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莫中心学校均衡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

2024-04-22

旧莫中心学校均衡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共8篇)

篇1:旧莫中心学校均衡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

旧莫中心学校均衡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

广南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缩短差距,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各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根据云政发【2011】157号、广政教督(2012)2号等文件通知精神和教育督导评估相关要求,现将自查情况保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旧莫中心学校位于广南的中部,距离广宁县城30公里,辖区共有4个村民委员会,95个村民小组,人口24165人。

近年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乡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农村学校布点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乡现有学校12所(其中乡中心小学1所、一级完小4所、二级完小5所、初小2所),有7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10人,寄宿学生1395人,教职工165人。

按照布局调整规划,到十二·五末,辖区内只长期保留学校4所,达到一个村民委只办一所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2265人,寄宿制学,2039人。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达标情况

(一)办学条件

1、生均占地面积达标率

我校辖区内到十二·五末共设学校4所(乡中心小学1所、完小3所),在校学生2265人,其中寄宿生有2039人,目前辖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9376平方米(其中乡中心小学7920平方米、威龙小学1456平方米、西洛小学2700平方米、板榔小学17300平方米),按达到初步均衡指标小学生均占地面积20平方米、住校生增加5平方米的要求,总占地面积应为55495平方米,尚缺26119平方米才能达到指标要求;若按达到基本均衡指标小学占地面积25平方米、住校生增加5平方米的要求,总占地面积应为66820平方米,尚缺37444平方米才能达到指标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我校将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汇报,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重新向学校周边征用土地,增加学校占地规模,力争在2015年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达到指标要求。

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率

我校长期保留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9621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227平方米,按达到初步均衡指标小学生均校舍面积6平方米、住校生增加6平方米的要求,校舍建筑总面积应为25824平方米,尚缺17430平方米才能达到指标要求;若按达到基本均衡指标小学生均校舍面积7平方米、住校生增加7平方米的要求,校舍建筑总面积应为30128平方米,尚缺21734平方米才能达到指标要求。根据我校现有的校舍建筑面积,达到指标要求差距巨大,唯一的办法就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才会达到指标的要求。

3、教学用房达标率

按指标要求,农村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由于校舍建筑紧缺,我校各小学除普通教室以外,其他各室基本没有。我校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力争配齐配足各室,达到指标要求。

4、院墙、校门、运动场地、厕所、水源、旗杆合格率,我校辖区各小学由于占地面积太小,除板榔小学正在扩建外,基本没有运动场。争取扩大学校占地面积,才能达到指标要求。

5、危房率

我校现有危房面积4547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4547平方米。目前我们正抓紧长期保留学校的建设,加快布局调整的步伐,力争十二·五末全部排出所有危房。

6、课桌椅配备率

按学生单人单桌计算,我校的课桌椅基本配齐。

7、图书达标率

我校现有图书11042册,生均4.7册,按照达标的生均图书20册,仍然欠缺35158册图书才达到指标要求。为此,我校将采取每个教职工每年捐献10册图书,学校每年采购5000册图书,并争取社会多渠道资助等措施,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指标。

8、教学仪器达标率

我校通过普及实验教学以后,教学仪器已经按照《云南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范》必备要求配备。

9、文体器材达标率

按《云南省中小学校体育、美术、音乐舞蹈教学装备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的要求,我校文体器材均按II类标准配备。

10、实验教学普及率

现我校的实验教学普及率达95%。

11、信息技术课设备配备率

我校区只有乡中心小学设有电脑室,共有电脑25台,按照指标要求,小学生机比为25:1来计算,我校仍欠差66台电脑,为此,我校将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同时争取社会多种渠道捐赠,力保在2015年达到指标要求。

12、多媒体远程教育设备

我校目前模式

一、模式

二、模式三基本能正常使用。

13、互联网接入水平

我校目前中心校已带宽为20M的网络,并建成为校局域网,其他长期保留学校正在架线中,力争2012年底全部接通。

(二)教育管理及师资队伍

14、学校布局科学化

我校辖区各学校布局基本合理。

15、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按要求中小学校招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学校内不得设立重点班,不得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我校初中招生已实行小学毕业班学生整体移交制度,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不以学习成绩进行排名,而是按德、智、体综合考核进行评价。

16、消除超大班额现象

按要求完全小学的56人/班以上为大班,来计算,我校已全部清除大班额现象。

17、标准化中小学校达标率 我校逐步达到标准化完全小学。

18、校园安全工作

按《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要求,我校创建了“平安校园”,及时消除中小学校园安全隐患,杜绝校园内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近年来无校园内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19、按编制标准的教职工配备率 我校2011年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4 2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我校上年有专任教师165人,学历合格率为100%,专科以上学历占62.4%。在今后工作中,我校将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在职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

21、专任教师学科配齐率

按课程设置要求,我校基本配齐音、体、美、劳、信息技术等学 科教师。

22、教师均衡配置

我学校已建立了骨干、优秀教师服务农村学校的制度。

(三)经费投入

我校的教育经费按有关规定均来自财政投入。

四、质量效益

30、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按《云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安排意见(试行)》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31、在校学生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率

我校在校生遵纪守法,无违法现象发生,在校生品德操行评定合格率为100%。

32、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

按要求小学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为95%以上,据去年统计我校的毕业班全科合格率为92%,仍差3个百分点才达到指标要求。今后学校将加强管理,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3、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我校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100%。

34、学校体育运动会举办率

我校每学年均举行一次体育运动会,举办率为100%。

35、小学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

我校2011年的小学毛入学率为99%。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我校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少年采取特殊照顾,能够接收的尽量接收,尽最大限度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少年入校就读。

36、在校学生年辍学率

据今年的统计数据看,我校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06%,已控制在1%以下,已达到指标要求。

37、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我校上年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6%,已达到指标要求。

3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我校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已达到93%以上。

39、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

我校的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60%以上,达到指标要求。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学校将逐项落实,争取到十二·五末使各项指标达到要求,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旧莫乡旧莫中心学校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篇2:旧莫中心学校均衡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

一年来,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发展为要务,创新为目的”的工作思路,按照广南县教育局 “加快发展、不断前行、改革创新、跨越推进”的十六字方针,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带领全体教师坚持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创新,正确处理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家庭沟通的关系,努力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本校一年来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自我检查,报告如下:

一、规范办学行为,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目标

我校工作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办学,科学治校,以德治校,办学思想端正, 办学理念清晰,发展目标明确,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学校根据县教育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年初,学校领导班子集中讨论研究,制定了目的明确、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可行性的本教学计划,使学校教学工作有目的、有方向。学校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全课程,不违法设重点班、快慢班,没有进行集体补课的现象。对上课、作业的批改、活动课、课外活动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狠抓常规管理。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有翔实准确的记载。内设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各项制度完善;完善并科学规范了教职工考核方案,每学年考评一次,结果真实,可信度高;教务处坚持深入课堂听课,积极参加教研组、年级组的教研活动;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作业批改,监督检查教师教育教学的落实情况,对教育教学工作调控好。

二是狠抓了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赶差生出校、搞有偿家教和给学生订学习资料等不良从教行为。师德师风建设当年有计划,典型事例有记载;各完小坚持每周一次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坚持每周三开展教研活动,以集中学习和平时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体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效果良好,国培、提高学历、校本培训等得到较好落实。

三是狠抓了后勤管理。规划了校园文化建设。从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着手,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建好了学校新教学大楼、学生活动操场,加强了学校花圃的管理,学校拥有了幽静的绿化环境,做到了环境育人。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及学生德育活动,健全师生人格。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师德建设和学 生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寓德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各项之中活动,健全了师生人格。

1.强化了师德建设。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学习,2011年7月,组织教师参加了旧莫乡人民政府举办的“唱经典红歌”活动,并取得好成绩,受到乡人民政府的好评;2011年9月,学校师生参加了教育局举办“经典红色”演讲和书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了教育局的表彰;开展了“文明教职工”评选活动,使全体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

2.开展了“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从细节处入手,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在讲究卫生、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合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各种教育的活动。学校在“三八”妇女节等开展了“给妈妈一个惊喜”体验活动、庆祝“劳动节”活动,庆“

六、一”的师生画展和现场连画活动方式别具一格,引来广南电视台的现场采访,并在广南县新闻播出,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果。

4.开展了师生“唱、读、讲、传”活动。通过校园广播播放红色歌曲,教师教唱红歌、课间操、周前会齐唱红歌,并举行了庆“

五、一”教师红歌比赛,五、六年级学生红歌比赛活动,使师生唱红歌传唱活动落到实处。组织了全体教师书写经典美文书法活动,开展了四、五年级学生“讲革命故事”比赛活动。组织师生参加“爱祖国,读经典”、“中华魂”、“故事大王”等主题竞赛活动,我校共有师生100多人参赛,师生获奖达50多人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5.加强了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一年来,我校每学期初都坚持 定期召开了家长会,进一步密切了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配合,营造了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6、认真做好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①抓好“阳光体育”工作。落实做好“两操一课”,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抓好课间活动组织,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做好“2+2”项目的申报、培训和考核认定工作。

②做好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做好公共卫生、个人卫生工作,上好健康教育课,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做好了流感防控工作。

五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设施设备标准化

根据学校总体规划,本着创造节约型学校的原则,立足于现有物资,积极筹措人力、物力,重点抓好硬件建设工作,如新建了教学大楼、学生活动操场,新添了两副玻钢篮球桩,新建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正在施工,新添了部分厨具餐具,进一步改善了学生生的就餐环境;按要求配齐体育器材,进一步完善了微机室、模式1模式2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设施,充实了仪器器材和图书藏书及体育用品,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现有计算机25台,仪器器材1190余套,图书10000余册,达到了配备标准,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

三、狠抓平安校园建设

对安全工作群防群控,常抓不懈。学校先后制定了《旧莫乡中心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旧莫乡中心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健全了机构,完善了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类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 位。落实了行政包年级、包村校的安全工作机制。对管理安全的教师进行专职培训,并与当地派出所、群众积极分子兼职保安,增强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力量,并且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确保了师生的安全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中心学校与各村完小、各村完小与教师和教师与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工作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强化了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利用班队课、思品课、安全教育课、升旗仪式、集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防火、防盗等自然灾害的安全常识教育和科普知识教育。2011年4月初,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并由乡农技站杨站长做安全消防的专题报告;2011年9月,学校与当地派出所民警联合开展校园防暴力伤害演练和工作大检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狠抓了卫生防疫工作,确保了食品卫生安全。认真落实了晨检、午检和因病缺课病因追踪制度,坚持了定期消毒制度。严把学生食堂食物采购关,坚持食品采购索证和定点采购制度,杜绝了“三无”食品进入食堂,坚持餐具、用具消毒制度,保持了食堂环境的整洁,勤除“四害”,食堂真正做到“三防四隔离”,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五、狠抓了民主监督工作,加强学校经费管理

一是切实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会在协助行政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始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与学校的决策。对学校试行的改革方案和制定 的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保证实施效果。在教职工会议上通过了《旧莫乡中心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考核办法》和《旧莫乡中心学校管理细则》。教代会在促进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凝聚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而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学校梳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逐步走制度管人的学校管理之路,促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严格落实公示制度,促进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凡涉及职务晋升、教师聘用、评比先进以及收费等问题,一律按规定程序操作,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均予以公开,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五)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经费。学校建立了财务内部审计领导小组,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报销审批制度、财产保管制度、财务内审制度,各种制度规范。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财务工作的政策,各种费用开支规范合理,无坐收坐支、乱收乱支行为,按时上送各种报表。收费严格按照上级文件执行,公开收费标准,收费票据正规,程序清楚,无乱收费,也没有帐外帐和私设小金库;无挪用、克扣、截留资金和不及时上缴经费等情况。严格财产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定财产管理责任状,校产管理规范,所有物资的进出需经保管员签字,所有耗损、报损物资需经校长签字,保管员、总务主任签字核消。所有大宗购买都经集体研究,实行控购制度,采购都3人以上严格按规定开展学校财务内审工作。通过财务内部审计领导小组对中心学校及各村中心完小财务进行审查,一年来,学校经费做到按规定收费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没有出现乱收费和向学生推销资料的现象,没有违纪情况的发生。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学生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需进一步加强。全体教师必须树立较高的思想意识,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

2、学校硬件建设不完善。目前学校紧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运动场、教书宿舍等硬件设施。

3、校安急需能得到解决。我校现在没有校门,没有完整的围墙,存在较大的校园安全隐患,望各级政府给予优先解决。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仍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教育教学成绩和教学科研成果,以科研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以科研带动学校教学成绩的提高;继续推进学校的教育特色办学思想,努力把我校各项工作推向新的一个台阶!,旧 莫 乡 旧莫中 心 学 校

篇3: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体育先进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的缓慢性

我国的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即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从客观上原因看,全国的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实质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集中体现。经济发展的滞缓,学校财力的严重不足,也使许多省市的学校体育操作实施困难重重,同时就使得先进的体育理念只能停留在理论在层面上,没有条件实施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在客观上造成了学校体育理念转化的缓慢性。主观原因看,也有许多的人为因素和政策的因素。一些地区的领导重视对学校的基础建设投入,而不愿意把资金用在效益不明显的学校体育上,这样就使得学校体育的发展失去了根本动力,也就限制了学校体育发展。部分省市过分追求升学率,以促进名校效应。这样一来,使得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匮乏和不合理,使得体育的薄弱学校长期存在。

二、我国轻视体育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根源

我国的孔子,曾因其学生樊迟提出劳动的事情,而将他斥之为“小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受这样的意识的形态支配,健壮的体魄仅仅是体力劳动和进行战争的需要和条件,显然就不是“当官”和“治人”所必备的素质要求。众所周知,“儒、道”两家学说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内核,而“儒、道”文化中“重文轻武”和主“静”不主“动”的思想,“以静养生”和“虚静”的学说,以及“不争”“贵柔”的人格理想,极大地影响到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以及对人的美学评价。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教育上轻视体育会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三、教育投入不平衡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1)办学条件不平衡与师资力量不平衡。

由于各地区经费投入不同,也限制各个学校对学校体育的投入。我国长期以来,各地区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在贯彻与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经费不足、场地器材匮乏,导致大纲、教材和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不符合。这使老、少、边穷地区大部分学校教学,面临同样的一个问题: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学校体育教学条件简陋、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有的体育教师怨天尤人,埋怨体育办学条件不足,埋怨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以致体育教学中出现了“放羊式”或者其他学科任意占用。这样的局面,使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新毕业的体育教师也不愿意到这样条件差的学校去。越穷的地方越没有人去,无形中进一步加重了体育师资力量的不平衡性。在学校方面,学校有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不断减少学校体育的投入,有的干脆就让其他老师代体育课,有的甚至取消了体育课,使学校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怪圈子之中。

(2)竞技体育占用学校体育的大量资源。

学校体育对于发展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训练实践证明要想达到理想竞技水平,必须从娃娃抓起,选好苗子,进行长期的系统训练,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由于竞技体育可以给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资金无形中就倾向于此。我国的职业体育如甲A足球、甲A篮球比赛,每个俱乐部每年投入都不少于上千万,运动员每年的工资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而一些学校的少年儿童只能在狭小的校园轮流活动。根据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小学校体育场馆配备达标率仅为63.4%。

(3)学校体育发展环境与配套法制不够健全。

学校体育发展环境近年来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领导和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削弱,重升学、轻体育、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严重存在,认为体育投入太大,周期太长,难以在短期出成效。一些领导只是把重视体育作为一句口号喊一喊,一谈到体育的投入就退避三舍。有部分学校把应该投入到学校体育发展的资金挪作他用,使学校体育发展的资金得不到落实,发展环境管理混乱。从学校体育发展环境的现状来看,虽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少,但是教育法规太软,体育投入、学校体育的发展环境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随意性大,这也是制约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

摘要: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在整个21世纪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客观地面对制约其均衡发展的因素,以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战略。

篇4:试析“均衡发展”中的学校德育

关键词:均衡发展;学校德育;现象;向度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11-0016-04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新目标之一,概而言之,就是要“配置好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虽然这种目标的实现,关涉国家、政府、各级教育部门的各类法规、政策制定与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但基础还在于学校的均衡发展。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努力探寻并积极实践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方法与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自然也应被视为实现学校均衡发展这一工作的积极践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黄向阳教授认为,“德育,它不是一项具体的工作,而是一切教育工作最终必须要落实的目的”,“视德育为‘教育目的’,意味着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目的和归宿。”[1]因此,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相对学校的均衡发展而言,也就具有了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学校德育中的一些常见现象的分析,从均衡发展的个体视角——促进学生个体均衡发展与全面发展出发,来探讨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关注的几个向度。

一、学校德育,应改“僭越”为“超越”

如今,重视德育工作已成为众多学校的共识。许多学校为了体现与落实“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安排了很多德育活动,例如每周举行国旗下讲话、晨会、红领巾广播;经常开展一些大队、中队或小队活动,有时还结合着上级文件要求开展一些主题性的德育活动与假日活动;设计与制定一些制度和规定并开展评比与检查;有的学校还重视与研究学科融合,进行德育渗透等等。历数这方面的活动,可谓颇多,这也说明德育正逐渐走出“说说重要、做做次要”的窘境,逐步成为学校的一项基本的常规工作。

但可惜的是,这种简单的、已被习惯了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可能会导致因果间的错位:因为要重视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所以学校就做了一些以为能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工作,这些工作原因与目的是正确的,但行动和结果却未必能起到重视或加强学校德育的作用。有时这种因果间会南辕北辙,甚至可能会削足适履!这一点,杜威在《道德论》中给了我们一定的告诫:“我们应该警惕足以阻碍实现这一目的的有关智力和性格关系的概念,同时要注意为了成功地实行这个目的所必须提供的条件。”[2]

在学校德育中,如果我们忽视甚至漠视对这种因果的体认,不去慎思日常实际工作与事物应然间的关系,那么就会导致“僭越”现象。所谓僭越,即超越本分,旧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地位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学校德育中的僭越现象,是对学校德育的一种曲解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德育工作上的不当做法:一方面它表现为把非道德的活动作为道德活动来开展(即所谓的坏事当好事),另一方面表现为以道德的名义开展着“不道德”的教育活动(即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在如上所例的学校德育工作与活动中,就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与商榷的地方,这里不妨试析其中存在着的一些僭越现象。

(一)德育主体的僭越

学校德育工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培育学生的德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德性的培育、精神需求的提升,应以学生主体参与德育活动为前提、为基础。如果学生个体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没有获得作为主体的感知与体认,没能在活动中丰润情感、丰富经验、提高判断,那么任何的道德教育、道德思想也只能是一种虚假的、空洞的说教。

反观一些学校的德育活动,情况不容乐观。每周举行的国旗下讲话或是晨会等,形式单一,多为学校领导或教师开展的集中讲话;内容也都是由讲话者来选定与准备(有的可能是临时上阵);言语与口气虽有表扬与激励,但较多的往往是对学生的告诫甚至是训斥。其它主题类的德育活动,通常组织者在简单地讲述主题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后,几乎千篇一律地让学生在某个主题的横幅上开展签名活动,以示他们对该活动的重视与参与。殊不知在签名过程中,很少有学生是在真实地表达自己参与的情感,更多的学生是带着一种好奇、好玩的心理而参与进来的。这种德育缺少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很大一部分德育活动都是由学校或学校领导、教师以成人社会价值为取向,以成人认知意愿来主观设计并以成人姿态来教育学生,它脱离了学生实际,无视学生主体的存在,剥夺了学生主体主动参与活动的自由与机会,这样的德育,是对学生主体的一种僭越!

(二)德育内容的僭越

由于学校德育中存在对学生主体僭越的现象,必然就会导致对德育内容的僭越。因为教育者无视学生主体存在,以自己的意愿来设计与组织德育活动,这样的活动内容,自然也只是教育者眼中的德育内容。

也许有教师会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自己在确定德育内容方面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来设计、选择的,所开展的德育活动不仅是结合学校、班级中发生的一些德育现象,也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的。这样的异议,可能不在少数!毋庸置疑,德育的确应该关注学生生活,回归学生生活,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这种生活,是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自己的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教师眼中的生活。由教师选择的、被浓缩、抽象了的德育生活内容,只是遵循课程内容或教育内容的逻辑需要而被筛选、截选的,并不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更不是学生当下关注与需要的,如果硬要以这样的内容来开展德育活动,似有“按牛头喝水之嫌”!

对照上面例举的学校德育活动,这种对德育内容的僭越现象可谓不少!也正因此,有学者早就提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想到的不应该是如何最可能地发挥课标、教材、教参的作用,而应该是把课标、教材、教参的影响缩小到最少,以求最大限度地回归学生非日常生活,达到培养能主动超越生活(包括自己)的人。”[3]

(三)德育形式的僭越

如上所例的德育活动,基本已被作为学校德育的最主要的、常规性的活动而开展。德育活动以一种常规性活动的形式来呈现,一方面,它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德育的活动时间,促进了学校德育活动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但另一方面,它也明确地暴露出弊端:学校德育具有了一定的时空限阈。学校把开展常规性德育活动的时空视为德育时空,也就人为地把学校时空分成了德育时空与非德育时空,这显然有悖于学校工作!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由于存在着德育主体、德育内容的僭越,学生即便是参与了这种常规性的德育活动,个体也不能充分地得到自由与自主的体验。而一些学校开展的所谓主题性德育活动,也往往带有功利性的展示与宣传的意味,甚至从某种层面上讲,这种主题性德育活动本身已成为一个道德花瓶、成为一种道德作秀,学生参与其中也只是一个进行道德表演的俑者。再如有些学校制定的制度与开展的一些检查评比活动,本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特点、发展需要,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许多管理者以此为依据、为媒介,人为地、一刀切地把学生视作“要驯服的对象”,处处强制与规范学生,处处束缚、拘束学生。

总之,学校德育的僭越现象,是对受教育者权利的漠视,也是对受教育者机会的剥夺,它既不利于学生道德的培养、德性的培育与精神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均衡的发展,如此下去,最终将会影响学校乃至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人们的生活世界可分为现实日常生活世界、当下的生活世界与可能的生活世界,所以相应地,道德的生活存在形式,不仅表现为现实的、当下的“实然” 存在的道德,同时也表现为可能的、理想中的“应然”存在的道德,而“人的发展也即是他的实然存在与应然存在,这两种存在状态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4](377)

因此,学校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就要从现实与当下生活世界出发,不仅引导学生发展适应现实与当下生活的“实然”的道德品质,而且赋予学生个体主动发展的源动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逐步创建与创造一个“应然”的道德向度,以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从而使他们实现对现实的否定,达到对现实的超越!这样的德育活动,是一种对自我的“创新”,一种对自我的“超越”!它有利于促进与实现学生自我的全面、均衡发展,应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向度。

二、学校德育,应改“规训”为“享用”

如上所言,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僭越现象,表明在我们现行的学校德育中,一些德育活动方式与方法存在着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性,既有可能来自学校管理(包括班级管理)方式,也有可能来自德育活动的开展方式。

学校管理,旨在通过对学校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它首先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而服务的。而这种服务,也应表征为是对“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目的”的教育理念的自觉实践。但仔细观察与反思现行的学校管理,有许多学校仅仅把学校管理简单地认同为一种照管与约束(有的尽管认识不同,但实际做法却也相差不远),从而使得学校德育活动以一种“规训”的方式来开展。

规训,带有以一定的规范要求为标准来训练学生并使学生具有或达到某种预定的标准的含义。以规训的方式开展学校德育活动,与其说是一种教育,还不如说是一种“驯化”:它无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存在,也无视学生作为主体发展着的人的存在,而是以一种外部的、机械的、训练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不仅是对“人”的束缚,对“发展”的限制,也是对教育方法的污蔑,对学校德育的亵渎。

曾有一则报道说,某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课间保持良好的行走姿态,于是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生鸡蛋,并作出“学生凡是在校园里就必须得把鸡蛋放在裤袋里”的规定,如果鸡蛋碰撞碎了,可以再向学校领取。结果一天下来,鸡蛋不仅浪费了不少,而且碎鸡蛋弄脏裤子也给不少学生带来了尴尬,所以每当学生好不容易熬到放学时,他们就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看着这样的报道,笔者不禁感到悲哀:诚然,学生是应该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行走姿态,但这种习惯是靠“裤兜放鸡蛋,鸡蛋又不破”的做法与要求就能培养成的吗?通过设立“鸡蛋不破”的评判标准,让学生通过对自我行为的纠正、约束来规范行走的姿态,这就是学校的道德教育了吗?这样做即便产生了一定的效果,那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强化训练所致,而绝对谈不上是道德的行为习惯教育。事实早已证明,即使一般的动物,在经过反复的强化——剌激作用后,也会习得某些技能或技巧,例如猴子会骑车,小猪会算数学等,难道我们能把这种强化——剌激训练视作是一种德育中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吗?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每所学校都有着明确的规则与规章制度,如《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的学校还有自己的校纪校规,甚至班规等。在生活中,学校会要求学生遵守这样的守则,遵循那样的规范。这里的道德教育,又算不算是规训呢?答案是:不尽然!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守则与规范拿来让学生背诵,只是开展“守则与规范内容”等“道德知识”本身的说教,而不顾其实践学习,不让学生主体参与、切身感悟这种守则与规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去引导学生获得这种守则与规范给自身带来的生活与学习上的体验,那么这就是一种道德灌输!学生也只能是被迫地、无奈地“习得”!这样的德育过程便成为了一种规训,毫无学生个体自主发展可言!

开展德育活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体的道德素养,培育德性,也在于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满足个体的精神需求,让个体得到一种自我肯定与自我满足,从而获得精神的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是具有享用功能的,而这种享用功能“不是任何人任意赋予它的,而是德育过程之逻辑必然,它植根于德育本质之中。”[4](278)

因此,对于学校德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感受到遵守一定的守则与规范是对自我的一种约束与限制,更重要的,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到通过遵守守则与规范所得到的诸如愉快、幸福、表扬、肯定、满足等道德情感以及获得可以帮助提升道德自我享用功能的内心体验,因为“只有使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不断得到提升与发挥,才得以使教育把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而当作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使他们不是把道德、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异已的力量,而成为自身的主动追求,是一种与自我不断完善化、理想化相一致的力量。”[4](256)而这种“力量”,正是发展的力量,通过这种发展的力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也可以在个体道德发展的过程中,提升与完善人格,实现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目标,这也是学校德育促进个体全面、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于学校整体而言,一方面要从德育的享用功能出发结合学校各自的环境、资源与条件来认知、探讨甚至是丰富富有学校特色与个性的德育活动,诸如美育育人、体育育人、音乐育人、环境育人等,而不把学校德育简单地停留在“规训”上;另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也应尽可能地从“德育的本质”出发来开展学校管理与建设。而如何把学校特色建设与均衡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德育的“享用”功能,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开展道德教育时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向度。

当然,学科教学,作为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在达成学科教学任务与内容的同时,也应该自觉实践德育,而不是当前人们习惯所说的“学科渗透德育”。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是“渗透”,还是“归宿”——对“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思考》[5]一文中进行了详细剖析,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学校德育应改“僭越”为“超越”,引导学生在对现实道德的否定中创新与发展;学校德育应改“规训”为“享用”,引导学生在道德教育活动过程中感受与体悟道德教育对个体的自我满足与自我提升;学校德育,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应改“渗透”为“目的与归宿”,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追求、实现德育目标。这不仅是当前在推进学校均衡发展中学校德育需要关注的几个向度,也是道德教育在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均衡发展中值得审慎的地方。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具道德性,学校的均衡发展才能更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黄向阳.别把德育当“工作”[J].上海教育科研,2006(08):1.

[2]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64.

[3] 林海亮.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J].小学德育,2004

(2):4.

[4] 鲁洁.超越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孙健.是“渗透”,还是“归宿”——对“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的思考[J].小学德育,2008(6):8—10.

(作者单位:海宁市海洲小学 浙江嘉兴314400)

篇5:旧莫中心学校均衡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

根据《谷城县迎接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的工作方案》的精神,我校按要求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89年,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42人,其中男生472人,女生470人,住宿学生885人,其中住宿男生436人,住宿女生449人;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在岗教职工92人,中学高级11人,省级优秀教师2名,市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1人。

二、主要情况

(一)、政府重视支持保障均衡发展

1、建设用地和校舍建设面积达标。学校占地44948平方米,生平47.72米,建筑面积21689平方米,生平23平方米。建有400米环形标准塑胶运动场,有两个标准的篮球场,设置有球类器械等运动场地,有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我校绿化面积13168M2,占学校占地总面积的65%。学校校舍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生活需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相互配套。

2、教学装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校按国家标准建有够用的普通教室,建有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综合档案室、门卫值班室等教学辅助用房。有足够的教师办公用房和满足师生需求的食堂、开水房、厕所等生活服务用房。我校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教学仪器设备达到教育部《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的要求。我校根据湖北省《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及《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目录》的要求配备了体育卫生器材。室内设备标准化,建筑风格清新明快、浑然一体。

3、经费到位,确保师生合法权益。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政策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经费预算编制落实到位。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按照义务教育管理新机制的要求,我校每年将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对领导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城乡教师交流待遇、优秀教师奖励政策、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等全部落实,经费得到了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及质量考核投入不断增加,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4、落实资金,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按规划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努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到位。目前,我校有计算机教室2个;建有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 **册,达到了生均**册以上。

(二)、抓好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添活力

1、我校教师做到了基本合理配置,现在岗教师数额按核定的编制配置,实行了教师交流,我校在全镇内建立了支教、交流教师的工作制度。

2、教师实行聘用制,对教职工师德修养、工作量、考勤、教育教学工作、业务研修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续聘的重要依据。

3、优化教学导向。利用职称政策导向,对申报职称人员按照《石花镇中心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细则》量化打分,择优申报。以教研促技能,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夯实内功,提高教学技能,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4、强化校本培训。对培训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

5、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月直达教师个人工资账户。每年预算教师医保经费人均**00元、住房公积金每年人均**00元,全部到位,足额上缴。

(三)、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均衡发展

1、规范招生行为,确保入学率和巩固率。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按县教育局统一规定划片实行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确保服务区小学毕业生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我校保障了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巩固率达到100%。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3、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天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5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上午为早6:50时至11:50分,下午为14时50至17时40分(其中安排了4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同时要求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4、严格控制作业量。书面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

5、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没有组织参加过各种选拔考试、竞赛、考级等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6、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争取资金改造,更新美术室、音乐教室和实验室。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健康教育,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安全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能力。

(四)、扎实开展关爱工程,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1、学校坚持对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自主移民等特殊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学校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对贫困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特别困难学生进行捐赠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每学期至少到每名学生家庭走访1次。各班班主任在计划中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心这部分学生,让学困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关爱、贫困学生感到了温暖。

2、建立完善的助学帮扶机制。学校认真落实了帮扶计划,让每位党员、干部、教师实行“一帮一”,我校基本实现了贫困学生帮扶的全覆盖;学生的资助工作也开展的扎实有效。

3、加强德育管理注重家校联系。为落实德育“456”模式,我们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同时抓好特殊学生的关爱教育。我们始终把重点放在对“留守学生”的帮扶上,把难点放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上。我校认真开展了“如何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理论研讨会,教师人人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评比。我校“家长学校”办得有特色,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4、德育组织机构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完善。学校有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有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科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渗透德育教育。各种计划有具体措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开展了主题班团会、国旗下讲话等多方面的德育工作。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征文等活动;开展了以“首义精神耀千秋”爱国主义读书活动;通过黑板报、班会进行环保知识教育;还开展了“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总之,学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他们实行多元化的关爱教育。

三、存在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结构偏老年化。

2、学科结构失衡,在我校教师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教师占了大多数,而音乐、美术、体育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科教师很少,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需求。同时学校一方面呈现数额“不缺”,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师专业对口率低、专业“缺员”的问题突出。

3、我校教育教学设备还有待改善,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不合标准,尤其急需解决的是教师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学生运动场的建设。

篇6:旧莫中心学校均衡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阶段工作方案

为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大通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和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力争缩小年级、班级之间软硬件和教师配备等的差异,切实保障每一位适龄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实施步骤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宣传,使全体师生和家长深刻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二)自查整改阶段(2013年11月-2015年12月)

1、对照省评估指标体系和上级要求,结合“良佐”统计数据,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2、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策规划、经费投入、标准化建设、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控辍保学、学生关爱、各项达标指标等方面的情况,按要求分门别类建立健全专项档案资料,并随时差漏补缺,确保工作质量。

3、整改期间,市、县教育部门分学期或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类文件、计划、方案、总结、表册等及时规范地入盒入柜入室。

(三)接受评估阶段(2016年)

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制作展板、宣传手册、专题片,接受上级评估验收。

四、组织领导及分工

成立极乐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阶段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马俊杰(党支部书记、校长)副组长:丁占明(党支部副书记)

杨顺元(副校长)郭寿来(副校长)

成 员:麻迎寿(办公室主任)

马忠仓(教务处主任)阿怀富(政务处主任)贾 锋(总务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杨顺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数据检测组、办学条件改善组、教师队伍建设组、教育教学质量组、档案材料整理组、控辍保学组、宣传报道组等八个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丁占明 副组长:杨顺元

成 员:麻迎寿 马忠仓 阿怀富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务处、团少队

职责:负责起草文件,安排月报、年报和阶段性自查工作文字材料,组织召开会议,协调其他处室开展相关工作,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会议记录、档案的收集整理。

2、数据检测组 组 长:杨顺元 副组长:马忠仓 阿怀富 贾 锋

成 员:乔顺全 马军 祁永福 瓦生来 岳延忠、责任处室:教务处、政务处、总务处

职责:做好每学期、每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和各项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汇总、研究、分析和调整,形成分析报告,做到上下衔接,科学统一并达标。从2013年12月起,每月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做月工作汇报,并于每年12月前将年整改方案上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3、办学条件改善组 组 长:郭寿来

副组长:贾 锋 麻迎寿 马忠仓

成 员:祁永福 岳延忠 马福林 蒲禄林 瓦生来 责任处室:总务处、办公室

职责: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与建设,功能室、体卫艺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信息化建设与使用、校安工程及项目规划等。

4、教师队伍建设组 组 长:丁占明 副组长:麻迎寿 马忠仓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

职责:合理定编、科学设岗,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等 5教育教学质量组 组 长:杨顺元 副组长:马忠仓 阿怀富

成 员:樊宝莲 康桂宗 周成伟 黄发萍 责任处室:教务处、政务处、团少队

职责: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深化课程改革,落实课程设置,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6、档案材料整理组 组 长:丁占明

副组长:麻迎寿 马忠仓 阿怀富 贾锋

成 员:孙延魁 樊宝莲 康桂宗 周成伟 黄发萍 祁永福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务处、团少队

职责:根据档案目录,健全档案盒,负责做好各处室档案的把关和验收,并收集、整理、打印和规范入档。

7、控辍保学组 组 长:杨顺元 副组长:马忠仓 阿怀富

成 员:樊宝莲 康桂宗 乔顺全 马军 各班主任 责任处室:教务处、政务处、团少队、总务处

职责: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巩固率,准确掌握流失生数据,做好动员入学记录和流失生报告。

8、宣传报道组 组 长:郭寿来

成 员:麻迎寿 马忠仓 阿怀富 瓦生来 张祖德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务处、电教办

职责:工作简报和宣传资料的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督查过程的影像拍摄和报道,制作展板,学校专题片脚本的编写和制作工作。

五、工作要求

篇7:旧莫中心学校均衡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

学校自查报告

(初中部)

XXX学校

二○一六年九月十四日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自查报告

XX学校(初中部)

义教均衡督导组:

根据省政府关于XX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的要求,我校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了认真而全面的自查自评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学校位于美丽的XX古城之南,浩瀚的渤海之滨。2014年暑期,学校整合了原XX镇初级中学、XX小学、XX小学和XX移民的学生,搬迁到新的校区,成立了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总面积XX亩,建筑面积XX平方米;学校初中部现有教学班XX个,学生XX名,教职工XX人。我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业务精良、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教学管理规范、严格,学生学习环境优越。

近年来,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市委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我校进行了重点打造。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了《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使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稳步推进,学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评估标准自查情况

(一)学校管理: 1.规划计划

建立了学校章程,制定了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学校各部门有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学校有年度工作大计划、大总结。

2.德育工作

(1)学校团队组织建设完善,坚持贯彻执行《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

(2)学校有“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方案,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部门负责、分层管理的管理模式。学校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为契机,实施各类教育活动。活动有方案、有成果,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成果显著。

3.教学管理

(1)学校按照国家和省定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2)学校教师听课、评课、备课、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教学研究等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健全,并把“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

(3)校本研训制度健全,活动高效务实,活动记录档案齐全,93%的教师都参加了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设备分类登记入册,摆放科学。

(4)学校课程规划合理,有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4.教师管理

(1)学校班子成员XX人,本科学历XX人;中学高级职称X人;班子成员全部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校级领导具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班子成员有“听课和参加教研活动”的制度,有县级以上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实行民主决策。班子成员 注重以身作则的引领力量,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作风影响和带动广大教师一起辛勤地工作。

(2)学校初中部现有教职工XX人,其中X岁以下X人,占教师总数42%,无结构性缺编情况。

(3)初中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X人,占教师总数X %,专任教师X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4)学校95%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一致。5.学生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电子化学籍管理,运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严格执行相关流程,实现转入转出规范化,年辍学率低于1%。

6.后勤与安全管理

(1)后勤管理制度健全,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定期体检。

(2)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政府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收入全额上缴,严格按照年初财政批准的预算支出。对收取的一切费用,我校实行“事先公示、一次收取、专项使用”,并定期在校园公示板公布审计结果,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3)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橱窗、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安全教育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多渠道进行的安全教育,宣传面达到100%。经常性的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 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并对所有预案进行演练,能够做到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二)教育质量: 1.毕业生合格率:

2014-2015学年度、2015-2016学年度义务教育毕业生合格率达100%,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升学率平均达到96%。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具备升入上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与技巧。

2.体质健康:

学校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按照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率92%以上,近视眼年增长率低于5%。

3.心理健康:

学校按规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德育处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校舍建设及教育装备: 1.校舍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XX平方米,教学楼、食堂、门卫室、配电房等建筑面积X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X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X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X平方米,实现校舍楼房化。

2.普通教室:

学校有教室X间,单间教室面积为X平方米,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电子白板,另配有前后黑板、广播、监控、网络、饮水机、储藏柜、图书角、班级清洁柜等,班内可上网查询资料。室内课桌、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教室微小气候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

3.理化生实验室:

建有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使用面积X㎡,辅房共X间,辅房面积X㎡;教室内均配备了多媒体一体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室有专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教学仪器分室、分柜、定位摆放;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4.艺术教室:

学校有音乐X间,使用面积X㎡,辅房使用面积X㎡;舞蹈教室1间,使用面积为X㎡,辅房使用面积X㎡;美术教室1间,使用面积为X㎡,书法教室1间,使用面积为X㎡。

音乐教室配备了五线谱教学黑板、五线谱智能电教板、钢琴、合唱台等基本设施设备;美术教室配备了师生用画板、画架、教师教具等基本器材。另配备了用于实施“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器材,如独轮车、竹杆(竹杆舞)等等。

实验室有专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教学仪器分类摆放;账物相符,账账相符;教室使用常态化。

5.地理教室:

学校有专用数字化地理教室1间,使用面积X㎡。地理教室配备专用仪器、模型、标本、挂图等。实验室有专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教学仪器分类摆放;账物相符,账账相符;教室使用常态化。

6.语言教室:

学校有语言教室1套,与微机教室通用,使用面积达X㎡,配有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具有视、听、对话、训练、测评等功能。有专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教室使用常态化。

7.信息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

学校有微机室3个,使用面积X㎡,微机X台,生机比达到了7: 1,满足一个班上课一人一机;有与新课标新教材配套的软件资源和仪器设备。有专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教室使用常态化。

8.综合实践活动教室/科技活动教室:

学校有综合实践活动教室/科技活动教室1个,使用面积X㎡,教学仪器配备满足4个及以上课程内容。教室有专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教学仪器分类摆放;账物相符,账账相符;教室使用常态化。

9.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

学校有多功能教室3个,使用面积为X㎡,多媒体等设备设施齐全;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

10.图书室: 学校有图书室1个,使用面积为X㎡,图书馆现有藏书XX册,生均42册;电子图书XX余册,电子期刊XX多种。为方便管理使用,另配有专门的图书管理系统。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图书分类摆放,专业化管理;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11心理辅导室:

学校设有心理辅导室,使用面积X㎡,设置团体活动室和办公接待区等基本功能区域,环境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配置基本设备设施;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有计划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12.安防监控室:

安防监控室使用面积X㎡,设备设施齐全,有摄像头X个,监控系统在重要场所和出入口无盲点;人防、物防、技防达到省定标准;工作制度健全,制度上墙。

13.卫生(保健)室:

学校有卫生(保健)室1个,使用面积X㎡,器械设备齐全,专业化管理,制度上墙;有计划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14.体育活动场馆:

学校有XX米标准塑胶跑道,内置人造草坪的足球场1个、室外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块,器械体操区X㎡,无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2个,使用面积X㎡。生均体育场19㎡。配备田径、球类、体操、健身和训练、武术、体质测试等器材设施;配备了用于实施“学 7 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器材。有专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制度上墙;体育器材分类摆放;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15.办公用房:

学校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广播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厅、总务仓库、维修管理室、传达值宿室等齐全,面积达标(建标 [2012]102号);办公设施设备完好、数量满足实际需要;现代化网络办公全覆盖,办公用微机X台。

16.生活服务用房:

学校食堂、开水房、停车位、配电室、水冲厕所等齐全,面积达标(建标[2012]102号),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17.校园环境:

新校舍选址符合标准要求;校园布局科学、安全、合理,体现艺术化;绿化面积每生2㎡。学校文化建设体现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生命教育特色。

18.校园网络:

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接入传输速率达到50M,网络信息点覆盖全校所有场所,网络到桌面传输速率达到100M。学校有办公电话、广播,计算机网络、教学教研、教育装备管理、安全监控系统。网络建设和使用有安全制度和措施,制度上墙。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总分100分,我校自查得分X分。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修德为先 思身后身 以德御才 济以和衷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蓬勃发展的岁月里,学校以“与爱同行,厚德弘善,共筑感恩中国梦”为德育工作特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雅正有美、博学致远,为提升校园品位,让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幼稚的心田,让学生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德育处把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三大“育人”主题。开展了四个系列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启迪智慧的生命教育活动;自我反思的修身教育活动;道德长跑的养成教育活动;与爱同行的博爱教育活动。坚决以人为本,以爱为魂,为学生终身成长打下基础。

(二)点燃激情 放飞梦想 演绎生命精彩 创建唯美校园

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气息,置身其中,回味悠长。校园文化已成为陶冶师生情操的无言之师。这里,环境育人、灵气怡人、文化树人、底蕴催人。每一个踏入滨海学校的学子,都会被浓郁的“生命教育”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这里,松柏有型,花草有状,长廊幽韵,书香袭人,每一个踏入滨海经济区学校的学子,都会被五彩的“润泽生命”的艺体活动所震撼。这里,近千名师生生活有序:欢快的音乐声如号令;这里,如诗如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校以“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校园文化主题,打造了高雅、古朴的校园文化,彰显了校园文化的润物无声特色;绿化了的清新校园,精美的校园雕塑和漂亮教学楼外观使学校更加靓丽,校园文化的 内涵更加丰富而厚重,让每一堵墙壁都成为无声的语言,让每一株草木都会讲话。让每个学生置身于一个自由而活跃的思想空间淬取知识的火焰,然后将梦想点燃,尽情地释放青春的能量与激情!

(三)兢业心思 学以致用 孜孜不倦 精益求精

滨海经济区学校秉承“厚德笃学,励志创新”的校训精神, 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注重教学的课程改革、思想创新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站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以前瞻的思维、独特的视角、科学的决策,加强自培自训,发挥团队协作,努力让教师在实践中有所提高。积极营造教学中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

我们务本求实,探索创新,追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精神,通过不断的摸索、学习、实践、完善,确立了“1213”教学改革体系,构建了“五步六式”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启发、引导、点拨”的教学方式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目的,以“编制作业、知识积累”为教学特色,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高效课堂,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几年来,学校的中考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升学率达到了98%以上。

(四)艺以启智 润泽生命 美以怡情 陶冶情操

XX学校坚持以活动促进发展的原则,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乐器队、美术小组、书法小组等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活动。独轮车、十字绣、剪纸、制作、经典诵读,大合唱等活动展示了体育艺术教育的蓬勃胜景。“二加一”艺术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各类文艺汇演等大型师生团体活动的开展不仅检验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还营造学校良好的艺术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强健了学生的体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今后发展方向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以“为民族的未来播种希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为宗旨,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人本立校,管理强校,特色兴校,质量扬校”的办学思路,大胆开拓,锐意创新,科学管理,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和信息化学校建设,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打造艺体教育品牌,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XX市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XX学校

篇8:试述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学校体育,均衡发展,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体育运动宪章指出, 在教育体系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中, 应通过提供参加体育活动的充分机会, 让所有人不受限制地接受体育教育, 保证个人发展的基本权利。

一、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开阔了个体的教育视野

个性教育是21世纪教育一个重要的创新。它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和环境的宽松性, 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生活的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强烈地呼唤着人类要以自身鲜明的个性适应时代、改造时代。同时希望人类以自身导向健康、和谐的方面, 但是良好、积极的个性不是先天的, 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培植。快乐体育、情景体育、创新体育、和谐体育、成功体育、主体体育都是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二、学校体育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影响

1. 全面贯彻教育的方针, 面向全体学生

当前,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学校体育要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而服务的基本方向。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转变传统教育指导观念, 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确保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要坚决贯彻执行我国有关教育、体育的方针、政策、制度与措施。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全体学生都享有体育的权利, 这是我国教育性质和制度所规定的, 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因此, 要动员和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使他们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少数有生理缺陷或者有某些疾病的同学, 要尽可能地安排他们进行适当的保健体育、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活动, 帮助他们改善体质状况, 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2.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工作的结合

学校体育工作与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必须统筹安排, 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学校应全面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坚持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 建立学生体格健康卡片, 并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找出存在的问题, 采取必要的措施。学校对病残和体弱的学生, 应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 区别对待, 组织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此外, 还要注意学生的营养和学校环境卫生条件。

3. 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学校对体育的软件和硬件的投入

目前, 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还是无法提供涉及几亿人口、惠及千家万户的学校体育需要的物质条件, 只能尽其所能提供部分学校体育的需求。这种情况导致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个无形指挥棒, 使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个学校不断加强对学校体育事业的投入。同时学校体育的发展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 学校的体育设施是学校发展的桥梁, 与两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 只有体育设施发展上去了, 体育教学才有了保证, 这样学生全面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三、学校体育对社会的贡献

1. 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和意义

学校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 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世界正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时代。抓好学校体育工作,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 增强他们的体质, 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习惯, 发展运动能力, 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 维护自己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抓好学校体育, 对扩大我国的体育人口, 推进体育社会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青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在校生有3亿人, 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4。所以, 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我国体育人口的重要部分。同时抓好学校体育, 使学生受到良好体育教育, 走向社会后就可以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力量, 这对推动我国的体育普及, 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扩大体育人口, 加速体育社会化的进程, 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的功能

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接受了十几年的学校体育教育, 掌握了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术, 在大量的学生中间完全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

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上一篇:脑科学和学习科学下一篇:仙洞古寺一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