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2024-05-02

“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精选8篇)

篇1:“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的作品、多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页.②(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美)沃尔夫 吉伊根著.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3]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4]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艺术出版社.[5](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篇2:“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摘要……………………………………………………………………………………2 引言……………………………………………………………………………………3

一、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4

二、创设多元音乐艺术氛围,培养幼儿灵敏的音乐感受……………………………4

三、幼儿音乐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

四、美妙的音乐需要艺术的引导……………………………………………………6(1)学会聆听…………………………………………………………………………6(2)生动形象的语言…………………………………………………………………6(3)自然的引导………………………………………………………………………6 参考文献………………………………………………………………………………7

浅谈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实践

【摘要】:音乐艺术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不断的摸索与研究中本文总结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音乐教育;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幼儿艺术教育的热潮,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艺术教育是融多种艺术门类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育。它能够丰富幼儿童年生活,能怡情养性,优化精神世界;能够使幼儿继承优秀艺术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降生的那刻起,孩子们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寻觅鲜艳明媚的色彩,喜欢聆听丰富多彩的声音,他们终日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而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抒发带给孩子美妙动人的场景,加上孩子又具有喜形于色、情感外露的特点,因此孩子对音乐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孩子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常常会比成人更敏感、更富有激情,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音乐活动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快乐的发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作为这项教育的接受者,孩子们最喜欢的、最乐于接受和理解的是什么样的音乐?我们要通过怎样的艺术的方式才能使得更多更好的音乐渗透到孩子幼小的心田中,本文将通过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和特点的分析,探讨较为科学的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形式。

引言

一、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我们知道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形成高尚优美的道德情操。一方面,通过幼儿音乐教育让幼儿认识表现音乐的各种符号手段,掌握必要的演唱、演奏技巧,同时学会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和音乐才能,另一方面,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幼儿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更是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音乐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创设多元音乐艺术氛围,培养幼儿灵敏的音乐感受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优美的音乐环境能陶冶幼儿爱音乐的情操,促进幼儿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注意创设优美的音乐环境并开展活动。在班内,我们注意创造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培养幼儿“音乐的耳朵”。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于生活”,我们努力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和生活的多方面联系、相互作用及影响,让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这种氛围是多方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它对幼儿的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老师会在钢琴上弹奏(或放磁带)与课堂内容相吻合的曲子,使幼儿一

进入活动室便感到音乐的气氛,诱发幼儿学习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是激发幼儿学习音乐、增强幼儿对音乐敏感度的必要前提。可以说,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让幼儿体验快乐,应该是音乐带给幼儿的第一份珍贵礼物。“培养兴趣”不仅是指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兴趣。

三、幼儿音乐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易于让幼儿接受,对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幼儿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是决定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三岁儿童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在这个时期,他们已经有意识地要去探索世界,并且会毫无保留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应当采取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选取优秀的音乐教材,带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狐狸捉小鸡》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请一名幼儿戴上狐狸头饰扮演狐狸,其余幼儿戴上小鸡的头饰当小鸡,这样增加了兴趣性和真实感,“小鸡”围成圆圈,“狐狸”蒙上眼睛站在圆圈中央,这时“小鸡”合拍地边走边唱,“狐狸蒙上眼喽,谁也看不见喽”,唱完之后,当狐狸叫“小鸡”中的任何一个幼儿的名字,被叫的幼儿学一声小鸡叫,狐狸听到鸡叫,循声去捉小鸡,通过有趣的“狐狸捉小鸡”游戏,培养了幼儿听辨声音方向的能力,幼儿在愉快欢乐的游戏中学习音乐,发展音乐听觉能力和节奏感。

四、美妙的音乐需要艺术的引导(1)学会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园音乐教育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于幼儿敏锐的听觉能力,幼儿唱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须在幼儿学会聆听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会聆听音乐,可以帮助幼儿很快进入音乐情境中。小班的孩子在刚入园时,出现哭闹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常常播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稳定、安抚幼儿的情绪。孩子通过不断地聆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跟着音乐一起打节拍,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就可以让幼儿很快地掌握音乐节奏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当孩子们在听音乐方面表现出初步感受时,便可以教幼儿学唱歌,歌曲中有歌词更能帮助幼儿步入奇妙的音乐世界。(2)生动形象的语言

说话要有趣味,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音乐教育的方法也必然被孩子所接受。由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语言倾向于儿童化,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会被吸引。(3)自然的引导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年纪尚小,光靠听老师讲接不一定能很好的接受和理解,我们需要用有趣的方法引导。首先,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入手,这也是最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的方法:模仿小动物。如:音乐游戏《动物模仿秀》中,“小花猫,喵喵喵,伸伸懒腰,喵喵喵……”幼儿可以边做动作边跟着录音

唱,学习歌曲的节奏。其次,可以一边播放歌曲,一边通过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感情倾向。如:在歌唱“两只小鸟”时,先诱导孩子们去感受小鸟飞走了的心情,提问:“丁丁飞走了,东东也飞走了,树上还有小鸟吗?树爷爷好孤单啊!”然后再对比小鸟回来时的心情,在孩子理解歌词内容后,歌声中就充满了真实情感。

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操作者,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性,尊重他们对艺术的纯洁感知,有技巧对其审美和生活情趣进行引导、开发。要充分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探索更理想的幼儿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幼儿音乐教育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各级各种与之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也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更多的新路子,每种积极的尝试都是值得鼓励的。

参 考 文 献 :

(1)黄瑾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许卓娅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王懿颖 《学前包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篇3:艺术教育与艺术审美心理的培养

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来说,在学习美学理论知识时,常都会考虑什么叫做艺术?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就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人都偏向理科的前景要胜过文科的思想,很明显艺术这一门类来说更是让人觉得浮夸而缥缈。许多家长也确实是抱着这种态度为孩子量身打造医生、建筑师等等高尚的专业,却不知道这种失衡的选择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极其不利。

生活既是艺术的基础和重要的源泉,要重视生活、艺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真实生存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起点,这样才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美,发现到闪光点。也就是说,艺术学习只有与日常生活连接,才能获取和扩展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让学生对环境和日常事物认真观察、聆听和反思,不断发现其中的变化,才能提高个人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席勒说过,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绝大多数艺术都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和丰富精神生活的展示,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取决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的属性和人的主观意识。老师要做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媒体、图片、实物)引导学生全面的欣赏作品,而不是单方面的给学生下个死定义,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什么的丑的。其次,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美的事物比较和想象的能力。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比较、想象和联想,加深他们的审美印象,在心灵中刻画出美好的感觉,创造更为丰富多彩的作品。最后,培养学生欣赏和判断能力。迦迪那曾今说过 :“任何美的艺术品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小小的瑕疵,但真正的美却一定能够掩盖这些小小的瑕疵。”所以,好的欣赏能力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什么是欣赏呢?欣赏是人们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来赞美一件事物,从而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其中的美。这种对美感的欣赏,可以是来自自然的,也可以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增加欣赏能力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审美判断能力的提高。如果说对美的感受和欣赏,是一种情绪体验,是形象思维相联系的 ;那么,审美判断,则是在情绪体验的基础上,由形象思维过程进入逻辑思维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活动。老师应该让学生们自行对艺术作品(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的)在一起进行分析“对话”,让学生进行审美判断。把画中所提倡的美与其中隐喻的丑同时作为对象来感受、鉴别,并作出审美的、伦理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这样的教学无疑是生动的,使得的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获得了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

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有相互尊重,互教互学,让学习的方式更为丰富 ;而家长则应该重视“聆听”,“听”是一种很好的认同的方式,当一位孩子对你诉说则表示他足够的信任着你,希望你在他未来的道路给予良好的建议。兴趣是天生的教师,各种不同的选择都会造成不同的教育结果。因此作为当代的教师除了把自己满腔的学习热情灌注给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们学的有兴趣学的快乐,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审美心理

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审美的培养是源自于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审美趣味的积累。这就需要我们在艺术教育的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一个普遍审美能力。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个固有的审美定式,你认为美的,他认为不一定美。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一般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普遍审美。当然这也是在长期的培养当中形成的一种能力。但是当今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我们在教育他们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他们对于自我开发的一种禀赋。艺术是源于一种情感的积累,那么所有的艺术作品都会含有自己的艺术联想,这同样是也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我们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尽可能的展现出艺术教育诱人的“趣味”,要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时候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那么他们才有可能会对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形成一种愉悦的审美心理。要让学生们知道好的艺术作品可能让欣赏着得到满足,那么他们才会愿意主动去接受艺术所带来的乐趣。

篇4:身体、审美与艺术教育

[关键词]身体;审美体验;艺术;儿童;艺术教育

美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雷墨到中国的一所小学听完管乐队学生的演奏后说,这些孩子的演奏技巧没有问题,音符也很准,但是没有一点音乐感,完全是死记硬背训练的结果。雷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当前技艺化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学生审美体验的缺失。即他们缺乏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缺乏情感的经验和积累。富有诗意和人文内涵的艺术变成了纯粹的技艺。笔者认为。这根源于今,天的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对儿童身体生活的压制和剥夺,有意地将他们的身体与心灵割裂、身体与世界割裂。而人是需要以整个身体去面对世界的,这个身体不仅是一个认识的、理性的身体,更是一个肉体的、感性的身体。正是有了后者的存在,我们才得以通过丰富的感官、活生生的生命去感知和把握外在世界。同时构建内在的精神世界。

一、身体价值在审美、艺术活动中的当代凸显

在人类认识自身的漫长历史上。关于身体与认识、心灵、精神的关系,长久以来人们是将后者看作人的本质,至于作为肉身的身体则是低级的,需要被抑制和排除。如柏拉图认为灵魂是先于肉体而存在的,它与肉体的结合是偶然的、短暂的,在这一结合中灵魂占绝对支配的地位。因此肉体的身体是不可能成为审美主体的。进入近代,笛卡儿更是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著名的论断,肯定思考是灵魂而非肉体的功能。肉体只是偶在的、可以怀疑的,灵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只有到了十九世纪末,这种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传统才受到质疑和批判,人的感性生命、身体的价值得到凸显,其中标志性的人物是马克思和尼采。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阐明了人首先是感性的存在,人的劳动实践是人作为感性存在与感性对象的关系。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到:“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这些力量是作为秉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情欲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这是表现和证实他的本质力量所必要的、重要的对象。……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马克思在这里全面表达了人是身体的存在,只有身体才能实践。人以感性身体面对世界。在生产劳动中实现外在自然的人化,从而创造了世界的美,同时实现内在自然的人化,由此人具有了审美的眼睛、审美的耳朵,审美能力产生了。

尼采一生都致力于建立一个现世的、感性的、以身体为主体的生命美学。他宣告:“要以肉体为准绳”。“灵魂是肉体某一部分的名称。”“创造性的肉体作为自己创造了创造性的精神。作为它的意志之手。”在尼采看来,人对世界的强力意志就表现在身体的行动之中。所谓审美就是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对自我旺盛生命力的观照。“人们称之为陶醉的快乐状态。恰恰就是高度的权力感……时空感变了,可以鸟瞰无限的远方,就象可以感知一样;视野开阔,越过更大数量的时间和空间;器官敏感化了,以致可以感知极微小的和瞬间即逝的现象;预卜、领会哪怕最微小的帮助和一切暗示。……强力乃是肌肉中的统治感,是柔软性和对运动的欲望,是舞蹈。是轻盈和迅疾……生命的所有高级因素在相互激励:每个因素的图像和现实世界都足以成为另一个因素的灵感。”尼采将身体、感性生命看作是人的第一性。身体代替了精神成为审美的主体。由此尼采提出艺术得以发生的前提是“醉”。艺术创造力的根源在于艺术家的身体活力。他说:“为了艺术得以存在。为了任何一种审美行为或审美直观得以存在。一种心理前提不可或缺:醉。醉须首先提高整个机体的敏感性。在此之前不会有艺术。”尼采所说的“醉”。实质是感官对世界的敏锐开放,是对自身生命充盈丰满的感觉。所以“醉的本质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而“艺术家倘若有所作为,都一定禀性强健(肉体上也如此),精力过剩,象野兽一样充满情欲。”艺术家的这种生命状态就是一种“醉”的状态,“醉”作为强大的动力推动了艺术创作。其实尼采所论述的“醉”与审美、艺术创作的关系。可以在许多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找到佐证。一些艺术家往往会借助酒来达到尼采所讲的醉的状态,比如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酒仙李白。审美的状态“只出现在有能力使肉体的全部生命力具有丰盈的出让性和漫溢性的那些天性身上;生命力始终是第一推动力。”

对于身体的关注,到了20世纪主要体现在现象学之中。其中法国现象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梅洛·庞帝将身体问题阐述得最为系统、最为深刻。他力图超越传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二元对立,在继承和发展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身体现象学,将身体置于人的本体地位,提出身体是理解的起源和中心,是人类与其工具建立关系的基础。他说:“身体始终和我们在一起,因为我们就是身体。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唤起我们呈现的世界的体验,因为我们通过我们的身体在世界上存在,因为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感知世界。”每个人的身体就是每个人独特的进入世界的人口。身体通过感觉的综合来理解世界并以意义来表达世界。思考蕴涵在我们整个身体的存在之中,知觉和把握世界的主体是身体主体而不是认识主体。在《眼与心》这本小册子中。梅洛·庞蒂用艺术进一步阐释了他的身体现象学。他说画家“正是在把他的身体借用给世界的时候。画家才把世界变成绘画”。这种“借用”是画家身体与世界的彼此交融。因此许多画家都说事物在注视他们,以至不知道谁在看,谁在被看,谁在画,谁在被画。梅洛·庞蒂曾引用画家安德烈·马尔尚的话予以证明。“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我在那里倾听着……”画家首先是通过身体的视看。“实现着向灵魂显示非灵魂之物的奇迹,即事物的至真的领域”。“眼……通过它,宇宙万物的美被泄露给我们的静观与沉思,它竟是这样完美,以至任何人一旦失去它便失去认识大自然一切杰作的能力。正是对大自然杰作的视看,使灵魂安于身体这个牢笼,因为眼睛向灵魂再现了创造物的千变万化。”所以在梅洛·庞蒂看来,没有躯体感觉器官与世界的接触也就不可能产生心灵的思想。完整的身体是画家与世界之间的桥梁。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身体的价值在今天越来越得到凸显。人是身体的存在而不是精神的存在。

身体是躯体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人理应以整个身体来面对世界。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身体的这种完整性体现得更加鲜明,尤其是身体感觉、感性生命在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们是艺术创造的巨大源泉。一般来说。从事艺术的人要比常人有着更为敏锐和丰富的感觉,而且许多艺术家童年的感性生活为他们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比如现代舞的创始人、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在自传中说,她从小生活在海边,所以她一生中所有重大的事件都与海有关,大海对她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艺术需要整个身体的参与。用这种统一的身心观去看待今天的艺术教育,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本应好好呵护和存有儿童完整身体的艺术教育在剥夺他们感性身体与世界的亲近,他们整个感性身体被技术理性牢牢的束缚。这种束缚不仅表现在精神、认识对肉体、感觉的压制,孩子们感官迟钝、封闭,审美情感单调、匮乏,而且他们的肢体活动也常常被限制,被要求“小手背后摆,小脚靠靠拢,身子坐坐直”。试想在这种束缚之下。学生怎么可能会有生命自由而充盈的“醉”的状态,又怎么可能激发出他们的审美热情和创作动力呢?!其实艺术教育中的问题何尝不是今天整个教育的问题在艺术教育中的折射呢?被唯理性主义所控制的整个教育是一种片面发展学生理性的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学生原本完整的身心。

二、在艺术教育中找回儿童失落的身体,丰富其审美体验

(一)倡导儿童的游戏生活,激发儿童的游戏冲动

正如席勒所说,人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是最自由、最解放的,才是感性和理性协调统一的人。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游戏是儿童的本性,在游戏的时候他们可以忘乎一切,调动一切能量,全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游戏的世界是解放的世界,快乐自由的世界,也是身心统一的世界。儿童既是游戏的主体,也是游戏的客体。身体所有的器官和系统都可参与游戏或者作为游戏的对象,由此发挥着认识、发展和锻炼自身机体的作用。美国作家伊迪丝·科波用“生态文化”来形容儿童通过游戏理解周围世界的感觉方式和创造方式。她认为这种生态文化体现为“儿童通过其身体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来理解现实和形成关于现实的印象,而这又是直接地、有序地与自然本身的能量形式相联系。身体的律动和自然的律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感觉经验中,儿童扩展了他周围的自然;而从自然方面来说。它又将有机性注入儿童。”“儿童对于自然的那种连续性的生态学的感受。并不像人们通常知道的那样很神秘。我相信,这在根本上是审美的,具备了一种既了解又可以化身进入的力量而充满欢乐。同时。它也是对自己创造性力量的感觉。”游戏体现了儿童身体与世界的亲密接触。也体现了儿童的自由创造。

儿童的游戏和儿童的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在这两种活动中常有着着迷、快乐、自由的相似精神状态,而且都会展示出非凡的想像和创造,有时儿童的游戏活动和艺术活动甚至是融为一体的。其实很多艺术家都不把游戏仅仅限于业余时间,在工作中也渗透着游戏。在他们看来,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工作。在游戏时各种想法、灵感会非常容易的涌现出来。如莫扎特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结尾部分,他用A,G,F#作为主题,不断地用同样的顺序重复这三个音符。但是因为他用每小节四个音符的2/4拍子。所以我们听到的并不是重复的三个音符。而是以不同顺序排列的四个音符。简单的说,莫扎特写出了A,G,F#的所有词语变换,却没有变化三个一组的基本顺序。莫扎特正是在玩一种词语游戏时创作了这一作品。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应有机地渗透游戏活动,激发儿童的游戏冲动,并且在教学中体现自由轻松的游戏精神。

(二)重视在各艺术门类中刺激和训练儿童的审美感官

审美感官的形成对艺术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技艺化的艺术教育比较忽视对学生感官的训练。如今一些艺术家、艺术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如有研究者提出“音乐教育实则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音响本身是最为重要的。”音乐教育应重在培养儿童聆听音乐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奥尔夫音乐教育就非常重视对儿童听辩能力、听觉记忆力的训练。以此培养儿童对声音的敏感和对音响表现力的把握。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这在入门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尤为重要,很难想像让幼儿或低年级的孩子正襟危坐,手背在后面去“专心”的听音乐。

长期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杨景芝教授也认为“儿童依靠感知认识事物。并不依赖形的繁简发展认识,而是从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人和事开始。”“儿童对物象的自然属性:比例、结构、透视、体积和色彩的认识与表现,依靠感知不断提高。”所以她反对传统儿童美术教育中过于模式化的技法示范以及过于成人化的课程内容设计。而是采用依靠直观知觉让学生进行写生的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美感、造型能力以及创造性的表现手法。这一大胆改革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她牢牢抓住了对学生审美感知和体验的培养,尤其关注学生视觉能力的提高和视觉经验的丰富。而这正是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重要基础。当然不同门类的艺术教育往往会侧重于儿童某一感官的训练。因此还有必要提倡每类艺术教育都要立足于儿童多感官的刺激和丰富,因为每一种艺术活动必然是多感官的综合作用。当前综合艺术课程的提出正是希望帮助儿童形成艺术的通感能力。

(三)关注儿童本体感觉的丰富

在艺术活动中,除了视觉、听觉外,本体感觉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谓本体感觉就是指人在与对象相遇时,依赖于肌肉运动、身体位置、肢体平衡和肌肤触摸等方式所获得的一种感觉。它是人类最本原的一种生存智慧,是人们用肢体进行思考和学习的方式。然而随着人自身不断的理性化,常常忘记我们与世界最根本的联系,忘记人与世界作为存在的联系,语言、逻辑取代本体感觉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惟一方式。

其实,本体感觉是人们从事艺术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体验,许多艺术家的思想、灵感都来源于这种感觉,并且他们善于用身体表达的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本体感觉的思考在雕塑艺术中表现鲜明,许多雕塑家之所以喜欢这种艺术是因为整个创作过程是自己的肢体、肌肤与材料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而这种相互作用会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快乐,他们最后的作品正是自己本体感觉所想像的物化形式。著名雕塑家罗丹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感受,“我不但以自己的大脑、紧缩的眉头、扩张的鼻孔和紧缩的嘴唇进行思考,而且我的胳膊、后背和大腿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思考,我的紧握的拳头和脚趾都在思考。”音乐与本体感觉也有着天然的统一,斯特拉文斯基曾说,对于原始部落的人们和儿童来说,离开人体动作的音乐是不可想像的。附和音乐节奏节拍,用身体动作来解释所聆听的音乐,正是体验音乐非常自然的第一步。对于那些乐器演奏家来说,乐器不是外在的被操作的对象,而是与自己的身体融为一体。舞蹈更是一种用本体感觉进行思考的艺术形式。不能把握本体感觉的舞蹈者是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舞蹈作品的。至于主要依赖于视觉的美术,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也记录了他们由所描绘的对象激发的内在本体感觉是如何使其作品更加具有活力和审美意韵的。

篇5:“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 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3]聂振斌等.艺术化生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篇6:审美教育下的艺术教育论文

1艺术教育可以陶冶情操

理性与情感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感情往往通过艺术教育得以正确发展。艺术教育具有的审美功能,在陶冶人的情操和发展各人感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性的、直观的方式,使审美个体切身体会美的标准、美的特质和美的规律。这种超越理性的观照方式,能够更加触动个体内心,从而对个体起到直接的、强烈的教育作用。个体情操的不断发展和完整,最终将促使个体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这即是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润滑剂”作用的最好体现。

2最重要的环节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培养

每个人都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创新往往与人的个性有密切关系。人的个性培养,需要获得方方面面的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感受的多样性,通过艺术教育使个体尽可能地获得丰富的独特感受,成为高校艺术教育者的共识。如果说智育和德育主要发展了人心智和德行方面的个性,那么美育则发展了人审美方面的独特个性。艺术教育的这一审美功能,促使个体在和谐的最高境界中追求“和而不同”,保持了个性的独立性。只有每个个体具有独特的审美认知,才能够达到整体的“百花齐放”,进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生动的而非呆板的、独特的而非随波逐流的、内容丰富的而非单一的发展模式。

3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篇7:“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优美的作品,开展积极有效的.审美教育活动,才能很好地实现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而在艺术中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受教师、学生和教学方式三个因素的影响,审美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搞好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专业特点,灵活运用审美教育形式;利用表演揣摩文中人物心理,开展审美活动;利用音乐烘托作品主题,促进审美教育;利用绘画重现作品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 者:刘亚玲  作者单位:苏州市艺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29 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4(5) 分类号:G712 关键词:艺术中专   语文阅读   审美教育  

篇8:合唱艺术审美价值与心理教育价值

一、合唱艺术审美价值

(一) 合唱教育培养音乐素养

中国教育因地域差异性而导致在校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差距很大, 而且更因为大学生音乐素养水平不平衡, 使得对大学生进行合唱教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音乐实践正是在不同层次寻求共同的审美世界, 大学生音乐素养的训练中合唱艺术的导入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歌唱音乐的感觉经验是最明白、直接的, 和声的介入让音乐的歌词被弱化了, 纯音色架构的世界是灵动的, 它可以无阻地进入到每一个人。这种对音高、节奏艺术表现、情感处理等音乐元素的接受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学生在集体性思维模式中对音乐体验、交流, 由外而内地打动每一个人的心灵, 让音乐的清泉滋润学生那颗青春躁动的心。

(二) 唱响和谐之音培育个体多元能力

在合唱活动开展过程中, 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实践过程中以协调为主, 因此就对演唱者不会有过高的技艺性要求。协调性的锻炼对集体性的灵活合作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增加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声部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以表演个体的情绪和主动性, 是合唱作品完美呈现的关键。表演个体的内驱力使歌声更有生命力, 也潜在地激发了成员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次成功的合唱比赛除了内在素养的提高、荣誉感的培养、成就感的获得之外, 也外在地提升了表演个体的气质和学风的改变。

合唱中从音乐结构到音乐实践, 都是一次作新的再创作过程, 激发了不同特长的学生潜在能力。在这一场小小的合唱活动中, 老师可以轻易地了解到哪个同学的乐感好, 哪几个的语言表达能力强, 而肢体表达准确到位的同学则可以用线条歌唱。在这小小的合唱舞台上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一次活动, 更是他们的自信和梦想, 学生收获了快乐, 教师还收获了被认可的成就感。

(三) 合唱选曲影响文化的认同

对于同一事物美的阐释, 须寻求大多数人的广泛认同, 我们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文化等角度切入, 无疑有牵强感不能轻易让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能激活美感, 更重要的是对美的阐释能让认知内容、评价态度和感觉结构深入人心灵。而艺术是通往心灵的便捷之道, 当感觉与艺术类型同构则会产生共鸣, 而合唱则让这种可能成为可行。对合唱作品成功的演绎, 是让学生获得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直接方式, 即“前人发其端, 后人竞其引申”。

合唱审美因其形式而评定标准有所改变, 而且业余水平与专业表演的审美要求也不同。不过对于作品的选取、排练流程要求是一致的, 因表演个体水平的局限, 排练的策划、选曲、方案都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在合唱实践中应培养学生自主选曲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选择的同时对世界和社会的审美特征进行塑造。在选曲过程中因个人体验的入驻而使得每个成员的倾向和爱好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个人爱好服从集体需要。选择歌曲也要量力而行, 自己的团体是以什么目的而表演, 选择那些与主题相关又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比如经典的革命体裁合唱作品《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等, 一方面宏扬了正气,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让思想得到洗礼, 是说教所无法企及的教育方式。

二、合唱艺术中的心理教育价值

(一) 合唱艺术中体现出的大学生心理障碍

在合唱艺术中, 因为是一个团体合作的艺术表现形式, 所以更容易暴露出学生的心理障碍。概括起来, 在合唱中比较突出体现的心理障碍有焦虑心理、自卑心理、侥幸心理。在合唱艺术培养课堂上, 学生们不仅要站在众人面前, 还要与乐队有着完美的合作进行音乐的“洗礼”。然而如何让充满活力又个性十足的声音, 达到预期的完美和谐, 往往最大的障碍就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进行合唱艺术训练中产生焦虑心理。焦虑心理影响着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进而影响学生的临场发挥, 长此以往, 学生可能产生回避观众、回避与其他声音的配合的心理阴影, 从而不愿开口或不敢开口。

合唱艺术自其与中国结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被认为合唱团体综合实力的象征。在国外, 早在15世纪时就已经有了合唱的历史, 发达国家都拥有自己优秀的合唱队。在中国合唱艺术生长在民间, 直到现在合唱作为一种外来的音乐语言文化, 在很长的时间里影响着演唱的表现、和观众的期待。因此, 在合唱课上, 关键在于学生如何打破谨慎、保守、胆怯的表演心态, 将克制又不拘谨、和谐又不压抑、完美又不突兀的声音自然流露。声音特质突出的学生怕无法控制声音、声音线条不明显的学生对声音特征的畏惧等等, 这些都是在合唱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 要求教师在平时培训时应合理疏导, 也是一个合唱队可以完美演绎作品的首要难题。

多数同学因表演参与人数众多, 或声音趋同性的表演要求, 而存在侥幸心理。具体表现在合唱中只唱出要求的音符, 并没有倾注音乐以情感, 喜欢躲在恢宏的音响后面, 与音乐没有用心交流, 而使演绎的音乐作品缺乏灵魂。这些学生常以“不要发出特别的声响”为借口忽略了音乐的灵动性, 觉得这样的演唱很安全, 不会因特殊而出丑。然而, 这样的演唱表演形成一种习惯之后, 不仅使自己声音的特征真正失去了色彩, 更不能理解合唱艺术中合作中创作的和谐之美。

(二) 合唱训练中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高校合唱教学借助合唱艺术作品优美的旋律、乐观向上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人的心理有补偿作用。在合唱实践中人们把焦虑、沮丧的消极情绪排泄, 用审美补偿人的内心, 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世界观。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歌唱艺术, 其参与人数众多、音域跨度大、音区变化大、注重和声效果、音色效果强烈等特征, 决定着合唱艺术教育中找到众人合唱审美趋同性的同时, 发挥个人能动性创造出不同的合唱效果。将声音特质趋同的学生分组练习, 在保证单声部音色质感的前提下提升作品的表现性。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心情放松, 在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发挥正常水平, 此时演唱障碍自然消失。并且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后对音乐感知的通融, 会增加音乐的凝聚力, 而小组之间的配合则让合唱的准确再现成为可能。

浅谈钢琴教学中背谱能力的培养

朱晓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背谱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 对钢琴演奏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钢琴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谱习惯, 学会结合自身特点使用多种背谱方法, 并在自我检查倾听中做到人乐合一, 浑然天成。

关键词:背谱习惯;背谱方法;倾听检查

自钢琴炫技大师李斯特创立了背谱演奏, 背谱便成为钢琴演奏的基本形式, 成为钢琴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必要环节。它与其他弹奏技能一样, 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背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已日益成为众多钢琴教育者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在2012年7月举办的“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 背谱问题亦是参会者探讨的热点之一。

良好的背谱能力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背谱是经钢琴演奏者对曲目进行反复练习后, 产生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深化过程。在此过程中, 首先, 演奏者的记忆能力获得了充分的锻炼。背谱使演奏者摆脱了在琴谱与键盘之间来回穿梭的忙乱局面, 手指机能与眼、耳、心、脚等身体机能紧密配合, 在头脑中形成无数条记忆链, 从而使演奏者在表述音乐作品时得心应手, 不必因为忘谱而提心吊胆。其次, 通过背谱所必需的反复练习的积累, 有利于演奏技巧不断进步与提高, 继而得到完善。再次, 背谱更利于音乐作品结构与情感的整体性体现, 演奏者在头脑中赋予一个个冰冷的音符以生命, 使之串联成活的富有生命力的音乐, 完整地表述音乐作品的艺术美感。

那么, 钢琴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这种对音乐的记忆功能呢?

一、学琴之初建立背谱习惯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赵屏国老师曾在对背谱问题的答疑中提到:“在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越早、越快地培养善于背谱的良好习惯, 就越好!”学琴初级阶段练习的曲目都比较简单、短小, 许多初学者 (特别是低龄儿童) 多次练习后不看谱就能弹下来, 就误认为会背谱了。但如果有一段时间没练习, 居然一点都不会弹了。事实上, 这种“背谱”只是手指在机械地重复相同的动作、相同的音符和节拍, 并没有在头脑中留下真正的“印记”。因此, 在学琴之初,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背谱习惯:先读谱, 后背谱。只有把曲谱上所有音符 (包括休止符) 、各种标记 (包括速度、力度、指法) 都认真看进眼里, 记进心里, 方才能准确无误地将原谱印入大脑, 成功复制。

二、积极采用多种途径背谱

许多学生认为背谱的唯一方法就是反复弹反复练, 只顾埋首于音符汪洋中而忽视了更多有效的记忆方式, 常常事倍功半。这里就列举几种主要的背谱方法:

1. 分析作品结构——分段背谱

每首音乐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 都有清晰的脉络走向。钢琴教师应要求学生先分析作品分成几个乐段 (句) , 每乐段 (句) 之间的关系是并列、递进、还是承接、呼应, 是发展还是再现, 然后根据这些结构特点逐一分段 (句) 背谱。这样, 不仅能从宏观上准确把握作品, 更使演奏者的逻辑思维得到很好的

在合唱艺术中要求每个人的有效音域在两个八度以内, 这样就限制了合唱表演时演员个人的特征性发音, 为了充分发挥个人的声音优势, 则要求教师首先对学生音质有准确的定位, 合唱审美中音色的多重组合, 使作品力度感逐倍递增。培养学生声音的和声感延长气息, 增强作品无伴奏感从而让时间的静止感更强烈, 用音色变化取胜。另外根据作品性质和个人设计, 要给学生以恰当的声部, 保证学生在领域内自由过渡发挥声音优势的情况锻炼。

2. 分析作品类型——分手背谱

音乐作品分为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两类。在主调音乐中, 旋律部分由于突出且较易于歌唱, 因此背谱过程中, 可以先哼唱旋律, 单独练习。而伴奏部分由低音与和声构成, 织体相对较为复杂, 因此在分手练习时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用耳朵去听辨和声色彩, 比如明亮坚定的大调和声, 幽暗柔和的小调和声以及极度不稳定、极富扩张性的各类七和弦等等。通过对比, 可以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样就能准确地单独背弹出伴奏部分。复调音乐更为复杂, 更加需要分手练习。复调音乐分二部、三部甚至更多声部, 主题与对题会单一或交叠出现在一个或多个声部中;有时单手需要弹奏多个声部, 有时一个声部需要两只手传递接力完成。因此, 分手练习, 可以教会学生理清每个声部的线条走向, 区分高、中、低各个声部的音量, 也可以完整地弹出主题与对题。

3. 分析具体细节——配合手指运动过程背谱

在正确读谱的前提下, 学生每次演奏相同的曲目, 手指的运动过程应该保持一致, 这样就为此种背谱方法提供了可能性。细节一:用固定指法演奏。学生在演奏相同音型、重复乐句时, 手指都会经历相同的运动模式, 因此, 使用固定指法背谱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 能够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演奏的准确性上。当然, 指法的选择要合理科学, 还要适合学生自身条件。细节二:牢记手指间距。在固定指法演奏的基础上, 每一种音程、和弦都有固定的手指间距, 特别是三和弦, 每一个转位都配有固定的指距模式。所以背谱时要求学生牢记各种音程与和弦的手指间距, 手中就如同握有一把尺子, 能轻松地“量”奏出相同间距的音型。

三、自我检查背谱质量

学生建立了良好的背谱习惯, 掌握了多种背谱方法, 最后, 还必须认真自我检查——在背谱过程中仔细倾听, 及时发现、纠正错误之处, 并随着背谱熟练程度的逐步加深, 不断提高对作品音乐表现力、艺术性的整体把握与综合审视, 力求将琴谱上作曲家写下的黑白音符转化为自己身体里流淌的音乐, 伴随着指尖的触动而自然流露, 浑然天成。

背谱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 学生要想掌握这项技能,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钢琴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背谱习惯的基础上, 督促学生坚持不懈地练习背谱。当然, 每位学生的学琴程度、自身条件都有所不同, 在选择背谱方法时不能孤立地、一成不变地使用某一种, 应当教会学生结合所需演奏的曲目, 针对不同的片段特点, 综合使用多重背谱方法, 并有意识地在背谱过程中给学生设置障碍——故意打断演奏, 然后要求继续进行, 做到“即断即接”, 确保真正完成背谱工作。

参考文献:

[1]姚紫津.钢琴教育研究的全球趋势——2012年“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 (ISME) 侧记[J].钢琴艺术, 2012 (11)

[2]赵屏国.关于背谱问题[J].钢琴艺术, 1999 (5)

下, 留更多的余地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在无形中增加合唱的空间感, 而和声的灵活运用则使得合唱声部线条更加丰满、多样性。

摘要:合唱艺术在高师审美教育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合唱具有音乐素养、个体多元能力及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审美价值。应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角度, 积极讨论合唱艺术对其的克服与心理教育价值。

上一篇:人道博爱奉献友爱下一篇:写年味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