

篇1:刘集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固镇县司法局刘集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刘集司法所一年来在县司法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法律服务队

伍行风建设和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专项活动为入手,紧紧围绕司法所九项职能

开展工作,现将一年工作述职如下:

人民调解作为司法所的一大职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职能,可以让群众用

最简单、最经济的办法快捷地获得司法公正。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深入学习理

论并结合实践,才能提高业务水平。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1人,以前都没有接触

过司法工作,进入岗位以来,大家认真学习人民调解方面的理论书籍和法律法规,做了大量的笔记,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在积极学习和推广连城镇开展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解决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所有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善定期排查、信息报告、领导包案、制定预案等防激化措施,紧密配合政府工作,有效运用人民调解、司

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手段,多方面、多层次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强基层

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加强镇调委会建设的同时,健全村居调解组织网络,作到

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制度落实、经费落实。继续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培训力度,提高广大调解员素质,全面推行和落实村居级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一年人民调

解纠纷40余起,并制作规范的调解协议书4件,防止集体上访2起,培训人民

调解员2次。

协调相关部门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安置帮教,减少重新犯罪,使他们顺利走

上新生之路,这是司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刘集司法所在2010年4月联合综治办、公安派出所等部门集中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

专项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所掌握了更多的第一手信息,进一步夯实了安置帮

教工作的基础,这次活动共摸排2005年-2010年刑释解教人员119人,已衔接119

人,其中本地就业38人,外出打工36人。接收刑释解教人员详细情况登记表59

份(其中,有3份重复),上报刑释解教人员详细情况登记表78份,摸排出无摸

底表刑释解教人员19人。进一步加强镇和村居安置帮教组织建设,做到网络健

全、制度完善、措施落实。重点做好衔接管理工作,认真学习城关镇安置帮教工

作经验,做好做细卷宗材料,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档案,做到不脱管、不漏管,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较上年有所降低。对有重新违法犯罪苗头的刑释解教

人员,与公安部门共同做好重点管控工作,对外出务工的刑释解教人员,镇安置

帮教站与之签定协议提出具体要求,并掌握其工作单位和住址。协调有关部门对

“三无”人员(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及符合低保、“五保”和社会

救济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给予必要的社会救助,落实有关社会保障。

今年是五五普法工作验收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重点围绕党的十

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法

制宣传栏、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农户”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农民

群众的法制观念。认真开展“法律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努力减少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在全镇中小学上了20堂法制课。

共宣讲法律30余次,受教育2000余人。出法制宣传栏3期。

在参与综治方面。积极参与驻村服务,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提高了司法所的影响力,也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共参与开展驻村服务活动26村次,出动摩托车

20余次,参与“严打整治”活动及专项活动5次。

在所务管理方面,首先,建立了司法所日常登记本,认真登记所办理业务,详细记载所受理事项。其次,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及时上报统计表。再次,对需

要保存的资料统一整理归档,形成格式卷宗,存放在配备的档案柜里。

这一年来,刘集司法所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综治驻村服务、接

待信访群众及严打整治活动,突出重点,最大化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并结合工

作实际和镇情、所情,多层面、多角度拓展工作的渠道。提高了司法所的影响力

和公信力,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

作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强治安防范,消除

安全隐患,确保单位内部安全。力争我所下一年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刘集司法所二0一0年十二月

篇2:刘集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沈阳市2004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要求,紧紧围绕沈阳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开展工作,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和创建安全城市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综治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础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明确职责。市局党委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工作中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并把综治工作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实抓好。年初,我局结合部门工作计划制定了较为详实的综治工作总体规划和创建目标,制发了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把市综治委确定的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出工作要求,签订了责任状,做到了有规划、有部署,层层落实,真抓实管;召开了综合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确定了各部门的“一把手”要作为本单位综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综治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各部门切实强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机构,积极行动。我局在去年的基础上,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到位,相关制度完善、落实上墙,并为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局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面组织开展综治工作,办公室督查科的同志负责督查综治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对综治工作做到有研究、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工作中,我局能按要求派联络员参加市综治办召开的有关工作会议,做到及时准确地向市综治办反馈我局综治工作进展情况,按时上报了季度、半年及年终工作总结;能够及时上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涉及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重要情况,并能积极完成市综治办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工作完成情况

年初以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充分发挥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职能作用,努力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一)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按照市委政法委的要求,在城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法律服务进社区实践活动,共免费提供和解答法律咨询7624人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1267场次,受教育面达到1418932人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80件,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法制化的进程。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推广经验、落实标准、强化组织,加大了排查调处力度,制定了《沈阳市人民调解工作实施办法》,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稳步推进。适时召开了全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由常规化调解向法制化调解,由单一型调解向复合型调解,由封闭式调解向开放式调解,由小调解格局向大调解格局转变,实现了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的有效衔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我市还开展了集中、系统的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排查出各类疑难纠纷、群体性上访纠纷、婚姻、家庭、邻里等矛盾纠纷12428件,调处率为100%,成功率达98%。召开了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会议,重点对全市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今年刑释解教1187人,帮教率达97%,将其中287名人员纳入再就业工程和按条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了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化和法制化;于洪区建立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按照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关于加强“两所一庭”建设的要求,加大了对司法所基础建设和立户列编等问题的规划力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摸底,目前报批工作已经完成。

(二)全面加强监所安全稳定工作。监所工作始终坚持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以确保安全稳定为前提,以创新教育改造方式为手段,以加速推进经济工作“两个转移”为载体,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规范和依法管理规范,使教育改造质量、执法执纪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取得新的提高。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和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起色,促进了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今年罪犯、劳教人员改好率分别达到98%和90%,“法轮功”罪犯和劳教人员的转化率分别达到46%和93%;康家山监狱、东陵监狱分别连续九年、七年实现“四无”。全面推进监狱“三化”建设,积极探索完善劳教办特色工作,今年,东陵监狱、沈新劳教所分别被列为辽宁省监狱“三化”和劳教办特色工作试点单位。听证、联审、聆询制度及狱(所)务公开等各项改革创新措施在我市监所全面展开;规范执法程序、建立执法责任制、实行干警执法行为规范、建立长效安全稳定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积极参与“严打”整治斗争,深入开展“坦检”活动。监所经济稳步发展,有5家监所基本实现“两个转移”,为教育改造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有效载体。

(三)积极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创新“八个结合”的普法工作机制,强化用制度建设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先后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委等部门联合制发有关文件规定,以保证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青少年四个重点层面的普法教育。重点突出了《宪法》修正案和《行政许可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新闻媒体设立法制热线、法制论坛、以案说法等系列栏目,聘请10多位法律专家、学者、律师制作节目,完成了话上访、话集资、话城管等8个专题。开展了依法逐级有序上访的集中教育活动,促进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创新普法载体和方式,创建东北第一家普法网站,共设律师天地、公证之窗、法律援助、法制纵横等18个板块,该网站日点击率在3.5万人次以上,局长邮箱答复法律咨询百余件,实现了普法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基层依法治理逐步深入,先后召开普法依法治理经验交流会,总结了铁西区、新城子区、皇姑区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经验,推进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经营和依法维权,深化了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的依法治理。积极开展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注重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四)主动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这一工作主题,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主动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我局紧紧围绕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制定十项重点服务措施,组建了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百人法律顾问团,充分体现了“沈阳振兴,服务先行”这一宗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在东北率先开展了律师、公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实行评价标准具体化、评定结果档案化、接受监督公开化、诚信体系公示化,并以此为载体,打造诚信律师所和公证处。目前,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司法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以“三项教育”、“三个规范”、“三个结合”为重点的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从结果上看效果较好;结合沈阳实际,在公证、基层法律服务队伍中开展的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也取得明显成效。强化了律师介入依法信访工作机制,有460名律师直接参与依法接访工作,接待上访群众1116批次,完成市委、市纪委领导交办的法律事务10件,配合市专项治理办、市信访办纪检组、督察室处理信访案件,提供法律意见16件。在东北三省率先开展法律援助进监院工作,切实维护在押在教人员的民主权利。

(五)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今年我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坚持细化工作、强化管理,积极维护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促进了社会治安秩序的不断优化。充分发挥了法律援助网络功能,切实为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在全市13个区县(市)、246个乡镇(街)、3046个社区(村)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和联络站(点),设立了123个横向联络部,现正在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在东北率先创建了法律援助进监所、进家庭工作机制,并紧紧抓住《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的有利契机,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扩大了影响力和认知度。9月份,我们与沈阳今报社联合举行“法律大援助高峰论坛”座谈会,共同座谈探讨如何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今年以来,市法援中心共接待法律援助4012人次,指派法律援助案件168件,148专线电话解答咨询5784人次。完成市政法委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1件,解答人大政协议案二件,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社会效益明显。

三、工作创新情况

我局被司法部评为第二届法律援助先进集体,法律援助中心被省司法厅荣记集体二等功。和平区中一法律事务所和沈河区正阳法律事务所被评为省级先进法律事务所。在法律服务进社区实践活动中,沈河区“法律顾问制”、铁西区“综合法律服务窗口制”、和平区“法律服务干事制”试点工作取得宝贵经验,和平区的做法得到司法部的充分肯定,《人民调解》杂志曾刊载了和平区的经验,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

四、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里,虽然我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和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安置帮教工作难度较大,组织机构不健全,业务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法律服务队伍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不够完备;工作主动性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眼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的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大职能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保障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按照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的总体工作部署,2005年,我局将在如下重点方面继续努力工作:

(一)保证安全,促进稳定,切实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监所要确保全年实现“四无”目标,围绕建立长效安全稳定机制和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劳教所,积极推进监狱“三化”和创办劳教特色工作,努力提高罪犯和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要建立刑释解教人员管理网络的运行机制,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建立人民调解员等级制度,推进人民调解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继续完善律师、法援介入依法信访工作机制,维护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

(二)拓展领域,规范市场,大力加强法律服务。一是紧紧围绕拓展和规范两大主题,继续建立和完善律师、公证、法援、普法等法律服务体系。二是加强法律服务队伍的诚信建设,严格规范服务行为,靠诚信建设进行规范,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开展法律服务市场集中整治,靠整治促进发展,净化和规范市场。四是积极推进律师“五化”建设,打造名人名所,不断拓展非诉讼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律师参政议政主渠道,调整和完善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法律顾问团和民营企业法律顾问团,加强律师队伍的党建工作。五是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继续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监所、进家庭、进军营、进信访、进学校活动,努力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六是抓好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做好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

(三)强化调解,落实帮教,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及时排查化解基层单位矛盾纠纷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继续抓好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积极介入诸如因城市拆迁、农村征地、企业改制、民工工资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重大事件的调处,要通过提高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二是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努力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对安置帮教实体的整顿、认证、管理工作,促进安置帮教实体的发展,扩大安置就业能力。要加快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强化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工作。要加强协调,拓宽安置帮教渠道,积极引导、扶持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并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

(四)总结典型,全面推进,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继续坚持普法依法治理“八个结合”的工作机制,抓好四个重点层面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丰富普法载体,加强对重要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对全市60个普法依法治理典型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和推广,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

(五)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注重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提高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提高驾驭全局、维护稳定的能力;提高开拓创新、诚信服务的能力。在广大干警中进一步开展“公正文明执法树形象”活动,使全体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牢固树立公正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意识。强化对法律服务队伍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人员诚信、惩戒、监督机制,提高法律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深入开展争创“四个一流”活动,全面推进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六型”机关建设。

沈阳市司法局

篇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什么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这对于现代管理模式是十分常见的描述, 立体化, 意味着要多层次, 全方位。那么如何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 将是这一点要求的立足之本。

( 一) 多层次

社会治安是需要多个部门来协调配合达成的, 比如110接警中心与交警, 派出所之间的指挥关系。然而, 想要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就必须确立有多少层次来构成该立体化的体系。

第一, 基层。基层是面对治安问题等突发状况的维护者, 因此, 保证基层人员充足, 素质过硬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在招收基层执行人员时, 标准要相对于其他岗位做一点改变, 对于专业知识需要过硬, 而对于法律就更需要精通了。基层人员处理治安问题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 基层工作人员还需根据不同的情形, 来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达到解决问题, 维持社会安定的治安目的。基层的组织机构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 跟上社会的步伐。基层的工作人员还需保持通讯畅通, 因为基层治安组织属于第一线的组织, 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 快速反应层。快速反应层在现如今的体系中已经实际运用了很久, 110 接警中心一直担任着这样的一个角色, 每天庞大的信息量在接警中心流转。因此, 110 接警中心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地位与职能就不必再做过多的改变, 继续依照现有的规章制度即可。

第三, 决策层。决策层一直以来都是属于幕后人物, 在通常的社会治安活动中并不曾看见他们的身影。尽管如此, 决策层也是必须存在的, 该层人员可以由地方高层组成, 在重大疑难问题出现之时, 决策层自动组成并指导基层与快速反应层快速高效地执行任务, 这就是决策层的主要职能。

需要注意的是: 三个层次的格局并不是永不变化的, 只是在现如今的技术能力以及有限的资源面前, 这三个层次的设立是最为合适的, 我们甚至可以期待技术的革新使得层次产生巨大的变化。

( 二) 全方位

第一, 预防机制。社会治安主要的对象依旧是平民百姓, 因此, 预防的重心也将放在基层组织。预防该类问题需要贯彻群防群治这一方针, 因为社会治安所涉及的利益绝大多数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只有在百姓认识到自己的利益, 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在面对切身利益受到损害之时知道运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去维护该利益。因此, 宣扬法治精神与普法活动还应继续, 且必须更加地面向基层而非面子工程。此外, 还应该对治安问题多发段加强巡视, 对经常触犯社会治安的人员重点教育, 重点关注, 争取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第二, 处理机制。预防只是为了减少治安问题的发生, 但如果完全依赖预防机制, 社会治安问题就变成了“游击战”的顽固性疾病了。所以, 除了预防机制, 我们还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处理问题的机制。

在现如今的体系下, 处理此类问题可以说90% 是由公安系统来完成的。近年来, 公安系统为了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 做出了许多改变, 各地都开始征召协管员来帮助警察处理案件。一方面提供了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可以说, 这个举动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然而, 处理机制并不能单单在案件发生之后的环节中加强, 还应该在案件发生之前就有相应的措施, 例如, 在各个街道, 小区安装监控摄像头, 力保无死角全方位监控, 并保证每个摄像头全天工作, 完好率百分百, 这样一旦治安问题出现, 就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追踪, 解决问题。老百姓对社会治安问题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政府部门如何防范, 如何应对, 他们只关心社会治安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 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多高, 效率高于预期值则心满意足, 如果效率低于预期值, 那么依照老百姓的思维, 往往会剑走偏锋, 走向偏激的道路, 对社会治安构成影响。

第三, 善后机制。社会治安问题发生之后, 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减少人民和社会财产的损失。然而, 即使解决了问题, 损失的财产却是实打实的摆在了那里, 那么如何善后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关卡。以现如今的思维观念, 损失的财产, 能追回的尽量追回, 而对于追回困难或无法追回的财产, 似乎只能咬牙跺脚认栽了。社会集体的财产的损失暂且不谈, 毕竟是集体, 集体的财产自有集体来抉择。人民的财产损失了尚有全部或部分没有追回, 怎么办? 目前的做法说通俗点就是谁造成的损失谁来赔, 赔不完自己想办法。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无异于更大的损失, 也是更大的安全隐患, 面对追不回的损失, 有的人选择了放弃, 有的人选择了运用法律途径, 有的人则选择了以牙还牙。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我国国民的思维模式, 这对于彻底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是一种挑战。因此, 有效的善后是防止该类事件发生的办法, 这虽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杜绝, 但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是肯定的, 而主要的方法就是思想工作, 进行思想工作, 一方面, 引导民众对相关问题采用法律的方式解决, 另一方面, 进行心理干预, 保证受损害的民众在身体、财物受损之后, 不至于心理受到创伤。

二、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一直是各国重点治理的对象, 不为别的, 就因为这几项犯罪涉及到人类安全与健康人。在我国, 从新中国建立之后的这几十年, 涉黑, 邪教, 黄赌毒交替发生, 近几年, 恐怖活动在我国也有发生, 这不得不使我们深思, 到底是犯罪分子无孔不入, 道可通天, 还是我国的防范机制出现了什么问题。对此疑问, 究其原因, 还是我国的防范机制上出现了大问题。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首要的就是依法办事, 其次才是严厉打击。

( 一) 依法办事

法律的作用有很多, 调整作用, 保护作用, 在这里,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保护作用。违法犯罪活动是为社会所不允许的, 因为这些活动不仅仅侵犯了公民的权利, 在有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而有关法律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活动而设立的。法律要求惩罚违法犯罪活动, 但同时也规定了在侦察审理犯罪活动时的准则, 这些规定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保护违法犯罪分子仅剩的基本权利, 更是为了保证法律处罚的违法犯罪是真正的违法犯罪, 而不是因为徇私等原因导致的冤假错案,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依法办事。法律的规定容不得任何人僭越, 我国历史传承留下来的许多思想是不符合现代法律思维的, 但是这些思想深入人心经常会知道人们在合法的本意之下做出违法的举动, 这是导致违法行为的常见原因, 而要践行依法办事这一准则, 上述原因是最大阻碍, 而要清除阻碍, 就必须让现代法律思维深入人心, 让人们养成先从法律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从伦理道德判断是非, 而对于国家工作人员, 则要简单的多, 加大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 对于一切违法行为都应予以惩处, 但切不可以超越法律的方法来处理, 因为用违法的方式处理违法的行为依旧是违法的。法律赋予了民众权利, 也赋予了公安, 检察系统工作人员侦办违法案件的权力, 但我们在看到权力的同时不能抛开法律规定的义务, 权责统一才是依法的真正涵义, 忽视或侧重任一方, 都会增加办案过程不公正的可能性, 两者并重才能保证公正与效率兼顾。除去上述的要求, 还有最后一点要求, 我们必须谨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执法人员的地位不能搞特殊, 既不能高于他人的地位也不能贬低地位, 这样才能保证执法人员的个人权利。执法人员是国家的尖刀, 提升尖刀的锋利才能无网不破。

( 二) 严厉打击

违法犯罪活动是对个人, 集体或国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权利的侵犯, 尤其是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犯罪。这些犯罪行为的性质属于及其恶劣的行为, 在全世界是被公认的恶性犯罪, 因此, 在世界各国, 一旦发现该类犯罪行为, 都会受到国家的查处。

对于这些犯罪行为, 我国法律的规定中自由裁量权的比例相对较多, 因此, 对于严厉一词的理解也就会出现见仁见智的情形了。严厉是在法定刑范围内的严厉还是超出法定刑范围的严厉才算是真正的严厉, 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需要结合上一条依法办事来确认了, 严厉打击是在依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打击犯罪的活动, 那么结论显而易见, 打击犯罪, 最严厉的处罚也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 至于法律规定的处罚范围是否合适, 自有专家评论。

基于以上观念, 笔者认为, 既然要加强对犯罪的打击力度, 重视暴力恐怖, 涉黑犯罪, 邪教及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并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那么首先重视执法队伍的权利以及义务的统一, 给一线执法队伍足够的信心足够的动力去打击犯罪的同时提醒执法队员守法的意识, 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至于惩罚犯罪分子自有法律的规定, 而且对于惩罚的力度已经无需讨论。所以, 降低了打击犯罪的成功率和破案率的主要原因仍旧在执法人员身上, 更因为原因在执法人员身上, 所以, 合理扩大执法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才是决解问题的关键, 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缩小权利的同时扩大了义务, 使得执法人员面对犯罪行为被各种限制性条纹规章禁锢了手脚, 因而错失了良机。

三、结语

俗话说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基础牢靠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社会治安问题自从社会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为此想破了脑袋, 不过不管处于什么时代, 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 长治久安, 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 技术也在进步, 方式方法也在进步, 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在完善的基础之上利用现有的技术, 而基础就是法律和制度, 技术则是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期的社会稳定, 才能保证人民生活安康。

摘要:社会治安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一环,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社会治安的重要性, 提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的要求, 对各项具体内容都做出了明确指示, 因此, 本文从各项具体要求出发, 阐述笔者所认为的浅薄观念。

篇4:浅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关键词】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 安全感 信任感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对社会治安稳定影响很大。针对当前一些矛盾纠纷及社会问题呈现新特点的形势,研究如何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解

所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政治优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各部门齐抓共管,各条战线通力合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治理社会治安,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稳定。

二、综合治理的内容

1.从组织领导来看,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综合治理的领导,认真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要在各级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各级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具体领导下开展工作。研究贯徹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对本地区本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部署,监督实施;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办理常委和政府交办的有关事务等。

2.从治理的方法、手段、环节和措施来说,公安司法部门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加强专业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防止境外黑社会势力的侵入,严格各项治安管理,积极提出司法建议,扩大办案效果,加强劳改劳教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消除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违法犯罪的消极现象。同时,要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措施,抓好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

3.从综合治理的工作路线来说,要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正如1991年3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所指出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要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治保调解组织,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关心和参加治安工作。

4.从综合治理的目的来说,就是要通过治理,达到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得到明显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争取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强化4个环节

1.打击。所谓打击,是指国家的执法机关依法对一切违法犯罪分子给予应有的惩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减少犯罪活动,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有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违法犯罪分子就陷于孤立的境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

2.防范。防范是指治安防范;是指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因素的防范活动;是指国家、集体、单位、群众财体和人民群众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和行为进行主动防范的活动。通过这种防范活动,达到减少犯罪,消除丑恶现象,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

3.管理。加强管理的重点是社会治安管理。即:

(1)加强户口管理。户口管理是户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的户口管理规定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的管理活动。加强户口管理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于国家建设。

(2)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主要是指:加强对公共交通场所的治安管理;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加强公共娱乐、体育、游览场所的管理;加强对商场、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对集会、游行示威场所的管理。

(3)加强特业管理。特业管理主要指的是旅馆业、刻字印刷业等的管理。加强对特业的管理,有利于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有利于特业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当经营,有利于推进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落实。

(4)加强对危险物品管理。对易燃、易爆、易毒害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是治安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这些物品往往是犯罪分子作案的凶器、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这些危险物品本身也有危害社会的能量。

篇5:司法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司法局2006年上半年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综治委:

2006年上半年,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综治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局干警的共同努力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为全面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职责任务,切实发挥我局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调整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明确分管局长具体负责,并把综合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的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传达区综治委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全区维稳工作部署。同时为使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制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并结合各科、室、处、所、中心职能逐一签订了《××司法局内部治安防范,文明创建责任承包书》,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层层落实。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集中对本辖区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及时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节假日期间的稳定。

二、强化维稳预防工作力度,维护中心城区社会稳定

一是加强基层动态信息上报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情况;二是建立快速出警机制,全局干警保持24小时信息通畅,一旦发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确保及时赶赴现场;三是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摄像机、照相机、车辆及相关宣传设备的正常使用,为基层维稳工作做好预防工作。

三、发挥职能作用,落实各项维稳措施

(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五五”普法启动年。年初明确宣传科为规划编制科室,多次召开会议,组织调研,征求意见和建议,问计于民,集思广益。6月份,印发了《××区2006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同时,在认真总结和推广“四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整合法制宣传教育资源,抓好重点普法对象及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通过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校园”宣传咨询等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强化其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制意识。

(二)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切实维护基层稳定

一是大力加强司法所建设,努力打造维护基层稳定的中坚力量。在建设“和谐××”的工作中,我局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继续面向基层,加大司法所建设力度,工作下移、重心下移。通过强化司法所设施配置和规范化管理,做精做强司法所,并以“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契机,强化司法所业务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把基层司法所努力打造成为维护基层稳定的中坚力量。

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目前,各镇(街道)均建立了三级调解网络,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各项工作制度。大力加强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行“零报告”、“月排查”等制度,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防激化”、“创四无”活动,及时认真处理基层矛盾和纠纷,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上半年,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8次,共排查调处各类民间纠纷231起,调处成功226起,防止群体性上访3件20人次,防止民转刑案件2件10人次。

三是扎实开展刑释解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和管控工作,认真做好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上半年,全区共摸排刑释解教人员2人,解除帮教人数3人,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重新犯罪

(三)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强化社区矫正工作

上半年,我局始终以“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协调指导,不断提高基层组织自我管理水平,并通过在部门和行业中开展以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治化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目前,我区有18个村达到了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其中市级4个,国家级1个。在开展各项创建活动的同时,我局正积极谋划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机制,通过广泛宣传,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

(四)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化解不稳定因素

认真开展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及法律咨询工作,深入开展法律帮困、法律扶贫、法律维权等特色工作,切实依法维护经济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6-11月份,法援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件,接听和解答法律咨询230余次,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和基层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篇6:刘集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2018年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原则,强化全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为我区法治化、和谐化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和环境,使全区的司法行政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现将2018全区司法行政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综治领导,健全责任机制

(一)制定计划,下达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书。为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的职能作用,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平安环境,我局把综治建设列入了司法行政工作计划,年初制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并结合各股、室、处、所职能逐一签订了《区司法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层层落实。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集中对本辖区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及时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节假日期间的稳定。

(二)落实综治责任制度。为全面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职责任务,切实发挥我局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我局领导高度 1 重视,调整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明确分管局长具体负责,并把综合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的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传达区综治办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全区维稳工作部署。上半年,我们对基层司法所和机关各股室落实责任书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年终各单位的负责人还按照规定,分别作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工作总结。我们将认真按照上级要求,把执行责任书情况作为评价各单位负责人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充分发挥维稳职能

(一)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取得新突破。首先是加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力度。目前我区已建立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2个,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个。我局积极深化各调委会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统一规范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特别是企业调委会的标识、标牌、台帐、印章、制度、调解文书格式,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工作面和实效性,为调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努力,我区的企业人民调解会建设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其中,2018年5月,省司法厅基层处副处长一行莅临我区检查指导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时,对我区开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其次是进一步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实行区、街(镇)、村(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三级例会制度,完善敏感时期专项排查调处制度。会同区法院、交警大队继续推进诉前联调、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工作,2 一些劳资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突发性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化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如今年6月10日,我区工业园一家外资企业发生了全厂罢工事件,企业经营全线瘫痪,双方剑拔弩张,对峙不下,有工人报警说要暴动,在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接到通知后,司法所及工业园调委会的调解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解,调解人员一方面积极对工人做疏导,稳定思想情绪,控制局面,另一方面努力将调解这一解决争议方式灌输进员工的思想,让他们懂得用更合理、合法的方法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通过调解人员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当事人的思想经过调解人员工作都想通了,彼此的怨恨也消除了,至此,僵持集体罢工纠纷终于暂时告一个段落,最终双方意见达成一致;三是全力开展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今年来,根据人民调解“三进”工作的具体安排,积极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采取常规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结合“三打两建”专项行动,积极以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平台,不断整合各种调解资源,组织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及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有效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据统计,今年1-11月我区各司法所及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63宗,调处成功745宗,民间纠纷调解率达到100%,成功率97.6%以上。

(二)全面加强特殊人群管教帮扶、创新社会管理迈出新步伐。今年来,我局把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 3 管理,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健全管理制度,实施帮扶工程,提升了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

1、创新管理方式。一是全面使用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建立监所与各级安帮办和基层帮教组织的信息沟通机制。司法所会同镇(街)、村(社区)及家庭核实好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定期与监所沟通,及时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对帮教对象建立个人档案,要求一人一档,建档率要达到100%,要明确帮教人,落实安臵帮教措施。对于刑释解教人员要每季度进行一次回访,对外出打工人员的帮教,要掌握其去向,摸清其动态,要利用多种形式如亲属联系,电话联系等,在重大节假日等特定时间亲自上门,对其帮教,做到无空白点。健全完善了“墙内墙外”双向帮教、社会帮教、家庭帮教三结合的帮教工作机制,增强了帮教效果。今年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77人(其中刑释人员76人,解教1人),无一重新犯罪(全区现有刑释解教人员共264人,其中刑释258人,解教6人)。二是对社区矫正人员实行电子定位管理,完善社区矫正人员GPS定位监控系统,加强对社会矫正人员的监管。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认真做好衔接接收、监管改造、教育矫治、社区服务、帮困解难、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环节工作,对社区矫正对象从思想、工作、日常管理等方面量化计分,增强了教育改造效果。开展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专项维稳活动,全面掌握重点人员的活动空间、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管教措施,防止了重新犯罪。今年来,我区共开展集中 4 法律知识和思想教育情况175次,个别谈话教育413人次,内容为《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心理矫治87人次,社区服务220人次,使社区矫正人员受到了教育,取得明显效果。到今年11月20日,全区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18人,解除矫正50人,现有社区矫正人员68人。

2、健全管理制度。将安臵帮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完善了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制度,对回归登记、档案管理、检查走访、工作例会和延伸帮教等制度逐一规范。健全社区矫正对象审前社会调查评估、分类矫正制度,完善奖惩机制,制定了《社区矫正人员奖励处罚计分考核细则》、《社区矫正人员分级管理规定》及《社区矫正人员档案管理规定》等制度,有效避免了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提高了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质量和效果。

3、落实帮扶工程。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安臵措施。对符合城市低保和农村救助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和农村特困户基本生活救助范围,协调工商部门减免刑释解教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费用。在工作实践中,我局及各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与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座谈交流,教育他们认真改造,重新做人。同时把必接必送、生活补助、就业扶持、过渡安臵、困难帮助等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真正做到刑释解教人员出来必接、回去必管、就业必扶、有难必帮,不留死角,不留缝隙。并对全部农村籍社区矫正人员落实责任田,并通过组织谈话的形式对全部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就业指导,解决了社区矫正人员就业、生活问题,促进了社 5 会稳定。

三、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坡头取得新进展 把法治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举措,推进法治坡头建设不断深化。

1、及时制定普法工作计划和“三打两建”专项行动法制宣传工作计划。根据今年的普法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2018年普法工作计划》,使我区普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目标的地进行。根据省、市“三打两建”专项行动法制宣传工作部署,为加强我区“三打两建”专项行动法制宣传工作,确保突出重点、把握节奏、收到成效,结合我区实际,我局制定《“三打两建”专项行动法制宣传工作计划》。并抓好“三打两建”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三打两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栏、标语、简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发动和鼓励群众参与“三打两建”工作。区司法局、各司法所均在显著位臵制作“三打两建”宣传栏,并在辖区内人群聚集处悬挂“三打两建”宣传标语。

2、积极开展“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根据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及时召开创建活动工作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创建活动工作,并对照《省“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指导标准(试行)》中规定的24条标准严格把关,推进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经过协调部署,在全区企业中推荐2个企业参加创建活动。

3、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民 6 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活动,对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增强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促进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区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管理工作纳入全区“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坚持以“法律进乡村”和“法律进社区”为切入点,以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重点,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社区建设为宗旨,不断创新创建活动方式,切实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目前,我区共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个。我局依据《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指导标准(试行)和《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基本标准(试行)》,对全区原有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进行认真核实。严格标准,做好考核申报,今年我局对符合标准的村(社区)积极向省申报。

4、积极建设区法治文化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针对我区原有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过于窄小(只有30多平方米),里面的设施及内容单一,我局领导班子经研究决定改(扩)建原有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将原来只有30平方米的单一基地,改(扩)建成面积570平方米(是原来19倍),功能齐全的示范基地,力争建成省、市级法治文化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

5、积极联合各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成效显著。一是在“三八”维权周期间,我局和区妇联合面向全区广大农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分别到各镇举办“倾听妇女心声、关护妇女权益”的文艺普法宣传巡回演出。本次普法宣传最大的亮点就是把一些有关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知识通过小品《远离赌博、共建和谐》、情景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对家庭暴力说不》等表演形式和有奖知识问答环节,融入到整台文艺演出中,既充实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收到明显的普法效果;二是2018年6月18日,我局和区安监局牵头组织区属其他有关单位在区政府大门口对面开展2018年安全生产宣传咨询一条街活动;三是6〃26国际禁毒日,我局与区政法委组织宣传彩车送法下乡巡回宣传活动。宣传彩车将巡回宣传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的7个镇(街),并深入村居巡回宣传;同时,沿途赠送、派发有关的普法宣传资料;四是2018年9月26日,我局和区法援处联合在马头圩主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有奖问答宣传活动,同时,市法援处亦派员参加这次活动。这次法律宣传活动贴近基层,创新宣传方式,以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形式向群众普及法律援助常识,深受群众欢迎和踊跃参与,不少过往赶集的群众都被吸引过来,他们认真思考、互相讨论或翻阅现场领取的宣传资料查找答案-----这样的方式打破以往与单个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单一咨询形式,使律师与群众有个良好的互动过程,也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法,更让“法律”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在各个活 8 动现场,工作人员认真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00多人次,挂宣传横幅50多条,张贴宣传海报350张,派发我局和区普法办自编的《村居法律知识问答》、《劳动法律知识问答》各1000多本,派发其他宣传资料(书籍)20000多份。

四、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工作取得新成效

1、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法援网络。目前,在纵向上,以区法律援助处为龙头、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支点、村居(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为辅助的三级工作体系已经形成。在横向上,加强了区残联、妇联、总工会、老龄委、团委协作组建的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职工等5个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横向援助体系基本覆盖了弱势人员集中的主要群体。我区法律援助纵横相交工作网络已基本形成。

2、规范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质量管理。一是加强法律援助办案工作标准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按照法律援助工作指南和办案指引,对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审查和办案行为进一步进行规范,并探索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二是加强值班接待和案件受理,按照窗口建设的要求,我处加强了人员值班接待,保证了上班时间有专人接待群众咨询,规范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

3、以法律服务为重点,加大法律援助“三进”力度。今年初,我局制定了《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和法律援助“三进”活动计划》,我局积极在全区范围内开 9 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和法律援助“三进”(即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活动。一是自编法律援助宣传资料促三进,为加大《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规定》和《刑事诉讼法(修正)》的执行力度,重新制作《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规定》和《区法律援助指南》宣传单,送下村(居)、企业和学校,服务有需要的群众、劳动者和未成年人;二是继续深化法律援助进企业活动,我局以工业园管委会“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法制宣传”的创建活动为契机,对企业管理人员采取以会代培的方式,宣传《劳动合同法》、《劳动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并有针对性制作了“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援助宣传专栏,达到较好的法律宣传效果。三是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月宣传活动,我局在九月份以宣传法律援助制度为核心,以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和知晓度为目标,把握好时机、载体和对象,积极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条例”施行周年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张贴和派发《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规定》和《区法律援助指南》的宣传折页、悬挂宣传横额及在马头圩主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有奖问答宣传活动等方式,在辖区内同步形成了“法律援助宣传月”的高潮氛围。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多人次,受理法律援助申请3宗,挂宣传横幅5条,张贴宣传海报150张,向咨询群众赠送印有“法律援助”标识的大阳帽200顶,派发我局自编的《区法律援助指南》及《<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规定>知识问答》各1000多 10 份,活动现场非常活跃,群众参与热情极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积极参与信访工作,协助党委、政府依法妥善处理和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我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社会稳定机制中的作用,建立法律援助介入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参加区政府组织的大接访活动和安排律师到区信访办参与维稳律师团值班,及时介入群众投诉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协助党委、政府疏导群众循法律渠道解决涉法涉诉信访事由。如因对不予入户城市户口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坚持26年涉法涉诉上访的当事人陈X贤再次向区人民法院递交申诉材料,并扬言如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在近期内继续到省上京上访。经信访值班法官的指引,陈X贤到我局寻求法律帮助。区法援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陈X贤,在耐心听取其陈述和翻阅其厚达数百页案件材料后,出具《法律意见书》;同时,耐心向其分析案情,逐条解释法律适用和其请求事项因没有法律依据而造成败诉(不受理或驳回)的结果,并语重心长地规劝陈X贤息访,从而成功解开了困扰陈X贤长达26年上访和纠讼的心结。陈X贤当即表示不再上访,耐心等候法院的答复。一年来,我局法援处共受理、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6件,其中民事案件32件、刑事案件14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240余人次,上报信息、案例材料7篇。

五、律师工作卓有成效。积极引导农村维稳律师分团的律师参与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大接访活动,积极组织律师服务政府职能部门的专项行动,为政府依法决策、公正执法提 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在每一个比较难处理的案件中,我们都主动邀请农村律师维稳团的律师进行联席会议,并且我们的律师都能够给出中肯、有效的建议,为维护我区的社会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篇7:刘集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2015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司法行政干部素质为保证,以基层规范化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加强与其他部门联动协作,全力推进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xx”建设工作。现将我局今年“平安xx”建设暨综治、维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平安xx”建设暨综治工作机制。

为加强我局创建“平安xx”建设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建设“平安xx”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班子成员分工中明确由党组成员李明道分管“平安xx”建设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副局长李青分管信访工作,形成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助抓,各职能科室具体抓,全体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与3家律师事务所、2家法律服务所签订社会治安及维稳工作责任书,健全责任机制。加强阶段性工作的安排部署、检查督促,确保综治、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发挥职能,认真开展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

(一)加强普法宣传,推进依法治县,营造平安建设良好法治环境。1.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积极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在全体公民中,重点开展宪法和基本法律的普法宣传。在公务员中组织学习《领导干部法律读本》和《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在全县所有机关单位开展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在青少年中,组织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赠送《宪法》宣传视频,举办普法漫画展,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在农民和居民中,不断完善“村民每月学法”制度,开展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在企业管理人员中,推出五期《网络法律课堂》“法律进企业”专刊,重点开展普法专题培训活动。在纪念日、宣传月等活动中,重点开展专项普法活动,把普法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2.开展“平安和谐“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2月份,组织部分律师走访县内20多家中小企业。针对春节前夕劳资纠纷多、工作压力大的特点,大力宣传与企业管理者或职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有效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春节期间,采用印发宣传册、发放宣传单、赠送宣传品、出动宣传车、举办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专题法制宣传活动,通过赠送4000余册普法宣传资料,1500份普法宣传品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传。

3.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的作用,全力助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专项活动。一是开通xx县普法手机报、村民每月学法简报、普法微信等形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二是组织法律工作者和法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16名普法讲师团和法律工作者深入镇村、厂矿企业和百姓家中,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积极配合和支持各类专项活动,全年共开展送法下乡12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万余份。

4.加强阵地建设,凝聚法治文化氛围。积极运用xx县司法行政网站、普法短信、普法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在《今日xx》开辟“以案释法”普法专栏,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宣讲。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建成了文峰社区“法治文化广场”、紫港社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东明社区和青石镇大塘后村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形成“多点化”普法,有效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实效性。

5.顺利通过省市“六五”普法总结考核验收。4月初制定全县“六五”普法工作检查标准和验收方案,召开了全县普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大)会议,对我县“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举办了全县“六五”普法联络员暨普法骨干培训班,指导各乡镇部门开展自查工作。专门成立“六五”普法考核验收组,5月6日由县人大领导带队对各地、各部门单位进行全面的考核验收,认真对照省考核标准进行查漏补缺。

6、7月份我县顺利通过省、市“六五”普法考核验收组的考核验收,“六五”普法圆满收官。

(二)加强基层基层工作,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发挥好社会第一道防线作用。

1.发挥县大调解办公室作用。在行政机关和行业部门及企业单位成立15个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健全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工作机制。截止11月底全县共发生民间纠纷5378起,调处成功5348起,成功率达99%。防止群体性上访154起11670人,制止群众性械斗40起450人,防止民转刑124件424人。县医调会共受理医疗纠纷18件,调解成功16件,其中重大涉亡案件7件,患方要求赔偿金额294万元,经调解实际赔付金额86万元,大大缓解了医患矛盾和冲突。2.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警调对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的建设,在芳村镇建立“驻点制”人民调解工作室,有效化解治安民事类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3.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认真部署开展“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全面规范司法所的建设和管理,落实司法所的办公用房和人员配备,统一形象标识,今年,指导芳村司法所和白石司法所申报省级四星级规范化司法所。邀请优秀法官和优秀人民调解员对全县各调委会调解员开展《人民调解法》和调解技巧专题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2场,参与培训人员38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调解干部的业务水平。

4.认真开展“人民调解协议书和优秀人民调解员”评比活动。根据市局的安排部署,10月份,我局制定出台了活动实施方案,并对全县各乡镇街道调委会、医调会、警调调解室的调解卷宗进行了认真评比,对优秀规范的卷宗组织观摩学习,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有效地推动了调解档案的规范化。同时,对全县724名调解员严格审查筛选,最终确定推荐5名优秀人民调解员,加入全省人民调解员智库。

(三)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重点人群管理,不断深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2015年,全县新接收矫正对象174人,解矫285人,现有在册矫正对象319人,其中缓刑259人,假释54人,暂予监外执行6人,全年累计警告处罚40人次,撤销缓刑13人,撤销假释1人,提请治安处罚1人,全年无脱、漏管和再犯新罪。办理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案件212件。

一是出色完成全国人大关于特赦部分罪犯的决定。为确保特赦工作顺利完成,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和服刑人员的构成特点,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组织领导小组和专职力量加强保障,推动特赦工作依法有序进行。突出抓好特赦政策宣讲和问题解答、特赦人员排查摸底及书面留痕等基础执法工作的落实,做到全面覆盖,一个不漏。严格依照特赦工作法律程序,认真做好符合特赦条件人员的审核和材料呈报工作,保障法律精准实施。经过两次摸底排查,共排查出11名基本符合特赦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最终有7名经XX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予以特赦。

二是深入开展社区矫正清理清查专项行动。结合人大司法监督,积极展开社区矫正清理清查专项行动,重点对2011年以来的9个执法环节以及办理的各类案件进行了逐一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了一对一的整改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加强规范执法督查,从搜集证据、合议、评议到分管领导审批,都注重案件证据是否充足、程序是否到位、法律文书使用是否规范,宁可多花时间、精力去调查取证,不办模棱两可的案件。今年以来共办理13件撤销缓刑案件、1件撤销假释案件、1件提请治安处罚的案件都得到法院、公安机关的认可,40件警告处罚案件也无服刑人员提出申诉,逐步提高了社区矫正执法的公信力。

三是充分发挥“技防”手段优势。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结合“指纹+面部”考勤系统的投入使用,充分发挥“技防”优势,每日组织司法所进行信息化核查,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督查,并对督查情况进行每日通报。通过“技防”手段,掌握每位社区矫正行动轨迹及每月报到情况,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位服刑人员因为违反信息化核查规定三次以上收到警告处罚,并有多位服刑人员被司法所利用“技防”手段查出不假外出,从而被给予警告处罚,大大提升了社区矫正的威慑力。今年以来,县司法局对服刑人员的定位监控已经达到95%以上,也确保了“技防”手段得以充分运用。同时,坚持每季和重要节点必排查,重点对象必访,有违法违规苗头对象由县司法局训诫谈话等措施,有效地落实了矫正措施。

四是切实解决“双八考核”难题。今年6月份,我局引进社会资源参与共同建立的社区矫正劳动教育中心正式启用,城区周边司法所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到劳动教育中心接受集中教育、社区服务,截止目前,已有900余人次在劳动教育中心接受集中教育、社区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自行组织集中教育、社区服务乡镇(街道)的督查,要求除老、病、残之外的所有服刑人员必须参加。到年底,全县组织集中教育能达到2300人次,组织社区服务能达到2100人次,“双八考核”的落实情况明显改善。

五是积极改善请假外出人员多的问题。因我县经济水平的限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导致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多。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开展社区服刑人员请销假专项检查活动。召开全县司法所长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议,制定了逐步清理减少请假外出的指导方案,严格审核外出请假,动员长期在外务工的社区服刑人员变更居住地,1月份以来已为8人办理了变更居住地。7月份,我们组织工作人员赴杭州、宁波等社区矫正外出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面对面教育、走访,确保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六是大力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年初,经县编办批复正式成立社区矫正执法大队,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矫正工作职责,规范了执法行为,理顺了管理体制,有效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效果。今年社区矫正业务培训采取了分期分批方式进行,每次业务培训组织4-5个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小班化”培训,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同时,积极与乡镇(街道)领导沟通,调整司法助理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今年东案乡司法所、大桥头乡司法所增加了年轻力量,逐步优化司法助理员队伍的年龄结构。

七是落实刑释人员的管理服务。2015年全县回籍的归正人员数为419人,五年内累计回籍的归正人员数为2038人,帮教率为99.6%,安置率为99.2%;到现在为止已建有10家安置帮教基地,累计安置13人;归正人员重新犯罪的有15人,重新犯罪率为0.74%。

(四)注重民生,推行便民措施,不断加强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工作。2015年共接待来电来访群众1645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08件,其中刑事100件,民事案件708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720万元。全县律师共计承办各类案件428件,基层法律工作者代理各类诉讼218件,提供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

1.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量。认真贯彻“能援尽援”的原则,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投资20余万元对司法局一楼进行装修,建立规范的接待大厅,配备专业接待人员,提升了窗口的接待质量,更加方便人民群众申请法律服务。开通24小时“148”法律援助热线,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加强军人等特殊群体和残疾人、老年人、妇女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开展“农民工讨薪”、“工伤帮扶”等专项法律援助行动,最大限度做到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两头兼顾。加强援助案件质量的监督管理,通过参加开庭、调看庭审录像、受援人满意度回访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案件办理质量的提升。2.进一步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整合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的服务资源,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和村(社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站,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包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动局、林业局、法院、看守所、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基本形成了以县法律服务中心为主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一小时服务圈”的目标。推动法律服务资源全面向基层延伸,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3.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执业秩序。为净化法律服务市场,规范执业秩序,今年,我们以依法管理、规范运行为重点,从规范法律服务机构设置、规范执业范围、规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提高法律服务行业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对全县法律服务市场进行了规范整顿。对规范整顿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工作人员专门进行调查核实,掌握相关事实和证据,根据管理权限依法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对未取得法律执业资格以亲戚名义代理案件的非法从业人员严厉查处、坚决取缔,目前基本杜绝了这个现象。

4.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专门成立党员律师“五水共治”公益服务团,进行专题普法宣传,围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组织党员律师组成专业服务小分队,到涉信涉法一线,提供法律咨询。积极介入信访工作,为党委政府领导交办的一些涉法信访案件提供法律援助,较好的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定期综合分析接待咨询情况,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和难点的问题,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积极参与群体性纠纷的调处。截止目前,参与调处的群体性纠纷十余起,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高度重视,措施有力,着力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素质。

(一)健全制度,严格考核

进一步健全完善单位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对人财物的管理。对局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确保平安建设工作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年终县局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对机关各科室、中心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逐项考核。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得分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对机关各科室中心的工作进行工作督查,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抓管理、树形象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信仰法治、守护公正”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全体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增强广大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

2.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纪律规定,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队伍日常监督管理,制定出台《xx县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接待的通知》(常司2015]20号文件),严格按照公务接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开展财务内部审计,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顺利通过省财政厅、司法厅的专项资金审计。认真开展信访接待工作,办结信访案件2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5件。

3.加强依法行政建设。制定法制工作要点,切实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及时完成网上政务公开。以人大深化司法监督工作为契机,出台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对照人大反馈的问题清单,认真落实整改,切实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依法履职、公正执法,得到了县人大的充分肯定,整改报告顺利通过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

4、加强信息报道工作。将信息工作列入科室岗位任务,编写司法行政简报12期、普法简报8期、村民每月学法资料12期,及时更新网站、微博、微信,向县委政法委投稿60篇,做到工作同步宣传,成效及时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支持和推动司法行政工作。

上一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分析下一篇:谈心谈话记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