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2024-05-01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共8篇)

篇1: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

刘洋

摘要通过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这本教材中关于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部分的分析,以及对课外读物的研究阅读,简单分析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谈谈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的作用关系。

关键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语法教学

引言

在对外汉语界,长期以来,重视语法教学而忽视词汇教学的做法屡见不鲜。事实上,从作用的角度来讲,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两者缺一不可,且互为补充。

一词汇教学

在交际活动中,词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想到语言的时候,几乎总是要想到词汇,从意义建构的角度来说,我们能够理解由正确词汇和错误语法组成的话语,却不能明白由错误词汇和正确语法组合成的话语。“没有语法,人们还能进行一些语言交流,但是没有词汇,人们就根本无法说话了。”①学者普遍认为,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重要任务。顺理成章地,词汇教学也就成为语言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那么,关于词汇教学的方法有哪些呢?

对于词汇的基本义教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一、图片。实物展示或者身势语解释,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很好的将语音和概念结合起来,对于他们全面理解以及牢固记忆词义都有帮助。

二、对比法。具体的对比有汉外对应词的对比分析:同义词、近义词的分析比较;反义词

对比。

三、结合语境释义。语言学习离不开语境,第二语言教学中很多主要的教学流派,如直接

法、视听法、认知法、暗示法、以及功能法等教学流派都把依赖语境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

要手段之一。

词汇教学可以说是贯穿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不论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词汇教学。对

学习者而言,词汇学习可以说是终生的,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拥有大量词汇,能够

准确理解词义,正确的使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证明,口语交际或书面阅读中,词汇量的贫

乏会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影响信息的顺利获取,从而进一步加大学习难度,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乃至篇章的组织规则。无

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语法规则才能进行交际。因此,语法

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通过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准

确地表达,尽量减少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的语法毛病。不过,语法对学生来

说,既可以看作是一项基本要求,也可以看作是一项高标准要求。学生学了韩语,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句子,要基本符合汉语语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法对学生来说是个基本要

求。要求外国学生学了汉语后,在说话、写文章方面达到“文从字顺”,而且对所出现的语

法毛病能自己发现,加以改正,并知道为什么错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法对学生来说又

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毋庸置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不可缺少的。

对外汉语的教学原则就是精讲多练、深入浅出、分散难点、注重用法。另外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多:

一、归纳法。先举出例句,然后从中归纳出语法形式、意义和规则。

二、演绎法。先说语法规则,在举例说明。

三、情景演绎法。(1)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置情景,展示或解释语法点。(2)通过老

师做动作或指导学生做动作,来引出语法点或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点。

四、对比法。(1)汉外对比(2)汉语内部对比:相近或相反语法点的对比。(3)正误

对比。

五、图示法:用简单的图画形象地表示某种现象的语法规则。

六、公式法:用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方式展现句式结构。

七、以旧带新法:用已经学过的语法点带出新的语法点。

我们进行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语音词汇的同时,尽快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以用来组词成句、连句成篇,从而达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三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

现代汉语合成词占优势,合成词不仅是语义的组合,内部也受结构关系的制约,其内部

结构关系与短语的结构关系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因此词法的教学也可以促进句法的教学。

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语法借助于词语的有效组合而显示,词汇教学可以促进语法教学;

另一方面,解释词语也不能不讲明其组合能力、句法功能,否则便不是完整的而是跛足的词

语教学。比如,“发源”一词,它的意义是“河流从某个地方产生”它的句法功能除了用作

定语如“发源地”外,主要用作谓语,指明江河的来源,气候不直接带宾语,而是在前或在后用介词结构表示河流的起源,常见的结构是“从······发源”或“发源于”,如“长江是

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海省;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从青海省发源。”又如“遭”是“遇

到”的意思,组合对象往往表示的是不幸和不利的事物或境况,如“遭殃”、“遭罪”、“遭难”、“遭劫”等,而不能构成“遭好”、“遭福”等。

又如有的动词可以进入肯定祈使句,有的就不可以,像我们可以说“别走,一会儿还有

别的事儿呢”,但不可以说“别疼,明天就好了”,这是因为“去”一类的动词时含有自主动

词,而“疼”一类的动词是不含有自主义素的非自主动词。②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法问题

通过词汇教学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汉语复合词的结构与短语的结构规则基本一致,这无疑

使词汇教学在无形之中对语法教学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渗透,使语法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虚词属于词汇的范畴,词汇研究自然包括虚词研究,而虚词教学

当然不可排除在词汇教学之外。从语法化的角度来说,虚词皆由实词虚化而来,虚化的进程

也不完全相同,每个词虚实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说虚词只有语法意义而没有词汇意

义。另外虚词的个性很强,不适合于“批处理”,只能一个一个地进行教学,因此更适合于

作为词汇的一部分进行教学。

语法点体现在具体词语的使用上,语法教学不能脱离词汇教学,因此有学者主张语法教

学词汇化。“语法教学词汇化”是指把语言现象、语法结构通过词汇的教学方式进行,一词

汇教学代替语法教学(语法说明),以词汇教学带动语法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

学,主要不是向学习者灌输语法知识,而是要是他们掌握实际的语法规律,能够正确的运用

词语遣词造句,说出和写出语法上合格,语用上得体,语义表达准确地语句。这实际上也决

定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的一些特点:语法教学需要具体化、细化,细化的程度甚

至要具体到每个词的用法。”③ 比如述补短语,尤其是双音节的述补结构适合于作词处理,也就是把整个结构当成一个动词来讲解,例如“变成”、“解开”、“举起”、“写完”等,“由

于动补结构翻译成英语或是一个词或很难对译,此回话处理似乎学生更容易理解。”④

Dellar也于2004年提出了“寓语法教学于词汇教学”的理念。看来“语法教学词汇化”是

中外第二语言教学界的共识。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外汉语教学界越来越注意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核心性,一

些专家学者发出了重视词汇教学的呼声。杨慧元认为词汇教学和句法教学关系密切,提出了

“强化词汇教学,淡化句法教学”的主张;“所谓‘强化词语教学’,是说在整个对外汉语教

学中,词语教学自始至终都应该放在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⑤何干俊认为“留学生觉

得汉语那学、难记,甚至最终放弃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词汇的问题。词汇教学在语言教

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服务于培养留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因此,词汇教学

应置于重要地位。周上之指出:“从汉语语言事实来看,句法只是词法在句子层面的表现,是词语在句子之内的组配规则。汉语的句法和词语的用法融为一体的”,“对于汉语语法来说,句法是从词汇的用法中整理概括出来的,词是根本,句法只是词法的抽象。对于对外汉语教

学来说,句法和词法的关系是工具和目的。句法教学是为更快地掌握词汇的用法而在一段时

间内使用的拐杖”。

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词汇就是为了造成句子交流,没有词汇也就没有句子,没有语法。因

此词汇教学促进了语法教学,语法教学也影响了词汇教学,二者密不可分。

注释

①引自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②参看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期。

③吴勇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LS)语法教学的“语法词汇化”问题》

④吴勇毅:《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⑤刘智伟、任敏:《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 高燕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2] 安徽文学2007年第8期

[3] 《中国语言学报》

篇2: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基本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 学生人数:3名 授课学时:45分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个生词,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在饭馆儿”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教师可采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常出去外边的饭馆吃饭?” “有。”

“那你们都是怎么点菜的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的词汇,认识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词导读:

给学生发印有18的生词一张纸,生词上方标注有拼音,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熟悉。接下来用ppt展示生词,分成三组,分别让每个学生读6个,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教师进行纠正。

(三)讲解生词:

1、“正好”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一张同学们坐在一起吃饭的图片,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大家正在吃饭,Adam正好来了”

(3)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正好”的意思,引导后讲解时“这时候,刚刚好”的意思(4)练习:模仿上面的情景,让学生分别造一个有“正好”的句子。

2、“门口”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教师走到教室门口,向学生提问:“老师站在哪里?”(3)向学生讲解“门口”的意思是站在门外面的意思。

3、“清蒸”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插入一个关于“清蒸”的短视频,向学生讲解清蒸是做菜的一种方法(3)向学生拓展其它的做菜方法,如炒,煮等。4“味道”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四张关于“酸甜苦辣”的图片

(3)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四种事物尝(吃)起来怎么样?

(4)向学生讲解味道是舌头对于食物的感知,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有感觉。(5)练习:让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造一个关于“味道”的句子。

5、“嫩”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婴儿和老人”“嫩芽和大树”,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嫩字的理解。

(3)讲解嫩的意思是“初生而柔弱”或者“幼稚”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嫩的东西,教师加以引导和纠正。

6、“香”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教师准备两个东西:香水和樟脑丸(3)教师将香水拿到鼻子前面做深呼吸的动作,表示很香水;当把樟脑丸拿到鼻子前,捂住鼻子,表示难闻。用动作演绎加深学生对“香”的理解,并告诉学生香的反义词是“丑”。

7、“菜单”“叫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首先先展示菜单的图片,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菜单

(3)教师准备好一份菜单,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手里拿着菜单的客人。让学生演绎一个情景:你在餐馆拿着菜单该怎么做

(4)当客人将菜单上想吃的菜告诉服务员时,跟学生说这就叫做“叫菜”。

8、“新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一个鲜红的苹果和一个放久了的苹果

(3)向学生讲解新鲜的意思是:新鲜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的污染。(4)练习: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新鲜的东西,举出几个。

9、“清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两组关于食物的图片:大鱼大肉和蔬菜水果,很浓的汤和很清的汤。(3)向学生讲解清淡的两张意思:颜色、气味等不浓;食物含油脂少的(4)让学生对清淡的理解造句。

10、“不如”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教师模拟一个情景:

“Adam,这家餐馆不好吃,不如我们换一家吧”

(3)根据上面的情景,向学生解释不如的意思是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4)练习:造关于“不如”的句子,提醒学生前后提到的两个东西有好坏。

11、“各”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在一张纸上写上1、2、3、4四个部分,然后撕开。然后向学生讲解各的意思是整体的每个个体,注意每一个都包括在内。(3)举例“各位学生,请注意!”,则三名学生每个人都要注意。

12、“考虑”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展示一个情景对话:

“Adam,我们今晚一起去吃饭好不好” “我考虑一下”

(3)向学生提问考虑的意思,待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Adam在想着要不要去”,这个想的过程就是考虑。

(4)让两个学生上讲台对话,要出现“考虑”这个词。(5)拓展:考虑和思考的区别 13“餐巾”“芥兰”“菠菜”“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因为这些都是实体名词,简单进行图片展示。

14、“广东”“四川”“湖南”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张各省划界的中国地图(3)教师用教鞭指示出三个省份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堂学过的词语的发音、写法并记住这些词语的组合关系;

篇3: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

1. 词汇教学目的

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不仅包括词汇教学。胡明阳先生指出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掌握一批最常用的词语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 也要促使学生高度重视词汇教学, 并且通过分析实例和具体讲解促使学生明白不同语言词语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进而以更加端正的态度学习汉语词汇。

2. 词语复现

学习词语之后一定要多加复习, 加强记忆, 以达到词汇学习的目的。在汉语语音、语法教学中, 学过的内容有较高的浮现率, 汉语包括21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 它们组成的音节数是有限的, 所以不管学生平时学到的内容是什么都会在语音的内容进行复习, 同时也会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应用一个语法, 可是词语的重现率较小。所以, 在进行词汇教学的过程中, 都要重视词汇的重现, 并且积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重现词汇。

3. 情境教学法的使用

情境教学法对汉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学习词语就是为了使用词语, 所以学生学习词汇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给出例句。情境教学法可以在各种词语教学中使用。例如翻译, 一般的对外汉语教材中, 为了学生学习和复习的方便, 都会为生词配上外语注释, 大部分教材的生词也会附上生词对应的英语。因为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差异, 如果仅仅有英语解释, 会增加学生对汉语生词的疑惑。比如, 初级汉语中的两个词“离”和“以后”, 因为教材中的注释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增加了学生的疑惑。“离”的英语是“from”, 教材中“从”的英语也是“from”, 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离”和“从”是一样的, 可是汉语中“离”和“从”是不一样的, “离”是用在两个时间点或者地点之间的距离, “从”表示时间或者距离的起点。“以后”的英文是“after”当汉语中说“以后我想成为一名教师”, 可是英语中“after”不能单独使用, 后边需要加一个短语或者句子, 可是汉语句子中“以后”指的是将来, 在英语中用“in the future”更加合适。汉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虽然有时外语和汉语表达一个意思, 可是它们的实际意思并不相同, 即使有语义的重合, 它们的侧重点以及用法和功能也不相同。所以, 就需要大量的例句, 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分析汉语词汇的语义和用法, 促使学生意会汉语词汇的意思。

4. 例句的使用

使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汉语句式以及词汇, 如果使用新的词汇和句式, 就可能转移学习重心, 影响词汇的学习。然后设计的例句应该紧紧以释义词语的语法意义和用法, 这样学生才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使用。还有设置的语义背景信息要广泛被学习汉语的学生熟知, 促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词汇。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初级阶段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 词汇教学主要就是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具备常识性词汇, 也促使学生意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 并且真正了解汉语和自己的母语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而是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有差异。所以, 在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应用翻译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基础性知识, 应用对比促使学生了解汉语和母语的不同, 并且应用直观法、语境法和联想法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阶段, 教师也要重视文化的传播, 促使学生了解汉语文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级阶段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在中级阶段, 学生对汉语有了一定的了解, 掌握了一些日常基本词汇以及简单语法, 也可以进行简单地对话, 可是熟练度不够高, 此阶段的学生需要灵活、准确地使用汉语词汇, 也要大量增加汉语词汇积累, 此阶段就是实际应用所学词汇, 并且可以进行良好地交际。在中级阶段词汇教学时, 教师应该重视讲授语法知识, 应用语素教学进行词汇教学, 促使学生联系学过的词汇和语法, 并且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也要预测和讲解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及时解决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疑惑。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也是薄弱环节。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一定要不断完善教学任务、模式、方法、内容等, 有效提高汉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为汉语其他方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词汇教学, 所以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主要分析了词汇教学的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汉语词汇教学,注意问题,初级阶段,中级阶段

参考文献

[1]胡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J].文学教育 (中) , 2010 (1) .

篇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中医汉语词汇认知策略

一、词汇教学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语言对人类来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信号系统,相对于直觉,它是更高级的信号系统,心理学称之为第二信号系统。母语和目的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第二信号系统,它们各有自己的词语系统和语法系统”。可以说,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前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储备,才有可能顺利地完成语言的交流与运用。那么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学习者在学习、接收词汇的过程中就涉及到感觉、注意、编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环节。由此得出,在信息传递即教授过程中教师应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之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

此外,学生学习词语的心理反映是深入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对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出反映。这就要求教学时注重语义教学,同义、近义、反义词的教学尤其值得注意。

二、中医汉语词汇的分布特点

从专业性角度来看,我们将中医汉语词汇分为初级中医词汇和专业中医词汇两大部分。

初级中医词汇在一般生活中使用率不高,所以在现有综合院校使用的汉语教材中很少出现,但对于中医院校的留学生却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是他们接触中医内容的开始。如人体各部分及各器官名称,穴位名称等。

专业中医词汇,主要是讲解中医理论时常用的较抽象的专业术语,如阴阳五行、辨证施治,气、血、津液等。这些词汇专业性很强,较之前面部分的内容就更深入地涉及到了中医理论的内核,在掌握初级中医词汇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会更感兴趣,以为此后中医专业课学习扫清基本的词语(术语)障碍。

三、中医汉语词汇在不同课型中的教学策略

中医汉语的定位决定了词汇教学主要是在阅读课中来进行的,口语、听力、写作课等更多的是起一种辅助作用。换言之,不同于一般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相关教学,中医汉语词汇教学的特殊性不是那么强。因而,我们更多的是从理论上来梳理。

(一)阅读课,主要是精读课的中医汉语词汇教学

第二语言学习,拼读、识记、积累词汇是个艰巨而又细致的教学任务,听力、会话、写作等各门课虽然也有词语教学的环节,但相比之下精读课负有更多、更大的责任。因为基本词语和常用词语大多在精读课中出现,词语的正音、讲解和辨析,主要也是在精读课中进行。因而,精读课的词语教学,对于提高学习者的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直观法。利用人的直接感知将客观事物与第二信号系统——词语联系起来,直接形成概念。虽然这是初级阶段的词语教学最有代表性的方法,但实际上是更多地利用非语言手段来展示直观性强的词语的最好途径,此法尤其适合中医汉语词汇的教学。

a.图片实物。利用图片(甚至实物)简单明了地给留学生展示难用语言表述的各种中草药名称、用人体模型直接而形象地教授人体穴位、借助模型来呈现身体器官等。

b.借助表情体态进行现场教学。如中医的针灸疗法、推拿的手法(推、拿、按、摩、揉、捏、掐、拍);以及中医诊疗方法的望、闻、问、切等都可以借助一定的动作、体态、表情等来形象地帮助学习者区分不同的词义。

c.影视录像。教师也可以使用相关的影视资料或者多媒体课件系统介绍上述所涉及到的与中医有关的词汇,以便帮助学生完成最基础的词汇学习。

2.联想法。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具体到语言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将所教生词以及相关的词语进行适当扩展以达到强化记忆和举一反三的效果和目的,即学术界所提到的语义场理论。中医词汇尤其是术语体系,具有很强的语义场特征。如中医院的科室“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骨科”,穴位“太阳穴、天枢穴、太白穴、中极穴”,经脉“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阴跷脉、阴维脉”,身体器官“耳、鼻、舌、口、肝、胃、脾”等就可以运用分类语义场的理论来教学。

3.语素教学法,也叫词素分析扩展法。其方法是将词语中的语素(字)加以离析,然后以一定的义项为单位与其他已学或未学的词素再行组合,从而巩固所学词语(包括目标词语和已学词语)和扩大新词的学习范围。如“急忙”,“急”的语素义在学习“着急”时已经掌握,再教给学习者“诊”的语素义是“医生检查病人的病情”的意思。“急”“诊”结合就是“需要马上检查病情”的意思。这是借助已知语素理解新词的方法。如“病位、病邪、病因、病症、病变、病机、病理、病例、病脉”“耳垂、耳廓、耳环、耳甲腔、耳甲艇、耳轮、耳针、耳舟”这几组词语的教学都可以借助语素教学法来进行。

4.对比法,可分为内部对比、正反对比以及语际对比。内部对比就是在目的语内部用两个词语相对比较的方法来解释词语。相比较的两个词语的词义通过对比可以突显其本质属性,又能补充正面释词的不足。如阴—阳,盈—亏,清—浊,邪气一正气,阻滞一通畅等等。这种正反对比的方法可以增强词语信息的刺激,使词义更加突出,从而巩固记忆。

语际对比,就是利用学习者母语来解释目的语词语的方法。这种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对应关系被认知心理学称为匹配对子。如果这样的匹配对子相互联系紧密,则会取得“遇此现彼”的效果。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实际上就是寻觅和积累匹配对子,从而形成词语转换的网络的过程。但是,分属于两个语言系统的词语完全对等的情况极其有限,也就是说目的语和母语之间整齐单一的匹配对子有限,所以此法适用的范围有限。中医汉语中除了某些身体器官可以借助此法之外,几乎是不能运用的。

5.文化因素释词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特点鲜明,词汇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这在中医词汇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因而,中医汉语词汇教学尤其要注意“文化”到位,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留学生“专业知识交际文化震荡症”的出现。因为中医词汇中有些来自于中国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也有源于中医理论体系的穴位、经脉、精气等词汇,这些都是需要从文化角度来阐释的。

(二)口语课的中医汉语词汇教学

学习者学习中医汉语除了为进一步学习中医专业打下基础,也有部分是为了兴趣或生活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实际的交流中进行应用,词语的学习和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者要通过种种训练方式,做到把积累起来的词语按一定的结构形成相互沟通的网络,并在说话时能根据交际和语境的需要,从网络中选取相关的词语,自动地(不假思索)或半自动(略加思索)地组合成为句子、话语。教师可以采用问答法、直接法、情景模拟法使得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中出现的中医汉语词汇的感知度,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中医堂坐诊”的模拟交际,将抽象术语立体化,从而使学习者不仅能应用在跟范文例句相同的情境之下作水平迁移,且能应用于跟范文例句不同的情景之下做纵向迁移。

1.情节性训练。教师规定一个故事或一种情景,并提供若干与之有关的词语,要求学习者选用其中的词语表达规定内容。如去中医院看病:发烧、疼、感冒、体温、西药、中药、开药方、打针、舒服、休息。

2.主题性训练。教师规定一个主题,并提供若干与之有关的词语,要求学习者选用其中的词语表达规定内容。如中医院:内科、外科、中医、针灸、推拿、中药、西药;中医保健:养生、药膳、食疗、人参、免疫力、感冒。

3.专题性训练。教师规定一个专题,并提供若干与之有关的词语,要求学习者选用其中的词语,就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中医和西医”专题:优点、缺点、诊断方法、中药、西药、科学、态度。

四、結语

本文参考词汇教学的认知心理学原理,结合实例,主要探讨了中医汉语词汇在阅读、口语等不同课型尤其是阅读课的精读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窥见中医汉语词汇教学之一斑。

参考文献:

[1]李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与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

[2]齐春红.词汇教学的特点及其认知理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2,(2).

[3]胡炳忠.基础汉语的词汇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4]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1,(4).

(行玉华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00193)

篇5: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姓名:谢惠绪 学号:F21414013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相关的各项研究也不断深入,汉语词汇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词汇研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汉语词汇的文化附加意义,在汉语词词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形成、定义及其特点和性质,分析了汉语学习者容易产生的偏误,并对此提出教学对策,旨在减少和避免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产生的跨文化冲突。

关键词:文化附加意义;对外汉语教学;偏误;跨文化交际

一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底蕴,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间接地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的过程。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因此,汉语受历史文化影响深远。这种包含在语言本身的文化因素,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带来语言理解上的困难和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本文首先展开对汉语词汇附加意义的形成、定义以及特点和形式的初步探讨分析,再进一步阐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使用失误和跨文化冲突,试提出汉语教学中的解决对策。

二 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形成与定义

1.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定义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在指称实物的同时所蕴含的特定的民族文化信息。也就是说,一个词语首先有所指,在表达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又负载一定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信息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应"用一种较具体的事物现象表达一种相对抽象含蓄的主观心理感受是词语文化附加义产生的思维基础。如“喜鹊”本是鸟纲亚科的一种鸟类,但由于我国民间有很多关于喜鹊报喜的传说,渐渐喜鹊便成为了“吉祥”的象征,一些流传至今的成语都是和喜鹊有关,如“喜上眉梢”、“欢天喜地”等,这里“吉祥”便是喜鹊的文化附加意义。“狗”在很多国家的文化里被定义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但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里,“狗”被赋予了一定的贬义色彩,“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腿子”,这些都是“狗”的文化附加意义。这些含义都是有了客观实体后,汉民族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附加给它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文化内涵。2.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形成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特定的社会统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的。它是特定的社团心理上的一种约定:将某些抽象的主观认识、感受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要想了解词语的文化附加义应深入其源头,才能深刻理解。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有的形成于汉族人的心理因素,如汉民族在心理上形成的“特殊”的约定:对颜色词“红色”的认识起源于对太阳和火的一种本能崇拜心理,因为它们能驱走寒冷和猛兽,所以红色一直是喜庆吉祥的伴随者,后又引伸出兴旺和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有的来源于民族的图腾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龙和风作为一种原始图腾,是高贵、吉祥的象征,因此古代帝王着“龙袍”,嫔妃戴“凤冠”,汉民族的谚语中更是有流传千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来表达父母们美好的期望;有的形成于自古以来人们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如“竹”因其的顽强挺拔、中空有节,自古以来就是君子的象征,“梅花”傲立风雪,是文人墨客笔下经常歌颂的对象,因此,也成为“坚强刚毅”的代表;有的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由谐音而形成的,比如汉语中“鲤鱼”的“富裕”的文化附加义就是因为“鲤”与“利”谐音,“鱼”与“余”谐音而形成的,所以,我们的年夜饭餐桌上一定少不了一盘鱼,寓意“年年有余”。再有“梨”与“离”是谐音,所以我们的文化中是很忌讳将“梨子”分开吃的,因为这寓意一种不吉祥,即“分离”。有的是因为社会历史因素而形成的,如“绿色”跟妻子使丈夫受辱相连,是由于唐代妓院的男人头戴绿巾,元明时期规定娼妓家男子必须带绿头巾,所以流传下来“绿帽子”的说法。也有的是因为著名文人们的作品而形成的,如“蜡烛”表示无私奉献,来源于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桃花源”有“世外桃源”之意,来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塑造的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

三 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特点及性质

1.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特点

(1)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的产生,多数是基于对词语所指称的事物特性、特点的主观认识。如“蛇”和“蝎”都有剧毒,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中形成了对二者的认识——狠毒,所以有“蛇蝎心肠”之说。“黄色”自古以来为贵族所爱,所以人们便将“荣华富贵”之一文化意义赋予“黄色”,金子的颜色为黄色,帝王的龙袍为黄色。

(2)一个词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文化附加意义。如“月亮”在我国古代诗人的诗作中,是思乡情感的代表,但后来也衍生出“婵娟”的说法,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再如“黄色”在古代是皇家贵族的象征,也有事情败露、计划落空的意思,如“那对情侣黄了”或“黄粱美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思想涌入中国,“黄色”一词有了另一个文化附加意义——色情,生活中一些不堪入目传播淫秽色情的媒介我们称之为“黄片”、“黄色书籍”等。“红”本义是指颜色的一种,但后来也发展出“革命”的文化附加意义,我们称井冈山、延安等地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日常生活中“红”还被赋予了兴旺、胜利、成功之意,如“她可是当今的大红人”,“开门红”等。

(3)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依托在具体事物上的主观认识和感受,所以文化附加义是名词性词语所特有的。不光在汉语中,其他语言中也一样,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主要依托在颜色词、动物词和植物词上,这一点通过前面的举例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但并不是这些类别的词语都有文化附加意义,如“乌鸦”的文化附加意义是不祥的征兆,但同为鸟类的“麻雀”却没有文化附加义。“莲花”有花中隐士,纯洁的文化附加意义,“柳树”的文化附加意义来自于它的谐音,有“留”的意思,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传统,而同为植物的“杨树”,人们却没与给予它文化附加意义。颜色词中“黄色”、“红色”都有文化附加意义,而“蓝色”却没有。

2.词汇文化附加意义性质

(1)文化附加意义的民族性: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特定的社会统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的。它是特定的社团心理上的一种约定:将某些抽象的主观认识、感受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如汉族人民在心理上形成这样种种约定:以“红豆”传达“爱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以“鸿鹄”表现“志向远大者”,所以我们会有“鸿鹄之志”的说法,以“狮”表现“勇猛者”等;俄罗斯人在心理上也形成种种约定:以“COPOKA(喜鹊)”表现“饶舌者、贼”,以“KOщKA(猫)”表现“家庭幸福”等。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即不同的民族给予事物的文化附加意义是不同的。如说到一个词语,人们先想到其所指,紧接着就联想到依托在其上的主观认识、感受。

(2)文化附加意义的隐含性:学习者往往不能直接从字面上了解其含义,需要教师进一步讲解。如“狗”在很多国家并没有文化附加意义,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开玩笑说“骗人我就是小狗”,在我们的文化里,“狗”通常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在学习者并不知晓这一文化附加意义的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给学习者进行讲解,就会容易是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对汉语母语者的这一表达感到疑惑。“喜鹊”在汉语中有“吉祥、好事降临”之意,但在俄罗斯,“喜鹊”却有着“饶舌者、贼”等文化附加意义,如果教师不对这一情况进行说明,也会造成一定的误解。

(3)文化附加意义的关联性:“词汇构成一个统一的词汇体系”他表现在词义的发展。词与词义方面的关系也表现出词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文化语义词语可以分系统来研究教学,如颜色词系统、亲属词系统、动物词系统、烹饪词系统等。

(4)文化附加意义的不稳定性:即很多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新的文化附加义。上文提到的“黄色”的文化附加意义就是这一性质的突出表现。例如“小姐”这一词在古代时通常是指达官显贵家里的女儿,发展到近代,它的使用受西方思想影响更加平民化,可以用来称呼未婚妇女或少女,但随着各种文化的交融,这一词便产生了另一个文化附加意义——从事不正当行业的酒女。

(5)文化附加意义的模糊性、朦胧性:文化附加义只是人们为了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思想感情而依托在词语上的内容,是出于表达的需要,是词语的语用意义,它属于语用学的范围而不属于语义学,因为词语的文化附加义和它的指称意义相比,往往是次要的,它较难以取得词的独立义项的资格。正因为文化附加义是词语的语用意义,所以它往往显得囫囵一团,具有模糊、朦胧的特点。比如人们用“鸳鸯”象征“忠贞的爱情和恩爱夫妻”,至于“鸳鸯”的文化附加义到底是“爱情”还是“夫妻”却并不清楚,“兰”的文化附加义是“高雅、纯洁的气质”还是“高雅、纯洁之人”也一样不明了等等,这都是由于文化附加义的产生只是出于委婉含蓄地表达而造成的。

四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偏误类型及解决对策

1.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偏误类型

(1)由民族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偏误。这一类型的偏误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最常见的偏误类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还体现在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民族,因为生活环境不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更深层次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中国属牛耕文化,而英国属马耕文化,所以中国人对牛的感情深厚而英国人则对马更加看重,例如汉语中赋予牛“勤劳”的附加义在英语中可用“horse”来表达。不同的地理位置也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以海洋文化为代表的欧美,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更加开放,而以大陆文化为背景的亚洲,思维上更加严谨,思想上也更为保守。欧美人对海洋更加向往,喜欢充满挑战、刺激性的事物,而亚洲人则对土地充满敬畏与依恋。在我国,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秋冬时节刮西风,所以自古以来我们给予“西风”的文化附加意义就是“万物凋零、萧瑟、凄冷”,而海洋气候的英国,“西风”是万物复苏的象征,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生机勃勃。思维方式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这导致不同民族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主观认识是由差异的。如中国人见到孔雀开屏认为很漂亮,大吉大利,而英国人却忽视它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我们认为鹤白色羽毛,姿态优雅,象征仙人和长寿,而法国人则从鹤的姿态想到了在路边的身材高挑的妓女。在我们国家我们认为主要颜色有七种,但在一些国家的概念中,主要颜色主要有五种、三种或更少。我们习惯用黄色代指色情,日本则习惯用粉红色,而英国则多用蓝色。

(2)由不同语言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不对称引起的偏误。两种语言中本义相同的一个词语,一个有文化附加意义,一个没有文化附加意义,就会产生偏误,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如“醋”的本意就是指味道为酸的一种调料,在我们国家它有一种文化附加意义是“嫉妒”。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处于恋爱中的情侣,一方经常会问另一方“难道你吃醋了?”这时,身边的外国朋友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没有醋味儿呀?更没看到他吃醋呀?”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语言中本义相同的词语,两者都有文化附加义,但是文化附加义的内容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而产生交际冲突。比如汉语中的“狗”与英语中的“dog”都有文化附加义,但是内容不同,所以英美人在学汉语时往往依照英语中“dog”的文化附加义来表达思想,于是就会产生我们难以理解的句子,例如“他这个人很值得交往,就像狗一样”或“这条狗像是我的孩子。”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会觉得很奇怪,但在欧美人的概念里这是一种褒义的说法,表达他们对一个人的喜爱,而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狗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我们只有在表达一种蔑视、鄙夷的态度时才会这样表达,如“狗腿子、狗汉奸”等。诸如此类的还有我们对“龙”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喜欢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实际上给西方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造成了一种跨文化冲突。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龙是吉利的、神圣的,而西方的传统认为龙是“富有侵略性的,是恶魔的化身”。所以说,不同的语言文化附加意义会造成跨文化的交际冲突。

(3)由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引起的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偏误。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能力。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大部分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中国的“钱”途,但也不乏一些汉语学习者完全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向往。相比之下,后者的学习动机更为主动。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动机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主动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态度比较积极,对于学习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跨文化冲突会采取较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主动性更强,因此,这一类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会更强,而被动的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则略逊一筹。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积极的学习者会主动学习了解一些词语的文化附加义,而学习态度和策略消极的学习者则会采取规避的策略,导致偏误无法解决,跨文化冲突贯穿于始终。

2.词语文化附加意义偏误的解决对策

(1)汉语教师是解决跨文化冲突中重要的一环,教师们要有跨文化意识。汉语学习者们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及背景,会产生不同类型的跨文化冲突。汉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偏误类型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尤其是一些对立的文化附加意义,要及时提醒,及时纠正,避免跨文化冲突。

(2)具体到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的教学,第一我们应重视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教学重点。我们不光要对我们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还要了解学习者国家的文化。针对不同民族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不对等的情况做对比分析,例如汉英文化中,“狗”的文化附加意义的对比,或者“龙”的文化附加意义的对比,加深学习者的印象,避免或减少跨文化冲突。

五 结语

文化通常是最能引起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部分,但跨文化冲突往往会给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带来挑战,针对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研究是必要的。在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要充分运用文化对学习者的吸引力,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汉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充分的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不同文化、民族习俗、思维差异的碰撞,往往会产生跨文化的火花,会给我们的汉语教学带来很多的思考。希望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处理好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冲突,为汉语教学注入活力与动力。

参考文献:

篇6: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课件

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长期班留学生(不区分母语混合编班),汉语水平为零起点

二、所用教材

《汉语教程(第一册)》(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本课教案是为语音阶段教学设计的

三、教学目的

完成本课所有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有关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能够准确听辨、认读所学词汇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运用带“吗”的问句进行问候与询问

四、教学重点 语音:an / en, ang / eng / ong、轻声、全三声

词汇:忙、吗、很、汉语、难、太、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他、她、男

语法:带疑问语气“吗”的问句 功能:问候与询问

五、教学难点

语音语调 an / en, ang / eng / ong

所有生词的准确发音

带“吗”问句的语调 六、辅助教学手段

声韵母挂图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打招呼(“你好”)

(二)复习(23分钟)

1.四声唱调

边领唱边板书ba / ma / yi

教师领唱(顺序、逆序、对比、无序) 学生听辨(教师发音,学生做调形手势)

教师点唱(教师给手势,学生个别/集体发音)

2.复习声母

正音示范(运用挂图、借助手型,发音-指明要领-领读)

双向听辨(教师发音,学生打左/右手势;个别学生发音,教师和其他学生做手势)

3.复习韵母

边领读边板书a,o,e,I,u, ü,ai,ei,ao,ou

正音示范(运用挂图、借助手型,发音-指明要领-领读)

拼音练习

4.复习词汇

听写拼音 听写汉字 音字连线 联想组字(如:不大、大马、白马、你白、你好、好马)

(三)学习新课 1.语音单元(15分钟)

前鼻韵母(由ai/ei引an/en;借助挂图、手势,发音-指要-领读;与已学声母拼读)

后鼻韵母(由a/e/o引ang/eng/ong;过程同上)

正音提示(n/ng的舌位、开口度、共振腔;an/ang的元音;eng/ong的舌位、唇形)

双向听辨(教师发音,学生打左/右手势;个别学生发音,教师和其他学生做手势)

练习四

2.生词-课文(20分钟)

篇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仁义礼智信

忠孝勤勇敬

谦俭恒思诚

谨预慈恕平编撰缘起

文字犹如化学成分。不同的组合,营造不同的氛围情景,表达不同的意境,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不同的化学组合有不同的功效,有的成为治病疗伤之灵丹妙药,而有的却成为危害身心之毒药。文字也一样。有的文字成为了宣扬暴力、色情、邪恶恐怖思想之工具,有的文字则成为维护利益集团之法宝,牢牢把控文字意义解释权。汉语文字却是中华民族亿万人民在几千年中,不断丰富其深刻内涵的,具有极其深刻的神韵内涵,饱含民众的痛苦泪水、欢歌笑语、雪雨风霜。我们编著此教材,意在使文字成为人心向善之阶梯。让人在文字学习中,自然得到良善性情之熏陶,吸收强大之正能量。

本教材在编撰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古今中外高效识字教材之精华。

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传统蒙学识字教材,也研读了近现代各类汉语速成教材,吸取各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神奇的风格。作者在编撰教材过程中通读了大量书籍,当然包括《澄衷蒙学堂识字字典》,台湾新民书局的《学典》、大陆社科院所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更包括各类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从中汲取可用之词。

本教材采用意义集群,音韵集群,符合孩子的天性和认知规律,在实践过程中是非常成功和可喜的,是值得信赖的好教材。教材特点:

1:集中识字。短短几页纸把所有常用汉字浓缩进去。使复杂中文简单化。大道至简至易。但又区别于其他集中识字教材,本教材在诵读过程中,能自然明白其意义内涵,而不是:只知其音,不知其义。在一定程度上义比音更重要。因而出现不少汉学家只识字不能读音。因为中国字的造字方法特殊而多样,包括意象法之类,看其形,知其意。比如凶恶的凶,一个坑里布满类似荆棘的东西,人路过,能不让人倒霉吗?

避免生涩的不重复,采用生动有趣的重复。让孩子愿读、想读。三岁孩子都可以读的。在重复中记忆,在重复中体味汉字的魅力韵味,在重复中体会理解汉字的意义。本教材不但能让学者快速识字,还能理解字词的含义,真正掌握汉语含义实质。

语言教材要为学者创设不同场景,使学员通过已有知识、认知,去领会未学词组之含义,实现语言学习的帮带片之奇效。创设好的语境情境,能使学员自然猜测出词之含义。

天马行空式情景创设来源于:音乐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自然能吸引人,能让人持续读下去,而不会使得教材枯燥乏味。如果教材所创设情境太雷同、平淡、枯燥,容易使一般慧根者畏难而退,使得本教材无法实施,无法成功,无法惠及更多人。

2:见效快。任何事情只要方法得当,都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关键要找到他的路径门道,找到后,自然能登堂入室,一览其中真谛奥妙。我们的实践证明:从来没接触识字的孩子,能在一个月能掌握常用汉字1000至1500,在半年内掌握所有常用汉字。即使面对的是:所谓多动症,或者所谓学困生,智力、记忆力偏差的孩子,都能达到如此效果。

中上等智力的孩子可以在两小时学会120生字。下等智力孩子也可以在两小时学会30生字。中等智力的孩子,即使零基础也能在2个月的时间实现:自主阅读,爱好学习。因为他已经将近熟悉掌握2500常用汉字了。一个人掌握3500汉字就够了。

中等偏上智力孩子可以在两个二十分钟的时间里掌握50个汉语生字,能在20天内掌握1000字以上。中等偏上智力孩子一天的平均识字量为65个生字。联系编撰者本人个人微信号:sishu7

以上是我们真实的教学效果,确定无疑。但是我们是在得法的基础上达到此效果的。定力,手不乱动,脚不乱晃,眼睛不乱看,心中只有所读字。引导孩子专注,只诵读,只做一件事,只关注一件事,不能三心二意是关键核心。这是教学秘法。后面详谈。

长期一线教学告诉我们:夫妻关系和谐才是孩子真正成才之法宝。这才是根本和源泉,其他的都是枝枝叶叶,起不了太大作用。我们没有看到过:家庭不和谐的孩子能翻出什么浪花来。能翻出的最多是噪音和哗众取宠之杂音。

夫妻关系不和谐一般原因为: 1:门不当,户不对。

2:一方或多方好色。好色人,精血之气不足,生出的孩子偏差。3:家族传承,父辈或者祖辈是单亲或离异家庭,男女关系复杂家庭。

4:女方自认为屈才,嫁了个窝囊废。男比女强才幸福。

我们认为:男女双方都不能找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会传染和传承。这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事实。如果第一胎是女孩,那说明是目前占主导,婚姻基本不幸福,因为女人说了算。女人是见识短。古代青史留名的有几个女儿身的。现在是阴盛阳衰,不好,特别是伪娘、娘娘腔特多,还不以为耻辱。

家庭教育搞不好的,其他教育都是假的、虚的、空的、白忙乎。

长期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不能边学边玩,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玩中学,学中玩,那只是道听途说的所谓西方教育的方式,华德福之类的都是底层人士的教育。而真正西方精英教育都要求:孩子有忍性,要有定性,要有自制力,能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认为:做任何事情,要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要一门心思地学习,不能三心二意,满以为鸿鹄将至。只有能专心致志、一心不

二、心一不纷的孩子,未来才有成才的可能。心飘、心浮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所带的坏榜样,太抛,太显摆了,所以根源在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层次的是人的自制力、自控力。没有自制力的人成不了事,咋呼不出来。我们给孩子讲:摇腿抖脚会把聪明摇走抖掉的,聪明没有了,就是笨蛋了。有些坏人能为所欲为,目无民众,就是因为我们不聪明,识不破,看不透。不读书,不交聪明人,不思考所致。

孩子学好了,会认字了,能阅读了,他自然有兴趣阅读,探索他想要的问题,他的厌学何从来?他的自信自豪感自然建立起来,不用一味地扶持,扶持起来的自信是不牢固了,人只有靠自己战胜自己的恐惧,才能强大。

3:容易跟读。能达到以上效果是建立在本教材容易跟读基础上。不信你读读看。四字成韵,朗朗上口。其中还穿插中国文化精髓进去,让孩子从小就把文化精髓融入深层基因中。

四字成韵,抑扬顿挫,读起来韵味十足,能吸引孩子专心,也易于记忆。使学者在短时间内迅速突破识字关,走上大阅读康庄大道。

四字一读,其中词语构造符合联想记忆规律,使得字与字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甚而创造意境情境。让学者愿意学,愿意读,感兴趣。喜学乐学就好办了。

不采用相同意义词语集中学习,即使有一些类似也不会太多。避免审美疲劳,避免学者不愿意读,特别是初学者。采用天马行空式的意境创造。让学者始终保持兴奋高昂状态,不易厌倦。

汉字难学在于一音多义,音和义很难吻合联系在一起。本教材能使得音和义紧密结合。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能体会理解词语的含义。

本教材采用意义集群,音韵集群,这都是为了学者能快速学好汉语用的。把相关意义文字组合在一起,把音韵相同、相似词语放在一起。

4:不用拼音照样学好汉语。用学拼音的这段时间,我们就能掌握好汉语,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了。我们不学拼音。古老聪明的中国人是不用字母的,因为这是不同的文化系统。不能中不中,西不西,不伦不类。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但是筷子更文明,没有刀叉这么血腥暴力。筷子更柔和,更儒雅。西方的拉链更残酷,东方的汉服更有照顾人的感觉,人性为本。在识字中体味中华五千年文化之神韵。我们明何私塾的教学:每天学习2小时,半年突破中文。即使是毫无基础者都能达到如此效果。这点是肯定的。中等智力的中国儿童可以在两个月内突破识字关,认识常用汉字3500。3500的汉字识字量是中国大学生的识字量。

我们编著此教材的目的就是快速突破汉语,包括其读音、语义。语言重在语和言,就是诵读,就是语音。每一个语音都有其内在信息、韵味、含义、内涵。每一个语音都给人不同的感觉。多个语音就构成了一所乐曲。音乐在人类情感层面上是共同和相通的。同一音乐给人类的感觉是相同的,不管其种族、地域、信仰,因为都是人嘛。而中国文字字正腔圆、珠圆玉润、内涵丰富,他和道法直接相通联系。掌握中国文字是聆听道法的最佳途径。

本教材意在使学者:学习中文犹如聆听音乐一般,使学习过程犹如欣赏音乐一般美妙,有如此体验,怎么会学不好中文呢?

长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先学好汉字再学拼音更快,甚而我们可以说:学汉字不用学拼音。拼音属于西方文字的系统,汉字系统很多,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从这些方面都可以达到快速掌握汉字的目的。

5:不回避重复。在重复中记忆,在重复中升华,在重复中理解,在重复中学好。重复是搞定遗忘的好武器。每四词所述内容跳跃性大。使教材不易枯燥无味。使学者能持续学习。即使重复,依然改变不了本教材快速掌握汉语之内核。在不同语境中,让学员能明白其不同含义,这中间更起着重复复习之功效,这也是本教材成功之处。

我们私学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在短时间内突破识字关,半年达到基本认识所有常用汉字,即使是从未接触汉字的孩子或是大人都能达到此效果。大阅读成就大人物。只有大阅读才能成就通才。通才是精英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阅读就是博雅通识教育的核心。博雅通识教育是世界精英教育采用的通用做法。孩子能流畅阅读古文、英文,一定是个人才。只有博闻广识的人才能有所成就,有所思考,有所出众,不一样。读书的孩子不变坏。大阅读成就牛人,只是时间的问题。

大阅读的孩子不会变坏。当孩子能大阅读时,他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就不容易被别人所忽悠。尤其不会被骗子所出卖,特别是一个离他遥远无边,但却以为神圣无比的东西所欺骗,更不会加入这一团体。他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预测。人类社会最上层引领者都是思考者、思想者、阅读者。思想者引领着方向,思考者把握着局面,沉静者预测着趋势。能大阅读,会思考,能潜心心灵的孩子将是国家的栋梁。希望所有使用完本教材后的学员都能走上大阅读的康庄大道。

学习要领:启蒙时,炼就定力。定力是学习的内核。我们不用西方的某些所谓快乐教学。任何能忍受枯燥的孩子都会成才。任何喜欢嘻嘻哈哈,肤浅的孩子都将饱尝苦果。西方的精英教育也很看重:孩子是否能阅读内容生涩偏枯书籍。能忍受枯燥乏味的孩子必将苦尽甘来,豁然开朗。跟读时:

手不能乱动,脚不能乱晃,身子不能乱摇,眼睛不能乱看,心中只有所读的字。字词像相片一样呈现在脑海中。一句不熟,不读下一句。在一开始时,以跟读准确为标准,目标。不以速度为目标。发音标准很重要。欲速不达,特别是刚开始时,一定要压低速度。

慢成就快。只有先把几个词组学好后才往下学。

分段分块读,平均一天在60字至120字之间。一开始一定要少,要慢,循序渐进。一次性不读太多,读得少,但是重复次数多,稳打稳扎,自然有效,慢就是快。上一次和下一次之间间隔时间越短,效果越好,记忆越深刻。次数多,每次时间不长。

刚开始时要不停地重复刚刚所学习内容。每天重复最近几天所学内容。教学细则:

带读词组3到6遍,学下一个词组。新学之前复习前面所学。读好一个词组再学下一个词组,一个不会,不学下一个。学第五个词组时,把前面四个词组复习,学习六个词组时,把前面五个词组复习,以此类推。

当学员基本熟悉所学内容时,比如学好50字。这时教师读每个词组前两字,让学员接上后面两字。如此多次反复可以吸引学员的专注度,还可以检查教学效果。对于学好的词组在其旁边或者上面打勾或者叉,表明已经学好了,让学员升起信心,拥有成就感,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每节课都给予表现优异者奖励。不同表现不同奖励,区分对待,层次感使人向上。

每次学习时间不宜太长,但是次数多。先把一字读准,学好后再学第二个字。中文的难点在一音多义。

每天学习在120字以内。每天学习2小时。半年突破中文。即使所谓学困生都有奇效。

学生差不多熟悉时,教者带读前面两字,后面让学者接上去。以此吸引他,让他看到成效和吸引其的专注度。专注度关系学习效果。越关注,学习效果越好,越快。这也在炼就初学者的定力。定力和专心程度上去了,学习速度自然快。

对于初学者每次学习时间不宜太长,在20分钟以内。但是学习时必须专心致志,不能开小差。中间稍微休息几分钟。学习次数一定要多,而且相隔时间不宜太久,类似于打铁,要趁热打,当冷了再去打,效果就没这么好了。

复习间隔时间越短越好,效果越明显。每次学习时要复习前几天所学习内容,这样才不容易遗忘。学习过程就是抵抗遗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记忆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没有记忆力为基础的分析是不可靠的,只有真正掌握大量记忆准确的素材,才能使这些所记忆的内容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从而激发某种灵感,创造新思想、新发现。

刚开始学习时务必使每一个发音都标准无误,一字不准,不读下一字。

我们创设天马行空式的场景,使得学者不易审美疲劳,不易对所学内容感到枯燥无味。实践证明:紧密重复的场景使人厌烦,无兴趣。天马行空式的场景设计使得学员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易于识记。同时我们的词组不乏联想链接式的词组,让学员根据逻辑,根据词语排列,很容易掌握其字词含义。

本教材在智力一般甚而偏差的学员中,都能达到神奇效果。我们教授的学员一天最少掌握60字,最多的达112字。如果智力更优秀者则将更加惊人。

我们认为:要使使用本教材效果惊人。必须把培养定力作为根本核心。定力不够,手脚乱动,心乱飘,眼乱看,根本不行。只有心定、心沉才能突飞猛进。

使用本教材,不宜采用所谓花里胡哨的某些所谓兴趣教学,学中玩,玩中学根本不行。要学就学个专心,要玩就放开心思,痛痛快快地玩,不能拖泥带水,一心不能二用。只有这样,孩子有规矩了,对文化有敬畏之心了,知道不能含糊,不能闹着玩,孩子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有所收获。学习有学习的样子,学习有学习的状态。只有真正进入状态才能达到最佳境界,学习才能提升。进入状态后,孩子会觉得课堂为何如此快就结束了,他认为时间过得快,那说明达到效果了,说明进入状态了。不能严肃对待读书、跟读,嘻嘻哈哈,只能不被人待见。态度端正了,学习效果自然上去。这就是本教材之所以能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所在。没有自制力的孩子肯定没有出息。超强自我控制能力者必定为人上人。而不是成为,而是本身就是。

教学者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总结、反思。有问题找自己。自己才是问题的真正解决者和导致者。如果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没有达到以上效果,那是教学者没有真正刻苦努力地带读,努力工作。每天学习时,教学者必须保证1小时的带读,而且是饱满,不带水分的。

编撰背后

学汉语最快的方法就是:反复跟读诵读。这一方法看似笨傻,但是却是最好、最快的办法。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大智若愚。大道都很平坦,很显而易见,很容易找到,但却有人就喜欢走小径,走所谓的捷径,最后迷路了。就像有人拼命搞钱,而不知道生命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本身。人最重要的是人自己本身。而有人却把自己卖给他人甚而所谓的组织,遥远而莫名奇怪的图腾。

因而中国人对学习有:读书、念书之说,这可见诵读、跟读的重要性。而我们直指:学习汉语重要在掌握每个单字的发音和含义,而不是像外面的对外汉语教学表面光鲜的:我们来对话吧,我们来交流吧,连单字音都搞不定能搞出啥名堂。只有真正把语言素材掌握好了,才能掌握语言。只有掌握单字后才能真正掌握汉语。砖头没有准备好,怎能建成房子?

我们的方法就是短时间突破字词关,从而步入大阅读的康庄大道,从而真正掌握语言,如鱼得水,顺手拈来。

学习语言以跟读,反复诵读直至能流利背诵为好,这是被无数语言学习者的实践所证明。

跟读、诵读看似平实,甚而枯燥,但是却最行之有效。这被我们的成功实践所证明。虽然他外表不光鲜、花里胡哨,不太好玩,但却能苦尽甘来。100小时历炼后面是无尽的乐趣。这也印证了中国文化所说:欲速不达,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比如太极,你看似他很慢,特别慢,但是他一出手,你防不胜防,快得惊人,其功夫十分了得。因为当人慢,特别是心慢时,他就能穿透时空,静心让他走入了一个快的空间,他能不快吗?所以同样是一小时,有时你会感觉很快,有时你会觉得太慢了,真难熬。那是因为你的身心导致你进入不同空间而导致的。天上方一日,地上一千年,说的就是这一情景。晚上做梦天马行空,忽上忽下,云里雾里,也是同样原因,人身上的生命体太多,信息来源复杂多变。

中国功夫最高的是内功,是内修的,是要炼心的,是要求内心宁静平和的。只有内心平和才有高功夫。苏轼说:将才要能处事不惊,雷打不动。将才就是高人。

能忍受100小时的反复诵读跟读,100小时的枯燥历炼,能一心不

二、心无旁骛地反复诵念本教材,其内心强大可见,非同小可,非一般人能做到。如能做到,就能很快进入中华辉煌灿烂文明的大殿堂,自然能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奥妙、博大精深。而能把握本教材这么多文字背后的三字内涵的学员,则更能使自我人生境界升华。

当人内心真正平静如水,平静如镜时,他就真正地使自己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而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都有静修禅坐安静的习惯,这在诸如曾国藩之类的日记文章都能看到的,其实乔布斯也有冥想的经历。内心真正宁静平和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而能忍受枯燥无味地反复诵读的人,他的功夫也自然提升。当他心中只有口中所念文字时,他能学不会吗?这就是功夫,心静的程度,定力的程度,不受外在干扰的能力就是功夫,这能体现在能力上的,比如记忆力。记忆力好的人肯定不容易受外在干扰。

我们看到无数高官巨贾拜在修行者脚下。因为那些修行者才是真正内心平和宁静的人,他们长年累月地念着那些非常枯燥无味无聊的梵语。能忍受枯燥无聊无味就是功夫。忍受得越多,功夫越高,功力越强。那些能坐冷板凳的人学问都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们修行高,道行高。功夫高不是句空话,而是非常具体实在的。据我观察修行高的人,他具有很强的预见性,甚而有他心通之类的特异功能。这就是无数凡人拜在修行者脚下之缘由,希望他们指点迷津。这仅举一例而已,其实特异功能成千上万不止。道立术生。道行高,自然法术高。能真正沉心带着学员读上100小时,你就知道我所说绝非虚言。当然你也可以在爱奇艺中搜索看:发电机魔术师,看看他的神奇记忆案例。

本教材学习效果神奇快速,在编撰的过程中得到大德高人的暗中帮助。本教材的成功也被真正实在实践所证明,即使面对智力、记忆力偏下者都有奇效。如:一学生,将上二年级,连1+1都不知道等于几,使用本教材学习下,他都能在2小时内熟读60字以上。

能真正按照本教材所述方法学习:100小时的反复跟读、诵读一定能在半年内学好汉语,虽然非汉语圈学员认为汉语难学。只要真正用心体会本教材背后的道:能忍受枯燥、能内心沉潜,能不追求所谓的速度,能不追求短暂功利,自然效果惊人,学习突飞猛进。功夫高,自然能学好。本立道生,道立术生之所谓也。能静下来就是境界,就是功夫,就是道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西藏喇嘛会法语、英语,这就是智慧。

当然这很大因素在教师的定力、耐心,吃苦不懈地带读,一般人受不了的。同时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总结教学。如:我们每次只对要求学员读三遍。这样他就没有畏难情绪,否则他不愿意跟读,嘴上念,心里想其他事情是不行的。带读最后一遍时告知:如果不认真读,眼睛乱看其他地方,手乱动的话,要再次重读。也就是说表现不好还得警戒。直到他能真正安心读为止。表现好时给予奖励。熟读一词组,打个叉或者勾。每次诵读后,给予评分。只要教师能真正心用到,100小时肯定学好汉语。

欢迎加编撰者个人微信号:搜索:sishu7 本教材的真正成功在于教者。教者必须能忍受50小时的枯燥无聊。这也要求本教材的教者道行高,不是一般教材教者打哈哈,而要求教者必须能实打实地带读50小时,不带水分的50小时。唯有如此,学者才能出道,才能出炉,破茧成蝶。

本教材朴实无华却非常有力。犹如道法一般自然。学习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教材中的词语犹如歌词一样从学员口中流淌而出。细心的话,你会发现这一奇象的。

真实实践证明本教材是成功的,特别是我们上述所讲的方法。方法就是开门的钥匙,拿对正确的钥匙,进门很容易的。找到入门的口子,宝库的珠宝尽归你取,希望我们这本教材能成为你一窥中华博大精深文化之钥匙,之入口。

目标:一年级之前能自由阅读,喜爱阅读。看书无障碍。本教材可以随意自由转发、转载、印刷、分发、传播,但必须注明为:上海明和私塾编撰。耗费两年多时间,阅览千万文字以上。

大小多少 远近高低 高矮胖瘦 长短粗细 上下左右 东南西北 年月日时 钟表铃铛 时间地点 是非曲直 男女老少 公母雌雄 春暖夏热 秋凉冬冷 日月水火 山石田土 马牛羊群 鸡鸭鹅蛋 你我他们 点线面体 刮风下雨 雪雨风霜 生死存亡 三年五载 出入平安

迎来送往 天长地久 严寒酷暑 日新月异 千变万化 前后相随 有无相生 高下相倾 难易相成 士农工商

兵学官警 家国天下 江河湖海 树木森林 根深叶茂

法正乾坤 济世度人 企盼期望 神清气爽 普天同庆 内圣外王 格物致知 修身养性 心平气和

思想意念 耳闻目见 祈祷祝愿 之乎者也 湖光山色 开关闭合 阴阳向背 店铺商场 型号样式

青红皂白 算计谋划

(咨询个人微信:sishu7)

上海精英贵族私塾学堂的内部识字课本

光亮明敞 各得其所 先后秩序 公园广场 拍照摄影 情形状况 权势名位 观察体会 坐标体系 节约浪费 冷热均匀 因果报应

观望视看 精气神态 逍遥自在 来回往返 供给需求 加减乘除 至达到次 心想事成 儿女子孙 千方百计 风雨雷电 电闪雷轰

车站医院 宾馆酒店

房屋庐室 门扇窗户 窗帘幕布 奇偶单双 饥寒交迫 铺盖被褥 彼此这那 并与和及

眼疾手快 身家性命 总结要领 解答问题 有的放矢 纪律严明 声律和谐 条分缕析 合聚分离 本立道生

圆满团圆 精微准确 言谈论说 以身作则 克己复礼 述讲话语

接连继续 只言片语 才能本领 一定必须

求真务实 增光添彩 同产政权 结党营私 哪里什么 当机立断 提拔选举 蓬勃发展 守望相助 杰出优秀

操持把握 变故非常 活着死亡 改过从良 滋味品尝 甘甜苦楚

领导管理 米粮钱币 早起晚睡 按劳取酬 及第登科 采花摘果 孔很太甚 新闻消息 闸阀泄洪 交予托付 跑步行走 脱胎换骨 建邦设都 军队战斗 令行禁止 事半功倍

四通八达 大展宏图 善始令终 路程阶段从夕达旦 止于至善 检验推算 干侵冒犯 根茎枝叶 瓜果遍地

奔腾跳跃 梳妆打扮 省市区县 皮毛表面 拾遗补缺 记忆忘却 管制约束 紧张放松

接触挨着 批准呈报 完毕终结

每况愈下 腿脚足履 民主自由 但或也许 掌指乾坤 率部突围 操纵控制 柴米油盐 酱醋茗茶 仅又还再 完整无缺 屡再仍频 叫嚷呼喊 调运派遣 读书写字 学习功课 呼吁呐喊

撑持维系 各个击破 起承转合 对比较量 坑矿宝藏

去就取舍 揪拉牵扯 等待伺候 探讨议论

研究探索 闭关封锁 横排竖列 困难容易

善恶美丑 奸坏恶歹 而已罢了 浩瀚汪洋 渺茫烟波 涵养素质 认识错误 改正缺点 主席总统 前进后退

刚毅决断 委托承办 不愧没惭 幼稚孩童 聪明可爱 绳墨规矩

感恩戴德 中华历史 岁月五千 文武成康 治乱存亡 建功立业 物是人非 王侯将相 公卿大夫 神机妙算 水滴石穿 功成名就 洁净雅素 洒扫应对 火药指南 笔墨纸砚 迅速疾快

头脑首级 亲戚族脉

动静自如 文化教育 设备装置 准予批示 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 漂泊流浪 征召募选 号令赏罚 整齐划一 演剧唱戏 喜怒哀乐 悲欢离合 刻骨铭心 绝无仅有 怀揣拥抱

蒙惑迷茫 修身正己 困苦劳顿 辛苦劳累 如何怎样 争芳斗艳 烧菜做饭

残羹余饭 浓淡咸宜 祸不单行 好事逢双 伯仲叔季 金玉珠宝 官府朝廷 君主霸王 刀刃尖锋 鹰犬爪牙 龟鳖鱼虾 洗晾晒挂 梭镖盾牌 庄严肃穆 锦绣前程

既然那么 亦也即是

经史子集 甲乙丙丁 子丑寅卯 欧亚大陆 思虑想梦 稳妥合适 爱育黎首 臣服戎羌 率宾归王 真诚善良 身体健康 寒露霜降 环顾周览 金银首饰

听闻传说 打架斗殴 陈旧崭新 捕获叛亡 胜利凯旋 推贤荐能 道立术生 超群绝伦 刻碑勒铭 冒充顶替

苏醒复活 高压负荷 天道无亲 常予善人 宾客朋友 奖赏惩罚 食堂餐厅 竞技比赛

枪炮子弹 秘密武器 吉瑞祥益 良师益友 驴骡独特 陷阱圈套 生产制造 推拉摇晃 奋力拼搏 护卫保镖 改弦更张 分门别类 尖牙利爪 狗腿爪牙 罢免却除

治病疗伤 救死扶伤 并皆佳妙 尔汝你侬 征战讨伐 责罪处罚 证道悟法 沙洲岛屿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惊险刺激 京师都城 板凳桌椅

声音响鸣 物极必反 忠厚老实 圆滑方正 满盈足够

逢遇碰遭 胡搞乱弄 走街串巷 职员揽聘 拯救援助

栽种植育 欺诈伪骗 迅忽即逝 姓氏名号 枪支弹药 决断嫌疑 宗庙社稷 知道晓得 现今过昔 轻重缓急 居住环境

官吏群民 科学技术 指挥命令 吟念讽诵 边际界限 检验查收 预料猜测 道德品质 登载记录 改朝换代 刻板印刷 逾越超过 适值会晤 愉悦喜豫 欢快舒畅 组织绩纺 纤细毫厘 缝隙漏洞 票据证券 景仰膜拜

浪漫洒脱 私徒眷属

酸甜苦辣咸 丹朱紫红赤 变替更换易 寻觅找索求

钢铁铜铝锡 金木水火土 元角分厘块 天时地利人和 仁义礼智信 忠孝勤勇敬 谦俭恒思诚 谨预慈恕平锅碗瓢盆碟筷 抛掷扔甩丢弃投

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红白

篇8:浅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词汇的讲解要联系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 它包括语言因素, 同时也包括非语言因素, 比如上下文、时间、空间、对象、情景、话语前提等与词语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在本文中的语境指上下文的语境和对话语境。词汇在语言里的特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词汇需要不同的讲解方法。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词汇是生动的, 具有创造性的, 部分词汇还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或者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如果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呆板的讲解词汇的意思, 词性, 用法, 留学生即使学习了那些词汇, 但对词汇并不会有全面的准确认识, 更不可能正确自如的运用。留学生可能会因为对词汇的认识不够全面或者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而出现语言错误, 令人啼笑皆非。在汉语课堂上学习“经理’一词时, 很多学生问为什么不能直接称呼上司的名字或者先生, 这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的。在西方, 职员可以称呼自己的上司为sir或者Mr/Miss, 在中国职员通常以“姓氏+职位”来称呼自己的上司, 如果外国留学生知道在中国文化里我们是可以通过职位来称呼某人的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例如“张老师、王经理、李太太、钱厂长, 毛主席”等等。一个人在社会上有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场合其称谓也是不同的。比如在学校工作的李女士, 在学校别人称呼她为李老师, 离开学校这个环境她就可能被称呼为“其丈夫的姓氏+太太”。由此可见, 词汇的运用是离不开语境的, 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的词汇也是不同的, 如何使留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恰当准确的词汇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讲解词汇时与语境相联系, 词汇与语境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词汇的教学离不开语境, 词汇的教学必须联系语境。具体而言就是在不同语境中让学生体会词语的附加色彩和文化内涵, 通过体会词汇在不同语境的含义从而对词汇的用法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进而能够对词汇进行准确的应用。词语在不同语言里的指称意义差不多相同, 在不考虑词汇的附加色彩和文化内涵即仅指其指称意义时, 在某些场合词汇是可以采用翻译法, 直接对译的。比如当指“猴子”这种动物时, 完全可以用英译法, 用monkey直译。然而当一些词汇带有鲜明的附加色彩或者丰富的文化内涵时就不能直接翻译。在讲解到有关“狗”的词语时, 比如走狗, 狼心狗肺, 丧家狗, 狐朋狗友, 狗仗人势, 狗咬狗等时, 留学生会问为什么在汉语中出现的有关狗的词语都是不好的词 (贬义词) , 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 对人忠诚有善, 西方人形容一个人好, 会用“good dog”, 形容“好人有好报”会用“He deserves a good bone”。在英语中与“狗”相关的词语一般都是褒义的, 然而在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词语却是贬义的。究其原因就是这个词语在不同语言中其指称意虽然相同, 但是其附加的色彩和文化内涵却大不相同。汉语中的“狗”常常和“下贱”, “奴性”, “阿谀奉承”等这一类意义联系在一起, 这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思想, 古代文人追求独立, 看不起有奴性, 胆小的生灵, 厌恶阿谀奉承的人, 然而狗经常会向主人摇尾乞怜的特性与这点相符, 故自古以来有关狗的词语很多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在西方, 人们挖掘的更多的是狗的忠诚友善可爱的特性, 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带给词汇在不同语言里截然不同的文化含义。在教学中想要学生明白这类词汇的不同就要结合语境。“我今日有事, 明日再去您府上”, “老朋友都来了, 请您务必到舍下一聚”。在这些具体语境中, “府上”指听话人家里, 是敬词。“舍下”指说话人家里, 是谦词, 而且从句子中学生也可以体会到“府上”, “舍下”书面色彩浓厚, 多用在书面语中。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讲解这一类的词语时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把词汇放到具体的语境中, 指出与词汇相关的附加色彩和文化内涵, 不能只讲解其指称意义, 在讲解过程中更不能泛化和简单化。

二、词汇的讲解要联系语素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也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的构词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但是目前为止很多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并不涉及语素知识的学习, 教师仍是以一个个词语教给学生, 并没有把语素的重要性强调出来, 语素教学法对外国留学生学习词汇非常有效, 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课文中出现生词“桌子”, 首先可以分解“桌子”, “桌”是语素, “子”是后缀, 然后引出“椅子、柜子、箱子、帽子、胖子、瘦子、棋子、盖子、瓶子、傻子、袋子”等词语。利于语素法进行词汇教学不仅使学生对词汇有更准确的认识, 而且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建立学习词汇的系统, 提高其学习词汇的能力。在讲解词语“酒杯”时, 先把这个词语分解成两个语素“酒”、“杯”, 然后再讲清楚“酒”、“杯”这两个语素的含义, 再引伸出“红酒、白酒、鸡尾酒、保健酒”等新词, 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酒”是一种液体, “杯”则可引伸出“玻璃杯、瓷杯, 水杯”等等, 这样学生就明白“杯”是一种盛液体的容器。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通过语素的合成掌握更多的新词,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提高其认识汉字的效率, 所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语素, 可以迅速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三、词汇的讲解要联系其近义词

近义词经常给外国留学生带来困惑, 然而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见近义词的问题, 对外汉语老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分析和对比找出一对同义词或者近义词的异同,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提问时, 帮助学生弄懂这些词语之间的异同。区分近义词或者同义词的异同应该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进行比较, 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对比其基本义。

例如“创造”和“制造”, 虽然都是“造”, 但“创造”出来的是以前不存在的, “制造”出来的都是以前出现过的。

2. 对比其感情意义。

例如“成果”、“结果”、“后果”, “成果”是褒义词, “结果”是中性词, 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后果”是贬义词, 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3. 对比其语体意义。

同义词是适合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需要的, 所以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要着重区分同义词的书面语体和口语体。例如“擅长”、“拿手”, “擅长”是书面语体, “拿手”是非常鲜明的口语体。

4. 对比其词性。

在对比的同义词中, 大部分词性是相同的, 然而确实有些同义词词性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 正是因为这些细微不同使得同义词的用法存在差异。例如“大约”和“大概”两个词语的基本义差不多, 但是“大概”不仅是形容词而且又是名词和副词, “大约”只能作副词。“大概”可以作宾语, “小王的情况我只知道个大概”, “大约”不能作宾语, 不能说“小王的情况我只知道个大约”。“大概”还可以作定语, “屋子里太乱了, 你大概收拾一下”, “大约”则不能作定语, 不能说“屋子里太乱了, 你大约收拾一下”。

5. 对比其搭配对象。

一对动词的区分要看它们能否带宾语, 宾语涉及的对象是人还是物, 是时间还是处所, 宾语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等方面去区分其区别。汉语中有很多的近义词, 它们的基本义相同然而用法不同, 很容易给留学生的学习和应用带来困惑。但是假如对外汉语教师在讲的时候把近义词放在一起对比讲解, 学生就会清楚看到近义词的差别, 从而大大提高对词汇的正确使用。

以上三种只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的一部分, 根据汉语词汇的特殊性, 对外汉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词汇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只要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提高其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就是我们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该去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江新.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3) .

[2]王成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新词语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刘尚荣, 王晓宇, 王兰.浅谈语境与对外汉语词语释义教学[J].文教资料, 2011.

上一篇:(保卫科长)安全生产责任状下一篇:比方如何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