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2024-04-29

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精选8篇)

篇1: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宁乡一中:彭惠才

[内容概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中学教育教学当中,在升学考试当中,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做法。笔者如实地反映了这些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以期引起各方关注,自中学阶段开始,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更好的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关键词〕中学教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 问题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见》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意见》的这一论断,把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高度,有利于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教研,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中学教育教学有没有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义务?答案是肯定的!现行中学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的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学艺术、伦理学、哲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能否教好这些内容,学生能否学好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他们今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和态度。可见,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对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但是,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状况又如何呢?在此,笔者抛开成绩看问题,如实地说,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状况,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副科”地位难以动摇

中国对待哲学社会科学,自近代史开始,逐步形成两种极端的认识。至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仍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代表“格物”的自然科学知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认为是“末业”。当时读书人学习自然科学技术,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体现。鲁迅在《<呐喊>自序》对学业的选择及其母亲的态度,便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这种思想。同时,一方面由于西洋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打破了晚清政府“大清帝国”的美梦,屈辱之中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开启了西学之路;另一方面,中国留学生看到西方工业革命所取得的巨大物质成就,对自然科学的伟力顶礼膜拜!他们回国后,不断向国人宣传西方的物质文明,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自然科学逐渐取代了“经世之学”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统治地位,成为“本业”。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喊出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更加体现了自然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主导地位。当代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又为“理科至上”提供了外在而有力的注解。又由于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技术那样直接创造物质文明成果,哲学社会科学也就变成了不少人们心目中的“副科”!总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副科”地位根深蒂固。中学生选择文理科时,选择文科在不少人心目中是无奈的选择。

二、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

教学中,哲学社会科学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文字为载体,表现形式较单一,不象自然科学那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试验、实物、公式、定理等多种途径来表达和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既难激发教者的施教兴趣,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严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当作纯知识教学和学习,忽视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和思考,弱化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伦理道德、思想政治、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升考“指挥棒”,削弱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中学、社会上的地位

[1][2][3]下一页

目前,高中文理分科,高校分科录取的招生体制,直接影响中学教育教学的理念、选择和行为,也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的理念、选择和行为!升学考试“指挥棒”作用决不亚于科举制度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高中文理分科时,学文学理人数比例的依据直接受制于高校录取文理学生的比例。这个比率大致在文理1:2左右,因此,文理科的班数比例和人数比例也大致如此。这种分科,强有力地影响整个中学教育教学。初中,由于高中招生考试中,升考的主要课程是语、数、外、理、化,政、史、地要么干脆不考,要么考而不计入总分,要么计入总分而所占比例极低,导致这些科目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用武之地,主动放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学生也自然放松了这些课程的学习。高中,“升学率”的高低更是学校存亡的关键,是考查学校领导政绩重要砝码,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各科的课时安排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置国家课程开设计划而不顾。

上述问题,影响了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积极性,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笔者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中学政治教师,对此深感痛心和忧虑!为此,笔者建议各方,从以下几方面致力于中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打下扎实的基础,开辟崭新道路。

一、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具有先导性、革命性、指引性。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种作用尤为突出。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社会学这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无情的揭露了教会的腐朽,把人们从封建教会的精神桎梏中解放出来!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继续对封建神学统治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深入的批判,对未来社会作出了许多天才般的构想,进一步掀起了整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人文学者的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建设,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像黑暗中照亮人们心田的太阳,像瓦解封建神学统治的利剑,像指引人们不断前进,冲锋陷阵的旗帜!他们的光辉思想,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指导之下的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科学,不仅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而且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不仅影响、指导改造着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个世纪末英国多家媒体通过网络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数雄居榜 首。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其伟大的主义,以其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由此观之,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巨大而深远的,是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在此,作者并无意否定自然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旨在唤起我们对中学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关注与重视。

二、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热情是兴趣之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一方面来自学生本身对学科的认识和爱好,另一方面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科的正确的评价和引导。人非生而知之者,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一开始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我们这个社会,在教育子女、教育学生、教育青少年的问题上,带有太多的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色彩!不可否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金钱指挥棒”的影响和导向。青少年不大喜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这些学科将来不能给自己“一技之长”,不能给自己带来高收入。我们在重视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科学学科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同时,也要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上来。这里好有一比,自然科学知识好比人的躯体,社会科学知识好比人的灵魂,二者不可偏废!只有躯体,没有灵魂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其实,许许多多的自然科学家,不仅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越,而且其人文精神之高尚可与日月同辉,诺贝尔、爱因斯坦、钱学森便是典范。他们研究成就的取得,本身就是与他们有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与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献身精神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明确的告诉学生,要想在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学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使自己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三、培养大批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敢于开拓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师

振兴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培养和造就一支年富力强、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中学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大多是“门外汉”,兼课的现象比较严重。据报道,有一所初中,20个教学班,教政治的老师就有18个!这些学科自然被“边缘化”了!思想政治课,名义上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说起来重要,可在实际工作当中,具体操作起来,就不重要了,成了其它学科教师的“搭头”!为考试而教学,教导学生标标划划,死记硬背就是兼课教师的天职!有其师必有其弟子,学生也就成了死记硬背的机器,这些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成了死记硬背的学科,只注重其知识的记诵。一句话,老师与学生都忽视了这些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失去了教的兴趣和学的兴趣。笔者每接到一届高一新生,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来矫正学生对学科的错误认识和错误的学法。笔者认为,中学阶段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首先必须重视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专职教师。再次,作为教师自己,也必须不断加强自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上成学生喜爱和欢迎的课程。

四、改革考试制度,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考查力度

发挥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是加强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研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现实选择。根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而在现行的升学考试当中,明显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做法,存在着不利于中学阶段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做法,笔者在前面已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由于高考科目的设置是整个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重理轻文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招生考试体制下,推广文理大综合考试是治本之策。这既能促使学校文理并重,又能促使学生文理兼治,克服三分之二的学生重理轻文,三分之一的学生重文轻理的中国特有的“跛脚”现象,也能促进整个社会形成文理并重的良好社会氛围。有种观点认为,升学考试科目越少,学生的负担就越轻,大综合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殊不知,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改革实践证明,只要存在升学考试,存在竞争

上一页[1][2][3]下一页

,哪怕只修四门功课,学生负担也一样沉重!所以,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在于课程的增减,而在于考试内容、考试制度、招生制度的改革和规范,在于竞争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如对现有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我们可借鉴西方的高考考试和招生制度,实行学分制,把集中的考试科目分解到各个学期,取消三年“毕其功于一役”高度集中的考试方式。这样,既能达到适当分散学生课业负担,又能达到学校、学生、社会“文理并重”,有利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上一页[1][2][3]

篇2: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内容摘要: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笔者发现目前农村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有差距的,因此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办法,共大家探讨,从而提高农村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农村学生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主题词:农村

初中

历史与社会

教学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与社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审视当前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施的情况,笔者发现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基础性作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时代呼唤新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一、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效性缺失问题

造成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重要方面。

1、学生个体学习基础差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农村孩子跟城里孩子相比较而言,由于城乡人文环境不同、父母重视程度和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覌差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村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较为突出,而这种不同基础的学生组合成一个新的班级。但是老师的教学进度对班级中的每一孩子是同步的,这就会产生的这样的情况。以初一历史与社会《地球和地球仪》为例,在这堂课中的教学中,大约有2/5左右、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接受了这课知识。2/5左右的中学生只有通过作业的练习来达到知识的内化,还有1/5左右的困难学生因理解能力差而长期得不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长期以往,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就会越来越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课堂教学密度量小、教学水平不理想

课堂教育密度是指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笔者发现在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因学生违反纪律,教师花时间处理,教师上课离题或用语罗嗦,师生教学准备不足出现大量无效工作等现象。或者有些教师片面追求高密度,忽视课堂理解巩固和新知识综合贯通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因新知识掌握不牢而影响学习,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再者,农村初中教学中用于记忆和理解的低层学习任务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过少,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初中大多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停留于记忆性和理解性教学水平,达到发展性水平的极少。像类似综合探究:《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等基本上无法展开探究。

(二)创造性缺失问题

创造性缺失问题是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僵死、教条的课堂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现代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从教学内容到方法都采用了工业社会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样的事来套装的教育课程和方法,甚至包括一整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体系。这种大规模机械复制的逻辑与创造性发展逻辑是格格不入的。可以说,重机械训练,轻创造性培养,机械刻板的课堂教学,付出的代价是学生生机和灵性的泯灭。即使学生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个性和创造性,也使所学的知识几近无用。笔者从城区到农村教学,很明显的感觉就是“静”,这个“静”,不是褒义,而是无生机。举例:《秦大一统》,老师讲到,秦始皇修长城真是劳民伤财,对老百姓一点好处都没有?!农村孩子在课堂是没有异议的,而在城区的中学生对修长城的利弊能评论出一、二、三来。

2、课堂教学缺乏现实意义和人性化

目前,我们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仍然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学生整日沉浸于多种符号的逻辑学习中,单调乏味的生活成为课堂生活的全部内容,例如,九上历史与社会,需要写《关于XXXXX的社会调查报告》,而这里的孩子绝大部分是住校生,周六又有大量的作业,周日补课。所以学生没时间去调查社会,也就失去了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最终目标,与社会脱节,从而使得历史与社会课堂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主体性缺失问题

近几年来,教育界掀起的“主体热”方兴未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但是,从实践层面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生成机制缺失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自主发展,学生自主活动整体缺失。

教学中有经验的历史与社会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度和怎样“讲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教师自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背后,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却被忽略,甚至出现了以教师主体性代替学生主体性的情况。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例如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问是极大多数的,而学生提问,提出异议及其它的行为是极少数,对学生而言,师生交流行为基本上是 “听师由命”的非自主过程。

(四)情感性缺乏问题

教学设计模式中的情感性缺失。笔者发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模式虽然名目繁多,但基本上仅限于书本知识传授这一简单的功能,缺乏设计情感目标的内容。比如讲到九上《伟大的民族精神》,可以涉及到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等。这一课最主要的还是情感教育,但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划一划,把重点放在考试点上,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还有《一国两制》中也可以渗透同根同种的理念,民族团结、民族统一的情感教育不能一带而过。

二、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缺失问题严重抑制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了目前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一场攻坚战。在这里笔者分别对提高教学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备课充分,规划时间。研究表明,教师授课前精心备课、事先计划和组织好教学,可以节省教师在课堂组织和管理上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或机会进行讨论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备课时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前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储备,然后设计教学流程。流程中要注重各个环节大致的时间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性。

第二、课堂简约,精打细算。我们在考虑确立目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更要考虑45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规划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收益。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应该注意的是:不可随意发挥,天马行空,夸夸其谈,比如有老师在讲九上《和平问题》时,谈到恐怖主义、恐怖分子时学生的兴趣浓厚,随之老师的兴致高涨,讲着讲者就不着边际了,谈到朝鲜拥有核武器是影响和平的因素是没有偏离主题,但是谈到朝鲜政府专制,经济落后,金正日的私生活是完全偏离了教材的主题。学生的兴趣是调动了,但教师没有注意简单扼要,切中主题,因而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有时间意识,效率意识,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在有效的时间内突破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

(二)、重视学生自主行为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教育的功能在于按照社会的要求综合平衡地发展各类行为,只有各类行为协调发展才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创造性人才。“树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十个手指不可能一样长”。因而学生们也是各式各样的,他们的发展更是与众不同的,教师就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们的自主行为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笔者在这方面做了简单的尝试:笔者所带的是两个初二年级的普通班,因为是新接收的两个新班级,我第一节课就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提问。并且每两周预留一节课的时间,命名为:社政开放课。在这节课中,老师是听众和解答者,学生是提问者和质疑者。刚开始,效果不理想,学生放不开,提问者寥寥无几,且问题没有深度。但是老师没有泄气,继续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激励,渐渐的,由于后进生的积极参与,全场出现了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场面,以八下《屈辱的岁月》中的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普通生提出一般知识性的问题::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②战败后所签定的《马关条约》的内容有那些?③《马关条约》的签定给我们当时的中国带来了那些影响?优秀生会提出较为深刻的问题:①甲午中日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哪些异同?②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两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过这样的尝试,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高涨,80%的同学基本上能掌握全部教材知识,学习成绩也上去不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不再是独角戏。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一、加强师与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创设合作共赢的氛围。

师与师之间要树立合作共赢的观念。社会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传统的政史地专业的分科学习使我们的教师显得“先天不足”,加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明显薄弱,科班出生的教师很少,更需要向城区学校学习,如浣江中学,他们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集体备课,统一教材和教辅,统一进度,同步考试。这样既可以使我们教师之间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切磋。更重要的是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现在在做的“送教下乡”工程和农村教师的领雁工程培训,也不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发展空间。

第二、处理好师与生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 3 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笔者认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育更有实效性,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反之,疏远、冷漠、紧张、对立的师生关系必然会降低教育成效,达不到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效果,古人云:“亲其师,才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城区孩子普遍见识广,胆子大,而农村孩子相对闭塞,容易害羞,这就需要农村教师更应该首先处理好师生关系,以真情对待他们,把学生不仅当作是受教育者,而且是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民主、平等地对待他们。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将更有实效性。

(四)、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

第一、要注重创设情感教学,以情感人。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如果教学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减弱,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学习就会变得毫无生机甚至很痛苦。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点,精心创设情感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例如七年级下册《演好自己的角色》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对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后,我创设了[动情一刻]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多媒体展示材料《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黄志全师傅是一名公交司机,一天他驾驶一辆公交车行驶在繁华闹市中,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是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二是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三是把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黄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我要求学生默读,请一学生有感情朗读,提出问题:黄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谈谈阅读材料后的感受。这一刻同学们都在静静默读、聆听、思考,黄师傅在最后一分钟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个孩子的心灵,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责任的真正含义和人性的光辉。教师应多创设这样一些蕴涵丰富情感内涵有动情点的情景来打动学生,促进学生学习。

第二、要重视情感设计的拓展、延伸和升华 拓展课题主题,延伸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让学生在关注中去体验、感受、思考、质疑、求证,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升华是历史与社会课的重要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责任。例如八下《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拓展到时下正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适当的讲解中国和世界的应对措施,使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对于学生情感和责任感的提升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延伸情感教学之外,笔者认为实践活动对情感的升华更来的深刻。例如:九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时,可以结合本农村学校的实际,让学生去发现校园内的环境破环、资源浪费等现象,然后开展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主题教育。笔者还在思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当地的敬老院进行慰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了关心,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

篇3:自然科学与哲学教育思考

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 自然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界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 能够存在和发展, 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学科知识为基础, 从小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离开具体学科知识, 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自然科学与哲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二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既要有发达的自然科学, 又要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 这样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哲学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智慧, 就是对智慧不懈的追求。因为“哲学智慧反对人们对流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采取现成的接受态度, 反对人们躺在毋庸质疑、因循守旧的温床上睡大觉, 所以说哲学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康德曾经认为教哲学就是教哲学思考, 康德不赞成学生像对待历史或数学那样对待哲学, 因为哲学并不是作为一门确定的科目摆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掌握的。他说:“哲学只是一种可能的科学观念。它本非具体地存在于什么地方, 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 来努力接近它, 我们所学的不是哲学本身, 而是如何进行哲学的思考。”“你们跟我学不到什么哲学, 而只能学哲学的思考。”

做为哲学的思维规律哲学会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的总结和提高自己, 在这里恩格斯说:“辩证法直到现在也只有亚里土多得和黑格尔这两个思想家比较精密的研究过, 而辩证法在今天来说是最重要的哲学思维形式, 因为只有它才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 为自然界中普遍的联系, 为从一个领域到另一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 并提供说明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学习哲学不在于学习哲学知识, 而在于学会如何进行哲学式的思维, 培养和提高哲学素质。所谓哲学素质就是通过哲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形成的一种内在于主体身上, 通过语言与行为尤其是特定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来的哲学意识, 它是人的一种稳定的思维特质和内在潜质, 包括内在于人身上的哲学精神、哲学品格和各种哲学能力等。这就是说, 哲学素质除人们应有的理论思维能力外, 它常常凝结为一种哲学精神和品格。哲学的精神与品格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如重知求真尚理的精神, 自由思考独立创造的意志, 实践的工具理性的哲学态度等。严谨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刻的哲学精神与品格, 使哲学素质的培养成为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时代, 通晓哲学的人, 很少通晓自然科学, 而通晓自然科学的人, 又很少通晓哲学社会科学, 而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要想提升自己的哲学素质必须结合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实例进行思维。在对事物本源以及对真理寻根究底式的探究中体现理性思维能力和哲学精神与品格, 从而培养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

2哲学教育的作用与魅力

2.1 培养思维能力, 增长哲学智慧, 提升追问精神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哲学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 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文“philosophia”。在希腊文中, 它是由“philia” (爱) 和“Sophia” (智) 组合而成, 意思为爱智或智慧之学。学习哲学不但要培养自己的智慧, 同时要敢于怀疑和批判。亚里士多德说:追问存在就是追问存在者的存在性, 即追问存在者到底是什么。批判就是通过对现存的事物、知识、原则进行认真思考, 找出其矛盾, 并进行勇敢怀疑。罗素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 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 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反思就是对各种理论的前提进行揭示和审讯, 探寻构成思想的根据。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 意在跟随在事实背后的反复思考”, “反思以思想本身为内容, 力求思想自觉为思想”。对此, 海德格尔曾深有感触地说:“就其本质而言, 哲学决不会使事情变得浅易, 而只会使之愈加艰深。”正因如此, 不熟悉哲学的表达方式的日常理性就会认为哲学反思“近乎痴呓”。恩格斯说:“理性思维的能力必须加以锻炼和发展, 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 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 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培养学生哲学智慧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反思的、批判的思维方式, 从而“超越感觉的杂多性、表象的流变性、情感的狭隘性和意愿的主观性, 进而全面地反映现实、深层地透视现实、理性地解释现实、理智地反观现实、理想地引导现实”。

2.2 丰富哲学, 丰富生命

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哲学就与人生、生活密切相关。在西方哲学发源地的古希腊, 苏格拉底就认为, 哲学是关于人生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学问, 学哲学就是学做人;柏拉图认为哲学是研究理念的一种学问;亚里士多德认为, 哲学要研究“形而上学”问题即经验之后的实在的问题。“希腊三哲”都非常强调哲学追问人生的意义, 注重道德践履。现代西方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莫衷一是, 但认为学习哲学对于人安身立本、探究生活意义和价值至为重要。新托马斯主义认为, 哲学的任务是帮助建立一种基于信仰的真理, 对神学的神秘部分进行解释, 对坏的信仰的谬论进行驳斥, 这是一种精致的神学;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 哲学的真正社会作用在于批判现存的不合理社会, 探索一个合理社会, 社会问题是哲学的中心问题, 哲学是批判的社会理论;存在主义者认为, 哲学是人学, 是一种关于人的本体论和伦理学。中国哲学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 但与西方哲学不无相似之处, 那就是认为, 哲学必须研究人生的意义, 关注伦理实践。甚至可以说, 从一开始, 中国哲学就把伦理学置于哲学的中心, 无论是谈天人关系、身心关系、形神关系、知行关系、名实关系, 都是为了人生的目的, 规范人的行为。例如《礼记·表记》谈到殷人思想时说:“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思而后礼”, 这里的“礼”既有祭礼仪式又含有伦理规范的含义;孔子提倡“正名”, 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好像是在谈名实相符的逻辑问题, 实质是在辩证礼制等级方面的名称和名分。老子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道德经》宣扬, “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实际上是一种伦理思想, 美学思想。这样看来, 尽管古今中外哲学家们的哲学观五花八门, 各种各样, 但相对哲学究竟是什么也有共识:那就是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 哲学应洞察人生真谛, 关注人的生活世界。

3自然科学中哲学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

(1) 组织涣散, 积极性不高。

“在科研和生产两大系统之间, 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两大部门的组织管理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割、脱节和不协调现象;在科研工作中, 特别是哲学研究工作中, 由于组织工作方面的问题而造成的各行其是、涣散状态;在科研和科技开发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还未能很好解决等等, 严重的阻碍了哲学研究的发展。

(2) 哲学理论教育模式化和教学内容陈旧的限制。

多年来哲学教学一直沿袭着“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板块结构, 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作为一门考试课,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考的仍然是比较抽象、晦涩的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 使学生望而生畏。

(3) 教师对哲学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些教师把哲学教学纯粹当成传授一门知识的“线性教学”, 只重视讲清哲学的基本概念, 而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 运用哲学理论对某一具体的社会现象或某个疑难热点问题开展研讨式、案例式等互动式“点”教学。

4对哲学教育的启示

(1) 重视自然辩证法的有利推动作用。

自然辩证法有利于哲学原理对自然科学发生作用, 不仅能提供方便, 也能增强它的效力。因为自然辩证法在很大程度上居于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 不是作为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存在。自然辩证法依靠哲学原理作指导, 也就是说自然辩证法理论是哲学原理的应用。自然辩证法理论包含并体现出一般哲学原理。所以必须充分利用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来指导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教育。

(2) 认清哲学教育的实效性。

学生只有感受和领会到哲学“有用”, 才会对这一理论产生兴趣, 才愿意学, 才能够“进头脑”。“管用”作为原则, 要注意正确理解哲学的效用。哲学“效用”并非“功利”、“操作”和“实用”, 而是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层面的一般方法论作用。它不像具体自然科学科学的实证知识那样, 能给人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 它作为世界观的教育, 侧重的是自然科学正确思维方式的培育、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帮助人确立合理至善的世界观 (包括人生观) , 促使人形成观察社会、洞明人生的成熟思想, 进而指导人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在这个意义上, 哲学之于人是“无用 (功利之用) 之大用” (素质提升) 。通过对哲学的学习能够把理论和实践集于一身, 实现哲学杜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联盟, 是科学发展之必须。无论是谁学习它和掌握它, 都会大有裨益。

摘要:在知识残酷竞争的现代社会, 对个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对自然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哲学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高校哲学教育却在教学目的, 教学方式, 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使其功能不能真正发挥。所以必须在哲学教育功能对策、方法等方面进行转变, 正确发挥好哲学教育的功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自然科学,哲学教育,作用,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曹向兰.高校哲学教育的功能——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2) .

[2]胡万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J].合肥学院学报, 2009, (4)

[3]唐文文.培养哲学精神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革新[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篇4: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涵义与特点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是指人们收集、存储、处理、传递、利用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学所应用的一切现代辅助设施和技术,它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理念的革新。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则指依据一定的信息技术理论以及教育和课程理论, 为了满足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按照系统论的系统结构基本原理提出的加强和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优化组合的行动路向和基本措施。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特点。(1)双向性。它是人们立足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同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上所深入探究的问题, 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既包含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也包含“课程→信息技术”的整合。(2)互动性。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的迷惑及时在网上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3)自主性。在网络条件下,80%以上的课堂时间里,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4)无可替代性。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的优势

1.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单一媒体只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单通道”作用方式,而现代化多种媒体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将是一种“多通道”的作用方式。以计算机、多媒体操作平台为代表的新一代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2.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情境教学就是通过设计一些具备真实性和准真实性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这种良好的教学情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多种媒体信息强大的编辑和再现功能,通过实现对情景的可控展示、细节放大、过程延缓和实验模拟等处理,帮助、促进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感知、抽象、建模和应用等。

3.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它变抽象为具体,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创新应用,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了学科教学资源, 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改进了学生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与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相比,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它利用自身具有集声音、图像、视频为一体的特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呈现各种教学信息,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个全面的整合过程,它包括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对学科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1)实验课的不可替代性。对于一些实验课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实际性的操作并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而且有时用实验很容易把问题解决。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但无论如何多媒体也不能代替实验,多媒体教学和实验都是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2)信息技术非万能性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能帮助学生顺利进行学科思维活动。但是,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形象、直观、具体,学生的思维形象会因这种“包办”而受到限制,并影响到学生思考的深度。再加上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按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这种定势会挫伤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向性,束缚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不能图一时的教学轻松,丧失对其思维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对策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很多缺陷,提升教学效果。

1.课程教学的设计者。为了实现“整合”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当非常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需要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在备课、命题、教学过程、答疑辅导、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中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了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展,不断进行教学实验与探索,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并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文化知识和教学能力。

2.课程学习者。课程学习者主要是学生。对于他们来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就是营造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和氛围, 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建立有关制度确立学生的课程研制者地位, 培养他们的课程整合的意识、行为和能力, 组织他们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 在整合实践中开展学习。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适时采用,科学使用,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进而全面提高中学教学质量,使学科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改善学习[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篇5: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还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浅议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学生思考力的培养

思考力是实施课堂高效教学的有力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已的独立思考空闻将是课堂教学的需要.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呢?首先需要我们明确给出思考所需的`时间、目标、动机和情绪,但同时不要过份强调效率;其次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最后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质量.相对学生来讲,拥有思考力表示着个性的张显,内心的开放以及主体的体现,创造性的解放是养成学习习惯、确立终身学习意识的保证.

作 者:陈蕾蕾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第七中学,浙江,温州,325401刊 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3关键词:思考力 空间 设计

篇6: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太仓市城厢镇南郊小学

胡莉英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也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订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方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都取消地理课、历史课,开设社会课。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小学社会教材中,认识周围社会的内容有54课时,认识祖国的有82课时,认识世界的有28课时。寓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于社会教学之中,能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生根、萌芽,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一、寓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 确的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它要求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从而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第三、四册教材涉及的大量古今中国社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事物、评价人物的好教材,这也正是社会学科“认识祖国”的特殊功能之一。例如教学《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秦始皇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根据影视感知马上回答:“是个暴君”。确实,秦始皇焚书坑儒、蛮横专权、草菅人命,是其罪恶的一面。但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候割据混战的局面,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各族人民愿望的。在统一后的10余年中,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他的历史功绩。任何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以一己之见,感情用事的方法褒贬历史人物是不科学的。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一分为二地去分析、评价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寓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基石,它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即肯定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五册教材选编了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介绍了我国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列举了闻名世界的中华名胜古迹,是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好教材。如《青藏高原》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高原特有的高寒环境,了解其对藏胞为主的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青藏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也让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藏高原上交通面貌的变化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验到物质世界是按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人要适应环境来生存,并对环境加以利用、改造。又如《泰山和黄山》一课,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泰山是一座自然名山,文化名山,融自然和文化为一体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知道黄山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美好的环境,也要让学生知道泰山和黄山是自然客观存在的,我们首先是认识它、适应它,其次可去建设它、美化它。

通过以上的教学,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可知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深入认识物质世界的意识,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寓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规律。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第四册教材中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和第六册教材中《我国与世界的交往》等课,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一个国家的建设,主要取决于自身原有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现代化水平,生产关系的机制作用以及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等因素,而不能单靠外援。但是“闭关锁国”,关着门搞建设也是搞不好的,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忽视外因是不可能把经济建设搞好的。我们党一贯遵循和强调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是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的。

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和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如第二册教材安排了生活与工业、生活与交通运输、生活与通信、生活与储蓄、保险、节日民俗五大部分内容。其中讲到了工业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通信的发展、节日民俗的由来及移风易俗,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告诉学生我们既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举成功的,而是由平时为实现这些远大目标做好每一细小工作的量的长期积累的结果;又要树立革命的理想,在思想上和学习上,要把握时机,敢于突破,不能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任何事物本身都包含着它的否定方面,这种内在的否定力量,促使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到对自身的否定,继而再由否定进到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表现出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过程。教材中讲到了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等,通过这些伟人事迹的感染,让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并准备走曲折的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四、寓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方法于社会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和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它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的保证,就在于它同实际的紧密联系。要使学生认识社会,只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例如:培养学生儿童时期人际关系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学习;知道怎样买东西,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购物中学习。

小学社会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许多课的后面都安排了“活动”项目,例如:“我们的学校”一课的课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一下家庭附近有多少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农业的发展”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农村学生“了解本村农业和农村面貌变化的情况”,让城市学生“收集反映农业和农村新面貌的图片、资料张贴地教室的墙报栏内”;“交通运输业”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学生“调查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交通工具和固定设施”;“参加储蓄”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学生“到附近银行或信用社进行一次存款或取款的实践活动”等等。除课后活动外,教材还专设了一些“活动课”。例如“居家安全”、“参观调查工厂”、“调查家乡的科学文化名人”、“调查家庭和家乡的变化情况”、“举办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片展”、“参观家乡附近的旅游点”等。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把社会常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做到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统一,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机地渗透于社会堂课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社会学科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五点: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教育思想。二是正确认识小学社会在小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和育人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社会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三是深刻理解设置小学社会课程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标,以及小学社会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和教材的内容体系,以便更好地驾驶教材和组织教材,按照目标要求准确地传授社会知识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四是提高小学社会课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从而熟练地组织教学、科学的施教和正确的指导,并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增强小学社会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修养,并对当今社会各方面问题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不仅做到为人师表,而且足以胜任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的各种实际事务。

篇7: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

恢复高考制度近20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教学偏重知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不能充分发展,学生课外阅读面窄,涉猎中外文学名著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如发达国家同年龄段的学生。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其主要是指阅读教学,即阅读数量太少、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差、阅读时间太浪费[1]。

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阅读。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孩子在3岁之前的语言学习,其速度是突飞猛进的,而进入学校之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却“少慢差费”得惊人。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效率呢?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learning)获得的,而是习得(acquisition)的[2]。”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掌握语言的过程。可见,要使学生获得母语书面语的能力,必须使学生大量积累书面语的语言材料,而阅读正是学生大量积累书面语言材料的最好途径。

教育部2000年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意见》表达了这种共识:“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应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进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3]。”可见阅读教学的突出地位及重要性。然而,现实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却不尽人意,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只有15.69%的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而明确表示不感兴趣的却有47.08%[4]。

一、“书本”欠缺激发学生阅读的养分

我们的课堂教学输入量太小,课本编写和教学方法基本上遵从一个逻辑:希望通过少数经典的范文,反复嚼烂了,然后叫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的文章。然而实践告诉我们,这根本做不到。一册书只有20~30篇文章,讲得再高明,再精彩,也达不到目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不是闻一知十,而是闻“十”知“一”。没有相当大的输入量,学生要积累没积累,要经验没经验,要体会没体会,也就什么都谈不上。

二、“讲析”欠缺激发学生阅读的激情

如果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一下阅读教学过程,如果能抛开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相信每位教师都承认:阅读课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或是老师问、学生答,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却很少有真正的语言实践。往往几年书读下来,真正算得上是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的所占比例极少。教学中,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性阅读;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等。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然而学生这双重主体的身份被剥夺了。

目前,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分析式的模式。讲课文:

1、注音;

2、解词;

3、分段;

4、主旨;

5、特色;

6、练习„„把一篇篇的美文肢解成一道道习题,使文章生命力丧失殆尽,也使学生在烦琐的分析中迷失了语文学习的方向。其实,文章的作者是先有整体考虑,然后才考虑如何安排段落的。正如盖大楼,设计前总是先设想大楼的总体规模,然后才考虑局部的安排。读文章也是应读完全文,经过思索,有了整体感受,再回过头来逐段剖析,看清它的前后联系。那种先把文章肢解破碎,然后再来整体感知的做法是不符合人们阅读心理规律的。

三、“习题”欠缺激发学生阅读的思路

现在,满堂灌逐渐失去市场了,但是另一种作法却大行其道,那就是大量的机械性练习和考试题,束缚了学生阅读及其能力的发展。考试阅读题高度不够,难度超标,加上阅读时间有限,学生往往是囫囵吞枣,局部阅读代替整体阅读;选择判断也常是考求同思维,不考求异思维;练习和考试中也只是考阅读结果,不考阅读过程;设计的标准答案也违背了见仁见智的阅读原则,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枷锁,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四、“主体”缺乏阅读的驱动力

目前,有些学生对阅读缺乏正确认识,认为不会立竿见影,在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上缺乏研究,缺乏功夫,怕读书,不愿阅读。即便阅读也只是单纯地看看,粗枝大叶,囫囵吞枣,似懂非懂而已,更谈不上品味鉴赏。阅读,本应是人生得意之事。高尔基形容自己对书本的喜爱“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5]”。的确,没有一个学生不喜爱阅读,但有很多学生不爱上语文课,这对于每位语文老师来说无疑是个悲哀。可见传统的中学语文阅读教育已举步维艰,有限的课本内容,单调的教学模式,僵硬教条的考查、考试办法,使学生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的整体美和内在美,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学沉淀和积累,更谈不上对文学的鉴赏和感悟。

2001年高考后,全国许多报刊都登载了南京考生蒋昕捷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而其成功的基础首先是指日常阅读中吸收并积累起来的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语句。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中也谈道:“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是课外那种自愿、自主、自由的阅读实践[6]。”

首先,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不是为考试而读,更不是为读而读,而是为了学生素质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其次,认清阅读作品的范围、重点。阅读不仅是对狭义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包含读历史、读政治、读自然科学、读边缘科学,甚至读社会、读人生。中学生对通俗的、流行的,一时成为社会热点的休闲读物是极为关注的,休闲读物能贴近中学生时下的生活,满足中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追求,具有一定的积极功能,但其不能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新版语文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中学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古诗词篇目及阅读总量。

再次,转变阅读方式。孔子云:“导而弗牵。”教师的任务不是把整理好的一批批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心理创造的机会和气氛,提供

条件和环境,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学堂而不是讲堂,教师是导师而不是讲师,学生是主人而不是仆人,教师是学长而不是家长。

第四,选好阅读途径。要大胆地放下课本,走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教室,由重课本变为重读本,由重课内变为重课外,让书架上的图书、报刊变成学生的读文教材,让学生之间的研讨与交流代替老师的讲授。要引导学生走进新华书店,参与社会活动,进行论辩演讲,使学生达到关注社会、贴近时代、感悟语文的目的。要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调模式,突破纸本书的局限,学会从电子读物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本领。要由单一的纸本阅读改换为纸本阅读、屏幕阅读或网上阅读同时并举的多媒体阅读,以此扩大课堂阅读容量,增加知识密度,节省板书时间,享受文、图、声、像多种景象的赏读意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第五,培养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目标其一,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这可使学生终身受益[7]。”如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有意质疑(悬思猜读、设疑自答、求异论辨、归类编码、撮要归旨、入境品味、联想拓展、迁移创新)的习惯等。

第六,注重阅读创造。阅读,作为一种意义上的理解和解释活动,从本质上说,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即文章的再创造。阅读创造是认识上质的飞跃,是不断想象的心理反映和批判性思维的反映,是高水平的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读书的基本方法。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智慧和能力。

综上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它所承担的任务最重,所解决的问题也最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故历来被尊为“语文之根、学习之母、教育之本[8]”,居于语文4大能力之首。因此,为了开创语文教育的新纪元,我们必须首先使阅读教学跨越到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篇8:浅议中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首先,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在小学教学中, 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 往往能神奇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例如在教学《探索月球的秘密》一课时, 我先放映嫦娥奔月, 吴刚砍桂, 玉兔捣药等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片。然后用大屏幕放出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陆月球的那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 从画面上学生可以看到飞船着陆时扬起的月球灰尘, 看到飞船打开时, 世界上第一位登陆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飞船上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只脚踏上月球那副谨慎的样子, 还让学生听到阿姆斯特朗向全世界说的那句名言:“这是我的一小步, 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此时学生不仅被中国古代优美动人的神话所吸引, 更为人类脚步踏上月球而深深震憾。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师介绍月球更多的相关知识,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此时, 我抓住时机及时的播放了神五、神六、神七上天的精彩画面, 重点播放了神七上天后一名宇航员在空中漫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动人壮观的画面。同学们看后情绪高涨。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从小学好科学, 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 将来也能探索太空奥妙的欲望。

其次, 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直观而有趣的实验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 我把各种各样的现象都设计成一个个小实验给学生看, 使学生通过各种实验来获取科学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例如在教学《空气在哪里》一课时, 首先, 我让学生去找空气。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让一个学生在一个空玻璃杯里倒满了水, 然后在杯口盖一张白纸, 再迅速将杯口朝下倒转过来。这是同学们看到的现象是, 杯子里的水并没有流出来, 老师及时提问:“杯子里的水为什么不流出来呢?”同学们也感到很惊讶, 是啊, 水为什么不流出来呢?“是什么力量把杯子里的水托住了呢?”老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展开讨论激发了学生和科学兴趣。教师告诉学生:“杯子里的水之所以流不出来, 是因为空气产生的浮力托住了杯口的纸片。”然后, 再让一学生把空瓶子放入水中, 当水进入瓶中时, 瓶口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空气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也是我们人类离不开的。再如《物体的热胀冷缩》时, 学生为研究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研究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基础上, 提出了多种实验的方案。有的认为可以在烧瓶口塞上带有细玻璃管的塞子, 将管口倒插入水中, 观察水中的气泡或水槽里的水进入玻璃的情况;有的认为可以在管口涂上肥皂液, 观察肥皂液的变化;有的认为可以在烧瓶上套上汽球, 观察气球胀瘪的现象。其次, 在加热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有的用热水泡、有的用手捂等。无论哪种设想, 我们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 让他们去设计, 自己去尝试探索, 结果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养。由此可见, 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和科学态度, 教师提出, 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呢, 然后教师做了水结成冰的反常现象, 告诉同学们科学是要通过实践来证实的, 不可以一概而论。

三、主动探索, 点燃科学创新灵感。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 探究也是人生主要的乐趣之一, 探究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指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知识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 善于为学生架设学习知识的桥梁, 使学生享受自我探究获取知识的喜悦。如我在教学《水的浮力》一课中, 让学生设问, 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怎么办?让学生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 最后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设计的实验 (教师提出实验依据, 给出实验器材, 进行简单的提示) 进行研究, 最后得出: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而物体在水中的浮、悬、沉, 与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有紧密的联系。教者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同一种物质做成的不同形状的三种物体如:实心铝块、铝盒、有空心的铝块, 把它们先后放入水中, 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在水中所发生的现象。使学生感到奇怪的是, 同样是铝材, 铝盒能浮于水面, 铝块却沉入水底, 而空心铝块可以悬浮于水中, 然后告诉学生:浮力大小的改变可以决定物体在水中的存在状态。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造了潜水艇。通过这些实验, 激发了学生科学创新的灵感。

上一篇:有关绽放的初三作文下一篇:莼湖镇中心小学艺术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