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想班级工作层面的措施

2024-05-04

构想班级工作层面的措施(精选5篇)

篇1:构想班级工作层面的措施

构想班级工作层面的三条措施

班级工作又绝不仅仅是有些同学理解的组织班级活动,在我看来,它至少应有三个层面。最高层面是班级工作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即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我们要形成什么样的班级文化。这个问题对于大一的同学而言似乎有点抽象,但是,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达不成共识,班级活动开展得再多,充其量还是一盘散沙,就是牛书记经常说的“有道无气”。当然,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的,它需要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去凝练。

我理解的第二个层面是班级工作的支撑,即班级文化和价值追求的实现形式,这恐怕是我们的班委通常关注最多的、并认为是整个班级工作的那一部分内容。理论学习、科研实践、文娱体育等活动,QQ群、班级博客、班级刊物等交流平台,兴趣小组、爱心基金、结对帮扶等创新形式,都应该是在班级文化的指导下进行的.,是托起班级精气神的有力支撑。

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班级主体的全体同学。每位同学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位同学都有权利在属于自己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感。班级组织的种种活动都应当在一定理念指导下、以班级同学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增进同学的沟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何拓宽班级活动的平台,如何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困难,学习经验交流会有没有必要搞,科研班会通过什么方式组织,春游去什么地方等等问题,都应该建立在对班级同学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背离了班级同学的成长需求,所有的活动都成了无源之水,诸多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以上三个层面是互相联系、循环互动的有机整体,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往复过程。如果用图形表示应该是一个正金字塔形,位于最下端作为基石的是班级同学,中间由无数班级活动像柱子一样做以支撑,顶端则是班级工作理念和文化,它虽然“高高在上”,但却应当渗透在班级活动中,内化到每位同学的观念和行动中的。

-------------------华丽丽的分割线------------------

1、确立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 ? 班集体的目标,是指班集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是班级在各项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应由班级 的所有成员来确立,辅导员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只有让学生感到这是我们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教师强加给我们的,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内心去为班集体做好每一件事。

2、开展丰富的班集体活动 ?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如果一个班级中除了上课就是考试,我想没有一个学生喜欢这样的班集体。辅导员应会同学校有关部门, 积极开展一些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如书画比赛、心理讲座、音乐欣赏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除开展一些类似的学习活动之外,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郊游等,以更好地丰富班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拓宽了知识面,也让他们协同合作,培养了他们 的团队精神。

3、正确对待隐性“小群体” ? 由于学生家庭的物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差异;居住区域的不同;性格、兴趣爱好的异同,以及授课教师有意、无意的偏好等等, 均会影响学生,从而在班级中出现不同的隐性“小群体”,每位同学又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归属到某个小群体中。这些小群体的存在, 提供了同学交往的机会,满足了学生交往需求,但由于学生年少无知,自制自控能力差,真伪是非鉴别能力低,容易走向偏颇,拉帮结派,以“小群体”利益与班级利益对抗,不利于班级建设。辅导员应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及早发现这些小群体,并加以引导,而对于危害 班级、学校团结,有拉帮结派之嫌的应通过说服、教育的手段予以淡化,维护班级的整体利益。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学期800字个人总结 下一篇:没有了

篇2: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三个措施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灵魂。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把班集体培养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富于创新精神、乐于助人的德才双丰的集体,是摆在每位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练“内功”以提高教师素质

俗话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树立班主任的权威。

首先,要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一知半解。因为,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的年龄大就信服和尊重教师,而是因为教师的知识而敬重和信任。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

其次,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所以,班主任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做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二、充满仁爱,全面了解学生

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教师作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教师诉说,寻求帮助。教师也会从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要熟悉每个学生。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的感情交流。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如果班主任总是以尊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即使花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也难以熟悉自己的学生,更谈不上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了。如果班主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就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从而能够顺利地对学生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工作。

要主动接近学生。班主任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班主任与学生交心要善于选择方式、技巧和态度,并且营造合适的气氛,以消除学生的拘束感,使学生无所顾虑地倾吐真实的想法。这样,再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教育。

三、培养好班干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班干部是班级内部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接到一个新班后,应在正确选拔班干部的基础上培养班干部。

培养班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求他们善于分析班级情况,热情帮助后进生,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抓住工作的主线来推动工作的进展,提高工作的能力。班主任不仅要告诉他们做什么,也要具体教他们怎么做,树立“一心为集体服务”的思想,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同学,换取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严格要求班干部。班干部有了成绩要及时表扬,犯了错误,应严肃批评,让班级内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学生”。

篇3:构想班级工作层面的措施

现阶段, 我国绝大多数中学实行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 即一个有几十个学生的班级由某一个科任教师担任班主任, 全面负责整个班级的管理, 包括开学报名工作、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思想动态的监控、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与家长间的沟通工作、学校与班级间的沟通等等各种与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相关的方方面面。在很多学校, 班主任通常是从高考或中考学科中的科任教师中选出 (这些科目学校称之为主科) , 因为这些科目的周课时比较多, 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多, 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展开;没有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几乎不会主动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 除了完成本学科的日常教学工作 (如上课、坐班、批改作业等) 以外, 很少主动过问学生本学科学习以外的情况 (如思想动态、心理健康、人格塑造等) 。

从中国引入现代教育制度以来, 单一班主任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毋庸置疑, 班主任对中小学生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笔者以为, 传统的单一班主任模式已经极端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 其众多弊端已经非常突出, 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现行单一班主任制的弊端分析

1. 与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当代中国国情已严重不相适应

众所周知, 当今社会正经历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过程, 各国都是全球经济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各国都是这个开放世界中的一员,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必然导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其他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 社会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而且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伴之而生成了各种不良的社会因素 (如唯利主义、道德滑坡、过度商业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等等) 。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这就导致了学生人格特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加大了班主任人格的固定性、单一性与学生人格的流变性 (老师年年相同, 学生岁岁各异) 、多样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种师生人格一对多的矛盾, 这也就加大了班主任管理、教育和影响学生的难度, 对充满多样性的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笔者有着十几年的中学教育工作经历, 经常听到不少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单纯”, “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强了”, “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啊”。在这样的形势下, 单靠一个班主任全面负责起一个有五六十人甚至更多的班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 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2. 单一班主任制大大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对班主任教师的身心健康不利

面对学生人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加上不少学校班级人数严重超标, 特别是有些重点学校和所谓名校班级学生数超标更严重。这势必大大增加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使班主任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对班主任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我们知道, 班主任既要和其他教师一样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又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处理学生间的矛盾、处理科任教师与学生间的矛盾, 对有的学生还要不定期谈心, 与家长沟通或家访。总之, 几乎所有的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相关的事情都要班主任来亲自处理, 可见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是何等之大。有不少学校, 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 尽管有的还有不菲的班主任津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3. 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对班主任的综合素质要求太高, 实际中班主任难以达到

根据以上分析, 班主任既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 又要负责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 这就要求其具有充沛的精力、较高的管理能力和近乎完美的性格。如教育学生、处理师生和生生矛盾的艺术性, 良好的性情, 良好的沟通力, 还要活泼开朗。可以说做个优秀的班主任是非常难的。

4. 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大大闲置从而浪费了人力资源 (非班主任的潜能)

由于非班主任教师很少主动参与班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 (课堂教育教学除外) , 这就使这些教师的资源即他们的潜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能力处于闲置状态, 没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没有发挥出他们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教师资源的浪费。例如, 有些科任老师除了上完课批改作业等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以外, 几乎不和学生接触, 使学生与非班主任老师间的关系很淡漠, 有的老师任教多年却叫不出几个学生名字, 学生也有很多不知道老师叫什么, 他们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对学生成长不利。

有的科任老师丝毫没有参与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以外的学生教育工作, 还有的老师从未担任过班主任, 这是一种遗憾和残缺。这样的老师, 并非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师, 这是单一班主任制所造成的缺憾之一。

5. 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同事关系

首先, 单一班主任制造成教师间工作量实际上的不均衡。有的学校某一学科教师力量相对紧缺, 一些教师既担任班主任又要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而有的学科教师相对宽裕, 有些老师又不担任班主任, 这客观上造成了老师间工作量的不均衡, 也与公平原则相悖, 可能影响同事间的关系, 给学校安排分配教学任务带来困难。其次, 由于有的学校有不菲的班主任津贴, 而且有的学校班主任相对固定, 几乎年年是那些教师。能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毕竟是少数。这就人为造成了班主任老师和非班主任老师间收入的不平衡, 严重的可能影响教师间的关系, 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三、多班主任制的优越性

所谓多班主任制是相对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而言, 学校或班级根据自身情况, 决定一个班级由多个甚至所有科任教师共同担任“班主任”, 共同参与班级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较之于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而言, 多班主任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其弊端, 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 这里不再详细展开论述, 简单归纳如下:多班主任制与全球化大背景和我国国情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和独生子女政策等) 相适应, 大大缓解单一班主任制中班主任人格与学生人格一对多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师资源, 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全面参与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 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可能。它能较大程度减轻原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和工作量, 实现工作量均衡化, 使更多教师成为“班主任”, 使教师们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更多耐心去教育、关怀和影响学生, 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教育和人格熏陶, 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大有裨益, 能优化师生关系和师师关系, 有利于形成并保持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有利于建设公平和谐的校园。总之, 笔者认为多班主任制是对实行了上百年的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的根本性变革, 对我国基础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四、多班主任制及其操作构想

1. 各中学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实行多班主任制以及在哪些年级班级实行

实行多班主任的班级的班主任可以由科任教师自愿报名或学校指派担任“班主任”。每一个班主任具体负责哪些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要明确下来, 指定其中某个班主任老师兼任“总班主任”, 负责各班主任老师之间的协调和学校与班级间的沟通等整体性工作。

2. 防止工作推诿和责任推脱

一般情况下, 谁的学生谁负责, 如果某班主任老师不在, 学生有情况也可以找“总班主任”或其他班主任, 这些班主任也应该负责, 不得推诿。如有某班主任老师推诿, 学生可以向学校有关部门 (如教务处或政教处) 或校领导反映。学校发现这种情况可以对该班主任进行教育或处罚。

3. 建立并完善与多班主任制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和效果跟踪分析机制

学期终了, 学校根据各班主任的总结、平时工作记录和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及总班主任的测评, 对各班主任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作出全面了解和掌握, 也可以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之一, 对表现不良的班主任予以更换。

4. 多班主任制对全体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综合素质要求

多班主任制要求尽可能多的甚至全体教师担当起以往班主任的角色, 这就要求全体教师完善自身人格, 不断学习, 提高管理、沟通等各方面能力, 以便更好地接触、了解、影响、教育和管理性格多样的中学生, 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篇4:构想班级工作层面的措施

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做道德高尚的企业公民, 获得东道国政府及民众的认可

在CCTV—2上曾播放过这则广告, “BP在建设深圳新机场的过程中, 放弃了先进的挖掘技术, 采用传统的技术从而挽救了5000棵树, BP不仅是石油。”这是典型的一起以社会责任为宣传点的企业广告。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消费者、非政府组织的压力增强, 跨国公司责任理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从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 现在开始强调社会责任和未来的责任。

1999年1月,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全球契约 (Golbal Compact) ”计划, 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 要求个商业领袖在各自的影响范围内遵守, 支持以及施行一套在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及反腐败方面的十项基本原则。到2004年底, 全球契约得到全球100多个主要国际组织和100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的响应。

2004版《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 (简称OECD) 公司治理准则》在其知道原则中明确提出, 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应该促进经济整体发展, 加强市场统一, 促进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 培育透明、有效的市场。同时, 该准则也明确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和员工代表机构, 他们有权自由向董事会表达对公司不合法或违反道德行为的意见, 他们所享有的权利不能因此受到损害。

很多跨国公司按照全球契约和OECD要求, 把各项原则贯穿在公司经营活动中, 并且采用报告的方式, 向公众报告贯彻这些原则的进展。编制和发布公司责任报告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一个普遍举措。通过公司责任报告, 跨国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沟通, 阐释自己的价值观, 公布自己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业绩以及披露存在的问题。

实现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途径很多, 至少包括 (一) 事件推广:通过资金、公司现有资源等各种赞助方式支持或推动某一公益事件, 比如LG公司赞助俄罗斯文化节; (二) 事业关联营销:利用自由产品销售推动某一公益时间, 即按产品销售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某一公益事件, 如农夫山泉的每销售一瓶水捐给水源地一分钱来保护环境; (三) 爱心奉献:向慈善机构或社会的直接捐赠; (四) 志愿者:公司鼓励员工、供应商、股东等作为志愿者提供技能等服务, 比如公司员工为孤儿传授手艺; (五) 履行社会责任的商业实践:通过投资某项业务, 用以改善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 比如拜耳中国和清华大学成立的“清华—拜耳公共健康与煤体研究室” (六) 公司承诺:健全的制度保障员工及社区环境安全和福利;杜邦公司在19世纪初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也制定了员工互惠和分享红利的制度, 1989年杜邦宣布了一项新的承诺———“企业环保主义”, 零安全事故以及生产零废物和零排放成为杜邦的新承诺。其实, 在启动“全球契约”计划之前, 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以及高尚的公司道德水准。早在1872年西门子庆祝公司成立25周年时, 西门子公司就开始把公司每年利润的一大部分用做员工的红利和雇工的奖金, 并在国家制度之外, 还建立了全体成员的养老和伤残基金, 真正实现了其创始人维尔纳·西门子的公司责任理念, 要使一个不断成长的公司得到满意的发展, 只有全体公司成员为了促进他们自己的利益, 能够高兴地、自觉地合作, 才能成功。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公司缺乏必要的公司责任理念, 国内污染严重的众多江河湖海、频繁爆发的矿难、艰难的讨薪历程和携巨款外逃上市公司的高管, 这一切让人如此忧心;国外中航油 (新加坡) 事件、温州鞋商的产品在西班牙被抵制以及赞比亚中国企业爆炸事故, 恰恰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公司股东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在海外暴露。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国际社会不会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就对在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采用低标准要求。杜邦公司以生产危险的化学产品起家, 用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和高尚的价值标准使其跨越3个世纪而基业常青, 现今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拥有近6万名员工, 一家经营多元化的科学公司, 致力于全球零安全事故以及生产零废物和零排放生产。杜邦公司案例值得让中国企业深切反思, 一时之利, 岂及长期共同繁荣与发展。国际化经营要获取成功, 必须获得东道国政府及民众的认可。

在全球化时代, 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主要是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 从过去主要是技术、产品的竞争上升到公司责任理念以及公司道德水准的竞争。一句话, 企业国际化经营要“仁义”先行。

二、“舍末逐本, 洞察生机”, 看清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围绕既定目标展开所有活动

韩国三星电子成立于1969年, 但是仅用了十几年时间, 就从一个市场迟到者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三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长李健熙的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他对IT行业的本质看得很清楚, 那就是———IT的技术是不可被隐藏的;并且短期内不可能超过美国的, 所以, 他决定不去花大力气搞科技开发, 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开发, 都难以与那些已经占据优势地位的欧美公司匹敌。于是三星通过支付专利金引入技术, 然后以模仿的方式学习他人的技术, 再改造成适合三星使用的研发方向, 在后期通过与其他世界顶尖的科技公司合作研发新科技, 从而保证其技术不落后。换句化说, 三星着力于以下两点:一是专注于产品的设计环节, 二是贴近市场需求。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三星的案例给那些参与国际化生产经营的企业生动的演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如何在看清并把握事物的本质后, 扬长避短, 准确定位, 找到适合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在资源日益短缺、信息渠道高度畅通的21世纪, 没有哪个行业或领域是可以轻松盈利的, 但同时在高度追求个性化的今天, 每个行业或领域都是有潜力的。真正的取胜之道在于, 如何洞察生机、舍末逐本, 所有的战略决策都要围绕既定目标展开, 决不受纷乱表象的干扰。

娱乐界的竞争剧烈的程度人尽皆知, 但是韩剧风靡亚洲。不大的地方, 却总是屡屡拍出吸引众多粉丝的电视剧。剖析其故事情节, 大部分都是不外乎灰姑娘爱上家境更好的王子的老调重弹;情节虽然出入不大, 但屡败屡战打不倒的女主角总是能赢得粉丝的尊重, 时尚而又平民化的服饰, 琐碎而又充满人情与哲理的日常生活, 唯美但绝不色情的爱情, 尊重伦理的亲情, 这些普通民众所渴望的元素成就了韩剧。其实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在中国的声名显赫不也是依靠了其亲民、时尚、与时俱进的特点。韩剧也好、湖南卫视也罢都没有直接和那些财大气粗的娱乐大腕们较劲, 而是将有限的资源用在适合的节目中。

残酷的竞争, 国际化经营企业必须面对, 如何能从纷繁复杂的商海中立足、发展, 必然要求企业必须要将有效的资源用在合适的领域, 勇于放弃小恩小惠, 这是企业“勇与智”的双重体现, 犹如壁虎为了逃生自断其尾。

三、“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选择尊重东道国风俗习惯和实际状况的经营方式

首先, 要根据东道国的国家环境, 选择相应的市场进入模式。相关研究认为在投资环境较差的国家, 企业最好不进入, 如果的确需要进入, 应选择非直接投资方式, 通常应采取出口、设立分支机构、特许/许可经营等非直接投资方式。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 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 越倾向于选择资源承诺较低、控制程度较弱的进入模式如许可经营等;反之, 倾向于选择资源承诺较高控制程度强的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云南企业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国际化经营因东道国投资环境有待改善最好不要设立独资企业。当然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是另一个对进入模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因素, 经验越丰富, 控制力越强。

其次, 要投其所需, 选择合适的营销方式。LG电子了解到国庆节是中国人出游的高峰期, 消费者当然少不了添置通讯设备、背包行囊等旅游物品。在2005年国庆长假期间, 推出“且行且欣赏—LG‘天地行囊’国庆促销”活动计划, 主打产品是有拍照和录像功能, 拥有轻薄跻身的LG手机, 并以旅行包等作为赠品, 充分照顾顾客的需要。

另外, 国际化经营, 企业的品牌名称要易于记忆和上口。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是两个无论中英文都是相当卓越的品牌名称, 可口可乐的英文名称来源于可乐倒进杯子的声音, 而百事可乐也异曲同工取自开可乐瓶的声音;在翻译为中文名时, 又充分考虑了中文的含义;无论中英文, 他们都很生动又便于人们记忆。联想起初并没有充分关注其英文名的重要性, 所以在后来被迫在全球范围内将其品牌英文标志“legend”更换为“lenove”。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触犯当地的风俗, 否则不仅不会有经济效益, 还可能会受到攻击。

篇5:构想班级工作层面的措施

人类想要在地球上愉快的生活下去是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的, 必须要保证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 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中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从一定程度上说只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落实到位, 人们才能拥有和谐的生态环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林业资源面积受到了威胁, 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所以是需要引起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将主要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进行分析。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防风固沙、蓄养水土、调节气候是林业的主要功能, 由此也能看出是保证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另一方面也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方面。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人们能够明显感觉到生活的环境受到了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资源枯竭等情况层出不穷, 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与工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其应该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面对这样的压力,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很多方面都要在考虑的范围内,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 不仅要满足现代人生存的需求, 还要最大限度的考虑后人的发展, 更应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莫衷一是, 这些构想为保护林业资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 人和自然应做到和谐相处。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环境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力量。人们在建设和发展美丽家园的前提是充分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 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应加大保护生物资源的力度, 禁止滥杀滥捕动物。要做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生态平衡, 动物是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林业发展的产业机构和类型。开发生物资源的过程中, 不可对某一种特定的生物资源进行过度开发, 以便造成生物物种灭亡的悲剧, 最终导致林业的不平衡发展。 (3) 应不断扩大林业资源的面积, 恢复土地的绿植覆盖率。近年来林业资源在人类滥砍滥伐的活动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缩减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千方百计的扩大林业的面积, 恢复植被的原始生长形态,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本就不丰富,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无疑就是雪上加霜, 使得林业面积成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 不断缩减的林业资源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平衡, 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失调的情况, 所以就我国现阶段而言, 必须要扩大林业资源的面积, 加速林业资源的培育, 方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3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3.1 加快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培养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 我们发展经济要以生态环境的建设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绝对不能重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生态环境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又要以林业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主。政府部门应制定有关保护林业资源的政策法规, 加大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使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性, 并积极参与其中, 加强现有植被的保护力度, 封山育林, 扩大林业资源的覆盖面积, 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等活动。人们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 转变高消费、高耗能的生活方式, 以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为风尚, 从我做起, 从点滴做起减少林业资源的浪费和林业资源的需求。另外为了改善我国现阶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物种濒临灭绝等问题, 在农业种植上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注重那些没有进行开采的林业资源的保护, 对滥砍滥发的现象必须加大惩处的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林业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2 实现林业持续发展的区域化

受到自身的限制, 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建设是就特定区域而言。林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要以各个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好才能带动整体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政府应细致的划分区域林业的范围, 将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充分落实到个人, 实现对区域林业整体的有效管理。 (2) 各个管理部门要以政府的政策法规为依据, 不断加大管理的力度,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工作的核心, 还要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有效的联系, 达到共同促进, 共同发展, 这些都是为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另外, 还要加大打击滥砍滥伐和滥杀滥捕等破坏林业平衡发展行为的力度, 从根本上避免区域林业资源的再次破坏。

3.3 注重公民素质的提升和人口数量的控制

人始终是发展的最终原动力, 人们的强大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 应不断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人口控制, 这样才能给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的紧密配合, 既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 还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其人生观也会大不同, 对林业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也能充分的理解, 就会从内心中形成保护资源的行为意识, 改变传统高污染、高耗资的生活方式, 进而形成低碳环保的良好生活作风, 带动身边的人去参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这样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 还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 促进了林业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另外, 对人口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可以减少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减少资源的开采, 给林业资源的不断壮大和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并且从根本上解决林业过度开采的问题。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还有其实现的紧迫性。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要以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 切实的负起责任, 加大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调动起各方力量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的打开方便之门, 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使人们能够生活的更加舒适、美好。

参考文献

[1]罗倬.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吉林农业, 2012.

[2]姚良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J].绿色科技, 2011.

[3]黄选瑞, 张玉珍, 周怀钧, 等.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J].林业科学, 2000.

[4]郭志伟, 代力民.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展望世界[J].林业研究, 2003.

上一篇:档案信息化建设原则下一篇:四爱、三有及养成教育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