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2024-04-12

“篮球”教学案例分析(共8篇)

篇1:“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教材:篮球----行进间换手运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85%以上的学生能初步了解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并且在实践中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能较好地应用所掌握的技术,并在实践中发展能力。

3、情感目标:师生情感融洽,兴趣高,积极主动,协作配合,在活动中身心得到满足。

一、导入与热身(10′)

1、上课开始:学生整队,师生问好。

2、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导入教学。

A:教师提问:在你们的脑海里有哪几位篮球明星吗? 学生回答:姚明、詹姆斯、布莱恩特等。B:教师问道:“将来谁愿意当篮球明星?” 学生踊跃举手大声回答:“我!”

C:教师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心理,告诉学生每一位篮球明星都要通过艰苦长期的训练,要想成为一名篮球明星必须练好基本功!(导入练习)。

评价: NBA精彩的表演吸引着学生,激发对篮球学习的兴趣

3、个性练习:用一种游戏活动方式,学生在篮球场内任意做各种运球练习,(甚至其他形式的运球等)。

A:教师积极参与,不断语言激励和提示学生:继续!注意球的控制。评价:在练习中去体会,去感受球性

4、运球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在篮球场内随意运球,在自己不失球的情况下,争取打掉别人的球,看谁打掉对方的次数多。

5、学生站成一个圆,跟着老师做不同形式的“耍球”练习,例如:两手弹拨球、球绕环、胯下八字传球、地滚球、高运球、低运球、交叉运球等。评价:在竞争中提高控球能力,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实践与提高(25′)

1、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学生脑海里想象明星运球,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A:推进时遇到“障碍”如何换手运球? B:换手后,又如何快速推进?

C: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去体会、去思考。评价:想一想,试一试

2、尝试在不同速度中的换手运球。(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篮球场二个边线之间做横向的练习),3、在设有3个“障碍”物条件下的练习。

4、让学生依据个人的能力和教师的调控下选择练习组,(在实践中去感受、去掌握动作)。A:教师注意观察,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B: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互相纠正。

C:根据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示范,矫正反馈。评价:积极主动,尝试成功

5、设置“障碍”(障碍物间隔距离和数量),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换手运球技术动作。A:展开组与组之间的比赛,看谁运的好,进步快!B: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协作精神。C: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创设条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建立团队精神

6、延伸迁移:在有防守人的情况下,教师做行进间换手运球,使学生对由固定障碍到有人防守的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印象,导入下节课我们要学习:有防守人的换手运球。

三、调节与评价(10′)

1、游戏:保龄球

2、游戏方法:摆放不同数量和形状的“保龄球”(饮料瓶内装沙子代替),学生用篮球打向饮料瓶,距离按男女生能力摆放,看谁一次打倒的多,谁就为胜。

A: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共同打“保龄球”。(调节身心,恢复疲劳)。

2、讲评:师生共同评价。(成散点队形)A:谈学习中的感受,还需要什么? B:教师帮助学生解惑,改进学习方法。

3、收还器材,本节课结束。

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流露出成功的喜悦 案例的基本理念

(一)、“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是否正确有效,主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不应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她)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思维的主体,还是身体练习的主体。

(二)、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的教学理念

体育“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合理的把学生分成小组,给他们指定的学习内容,使小组成员之间彼此互动、互助,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及其认知倾向、思维方式等。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教师有计划地指导、调控,小组成员间展开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的合作性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正如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好汉三个帮”。这都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科学建立合理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也很重要,在分组时,教师应特别留心将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尽可能分配在关系融洽、随和的小组,而不宜将有小团体倾向的一些学生分在同一组,防止“马太效应”。对于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也不要分在一个小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小组活动。小组的规模以 3到7人为宜,人数过多,学生的参与机会就少了,人数过少,又达不到合作的效果。实践证明,一般以4到5人较合适。分组从教学形式上分可分为固定分组和临时分组。固定分组是按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以及兴趣等条件,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固定分组有利于对不同性别,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临时分组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自身条件,掌握技能的进展情况等,对学生进行临时的各种组合。案例(典型部分)分析

在设置过障碍物的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临时分组,共分成 6组,每组5人,并各组命名,给以感性的事物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欲望。在面对过障碍物的时候,学生都表现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火箭队”和“马刺队”的两位女同学,在过障碍物时,不慎球运掉了,在教师没有指示的情况下,在她旁边的“湖人队”同学看见了,把自己的球给了“火箭队”的同学,自己去捡旁边的球,结束后,他(她)们得到的是教师和同学的热烈掌声和赞扬。教师还不失时机的奖励“湖人队”为“最佳团队奖”。案例反思 本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能特别注意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能用亲切和蔼并带有童趣的语言跟他们交流,尽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不仅认为教师是他们平易近人的长者,还是他们亲密无间的朋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在过障碍物换手运球过程中,“湖人队”牺牲个体利益帮助他们时,教师不失时机的表扬和奖励“湖人队”,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和认可。这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灵感一现,更是对全体学生心灵的震撼。在教师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思想品德洗礼。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体育教学中还应该把合作学习与其它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使用。教学实践本身是复杂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一种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可能就是另一种模式和方法的不足,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应利用与合作学习具有互补性的其它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纳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以使体育教学产生更大的效能。

篇2:“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摘 要】篮球运动作为当前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从根本上提高篮球教学质量也成为了诸多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提高教学质量,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以游戏教学法为核心,对其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确保其作用能够在篮球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篮球教学;篮球游戏;运用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团队协作、规则成熟的一项体育运动,在当代青少年群体中倍受欢迎,也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目前学校篮球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枯燥乏味、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首要任务就是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寓教于乐,将篮球游戏融入到篮球教学中无疑成为了最佳选择。

一、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教学娱乐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篮球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性和娱乐性极强的体育运动,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相符。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有效加入篮球游戏,将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贯穿到篮球游戏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的娱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学生对篮球技能和动作的掌握

游戏教学法的本质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有效联系在一起,进而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利用游戏法教学时需要注意一点,篮球游戏的选择是为教学目的提供服务的,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将篮球的各项基本动作和技能有效融入到篮球游戏中,使学生在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还能够做好对各项技能的充分了解与掌握,进而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游戏教学法开展篮球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游戏教学模式下,教学课堂的氛围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表现欲望自然而然的便会被激发出来,创新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显著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篮球游戏的选择不能偏离教学的知识点,游戏的设计需要以教学任务为主,在游戏中突出篮球的基本知识和动作。

二、篮球游戏的选择原则

(一)坚持“以技术性为主线”

虽然游戏本身所具备的娱乐性可以充分调动教学氛围,但由于游戏的开展为教学服务的,所以必须以教学目的的顺利实现为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对篮球游戏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结合教学内容考虑游戏所具备的技术含量,坚持“以技术性为主线”原则,确保游戏所具备的技术含量能够满足教学活动的根本需求。因此,在选择篮球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娱乐性作为引导学生的直接工具,将技术性作为游戏选择的主线。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娱乐性和技术性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在游戏法教学中自觉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和动作。

(二)对游戏实施有效管理

对游戏实施有效管理也是篮球游戏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在篮球游戏中注入了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篮球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如果想要将篮球游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对游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课堂纪律松散,失去游戏教学法的根本意义。

三、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明确篮球教学的目标

虽然篮球游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篮球教学的目的是将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所以,明确教学目标是利用篮球游戏开展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可以以此为依据对游戏的内容、形式进行科学制定,然后将确定好的篮球游戏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体侧、头上、胯下转球接力”等游戏的应用,就是重点锻炼学生的篮板球技术,同时还可以培养篮球教学中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将篮球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在篮球教学中,篮球游戏作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所以,篮球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十分重要的,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对游戏的掌握实际上是对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其兴趣愈加浓厚,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也就提升较为明显,进而就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说,利用传球比赛进行教学,该游戏设置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传接球动作的联系与技术掌握,以此来为后续的篮球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选择的进行游戏教学

不同教学内容对游戏的要求不同,不同游戏所能达到的教学目的也不尽相同。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篮球教学技术与技能充分掌握。比如说:“传球比多少”游戏既是锻炼学生的篮球传、接球技术;“看谁抢得多”、“打球和保护球”篮球游戏就是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抢、断球技术;“盲人投篮”、“罚球争冠军”篮球游戏就是提升学生的投篮技术。通过这些游戏教学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锻炼了篮球学习的技术能力,实属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从本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篮球游戏的作用在篮球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篇3:“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影响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多种。有学生方面、有教师方面、有学校方面还有教育机制方面等。篮球文化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更是广泛。我国篮球运动水平与当今篮球强国相比,不仅在竞技水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在人才的开发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美国NBA之所以长盛不衰,成为世界的篮坛霸主,是因为其绝大部分的球员来自NCAA,它为NBA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些权威人士表明:全国各高校有一支常年从事篮球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师资队伍,篮球赛制的建立,为提高篮球教学与训练水平和培养篮球运动的后备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股篮球文化热潮,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篮球文化的特点

篮球文化属于社会文化大范畴内的特殊社会现象。篮球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积淀,高超技艺、人文景观等的形式与价值观念。篮球文化也是篮球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塑魂的系统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它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篮球比赛,它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底蕴,在建设高校体育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篮球文化显示出它的各项功能主要是通过以下方面来渗透高校当中的[1]。具有哪些特点呢?

2.1 篮球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作为当代在校大学生水平最好的篮球联赛,篮球文化是针对当代大学生所设立发赛事其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它所释放的魅力是非同一般。篮球文化作为竞技与文化传播的赛事,它具备了现代教育文化的内涵,同时作为各所高校参与的、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性的体育比赛,竞技与娱乐突出了它的文化特色通过篮球文化的传播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接受篮球文化的教育。

2.2 篮球文化具有社会性

作为高校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局限在校内发展,而是通过多方的渠道来更好地发展。其一,篮球文化展示出了与社会上更多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拉近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同时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和媒体的宣传报道,使整个联赛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比赛大学生运动员给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精神面貌,不断吸引社会来关注,篮球文化的开展来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使其两者关系更为密切 [2]。

2.3 篮球文化具有教育功能

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效果。篮球文化作为一项篮球赛事,同时也附带有教育的功能,它展示着体育、智育、德育等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出更高文化素质的运动员。篮球文化也作为一种理念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来模仿,从而宣传更健康、更有活力的运动赛事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接受更好的教育。

2.4 篮球文化具有塑造人格魅力的特点

作为高校篮球文化,篮球文化不仅提倡高水平的比赛同时也培养高素质的运动员。通过参加篮球比赛使他们更好地表现了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技术水平都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让他们展示最优秀、最吸引的一面给广大球迷。

2.5 篮球文化具有个性发展的特点

篮球文化的产生是针对大学生所设立的大学生篮球联赛,参加比赛的都是在校的大学生,本身所教育的方式就有着个性发展的趋向,而通过在运动场上的团结协作和竞争竞技,又让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集体的力量,通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接受了集体主义教育[3]。同时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3 影响篮球教学质量的因素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普遍加快,身处大学校园的教师和学生,繁重的学习和生活、教学、科研压力使他们倍感疲乏和紧张,而适当的体育运动则是很好的减压阀,有助于人们的心理调节、消除精神烦恼,使人疲惫紧张的心理得以调整和恢复,使人身心和谐,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愉悦和健康快乐。

1. 有篮球教师方面,队伍不稳定,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不全面。

2. 有学生方面,组织纪律性差,吃苦耐劳精神少,体育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高,学生个别差异因素。

3. 有学校教学管理体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场地器材设施严重不足,体育经费使用失调,执行政策不严格。

4. 有社会环境影响方面,广大群众不支持,各种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4 篮球文化对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在篮球文化的推动下,学校体育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知道,学校体育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学生是学校体育教学过程构成的基本因素,学生即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题。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直接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4.1 篮球文化对体育教师方面的影响

直到今天,篮球是大学生的篮球联赛。我们的教师队伍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训练水平。同时也不断累积着篮球教学训练的经验。这样也使得我们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得到一定的完善,增强了教师队伍的事业心。在篮球文化的影响下,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我们知道许多国家最高水平的篮球选手都出自高校,今天,篮球和CBA的距离正在拉近:篮球中出色的“李宁E生代”明星球员李宋和范海等人也成为CBA教练选中的目标。加强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学练并重。只有强调了学与练,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战术上都精益求精,这样就无形中要求队员及教练员,教师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主题和客体都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上进心,那样的话,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就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4.2 篮球文化对学生方面的影响

4.2.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项目,他们就会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篮球文化的影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在愉快的心情下达到真正锻炼身体的目的。例如:中场休息期间风格各异的表演。篮球以赛事为平台,充分展示校园风采。中场活动是篮球的一项具有浓厚校园文化气息的活动,活力四射的健美操、热情奔放的拉丁舞、时尚流行的街舞、刚柔相济的中华武术等等增加了篮球的活力。“篮球宝贝”更是激烈的篮球比赛之中,给赛场的紧张气氛带来些许放松的篮球拉拉队,同时为球迷和球员加油鼓劲的啦啦队员,而篮球拉拉队的表演也更加精彩。中场表演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演,而且是展示各高校校园文化、学生精神面貌的一个舞台。在课堂上形成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明星效应是这样显现出来的。一个学生从对篮球运动没有了解,除了知道有一种球叫篮球。到关注NBA、关注篮球运动、关注篮球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他深深的被篮球运动所吸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配合是对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直接途径。

4.2.2 篮球文化培养出多种人才

篮球文化不光是培养高素质的运动员,之所以篮球文化能够取得现在良好的成绩在育人方面也做得非常好。首先,通过联赛来不断挖掘高素质和高水平的运动员,来为中国篮球培养更好的人才。同时也培养出一些管理经营者、记者、主持人等等,在篮球文化赛场当中都能够看到,正是受篮球文化的影响让他们置身踏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来,让更多的大学生得到锻炼,成为国家的栋梁也是为今后篮球文化发展的顶梁柱。

4.3 篮球文化对学校教学管理体系方面的影响

我们知道,学校领导的关注是硬件设施能否完善的重点。一个学校没有一个足够好的场地设施,是不可能成功举办篮球赛事的。相反,一所学校的场地设施是在全国高校比较优越的,那么慕名而来的优秀的篮球特长生也将会是越来越多。那样的话,它也将有可能成为举办篮球赛事的地点。这是个良性循环。因此,篮球给学校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令学生满意的运动场地。学校也在运动设施方面上加大了投入,学校的重视使得学校体育教育顺利进行,从而使得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4.4 篮球文化对学校环境影响方面的影响

一个高等院校如果可以在篮球的赛事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么该学校也可以借此机会大力宣传自己的院校。更好的吸收优秀的篮球苗子,为下一次的冲击打下良好基础。有了好的生源,更能有利于贯彻实施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从而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篮球文化还可以增强校际间的篮球竞赛。可以想象,当置身于爆满的大学比赛现场,感受着学生欢呼雀跃的热烈氛围,将会带来怎样的心理震撼。通过校际间的比赛,使学生增加了对学校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使学生团结在一起,对团队和学校产生深厚的感情,并获得愉快的有教育意义的体验。以篮球为典型的校际间竞赛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5 篮球文化对学校体育课以及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体育课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课的任务不仅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意识和锻炼的习惯;不仅通过体育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在运动中,还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给学生带来了成功的体验,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愉悦。

如果说体育课和校际间竞赛对学生存在一定束缚的话,那么,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参与的一种运动形式。特别是随着“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各个高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既有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也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指导练习,还有介绍运动项目、竞赛等专题讲座,使学生增强了体育意识,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

5 结论与建议

1. 篮球文化对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意义是深远的,篮球的强大动力与校园学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热情的精神资源,它的效果不言而喻。篮球本质不仅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她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领导能力、果断决策的能力、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纪律观念、竞争意识、自信心等。通过篮球的影响力和篮球自身的价值宣传高校品牌,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塑造大学形象,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对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体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满足多种层次的需要。不要强调教师“应教什么”,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多考虑学生“想学什么”。

3.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并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4. 丰富群体活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群体活动是最能反映该校体育文化的有效指标之一。群体活动是否持续高质量的开展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杨春玲.CUBA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8):434,4.

[2]李春鹏,傅砚农,王俊玲.人文奥运理念中的诚信问题[J].体育文化导刊,2006,(8):65-66.

[3]马策,齐春燕,谷云峰.CUBA校园文化意义初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52-53.

篇4:一节篮球课教学案例分析

关键词:交叉步突破;滑步;后撤步

【教学内容】

篮球教学的交叉步突破、滑步、后撤步。

【教学对象】

高二272班全体学生。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具有极高的竞技价值,也具有很好的健身、娱乐和欣赏价值。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发展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叉步突破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

【学情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高一学生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实用比赛技术,这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兴趣动力。此时学习该项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脚步动作节奏差;(2)中轴脚过早启动,容易走步;(3)中心过高,启动速度慢。然而,技能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学生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因材施教,如何让技能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是应该突破的方向。

【教学目标】

1.建立交叉步突破、滑步和后撤步的动作概念,熟悉交叉步突破、滑步和后撤步的脚步动作和要领。

2.通过本课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较好地掌握交叉步突破的脚步动作,80%以上的学生较好地掌握滑步和后撤步的动作

要领。

3.通过篮球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4.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交叉步突破的脚步动作。

2.滑步与后撤步的蹬转。

(二)教学难点

1.交叉步突破的重心与中轴脚。

2.滑步与后撤步的蹬转。

【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并宣布本课内容、要求。

(二)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3.球性练习。

教师活动:

(1)教师精神饱满,口令准确、响亮。

(2)教师哨音指挥慢跑。

(3)示范、讲解徒手操。

(4)示范、讲解球性练习。

学生活动:

(1)向老师问好,并仔细听要求。

(2)学生一路纵队慢跑。

(3)认真听讲解,做徒手操。

(4)认真做球性练习。

二、基本部分

(一)交叉步突破的脚步动作

1.交叉步突破的脚步动作

动作要领(以右脚为中轴脚为例):左脚向右前蹬跨,上体侧身探肩,右手推放球,二次加速。

教师活动:

(1)体育教师讲解交叉步突破的要领。总结前两次课学生易犯的错误。

(2)教师组织学生4人一组进行练习。

(3)观察学生,了解情况。

学生活动:

(1)认真看教师示范,听讲解。

(2)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做练习,注意中轴脚。

2.滑步练习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开立,两膝弯曲,脚掌内侧蹬地,上体不要起伏,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眼睛注视对手。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示范。对学生提出要求。

(2)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3)观察学生,了解情况。

学生活动:

(1)认真看老师示范,听讲解。

(2)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做练习。注意重心在两脚之间,上体不要有起伏。

3.后撤步学习

动作要领:前脚掌内侧蹬地,腰部用力向后转体,前脚后撤,同时后脚的前脚掌碾地,紧接滑步。身体不要有起伏。

教师活动:

(1)教师引出后撤步在防守时的作用,并讲解示范后撤步。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后撤步练习。

(3)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情况。

学生活动:

(1)认真看老师示范,听讲解。

(2)在教师引导下认真做后撤步练习。注意前脚内侧蹬地,腰部转体,前脚后撤,身体不起伏。

(二)攻防练习

综合以上进攻与防守练习,进攻采用交叉步突破,防守移动脚步。突破后传球给定点同伴。

教师活动:

(1)教师引出攻防能力的运用。

(2)示范、讲解攻防练习。

(3)组织学生练习。

(4)观察学生,了解情况。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2)认真看老师示范,听讲解。

(3)学生认真练习。

(4)优秀学生上来展示。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点评学练情况。

2.收回器材,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建立起了交叉步突破、滑步和后撤步的动作概念,熟悉交叉步突破、滑步和后撤步的脚步动作和要领。

2.通过本课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如,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交叉步突破、滑步、后撤步”。使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拓宽了学习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动作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4.通過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教师正确引导、及时点评、适时演绎,积极鼓励学生不断改进与提高、拓展与运用,提高师生的亲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01.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06.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高

篇5:小篮球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案例介绍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水平一)《篮球小伙伴》

(二)、学习目标:

1、学生能认识小篮球,初步了解篮球的一些基础知识,能通过练习初步熟悉球;

2、能模仿老师做出原地运球动作,并知道原地运球按球的部位;

3、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4、在练习中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三)、教学设计:

本课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联系“传统体育与创新”的理念,本课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选择了篮球的基本动作为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尝试小篮球的多种玩法,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对小篮球的兴趣。

(四)、教学片段介绍: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1)、课堂常规(略),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2)、自由玩球,各种各样小篮球的玩法。

2、合作探究,发展技能

(1)、认真观察,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

(2)、进入互动,探究学习,自主学练,评价交流。

(3)、增加难度,练一练,比一比,评一评。

(4)、拓展能力,观察行进间运球的方法,尝试模仿。

(5)、快乐开火车,学生多人合作,以游戏的方式尝试行进间运球。

3、扩展游戏,培养兴趣

(1)、自由投篮,看谁投法多,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分组游戏,比一比。

(3)、比一比谁投得好,比一比谁投得准,评一评哪个小组最棒。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1)、放松,师生改编儿歌《木头人》,在儿歌声中摆出各种造型。

(2)、老师拿出相机为学生拍下这美妙的一瞬。

(3)、小结,师生共同交流。

(4)、帮助老师回收器材。

(五)、案例情景再现:

1、在各种各样小篮球的玩法游戏中。教学前,先布置准备,让学生想想小篮球可以有多少种“玩”法。教学时,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充分运用集体的智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进行实践练习、游戏。有的学生在比赛谁拍得多,有些学生在一起商量有几种拍球的方法,有的学生在互相抛接球,有的在滚球,还有的在拍着球赛跑„„真是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2、快乐开火车。因为是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拓展练习,所以在让学生自由模仿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教师设置了“开火车”的游戏练习方式,以此调节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先讲解练习方法,然后让学生以排为一个练习小组,学生在排头的带领下,作小火车状,先以原地运球为火车启动,再以篮球场边底线为铁轨,做前进练习,各个小组都成功的完成了练习。

3、在通过儿歌摆造型放松时,教师与学生先改编儿歌《木头人》。内容是:“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笑(改成“光会笑”),还有一个不会动”。大家排成四列横队,一边大声念出儿歌,一边加上手势、身体动作,在念到“不会说话光会笑”时,让学生大声笑出来,最后一句儿歌后快速摆出各种造型,有的学生作投篮动作、有的作运球动作、有的作胜利欢呼状„„教师迅速把这美妙的一瞬抓拍下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把自己融入其中,使课堂的互动氛围达到了一个高潮。

二、案例分析

1、本教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1)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创设情景,用“小篮 球”贯穿全课,让学生学会学、学会玩,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2)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试一试,练一练,创一创,评一评”。因为成功与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

(3)创设情景方法新,心理满足兴趣浓。把儿歌和体育教材有机结合,构成了新的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去体验的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为了突破学生被动接受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巧妙地采用小游戏加儿歌的形式,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角色,然后,教师再根据教学效果进行适当的点缀(提示),使动与静、张与驰、快与慢有机的结合。改编儿歌的设计更是体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始终处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师生、生生之间架设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三、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

本案例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来模仿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了解原地运球的按球部位,并以集体竞赛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享受篮球运动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适度降低篮球技术的要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适度降低篮球的技术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在篮球运动方面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本案例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练习、游戏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得以有效实现

篇6:快乐篮球教学案例

快乐篮球教学案例

位:远安县旧县中学

名:方兴国

话:*** 本课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目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通过启蒙、诱导,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篮球赛及各种篮球游戏情境的氛围之中,使每个学生充分享受篮球的无限乐趣,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与意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快乐篮球

三、案例分析:

篮球练习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灵敏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尝试篮球的多种玩法,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快乐。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普遍较高,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好胜心强。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容将比较容易掌握,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难调动。同时也由于七年级学生兴趣广泛,自制力差,其心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阶段。

这节课主要是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五、教学目标

1、有兴趣参与练习和游戏,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2、能基本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传球技术方法,提高投篮时的控球能力。

3、在与同伴的合作学练中获取成功感受。

4、参与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六、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对球的控制能力。难点:控球动作的协调性。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一材多用(一种器材多种用途)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讲解法,示范法,启发教学法,团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课前准备

场地:篮球场;器材: 40个篮球,标志物40个。

快乐篮球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阶段:

1、课堂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 ②、检查服装; ③、报告人数; ④、师生问好;

⑤、导入新课,导入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用篮球来上一堂课,名字叫《快乐篮球》,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跟篮球成为好朋友,并且在这节课中玩得很快乐、兴趣更高„„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二、激情引趣阶段:

1、玩球(前抛球、后抛球)、耍球(地滚球):

2、腰绕球,胯下绕球(时间:每次30—40秒)

3、拍球(拍球比多,拍球比快)(时间:每次30—40秒)。

4、学习运球(要求:男生前后运球,女生上下运球)(时间:每次30—40秒)

5、传球和接球(时间:每次30—40秒)。

目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更能促进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与爱好。

重点:手控球能力和协调配合。

难点:手随球,球“粘”手。

①、运球技术:

身体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上体稍向前倾,两膝微屈,抬头平视,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肩向前,用以保护球。

手臂动作:运球时,五指分开,扩大控制面积,用手指和指根部控制球,手心空出。

球的落点:运球时,球的落点在运球手同侧脚外侧20cm处,运球走时,速度越快落点越靠前,离自己越远。

手脚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求人移动速度和球运行速度协调一致,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

②、接球技术

分双手接球和单手接球。

双手接球:手臂自然放松地向前伸出迎球,肘关节微屈,身体稍向前,当手指触及球时,把球接稳;如果来球较低,要及时上步,以屈膝来调整位置。

单手接球:在原地右手接球时,两眼注视来球,右手伸向来球方向,五指自然张开,掌心正对来球,腕、指放松。当手指触球时,顺球的来势迅速收臂,置球于身体前方或体侧,左手迅速扶球,保持身体平衡。

③、传球技术(双手和单手)

双手胸前传球: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传球时,后腿蹬地,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向下压,食指、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手指向前。

单手传球: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手腕后屈,用力伸臂、扣腕;食、中、无名指用力拨球。

组织形式:统一练习。

①、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②、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③、学生模仿练习后统一练习。④、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⑤、学生观摩示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⑥、教师评价。要求:

①、学生要人人参与,积极配合。②、运球时动作要协调、自然放松。

三、情景深入激发阶段:

教学内容:篮球游戏比赛

(一)、接力游戏比赛:“地滚球”又名赶“猪”

要求:球放在地上,手放在球的后下面,赶着球向前走,手尽量不离开球。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每组各8——10人组成。

2、各队男女队员分别呈一纵队。

3、统一听哨音进行比赛,依次逐一进入交接,最先完成的为胜。比赛规则:

1、比赛中不得抱球跑、脚踢球或将球直接扔到对面。

2、中途不准换手,到终点后换另外一支手赶过来。

(二)、运球往返接力比赛。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每组各8——10人组成。

2、各队男女队员分别呈一纵队。

3、统一听哨音进行比赛,依次逐一进入交接,最先完成的为胜。比赛规则:

1、比赛中不得抱球跑、脚踢球或将球直接扔到对面。

2、交接球时要手递手交给同伴、行进间若球出跑道,应在不影响对手行进的前提下捡回球,在球出道的位置继续行进。

(三)、运球争夺游戏比赛:

1、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控制球时间最长。

2、学生每两人一组,一人到运球(控制球),一人抢球(抢到球就有主动权变运球,另一个抢球)。

3、学生每三人一组运球争夺比赛(一人抢到球后变运球,另两人马上抢球)。组织形式:统一练习。

①、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②、学生模仿练习后统一练习。③、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④、学生观摩示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⑤、教师评价。

要求:

①、学生要人人参与,积极配合。②、运球时动作要协调、自然放松。

四、情景结束阶段:

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创新放松动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想象的能力,展示他们的才艺,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2、教师小结。

3、收回器材。

4、宣布下课。

五、课后任务:

篇7:篮球教学中评价运用案例

渝中区枇杷山小学 郑义

过去的体育教学中,评价体育学习内容考核体系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基础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许多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也只是看学习是否达到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有的甚至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课堂表现都没有评价,以至于不能真正的利用评价来促进教学、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有效的评价设计是体现教师主导下促使学生主体的发挥的根本所在。案例描述:

本学期的一堂篮球教学课上,教学内容是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在练习开始前,我将全班的学生分成8个小组,并且告诉他们本节课对各小组的练习状况进行评分,最后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第一个行进中取球并传球的练习中,我设计的评价方法为全部成功无丢球的小组将获得一个奖励加分,各小组为了争取这一分,练习非常努力,全部将近一半的小组在很快的时间就成功的完成了练习内容,在同学们欢呼的同时,有一个女生小组由于有一位身材较小、力量不足的同学无法将球传到指定位置而影响了整个小组的成绩,这时小组出现的埋怨的声音:“哎!都是因为你徐敏”“老师,把她换到其他组吧!完全影响我们的成绩”。这时我并没有跟着同学一起埋怨这两个女生,毕竟她们也尽力了啊!练得满头大汗,可因为基础太差老是完不成任务,她们耷拉着脑袋,像个罪人似的。我开始说话了:“徐敏,你什么项目最擅长啊?”徐敏抬起头来说:“跳绳吧!”“对啊!同学们你们都想想,你们在跳绳项目上有几个能够战胜徐敏的呢?要是现在是跳绳比赛,你们小组还愿意换徐敏吗?”同学们的回答是否定的。看到同学们的态度有所转变,我接着说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项目,也有自己不擅长的项目,那么我们现在是一个集体了,去完成不同的任务,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擅长,只要为之付出努力了,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就是在为集体争光。”说完后,同学们很快的安慰起徐敏来。看看她这样瘦弱的身躯,我也发现这个传球的远度的确挺难为她的,“同学们,徐敏原来就是因为力量小传球一般都不超过3米,今天通过练习已经可以传出4米远的球了,证明她已经超越了自我了,是件好事,我们其他同学原来传5米,现在还是在5米这个成绩上,可就是没有进步哦!所以我们现在这个练习就以自己的进步来进行评分,上升1米加一分”练习开始了,同学们练习更加卖力了,在下课统计成绩时,同学们都通过练习至少提高了2米以上,大部分同学都达到了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更关注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现在情况,考虑过去,更关注未来。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进步幅度、存在的不足,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当然我们提倡过程性评价,并不排斥终结性评价,在实践评价时注重两者的结合。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建立自我。也就是说体育学习评价首先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育与运动技能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另外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为了改进教学,评价是为了改进与提高而评;再次体育学习评价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通过评价,学习可以从中得到成功和喜悦,这种体验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加强学习动机,挖掘自身的潜能;最后,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已与他人,同时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也能发现自已的不足,改正缺点,提高自身。

在期初对学生进行体能和技能的测试,中期和期未对他们进行相同的内容测试,发现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一学期期初就要给学生介绍考核评价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态度和表现是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培养兴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体能和技能的评价,以学生进步幅度来评分。因此,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不仅要有教师的参与,也要有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增进了双方的理解与友谊,建立了平等友好的评价关系,这样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全面地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已的体育基础运动技术等方面更全面,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篇8:“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1、高职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篮球这一体育项目, 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秉着健康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深入。随着时代的发展, 篮球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明确, 而学生长期进行科学地体育锻炼能使其强健体魄并培养其奋发向上的精神。

1.1、学校教 学理念

当代社会讲究全民健身, 而学生也属于全民中的一部分。自然, 学校体育教育也属于全名健身教育内容之一。在学校体育教育的理念中, 应当以全民健身为主要思想, 但对于现在的高职院校来说, 篮球教学理念在真正的教学中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许多的学生喜爱篮球仅仅只是因为喜欢, 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篮球运动本身的内涵。什么是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 学生的目标是各方面技能的提高, 那么篮球运动不仅仅是具有强健体魄的运动, 还能使学生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等都有一定的提高,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前行, 高职体育大环境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1.2、教学资源不足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 学生人数增加, 导致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包括基础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等。

(1) 基础场地设施不足。

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教学场地还是如往年一样。尤其是篮球场地, 占地面广, 而一场篮球赛, 一般每队为10人。篮球场地的缺乏, 对篮球教学的实施有着一定的影响。

(2) 师资力量不足。

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大球类运动中, 有一项就是篮球。它具有娱乐、强健体魄的功能, 深受学生喜爱, 也一直是各大院校最为火热的运动项目。近几年来, 国家政策对高职院校的扶持, 使得高职院校不断在扩招, 师资力量不足这一问题逐渐显现, 篮球教学进入了一种急需变革创新的局面。

(3) 篮球教学的滞后得不到重视。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改革也兴起。许多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体育教学也同样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 这样篮球教学才能得到优化, 篮球赛制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就目前的状况看, 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重要性, 没有把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放在同一高度。

篮球教师职称、学历结构的不合理、在校师生比例严重失衡等这些都影响着高职篮球教育的发展。另外, 许多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师缺少对外交流和培训的机会, 导致教研方法落后, 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2、篮球赛 制

2.1、概念

篮球赛的规则大致由方式、得分、模式和替补以及点球、罚球等制度组成。每场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 每队出场5名队员。目的是将球进入对方球篮得分, 并阻止对方获得球或得分。可将球向任何方向传、投、拍、滚或运, 但要受规则的限制。每场比赛分前后两个半场, 两半场时间是一致的, 中间可以休息十分钟或十五分钟。得分的分数有1分、2分、3分, 所有罚球进球均为1分。

2.2、结构

所有的篮球比赛中, 赛制的结构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高职教师需要通过研究各种竞赛体制, 找到与篮球赛制有共通的地方, 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方法策略, 以达到更加完善。不管是国内的, 国外的, 都需要对其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完成赛制机构的设计。

3、高职篮球赛制对篮球教学的促进作用

3.1、通过不同时期的思想指导 , 促进篮球教学的发展

赛制与球技、战术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样, 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规则从最初的13条发展到现在58条, 篮球技术、战术也随之从低级发展到高级, 这都是多年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结果。

1955年 , 训练指导思想 :“积极、主动、快速”;

1957年 , 训练指导思想 :“积极、主动、快速、灵活 、准确”;

1959年 , 训练指导思想 :“以小打大”“狠、快、准 、灵”的技术风格, “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战术指导思想;

1981年 , 训练指导思想 :“苦”、“三从一大”、“以小打大”、“快 速、灵活、全面、准确”;

1988年 , 训练指导思想 :“以防守为主”;

2000年 , 训练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 , “系统训练、打好基础、加强体能、全面创新 、百花齐放”的二十字方针;

2005年 , 训练指导思想 :以世界先进篮球技术为方向 , 形成全面、快速、准确、稳定、凶悍的技术风格和内外结合、攻守兼备、以守促攻、快速多变、多点进攻的战术风格等。

赛制在不同的时期, 带来的训练指导思想也是不一样的, 指导思想的进步, 促进了高职学校教学的发展。

3.2、篮球赛 制 , 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

篮球竞赛带给学生的激情是篮球运动的主要魅力, 经常会有学生主动要求老师组织比赛, 而教师通过比赛, 可以充分了解到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 根据其状况再做出教学调整, 完善教学方法, 进而促进不断促进篮球教学事业。

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 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这对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有一定的帮助。在人类的交流中, 篮球运动的交流频率远高于其他文化活动。在平时训练中, 需要每个队员的相互配合, 尤其是比赛的时候, 得分的迫切感, 使得大家更为紧密。比如, 篮球位置中间的中锋与小前锋需要相互接应, 才能提高命中率。同时, 还要给学生大胆投篮的机会,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进球的成就感与喜悦感, 这除了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篮球的乐趣。适当的时候, 运用合作学习的理论, 在教学的模式上优化高职篮球教学的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高职篮球教学水准。

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篮球比赛的机会, 让大家熟悉赛制, 提高兴趣, 从而促进篮球教育的发展。

3.3、激发学生斗志 , 促进篮球教学发展

很多人的兴趣并不是永久性的,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却。高职许多同学对篮球的热情只是一时兴起, 但是篮球学习的过程其实是比较枯燥的反复练习, 比如运球。运球的练习是极其的呆板, 单一的运球虽然是在加强和巩固基本功, 但是学生无法获得进球与奔跑的快感, 学生的热情很容易就被消磨掉。教师要趁学生的激情还没有被消磨掉之前, 主动的引导学生寻找乐趣。在这个阶段里, 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不要对学生太过苛刻, 多用表扬鼓舞的话语, 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篮球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用篮球赛制激励和刺激学生的斗志, 使得他们自己能主动的去学习, 这样就能促进篮球教学的发展。

3.4、教师科学地讲解示范篮球赛制

学生能自主地学习需要教师科学讲解示范的配合, 教师讲解错误和示范过难会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抵抗性, 这对于学生学习的效率会产生阻碍作用。教师能否正确且科学的讲解示范是篮球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所以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尽善尽美。比如在比赛中的带球过人, 新手都容易带球走步或者两次运球 (双带) , 那么教师一定要整套动作完整的示范, 切忌分段讲解, 这样容易让学生理解错误。一般过人都是采用的交叉步突破, 以右脚为中枢脚, 两脚左右开例, 两膝微微弯曲, 身体重心降低, 持球于胸腹之间。突破时, 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蹬地, 身体稍稍右转, 左肩向前下压, 重心向右前方移动, 左脚向右侧前方跨出, 将球引于右侧, 接着运球, 中枢脚蹬地向前跨出迅速超越防守。在运球过人中, 教师要强调降重心, 多训练基本的顺步和交叉步, 一般来说, 过人的顺序是身体-脚步-身体-球, 前期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的去练习虚晃。而这一系列的训练, 需要教师把之系统规划, 加上自己的教学方式, 以独有的、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系统的教授给学生。

再比如说罚球时, 教师应该在说完“下面我进行示范”类似话语后, 就连贯的完成整个动作, 且要在10秒之内, 否则很容易让学生误以为10秒后也可以。然后让学生进行训练, 以适应罚球10秒的时间。对于时间的把握, 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训练, 进攻球队在球场上控球的时间是不能超过24秒的, 还有进攻3秒与防守3秒的规则。这些与时间想联系的赛制, 必须要掌控好。

篮球教学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 养成对时间规范训练的习惯, 再利用篮球术语和完善的赛制动作讲解结合来开展一系列的篮球活动, 从而达到促进篮球教学目标实现的目的。

4、结 束语

篮球运动始于1892年, 创建者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菲尔德基督教的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篮球运动在我国是属于外来者, 但是却成为了主要的运动项目。奈史密斯制定的篮球规则只有五条, 最开始完善的篮球竞技赛制一共是13条, 到现在, 篮球赛制已经达到了58条 , 赛制的变化使得篮球教学方式随之前进。赛制规则的修改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篮球教学的发展。

近几年来, 我国兴起的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上也得到了体现, 篮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篮球赛制在促进篮球教学的发展的同时, 也使篮球教学促进了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这让许多高校学生体会到学习篮球的乐趣, 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兴起。因此, 教师应根据赛制积极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案, 以让篮球赛制对篮球教学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摘要:篮球一直是学生所钟爱的体育项目之一, 但就目前我国高职篮球的教学现状来看, 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如何使篮球教学水平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发展相协调, 如何让高职篮球赛制更好的在篮球教学中发挥作用?本文就其中一点——高职篮球赛制, 对篮球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篮球教学,篮球赛制,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阮志勇.合作学习理论在篮球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J].创新教育, 2010, (8) .

[2]张才超.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前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3 (4) .

上一篇:完璧归赵成语下一篇:最近的生活_初中日记_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