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24-05-05

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共9篇)

篇1: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 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作的纲要性描述。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当前,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面对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特点,应该采取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实施因材施教。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4-0002-02

面对生源素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学生,如果采取与名校一样的.教育教学模式,那无异于揠苗助长。事实证明,只有依据农村中学的学情特点,采取适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为此,笔者在农村中学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大胆探索,针对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为目标,着重讨论阅读课教学模式、作文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阅读课教学模式

1.第一次课课前

教师提供一份课前自学材料(30分钟左右,自学材料包含本课教学重点及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课前自学;

教师批改或抽改学生自学材料,了解学情,进行针对性备课。

2.第一次课

①小测上一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夯实基础,督促学生,5分钟)

②指导并督促学生诵读课文,熟悉文本,培养语感。(15分钟)

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课前下发的自学材料,并要求学生对课前自学材料的答案进行修改。(生生互动,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15分钟)

④教师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进行点拨或者对学生完成自学材料需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师生互动,教师主导,10分钟)

3.第一次课课后

学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内容应体现课堂教学重点,作用是帮学生巩固课堂所学,适当加点拓展迁移的内容);教师批改或抽改学生课后练习,了解学生课堂内容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备课。

4.第二次课

①小测上一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夯实基础,督促学生,5分钟)

②指导并督促学生诵读课文,熟悉文本,培养语感。(10分钟)

③学生交流辅助练习,教师对学生自学材料以及辅助练习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注意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15分钟)

④课堂巩固、迁移练习。(15分钟)

下发下次课的自学材料……

二、作文课教学模式

1.课前

教师提供与即将训练的作文题目有关的写作素材,并督促学生阅读。

2.课堂

①学生交流阅读素材的认识、心得体会等。(督促学生熟悉写作素材,10分钟)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对写作素材进行点拨。(10分钟)

③教师给出本次训练的作文题,并要求学生构思,草拟写作提纲。(10分钟)

④引导学生交流写作提纲,教师适当点评。(10分钟)

⑤引导学生根据交流所学,修改写作提纲。(5分钟)

3.课后

学生根据写作提纲写作(限时缴交)、教师批改。

三、复习课教学模式

1.课前

学生完成适量且具体的作业(要求:大部分的内容为巩固并适当迁移上一次所学内容,小部分为本次课所要复习的内容);教师批改或抽改学生作业,了解学情,进行针对性备课。

2.课堂

①小测上一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督促学生巩固知识,夯实基础,10分钟)

②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及要求。(1分钟)

③教师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系统且有针对性地对考点进行复习(特别注意针对学情特点,大胆取舍,少空谈理论,留足够时间练习实践)。(7分钟)

④教师列举与本考点相关的高考试题,并进行解法指导(特别注意从典型的考题中总结规律,并明确解题的思路、方法)。(7分钟)

⑤学生完成与本考点相关的练习(注意精选练习,确保上一环节所介绍的方法能用上并得以巩固),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小结。(20分钟)

3.课后

学生完成适量且具体的作业(要求:大部分的内容为巩固并适当迁移课堂所学内容,小部分为下一次课所要复习的内容)。

 

篇2: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 阅读应是一种以理解和创造为目的的对话活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因教法僵化,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等各种原因,直接导致了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开放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多样性,设计不同阅读任务,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珍视个性化阅读见解。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本地区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讨论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阐述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语文 阅读 教学

多年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轻视甚至忽视学生阅读训练的弊端。新课程改革以来,阅读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年的阅读量不少于260 万字,中考有关阅读部分的分值也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以上。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就成为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很重视阅读教学,但到目前为止问题仍然很突出,特别是在农村中学,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l、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学思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阅读课也好,作文课也好,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这套程式去教,学生按这套程式去学,都不必动脑筋。现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流行的正是这样一种模式,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标出自然节,以备讲评,圈出生字词,要求学生划出要点和疑点,然后思考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初看上去,这种教学方式好象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由点到面,很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细究起来,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整体——局部——整体的这样一个原则。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教学,教师照搬教参书上的内容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一节课。但同时,他也破坏了一篇十分完美的文章。可以说选入中学课本的文章,每一篇都是情采声茂的佳作,而这种教学方式只能将这篇课文所构筑的一个完整的美感破碎了。

2、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训练,以达到形成良好的稳固持续的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本身无可厚非,是有用的而且必要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将学生视为等待填食的“鸭子”,不管它的肚子是否已饱满,总是一次性的“蓦填”进去尽可能多的知识。在课堂上总是尽可能地把课文分析讲解得足够细致、足够透彻,唯恐有丝毫的遗漏。虽然有时也从教学,教法上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 那也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的。事先教师已经设定了想要达到的目标,比如说归纳思想、段意、含义。学生们顺着教师搓的这根线往前走,而缺乏自己的主动性、思考性,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老师形成一种依赖性,等到他们自己接触到阅读材料的时候,就机械呆板的按部就班地分析课文。而在如今,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加强的大环境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面临更大的考验。对于此方面能力的缺失,如果简单地归之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而尽量加大训练的力度,必然使学生事倍功半,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

二、提高农村中学语文阅读的策略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这样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阅读活动是阅读主体(学生)观照阅读客体(文本)的心智过程。在这一观照过程中,主体的心理倾向观照态度和喜好程度即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首先,创设和谐融洽的读书氛围。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征订各种书报,设臵阅读角,让学生在闲暇时尽可能便捷的获得阅读物;开展阅读竞赛活动,对于在阅读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等。其次争取家长配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家庭阅读时间,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除了必要阅读物的购买、指导和鼓励子女阅读外,教师可以要求父母和子女有一定的共同阅读次数,定期对孩子的阅读进行检查,通过学校、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师生、家长的互动,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会由被动走向主动,乐于阅读,喜欢阅读。

其次,品味成功,增强阅读信心。在努力为学生建构良好阅读环境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及时让学生体味成功的欢欣,品尝收获的喜悦。每一次阅读都是心灵的一场艰辛跋涉、一次孤独的灵魂历险,它不仅耗时,同时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并没有体味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不仅自信心会受挫,而且会又一次对阅读丧失兴趣,甚至减少阅读时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速度等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及时予以肯定,可以通过对阅读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阅读机制的完善,使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增强阅读兴趣,最终形成阅读兴趣。

2、尊重学生多样性,设计不同阅读任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个人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学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对同一个材料的感知都可能不同。育人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多样性,明确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师生交互主体间的对话发端于主体间的差异。成功于差异的调整,发展于新差异的产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观学习动向、客观学习水平的多样性,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来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例如教学《第一次真好》,我设计了以下四个阅读探究问题,请每个同学从中选择二个,以自己的感受能力理解文本。问题一:文中说到“第一次真好”,又说到“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两者是否矛盾?请你说说看法与理由。问题二: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问题三:作者为什么对人生的“第一次”情有独钟?请问你对自己人生中的哪个“第一次”情有独钟?为什么?问题四:既然“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而且文中并未提及反对任何“第一次”的观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去尝试任何“第一次”,行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这样因材施教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教学。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珍视个性化阅读见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里的“个性化”主要是指: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阅读的主动权和怀疑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运用默读、朗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展开个性化阅读,从而引发思维的碰撞,磨砺阅读品质,值得注意的是,要给学生自由阅读吸收和自由思考探索留出充足的时间,才能为质疑提供条件。质疑需要突破原有知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或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提出个 性化的阅读见解。也许,这种见解并不成熟,但这是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的结果。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都应予以尊重和珍视。

4、打破既定教学模式,加强阅读引导。传统的阅读教学,在升学压力的逼迫下,教师们大都采用“布臵练习——学生训练——教师讲评”这样的单一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因对知识传授与训练的重视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过程与方法的引导,教师往往局限于课堂,“带着镣铐”跳舞,课文被肢解的七零八落,学生们在无休止的演练中对阅读早已兴趣全无? 笔者曾见过《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文字被设计出如下练习题,这段文字是“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问题有:

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2、通过这种议论方法表现了怎样的观点?

3、认真体会“寥寥”“其中”等词语的意思。

4、认真体会“煤”“木材”“一小块”等词语的比喻义。5作者设计这样一种类比论证方式有怎样的效果?

6、试根据此例归结类比论证的有关特点。7类比论证运用的具体要求。

8、选择另外的例子进一步比较分析类比论证的效果和技巧。不足百字的短文既读又写竟然设计出如此众多的考题,着实令人叹服,孙绍振先生曾尖锐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更多的是肤浅苍白的“对话”、过度的文本阐释所呈现出的多元解读等无效的自我愚弄,他认为 这样的结果将最终导致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的长期为敌。

阅读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精读、泛读、略读、跳读等,而这些基本阅读技巧的掌握是学生顺利阅读和提高效率的保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基本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在课文的空白处作旁批,写出自己对课文的鉴赏和评价,学会作摘要,抓关键词挖掘重点句子的含义,通过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筛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最后教师根据文本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大胆进行质疑,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余彤辉.也谈“创造性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5(5):10—14.

0九级语文教育专业学员:韦艳红

篇3: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初探

一、深入挖掘教材, 创设情境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认为, 思想品德是一门具有情感性、生活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课程。新的思品教材, 版本十分丰富, 教学活动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但客观地讲, 有的情景设计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有选择地使用教材。

学生的学习生活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 只有学生喜欢学, 要求学的时候, 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 学习的这种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看我们的教师的教学艺术了, 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设置悬念, 创设情境等, 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如我们讲到“网络与青少年的学习”时, 我们发现在农村有许多学生较少接触电脑, 他们往往就不可能明白网络能给学习带来的方便和上网带来的乐趣, 当然也不能明白上网成瘾给学习带来的危害。那么教师就应该在较全面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功用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时代网络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上网不仅仅是游戏, 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知识, 提高我们的思维视野, 寻求他人的帮助, 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追求更好的学习效果。又如我们讲到艰苦朴素, 创建节约型社会时, 有这么一幅图画, 画面的内容是一位老爷爷给准备外出春游的孙子带上军用水壶和面包, 而孙子却毫不领情地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带这些?”面对这幅画面, 城里的学生自然明白画面的意思。可是, 我们所在的山区学生, 却认为画面中的“小孙子”太幸福了, 有这么好的水壶和面包, 却不知道珍惜, 比我们装凉水的破玻璃瓶好多了, 至于面包则是农村山区孩子生活中的奢侈品, 因为只有他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赶场时, 才能买回面包并作为奖励品送给他们, 平时所享用的更多是“烧红苕”、“烧洋芋”一类的点心。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先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方式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依然存在的巨大的城乡差别。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弄清题旨的同时, 更起到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的作用。

二、以课本为基础, 以社会为背景,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教师怎么教, 学生怎么学, 结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更不能使学生的品德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按照新的课程理念, 以课本为基础, 以社会为背景,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1、采用“情境”+“问题”式。

以采用教材中情境为主, 依据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可以由师生双方共同设计, 改变过去常见的一问一答的形式, 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2、学生自制教具。

在农村, 教学设备往往不足, 教学用具较单一, 除了一本教材, 教师可用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自制教学用具。这不但可以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畅谈理想》一节中, 教材只提供了一个“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你有些什么优势?”的问答练习。我在课前, 收集了许多当前人们在交际中常用的名片, 展示给学生做参考, 要求全体学生回家根据自己的个人理想设计一个自己的名片。结果学生的设计非常丰富, 非常精彩, 通过交换名片, 畅谈理想, 我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3、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并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4、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等, 比如:清明扫墓活动, 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崇拜英雄的情怀, 帮助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三、适度点拨引导, 及时表扬肯定,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农村, 在山区,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 甚至他们的品德与社会发展相差甚远, 更不懂得品德修养是要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的道理。“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 努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 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 学生可以自问自答, 然后过渡到课堂教学中的共同探讨难点, 掌握所学的重点和难点, 独立研究解答难题,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通过帮助“典型”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从此带动全体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修养。

摘要:新课标体系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要求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深入挖掘教材, 创设情境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按照新的课程理念, 以课本为基础, 以社会为背景,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 努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成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 阔步向前的重要航标。

篇4: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法;教材处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70-01

语文课堂的沉闷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师,这一点在农村中学尤为普遍。农村中学的高中生源本来不佳,很多学生的厌学情绪早就积累了多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快速改变他们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再加之语文是一门很难让学生在短期内有成功体验的学科,不少学生努力了许久,却发现在考试的时候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分数的提升。于是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语文读与不读一个样,考高分不易,但拉分也不多。这样的状况长期持续下去,使得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里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语文,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结合在农村中学多年执教高中语文的经历,从激活课堂教学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一、灵活选择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充满生机的,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集中注意力,从而对语文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的时候,学生就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1、巧设悬念,抛砖引玉

农村中学高中生基础较差,如果在上课的时候没有适时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动力,思想上开小差。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巧设一些悬念,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兴趣。如在高中诗词教学《声声慢》时,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首婉约词了,再学习下去便觉得意兴阑珊。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在学习之前先提出问题:李清照在词的末句写道“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么你们认为除了“愁”字之外,还有哪些字可以用来概括作者这个时候的心情呢?这个问题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有的说用一个“惨”字,有的说用一个“悲”字,有的说用一个“苦”字。笔者再顺势引导学生从词出找出自己用这些字的依据所在,这样一来,课堂就不至于枯燥乏闷,学生的主动性也调动了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氛围中。例如: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作铺垫,可以在开讲时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最快地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讲授《鸿门宴》一文时,笔者采用了诗词导入法来创设情境。首先笔者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项羽和刘邦的诗歌: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两首诗歌后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从诗中不难看出项羽感叹、无奈以及刘邦的自信与欣喜。于是笔者再接着提示:楚汉相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这样看似简单的诗词导入,却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了很强烈的阅读文章的欲望,学生很快就融入了老师设置的情境中。这对于农村中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高中语文注重人文性与科学性,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必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独特审美价值。从而喜欢上语文课。

1、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是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一文的教学中,在理解们作出决策的四个原理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将这四个原理灵活地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从生活中举出实例来让学生作出决策,并引导学生体会自己作出这样决策的原理跟课文所述是否相符。由于文中所说的许多实例跟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如上大学的成本、考虑边际量的原理都让学生兴趣盎然,因此学生参与度很高,讨论也非常热烈。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这些原理的理解,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此外我们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篇5: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拓展运用等环节的设计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操作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当今教学的主旋律,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思想,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臵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

如在讲授高中语文《〈诗经〉二首》这一课时,我运用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在理解这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氓》中女主人公遭‘士’遗弃,其兄又‘咥其笑矣’,而《静女》中的‘静女’却又为‘士’所热恋,如何解释两位女性不同的境遇呢?‛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先是低头沉思,接着在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甲抢先回答:‚这是因为《静女》中的男子还处于恋爱的初期,所以热情高涨,一旦当他得到爱情后,就不会这么有热情了,或许也会和《氓》中那位‘士’一样对‘静女’变心。‛

生乙:‚我不同意甲的观点,我认为出现这种境遇的不同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人与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氓》中的‘我’所嫁的‘士’是个负心汉,而《静女》中的‘静女’遇到的却是一个对爱情专一的男子,不是每个男子都很容易变心的„„‛

乙还未讲完,就有一女生丙予以还击:‚但你要知道,《氓》中‘士’一开始也是很痴心的呀,其程度绝不亚于《静女》中的‘我’,但最后不还是变心了吗?谁能保证《静女》中的‘我’不会也走这条路呢?其实男子是最容易变心的。‛这话遭到了几乎所有男生的一致反对,于是一场讨论快要变成了一次舌战。激趣火候已经成熟,看来我不得不出来‚主持公道‛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确实,《静女》中的男子还处于热恋时期,自然热情万分,至于婚后他是否会变心,就很难说了,这要看他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两个男子的身份是有差别的,大家能否说出这种差别?‛台下又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我进一步提示:‚从《氓》中的‘士’‘抱布贸丝’,我们可以估计‘士’可能是什么人呢?(生答:商人)对,可能是商人。而从《静女》中的‘俟我于城隅’、‘自牧归荑’又可以猜出‘我’可能是什么人?(生答:农民)对,可能是农人。而商人和农民由于生活环境、方式的不同,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也是有一定差别的,相对来说,农民比较朴素,思想比较纯洁,也许不会像商人那样容易变心,这从后来一些文学作品中也能得到一些验证。当然,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亦属一家之言。关于这个问题,大家课后还可以继续做口头或书面讨论。‛

又如教学《琵琶行》我就这样提问:‚如果琵琶女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境遇会如何?会成为‘超女’或明星吗?‛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讨论‚假如把刘兰芝带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她可以怎么做?‛‚假如焦仲卿对母亲的态度强硬一点,他们的爱情会怎样?‛精心设臵这样的‚问题场‛,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了异常激烈的讨论,展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很好的开启心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宰,学生是被动接受‚饭桶‛,扮演着‚记者‛、‚录音机‛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只强调了教师的活动,学生是没有活动可言的,其学习是静态的,被动的。而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和开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学习活动,它所营造的学习氛围,目的就在于引起他们动脑、动口和动手的主体活动。

二、点拨中深化,体现民主与集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讨论在学生自主提问探究学习中,教师应及时做出评价,但要多民主,少批评,不能放弃和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提问与讨论,必要时给予点拨。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是推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内驱力。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把学生想解决某个问题的愿望转移到研读课文内容上来。

教《琵琶行》一课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假说:假如琵琶女现在还活着,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得写自荐书,你能帮这个才女写一份自荐书吗?我们手头能够人人利用的资料就是《琵琶行》。咱们好好研究一下课文,完成这个任务行吗?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向学生呈现了与当前研读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景,使研读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因此,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对课文的研读探索。当学生研读那极富美的感召力的课文时,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和理智逐步实现了交融和同构,进而以课文为媒介彼此发生了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对答。如当学生所提问题解决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深思;当学生的意见徘徊在一些无意义的谈论和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时,或者学生各持一词,甚至偏离课文内容,因认识偏激出现争论时,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点进行讨论。教师不能充当观众,只看热闹,而应该是‚主持公道‛的‚导演‛。‚群言堂‛的气氛虽然是活跃,但是如果学生各执一词,出现偏激的争论,教学内容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了主题,偏离了教者的意图,好戏会变成‚闹剧‛。

所以在民主讨论的白热化的‚戏剧高潮‛,教者应该有集中的点拨,这则戏才能有始有终。

三、课堂互动,突出自主学习‚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馈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活动方式。当师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

首先,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甚至有时候,教师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想当‚老师‛的愿望,大部分内容都要由学生做‚导师‛,放手让学生对课本、课外资料自学,尝试解决一部分疑难问题,对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

其次,以合作学习小组(4—6人)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互助互学,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个别疑难。然后,教师解疑,教师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老师则当‚旁听生‛,在他们讲疑答难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他们所具有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大地出乎你的想象。同时,也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探究才能成为现实。这样,从老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的‚群言堂‛。

四、联系生活,延伸课堂 现实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根基,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与意义为目的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必须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杜威曾这样表述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课堂教学讨论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思想、人生困境,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可以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

如教学《孔雀东南飞》针对社会上经常出现因爱情悲剧或因遭遇挫折而选择自杀这种过激的行为,当时,学校也刚刚开展 ‚生命没有彩排‛和‚关爱生命‛的教育活动,于是我问:‚两个主人公选择了自杀这种过激方式作为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但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看好不好?为什么?请联系社会实际并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你的看法。‛

又如教学《赤壁赋》时我这样设计提问:‚面对工作生活的种种困惑,有的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的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的人及时行乐,有的人珍惜寸阴。而苏东坡又是如何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

探究问题要把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可能生活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启学生心灵之窗,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精神的迫切要求。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带来了生机,让课堂教学充满自由和欢乐,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上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就象中国画中的留白一样,教师在课堂上也应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心理处于暂时的不平衡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收到更大的教学效益。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6: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式初探

语文课‚学生投入――走上讲台‛教学模式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投入‛的理?,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语文课教学。本文就从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案例、教学效果及教学体会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投入 行为投入 情感投入 认知投入 教学模式

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主动投入,笔者在教学中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运用‚学生投入‛的理论,尝试教师退出讲台,学生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投入教学――走上讲台,充当教师,带动全体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传授者,形成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学生投入――走上讲台‛教学的模式。

一、‚学生投入――走上讲台‛教学的理论依据

‚学生投入‛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行为投入为载体的个性化的课程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的经验活动。

学生在学习的投入,包括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三个方面,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以行为投入为载体。行为投入指学生在课堂可以被教师观察到的行为和课外时间的投入;认知投入指认知活动中感知、思维等在学习中的投入;情感投入指意向活动中情绪、意志、欲念等在学习中的投入。

二、‚学生投入――走上讲台‛的教学目标

所谓语文课‚学生投入――走上讲台‛式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投入‛的理论,以阅读教学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文内容、表现方法等方面,让学生以走上讲台的方式,从行为上带动‚情感‛和‚认知‛投入整个教学过程,象教师一样引导学生挖掘课文的文本价值、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语文课教学。

这一教学方式进行之前,教师先选一重点课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示范教学,然后选择适当的课文让学生讲解。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把课文分成若干小部分,分配给由六到七人组成而能力互异的学习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课前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教师检查,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小组推举一人写成教案,并上台讲解;组员补充,并针对某一问题主持全班讨论;之后,教师总结,评价教学得失,强调知识点和重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讲一遍,教师评析一遍,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够加深印象,增强理解。

三、‚学生投入――走上讲台‛的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过程

首先,学生阅读课文,搜集有关的资料,并分析、研究资料和课文,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弄懂全文内容及其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

其次,各学习小组把重点放在所分配的内容的理解上。

再次,教师检查,提出问题或指出漏洞。

最后,学生总结归纳,写成教案。

2.课堂讲析过程

首先,学生走上讲台,分析讲解所分配的课文内容。

其次,学习小组成员补充主讲人遗漏的内容或讲解时表达不清楚的地方。

再次,其他小组学生发问,进行讨论。

最后,教师评析教学得失,强调知识点和重点。

四、‚学生投入――走上讲台‛的教学案例

以古文《过秦论》教学为例说明

1.课前安排和课前准备

《过秦论》共五个自然段,长一点的第二、三自然段划分为二个小节,全文分七小节,再加上全文总结,就分给八个学习小组,基本上全班学生从行为上参与了进来。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入课前准备状态。

2.教学过程

首先,主讲人上台讲解,然后,备课小组同学补充发言,再下来全班发问、讨论,之后,教师从两方面予以总结一是抓住学生有分歧的地方进行分析讲解,二是纠正或补充学生讲解和讨论时有失误或遗漏的地方。

比如学生讲解第二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余‛字,有的同学说是‚剩余的‛的意思,有的同学说是‚多余的‛意思,有的同学说是‚足够的‛意思。面对分歧,引导学生阅读上文一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因矣‛,并分析说‚这一句说明秦人与九国未交战,自然不会损失兵力,就不存在‘剩余的’意思。一个秦国之师与九国百万之师在兵力上比较,也没有‘多余的’意思。那么到底‘余’是什么意思呢?还要看上文‘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从这句说明九国联盟瓦解了,百万之师也不存在了,那么面对一个个诸候国,秦的兵力是强大的,但不会是把与某个诸候国的兵力相比较之后,让多出的兵力去打仗,而是集中所有的兵力去打,所以这里的‘余’应理解为‘足够的’意思。‛

再如,学生在总结写秦的强盛时,板书不够完整,也不够简练,我就上台针对板书讲解补充,明确秦的强盛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三王的扩张;二是诸侯的恐惧;三是秦的反攻;四是王弱而国无事。

又如学生总结第三段,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治国措施,分析得不清楚,概括力不强,没抓住要害,我一一引导使学生明确了秦始皇的治国措施是‚愚民政策‛、‚弱民政策‛、‚敌民政策‛。特别后面的以民为敌的政策,国家统一了,也收缴了六国的兵器铸为金人十二,但秦始皇还在国内四处布满了强兵利卒,随时缉查盘问呵斥老百姓,作者的‚谁呵‛一词有力地揭露了秦始皇以民为敌的暴政。

学生讲完一节,补充、讨论,教师评析总结得失,用了两个课时完成了教学任务,特别令人欣慰的是,我随意抽查了几位学生,他们都能有序地把课文内容背下来,虽不流利,但把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都背了出来。

五、‚学生投入――走上讲台‛的教学效果。

1.以教促读――强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搜集资料信息,分析研究,思考理解,归纳总结,到上讲台讲解,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动脑、动手、动口,能自觉地把教师分配讲课任务的压力变为动力。跑书店、图书馆查阅资料,向教师请教,做到有目的的学习,有步骤的探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力争达到全面而正确地理解,形成自我学习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即阅读能力。2.以讲促说――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上台讲课,就是一种口语实践活动。在讲台上学会用简洁、灵活、自然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既锻炼口语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丰富性的能力,又反映出备课时教案写作中思维的明晰性、周密性、逻辑性和广阔性。

虽则第一次可能不尽不意,但锻炼的次数多了,准备充分了,经验积累得多了,就克服语言的烦琐,克服思维的单一和思路的凌乱,做到出口成章,流畅自如。

3.质疑问难――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班同学讲课,没有教师讲课时的距离感和压抑感。况且一堂课有几位学生上台讲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课特点,自始至终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再者,教师坐在同学们中间当一名忠实的听众,缩小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成为同学们学习上的朋友,使课堂间形成了一种宽松、平等、新鲜的氛围。

这种氛围诱发了听课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因为是学生讲课,受主观因素如怯场、知识面不广、经验不足等影响,学生在讲解时出现的问题多是难免的,听课学生质疑的地方也会增多,课堂讨论也就成了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问题的随堂解决,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上深刻的印象。这样,问题教学才真正走上了正常的轨道,也正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学生讲课讲得好,听课的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受到启迪;如果讲得不好,听课的?W生和教师也可以告诫讲课的学生,自己也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以警示自己的学习或教学。

六、‚学生投入――走上讲台‛的教学体会

1.学生走上讲台,教师方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对于某篇课文,学生到底哪些经过自学就能弄懂,哪些还弄不懂,从学生讲课中就表露了出来。教师只要抓住学生的不懂或模糊处,也就基本上抓住了教学的难点;或者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所偏差,经过教师的分析,知道存在的问题之所在,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同时,学生讲课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从中可以发觉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地改进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

2.学生走上讲台,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由教师讲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到学生听课做笔记、回答问题皆是单向教学的模式。而学生投入教学,走上讲台,由学生讲解课文、学生质疑问难、学生集体讨论,到教师总结评价,启发引导学生再思考,再研究、再探索,乃是由学生到教师,再由教师到学生的双向共融的教学模式。

在师生双向共融的模式中,教师只起导航作用,即主导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操作中教师才真正把握了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所推行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学生和教师才真正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境界。

3.学生走上讲台,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在一些忧患。上台讲课的学生既参与了课前准备的整个过程,又写成教案上台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讲出来,还能做到‚学生投入‛理论中行为、情感、认知的投入,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学习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深化提供了信心和动力。但未上台讲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行为‛投入了其中,但在情感或认知投入方面还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关于这种现象如何克服,我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答的是都想有上讲台讲课的机会,一增强责任心;二变压力为动力,全身心投入学习;三积累经验,培养各种能力。

篇7: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仪陇县立山中学校      陈光林

随着初中语文新的教材的使用,文言文份量大量加重,占每期内容的三分之一强。如果教师还是那种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结果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死气沉沉。这样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差,效率底。怎样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处于动脑、动手、动口的最佳能动状态呢?我在反复阅读了程汉杰著的《实用快速阅读法》、吴桐贞编著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江西蒋益明的《文言文教学‘五读法’》、江苏许闵的《文言文教学中的‘互动模式’课题研究报告》、湖南范晓燕的《文言文五疑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中“大家谈:怎样教好文言文”专栏十几期几十篇文章以及江西陈拂成的《五问自读教学法》等文章和专著后,根据我们农村初中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师生缺资料等情况,提出“农村初中语文文言文两环十步教学法》现简介如下,以期同行的斧正和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第一环    疏通文意

1、试读。学生试读课文第一遍,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结合注释、工具书解决。试读第二遍后,按照“名、时、地、评、著”的内容掌握作者。

2、领读。教师先指定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正音,断句。然后领读课文至少两遍,根据难易决定领读的遍数的多少。这是为了解决一部分朗读有问题的同学,让每一位同学都达到会读的要求。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至少两遍,直到读熟为止。

4、试译。学生结合注释或工具书参考资料自己独立试译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句。

5、请教。学生带着不懂的问题向周围同学请教、讨论,再将不懂的问题归纳出来,准备在全班释疑。

6、释疑。对共同性的问题,师生一起释疑,教师适当点拨重难点词句。

7、轮译。学生轮流翻译课文。师生正译。

第二环   简析课文

8、写什么

主要是让学生把文章“读通”,着重点是整体感知,通过“析题目,抓要素”,从整体着眼,紧扣文题和文章内容的联系,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抓住诸如时、地、人、事等要素,用简洁的语句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9、为什么而写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读深”,着重点是整体领悟,通过“抓关键,想意图”,从整体着眼,找出文章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进而深入思考这些词、句、段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作者是为什么而写的,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找出贯穿全文的“红线”,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10、怎样写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精妙处“读熟”。着重点是整体鉴赏,通过“细对比,品词句”,从整体着眼,看清文章围绕主题,用了那些表现手法及如何遣词造句、 布局谋篇,细心品味那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领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进而消化吸收文中的语言,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这三步也是从整体的学习着手,从根本上把孤立的.逐段繁琐的分析变为联系的总体的阅读理解,把短间隔的琐碎的一问一答变为长时间的系列的读思议辩,把割裂的分块的字词句篇教学变为整体的递进的教书育人。

篇8: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1 教什么

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总得有个“抓手”找准“基点”才行。抓住什么, 找准什么才能突出教学过程的高效性, 一篇课文可以学习、把握、挖掘的要素有很多, 但总要找准一个明确的目标。勿庸置疑, 许多教师备课很认真, 在上课时也严格遵循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去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 领着学生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每一项目标, 结果是目标有了, 过程有了, 学生却丢了。我觉得:为目标而目标, 围绕的只是课本, 面对具体的人而设定目标, 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无论是哪一堂课, 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 它应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根据课堂的知识反馈去设立和修正。

2 怎么教

“亮点”的营造将带动整个课堂, 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导向, 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升华。“亮点”可以是先行“预设”的, 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那么, “亮点”该何时带出, 又该设置在什么环节?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智慧和意识。

2.1 驾驭全局处设亮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 由于知识的限制与经验的不足, 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 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 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激发点, 预设一个或多个“亮点”——即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提得巧, 问得新, 产生“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2.2 导课时设亮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他们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 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西不愿接受。教学中如何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呢?如何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开始就高效地定格于课堂?我认为导课时设亮点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

2.3 打破课堂困局时设亮点

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量”的, 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突变”是无法“设计”的, 而这样的“突变”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不能过分重视预设性目标而忽视生成性目标, 过分重视既定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对学生的适时引导, 只有力图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 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2.4 质疑探究、争议处设亮点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并非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 有的是师生互动中, 教师及时把握、整合学生的观点而临时生成的, 这时, 教师能否依据文本的中心, 适时引导尤为重要。

3 挖掘拓展点 (即“教得如何”的效果巩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并积极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拓展教学是巩固学生知识、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的高效手段, 恰到好处的课堂拓展与延伸, 就如一支乐曲回味无穷的尾音, 常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形成课堂上的亮点。但不能纯粹为拓展而拓展, 紧扣文本还是第一要义。

语文课堂是灵性的课堂, 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因此, 如何延展教学文本, 把文本放置于广阔的文化空间中, 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我们的脚下, 有一条滋养了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走, 精卫鸟在蓝天里歌唱;嶙嶙魏晋风骨, 巍巍盛唐气象;苏东坡月下把酒, 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夜夜梦里点灯……语文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漫步这历史和文化的长河, 和学生一起沿着历史长河古道逆流而上, 拾一块女娲补天的彩石, 借一弯汉宫的冷月, 摘一支渭城朝雨中的柳枝, 带领学生走上精神和文化之旅, 将语文课堂放置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 即使是枯燥的文本, 也会变得灵动起来。这样, 教师教起来可以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学生学起来可以举一反三, 集思广益。而且广度成就高度, 学生在文化之旅和文学殿堂中可以自由的翱翔, 释放心理能量, 激发心灵畅游, 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陈琳.用思考垂钓思想[J].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 2005 (2) .

篇9: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滞后,学生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比较熟悉信息技术课,有的学生是“一窍不通”,组织教学相对较难。结合其它科教学的经验,采用分组制度,把一个班分成多个教学组,每个组设一名相对来说是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作为组长,负责该组的学习指导,当几个学生同时需要指导时,先求助组长,若其不能解答,再求助老师,这样给老师一个缓冲时间。学习上形成一个形式上的等级制度,实质上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差的同学想超过班上的组长,组长不甘落后,就不得不常常请教老师。这样,特别是上机课时老师用不着整堂课在教室“东奔西走”,而且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论课教学模式

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时中的比例相对较少。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适合完成像基础知识、程序语言、小结讨论等内容的教学,所以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时中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课。应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理论课最好也在微机教室或多媒体教室里上。老师结合理论设置一些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理论,然后通过操作验证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不会感觉到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抽象和枯燥。

应取消课前用于知识记忆性质的检查提问。在目前信息技术课时不多的情况下(在我校是一个班每周一节课),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安排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这个思考题可以是用已学知识构思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是分析学生上机过程中某个有代表性的技术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設计排除的方法。思考题的设计不但要兼顾“温故” 重要的是有可操作性并导出本节所学、鼓励发现问题、培养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的功能,要允许学生查阅资料或讨论。

牢记课堂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对于新授课,只要学生能自学弄明白的问题,教师就不要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出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最后教师再通过课堂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教学过程紧张但不忙乱,自身的教学效率与计算机的高效性和谐一致,使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

要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追踪新技术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教学中不但要追踪新技术,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由于有关新技术的教学内容对设备要求较高,一般学校设备更新的速度目前还不能与之同步。因此,学校可安排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如暂无多媒体教室也可用教师机和大屏幕彩电替代)对Windows和Internet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和应用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感受这些应用技术。

三、课堂实践(上机)课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要求,上机课的课时应占信息技术总课时的70%以上。有关操作的教学内容应安排在机房进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有关操作的教学内容应安排在机房进行。配有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机的现代化机房,能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对暂不具备以上条件的机房,也应常备一台投影仪,教师要精心设计制作投影片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效率教学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掌握。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比如在学生已掌握Word表格的同时,并让他们自学Excel表格,并让学生进行对比操作。再比如在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基本编辑方法时,对一些修饰性操作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创造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Word设计贺卡、办报,用Powerpoint作电子报告、用Excel分析班级成绩,用Internet进行信息交流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两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程序设计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应让学生适当参与。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只需学习十几个简单的语句,即可编出多种多样的程序。让学生学一点Basic或Pascal语言的程序设计,学生用所学语句自己组合成程序,用来解决某个问题:画图、奏曲、解趣味数学题、进行成绩分析等等。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就是创造,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规划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其它课程不能替代的,是性价比非常好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键盘指法的常规训练尽量与英语学习相结合,要常抓不懈。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参差不齐,相当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关电脑,更谈不上熟悉键盘了。对于这部分学生每次课要求他们用5分钟时间练习指法。

现在宽带网在农村地区已经铺开,在Internet上进行冲浪,会使学生在学习、感受高新技术的同时“足不出户,遍知天下事”。因此对学生开放微机室网络,派专人管理监护,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学的能力。

四、课外实践课

“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学习中会涌现出许多学生计算机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校、教师、家庭应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爱好给予保护、培养和正确引导,以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避免这些学生在惟利是图者的诱导下变成电子游戏的牺牲品。

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应分程序设计和应用技术两大类进行辅导。所以把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程序设计小组。

中学各个阶段的程序设计课外实践应与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结合。由于此类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只有心理素质好、文化课成绩优异、熟练掌握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学生才有可能在较高级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因此,此项培训应从小学抓起。在小学LOGO语言编程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好苗子升入中学后,应使其参加中学程序设计兴趣小组,继续学习Basic或Pascal语言的程序设计,为国家计算机高级人才的早期培养尽基础教育的责任。

2应用技术小组。

在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中可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如创作美术作品;普曲或合成音乐;设计贺卡、电子像册、公益广告、网页;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到、巩固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规划的能力,深受学生喜爱。

上一篇:活动制度下一篇:一年级班数学教学计划集锦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