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2024-05-14

职业高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通用9篇)

篇1:职业高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职业高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读《对中职教育教学“十二字法”及“十个关系”的探析有感》 近日,读我校王校长的《对中职教育教学“十二字法”及“十个关系”的探析有感》的文章,颇有些感悟,特别是其中关于如何教学的问题,想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下。感想如下:

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作为初中、普高的语文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应试,可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语文的运用能力,即说话、写作、观察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培养这些能力呢?而对于职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基础状况可以说是非常不理想的,多数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比较吃力,这就更让我们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的运用能力?

在4年多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出了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方法——让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化。

一、语文教学活动化的认识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活动,但我们所说的活动化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区别。活动化吸纳“活动课程”理论中的精华,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确实的“学”“做”而非单纯的“受教”;在活动内容上,应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的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以组织、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方式上,要根据目标力求丰富多彩与多种多样;在活动范围上,要以全体学生的活动取代一问一答或少数尖子生的活动;在教学效果上,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是否主动、积极而有兴趣的参与及活动的量的高低。在我的教学中认真学习了钱梦龙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地把握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的思想,他“用动机去推动学生的活动,用需要去激励学生的活动”,而“自学”“自测”“自结”都以学生的个体活动与小组活动为主,教师仅对学生经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解答;特级教师宁鸿彬也认为教学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是语文素质教育推行的途径,因而在原则上与素质教育是相统一的,特别是职业高中的的语文教学,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素质为语文教学的宗旨。



二、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化的运用原则 

1、目的性与丰富性相结合,体现实用性原则

课堂活动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通过活动,须让学生有所得,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调节课堂气氛而活动。在设计职高第三册一单元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诗歌单元的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对诗歌的理解和自己的朗读能力。特别是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较好的掌握了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节奏及感情等。在具体的语文教育活动中要注意语文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讲这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面临就是进入社会,就是对语文知识的运用。



2、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体现实践性的原则 在活动中先强调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合作,“如果他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大胆放手,尽量让学生组织活动。例如:在本单元诗歌教完之后我在班上组织了一场诗歌朗诵会,我只给学生提出了要求,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包括评委等。别看一群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还组织得非常成功。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主持、评委、选手等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当然,课堂教学活动化并不否认教师的作用,而是将教师放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也即合作性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在语文活动中的自主与合作均要体现只践性原则,只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他的语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黑板上种田”。



3、全员性与全员发展性相结合,体现主体性原则

过去课堂活动是少数人的活动,尤其是有限的几个尖子生的活动的现象。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尽管提出很多问题,但由于学生在智力水平上的差异无法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一些同学只能成为看客。在职业高中这样的现象尤其突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非常大(这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化一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为目标;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功,这一点对职业高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着太多失败的学生。在课堂活动化过程中要让学生在独立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共同活动,互帮互学,那些即使暂时不能独立走的学生,可以由其它成员扶着走。“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全员发展性则要求课堂活动化须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但要通过活动掌握知识,训练能力,而且要发展思维、培养情感、学会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及积累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经验。

三、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举例 

1、应用文教学中的活动化教学。

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基本可概括为以下模式:“定义+作用+分类+格式+要求+举例”。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接受,但如果每个教学内容千篇一律采取这同一方式教学,学生难免乏味。所以,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形式。我主要尝试了以下一些形式:

①游戏。如“条据”教学,课堂上,我安排学生彼此间通过互相借、还物品并写借条、收条,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借条、收条等条据在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

 ②竞赛。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团委开展的广播稿征稿比赛、读书演讲比赛,课堂教学中还经常印发一些应用文改错练习开展纠错比赛等。 ③编创。组织学生编创班刊、班报、墙报。

 ④社会实践。例如“公文”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档案,然后按照档案管理有关办法,组织学生对档案进行整理、分类、立卷、归档。又如安排学生深入敬老院等地开展采访,了解老人生活状况及需求,为学校开展的敬老活动提供活动内容参考。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⑤读写。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影、书籍,布置写作文评、影评。



2、诗歌类文章的教学 诗歌类文章的教学,我常常把诗歌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诗歌的朗诵上,教给学生朗诵的技巧,让学生在对诗歌的朗诵中去体会其中的技巧。在学生自己训练后,我都会开设一场每个同学都会参加诗歌朗诵会。在朗诵活动中既让学生掌握了诗歌,又培养了学生的朗诵的能力,这更为学生口语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当然诗歌类文章的教学还可以这样教; 利用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来学习《关雎》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

师:《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表现上,往往兼用赋、比、兴等手法。赋指铺陈直叙;比指打比方;兴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所以,兴常常用在一首诗的开头。这些表现手法,在现代诗歌,甚至在歌曲里边经常用到。如《小芳》一歌里就用到了赋的表现手法(师唱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这几句歌词详细地描绘了小芳是如何的好看,这就是陈述铺叙,其实也就是用到了“赋”的表现手法。“你是风啊,我是沙。”(《还珠格格》主题曲)把一对情侣比作形影相随的风沙,这是用到了“比”的手法。“风往何处从不说,留下空白线索。看尽繁华的迷惑,只有我的身影最寂寞。”(《聪明心糊涂心》)整首歌是抒发了都市女性孤独寂寞之情,但开头去从风说起,这是用到了“兴”的表现手法。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唱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会唱的哪些歌曲里边用到了赋或比或兴的方法? 生1: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其余学生一边笑一边说:比。

生2:当我回头不小心看见了你,远处的角落,向我微笑,像一颗植物看见了太阳。

其余学生小声说:还是比。

渐渐地,学生们开始安静下来,在认真回忆。„„

师:那么,《关雎》这首诗中有没有用到赋、比、兴的手法呢? 生1:有。我觉得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男的在追求一位淑女。所以开头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为了引出这个故事,用到了“兴”的手法。

生2:书上注释说“雎鸠是一种雌雄经常相守不离的鸟。”所以,我觉得作者写一对关雎实际上也是为了表现那对男女。这是不是也用到了“比”的手法? 生3:“窈窕淑女,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这几句描绘了君子对淑女的思恋,这是赋吧。„„

《诗经》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对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不太强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枯燥的、遥远的、也不感兴趣的,但生活中的流行歌曲对爱追求时尚的职高生来说却是熟悉的、生动的、就在身边的、也是感兴趣的。我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的亲和力,让他们边唱边学,以唱助学来加深他们对赋比兴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充满兴趣的气氛中积极参与。所以,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触类旁通、化难为易,较快地顺应、同化新知识,构建起新的经验。

3、在教学名著类文章时,我常常为他们开展读书活动。

在职业高中教材中有很多是经典名著,或者是名著的节选。我就让学生通过课余去读名著,然后针对名著发表自己的看法,开读书经验交流会。把自己在名著中读到最让自己感兴趣的和自己最难忘的东西说出来,并讲明理由。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增强了对文章本身的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大大的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

4、在教学戏剧类文章时,我常常让学生看戏剧录像,甚至演戏剧。在职业高中教材中有专门的戏剧单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戏剧的各种知识和表现手法。我都会开展观摩戏剧录像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我国这种古老艺术的理解。在学生观摩了戏剧后,然后让学生演比较简单的话剧,通过学生的课堂片观演出,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跳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活动之外,我还让学生完成文章的续写、开辩论会等。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在灌输这样的理念,要把我的语文课堂变成活动,把我的课堂变成学生快乐的海洋。在这样的信念支持下,学生不光特别喜欢我的语文课还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水平,为职业高中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运用语文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2:职业高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作者:高慧

单位:邻水县延胜小学

地址:邻水县延胜小学

联系电话:***

爱因思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具有超乎寻常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巧用导语揭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这个“关键”就靠我们如何在课前的几分钟里紧扣学习内容去激发和点燃。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几种常见揭题方法。

1、小故事揭题法。

一般小学生都爱好听故事,所以小故事揭题往往容易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调动起来。如:我在教学《寓言》时,把课文内容编成小故事,在上课前先讲给学生听,学生都听得入神。然后,我把话锋一转,把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内容之中,这样,既起到概括介绍内容作用,又易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去。

2、创设情景揭题法。

如我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二年级下册 1

《日月潭》时,我是这样巧用导语的。台湾的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迷人,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瓜果遍地,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游一游这名扬天下的旅游胜地,好吗?我这样创设一个景色迷人的情景,是为了紧扣教材的内容,有机的点燃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学生原来分散的注意力有机的集中起来。又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课一开始是让学生做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自然地引入情境——“请小朋友们趴下仔细听!”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一段“下雪啦!”的动画课件放出来,接着让学生抬头看着画面中飘飘扬扬的雪花落在粉妆玉砌的世界中,不由自主地大喊到:“下雪啦!下雪啦!”教师顺势利导:“下雪啦!大地披上了雪白的大棉袄,瞧,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入了课题。

3、设置疑问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学生就竭力去想,想到时很高兴,想不到时,一种探求心理,使得他们急欲知道答案,当课文内容揭示问题的答案时,恍然大悟,议论纷纷,争相表现,学习兴趣很浓,在他们浓厚的兴趣保持未散的过程中,教师极易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画风》时,我是这样进行激趣的:同学们都很爱画画吗?我们画过太阳、月亮、小河、流水、动物、植物„„可是有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风!大家能画吗?现在我们就和课本里的小朋友一起来画画,好吗? 我设计这样的激趣,就是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画画的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愉快的转移到课文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第十册课本《种子的力》,可以根据课文设置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我们班上哪个力量大?你又知道世

界上什么力最大?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极易回答,对于第二个问题就各持一面,相争不下,这时,教师可适时引出课题。

二、制造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它能够造成一种期待的心境。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悬念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使他们对事物产生一种急于追寻下去的心理,带着这种心理上的期待去学习,定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优秀的钢琴曲,之后,问学生:“这首曲子优美吗?”在得到学生极肯定的回答后,我又问:“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又是谁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吗?”连续两个问题,设置了重重悬念,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于美的享受,在课前播放有与课文有关的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我在课前几分钟播放了《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让学生感受雷锋精神永远是全中国人民学习的楷模,让学生的精神振奋,促使学生持振奋的精神学习课文。在教学《找春天》时,我播放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给学生于美的享受,让学生从歌曲中得到启迪,促使他们睁开好奇的双眼,寻找课文中春天的美丽。

四、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针对这个特点,我利用猜谜语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蜘蛛》中的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打一动物);又如:第九册课本《落花生》一课,可提出这样的谜语:“爸爸麻脸,妈妈红脸,养个孩子白脸。”(打一食物)。再如:在教学《雷雨》时,我出这样的三个谜: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看不见。晴天穿白袍,下雨穿灰袍,不到地里来,只在天上跑。白花不是花,花园不种它。夏秋看不见,春冬天上撒。让学生猜,允许讨论,交流,制造浓浓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向课文迁移。

五、运用实物演示或借助图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当出示实物,儿童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同时,文与画也是相通的,借助图画进行教学,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而且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体验美感。

篇3:职业高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已经经过了中学阶段的学习, 在知识积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 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了。所以我认为,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要打碎分数这个“紧箍咒”,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让学生读书, 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很高的阅读兴趣, 日积月累, 就会为自己积累深厚的文学底蕴, 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有文采, 说话得体。

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通过介绍作者引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中, 要经常介绍作者。介绍作者时, 可以通过作者的生平、经历, 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促使学生去阅读其作品。例如, 在介绍苏轼时, 可以介绍苏轼的父亲、弟弟, 让学生掌握回忆“三苏”。苏轼被贬后, 写下的千古名句有哪些?学生很容易想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由介绍作者, 进而让学生产生阅读其作品的兴趣。当讲到徐志摩时, 可以介绍他年轻的生命是如何陨落的, 可以介绍他恋恋不舍的康桥, 可以介绍徐志摩伟大的爱情, 进而引出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别康桥》。当学生对徐志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能主动地去探究和徐志摩有关的作品。

二、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兴趣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应是引领学生走入文学殿堂的先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不仅需要有厚实的文化知识, 还需要具备诗人般的激情。面对一篇优美的散文, 运用正确、生动、传神的语言设置情境, 并且引领学生沉浸到情境之中,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再用丰富的表情感染学生, 使学生身在课堂而与情与文相融, 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从中领会美, 欣赏美。例如:在欣赏余秋雨的《垂钓》时, 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垂钓的场景, 然后设置两个人, 一个是物质条件好些的人, 一个是清贫些的, 两个人谁都不服输。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引出其中的哲理。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 教师要做必要的、有效的提示。例如在讲授《人生颂》时, 首先要指导学生这是美国诗人郎费罗的作品, 历来被中西方学者解读为一首激励青年奋发向上、慷慨激昂的抒情诗。对于这样的诗歌, 我们在阅读时要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首先从整体上掌握诗歌的思想, 诗歌先指出了一种悲观的人生观:“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对于这种人生观, 作者是什么态度?在提示后, 继续提问:作者认为人生是什么样子的?“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伟大的生命启示我们应该怎么样活着?“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 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 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这样一步一步的启示, 就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体会诗歌的内涵, 对于人生的态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作为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 我们已经摆脱了中、高考的“压力”, 不应再为学生所累。我们应着重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入手, 转变教学理念, 认识到语文课堂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阵地, 还是引领学生认识古今中外文学大师, 进入真、善、美世界的桥梁, 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艺术殿堂。同时, 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上,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 研究职业院校语文的教学方法, 让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职业技术学院的语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职院的语文教学应该采用与中学语文教学不同的方法, 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 可以通过介绍作者引发阅读兴趣, 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兴趣。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必要的、有效的提示, 从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兴趣,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 凯斯 (Kise, J.A.G.) 著, 王文秀 (译) .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

[2]严永金主编.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篇4:职业高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关键词】导演 导语 多媒体 激励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位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把认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学习的对象。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把舞台留给学生,让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套子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 就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一个套子式的过程。而要打破这种机械、沉闷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把“舞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导演”。如此,课堂气氛才能融洽、热烈,学生才能乐学、好思,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才能按质完成,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例如我在讲《雷雨》时,课前先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编自演小品《雷雨》,让他们都动起来,都参与进去;上课时演员用心演,观众用心体会;演完后,我趁热打铁,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大家讨论。如:①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 ②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③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看出什么问题? ④你怎样理解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让学生们都动脑筋思考,动口回答,并逐层深入地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学进去了,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这就避开了那种对人物形象分析贴标签的传统套子式做法,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倾听他们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之道,贵在善导

一个良好的导语,让课堂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荷塘月色》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通过描绘肃静、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现实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苦闷的心情。我首先引用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导入,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着引入课文,我说:六月的西湖荷叶满湖,别有一番情趣。那么,夏日的夜晚漫步在清华园的荷塘边,在朦胧的月色里又是怎样一种风韵呢?这样引用诗句来导入,无疑在学生心中激起了波澜,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兴趣陡增。这节课大学非常认真,都努力去品味夏夜荷塘的风韵。 我曾在教授陈廷一的《“布衣总统”孙中山》时,结合学生熟悉的话题来引入课文,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三年后就要考大学了,如果是考广东省的学校,要考就考广东最好的大学——中山大学。同学们知道中山大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广东省历史名人中最有影响力,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孙中山。提起孙中山,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并倡导了三民主义。那么,孙中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陈廷一的《“布衣总统”孙中山》来看看孙中山的日常生活怎么样。 事实证明,注重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利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新课标鲜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电教媒体,便可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电教媒体可听可视,形象直观,辅以音乐和动态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和氛围,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会让学生充分感知文章的内容。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利用软件和录像展现宁静幽美的荷塘,淡雅朦胧的月色,“亭亭的舞女的裙”般的荷叶,“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逼真的形象,美妙的意境感染学生。 又如我教学《长亭送别》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主人公“厚嘴辱”、“英子”的形象,我根据课文内容播放相关视频文件。学生看后都作品的内容理解得非常到位、深刻。 这种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教学、化难为易,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大增,似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此,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四、注意激励,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目的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因此,在生活方面对学生爱护体贴,在思想行为上理解尊重,在学习方面培养指导,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形成一种积极、和谐、愉快的教学心理环境,以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我在作文评讲中,决不放过学生的每一处“优点” ,例如“你的作文语言活泼自然,如同你的人”,“读你的作文,简直是一种享受,谢谢你”,“你的文采真棒!”等等。在语文活动中,我及时地表扬、鼓励,“你的记忆力惊人”,“你的字好漂亮”,“你的音质真好”,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唤起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在具体教学中的途径很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

【参考文獻】

[1]《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与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俞国良:《创造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篇5: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文/郑航良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强调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多元化,以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基于高中语文新课标,理解与认识了阅读教学的要求、地位。并针对阅读教学现状,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阐述了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审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已存在的教学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论述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若干策略,旨在促使阅读教学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谋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强调“能力”教学的重要性。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被教师架空,教师采用“牵引式”教学方法,知识阅读教学处于尴尬的教学境地。审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立足阅读教学目标,切实推进阅读教学改革,特别是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等,均是促使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学的生命在于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要切实推进阅读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一、基于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理解与认识的阅读教学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阅读教学下的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是新课改最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优化的一种体现。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审视现实教学因素,尤其是积极利用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依托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多层次的新课标理念,不断完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其实,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形成完善教学体系的重要方面。在新课标中,明确强调阅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说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时,阅读教学的呈现形式是多元化和自主化,其中多元化是教师引导方式的多元化,而自主化是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这样和谐而积极的教学形态,无疑是构建有效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支撑。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剖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板块并非独立存在,而是贯穿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也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被架空,教师的教学目标缺乏阅读教学目标的明确涉及。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主要指向于学生基础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反映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这就导致教学目的性不强,学生在整堂课中处于混沌的状态,教学效果让人堪忧。

2.教学模式及方法不恰当

在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融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特别是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多元化,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兼顾学生情感、价值等因素的融合。但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模式单一、方法僵化,造成教学模式及方法的不恰当。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未转变,存在“教师为尊”的思想,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上一直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转变了教学模式及方法,但传统的陈旧模式仍有影子,于是造成了新旧相结合的“四不像”教学形态,体现在思想上仍需“解放”。

3.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一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出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贴切度不高的问题。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沉闷,逐渐削减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阅读课堂教学演变成为应试教育,服务于最终的`高考。另一方面,教师阅读教学表现出一定局限性,局限于阅读材料的文字、段落等分析,与学生的思想兴趣形成较大反差。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减,阅读思维与技巧的培养受限制。

4.课堂教学纪律较差

(1)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控欠缺,表现为教学活动断断续续,无法构成连贯的教学氛围。

(2)教师基于新课改要求,在新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引入时,缺乏灵活性,特别是对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没有吃透,出现课堂教学“四不像”状况。

(3)学生的个体发展被忽视,阅读教学已然成为师生应付课程安排的公事,所以课堂氛围沉闷,师生课堂关系僵硬。

(4)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不浓,一上课便昏昏欲睡,无法融入课堂中去。

三、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构建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手从口袋中拿出来,自觉地拿起课本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对于高中生而言,如何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呢?

在阅读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关键。教师要想构建有效的课堂,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认知能力和情感变化等,进而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实际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所述的话题比较重要,是比较引发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整合教学内容,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带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转变传统沉闷的牵引式教学。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并制订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阅读教学与其他科目性质一样,强调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其实,高中生每堂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30分钟,但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语,均会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抱有应付或服务高考的心态,而应更多地务实于阅读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赞美或鼓励,这都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在何时引导鼓励,成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例如,教师提问学生,学生回答不清楚或错误时,教师应该对学生保持和蔼的态度,在引导的同时给予学生鼓励。反之,学生问题回答正确,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并发动其他学生跟某某同学一样,大胆回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当然,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强调教师要把握一个度,真正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切勿有“歧视”心理,否则会造成学生对教师有偏见,心理出现抵触,这样的教学形态是最糟糕的。对此,在教学中,师生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感知到阅读的兴趣、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等,均是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总之,教师要端正阅读教学态度,调动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各要素,形成积极而有效的阅读教学氛围,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阅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起着引导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颠覆了这一教学要求,师生表现出“应付”的状态。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枯燥。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要突出,将学生作为阅读教学主角,这样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阅读材料,势必有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元素可能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杜甫;也可能是充满悔意的小弗朗士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而将文学作品的艺术情感、艺术形象等,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来,师生共同进入情境之中,形成了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氛围。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把握能力,并特别注重情感,这是学生体验阅读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诵读”“多媒体教学”和“情境教学”等方式来实现,这点也说明,实际教学强调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高效教学的实现。在学生阅读体验教学中,主要针对学生文学情感的丰富,在感染和熏陶中,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感知优美诗词的同时,融入现实情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诗词的意境,并在感情的倾诉下,更能联系文化背景,对诗词做出自己的评价,这就是体验的表达。总之,注重学生阅读体验,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用情地投入阅读,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4.掌控课堂教学,激活教学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这就强调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维持课堂的教学纪律,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同时,激活教学过程,也是深化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激活教学方法及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多样化教学模式,如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均是激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2)激活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好丰富的阅读材料,构建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库,引导学生更全面地投入阅读教学中来。(3)构建灵活的评价机制。师生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如何构建阅读评价机制,对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有较大影响。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依据课程标准,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极鼓励学生多视角发掘语文精髓。

优化改革语文教学,是迎合新课改要求,促使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应试教育模式下,阅读教学被架空,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重阻碍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以,立足于新课改的指导内容,针对阅读教学已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等,均是阅读教学摆脱当前尴尬困境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波。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06)。

[2]常志丹。新课程标准下的汉语教师素养[J]。中华民族教育,(01)。

[3]莫锦田。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0(02)。

[4]杨彩云。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音乐课程评价[J]。小学时代,2010(01)。

[5]邓俊。捕捉课堂“意外”演绎精彩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0(02)。

(作者单位 福建省长乐市第三中学)

篇6:职业高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黄流中学王日雷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面临教学中学生厌学的尴尬的境地。本文拟从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能力结构特点,采用多种策略变学生不愿学为想学,主动学习。

关键词:教学策略 教法 处理教材 课堂设计

当下,很多老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纠结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置悬念,抛砖引玉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1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失街亭》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假如街亭未失,孔明能够一统中原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街亭已失,政局又将如何变化?街亭如此重要,孔明何以失守?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笔者曾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利用影片展现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同情而产生激奋,因激奋而融入情感与理解:“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情绪激昂,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三)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优美诗歌《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周朴园的语言,同学乙读鲁妈的语言,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一)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

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篇7:职业高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XX职中XXX

(上)

从事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已经十五年了,在普通高中“学好语数外,文理都不败”的传统中,职业高中的课程改革的旗帜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的社会适应能力,人生生存能力。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这在每年的四川省职教师资对口高考中,考上那为数不多的本科名额来看,考得多的很多学校都是普高学校里附带的职高生,纯正的职高生能考上本科者凤毛麟角。个中缘由,普转职的学生的三门文化课通常都在430左右,而职高生的文化课能考350分者已经是文化课的佼佼者。多数学生的文化课主要是靠语文成绩来充点分数,即使这样,语文成绩还是远远不够。

一、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

职业高中现在使用的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语文出版社的,有劳动出版社的,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两种教材,各校还在实行本校编排的各种校本教材。这些教材林林总总,编排目的多样,编排体系繁杂,程度深浅不一,选文五花八门,加上上级对于教材的规定不一,明示规定的,暗中指定的,随时处于变化之中,教材的模样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

人教社的语文教材重视知识的传授,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语文出版社的教材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到“授人以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重视人格的提升,充满哲理。这些为现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学校

职业高中现在是各地仅存的非义务教育硕果之一。国家的各级在教育会议上都能口口声声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也能以资金的方式解决每一个就读职业高中个体的一些经济问题,但那毕竟是杯水车薪,但到了地方,大家还是轰轰烈烈地看重普通高中的升学效应。学校不可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去支撑市场化、职业化的语文教学改革。

学校在经济投入就业为主的专业技能设施、设备建设后,文化课的投入就是巧妇的无米之炊了。语文课作文职业高中的主干文化课,当然不能射出桃源之外了。

(三)、教师

职业高中的文化课教师往往是大浪淘沙之后的人员,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大家谁选择到职业高中呢?何况,职业高中的文化课教师往往面临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学生压力、升学效应的影响,在文化专业上很难取得重大突破,有机会的还被普通教育挖了墙角。

(四)学生

职业高中的学生是经过层层筛选,在初中多数是在学习或者表现上有不足的学生,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下列问题:

1学习基础差。学习基础差,尤其是初中的时候英语或数学较差,者必然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投入程度、重视程度。

2行为习惯差。职业高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往往是比较差的,这与他们在初中时由于成绩而被轻视有关,更何况现在还有很多孩子在家庭属于留守儿童长大的,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失去了父母的监督,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3学习目标低。到普通高中及时是问一个学习很差劲的学生,他们都会义正严词地告诉你他要考学(甚至是名牌大学)。2005年国家调整了职业高中升学的政策,中等职教几乎变成了终极教育。这就是去了对在初中成绩还算过得去的孩子的吸引力,职业高中的学生到校后也知道自己的前途就是两年后的就业,失去了对于文化课的拼命精神,语文教学也就不能幸免于难了。

(五)、效果

职业高中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专业的时候表现很积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语文课上,明显地规律是:学习应用文,还有很多学生还能完成任务,在学习文学、文化基础课程的时候,及时变成故事课,也很难吸引所有学生的兴趣。很多教师上课,课堂违规现象很严重,也就不是稀奇事情了。(上)

二、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探索

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困难重重。但面对一代一代的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未来,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

工作者不能任其发展,必须对现在的语文教育进行哪怕是高岩上艰难攀援的改革探索。

1、教材内容的改革

国内语文界的行家里手在上个世纪末期就发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号召,相关部门对语文教材也进行了改革。人教社,语文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劳动教育出版社,苏教社,都对语文教材进行了重组、改革。各地方,各学校也编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这些的教材以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学生实用为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实用技能训练。教材改革现在如火如荼,教材改革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与时俱进。

2、对教学内容大胆地改革

以前的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以普高化为主,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现在的语文教材增加了实用性的技能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社会实践训练。如现在的高教版倪文锦主编的教材,实行分模块(文理工)分离教育,各单元以五篇课文为基准,配备语文技能活动,语文情境活动的训练。主编还建议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课文进行取舍。

我校在教材改革的进程中,学校以高教出版社的教材为准,学校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每个单元选取一篇代表性的经典文章,教学以语文境内活动和情境活动为主,让学生多活动,多实践。语文组主持编订了校本《基础语文》和《国学必读》并在学校各级学生中使用。

3、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针对职中学生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的现状,我校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下了功夫。首先是树立广度超过深度的观念。语文其实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作为万花筒般的生活,这就是学校要求对我校学生要进行较为广泛的政史哲经理工农艺天文地理历法均可以

涉及,而且只求知道,哪怕是一点,不一定深入。其次是开展语文技能活动。我校的写作、征文、书信大赛诗歌朗诵、散文周、小说周、读好书、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演讲活动、自办报刊等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不仅仅是教材,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校相关的学生自己做的语文活动很多,这些活动就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增强了信心加强了班级凝聚力,很多学生动过自己的参与,素质明显提高。第四是教师加大辅导。即使我校有的语文教师可能做普高语文考试题,但他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方面,都明显胜人一筹。

4、重视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留守孩子多,很多学生贪图安逸、害怕吃苦、毅力不足、意志不强、有很强的畏难情绪,他们还以我为中心,又显示出缺少根据的自信。这本身就是要通过语文课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来完善,虽然有些自诩为理论家的人不承认这些。

职业高中专业课老师重要的是教会技能保障安全,语文教师不同,通过有限的五节课(三节正课两节自习)既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来完善学生的心理。培养爱国热情、感恩之心,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培养团结协作、合作之心,处理正确人际关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之心,学做永不言败精神;培养与时俱进观念、终生学习,完善终生教育。语文老师要通过语文课程,对自己的学生在心理上使之养成、发展。

语文教育工作者是神圣的,自古以来,语文教学不论在时间上、内容上对学生一生影响力上都是巨大的。但职业高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还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篇8:高中物理兴趣教学初探

一、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激发长久的学习兴趣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一心想着祖国的核军工事业, 他在有生之年不仅使中国实现了原子弹的成功爆破, 而且一举攻克了中子弹、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他之所以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 是因为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 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我们也要教育学生, 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今日的孜孜不倦, 刻苦努力, 就会成为明日中华之栋梁。每个人都要为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而使自己对所学的功课感兴趣, 以便将来能更好的为实现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我把自己年轻活泼的个性带入课堂中来, 常常保持微笑教学, 从情感入手, 增强自己的魅力, 让学生先从表面上喜欢自己, 进而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 这是良好开端的第一步。课后多与学生交流, 关心他们的生活, 倾听他们的苦恼, 让他们知道, 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 而且还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所以上课时, 我就感觉象和他们在聊天, 融洽快乐的气氛, 使他们学得轻松开心,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 知识容量大, 内容形象充实, 是新时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种手段。比如用威尔逊云室探测射线的带电性是抽象的内容, 我们在实验室也不容易做好这个实验, 但经过电脑设计, 变得形象逼真, 带电粒子的运动径迹及偏转情况, 学生们观察得清清楚楚, 学起来容易多了。我们还可以借助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再比如电学, 正负电荷做相反方向移动, 只有借助于电脑, 才能让学生看到模拟电子移动, 给他们直观的印象。

四、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喜欢学习物理, 在物理学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所以, 物理教学中的相关实验都必须做, 而且对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 需要创造性地设计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如许多上高中的学生对矢量的运算应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认识不清, 他们总习惯代数相加减, 所以我们要做好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 让学生从事实中接受矢量求和与标量求和的不同。通过以上事例说明, 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寻找客观事物的规律, 纠正平时的一些错误理解, 引起有意注意,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通过介绍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的中学生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物理问题、新知识、高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课外知识的补充, 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比如学习万有引力和航天之后, 适当介绍嫦娥一号奔月和神六飞天的情况可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体会物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外遇到的相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六、巧妙激疑, 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 巧妙提出疑问, 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激励学生思考, 然后启发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实践中, 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 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 所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有启发性,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雪灾为什么能把那么粗的电线压断, 这里有什么力学的科学道理呢?这样的问题一旦提出, 学生就会被深深地吸引,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是使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得以延续并转化为进一步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要让学生及时体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比如学习了“生活用电”后, 指导他们解决家庭电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习了变压器的原理后, 让他们去拆卸电风扇的调速开关, 看它为什么可以调整电风扇转动的快慢;学习动量定理后, 让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的实用价值, 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体会成功者的喜悦, 兴趣也就容易调动起来了。

篇9:初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一、课堂之初要进行合理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处,用丰富贴切的语言或者是相应的教具辅助,使整堂课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展起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堂课更加有吸引力的目的。对于初中语文兴趣教学来说,合理的课堂导入是整堂课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最有效的两种途径,一为通过合理的语言情景渲染,一为借助多媒体进行视频的播放。

例如:笔者在进行《塞翁失马》这一课的讲解时,尽力通过语言进行情景渲染,从而达到课堂导入的方式,当然笔者在进行讲课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本节课的中心思想有了充分的了解,然后用引导式的语言将本堂课的内容导入进来。上课前笔者事先讲了一件自己的切身经历,坏事情带来好的影响,好事情带来坏的后果的事情,然后再用一句话进行总结,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时学生就已经被我说的事情所吸引,并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的句子产生浓厚的兴趣,整个课堂也产生了良好的氛围和教学效果。

再比如: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播放,这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笔者在进行语文课文教学时,时常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或者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景色,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或者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进行相应教学,就会产生较为有效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木兰诗》一诗时,上课前先播放了电影花木兰的主题曲,并配以部分片花,相信平日里喜欢观看影视著作的学生,无论是否看过花木兰这部电影,学习积极性都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事实证明,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课程的讲解,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导入就是这样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教学手段,其具体应用途径可以是教师在了解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导入,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视频、音乐、图片等方式进行导入。

二、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

兴趣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兴趣下快乐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要求教师在问题设置,和要求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合作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设置一些与课文相结合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整个课堂具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一方面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注重问题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就设置了以下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请两名同学分别表演中举前和中举后的范进与岳父。

(2)试分析范进中举前后,范进岳父的心理。

(3)试找出范进中举前后的所有相关变化。

这样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能够抓住整个文章的情节推动的主要线索,另外还比较具备趣味性,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要求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究型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发言意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时常在课堂中进行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都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每一个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自己组的观点的陈述,通过这样的探究型合作教学,最主要可以应用于写作类教学上,为学生拟定题目后,要求其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激发。

如果说合理的课堂导入是初中兴趣教学的基础环节,那么在课堂上注重和学生互动交流就是进行初中语文兴趣教学的关键环节,因为只有给学生机会进行表达,才能够使其更加乐于表达,乐于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给学生互动交流以及发言的机会。

为了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注重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需求,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兴趣教学。笔者认为,初中语文兴趣教学主要可以采用课堂导入、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方法,并且要将两种教学方式相配合,其中课堂导入是基础,而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是兴趣教学的核心部分,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上一篇:重阳运动会下一篇:温暖时刻友谊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