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观

2024-05-08

庄子哲学观(精选十篇)

庄子哲学观 篇1

一、求生之本:护养精神

从古至今, 对生命的追问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庄子在《养生主》的开篇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矣!庄子认为对个体而言, 以有限的生命去实现无尽的理想愿望和精神追求, 是不可能的事情, 同时他向世人提出了什么是人的生命中最应该护养的问题, 生命之本是什么?是外在的物质满足?还是内在的精神需求?庄子哲学在生命之本这个问题上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庄子主张养神 (即养心) , 亦即通过静功, 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养生主》的要旨是顺其自然, 才能养生。庖丁解牛, ‘因其固然’, ‘依乎天理’, 便可以‘得养生’。外篇有《达生》, 主旨是全精、养神。守气, 全形保真, 方能畅达性命, 对于世人‘养形足以存在’的观点持批评态度。《知北游》则认为, 养心要去掉‘四六’, 不以外物所累, 方能‘平气’、‘顺心’。”庄子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只有在精神上得到了护养, 才能真正畅达性命, 才会活出生命的本真意义。《逍遥游》其实是一个思想者庄严的人生宣言。他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生命意义以及生存法则。正是因为深刻理解了人的真实处境, 他的内心变得旷达而澄明。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心力游于逍遥之境, 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 去探索那无穷之域的秘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觉醒”。庄子逍遥的人生态度, 实质是一种回归生命的本源, 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护养与超越, 他倡导以一种超自然的精神面貌来应对生命中的种种苦难与诱惑。而这种超自然的、自由的精神正是当下大学生所缺乏的, 也是当下生命教育所缺少的灵魂部分。

二、处世之态:豁达人生

从庄子的哲学中, 可以概括出其处世之态有以下五种:平常之心、应变之力、舍弃之当、利害之衡、用处之智, 而这五种的处世之态, 对当下精神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第一, 要习得一份平常之心。庄子著名的话: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句话给当下的大学生带来的启发除了“有限胜无限”的含义之外, 还有一层“不追求神奇, 脚踏实地, 活在当下”之意。因为无涯之境是虚幻之境, 不切合实际之境, 是不可预见之境, 只有以一颗平常之心来处世, 才会达到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生命才会活得真实而又有意义。

第二, 要获得一种应变之力。庄子提倡人们要做有“水智慧”的人, 他认为“水的智慧”是一种很高超的智慧, 水是善于变化的, 它常常因势利导, 最终能取得胜利。当代大学生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过程中, 不要被外物损伤自己, 也不要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而损人利己, 只有善于巧变, 才能通达。

第三, 要学会恰当舍弃。当代的大学生, 往往雄心壮志、志向远大。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 常常会有无奈和无力之感, 生命也变得异常“脆弱”。但是为了实现理想, 为他人所不齿而“奋不顾身”。显然这是一种极端化的处世态度, 庄子告诉我们只有学会放弃, 懂得舍弃, 生命才会得到升华。他的逍遥游有四大境界, 第四层境界就是“弃风”。“弃风是最高境界, 弃风后鹏才是鹏, 飞才是飞……放弃, 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 是一种将生命升华为安然超脱的精神。”

第四, 要权衡利害关系。庄子说:以人之言而遗我栗, 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 此吾所以不受也。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难以猜测福祸的变化, 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之所依”, 只有正视事物的利害关系, 不为表面的利益所迷惑, 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

第五, 具备用处之智。庄子以《大葫芦》的小故事揭示了一个大道理:世上无无用之物, 关键在于有无一双慧眼。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人,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同时, 我们也不能自我轻视。很多大学生在求学或者求职的过程中, 因为屡次受挫, 就轻易自我否定, 所以在精神生命教育过程中应该有意去引导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和自己的智慧之眼。

三、溯真之源:追求真我

当小悦悦事件、“最美司机” (1) 等社会冷漠的现象相继涌现, 究其根源, 不是社会的冷漠和他人的无情, 而是由人自身所造成的。如类似老人“假摔”诸事件的频频出现, 使得人心开始相互猜测、相互漠视。同时, 大部分的商人失去真我, 违背良心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失去真我, 无视道德来追求名利双收等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这种现象也蔓延到了圣洁的校园之中, 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纯真感情的淡化、物质化、世俗化, 使得很多大学生面临着交往的障碍、精神的困惑;随之也带来了很多生命的隐患。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生命承受了不可承受的负重, 所以追求世界的“本真”面目就要追求“真我”。

庄子在《齐物论》里提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其实就是强调了真我的存在。因为只有真我的存在, 才能真正实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庄子思想的精神, 乃是在于他首先把握住这个真我, 然后再破执, 使破执成显正的一个前奏。譬如《逍遥游》一文的开端, 便揭出大鹏的境界, 这是真我的化身说法, 由这只大鹏的出北冥, 这是把海天打成一片, 把时空浑然一体。然后, 再反观小蜩小鸠的行为, 就能破其浅陋了。再看《齐物论》中从头到尾都在批评世俗的一切观念意识, 但并非只是批评而已。因为《齐物论》从头至尾都在衬托着一个真我。可以看出庄子精神的本源在于追求真我, 体现真我。很多学者都认为庄子的逍遥是一种忘我之境, 究其思想的内涵, 其实忘我并非是要世人忘记自己, 而是一种超越自我、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

四、修养之方:涵养智慧

生命是一个过程, 是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因为人作为有感情、有思维能力的动物, 所以它更是一个需要修养的过程。庄子的在其哲学中提到了“心斋”与“坐忘”和参透的做法, 笔者认为对当下精神生命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 是精神生命教育的修养之方。

第一, 心斋与坐忘。庄子认为“心斋”与“坐忘”都是人要达到“无己”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其实“心斋”是达到境界的方法, 而“坐忘”就是其工夫。关于“心斋”, 庄子提到: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心斋”其实是一种去除忧虑和欲望的精神修养之方, 促使心不被外界的物所困扰, 从而保持一种空明清静的状态。关于“坐忘”, 庄子明确指出: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智, 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坐忘”即一种端坐而物我同一, 从而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在当下有很多社会人士为了争名逐利, 而患得患失, 没有了安然自得的精神家园, 这种风气也逐渐蔓延到学校里面, 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 面对工作的忧虑, 面对金钱、名利的诱惑, 使得精神极度地迷惘。而庄子的“心斋”与“坐忘”正是我们大学生在应对复杂的社会过程中急需的一种修养之方。

第二, 参透。庄子说:语道而其序者, 非其道;语道而非其道者, 安取道哉。东方夫子认为, 庄子的道是存在于事物当中, 说出来的道非事物中的道, 参透即是一种在实践中领悟道的过程。在精神生命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透, 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只有这样, 才能悟出生活之道、生命之道。而纵观当下的大学生, 有很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们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而一旦走出学校的时候, 便措手不及, 无从适应。因为他们虽然在校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但还是不懂得如何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智慧地运用文化知识。所以这些也应该是生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人只有参与实践活动, 积累实践经验, 才能使真正了解世界, 悟出生活的真理和生命的真谛,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内心不断强大。

生命教育在关注如何使大学生的珍爱生命的同时, 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精神生命的教育, 因为只有抓住问题的根源, 才能真正治本。不言而喻, 大学生的精神生命教育对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庄子的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同时它也是当代的大学生走出时代困惑, 精神迷惘的智慧之源。

摘要:当前对大学生命教育研究的不足以及高校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相继涌现, 使得我们要加强关注精神生命的教育。而庄子哲学中体现的“求生之本”、“处世之态”、“溯真之源”以及“修养之方”四方面的内容给当下精神生命教育带来重大的启示。护养精神、豁达人生、追求真我以及涵养智慧应是精神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此来探讨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大学生命教育,庄子哲学,精神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熊铁基.二十世纪中国庄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426-427.

[2]东方夫子.国学与人生[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6:141.

[3]庄子·人间世[A].郭庆藩.庄子集释[C].北京:中华书局, 1982:147.

论庄子人生哲学 篇2

论庄子人生哲学

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发端于个人生存和生活展开的困境,通过对人生困境--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社会的命与礼、来自自我的情与欲的.观察、体验和分析,以自然为基础提出超脱的方法--追求精神上的超脱.“逍遥”是庄子憧憬和追求的精神自由的境界,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作 者:柴忠月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223.5 关键词:人生困境   逍遥游   相对自由   绝对自由   超脱  

从《庄子》诸篇看庄子的处世哲学 篇3

关键词:《庄子》;处世哲学;活命;出世;入世

任何处世方式的建立都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庄子作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家,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自然构建起他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他的处世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庄子的处世哲学是一种“混世主义”哲学,或者说是“游世主义”“滑头主义”。这就很值得商榷。下面笔者就从两个方面探讨庄子的处世哲学:一是他对待生命的态度,二是他对待政治的态度。

一、活命的哲学

庄子曾在《养生主》中表述了这么一段话:“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说“做世俗上的人所认为的‘善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世俗上的人所认为的‘恶事不要遭到刑戮之害。顺着自然的理路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生命。”(《庄子今注今译》)什么是“世俗上的人所认为的‘恶事”?庄子没有划定明确的界限,而是主张善恶不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呢?有人认为这表现了庄子不讲道义原则,是一种“混世主义”(或者叫“游世主义”“滑头主义”)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定位是过于苛刻的。庄子在《养生主》中的那段话里说得很明白,他之所以主张那样做,是为了“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生死问题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庄子着重讨论的问题之一。《秋水》中记载过楚威王遣使聘请过庄子一事。说的是,庄子拒绝重金的礼聘,回答说:“吾闻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看来,庄子的确是认为生贵于死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战乱的年代,“曳尾于涂中”自然就比“留骨庙堂之”上可贵得多。所以,从本质上说,那些所谓的“混世主义”“游世主义”的人生态度只是庄子希望能够在纷飞的战火中“苟活于世”的活命哲学。

如果庄子不分善恶是一种活命哲学的表现,那么庄子所津津乐道的养生之道,不也是为了保全生命?《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篇就向我们形象地道出了这一点。

在此篇中,庄子认为社会如牛的筋骨盘结般复杂,并且“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所以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必须 “以无厚入有间”的方式,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然而,又有人以此认为这是庄子“滑头主义”的表现。然而,这个论断未免过于片面,它忽略了客观环境对人的制约这个因素。

庄子采用“以无厚入有间”这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生存,这个动机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意志。因此,庄子出此“下策”,实为无奈之举。在庄子看来社会是黑暗的,不仅充满了权谋诡诈,而且无辜者横遭杀戮。在这个社会中,人际关系纷争纠结,社会“人吃人”的现象惨不忍睹。

综观以上各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处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主张不分善恶、不谴是非、顺其自然、无为无害,“以无厚入有间”,终是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养其身”“终其天年”。庄子的哲学活脱脱就是一种活命的哲学。

二、出世与入世

如何看待政治,如何处理政治关系也是一个人处世的重要方面。那么庄子是如何处理“政事”的呢?

在政治方面,庄子是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统一体。庄子处世的态度是取决于他对当时政治形式的看法。《人间世》中接舆在孔子门上喝的那一段就很能表现庄子的这一看法:“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既然是一个祸重福轻的乱世,能够苟活性命就不错了,一个有见识之人根本就不该投身于政治活动。

但是,庄子处世之中却又含有入世的倾向。《人间世》中有两则寓言。一则是颜回就他要去劝说荒淫暴戾的卫君的事请教孔子,孔子(庄子的化身)明知颜回是“殆往而刑耳”,却没有阻止他,不仅教了他一套应付的方法,末了还说:“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鼓励颜回去说服卫君,只是要他不要强求而已。当然,在这里虽然颜回只是要“乱国就之”,并不谋求权位,但他有做一些事情的必要的想法足以看出庄子关心人民生死,想要入世之心。

由此观之,庄子在政治上是出、入世并存的。一方面,基于对统治者本质的清醒认识,庄子认为单凭个人之力也无法改造当时极不合理的秩序,其个体的清高也不能净化整个人世的卑俗。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正直的士人,庄子对普通民众的悲惨境遇既富有切身体会又饱含无限同情,对上层社会的凶残虚伪既有深刻认识又充满极度仇恨。于是他不甘寂寞,积极投入百家争鸣的时代洪流之中,用批判的武器抨击官方尊崇的价值观念,以浇心中垒块,这时他又是不忘尘世。

总之,庄子毕竟是现实生活中的庄子,他的能屈能伸、能放能收的处世之道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今天,我们又何必深究其处世是否矛盾?何必强求这心灵深沉的动因与超尘拔俗的行为一致?我们只要像庄子一样理直气壮地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论庄子哲学之自由思想 篇4

关键词:庄子,自由,自然,逍遥

在庄子生活的年代并没有自由一词, 自由一词只是舶来品。并且在《庄子》一书中也没有直接出现“自由”这两个字。但庄子却是中国古代最早提出“自由”的思想家, 庄子的自由包括两个大的内容, 一是:自然的自由;二是:逍遥的自由, 他将自由与自然视为生命的“天性”, 将逍遥自由视为生命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他对自由充满了渴望和向往, 他的自由是发自心灵的, 是内心深处的呼唤, 他的自由是逍遥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一、自然的自由

“自然”即自己而然, 自然而然, 指以存在自身为本位, 保存存在的本然状态。“自然”思想背后透露着浓厚的个体意识, 只有尊重个体, 重视个体, 才会有保持个体的本性, 任由存在的本性自由、自然发展的意思。

1、物我齐一的自由

“物我齐一”就是天地万我与我平等, 共生共灭, 无卑贱之分, 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人应当重视自然规律, 不报个人主观成见, 以实现人和自然在自由的境界中随性发展。

在庄子的自然主义和天道观中, 庄子认为自然万物的发展都是其自发性的结果, 并非造物主意识的主观作用。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要做到“与自然齐一, 与万物齐一”, 实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庄子·逍遥游》) 就是说自由是宇宙自然的融合, 自由就是“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的自然境界。在庄子看来, 天自然, 所以澄澈, 地自然, 所以安宁, 天地自然的和合, 化生万物, 并使其和谐相处, 人只有把自己融合在自然的怀抱中,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才能找到生命的本原。

2、人的随性的自由

在《齐物论》中庄子指出:“必有真卑, 而特不得其联, 可行己信, 而不见其, 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 骸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悦之手?其有思焉?如是皆为臣妾乎, 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在庄子看来, 人体的百骸、九窍、六藏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同样是一个自然的, 不受意识控制的活动过程, 没有必要在他们之外设想什么“真宰”, “真君”, 身体的自由是要顺应自然的发展的, 用意识来控制身体, 使其朝着意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这样的身体是不自由的。

同时, 庄子把人的生死也视为自然现象, 认为“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 (《庄子·知北游》) 因此没有必要贪生怕死。生则自然生, 死则自然死, 庄子妻亡, 其鼓盆而歌, 在庄子看来, 生死就如四季交替般平常, 均匀自然, 人死后便安居与天地这个大环境中, 实现自然中的自由。

二、逍遥的自由

庄子哲学的自由思想具有深刻影响的当属其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也就是逍遥的自由, 这种自由是超越时空局限的, 无条件的, 绝对而又永恒的自由, 不是外在现实物质性的自由, 而是精神上, 心灵上超脱现实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不仅是庄子的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更是其自由思想的核心。关于逍遥的自由可以概述为“无名”, “无功”, “无为”, “无己”, 其中“无己”是庄子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

1、“无名”的价值追求

“无名”是一种价值追求, 庄子主张:“为善无近名。” (《庄子·养生主》) , “以指喻指之非指, 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之非马, 不若以非马喻之非马也” (《庄子·齐物论》) 这其中隐藏的含义是指摒弃“虚名”, 摆脱名利等世俗对人的羁绊, 从而回到真正的自我。“道不私, 故无名, 无名故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庄子吸收老子的思想而发挥出来的, 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而庄子则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他指出:“券内者, 行乎无名;……行乎无名者, 唯庸有光。” (《庄子·庚桑楚》) , 让行动合乎于心性, 行动于默默无闻中的人才能葆其光耀, 才能实现个性的发展, 实现个性的自由。

2、“无用”的生活追求人的无用源于庄子的优生之思。

“人之生也, 与忧俱生” (《庄子·至乐》) , 忧患与生俱来, 成为生命本己的规定。因为忧患, 生命才有免于忧患、追寻逍遥的内驱力。在庄子看来, 当此人世背离了大道, 大道遗弃了人世, 生命存在失去了真理性意义, 身处昏乱的人世, 尘网重重, 免于刑戮已是幸事, 而如何安顿必有一死的短暂人生, 达至生命的逍遥境界, 成为庄子“无用”之论的深刻追寻。

庄子在《山木》篇中说道一大树因无用而得享千年之寿命, 以实现自然中的逍遥和自由, 庄子主张人之无用, 但并非是说做一个一无是处之人, 而是不可太锋芒, 无需众人之夸耀与赞美, 该显示能力的时候不退缩, 该隐藏实力的时候不逞能, 看情况而定, 而不是一味的怎么做, 凡事以适度为宜, 此为“无用”。

3、“无己”的精神追求

“名”和“功”都隐藏着一个基本的条件, 那就是自身的存在, 对于“功”和“名”的追求, 本质上就是由于人类自我中心的影响所致, 要实现逍遥的自由就必须摒除世俗的牵绊, 修正到万物一致的状态, 也就是说要实现真正的自由, 便是要做到进一步的追求, 即在“无己”的人格中才能实现, 正如《天下》所说的:“芴漠无形, 变化无常, 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 莫足以归。”这其中所讲的“无形”, “无常”, “无生死”就是指“非我”之意, 在此之上, 则能与天地一而二, 二而一, 分合无形, 来来去去, 以万物为载体, 又超乎于万物之外, 所以“往”也不知何往, “归”也不知何归, 其实根本不需要知道何处“往”, 何处“归”, 以在自然中游历, 而达到虚无, 虚静之境, 这便是“无己”的至善境界, 也是逍遥之自由的核心追求。

在大多数的人看来庄子所向往的那种自由只是虚境, 在现实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但是古往今来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追求却从未停止过。

参考文献

[1]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1]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范曾.老庄心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范曾.老庄心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付鸽粉.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付鸽粉.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张三元.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J].华夏文化, 2005 (02) .[4]张三元.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J].华夏文化, 2005 (02) .

读《庄子哲学》心得(共) 篇5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庄子的《逍遥游》。走进庄子的世界,那奇幻的想象、神奇的语言令我着迷,于是我对庄子产生了兴趣。翻开庄子,去体味内外杂篇的哲理,可我得到的却是迷惑,庄子像是楚狂人接舆,他漫无边际地讲着疯话,那一个个寓言,到底是想说些什么内容?庄子像是一个无所挂记的流浪者,对着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发呆,我似乎能感受到庄子语言之外的大智慧,可它的具体内容,却好像天上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

一次政治课上,老师偶然提到了王博老师的书――《庄子哲学》,老师说书中的语言感性优美,足以触碰到内心的感动,于是我便买来一本,从而对庄子有了更深的理解。

《庄子哲学》从《狂人与狂言》开始,我看到了庄子的率真与可爱。在士人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奔走的战国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是忙碌的,他们在兜售自己的君人南面之术,想把社会改造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可庄子不然,他为自己而活,看淡生死,漠视功名,而将自己的智慧精心灌制入那些厄言、重言、寓言,等待着后人的会心一笑,接着,我便开始了从人间世而始的旅行。老实说,这番旅途是不通畅的,既因为我对《庄子》原书没有仔细详尽的研读,也因为我的思想深度太浅,不能跟上作者的步伐,只能乘一叶小舟,随着王博老师思想的长河流动、游戈,去欣赏沿途的风光,心斋、坐忘、陆沉.……我好像离庄子那个白茫茫的内心世界更近了。

坚持把书看到第七章,我终于可以一睹《逍遥游》的风采了,这正是我与庄子初识的地方。在辽远的、至极的北方,那只大鲲正在休憩,它太大了,以至于“不知其几千里”,以至于让人无法想象它的大,无法想象它的生活状态。此时的大鲲想必正如我小时候想象的鲸鱼吧,被困仄在北海,难以动弹。我又想到了盘古,盘古从黑暗中醒来,四周不见光明,不正与大鲲的处境相似吗?盘古不开心,用巨斧劈开了大地,大鲲不适意,用大鹏取代了自己的形骸,至此才挣脱了束缚,一扫压抑,自由地逍遥在九万里的高空。

可那只大鹏是逍遥的吗?从小鸟的视角来看,它并不逍遥,那么小鸟呢?尽管它自视甚高,但仍然只能控于地而已矣,它也没有挣脱束缚。所以在此处,我产生了疑惑:历史书上的庄子是齐万物的呀!按说小鸟与大鹏也没有区别,那为什么小鸟会嘲笑大鹏,而庄子会说“小知不及大知”呢?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书中说,“‘齐物’不仅仅是要超越万物之间的区别,更重要的,它是以对万物差异性的肯定为前提的”。于是我有了答案,那只大鲲是可以称作逍遥的,但似乎还不是,因为它有所求,它要飞到南冥,另一个辽远的地方。

因为对南冥的追求,大鹏起飞了,所以我又生出了第二个疑问:大鹏代表了什么呢?大鹏所追寻的南冥是什么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儒家以人视视世界,为我们建构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条框,为我们设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一切似乎是清晰的,我们只要遵循着圣贤为我们划定的规范,自可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但如果以天视视世界呢?儒家的思想真的行得通吗?假托于三代的大同世界真的存在吗?“盖道家者流,皆出于史官。”庄子或许正如那一株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一般,从历史中看出了人性,看穿了世界。于是他不再相信儒家的说教,他从九万里的高空审视这个世界。于是大鹏似乎还可以看做是庄子自身对逍遥的追求。或许庄子也曾狂热于儒生的大同梦,可现实让他产生了迷惑。他痛苦、迷茫、无助,如同被缚住手脚的大鲲,他的形体越膨胀,他的知识越广博,他就会越拘束。他一路走来,从对君人南面之术的渴求转向对自身得到解放的追求。

探析庄子哲学之“心”论 篇6

关键词:心 修养 气 逍遥游

一、 庄子心学的多重意蕴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注重内在的心灵哲学,用宋儒的术语即是心性论。这种心灵哲学肇自先秦,儒家的心性之学由孔子发端,孟子集大成,而道家的心性之学可以说是由庄子显发。与孟子对心作出儒家道德价值判断不同,庄子的心则具有多重意蕴。庄子对于“心”向下滑落与“物”相接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因而庄子较多提及负面意义的“心”,而较少涉及正面意义的“心”,但是此种意义是庄子所涵摄的,庄子是通过负面意义的“心”而显示正面意义的“心”。这种负面意义的“心”,是导致人生一切祸患的起源。对于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细分。

第一、好恶之心。这是从“情欲”的層面定位的。庄子对好恶之情是否定的,《庄子》中最典型的是惠子和庄子有一段关于“有情”和“无情”的争论: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德充符》)庄子认为好恶之情对人内在生命的戕伤,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无情”。“无情”并不意味着人不应该有喜怒哀乐之情,庄子所强调的是喜怒哀乐之情应该“因自然”,是“与物为春”,“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是“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正如蒙培元先生所说的“庄子所反对的,正是人为的社会的世俗之情,他所提倡的,则是‘自然’情感即真性情。”[1]

第二、是非成心。这是从“知”的层面定位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蜂起,学派林立。庄子有感于各派相互攻讦,认为引发无数主观是非的争执,产生武断排他的现象,归根究底是由于“成心”,“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齐物论》)“成心”,成玄英疏:“域情滞者,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2]“成心”是局滞于自身的学派偏见而产生的,庄子对于成心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各派执于“成心”,以自己的偏见为标准,是不可能获得真知的。庄子举例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齐物论》)不仅如此,庄子还指出溺于“是非成心”中会劳形累神,慢慢的导致心灵的枯萎,“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齐物论》)

二、庄子“心”的修养工夫

有学者认为儒家讲修养,主要是一种积极的进路,道家讲修养,则是一种消极的进路,是一种负的方法、减的方法。[3]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既然“心”有两种意义的使用,对应于修养工夫,则必然有两种工夫。只是庄子对负面意义的“心”有太深的感触,所以对负的方法谈的较多。这种负的方法,庄子用“忘”、“丧”、“外”等词语来说明,这三个词表达的是同一意义的,皆为去好恶和心知之蔽而显现真我。庄子的这种修养工夫为学者称述最多的当是南伯子葵的悟道和颜回的“坐忘”:“吾犹守而告之,参(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大宗师》)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物”是遮蔽“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心”该如何应对“物”,这在庄子哲学中表现为“观化”。所谓“观化”,即对万物的变化,保持观照而不牵惹自己的感情判断的态度。[4]这一理论老子也有提及,《老子》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认为物的存在是要不断的归复到本源的“道”,所以他认为主体在面对纷繁的宇宙万物时,要以“心”观照物的复归。而庄子哲学由于“气”的引入,更强调“化”。庄子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一个无穷的过程,“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因而在面对这个无尽大化的世界时,主体要以“观”的态度去迎接和体验,“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大宗师》)。

三、庄子的修养境界

通过分析,庄子的修养工夫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去情、去知的“坐忘”、“观化”等工夫;一类是诸如“心斋”、“缘督”的练气工夫。但两者的目的都是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在庄子中有很多描述,如“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等等,达到此境界的人庄子称为“至人”、“神人”、“真人”。 庄子的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是庄子追求逍遥自由的心灵哲学影响了中国士大夫的文化性格。庄子的时代百家蜂起,尤其是儒家,虽然孔孟的学说不为当时的君主所采用,但是由于在继承三代传统文化上所开显出来的宗法、伦理秩序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因而在先秦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庄子显然站在儒家对立面的立场上,更严格的说是站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立场上,通过批判当时的社会礼法、伦理纲常而重建个体生命的逍遥自由的意义价值世界。这一心灵哲学的追求在后来的士大夫中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如魏晋时代。甚至是以辟佛老为任的宋明儒家,在内心上也认同庄子,如王阳明在《示徐曰仁应试》中云“每日闲坐时,众方嚣然,我独渊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盖出于尘垢之外而与造物者为游”。[5]

参考文献:

[1]蒙培元.论自然[J].道家文化研究第14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郭庆藩.庄子集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王孝鱼.庄子内篇新解·庄子通疏证[M].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

[4]罗浩.《内修:早期道家的主要实践》,《道家文化研究》第14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庄子的人生哲学概论 篇7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

庄子 (约前369—前286) , 又名庄周,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承继道家始祖老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在其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和创新, 因此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而由老子和庄子两位道家精华论说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则被后世称为“老庄哲学”。在中国哲学思想中, “老庄哲学”占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是唯一可与儒家学说及后期佛家学说分庭抗礼和三分天下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理论学说。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其代表作《庄子》包括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名篇, 其人生哲学思想当中包含有一些朴素辩证法的因素, 提倡以“无为”来适应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天道”来驱除人性当中的虚伪杂念;以“自然”来追求个人行动的自由快乐, 内涵丰富, 影响巨大。

一、以“无为”来适应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

庄子认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发展变化的情势之中的, 也都是相互独立地存在并相互有所影响的。那么, 生存在这个世界之上, 就最好能够达到与周边人类或环境避免出现矛盾的状态, 也就是达到“安时处顺, 逍遥自得”的生存状态。当然, 庄子并非完全否认世界上矛盾的客观存在, 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应该对矛盾采取摆脱和摒弃的态度。在《齐物论》中, 庄子曾深刻提出“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精神境界, 认为如果人类能够做到“齐物”, 那么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1]61。为此, 庄子特别提出了“无为”的人生哲学理念, 并且在对这个术语的解释中超越了先祖老子的思维与看法, 更加着力于强调对于个体精神境界的彻底解放。在庄子看来, 所谓“无为”, 就是指人类的心灵免遭外物所拖累和磕绊的那种无拘无束、激扬奔放和自由自在的美好状态, 是放弃和舍掉一切任意性的胡作非为和恣意践踏等行为的精神境界。从某种角度分析, “无为”这种处世哲学, 也指的是割裂了相对因果关系的东西, 不再强调有投入就必然要有回报的观念, 在此种精神境界指导下, 人类“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抛弃了以往刻意追求的功名利禄, 而强调“心道合一”的至高境界。因此, 按照当代知名学者流沙河的观点, 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包括“立场 (站在环中) 、方法 (信奉无为) 、理想 (追慕泽稚) 和修养 (紧守心斋) ”。在庄子的《内篇·齐物论》中, 曾有“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的表述, 而在其《杂篇·则阳》中, 又有“得其环中以随成”的说法, 以“环中”为立场, 以“无为”为方法, “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 因此, “无为”的思想贯穿于庄子的一生当中, 他认为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为人处世, 都要坚持这种思想意识, 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适应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 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

比如某日, 庄子与他的学生在山中游玩, 行至半山腰时, 看到一群柴夫正在砍伐树木, 但其中有一棵参天古木由于枝叶零落、高耸入云而免遭于砍伐, 于是, 庄子颇有感叹地说:“这棵树之所以没有遭到人们的砍伐, 就是恰好因为它没有成材, 所以得以安享天年。”爬山归来夜幕降临之时, 庄子又与他的学生们到其一位朋友家中做客。为了招待庄子的到来, 殷勤好客的朋友立即吩咐家中的仆人说:“家里现有两只野雁, 其中一只会鸣叫, 另一只不会鸣叫, 那么现在就将那一只不会鸣叫的野雁拿去杀了以招待我们尊贵的客人吧。”闻听此言, 庄子的学生们都感到特别迷惑不解, 便向庄子请教道:“恩师, 白日山中的参天巨木由于毫无使用的价值而幸运得以保存下来, 但是现在家中的野雁却因为不会鸣叫而丧失了性命, 我们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来面对和应付这繁杂无序、多样变化的社会呢?”这时, 庄子深有所思地回答说:“还是选择有用与无用之间的态度吧, 尽管这两者之间的分寸实在太难以把握了, 而且也不符合人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但这已经是足以避免许多人间争端中最好的选择了。”以此寓言, 庄子揭示了事无定数, 无为而治的人生哲学观念。

二、以“天道”来驱除人性当中的虚伪杂念

庄子认为, “道未始有封”, “道”是“先天地生”的, 是超越人类时空的无限本体, 其生于天地万物之间, 无所不包, 无所不在, 存在和表现于一切事物之中。作为其人生哲学的重要基础和关键范畴, 庄子哲学中的“道”意义非凡, 他主张顺从“天道”, 摒弃“人为”, 剔除人性当中那些含有“伪”的杂质。在庄子的思想意识中, “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不同概念, 其中“天”代表着“自然”的客观, 而“人”代表着“人为”的一切, 也就是与自然相互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相互结合, 就是一个“伪”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庄子认为许多人都表现出很虚伪的情态, 谓之:“人心险于山川, 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 人者厚貌深情。”也正是基于如此的考虑, 庄子曾对儒家倡导的“以仁义撄人之心”的思想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认为这样做的话定会导致“天下脊脊大乱”, 而人类的尔虞我诈和欺骗专横, 只能使人心更加败坏, 造成“民之于利甚勤, 子有杀父, 臣有杀君, 正昼为盗, 日中穴阫”的结果[2]10。按照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顺从自然的“天道”规律, 与天地直接进行心灵上的彼此沟通, 自然而然地享受和感悟真正的生活, 就可以达到“德”的状态, 而无需去对人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礼乐教化”和“仁义劝导”的做法, 因为凡此种种的所谓刻意规定, 在庄子的心中都是人性中的“伪”, 都是需要坚决予以摒弃的。

比如某次庄周家中缺少粮食, 他便决定到监河侯那里去借些粮米。听完庄周的来意后, 监河侯提高嗓门大声说:“可以, 但是我将准备要收到的封地税金, 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对此, 庄周愤然厉声道:“我昨天赶路到你这里的时候, 曾在路边听到一阵急促的呼喊声, 四面张望, 这才发现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濒临死亡的鲫鱼。这时我就问它:‘鲫鱼啊鲫鱼, 你为何流落到如此地步?’只见鲫鱼回答说:‘我并非平凡的鲫鱼, 而是东海的波臣, 现在你能马上给我一升半斗的水来救我的性命吗?’我于是说:‘可以, 但是我必须先要到南方劝说吴、越的国王, 特别引来西江的水来滋润你, 可以吗?’对此, 鲫鱼愤然厉声道:‘我由于失去了维持生命的水而无奈困在这里, 其实仅仅需要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存活, 你却要我必须等到西江的水, 那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以此寓言, 庄子揭示了人心伪善, 顺从天道的人生哲学观念。

三、以“自然”来追求个人行动的自由快乐

庄子认为, 人类生活的世界, 可谓是“游于羿之彀中”, 处处充满了危险和不安。这里的“羿”指的就是君主, “彀”指的就是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以深邃的眼光和精妙的观察, 庄子对君主的残暴心性是了如指掌的, 他强调说:“回闻卫君, 其年壮, 其行独;轻用其国, 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 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 民其无如矣。”与许多人孜孜追求做官想法不同, 庄子认为“伴君如伴虎”, 提倡以自然之心, 追求个人行动的自由快乐。

比如某一天, 庄子正在涡水休闲垂钓。这时, 楚王委派的两位大夫走到他的面前恭敬拜礼, 并向他道明了来意。原来, 楚王久闻庄子的贤名, 欲拜他担任国相之职, 因此特派臣子邀约庄子出山, 以让庄子“上以为君王分忧, 下以为黎民谋福”。听罢此言, 庄子淡然一笑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 遭杀时已逾三千岁。楚王以竹箱珍藏之, 以锦缎覆盖之, 倾心将其供奉在庙堂之上。但是请问两位大夫, 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享受富贵, 还是宁愿生时随意在水中摇尾潜行呢?”两位大夫答道:“那自然是愿意活着并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于是答道:“那就请两位大夫回去禀告楚王吧!我自己也宁愿选择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啊。”[3]2以此寓言, 庄子揭示了不受制约, 乐在自由的人生哲学观念。

参考文献

[1]程宜山.关于庄子哲学思想的看法[J].哲学研究, 1980 (8) .

[2]刘宣如, 胡建次.庄子哲学重释[J].江西社会科学, 2000 (6) .

浅析庄子的“虚静”美学观 篇8

首先, 庄子的美学是建立在“道”的审美本质的基础上的。“夫道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 (《庄子•大宗师》) , 就说明了美是内涵的、朦胧的、象征的。这正是庄子所理想的美学状态。而庄子的美学之“道”通过“无为”达到艺术的实现。其次, 庄子认为人要通过“神游”方式才能达到“道”的境界。《庄子•逍遥游》中就提倡“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的“游”之精神。第三, “自然”的达成必须依靠“心斋”之“虚静”。《庄子•人世间》也说:“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者也,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因此, 如果没有“虚静”, 那么审美就无法达到“自然”, 也就不会有“神游”的产生, 也就没有了“道”, 就更不用说艺术上的“无为”了。

一、“虚静”的美学本质

关于“美”的本质的问题, 是西方美学最热衷于讨论的, 也是西方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中国古代美学虽然有时候会回避谈这样很难有结论的问题, 但在讨论美学问题时, 又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涉及了“美的本质”这样的问题。庄子对于“美学本质”的看法就是“道”, 这在上文已经简要提到过。“道”这个概念牵连着庄子几乎所有的美学主张, 它既不是主观也不是客观, 很难以一种思想性质来界定它。类比而言, “道”既不同于柏拉图、黑格尔的“理念”, 也不同于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它更像是一种自由精神, 却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谓的“自由”。“道”就是一种“虚静”, 或者说, “虚静”是通往“道”之路的必要环节, 以“虚静”来解释庄子要传达的美学本质思想, 可以说还是合适的。庄子认为“虚静”是万物之本, 人必须虚静才能体悟大道, 因为“道”是聚集在虚静之中的, 即《庄子•人间世》说的“唯道集虚”。

“虚静”从字面上看, 是无形而唯心的, 但又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它表现的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状态, 一种超越时空的本质特征。审美过程, 就必须是一个自由无碍的过程, 需要不受富贵功名的侵扰, 需要不断洗涤掉各种世俗观念。正如段振良教授指出的:“虚静……能使创作主体排除一切现实的、有限的纷扰, 超越世俗的羁绊, 以一种超功利、非逻辑的审美心理状态获取艺术对象并对其进行审美构思。”当做到不存偏见、不累外物之时, 就是达到了“虚静”的境界, 这时候, 真正“自由”的心就能真正把握到什么是“美”的, 就能见“美”。这一论点的提出, 让我们看到了庄子代表的美学思想与孔子代表的美学思想的根本不同与实质联系。孔子主张“诗言志”, 其美学观是审美的功用问题;庄子主张“道”之美, 其美学观涉及的已经是美学的本体论了。但是, 不能简单地说孔子是功利美学者, 庄子是非功利美学者。他们其实都是在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孔子以艺术为人生修养之资, 而庄子的“非功利”多少还是透出道德的色彩, 尽管这“非功利”的目的是达到“道”之美而不是道德。

那么“虚静”之美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大美”。《庄子•知北游》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由此可见, 大美之“大”, 正是因为“虚静”而产生博大、宏大、无所不包的“道”。“大美”也就是“大方之家”的审美心胸, 是庄子“虚静”之美的风范特征。

二、“虚静”的美学形态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讲到“周庄梦蝶”时说:“周与蝴蝶, 则必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正是庄子主张的美学形态, “物化”就是“齐物”, 与万物齐, 即表明万事万物的平等同一, 正是这样, 人与蝶才互化沟通。具体来分析庄子“虚静”的美学形态, 就涉及到庄子所看待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问题。

一般来说, 审美主体就是人。庄子认为审美主体要以虚静心态去体察万物, 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的境界。而这也是贯穿于整部《庄子》的重要思想, 《山木》中有“人与天一”, 《达生》中有“与天为一”等, 实际都是在表达人与自然的融合才能产生“美感”的观点。审美主体的虚静, 最终目的就是要超越现实的物质欲望和世俗的是非观念对人性的束缚, 获得一种完美的美学形态。这样, 审美主体中就包含了审美客体的因素。而审美客体一般就指物。在庄子看来, 自然之物不仅仅是物而已, 而是可以和人心灵产生沟通的“物”, 只是“一”的体现而已。《德充符》有“万物皆一”, 《秋水》有“万物齐一”等等。物有万象, 但最终要与人的精神产生共鸣, 万象都可入心, 也就是客体的“人化”, 也就是庄子讲到了“物物”。这样, 审美客体中也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因素。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统一的实现, 就需要“虚静”作为桥梁, 不然这两方面只会是矛盾的。具体而言, 审美主体怎么能够“物化”, 又依靠什么“物物”?我认为审美主体因为“共鸣”而“物化”, 又凭借“意境”而“物物”。

“共鸣”是审美欣赏的高潮, 是指在审美过程中, 审美者与审美对象有机地交融在一起, 从而产生最佳的审美效果。可见, “共鸣”其实和庄子所谓“物化”是一致的。而更重要的是, “物化”是审美主体主动向审美客体的融合, 是主体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客体沟通, 首先达到忘我的阶段。在主体达到“忘我”后, 客体也不再是单纯的景物了, 而是体现主体精神的物, 准确地说, 它也不是“物”了, 正是一种“忘物”。这就是美学形态实现的第二个阶段, “忘物”。进入第三个阶段才真正触及到了庄子所要展示给我们的美学形态。这就是“无”, 或者就是“超越”。前两个阶段都只是在融合沟通上做文章, 却不是真正要达到的美学境界。“虚静”的美学形态就是“一”而“无”的状态。忘我不是为了忘我而忘, 忘物也不是为忘物而忘, 它们都是要人生出“虚静”之心, 以达到最后的超越, 进入到“无”的境界, 真正体会到“大美”。

三、“虚静”的美学心态

中国古人普遍认为“心”是人思维的器官, 所以才有“心思”这样的词。庄子美学思想中, “心”除了具有“思”的功能外, 还有“斋”的任务。庄子在《庄子•人世间》解释“心斋”时说:“虚者, 心斋也。”也就是心的斋戒, 指一种无欲无虑、虚空澄静的旷达心态。

《庄子•齐物论》有“今省吾丧我”。“丧我”其实也就是由“虚”而来的。胡家祥教授认为:“经过对感性形色、知性观念的两重超越, 个体便达到‘吾丧我’, 或‘无己’‘无功’‘无名’, 即摆脱了一切精神羁绊, 达到无所待而逍遥游的境地。”在心中消除各种世俗的欲望, 让心不再受困于欲, 获得真实的“自由”。在这“自由”中, 没有了具体的形体, 不仅仅是观物无形, 观己也是无形。这个过程就是“丧我”的过程, 它在美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虚”的心态观物, 不对物做世俗观念上的判断, 不将自己的欲望强加在物的身上, 站在“虚”的立场上眺望风景, 心物就会立即“相忘”, 同时达到自由的状态。庄子所谓的“丧我”, 是“离形”的意思, 并不是要彻底否定人的“欲望”, 而是要求以斋戒之法不让欲望肆意泛滥, 要通过“虚”的心态使审美过程变得更加纯粹。这样的美学心态, 是与求知心态根本不同的。所以庄子对“丧我”的重要阐释就是“忘知”。他的“忘知”又不同于混沌地放弃知识, 而是反对在欣赏美的过程中, 因为知识的困扰而无法发挥知觉的活动, 以致观照不到真正的美。

《庄子•刻意》有“静一而不变”, 可见“静”是与“一”相通的。《庄子•天道》也说:“水静则明烛须眉, 平中准, 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 而况精神!”以水静照物来形容人心要静, 可谓独具匠心。心性不浮躁, 虚空可纳万物, 静思可明万理。这就是庄子“心斋”另一个层面, “静” (镜) 的层面。心正是在“静”的精神状况下, 才能不被世俗欲望所干扰, 才能如镜般观照万物。如果说在“虚”的心态中是在“忘知”, 那么在“静”的心态中就是在“去知”。庄子讲“物物而不物于物”, 若不能到“静”的层面, 执著于对知识的追求, 就会专情于此一物, 就会拒绝其他之物, 就会“屈物以从己”, 导致“物伤”。这就是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所说:“若万物扰心, 这是己伤;屈物以从己, 是物伤。不将不迎, 主客自由而无限隔的相接, 此之谓不伤。”

“虚静”是庄子“心斋”的本质, 是庄子所提倡的美学心态。“虚”与“静”是“心斋”的两个内涵, 同时又是一体的, 统一的。“虚”与“静”是审美主体持有的最佳的美学心态。“虚”并不是空无一物, 而是“忘知”而容物;“静”并不是死气沉沉, 而是“去知”而待物。以“虚静”为美学心态, 体察万物, 自然之心就会得到“自由”, 从而观照到无限之“美”。

综上所述, 以“虚静”的“心斋”引导庄子的美学, 超越了对庄子美学进行简单分类的表面层次, 而是真正触及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庄子之所谓道, 落实于人生之上, 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功夫所把握到的心, 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因此, 庄子的“虚静”美学观, 是建立于人生基础上的艺术精神。

摘要:相对于西方美学, 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多了许多隐秘的色彩, 而老庄无疑是其中最具有美学视角的一家。老庄的美学以“道”作为核心, 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美的问题。就庄子在《庄子》中展现的美学思想而言, 虽然“心斋”“坐忘”“自然”“虚静”“神游”“无为”“道”等概念层出不穷, 但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 而“虚静”正是这一美学体系中的枢纽。本文以《庄子》为依据, 从美学本质、美学形态和美学心态三方面阐述庄子的“虚静”美学观。

关键词:庄子,《庄子》,虚静,美学观

参考文献

[1]曹基础.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段振良.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J].襄樊学院学报, 2008 (3) .

庄子哲学观 篇9

作为“道家”学派的传承者, 庄子对老子“道可道, 非常道”的论述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的, 而且“道无始无终”。从庄子的生命哲学范畴来看, 坚持“道”就是“崇尚自然”, 坚持“道”就是坚持事物的本真面貌和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 是坚持一种恒专虚静的生命范式, 更是坚持一种抛开物欲和情欲的无限自由的精神状态。庄子在《齐物论》中指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将外物和内心的界限打破, 真正实现了物我合一, 我物交融。他认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是对现实表象的超脱, 超越生死、名利、善恶、美丑, 使人不再被事物表层现象所迷惑, 也不再被感官感受左右。崇尚自然就是用顺应万物的“无为”来达到内心的自然纯澈, 这既是庄子的哲学理想和创作主张, 也是他的文学批评观。

当然, 想要达到“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高超境界并非易事, 创作主体要达到自身自由无为的修养和精神状态, 也必须经过“虚静”的洗礼。“虚静”是庄子文学批评观中的核心概念, 庄子继承了老子“致虚极, 守静笃”的思想, 他在《人间世》中说的:“唯道集虚, 虚者, 心离也。”和在《天道》中说的:“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 万物之镜也。”都是这一思想的显现。虚静, 就是要达到一种纯洁无杂、无知无欲、绝圣弃智、物我皆忘的完全空灵的心境, 这种对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消融会使人达到真正无限自由的奇境, 从而进入大明境界而对“道”有更深刻的体验认识。

庄子自己也告诉我们, 获得虚静的途径是“心斋”和“坐忘”的不断自我修养。所谓“心斋”就是一种摒弃任何情欲和耳目的感官直觉的, 一种不受功名、生死、荣辱等有限外物的约束的, 一种保持内心纯洁自然的创作范式。他在《人间世》中提到:“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 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 而听之以免。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 虚者, 心斋也。”只有保持清明洞彻的心胸和澄澈明净的精神状态, 才能具备虚静之心, 体认道之大美。

庄子在《大宗师》中说:“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坐忘”就是进一步要求主体解除任何物性欲望, 彻底忘却所有, 包括自己的肉体和生命、精神和欲望, 身心完全与道合一。一方面摆脱生理需要的欲望, 一方面放弃任何理性的分析判断, 人从生理和精神的桎梏中解挣脱, 实现“绝对自然”的绝对自由。

从庄子的思想角度来看, 想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人的心灵需要进行深度的净化, 需要经得起生理与精神的提炼和消磨。从生理层次看, 首先要把与生俱来的作为人所拥有的生理欲望摒除, 使人从本能欲望的漩涡中抽身而出。当生理欲望幻灭后, 理性知识对精神的禁锢就亟待打破, 尤其是理性判断、成败得失对人精神境界的浸污和干扰。只有打破生理和心灵的枷锁, 人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真正做到以“无为”达到“无不为”。

庄子“崇尚自然”、“虚静”的思想历来被人推崇备至, 东晋陶渊明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者。这种思想塑造了陶渊明“抱朴含真”、“纵浪大化”审美情操和人生旨趣, 让陶渊明有“心远地自偏”的自由境界。《归去来兮辞》中有“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这种“复得返自然”的怡情正是强调其对官场仕途俗世的厌恶和对“自然”、“本真”的憧憬和追求。当然, 魏晋玄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也说明当时人们对庄子学说的顶礼膜拜和极大推崇。庄子的人生哲学和创作主张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现代繁华社会思想的清肃和洗练也具有重要意义。

都说儒家精神是汉文化的正统, 但笔者并不推崇儒家过于功利的人生追求, 似乎儒家的精神太过追求人的社会价值而忽略了关于人最本质的命题。当今社会的纷繁复杂是大家有目共睹, 在这个到处充斥着浮华与躁动的世界里,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像一个个毒瘤, 它们在危害着社会的同时也在荼毒着自己。价值观的错位、荣辱观缺失的现代社会是不是应该回首眺望几千年前庄子给我们的精神乐土?

也许, 庄子人生的纯净自由和朴素自然正事我们在这个物欲纵流追名逐利的社会所需要的“诗意的栖息地”, 也是这种浮华的生活方式的精神良药。我们的内心总是像这个充满争斗的社会一样受着煎熬与折磨, 我们不想随波逐流地在金钱与物语中淹没自己的自由与本真, 也不想在追求澄澈明净的人生境界时抗争一切成败名利的诱惑。也许, 真正实现人内心中价值追求与心灵的自然和谐, 还需要我们“回归自然”“回归虚静”, 真正在大彻大悟后摒弃大喜大悲, 实现心灵的无限自由, 从而在自由后实现简单而美好的人生追求。生命的哲学和文学创作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话题, 而庄子“崇尚自然”和“虚静”在现代社会也闪烁着它极富魅力的光辉, 这种干净而纯真的哲学和文学批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存山注译《老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4.

[2]孙雍长注译《庄子.齐物论》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8.

[3]孙通海译注《庄子.大宗师》北京:中华书局, 2010.

《4分33秒》中折射出的庄子哲学 篇10

约翰?凯奇是二十世纪美国作曲家、哲学家、音乐作家,先锋艺术的领袖。他将偶然音乐发挥到了极致。《4分3 3秒》是他的代表作品。当时的美国,是个资本主义社会蓬勃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期。

庄子,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元前三世纪,生活在东方的古老中国,当时的社会形式刚刚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

约翰·凯奇与庄子,时间上相隔了2 0 00多年,地域上远隔重洋,可他们在精神层面上有很多共通之处。约翰·凯奇惊世骇俗的《4分3 3秒》中却是用音乐行为展现了庄子哲学思想的精髓。

这首作品,约翰凯奇展现的是一种东方的道家与禅宗混合的哲学精神,其中又以道家精神为主导。因此与庄子在思想上,有以下非常相近的地方。

第一,对创作音乐的人来说——主张无为。

“无为”是庄子的主要哲学思想,哲学中的“无为”并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即“无所作为”,而是来源于“道法自然”的思想。庄子通过对天地宇宙自然世界的体察,体悟到自然界的运行和发生作用,都是和谐有序的,不需要苦心劳力。于是,人类也应该“无为”,“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

应此在音乐方面,庄子主张天然之美。庄子是精通音律的,在他的著作《庄子》中,有多个篇章是论述有关乐舞内容的。他认为真正好的音乐应该是“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次之谓天乐。①,”即不需要人过多的去造作,顺应天地自然发出的声响就是最美的音乐。

约翰凯奇的《4分3 3秒》,摒弃了作曲家对音乐的创作,摒弃了演奏家对音乐的演绎,使用无声的方式,传达着深邃的思想。他与庄子一样,都否定了人为的去制造音乐,而是将一切还原于真实现场的声响,作为欣赏与思考的音乐。

约翰凯奇的这一思想与做法,也贯穿在他的另两部著名的作品《变化的音乐》与《想象的风景》中。前者他是按照《易经》的求卦方式,抛掷硬币来完成的作品,而后者则是为十二台收音机而作,在舞台上“演奏者”只是即兴的调拨电台与音量开关,来完成音乐的演奏。

第二,对听音乐的人来说——主张聆听自然。

庄子主张,听音乐的人要用心去感悟.听到自然的声响,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心灵与自然的共鸣。“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②”

意思是听音乐的人只用耳朵是不行的.不能只沉溺于感官听觉得低级享受之中。他反对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以感官愉悦为目的的音乐欣赏。主张要用耳朵去发掘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

庄子在继承老子“大音希声”的思想后,发展出自己的想法,认为在“无声”的虚静状态之中,众音妙响才是真正的音乐之源。而这一点,又恰恰是约翰凯奇在静默的《4分3 3秒》之中,所追求,或者说所希望听到的。即所有现场听众,自然发出的声音:呼吸、叹气、咳嗽、惊异、小声的议论……约翰凯奇,就是希望引导观众们,去留心自己身边自然的音响,在静默中听到生活的声音。约翰凯奇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的作品就是《0分0秒》,他将生活中的物品搬上舞台,引导着观众去聆听生活中最最自然朴实的声响,感受其中的美好。

当代,约翰凯奇被奉为“先锋艺术的代表”,“偶然音乐的奠基人”,他的艺术作品不仅对音乐界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对绘画、雕塑、文学等其他艺术门类也起到了相当大的启迪作用。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和创造思维,其实并不是一种独创,而是一种回归,是受了东方哲学思想之后的回归,应此他与早他二千多年的庄子在思想上有着许多共鸣之处。

①出自《庄子·天道》转摘自《论庄子的音乐思想》作者陈四海发表于《社会科学评论》200 6年第1期

上一篇:基层意识教育下一篇:中药提取与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