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2024-04-14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共8篇)

篇1: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论庄子人生哲学

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发端于个人生存和生活展开的困境,通过对人生困境--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社会的命与礼、来自自我的情与欲的.观察、体验和分析,以自然为基础提出超脱的方法--追求精神上的超脱.“逍遥”是庄子憧憬和追求的精神自由的境界,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作 者:柴忠月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223.5 关键词:人生困境   逍遥游   相对自由   绝对自由   超脱  

篇2: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而人生哲学则是他思想的核心部分,虽然它们产生于两千多前,但我们现在读起来依然能感受到庄子的智慧,而其中很多的道理对我们现代人还充满着启发,是我们应不断研究与学习的。

超凡的生死观。读过《庄子》的人都知道,庄子有着非常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以非常豪迈的气概对待生与死。《庄子·至乐》有一名篇,庄子的妻子死了,但他却鼓盆而歌,并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他认为人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后来因为有了气息变化成了形体才演变成了生命,而当气息没了,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这自然得就像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所以人死是没什么好伤心的。由此可见他对生和死是十分豁达的。反观现代人,别说是面对生死,就是变老也让很多人接受不了,运用各种化妆品让自己看起来变年轻,明明已经是半老徐娘了,还在装嫩。更有甚者直接去整容,企图用手术将青春的容貌与婀娜的身姿永远留住,殊不知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是任何人也不能改变或逃脱的,始终要走的为什么要那么煞费苦心地留住它呢?何不豁达点让它走,这样反而能为自己增添一份潇洒的美。另外,大家知道,人生最彻底的超越莫过于从死亡的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人一旦卸去了生死这一沉重负担,超越生死这一最大障碍,其他一切烦恼与痛苦都将不在话下。[1] 现代人张口闭口都是说压力大、总是遇到如意的事情,自杀率也在持续攀升,其实如果我们能向庄子学习,即使学不到他对待生和死的豁达,起码可以学到对平常的压力和不幸豁达吧?假如我们能学到这样一点皮毛,我想也已经够我们终身受用了。

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有著名的濠梁之辩,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的回答有点诡辩的味道,但我们不难从中看到,他想要表达的是人与自然是相通的、没有隔阂

[2]的。他强调尊重人的本性,提倡自然朴素,主张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非自然的主宰。庄子将死,他的弟子想厚葬他,他却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他认为有日月星辰和天地万物陪他就够了,就已

经完备了,因为他也是这其中之一,这里也充分体现了庄子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观。但现代人,空中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只要说的出名字的东西就有人敢吃,在旅游景区听人介绍完某种珍奇动物,第一句问的也是这东西能不能吃,如果像庄子一样在山间见到有鱼,第一件是肯定也是抓来煮了,哪有空理它是快乐还是不快乐,我吃得高兴就行了!另外,现代人为了利益为了赚钱,不断开垦森林绿地,为了生产排出各种废气废水污染空气与河流,导致环境日益恶化,气候也年年反常。人类在埋怨地球的时候是否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呢?正是因为人类自己不断地杀害动植物、不断地破坏环境,才使得生态不平衡,才有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归根到底是人类自作自受,破坏环境其实是在害自己,人类在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庄子却早已告诉我们,我们是大自然中的一物,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定量,如果我们过度获取,大自然总有一天会把我们不该拿的拿回去,所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逍遥的人生态度。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体现,《庄子·让王》中有一段,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庄子写的这个善卷就是逍遥人中的代表了,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平凡的生活中悠哉游哉、怡然自乐,即使是天下摆在他面前也不为所动。善卷就是一个漫步者,一个漫步于纷纭人世的智者。漫步者的人生态度是从容淡定、达观超然的,他们没有很强的功利心,只要生活自足便怡然自得;他们常常会用小孩子的眼光欣赏世界,美丽无处不在。[3] 但反观现代人,为了争名夺利而勾心斗角,甚至不惜用低下的手段来打击对手已获得成功,他们不知道金钱和权力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你成为了亿万富翁又怎样,你能用的始终有限,难道真的要把钱带进棺材?让你攀上万人之上的位置又怎样,即使能一时权倾朝野,但你总有退下来的一天,既然到头来都只是一场空,那为什么还要你争我夺呢?像善卷一样逍遥地活着,不是更能体现快乐吗?

庄子的东西虽然距离现在已经时代久远,但我们不可否认他的很多东西仍是经典,仍对我们有积极的影响,仍能让我们学到很多。

注释:

[1].张晓梅,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前沿,2004(02)

篇3:试论庄子的生死哲学

关键词:生死哲学,庄子,生命,死亡

一、庄子生死哲学的内涵

庄子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对死亡进行过深刻地哲学反思, 他对生命和死亡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中。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从出生、成长、发展、衰老到死亡的过程, 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庄子没有过多的论述生命, 而是从死亡来反观生命, 认为只有正确认识死亡,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命。庄子的生死哲学的主要内涵有以下几方面:

1、生死乃客观自然规律

《庄子·大宗师》说:“夫得者, 时也, 失者, 顺也;安时而处顺, 哀乐而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庄子认为, 任何生物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 这是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 人来到人世, 是时来运转, 人离开人世, 是顺其自然, 如果能这么想, 喜怒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内心了。他告诫人们不要被死亡这种人力无法改变的事情所困扰, 否则, 就是自寻烦恼。《庄子·至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 他的一个朋友去吊丧, 却看见庄子一边敲鼓盆一边唱歌, 这位朋友认为庄子不哭就算了, 还鼓盆而歌, 做法太过分了。庄子回答说, 起初自己也很难过, 但后来想, 妻子来到这个世界以前, 原来没有生命, 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来到了人世, 有了生命, 现在变化又回到死亡, 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已经睡到天地这个大房间去了, 如果自己还哭泣, 说明自己不懂生命的道理, 因此不哭反而唱起歌来了。这个故事表明庄子把死亡视为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是像四季的运行一样, 在庄子的内心世界里, 对待死亡是非常豁达乐观的, 死亡不像许多人那样成为无法摆脱的精神负担。只有具备了这种死亡观, 才能从人们对死亡恐惧的本能中解脱出来, 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2、从“道”的本体来解读死亡

《庄子·秋水》中提到认识事物有三种方式, 即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以物观之, 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 贵贱不在己。意思是从“道”角度来看, 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区别, 从万物自身来看, 各自为贵而又以他物为贱, 从世俗的观点来看, 贵贱不在于事物自身。何谓“道”?“道”其实是一种自然规律, 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庄子要求认识事物时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认识死亡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从世俗的眼光来看, 人们难免悲伤死亡, 恐惧死亡, 焦虑死亡, 避讳死亡, 只有站在“道”的高度, 才能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观点。

3、辩证地看待生死关系, 将个体生死置于人类的繁衍中去思考

庄子深刻地揭示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他说:“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 孰知其纪!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 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 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 神奇复化为臭腐。” (《庄子·知北游》) 意思是生是死的继续, 死是生的开始, 谁能知道它们的内在联系!人的诞生, 是气的聚合, 气的聚合形成生命, 气的离散便是死亡。如果死与生是同类相属的, 那么对于死亡我又忧患什么呢?所以, 万物说到底是同一的。这样, 把那些所谓美好的东西看作是神奇, 把那些所谓讨厌的东西看作是腐臭, 而腐臭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神奇, 神奇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腐臭。生与死是相互依托, 紧密联系的, 如果不能正确清醒地认识死亡, 神奇的生命就会被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 生命不再神奇而变得腐臭了。“指穷于为薪, 火传也, 不知其尽也。” (《庄子·养生主》) 意思是烛薪的燃烧是有限的, 而火的传续下去却是没有穷尽的时候。在这里, “薪”比喻为个体生命, “火”比喻为人类。指个体生命虽然有限, 会死亡, 但人类却可以世代延续下去。事实上, 如果没有个体人的死亡, 没有更新换代, 地球资源早已耗竭, 人类不可能繁衍, 生命将不再存在。

4、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 善待死亡才能善待生命

《庄子·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 老我以生, 失我以老, 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意思是:天地给了我们一个人形的生命, 就是要我们忙忙碌碌, 人生总要老, 老了是让你休息。善待生命的人, 才能善待死亡。庄子认为, 人虽然必然会死亡, 但不能因为人的必死性而空虚无聊, 自暴自弃, 消极被地对待生命, 而应该积极地面对人生。事实上, 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春风得意的时候, 也有垂头丧气的时候;有富贵显赫的时候, 也有穷困卑微的时候。一个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的人, 无论处于人生的顺境还是逆境, 都会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 创造有价值和意义的生命, 让生命充实而有活力。反之, 一个漠视、厌弃生命的人, 一定不会去尊重生命, 关爱生命, 只会在空虚无聊中打发日子, 甚至去侵害他人的生命。因为善待生命的人的一生很充实有意义, 不会有任何遗憾, 所以能正确坦然地面对死亡的到来。而漠视或践踏生命的人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 得不到他人的关爱, 当死亡来临时, 只有恐惧和担忧。同时, 只有正确客观认识死亡的人, 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才能更好的尊重和爱惜生命, 才能获得超越生命自然意义的人生境界。

二、庄子生死哲学具有的现实意义

庄子的生死哲学, 对于我们正确理性地认识生命和死亡, 积极面对人生、规划人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纠正人们错误的死亡观

庄子抓住了困扰人类内心的永恒话题, 即求生是人的本能, 死亡是人类无法摆脱的焦虑。人有自我意识, 对死亡恐惧和焦虑是很正常的, 不少人明知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但受财富、权势、亲情、爱情等世俗东西束缚, 滋生出逃避死亡、过度恐惧死亡、死亡焦虑症等不良心态, 从而使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一般而言, 对待死亡的错误不理性的态度有这几种:受到死亡威胁或想起死亡时, 惶惶不可终日, 享受不到生活安逸自在, 本来死亡没有降临, 却活生生地被吓死了;极力延缓死亡的到来, 甚至将延缓死亡作为活在世上的唯一目标, 尽管活着, 但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中, 生活质量很低;认为人终有一死, 人生再精彩最终也灰飞烟灭, 不如无所事事, 了却此生;人生短暂, 不如及时行乐, 陷入物欲的沼泽之中。庄子的生死哲学, 探讨的是在人生中如何形成正确理智的死亡态度, 从而使人们从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中解放出来, 获得更大的人生自由。

2、有利于培养人们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情怀

篇4:探析庄子哲学之“心”论

关键词:心 修养 气 逍遥游

一、 庄子心学的多重意蕴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注重内在的心灵哲学,用宋儒的术语即是心性论。这种心灵哲学肇自先秦,儒家的心性之学由孔子发端,孟子集大成,而道家的心性之学可以说是由庄子显发。与孟子对心作出儒家道德价值判断不同,庄子的心则具有多重意蕴。庄子对于“心”向下滑落与“物”相接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因而庄子较多提及负面意义的“心”,而较少涉及正面意义的“心”,但是此种意义是庄子所涵摄的,庄子是通过负面意义的“心”而显示正面意义的“心”。这种负面意义的“心”,是导致人生一切祸患的起源。对于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细分。

第一、好恶之心。这是从“情欲”的層面定位的。庄子对好恶之情是否定的,《庄子》中最典型的是惠子和庄子有一段关于“有情”和“无情”的争论: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德充符》)庄子认为好恶之情对人内在生命的戕伤,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无情”。“无情”并不意味着人不应该有喜怒哀乐之情,庄子所强调的是喜怒哀乐之情应该“因自然”,是“与物为春”,“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是“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正如蒙培元先生所说的“庄子所反对的,正是人为的社会的世俗之情,他所提倡的,则是‘自然’情感即真性情。”[1]

第二、是非成心。这是从“知”的层面定位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蜂起,学派林立。庄子有感于各派相互攻讦,认为引发无数主观是非的争执,产生武断排他的现象,归根究底是由于“成心”,“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齐物论》)“成心”,成玄英疏:“域情滞者,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2]“成心”是局滞于自身的学派偏见而产生的,庄子对于成心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各派执于“成心”,以自己的偏见为标准,是不可能获得真知的。庄子举例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齐物论》)不仅如此,庄子还指出溺于“是非成心”中会劳形累神,慢慢的导致心灵的枯萎,“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齐物论》)

二、庄子“心”的修养工夫

有学者认为儒家讲修养,主要是一种积极的进路,道家讲修养,则是一种消极的进路,是一种负的方法、减的方法。[3]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既然“心”有两种意义的使用,对应于修养工夫,则必然有两种工夫。只是庄子对负面意义的“心”有太深的感触,所以对负的方法谈的较多。这种负的方法,庄子用“忘”、“丧”、“外”等词语来说明,这三个词表达的是同一意义的,皆为去好恶和心知之蔽而显现真我。庄子的这种修养工夫为学者称述最多的当是南伯子葵的悟道和颜回的“坐忘”:“吾犹守而告之,参(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大宗师》)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物”是遮蔽“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心”该如何应对“物”,这在庄子哲学中表现为“观化”。所谓“观化”,即对万物的变化,保持观照而不牵惹自己的感情判断的态度。[4]这一理论老子也有提及,《老子》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认为物的存在是要不断的归复到本源的“道”,所以他认为主体在面对纷繁的宇宙万物时,要以“心”观照物的复归。而庄子哲学由于“气”的引入,更强调“化”。庄子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一个无穷的过程,“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因而在面对这个无尽大化的世界时,主体要以“观”的态度去迎接和体验,“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大宗师》)。

三、庄子的修养境界

通过分析,庄子的修养工夫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去情、去知的“坐忘”、“观化”等工夫;一类是诸如“心斋”、“缘督”的练气工夫。但两者的目的都是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在庄子中有很多描述,如“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等等,达到此境界的人庄子称为“至人”、“神人”、“真人”。 庄子的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是庄子追求逍遥自由的心灵哲学影响了中国士大夫的文化性格。庄子的时代百家蜂起,尤其是儒家,虽然孔孟的学说不为当时的君主所采用,但是由于在继承三代传统文化上所开显出来的宗法、伦理秩序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因而在先秦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庄子显然站在儒家对立面的立场上,更严格的说是站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立场上,通过批判当时的社会礼法、伦理纲常而重建个体生命的逍遥自由的意义价值世界。这一心灵哲学的追求在后来的士大夫中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如魏晋时代。甚至是以辟佛老为任的宋明儒家,在内心上也认同庄子,如王阳明在《示徐曰仁应试》中云“每日闲坐时,众方嚣然,我独渊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盖出于尘垢之外而与造物者为游”。[5]

参考文献:

[1]蒙培元.论自然[J].道家文化研究第14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郭庆藩.庄子集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王孝鱼.庄子内篇新解·庄子通疏证[M].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

[4]罗浩.《内修:早期道家的主要实践》,《道家文化研究》第14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篇5: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摘要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中西哲学方法论和出发点不同,中国哲学自成体系,百家林立,在哲学思想的继承上没有西方哲学明确。冯友兰所著《中国哲学史》采用西方哲学研究的思路,梳理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哲学思想,并做出深刻见解。本文在简略阅读《中国哲学史》的基础上,对该书内容进行简单概述和评论。并就自身感想与书中描述,对自己感兴趣的庄子思想进行详述。关键字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庄子

1.引言

2012年12月20日,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爱好阅读、书法,很喜欢中国哲学。她曾在多种场合说过:“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本能对韩国总统产生深刻影响的哲学史著作,无疑存在他的独特之处。《中国哲学史》不仅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通史,还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中国哲学史。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多新解”。尽管中国哲学界对冯友兰的评价呈两极化,但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存在惊人的一致:在目前所有中国哲学史著作中,还未能有任何著作能在整体上胜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该书在中国哲学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2.内容概述

以诸子为核心,相比之前诸人,能系统的有意识的利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如黑格尔的矛盾三段论,边沁的功利主义等等无疑是一种推进,从中可见比较哲学的雏形,可惜后来的发展多拘泥于简单的比较。同时很多注也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如对梁启超评价先秦思想繁荣原因,人民生活空前痛苦,作者即认为中国历史根本无时无刻人民均水深火热,此理由无法成立。

下半册自董仲舒开创独尊儒术之时代始,历数两汉之古今文经学之争,魏晋南北朝之玄学佛学,唐朝之佛学以至宋明理学,最终以康有为等人为中古时代之结束。中间各种图表,各种解释固无一一细论之必要,其实我很怀疑为什么要对诸如董仲舒的天地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之类的东西详加描写。但是魏晋以至唐朝的佛学确实是能展示作者深厚学术功力之处。对佛学的一点浅薄理解多半来自古龙武侠小说的“手中无环,心中有环”至于阿赖耶识就只能想起沙加和婆罗双树园,这里对玄奘、天台宗、华严宗等的介绍让我第一次触及了这个思想系统。同样还有整个宋代的理学心学之争,对理学和古希腊哲学的对比正符合了作者在绪论中讨论的中国哲学史的写作思路。我之前一直以为形而上是根据书名译来的神作,现在才知道和理念一词一样,都有深刻的中国思想基础。朱子之理和柏拉图之理念似乎差别极为有限。

三篇审查报告,分别由陈寅恪和金岳霖先生执笔,讨论中间大师风采展露无遗。谈到人生理想方面的话题更是亲切。尤其是大家特别就冯先生导论中的“中国”与“哲学”两者间关系问题展开讨论,陈先生对文化输入与吸收方面的见解远在川端康成之前,而金先生对论理的讨论无疑和他深厚的逻辑学基础密不可分。3.书评

面对西洋哲学思潮在中国的兴起,中国哲学家关注一个现代中国哲学所必将面临的问题:面对西方哲学知识方法论与哲学体系,中国哲学自身未来该如何建立起自身的知识方法论与系统的中国哲学体系。所以熊十力从佛学的《唯识宗》出发来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十力搞佛学其用意部分也是在此;其高足牟宗三与唐君毅晚年则分别从陆王与康德黑格尔来回应了这个问题;贺麟也是从宋明理学与黑格尔出发;而冯友兰则是从宋明理学出发,并结合西方的新实在论来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

冯友兰在书中有言,“叙述一时代一民族之历史而不研究其哲学,则如画龙不点睛”,冯友兰按照西方完善的哲学理论把中国历代哲学思想梳理了一遍。从本质上理解,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是一种新实在论。然而,诸多学者对冯的思想有所批评。“接着讲”是冯友兰《新理学》中的路数,对此当时提出深刻而严厉批评的就有洪谦与王恩洋。两位意见非常很值得重视,洪谦正是从自身的新实在论的逻辑哲学来批判冯友兰的方法论,并最终站在维也纳哲学立场上,认为冯友兰的这种哲学的方法论也是立不住的,洪谦相反却把冯友兰看作没用的魏晋玄学在传统中国哲学与诗歌的玄学上抬高,认为有其自身的一定意义。因此,冯友兰的学说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但在中西融合的路途上仍显得生硬。对我等初读者而言,已然是一本值得再三品读的大作。庄子思想评述

冯友兰在书中庄子放入道家哲学中作整体的综观,以简洁明快的方式抽象、归纳出庄子哲学的几个重要范畴,从而将庄子思想中的哲学内容整理出一个初步的框架。在他看来,庄子哲学中的“道”即是“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而“德”便是“各物个体所以生之原理”。这一说法形式上固然是原于道家思想的本义,但在原始道家那里,它们不仅是“理”性的,同时也是“气性”的,将“道貌岸然”、“德”理解为“原理”,要经过魏晋玄学的抽象才得以表现出这种倾向。这一点,是冯友兰取自西方哲学对庄子的诠释。

庄子这本书流传到今天,还剩下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大部分人认为只要内七篇是庄子本人所作,其余都是庄子后学所托。我自己没看出来风格上的区别,因为整本书给我的感受,用《庄子·天下》篇里的一句话可以很好的形容-----“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戃”。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死?什么是自我?其实我认为说来说去,庄子都是在说一个人和自然的关系。

可能也正是这一点,庄子在经过无数年的争议后,依然和老子一起划入了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悬而不解,就是道。

庄子自认为怀大才,但是他不在乎怀才不遇,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说以为天地沉浊,不可与庄语。我最喜欢的是《齐物论》里那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个应该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最高境界了,与自然融为一体,也正是在这篇《齐物论》里,提到了庄周梦蝶的话题。庄周梦蝶,不知周之为蝶乎,抑或蝶之为周乎?我一直很困惑,庄子用梦蝶之说作为《齐物论》的结尾,大概是他也认为天地广阔,命运难言,短短的人生,就像阵风,与蝴蝶乃至众生的生命纠结在一起,微小迷茫。梦蝶之语有如两个世界,超脱世外,遨游天地。可记得庄子的那番话:“生若白驹过郤,忽然而已。”

然而,鼓盆而歌的庄子又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呢,他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死观,来自于天地,回归于天地,我们都是自然地一部分。其实,如果能看来这一点,也是好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像一首歌,再长的高潮也有结束的那一刻,看开点,少了一点痛苦,自然而然地走下去。可是从另一个观点看,我欲乘风归去,却不恐高处不胜寒,以大鹏之心看万物,人生固然洒脱,却也少了几分体验。如果我的至亲有朝一日归去,我必当大哭一场,那一刻当隔绝自然,体会作为一个独立自我的人的情感。因此,我们有时需要在这二者之间找一个立足点,保持中庸之道。

在人离去之前,怎样的活着,也是世人一直探讨的,辛弃疾的那首破阵子说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个人生观是我们大部分人的观点,这是践行之道,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也是社会所提倡的。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发挥自身的价值?价值是由谁来决定的?如果按庄子的说法,这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的,本无贵贱之分,谁有资格评价别人的价值呢?江苏省那年的高考作文题,拒绝平庸我是觉得很莫名其妙的,虽然我不是江苏考生,但是我还是很不可理解,可能有的考生在平庸这个词义上做文章,就是说平庸不同于平凡,如果说这个解释行得通的话,庄子先贤的理论是在是不值一提,中华民族的中庸之道完全被否定么?一句话:“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好一句曳尾于涂中!人有的时候还是要遵循自身的愿望。

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人生:人生,就是一个灵魂,来到这个世界受苦,生活,然后死去。但是,由于这个人所做过的努力,他所受过的苦,后人永远不必再受……这个说法,我是不认同的,但是,我很喜欢。每个人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乱世之中,有些人选择登极望远,引吭高歌,问三尺长剑,看万里江河;也有的人把忧愁浅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演奏一曲清贫乐。

庄子中提到了很多自我的定位,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如果我们一直追着别人的路走下去又有何意义呢,做第一个自己吧,不要做第二个别人,活在当下,做好自己该做的。人生就像一滩水,不沿着江河,不沿着沟壑,向着四面八方肆意流淌,不知去往何方,不知何方可去。然而,我们一直活在当下,铭记一切都会过去,带着大鹏的翅膀超越自我,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篇6: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的人生哲学

先秦诸子百家中,大多偏重对社会政治伦理的探讨.唯独庄子思考的`重心是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精神家园.庄子认为,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就是人的最高目的.如果离开这一最高目的而片面追求功名利禄,都只能是对人的无情伤害.庄子所提倡的自然恬淡、逍遥自适的人生观,对生活在紧张高效、物欲无限膨胀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仍不失为一针清心剂.

作 者:王新婷 WANG Xin-ting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北京,100094 刊 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B223.5 关键词:庄子   异化   人生哲学  

篇7: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内容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庄子关于人生的几种观点,进而体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的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他对社会现实的根本感受,决定了他的思想中心不是如何维护社会现实或改造社会现实,而是如何“仅免刑焉!”以他对宇宙终极的哲学玄想,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文化史上烙下他深刻的印迹。

[关键词] 自然 物化 悦生恶死

庄生梦蝶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如果摒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身的必由之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国情,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二,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另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儒家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老庄思想则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点,注重天道自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中,一般来说,儒家思想构成其现实层面,道家思想构成其超越的层面,“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基本格局。

道家创始阶段以老子为主,以《老子》一书为中心,成为老学。道家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庄子对老学的创造性继承的整体性超越,而与儒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著作,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家之言。《庄子》及其对从《庄子》文学,义理的注释和阐发构成了一门与老学同中有异,自成体系的学说——庄学,庄学作为道家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自古英才多磨难,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有过贫困窘迫的生活经历。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司马迁的《史记》有他的小传,合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这一传记是最早记载庄子事迹的历史文献,而且又是出自于以忠于史实而著称的大史家之笔,应当是很有权威性的,根据《史记》记载庄子,姓庄名周,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地人,他的活动年代和孟子大约差不多,只是稍微晚一点罢了,所以后世多以孟庄相并称。

庄子作为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身逢乱世,伤世忧生,只好走隐遁一途。他一生朋友不多,门徒有限,官场与学界名人中只有惠施与他时有来往,交流思想,他在蒙这个地方做过漆国小吏,大概没干多久,后来和战国时代其他思想家一样从事于讲学与著述。他的生活是贫困的,有事靠打草鞋过活,然而他乐知天命,安贫乐道,敝屣功名,淡泊名利。

一、全生保身。社会现实迫使庄子不得不采取避世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他既要躲开荣誉,又要避免刑罚,恪守中道以求得全生保身。全生保身是道家学说的中心问题,也是道家重视个人生命、个人自由的一个重要特点,对此庄子系统的总结和论述,体现了他关于人生的智慧。

庄子提出:“全生保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认识到无用即是大用。他以《人间世》中的栎社树为例说,“栎社树之所以能长处,其大弊数于牛”全在于无用,否则,他早就被人们砍掉了。因此,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有用之物为人所用则不能自我保全,人莫知无用之用,然无用之物无人理睬,则可全生保身,这就是无用之大用,然而光是无用还不能做到全生保身,《山木》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才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一回答从逻辑上看具有诡辩的意味,实际上却正是庄子游戏人生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俗语“不骑马不骑牛骑个毛驴真自由”所表述的处世哲学。在庄子看来,材与不材之间还不是最好的“”之方,他说,材与不材之间似乎是妥当的位置,其实不然,这样还是不能“免乎累”。庄子认为,高水平的“游世”应当是“乘道德而浮游”,然顺其自然而处世。达到这种水平的具体做法是:不在乎美誉,也不在乎毁辱。像龙蛇一样时隐时现,如同龙建蛇蛰,顺着时序、环境而变化,不偏执于任何一个固定的点,不偏执于任何一方;任其自然,是游世与无为之境,做到主宰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这样就不会遭到累患了。如果能做到“虚己”——在心理上把自己看作不存在似的,这样来游戏人生,这样来与人交往,就不会被人伤害了。“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陈鼓应先生指出:“庄子的生活态度并不是出世的,而是介于避世与入世(游世)之间的。„„庄子的游世是要在权力结构的笼罩下保持其人格的独立,避免沦为工具价值或市场价值,要从功、名、利、禄的网络中提升一级,保持其无欲则刚的心灵和清醒的头脑。”不愿做统治者的御用工具,不幸卷入政治角逐的漩涡,庄子之游世更多的是对后世人生观的影响,促成了艺术人生观和审美人生观的形成。庄子之“游”的处世观,不是现实的处世观,不是实用的处世观,而是审美的处世观,是以超越现实,超越实用功利,超越自我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来对待人生,以获得的自由,内心的满足。审美人生观无疑拉开了人与现实的距离,这样后退一步看人生兴许比贴近现实看人生看得更为清楚,更为深刻。庄子“游”的审美人生观与孔子儒家的现实人生观互济互补,形成一种较为完备,较为理想的民族性格和人生观。庄子的审美人生观对历代文艺家、文论家影响深远。陶渊明不仅传造出“桃花源”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而且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游”的态度和心境来对待人生,形成他的审美人生观。苏轼,王国维诸大家、文论家的人生观影响主要是讲人生观与审美观紧紧抱成一团,事实上文艺家、文论家对人生的态度,也正是以审美态度和艺术精神来对待的人生观中渗透着审美观。二、一切顺乎自然。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又认为“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人的一生要听其自然,不能人为的去改变它,崇尚自然,以自然为宗,这是道家思想最为突出的特征。老子在论述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时,用了一个简洁的公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老子》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也就是说道即自然,老子给了自然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天还要高,玄妙高远的自然哲学,落实到社会人生的层面,形成了庄子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

庖丁解牛的故事,是对庄子顺其自然人生哲学的最好诠释。“解牛”故事,原是一个传说,多为哲学家所引述,以寄托自己的感慨,阐述自己的学说。管子用它说明用兵攻敌,要乘虚而入;《吕氏春秋》则用以论证精神专一的作用。庄子引述这个故事,则是用来说明养生之道的,使用以形象的解说其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的。社会之复杂,犹如牛身上的胫骨脉络,盘根错节,无可索解,这是天下的大险大阻。身在如此复杂而阻碍重重地社会中,人应当怎样行于世呢?在庄子看来世界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间”的。人生在世,应当:“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行,同时,还要怀着怵然为戒的审慎和关注的态度,小心谨慎的行事,这样就可以畅通无碍了。在这里,顺其自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无厚”,即不恃其情、才、识,无忮无求,不矜不伐,这样,以无厚入有间,当然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如此顺其自然的行于世,就会免去很多的碰撞摩擦,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了。

这里所谓“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在庄子看来,自然乃最完美的状态,任何形式的人为活动,都是对自然的伤害和破坏,《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野鸭子的腿虽然短,接上一段便造成了痛苦,野鹤的腿虽然长,切断一节便成了悲哀。所以原本长的,不能切短;原本短的,不能接长。一切只有出于本然之性,才能无所忧虑,自得其乐。

由这一基本立场出发,庄子对那些违反自然本性的人为活动进行了抨击。《马蹄》篇说:“马,蹄可以践踏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到伯乐出现,说他会管理马,于是剪掉马毛,削去马蹄,还在马身上烧烙印迹,络手绊脚的把马栓在一起,编入马槽。这样一来,马就死去十分之二、三了。到此还不算完,又将马饿着、渴着、驱赶训练它奔跑,还给它弄上些个装饰,这般折腾后,马就死去大半了。庄子以马为喻,说明人类的很多所谓文明活动,其实都是逆自然之理,违自然之性,都是对自然的反动和残害,最终会导致死亡的恶果。

庄子所说顺其自然,具有反对约束,恢复本性的意思,不管对于自然界的动物还是社会中的人类,庄子都主张任其性命之情,让其自由发展,反对人为的束缚或加工履行,他说:“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 牛鼻,是谓人”白鹤不需要天天洗了才白,它本来就是白的;乌鸦也不需天天染了才黑,它本来就是黑的。鹤之白,是鹤的自然;乌之黑,是乌的自然,它们都是最完美的,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辩何优何劣,谁美谁丑,更没有必要去染鹤或洗鸦,它们原来是什么样子就任其自然好了,亦同此理,牛与马天生就是四条腿,这是牛马的天然,而用马络套住马头,用绳子穿过牛鼻孔,这就是人为的,其结果是使牛马失去了自然本性,妨碍了它们的自由发展,此集中体现了庄子反对约束性,主张万物自然而然的思想,在庄子看来,天下的事物有它的自然本性,圆的它本来就圆,并不需要规来使它圆;方的它本来就方,也不需要距来使它方。钩曲规矩等等,比喻社会上种种桎梏,正是它们,使万物的自然本性受到了约束和伤害。

从自然主义哲学到顺其自然的人生观,这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路数,是行而上的玄想向人生实践的落实,一个“顺”字,有其合理的因素,也有消极的方面。从宇宙规模上来审视人生,以我之自然之性,顺天地指之然之性,这是正确的。譬如,天之性夏热冬寒,我之性冷了要穿,热了要脱,这大概是不能逆而只能顺的,如果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把握,“顺”的消极面就十分突出,一味安时处顺,不遣是非,结果反而造成自然本性的迷失,人只能顺应自然地变化,只能是天决定人,而人不能影响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只强调自然的作用和力量,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对自然的影响,所以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这是有道理的。因其只能培养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奴性来。

三、万物与我同化。庄子是一个奇人,他曾经做过一个奇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弄不清到底庄周梦中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是庄周,严北溟先生把它加工的更为精致美丽:炎热的夏日午后,庄子躺在花园的大树下乘凉不知不觉睡着了,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五彩缤纷的大蝴蝶,蝴蝶在馥郁芬芳的花丛间翩翩起舞,多快活啊!忽然,一阵凉风沙沙吹来,庄子醒了,发现自己原来是庄周,他懵懵懂懂地看看四周,又摸摸自己的脑勺,自言自语地说:“啊呀,这是怎么搞的,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的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真奇怪,庄周与蝴蝶是该有所区别吧?”

庄周梦蝶所表现的并非完全是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但也不等于他没有人生如梦的思想,庄子说梦,确实有人生如梦的表达,人生无常,一切都在无序的变化中。哭也罢,笑也罢,苦也罢,乐也罢,是也罢,非也罢。人世间的这一切都是转瞬即变幻的情状,正好象是梦与觉,幻与真的变化,流转,毫无规律可循,也没有秩序可言。庄子还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个叫丽姬的人,本来是守边人的女儿,当国君刚迎娶她时,她痛哭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待到进了王宫以后,跟君主同睡一床,吃的是肥鲜美味,这才后悔当初不该哭泣,庄子以此说明人生也如梦幻,是变化无常的。更可悲的是,当人正在梦中,却不知道是在做梦。又是梦中还问自己是否在做梦,醒来后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而且只有大觉后,才知道做了个大梦。在庄子看来,人间世事说白了就是一场荒唐的大梦,处在这梦境中的人,却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称什么君,称什么臣,真是浅陋到家了。

庄子人生如梦的思想,显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如果从战国世事,人生无常,社会无序的现实来看,人生如梦,亦可以视作那个时代曲折的反映。

梦中本虚幻,不必认真执着,可与之虚与委蛇,可愉愉然游戏其间,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处于世间亦可视为处于梦境,照样不必认真固执,照样可以虚与委蛇,从容以待,悠优以对,这样,生活的羁绊就少了,精神的自由就多了。

四、聚散生死两依依。生死问题是庄子哲学反复加以讨论的重要课题,死亡生命的威胁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上的恐惧与焦虑,是人的精神不得解脱与超越的巨大桎梏,庄子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对待生死。他既不像传统儒家以尽人事实现生命价值那么积极,也不像佛家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彼岸世界那么消极,他采取以从理,以理化情的方法,使情感不受生死、福祸问题的困扰,以寻求宁静超越的精神境界。

首先,庄子开始怀疑并试图破除悦生恶死的观念与情感,人之所以“好生恶死”,就有在于“好”、“恶”的情感,只要消除了这种情感,就能像古之真人一样“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而消除“好”、“恶”的最好方法,就是看破一切,“不以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就是受“安时而处顺”,能够做到这样,就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就能不被物所“结”所“累”。

庄子进一步提出,生死只是天地之气自动化万物的不同形式,人之生死为气之聚散,人死之后形神聚散,同归一气。《知北游》中谈到:“生也死亡徙,死也生之始,孰知其己!人若生,气之零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以“逍遥为一”的思想来阐释生死一体,使其生死观获得了宇宙论的内容,他又以气之聚散来阐述生死之变化,显然具有无神论的意义。

最后,庄子甚至认为生命是累赘负担,他把自我与道隔绝开来,而死亡反倒使自我复归于道,是人求之不得的解脱,表现出了厌世的情绪。

总的来说,庄子的生死观是达观主义的,对于解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起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的生,是由于偶然的机会,他的死是随顺自然地规律,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受到哀乐情绪的干扰,进入宁静的境界,得到精神的自由,这就是庄子在生死观上实行的以情以从理,以理化情的方法。

人的本质是什么?庄子做了认真的思考,他认为人和天地物一样,都是道的物化,人生是道不断物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种方式。《至乐》篇中写到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为什么妻死而不悲哀呢?因为他觉得妻子起初本来也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混杂在恍惚之间,忽然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性命,现在又变化而为死亡,这好比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从无生命到有生命,再到死亡,人的一生不过是天道流转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自然现象,但是,看破生死还是有“生死” 的观念存在,要想得到真正的自由,还必须以死为乐,以生为苦,要“善生善死”,“夫大块载我以行,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种生死其一,视死如归的态度,其实是对人生深深地失望,是消极的宿命论的思想。

总而言之,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两面性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怕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因此,庄子的人生观对后世的影响也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鼓励人忘怀得失,超脱世间的那些纠纷而专注于艺术创造,二是庄子的思想和哲学是中国古代隐士思想的总结和发挥,其内在精神与气质极易的引起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势旧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和依靠,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对庄子哲学做过这样的评价,“在历史中的任何时代,总有不得志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问题,庄周哲学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它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的确,取消问题也不失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庄子所追求的破除客观条件和外在的因素的束缚以实现精神的思想,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处理自身的身心关系,都将有所裨益。我们静下心来,聆听一下先哲的声音,或许会启发我们的智慧。

参考书目与文献

1、王朝闻

2、谢扶雅

3、陈志良

4、邢贲思

5、何祖建

6、张铁民

7、【战国】庄周8、【战国】庄周9、叶至明

10、夏乃儒

11、张荣明

12、余力 主编 出版社

13、丁祯彦

中国青年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故宫博物馆

紫金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神与物游》

《宗教哲学》

《话说道家》

《哲学小百科》

《大学生文化名著导读》

《道家故事》

《庄子》

《庄子》

《道教与人生》

《中国哲学三百题》

《庄子说道》

《老子庄子合集》

篇8:论庄子哲学之自由思想

关键词:庄子,自由,自然,逍遥

在庄子生活的年代并没有自由一词, 自由一词只是舶来品。并且在《庄子》一书中也没有直接出现“自由”这两个字。但庄子却是中国古代最早提出“自由”的思想家, 庄子的自由包括两个大的内容, 一是:自然的自由;二是:逍遥的自由, 他将自由与自然视为生命的“天性”, 将逍遥自由视为生命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他对自由充满了渴望和向往, 他的自由是发自心灵的, 是内心深处的呼唤, 他的自由是逍遥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一、自然的自由

“自然”即自己而然, 自然而然, 指以存在自身为本位, 保存存在的本然状态。“自然”思想背后透露着浓厚的个体意识, 只有尊重个体, 重视个体, 才会有保持个体的本性, 任由存在的本性自由、自然发展的意思。

1、物我齐一的自由

“物我齐一”就是天地万我与我平等, 共生共灭, 无卑贱之分, 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人应当重视自然规律, 不报个人主观成见, 以实现人和自然在自由的境界中随性发展。

在庄子的自然主义和天道观中, 庄子认为自然万物的发展都是其自发性的结果, 并非造物主意识的主观作用。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要做到“与自然齐一, 与万物齐一”, 实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庄子·逍遥游》) 就是说自由是宇宙自然的融合, 自由就是“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的自然境界。在庄子看来, 天自然, 所以澄澈, 地自然, 所以安宁, 天地自然的和合, 化生万物, 并使其和谐相处, 人只有把自己融合在自然的怀抱中,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才能找到生命的本原。

2、人的随性的自由

在《齐物论》中庄子指出:“必有真卑, 而特不得其联, 可行己信, 而不见其, 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 骸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悦之手?其有思焉?如是皆为臣妾乎, 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在庄子看来, 人体的百骸、九窍、六藏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同样是一个自然的, 不受意识控制的活动过程, 没有必要在他们之外设想什么“真宰”, “真君”, 身体的自由是要顺应自然的发展的, 用意识来控制身体, 使其朝着意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这样的身体是不自由的。

同时, 庄子把人的生死也视为自然现象, 认为“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 (《庄子·知北游》) 因此没有必要贪生怕死。生则自然生, 死则自然死, 庄子妻亡, 其鼓盆而歌, 在庄子看来, 生死就如四季交替般平常, 均匀自然, 人死后便安居与天地这个大环境中, 实现自然中的自由。

二、逍遥的自由

庄子哲学的自由思想具有深刻影响的当属其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也就是逍遥的自由, 这种自由是超越时空局限的, 无条件的, 绝对而又永恒的自由, 不是外在现实物质性的自由, 而是精神上, 心灵上超脱现实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不仅是庄子的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更是其自由思想的核心。关于逍遥的自由可以概述为“无名”, “无功”, “无为”, “无己”, 其中“无己”是庄子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

1、“无名”的价值追求

“无名”是一种价值追求, 庄子主张:“为善无近名。” (《庄子·养生主》) , “以指喻指之非指, 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之非马, 不若以非马喻之非马也” (《庄子·齐物论》) 这其中隐藏的含义是指摒弃“虚名”, 摆脱名利等世俗对人的羁绊, 从而回到真正的自我。“道不私, 故无名, 无名故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庄子吸收老子的思想而发挥出来的, 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而庄子则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他指出:“券内者, 行乎无名;……行乎无名者, 唯庸有光。” (《庄子·庚桑楚》) , 让行动合乎于心性, 行动于默默无闻中的人才能葆其光耀, 才能实现个性的发展, 实现个性的自由。

2、“无用”的生活追求人的无用源于庄子的优生之思。

“人之生也, 与忧俱生” (《庄子·至乐》) , 忧患与生俱来, 成为生命本己的规定。因为忧患, 生命才有免于忧患、追寻逍遥的内驱力。在庄子看来, 当此人世背离了大道, 大道遗弃了人世, 生命存在失去了真理性意义, 身处昏乱的人世, 尘网重重, 免于刑戮已是幸事, 而如何安顿必有一死的短暂人生, 达至生命的逍遥境界, 成为庄子“无用”之论的深刻追寻。

庄子在《山木》篇中说道一大树因无用而得享千年之寿命, 以实现自然中的逍遥和自由, 庄子主张人之无用, 但并非是说做一个一无是处之人, 而是不可太锋芒, 无需众人之夸耀与赞美, 该显示能力的时候不退缩, 该隐藏实力的时候不逞能, 看情况而定, 而不是一味的怎么做, 凡事以适度为宜, 此为“无用”。

3、“无己”的精神追求

“名”和“功”都隐藏着一个基本的条件, 那就是自身的存在, 对于“功”和“名”的追求, 本质上就是由于人类自我中心的影响所致, 要实现逍遥的自由就必须摒除世俗的牵绊, 修正到万物一致的状态, 也就是说要实现真正的自由, 便是要做到进一步的追求, 即在“无己”的人格中才能实现, 正如《天下》所说的:“芴漠无形, 变化无常, 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 莫足以归。”这其中所讲的“无形”, “无常”, “无生死”就是指“非我”之意, 在此之上, 则能与天地一而二, 二而一, 分合无形, 来来去去, 以万物为载体, 又超乎于万物之外, 所以“往”也不知何往, “归”也不知何归, 其实根本不需要知道何处“往”, 何处“归”, 以在自然中游历, 而达到虚无, 虚静之境, 这便是“无己”的至善境界, 也是逍遥之自由的核心追求。

在大多数的人看来庄子所向往的那种自由只是虚境, 在现实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但是古往今来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追求却从未停止过。

参考文献

[1]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1]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范曾.老庄心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范曾.老庄心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付鸽粉.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付鸽粉.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张三元.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J].华夏文化, 2005 (02) .[4]张三元.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J].华夏文化, 2005 (02) .

上一篇:2007年创建文明班组工作总结下一篇:防学生溺水的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