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词类

2024-05-02

对外汉语教学词类(精选6篇)

篇1:对外汉语教学词类

第四讲 词类 第一节

词类概述

一、词类和给词的分类

给词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分: 音节的多少 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少 3 词在使用中的重要性的不同 4 词的语体风格 5 词的语法类别

我们一般所说的词类,也是对词的分类,只不过是词的语法类别,是以词的语法功能作为标准分出来的类别。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

吕叔湘:凡是在词类问题上认真思索过一番的人,都承认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一)以意义为标准

(二)语法功能

(三)综合标准

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主要的标准,兼顾形态和意义。词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2 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组合的能力 3 虚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 问题 : 功能的交叉 打是亲,骂是爱。他不骂人。骂的方法很多。

三、词的兼类和活用

(1)他似乎很怕变成张大哥第二——“科员”了一辈子,以至于对自己的事都不敢豪横,……(老舍 《离婚》)(2)她松松软软球成一团,只有一对手臂按在抱扑的胸膛上,那双黑亮的大眼在眨动。(张炜

《古船》)

词类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临时借来一用。代表资格 党员代表 代表人民的利益

词的兼类: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会:会唱歌

会:开一个会 花:花钱

花:一朵花 同音词:读音相同,语法功能不同,意义又毫无联系。

四、现代汉语词类

黄、廖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马真本:名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

齐本:名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拟声词 第二节

实词

一、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一类词。(黄廖)

(一)名词的语法特征 经常做主语和宾语,也经常做定语。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数量的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4 有的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二)名词的分类(按意义)1 表示人和事物的 2 表示时间的 3 表示处所的 4 表示方位的 1 表示人和事物的

按照它与量词的关系可以分为: 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水)集合名词(父母 师生)抽象名词(脾气 观念)专有名词(北京 上海)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有两个孙悟空,一个是真孙悟空,一个是假孙悟空。2 表示时间的

今天

昨天

去年

星期一 现在刚才 3 表示处所的 地名 地方的机构 表示方位的

单纯方位词 上

后 合成方位词 以上 以下

上边

下边

上面

下面

上头

下头

(三)名词的一些特殊用法 1 部分名词也可以充当谓语 《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那个老爷爷,驼背。我的这件衣服,名牌。王洪,教师。

里根,美国人。阿凡提,维吾尔族。她,急性子。赵本山,小品演员。几年不见她,都大姑娘了。张明,主治医师了。老李,教授了。部分名词可以充当状语 部分名词可以重叠 人人

家家

户户

村村 县县

队队

家家户户

山山水水 二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黄廖)

(一)动词的语法特征 1 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 动词多数可以后加“着、了、过”等表示动态。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持续的动作的动词。

(二)动词的分类

在汉语中,动词是比较重要的一类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根据语义特征,动词可以有以下几类:(1)动作动词(2)存现动词(3)能愿动词(4)趋向动词(5)心理活动动词(6)使令动词(7)判断动词 走

死亡

存在 能

讨厌

出生

进去

使

认为

讨论

研究

可以

羡慕

回来 根据动词后面所带宾语的: 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 判断: 生气

咳嗽

进行

问 失败

休息

毕业

及物动词:单宾动词

双宾动词 吃

学习给

3、根据动词的情状来分:

静态动词

持续动词

“在”“正在”

“了”“着” 瞬间动词

“了” 判断: 是

(三)动词的重叠 1 动词重叠的范围

(1)除了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不能重叠外,大多数动作动词可以重叠,少部分心理动词也能重叠。

(2)可以重叠的动词绝大多数是持续性动词。

(3)动词重叠在口语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在书面语中使用的较少。动词重叠的意义

你在这里等等我,我马上下来。你在这里等我,我马上下来。明天,我打算去逛逛商场。明天,我打算逛商场。(1)表示时间短。

我觉得这汤不错,你尝尝。我觉得这本书很好,不信你看看。(2)表示尝试

退了休以后,平常看看书,下下棋,和老朋友聊聊天,倒也不寂寞。

早上起来,到外面走走,吸吸新鲜空气,练练腿脚,不是挺好的吗?

(3)动词重叠可以使句子带上轻微、舒缓、委婉的语气。

我朝他摆摆手,快步走出门外。他用锤子在桌子上敲了敲。(4)表示次数少

三、形容词

表示性质、状态。(黄廖)

(一)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形容词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性质形容词少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用作状语。一部分形容词也能做补语。性质形容词大都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3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4 有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二)形容词的分类

根据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分类: 性质形容词(用“不”,用“很”)状态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能受“不”否定,也能在前面加上“很”表示程度。大

远近

仔细

认真

漂亮

出色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是指不能用“不”否定,不能前加“很”表示程度的形容词。

通红

冰凉

雪白

稀烂

喷香

红通通

绿油油 根据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分: 正向形容词:大、粗、厚、快、高、胖、好、美、聪明、漂亮 负向形容词:小、细、薄、慢、矮、瘦、坏、丑、苯、愚蠢 正向形容词和负向形容词的区别:

(1)在比较句中,有“不如”“没有”表示比较时,通常只用正向形容词

(2)正向形容词可以用在疑问代词“多”后表示提问,但是负向形容词一般不可以。

(三)形容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好,我要好好地吃一顿。我要走得远远的。

我要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大大地请一次客。

(1)当作状语和补语时,表示程度深。

那个姑娘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很漂亮。小女孩梳着短短的头发,穿着短短的裙子,很精神。他是个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来,蹒跚可笑。(朱自清)

(2)当作定语时,有描写的作用,一般同时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

他的眼睛大大的。眼睛红红的。辫子粗粗的。

(3)作谓语时,表示某种体验或感受。

比较: 名词、动词、形容词 四

区别词

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黄廖本)公

急性

慢性

黑白

彩色

慢性

(一)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2 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3 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否”。

(二)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改错:

男要长得好的女朋友,女要能力比自己强的男朋友。

五、数词

数词分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序数词表示次序的先后。

(一)数词的书写方法 大写数字 小写数字 阿拉伯数字 大写数字

伍 陆 柒

捌 玖

(二)数词的语法特征 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做句子成分。2 数量短语通常做定语、补语或状语。

(三)数词的分类 基数词 序数词

基数词可以组成表示整数、分数、小数、倍数、概数的短语。注意:

1、表示概数的方法:

(1)数字的前边或后边加上一些副词、助词来表示(2)两个相邻的数字连用(3)整数活用为概数近

近百人 约

约一百人 几

几百人

几个人 来

一百来人 数+量+来+名 数+来+量+名

左右

前后 多

2、“二”和“两”

(1)

十、百前一般用“二”,“千”“万”“亿”前多用“两”。(2)成对的东西,用“两”不用“二”。

(3)当作数字读,如小数、分数、倍数等,都用“二”,序数中也只能用“二”。

(4)作为单个数用于量词前,用“两”,但作为两位数以上中任何位上的数字时,一律用“二”。

(5)度量衡单位量词前,一般用“二”,但是“米”“吨”“公里”等新兴的度量词前大都用“两”。

六、量词

量词表示计量的单位,又叫单位词。

(一)量词的分类

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复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

(二)量词的语法特征 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 条条大道通罗马。个个都是好样的。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飘山间。繁星点点。

村子上空,白云朵朵,炊烟袅袅。注意:

1、普通话中量词和名词的搭配是固定的。

2、“个”是个体量词里用得最广泛的一个,几乎所有的个体名词都能论“个”。

七、副词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黄廖本)

副词是在方式、程度、语气等方面对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进行修饰限制的词。(齐本)

(一)从副词所表示的意义看,副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表示程度:很 非常

十分

更 表示范围:都

只 仅仅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 再 还

表示肯定、否定:的确 不 没有

表示情态、方式:大肆 悄悄 表示语气:难道

究竟

难怪

考试很快就到了。

那个小孩八个月就会走路了。有了钱就花。

都说那件事情不好做,我就要做。我就喜欢她。

(二)副词的语法特征 1 副词都能做状语。副词大多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刚好、刚刚”等可以单说。3 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说明:

“没有”是副词又是动词,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否定动作或形状的存在时是副词。她没有白色的衣服。他没有女朋友。

他没有来。他的衣服没有洗。

白布

白干了 怪事

怪难看的 老人

老想睡觉 一致

一概

突然

忽然

(三)部分副词用法的区别 “不”和“没有” “才”“就” “再”“又”

八、代词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

(一)代词的语法功能

代词跟所代替、所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代词就能做什么成分。

(二)代词的分类

1、按照句法功能分 代名词 代谓词 代副词

2、按照作用分: 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 指示代词

(三)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例如:我、我们、咱们、你、您、你们、他、她、它等。

人称代词分为三身代词和非三身代词。

三身代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1 第一人称代词

我 我们

咱们

俺们 本人 2

第二人称代词 你

你们

您 您们

第三人称代词 他(们)她(们)它(们)非三身代词 1 自己

自个儿

用来复指前面的名词或代词 可以泛指任何人

(四)指示代词

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例如,这、那、这儿、那儿、这里、那里等。

1、这

那 这为近指 那为远指

2、每各

另外

“每”和“各”都是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某

不定指 另外

旁指

(五)疑问代词 主要表示疑问的

1、表示有疑而问或无疑而问 我哪儿知道你生病了?

2、泛指/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谁准备好了,谁发言。他哪儿都不想去。表示虚指。

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个人。

他一定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否则不会这样。

4、疑问代词用于列举

什么金钱啊,地位啊,我都没有考虑。

鱼之美味,全在于清蒸,什么炸鱼、红烧鱼全是对鱼的破坏。

九、拟声词

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咚咚

咕咚

砰砰

哗哗

扑通

轰轰

丁当

呼呼

汪汪

嘻嘻

呼噜噜

叽叽喳喳

劈劈啪啪

叽里咕噜 拟声词的语法功能

1、窗外啪地响了一声。

2、他老婆扑哧一声笑了。

3、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4、人们嗓子眼里都发痒,相互能听见咕咚咕咚的心跳声。

5、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6、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嗡嗡嘤嘤,忙得忘记早晚。

7、他早已回来睡得呼呼的。

8、她的叽里呱啦是出了名的,厂里谁不知道?

9、咣,门被什么人一脚踢开了。

10、啪嗒!窗外炸雷声里,有人急急地走进乡政府院子。

十、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及呼唤、应答的词。例如,唉,啊,哎呀。

1、啊,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

2、啧,啧,你穿得可真漂亮!

3、又要上课了,唉!

4、便宜你小子了,哼!

有时同一个叹词,不同的语调,便表示不同的意义。

1、啊ā!真美哇!

2、啊á!你说什么?

3、啊á!这么快呀?

4、啊ǎ!有这样的事啊!

5、啊à!好吧。叹词的表义功能: 哇!好大的蛋糕啊!啊!多么美丽的景色!

1、喜悦或赞叹。唉,算我倒霉!

嘿!比比人家,再看看自己!

2、悲伤或无奈

咦,我的钱包呢? 嗬!你怎么会在这儿?

3、意外或惊讶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哎,别忘了带钥匙。4 提醒或醒悟

哼,我看你跟他们是一路货色!呸!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

5、鄙视和唾弃。嗨!好久不见了!“你要睡觉了?”“嗯。”

6、招呼或应答。

思考:

拟声词、叹词的归类黄、廖 胡裕树 邵敬敏

篇2:对外汉语教学词类

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

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离开词类,既不可

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能理解汉语形态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汉语语法,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

还是从实用的角度。”正是基于这一点,又由于汉语自身特点的原因,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

论的热点。从《马氏文通》至今,虽几经反复,犹未有定论,大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为了给研究者提供方

便,我们把自《马氏文通》以来的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加以搜集、整理,并对此作一个简单的评述。为了叙述得

清楚、透彻些,在此不妨也把古人的一些有关认识附录在前。东鳞西爪,多有不足之处,冀读者笑正。

一、《文通》以前的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1898年的《马氏文通》揭开了汉语语法学的序幕。但是,对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则是古已有之,而其

中研究最多、取得的成绩最大的无疑是对汉语词的研究。

从汉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对“语助”的研究。此后直至清代,历代都有人对汉语词的一些现象及其特性加

以描述和说明,诸如“实字、虚字”说,“死字、活字”说,“叹辞”说等等,多散见于一些私人学术著作和

笔记中。元代(一说明万历20年),我国出现了一部专门论述汉语虚字的著作--卢以纬的《助语辞》第一

次对汉语虚词作了较为集中的论述。当然,这种研究多从表义、释义出发,很少涉及语法功能。

清代是我国古代对词类研究的集大成时期。清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前人未加留意的词的类

别概念。如王筠《说文句读》中的“动字、静字”说,王引之《经传释词》中的“问辞”说,其他像“称代辞

”、“形容辞”、“指辞”、“设辞”这些称谓也都出于清人之口。对前人已有研究的现象,清人又加以进一

步的细致研究,扩大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如王鸣昌的《辨字诀》在南宋张炎等提出“实、虚字”之说后,又进

一步把虚字分为起语辞、接语辞、转语辞、衬语辞、束语辞、叹语辞、歇语辞等七类。代表清人对词类问题认

识的最高成就的是刘淇的《助字辨略》和王引之的《经传释词》。

在从汉代到清代的漫长历史阶段中,我国古代学者对汉语词类的认识始终是朦胧的、模糊的,还没有进入

自觉阶段。他们没有视词类问题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只是附之于“小学”(文字、训诂之学),并使之

成为经学的附庸,所以不可能真正触及汉语词类的本质问题。

从另一方面看,古人对汉语词的研究也是很不全面、很不均衡的,主要侧重于虚词的诠释和说明,而对于

争议颇多的实词却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及,即使触及到的也只是从词汇平面去解

说,而很少从语法平面去探讨。古人所以这样做,在于他们感到实词意义明了,便于理解,毋需为之多费笔墨

另外,古人研究语法还有一个普遍的、严重的缺点,即所用术语从来不给予定义,因而一些有关汉语词类

概念的术语的含义往往不很明确,有时前后用语歧出,缺乏规范化,这都给汉语词类研究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

麻烦。这个缺点在后来的《马氏文通》得以幸免。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时期前人对词类的研究还是很有成绩的,他们首创了不少语法学上的概念和术语。

只要稍微浏览一下《马氏文通》,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有关的术语大都取之于古人。不难设想,如果没有

古人的数千年的辛勤探索,汉语语法学要一下子达到《马氏文通》这样的起点,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总之,这一时期古人对汉语词类的研究还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它只能称作是汉语词类科学研究的前奏

或准备。

二、《文通》至文法革新讨论之前的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马氏文通》的诞生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汉语词类研究的真正开端。从1898至1

938的四十年的时间里,汉语语法学处于草创之时,同样对汉语词类的研究也处在新生阶段,既有不少建树

,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一时期的汉语词类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言词类的研究;一是对国语白话文词类的研究。

前者以《马氏文通》为代表,后者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虽然它们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倾向还

是一致的,因而不妨合在一起论述。

A.共同的倾向

首先,这一时期词类研究的最大的共同倾向是模仿倾向。《文通》在词类分别上基本套用拉丁语法,把汉

语的文言词分成九类,其中实字包括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五类;虚字包括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四类。而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则参照了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也将汉语的词分成五大类共九种:

实体词:名词、代名词;述说词:动词(同动词);区别词:形容词、副词;关系词:介词、连词;情态词:

助词、叹词。

两者一比较,不难看出,除了在每类词的具体范围上有所差别外(如黎氏把指代词、疑问代词统归入形容

词,而马氏未曾),马、黎两家词类体系大致相当。而同期的其他一些语法著作在词类的划分上,或以《马氏

文通》为法,或仿效《新著国语文法》,即有变更,也是无伤主体,均没有突破原有的体系。

对这一时期的汉语词类研究,何容先生在其《中国文法论》中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认为这时的“中国文法

书,差不多都是依照欧洲文法的例,把词分成八类,再加一类欧洲语言里所没有的‘助词’,而成为九类”(

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39页)。这一论述几乎适用于当时的一切文法书。

说当时模仿严重并不意味着全无一点革新的气息。早在1920年,刘复(半农)就提出了“建造起一个

研究中国文法的革新的的骨格”(《中国文法通论》第91页)的主张,可惜未能贯彻到底。当时真正称得上

革新派的要数陈承译、金兆梓、何容诸人。他们对汉语词类

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上(具体将在下文提及

),而在实际的划分上仍跳不出《文通》的窠臼,只有金兆梓的划分(见《国文法之研究》第52页)相对说

来比较有新意,既照顾了意义,更突出了功能,对印欧语的词类体系有一定的突破。可惜作者对“体”、“相

”这些概念言之不明,使读者甚感茫然。在词类的划分上也存在着互相牵扯的毛病。

尽管这四十年中革新的呼声愈来愈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模仿体系的地位,原因在于革新派本身缺乏

一个全新的、比较合理的、能为众人乐意接受的词类体系。

这一时期词类研究的第二个共同倾向就是各家对词的分类标准普遍重视不够,不少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给一

些词的归类上,这正如王力后来所指出的:“争论的中心不在于分类,而在于归类。”(《关于词类的划分》

,见《语法和语法教学》第77页)这样做,优点是重在实用,通病是理论阐述不够、不深。可想而知,没有

对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的足够认识,要想圆满地解决汉语的词类问题那当然是难以奏效的。

B.分歧点

对汉语自身特点的认识不同,直接导致了汉语词类观的不同。总括起来说,这一时期汉语词类研究有两大

分歧。

1.词无定类和词有定类

马建忠和黎锦熙都是“词无定类”论者,但各自的出发点,又有所不同。马氏认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

”(《文通》第24页,1983年新1版),主张“依义定类”、“随义转类”,他这是从意义出发的。到

了黎锦熙先生,他说得更明确:“国语的词类,在词的本身上(即字的形体上)无从分别;必须看它在句中的

位置、职务,才能认定这一个词是何种词类……国语的九种词类,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或职务而变更,没有严

格的分业。”(《新著国语文法》第6页,1951年版)他强调:“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同上)两个

人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结论都是一个--“词无定类”。这个观点无疑是不符合汉语实际的,理所当然地遭到

了后来语法学者的责难。

和上述两人相反,陈承泽认为“字(词)有定类”。陈氏在其《国文法草创》一书中主张要以“字”在句

中“所居之文位”(第11页)来定其类。他提出了“一义数用”的观点,认为词应“从其本用”(第18页

)定类,这就避免了马、黎因“随义定类”、“依句辨品”而造成的“词无定类”的弊病。但究竟什么才是字

(词)的“本用”,作者却未能说清楚。不管怎么说,陈氏的观点比之前两人确实大大进了一步,为汉语词类

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确立了前提。

2.分类标准:意义标准和功能标准

当时学者虽然在词的类别上颇多相似,但运用的标准却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有两条:一条是意义标准;一

条是句子成分标准(或曰功能标准)。

马建忠在划分词类时强调:“义不同而其类亦别焉。故字类者,亦类其义焉耳。”(《文通》第23页)

亦即从意义角度出发,与之相同的有杨树达等。他们拿意义作划分词类的唯一标准,而根本忽略了词的语法功

能。这样做极易滑向“词无定类”的歧途,因为“一词数义”现象在汉语中是屡见不鲜的。

黎锦熙、陈承泽、金兆梓等则反对以意义为标准来区分词类。黎先生主张“依句辨品”,陈承泽强调以“

字”在句中“所居之文位”来定其类,金兆梓也认为“中国文字的字形上,不能表词性的区别,是全靠位置区

别的”(《国文法之研究》第52页)。三者说法不一,但意思是一个,即都赞成以词在句子中的功能来决定

词类。这种标准较之意义标准确实要进步,其优点有二:(1)从语法角度出发划定词类,可给任何一个在句

中的成分归类;(2)词类和句子成分关系单纯化、明朗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讲清问题。缺点在于把词义

和功能割裂,将句子成分和词类合二为一,也极易坠入“词无定类”的泥潭中去。

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贡献最大的要首推《中国文法论》的作者何容先生。何先生在该书第三部分“论词类区

分”中对汉语词类划分的原则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单从意义方面说明各类词的分别,是不容易说明的”(

第58页)、“各类词都有其共同的形式上的特征以别于他类词”(同上)、“所谓某一类词的形式上的特征

,也就是从语言的表意方法上表现出来的它们的共同之点。”(第57页)可见,何先生是主张以语言自身的

表意方法即形式上的特征作为区分的标准的,即以词的语法特征(语法功能,不仅仅是指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来作为区分词类的标准。

C.成就与不足

关于这一时期词类研究的主要不足,已在上文各部分谈到,这里不复赘言。在此主要概括一下这四十年所

取得的成就,这主要体现在:

1.从自发走向自觉,第一次把汉语词类问题视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点,系统地分别了词类,创立、

选用了一些语法上的术语并全都给予较明确的定义,因而奠定了传统语法词类体系的基础。直到今天,我们仍

在沿用着前人择定的不少词类概念,当然有的内涵已发生变化。

2.研究日趋细致,不仅分出了大的类别,而且还进一步划分了许多次范畴(如黎锦熙就给每类词分了很

多细目),论述详尽,尤适合语法教学,有的颇贴切于汉语的某些实际。如黎锦熙已注意到汉语量词的特点,

只是由于受纳氏文法的束缚,他仍将量词归在名词分下来论述。虽还未独立为一大类,但已难能可贵。

三、文法革新讨论至建国前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1938年的文法革新讨论冲击了语言学界的模仿体制,人们开始“根据中国文法事实,借镜外来新知,

参照前人成说,以科学的方法谨严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陈望道《文法革新论丛·序言》)。文法革新

讨论给汉语词类研究带来了转机。

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来建立自己的词类体系,是这时期汉语词类研究的共同倾向。由于各家都比较注意从

汉语本身特点出发,因而和以前不同,这时期的汉语词类观体

现了较多的分歧点,这是一种正常可喜的现象。

A.有关分类标准的分歧

这一时期,关于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三种:一是王力、吕叔湘的“意义说”;一是方光焘的“广义形态

说”;一是高名凯的“三条标准说”。

王力、吕叔湘在分类标准上基本以意义为主。王力说:“中国语里,词的分类,差不多完全只能凭着意义

来分。就意义上说,词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实词,它们的意义是很实在的,它们所指的是实物,数目,形

态,动作等等;第二类是虚词,它们的意义是很空灵的,独立的时候它们几乎没有意义可言,然而它们在句子

里却有语法上的意义。”(《中国语法纲要》第43页,开明书店1946年4月初版)由此可见,王力所说

的意义对实词来讲是词汇上的意义,对虚词来讲则包括语法上的意义。吕叔湘也主张把词“按意义和作用相近

的归为一类”(《中国文法要略》第16页),虽说已强调“作用”,但在具体分类时仍以意义为主。上述观

点,基本上还是套用旧说,因而意义不是很大。

在此颇值一提的是方光焘在文法革新讨论中提出的“广义形态说”。方光焘认为可从词的形态上来分类,

但他所强调的是一种不同于印欧语形态的广义形态。他说:“我认为词与词的互相关系,词与词的结合,也不

外是一种广义的形态,中国单语本身的形态,既然缺少,那么辨别词性,自不能不求助于这广义的形态了。”

(《中国文法革新论丛》第50页)从狭义形态发展到广义形态,这是方先生的独到创见,它摆脱了印欧语的

羁绊,把汉语词类研究引向了一条新路。

高名凯在其《汉语语法论》一书中对汉语词类问题也发表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首先,他认为:“词类是

词的语法分类,每一类的词都有特殊的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第60页)随后,他提出了区分词类的三个

标准:一是词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二是词在句子里的功能;三是“注意词的形态”。他的这种不囿于意义一项

而取多项标准的观点显然大大超越了前代学者和同时代的学者。标准从一条到三条,这更切合汉语的实际。但

他后来却主张以狭义形态作为区分词类的标准,并认为汉语没有狭义形态,从而得出汉语实词不能分类的错误

结论(详情见下文)。

B.有关词类划分的分歧

既然各人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那么在分类标准指导下的词类划分当然也就各有千秋了。

吕叔湘把词分成实义词和辅助词两大类。实义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因为他们的意义比较实

在些”(《要略》第16页)。凡“意义比较空虚”“可以帮助实义词来表达我们的意思”(第17页)的,

称为辅助词,包括限制词(副词)、指称词(称代词)、关系词和语气词。吕先生的贡献在于他首先创立了语

气词这一大类。但总体说来,划分欠细致。由于受叶斯泊孙“三品说”的影响,他把词分为甲、乙、丙三级,

这显然是不足取的。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给词作了划分,和以前各家不同的是,王力先生提出了“

半实词”、“半虚词”之说,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汉语中有的词无论是从意义还是从功能来看都介乎

虚、实之间,很难直接判定它属于虚词、实词中的哪一类。此外,王先生还提出了一种不列为第十类词的特别

的词--记号。按王先生之说,“凡语法成分,附加于词,仂语或句子形式的前面或后面,以表示它们的性质

者,叫做记号。”(第307页)这种记号实际上相当于后来称之为语缀的语法成分,不便视为词的一种类别

。同样,王力也因受“三品说”影响而把词分为“首品”、“次品”、“末品”。

高名凯对汉语词类的区分同样是与众不同的。他认为“汉语的实词不能再行分类”(《汉语语法论》19

57年版第67页),因为“汉语的实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功能”(第82页)。高先生的这个观点是有违汉

语事实的,并且和他本人的“三条标准说”有相抵触之处。但是尽管如此,高先生在其著作的绪论里还是把汉

语实词分成“三种(名词、动词、约词)四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汉语语法论》1948年版

第52-53页),并在第三编“范畴论”中详细地论述了指示词、人称代词、数词、数位词、次数词、体词

、态词、欲词与愿词、能词、量词等十个方面的范畴,这正反映了高先生思想上的矛盾之处。

C.成就与不足

文法革新讨论使人们开始注意汉语的自身特点,因而在词类研究上也突破了不少成就,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具体体现在:

(1)由于从汉语的本身出发,不盲目模仿,因而对汉语的词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例如,对于汉语的“数

词”,以前的语法著作(如《新著国语文法》)大都归入形容词,而王力先生第一次把它同其他词区别开来,

使之独立成类。总之,对词的分类比以前更为精细。

(2)词类的体系更有系统性和科学性,重视实用,也较多地从理论上予以阐述,把对词类的研究和对句

法的研究结合起来,避免就事论事。

(3)开始注意到了词类活用和兼类问题。其实,早在二十年代初期,陈承泽就提到了词类活用问题,但

他所说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活用。而吕叔湘先生在其《要略》第二章最后一小节中专门探讨了词类活用问题

。他认为一个词只应有一种用法(本用),若有其他用法则为活用,他这种认为词和功能“一一对应”的观点

显然是受到了印欧语的束缚。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谈到了词的分隶问题(兼类问题),但他认为:“要

看词之应否分隶,不该看它是否有两种地位和职务,而该看它是否有两种相差颇远的意义。”(第25页)这

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兼类也不完全一致。但无论如何,王、吕先生在这方面的开创之功是不应抹杀的。

但是,在革新的成就中也隐藏着一时难以避免的不足,主要是:

(1)模仿风气虽被大大冲淡,但并未绝迹。从王力、吕叔湘、高名凯等人的著作中我们仍不时地找到一

些模仿的痕迹。王力、吕叔湘在说明词的关系时,不切实际地引进了叶斯泊孙的“三品说”。而高名凯认为汉

语实词无分类的观点,无疑与法兰西学派分不开。

(2)研究中存在的另一严重缺陷是:在划分词类时,仍过于强调词汇意义这一条标准,而对其他标准则

重视不够。王力、吕叔湘的著作中都体现了这一点,而未能出现依据广义形态拟定的词类新体系。

(3)由于大多数学者只重视句法,因而对词类的研究并没有付之多少心血,所以词类的研究成果并不显

篇3:韩国学生汉语词类偏误分析

一.母语与目的语词义差异造成的偏误

一般来讲, 两种语言中的某一对对应词, 如果在词义上恰好等值, 那往往是在某一概念意义 (义项) 上等值, 除此以外的概念意义 (义项) 并不等值。而有些外国学生并不了解这一点, 而作了不恰当的扩大化的比附, 这就会造成偏误。

韩国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 所谓“汉字词”, 是指从汉语中借用并用汉字书写的那部分词语, 它们与汉语中的对应词语“音近”而“义同”。“汉字词”大多是韩国语和汉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 在这些汉字词中, 中韩同形词又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其中有词义基本相同的, 也有词义部分相同的, 还有词义完全不同的、这种复杂现象, 一方面给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干扰作用。韩国学生汉语词汇的偏误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如:

⑴他就带小蝌蚪们去水边, 以后放了它们。 (然后) 金文正

韩国语中, “以后”可以是“过后、而后、然后”的意思, 可以做连词, 连接两个动作;汉语中的“以后”是方位词, 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后的时候, 一般前面常有表示“时点”的词语, 不能做连词。所以这个句子是有偏误的, 应该说“他就带小蝌蚪们去水边, 然后放了它们。”

⑵我不能离开川边, 一直看着水里。 (河) 姜惠镇

韩国语中, “川”是“河、江河”的意思;汉语中, 有“河流”的意思, 但多见于古代汉语中, 指夹在两岸之间的流水, 现代汉语中常作成词语素, 构词如:河川、高山大川、川流不息等, 具有较强的书面色彩。所以这个句子是有偏误的, 应该说“我不能离开河边, 一直看着水里”。

⑶我上华师小学校, 二年级 (年级) 的学生。 (小学) 蔡花男

韩国语中, “小学校”是“小学”的意思;汉语中, “小学校”是指规模或者面积比较小的学校, 如:这是一所小学校, 所以学生很少。所以这个句子是有偏误的, 应该说“我上华师小学, 二年级 (年级) 的学生。”

⑷小男孩 (子) 看了书“小蝌蚪找妈妈”, 主内容是:小蝌蚪和妈妈一起游泳, 突然被奇怪的工具捞上, 其实那个奇怪的工具是一个小男孩的。 (主要内容) 金惠临

韩国语中, “主内容”是“主要内容”的意思;而在汉语中, 没有这种说法, 只能说主要内容。所以这个句子应该将“主内容”改为“主要内容”。

还有一些并不是汉字词的韩国语词汇与汉语的对应词在某一个概念意义上等值, 但却在其他概念意义上不等值, 如:

⑸我抓的蝌蚪们也会长大青蛙, 我帮它们跟妈妈青蛙一起生活。姜惠镇

韩国语中, 意思为“长大”的词也是“长成”的意思;而在汉语中, “长大成为”才是“长成”的意思。所以这个句子应该吧“长大”改为“长成”或者是“长大成为”。

二.目的语中近义词偏误

近义词是概念意义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异的一组词。

明天———第二天后天———第三天:

⑴明天早上, 他去学校上课。 (第二天) 车彦京

⑵明天起来很早, 因为他在梦里出现了它们的妈妈。 (第二天) 车彦京

⑶明天一大早, 他起来后就出发了。 (第二天) 罗龙善

⑷后天下课以后, 我跟它们一起去山区。 (第三天) 黄阿映

⑸后天, 小男孩子看了书“小蝌蚪找妈妈”。 (第三天) 金惠临

⑹后天, 他在沙发上看书。 (第三天) 李真率

“明天”和“第二天”, “后天”和“第三天”的偏误在韩国学生中广泛存在, 这是因为不了解两者之间的意思。“明天”的意思是“今天的下一天”, 它一般与“今天”、“后天”相对应。“第二天”的意思是“某一天的下一天”, 它一般都是跟一个具体时间相对应的。如:五一劳动节那天我买了件新衣服, 第二天我就穿着它去上课了。这里的“第二天”是指“买了新衣服”的下一天。与“明天”对应, “后天”是指“明天的下一天”, “第三天”是指“第二天的下一天”, 也是跟一个具体时间相对应的。“明天”和“后天”是表示将来的, “第二天”和“第三天”既可以表示将来也可以表示过去和现在。所以这里的“明天”全部要改成“第二天”, “后天”全部要改成“第三天”。这种错误的存在说明对外汉语教师在词汇的教授中, 对于这种常常被错误使用的近义词要重点讲解, 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差异。

受惊———吃惊

⑴当时小孩子受惊了, 因为它们的妈妈竟然等着蝌蚪。 (吃惊) 秦昌吼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受惊”是收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害怕。“吃惊”是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感到惊讶。两个词是有差异的, 这里用的应该是“吃惊”, 因为没有表达害怕的意思。这里应该改成:当时小孩子吃惊了, 因为它们的妈妈竟然等着蝌蚪。

1.教学对策

通过以上的偏误分析, 不仅使我们了解到了韩国语对韩国学生习得汉语的负迁移影响, 而且还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对韩汉语教学的个性特点, 以及针对这些特点应采取的对策。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 我们要充分发挥韩国语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正迁移作用, 鼓励韩国学生借助与汉语词同形同义的韩国汉字词, 这样将有利于记忆和理解, 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加大这些词汇的学习数量, 教师在对这些词汇进行词义讲解时也应适当从简从略,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 对于这些与汉语词同形同义的汉字词, 还必须要强调其不同于韩语搭配中的搭配, 才能使学生事半功倍。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最早来源于中国, 而且广泛存在在韩国的生活当中。虽然与汉语词有很多的相同点, 但是由于时间和文字本身的发展, 现在已经产生了很多的差异, 这就导致了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对母语的负迁移。教师要经常做对比研究, 发现异同。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 要针对两种语言的语义范围、义项、词性、附加意义、语用条件等方面重点强调差异, 并多做练习, 引导有意识地避免偏误。

语汇教学时注重语素分析法和词语搭配教学法。韩国语的汉字词中有很多与汉语相同的语素, 由于语素义与词义关系密切, 而且语素义的数量比词义的数量少得多, 因此用语素分析法进行词汇教学和近义词的辨析, 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汉韩两种语言中的词语大搭配习惯很不一样, 所以词语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各个单词词义和词性, 还要注意词语搭配的提示和练习。

摘要:本文在真实语料的基础上, 考察分析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中的在词汇意义上的偏误, 就对韩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词汇意义,偏误分析,母语,目的语,负迁移

参考文献

(1) 赵金铭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

(2) 许维翰编著, 《现代韩国语语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8

(3) 彭小川、李守纪、王红著,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

(5) 杨德峰编著, 《对外汉语教学核心语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6

(6) 邢福义主编,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5 (2007年重印)

篇4:古今汉语词类活用比较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存在词类活用这种语言现象。1898年马建忠就曾在《马氏文通》中提出“字类假借”的说法,即先确定某类字经常充任某种句子成分,碰到他类字来充任这个成分时,便说是假借他类字为该类字。这说明马建忠已经意识到有“词类活用”的现象,但他并没有真正提出“词类活用”这种说法。真正提出“词类活用”这种说法的是《国文法草创》(1922)的作者陈承泽,他在《国文法草创》的“活用之实例”中,首先阐明什么是活用,认为词的兼类不是词的活用,又对活用与变义加以区分。然后叙述活用的种种情况,主要有两大类,本用的活用和非本用的活用。“词类活用”说提出以后,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研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虽然专门研究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文章和专门研究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文章比较多,但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还比较少,我们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对词类活用现象进行探索。

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临时把某一类词用作另一类词,以满足表达的需要或者修辞的需要。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③这天塌下来,有我朱老忠接着。朱老忠穷了一辈子,可也志气了一辈子。(梁斌《红旗谱》)

④失去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写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鲁迅《“友邦”惊诧论》)

例①是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用蹄踢”。例②也是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示“亲近”和“远离”。例③和例④都是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而且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以上几个例子中,“蹄、亲、远、志气、国”这些词都是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而且具有临时性并满足了表达或修辞的需要,所以,它们都是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要与兼类区别开来。兼类是指某个词在不同场合经常性地表现出不同的词类特点。如:

⑤面,颜前也。(《说文解字·面部》)

⑥于门外之右,南面。(《丧服小记》)

例⑤的“面”是名词,表示“颜面”,例⑥的“面”是动词,表示“向”的意思。名词的“颜面”和介词或动词义的“向”,这几种词性和词义是“面”在古代的常用义,因此“面”在古汉语中是兼类词,而不是词类活用。又如:

⑦他是一个报社的编辑。

⑧这部书稿请王老师编辑。

例⑦中的“编辑”是名词,表示“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例⑧中的“编辑”是动词,表示“对资料、文章或书稿进行整理和加工”。这两种词性和词义都是“编辑”这个词经常使用的,所以,“编辑”是现代汉语中的兼类词。

怎样区别词的活用和兼类呢?我们可以依据两个标准:词的兼类是经常的“转类”,而词类活用是临时的“转类”;兼类词的几个义项一般在词典中都可以查到,而活用的词,它活用的义项一般在词典中查不到,因为这个义项是临时赋予的。其他的区别也有,但我们主要依据这两个标准基本上就能把这两种现象区分开来了。

判断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还要注意不能犯“以今律古”的错误。很多学者都提到了这个问题,“以今律古”就是根据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去判断它们是否是词类活用,这是不可靠的。如“军于庐柳。”(《国语·晋语》)“军”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性是名词,因此有人认为“军”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驻军”的意思。这就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因为“军”在古代汉语中本来就有动词意义,表示“驻扎、屯军”,在这个例子中“军”并不是词类活用现象。

二、古今汉语词类活用比较

既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存在词类活用现象,那么我们可以对这两个范围内的词类活用进行比较。挖掘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对它们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相同点

1.古今汉语词类活用产生的原因有相同之处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产生的原因之一都是为了追求积极的表达效果,都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

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

⑩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子。(鲁迅《社戏》)

例⑨中的“小”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为……小”,这种临时性的活用,能获得简洁、具体、形象的修辞效果,使文辞具有表现力,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例⑩中的“胖”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种活用不仅能使文字简洁生动,而且还带有一种幽默、调侃的修辞效果。

2.古今汉语词类活用有一些相同的类型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存在于动词、名词、形容词之中,而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也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活用。它们在词类活用的具体类型上也有相同之处。如: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1}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四年》)

{12}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沈括《梦溪笔谈》)

{13}老栓,就是运气了你!(鲁迅《药》)

上例中的“君、芽、运气”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4}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

{15}他就盼望他的叔叔多多头回来,也许这位野马似的好汉叔叔又像上次那样带几个小烧饼来偷偷地给他香一香嘴巴。(转引自胡裕树《现代汉语》)

“美、香一香”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6}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17}他们欺软怕硬。

例{16}中的“险”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指“险峻的大山”。例{17}中的“软”和“硬”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软弱的人”和“强硬的人”。

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相同的也许还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归纳出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够全面,提出这个问题只是想提供给读者一个思考的方向。

3.古今汉语词类活用是产生兼类词的途径之一

词类活用可以发展成兼类,吕叔湘先生也曾经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说:“这种活用如果经常化了,就成为词类转变了。”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活用现象产生的基本条件。在词形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活用使词类转化以产生新词,这种方法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而且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所以,无论是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还是现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它们都是产生兼类词的一条途径。

(二)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不同点

古今汉语中虽然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但它们二者还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1.古今汉语中词类活用的数量多少不同

在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非常常见,如:“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语哉!”(《史记·苏秦列传》)。句中两个“臣”是活用,“臣人”,“臣”后带宾语,“臣人”是名词用为使动;“臣于人”,是“被人所臣”的意思。而且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数量很多;而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虽然存在,但不是很常见,与古汉语比较,数量也少得多了。

2.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所属范畴不同

一般认为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是语法范畴的语法现象。而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所属范畴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现代汉语词类活用是语法范畴的。很多语法书或现代汉语教材都是在语法部分提到词类活用的问题。如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的第三个问题“分类”提到了“词类转变”,这说明吕叔湘先生把词类活用看成是一种语法现象;又如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书中,在语法部分的第三节词类(下)的词类小结中提到了词的活用;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里也是在语法部分的词的分类(下)的词类问题小结中提到了词的活用。以上说明,一些学者认为词类活用属于语法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词类活用不仅属于语法范畴还属于修辞范畴。像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语法部分的词的分类(下)里的“词类和词性”这个问题中谈到了词类活用,在这本书的修辞部分,也就是词语的运用中的第二个问题“词语的移用”也谈到了“改变词性的移用”这个问题,这说明胡裕树先生认为词类活用不仅是语法问题,也是修辞中的一种现象;杨月蓉主编的《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不仅在语法部分谈到词的转类问题,而且在修辞部分也谈到了转类,这说明,杨月蓉也认为词类活用不仅是语法问题,也是修辞现象。总之,在现代汉语中,对词类活用的所属范畴学者们的观点还不完全一致。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既是一种语法现象,也是一种修辞现象。

3.古今汉语词类活用有不相同的类型

(1)古汉语中有数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的现象,而现代汉语中一般没有这样的活用。如:

{18}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19}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孙子·军争》)

{20}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例{18}和例{19}中的“二三”、“一”是数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分别表示“多次改变自己的品德”和“统一”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没有活用情况。例{20}中的“出”和“入”是动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指“出产的东西”和“收入的钱财”,现代汉语中一般也没有这种类型的活用。

(2)现代汉语中有代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的情况,而古代汉语中则没有。如:

{21}栾平唯恐被俘的老底露了馅,一连几个“他”,“他”,“他”不出个所以然。

(肖栋全《会师前夕》)

{22}谁说女人是情感动物,比男人缺乏理性呢?女人一旦目的起来,比男人一点也不傻,也不逊色。

(徐坤《厨房》)

例{21}中的第三个“他”是代词活用为动词,例{22}中的“目的”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表示“认真”、“明白”、“明确”的意思。这两种活用的类型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没有。

三、古今汉语词类活用比较研究的意义

古今汉语中都存在词类活用现象,对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和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学者们已经研究得比较成熟了,但是对古今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还不太常见。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认为,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语法问题,由于古代汉语的词语不够丰富,古代汉语语法结构精密化程度较低,再加上为了达到增强语言表现力的需要,所以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数量很多,也很常见;而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不仅仅是一个语法问题,而且也是一种修辞现象。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修辞的需要,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运用更新颖、更灵活。本文对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的比较可能不够全面,但通过挖掘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意在指出古今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现代汉语的词类活用既是对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现代汉语创造性地丰富语义内容,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手段。通过探索二者的异同,也想引起学者们对词类活用现象产生的原因、类型、词类活用现象与兼类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希望这种比较研究对我们的现代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语文出版社,1997

[2]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3]杨月蓉《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师为公《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初探》,《铁道师院学报》1999年第2期

[5]夏中易《浅论词类活用现象的实质和成因》,《成都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6]王世征《词类活用与词义演变》,《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篇5:对外汉语教学词类

【中文摘要】离合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离合词以其复杂的特性,成为对外汉语教与学的难点,近年来也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对离合词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立足于教材的综合研究还略显不足。所以本文选取了《桥梁》这部对外汉语精品教材,以《桥梁》主课文和副课文中的全部离合词为研究对象,以杨庆蕙编著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为参考,对离合词的性质、特点、用法及常见偏误进行了探讨,最重要的是对教材中所有离合词一一加以考察,旨在为中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在离合词的学习与运用中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在正文部分,主要介绍了关于离合词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综述了各家对离合词的观点。由于到目前为止,关于离合词的性质尚存在争议,所以本文也并不过多地纠缠于其理论层面,而主要以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落脚点和出发点进行研究。其次是对离合词的类型、用法特点和常见偏误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些研究为本文的第二部分附录的编写提供了理论支撑。附录包含两个部分。附录一是《桥梁》中全部离合词的扩展度考察表,该表从13个方面对离合词“离”的情况进行了考察。附录二是《桥梁》中全部离合词的用法分析,从“离”、“合”两个方面着手,“离”采用了附录一考察表中的13种分离形态,“合”参考了杨庆蕙《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中列举的10种情况。关于离合词的理论探讨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将

其置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的某一个方面,或许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希望我们的研究对此有所裨益。

【英文摘要】The clutching word is a characteristic language phenomenon of Chinese language.The grammar of the clutching word is so complicated that it becomes a difficult part for scholar to teach and to learn the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analyzed and studied all the aspects of clutching word, it is not enough to study it just based on textbook.So a exquisit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for foreigner—“Bridge”is selected to be studied in this thesis.All the clutching words in the main-text and the vice-text of“Bridge”are the object of study.In addition, the“Contemporary Usage of Clutching Words Dictionary”written by Yang Qinghui is chosen as the standard for the thesis.In this thesis, I state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 usage and the biased error of clutching words.What’s more, I analyzed the detail of each clutching word in“Bridge”aiming at helping Chinese learner who is in vantage level to study clutch words in a right way.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wo parts—main text and appendix.In the main part, I focus on introducing the study history of clutching word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At the same time, I summarize the

different standpoints about it.So far, there is not an all-accepted definition of clutching words, so the practical use of it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thesis, rather than the theory of clutching words.Then, I deeply discuss the type of the clutching words, its character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it, which becomes the support theory of the appendix.The appendix includes two parts.Appendix One is a form of all the clutching words in“Bridge”, and the form is about the 13 aspects of“split”in clutching words grammar.Appendix Two is on the analysis about the usage of all the clutching words in“Bridge”, and I start the statement from two sides– splitting and combining.”Splitting”is based on the 13 separate patterns in Appendix One.”Combining”is referred to the 10 examples given by the“Contemporary Usage of Clutching Words Dictionary”written by Yang Qinghui.We should do more study about the theory of clutching word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t also can be a good attempt to study it as one aspect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Hopefully, the thesis can help a lot in this kind of study.【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离合词 《桥梁》

【英文关键词】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lutching words “Bridge”

【目录】对外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摘要5程7-8

一、绪论7-16

中文摘要4-

5英文

(一)对离合词的认识及发展历

(三)研

(二)关于离合词界定的争议8-11究概况,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11-1616-19

(一)动宾式16

二、离合词的结构类型

(二)动补式16-17

三、对外汉

(三)联合式17-18

(四)主谓式18-19语教学中离合词的用法特点19-231923-30成因25-27语30-31考察表31-4040-157

(二)“离”的用法19-2

3(一)离合词的偏误类型

(一)“合”的用法

四、离合词的偏误研究23-2

5(二)偏误的五、结

(三)教学策略和解决方法27-30附录

31-157

附录一:《桥梁》中离合词扩展度

附录二:《桥梁》中全部离合词用法分析参考文献157-160

篇6:现代汉语语法之词类练习

词类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1、专用名词,如“上海、李白”。

2、抽象名词,如“范畴、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方位名词,如“上”“"左”“前”“中”“东”“前面”“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一般动作,“来、说、跑、学习、审查、认识”等。

2、心理活动,如“想、重视、尊敬、了解、相信、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能愿动词,“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可能发展”。

4、趋向动词,如“来、上、进、上来、下来、过来、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高、奢侈、胆小、丑恶”。四.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

一、两、百、半,第一。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个、张)和度量量词(寸、吨、伏特)。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代替实词和短语。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它、我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上一篇: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要点下一篇:准备演讲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