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思考论文

2022-04-16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的产物,具有系统性、统一性、平衡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生态哲学思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态哲学思考论文 篇1:

课堂文化重建的生态哲学思考

一、对课堂教学矛盾的原因探讨。

走进现今的课堂,常常会遇见一些类似的情况: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口头上赞许了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但最后还是会强调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也一如既往地埋头苦记。偶尔老师忘记了公布答案,学生便会急着追问标准答案是什么。当我们询问“这道题为什么这样解答”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老师这么讲的”。我们发现似乎大多数学生都参与了讨论、合作、探究学习,但汇报时却总是那么几位……新课改后的课堂似乎陷入这样的一种矛盾中:教师想“放”又不敢“放”,学生想“自主”、“民主”又习惯“依赖”、“接受”。这种恰似幼儿蹒跚学步时的亲子之间的心理,被贴上了“新课改不彻底”的标签。为什么会不彻底?能否做到彻底?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矛盾心理?这是迫切需要我们思索的问题。

人总是文化人,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正如企业文化和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奠基人、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沙因所说:“文化是更深层的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無意识地发生作用,并以一种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规定着组织对自身及其环境的认识。”课堂教学是以课程为载体,师生与环境共同结成的文化图景,在长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会形成师生普遍认同的课堂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以潜移默化、细腻微妙的方式影响着师生教与学活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维系着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这种课堂生活方式便是课堂文化,它包括师生解释新事物和参与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以及课堂行为的方式。

课堂文化是历史背景、社会责任以及课堂教学各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去受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哲学的浸润,形成以“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价值追求,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师职责,以“述而不作、明辨笃行”为学习方法,以“师道尊严”为师生关系的权威阐释,以科举考试为测评标准的典型的中国传统课堂文化。随着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的探索,科学知识的掌握成为追求的目标,以“科技”、“理性”为特点的西方现代哲学也成为中国人信奉的真理。现代哲学强化了中国传统课堂教学对知识的追求,将其推上至上的宝座,进而也强化了教师的权威、考试测评的合理性,进一步强化了以线性、机械、控制为特征的传统课堂文化。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化的日益彰显,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自主、个性、开放、民主等方面的觉醒,催发了一场全方位的课程改革。

各种文化、哲学形态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它们所造成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所以它们并非交替性地演进,而是重叠存在的,新课改后的课堂出现的矛盾现象便是各种哲学形态相互并存的结果。以线性、控制、功利、机械等为特点的传统课堂文化和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个性、生成、民主等为特征的课堂文化同时并存,使得目前的课堂生活方式出现了一种矛盾现象。

二、运用生态思维来观照课堂文化的重建。

课堂文化是教师、学生、文本、环境四要素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具有时代性。因此,每一个时代都有代表这个时代特征的课堂文化形态。新的课堂文化的生成过程是各种文化形态发生碰撞、融合、吸收、变异的过程,是旧的文化形态吸收新的文化形态后的新生过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思维来面对各种形态并存的课堂文化呢?

面对这个矛盾的集合体,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改革的彻底性,也不应该对它们进行非此即彼的机械二元批判,而是要用生态的思维来思考和处理这些问题,催化新的课堂文化的生成。所谓生态思维也叫生态学方法,是用生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生态思维揭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统一性、丰富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它超越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强调用整体的、联系的、过程的思想来观察事物、处理问题。如何运用生态思维来观照课堂文化的重建呢?

1.以“学生的生命可持续发展”为教学价值取向。

教学价值取向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课程与教学评价都有直接的导向和制约作用。教学价值取向不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运作也不同,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运作直接关系到学生形成怎样的素质。要合理地构建学生的素质,就要研究教学价值取向。

教学价值取向就是对“教学应该有什么用”的认识,而讲到“价值”、“功能”、“作用”、“功用”等方面就不能不讲到其所对应的主体。传统课堂文化要求教学以社会为价值主体,满足社会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因此强调知识高效、精确地授受,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以便能够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而新课改则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因此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幸福的体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这两种价值取向都有自身的合理性,但是纯然的社会本位或者纯然的学生本位是不可取,也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如果不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果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体的成长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社会意义。因此,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亦此亦彼、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关系。离开了知识的掌握,学生对幸福的体验便失去了精神依托,态度的培养便失去了方向,情感的发生便流于肤浅,相反,倘若将情感、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从教学价值中抽出,知识的学习也就成为空洞的、枯燥的、无聊的符号认识过程,也就迷失了教学最本真的追求———人的培养。

以学生的生命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价值取向,就会注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观照生命的完整性,把知识、能力、品格等方面的价值实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并使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保持合理的水平。而学生生命的“可持续生长”则是社会价值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社会价值归根结底要由人来创造,学生生命的“可持续生长”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这种价值取向在整体有机论的观照下,抛弃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超越了“社会”与“个人”两极对立的价值抉择,将社会与个人的价值追求统一于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具体形式上。

2.追求多样并存的教学活动样态。

样态是一个哲学概念,我们将它理解为实体的暂时状态和个别表现。教学活动样态就是指教学活动的表现和状态。认真思考和研究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价值总需要不同的创造,不同的创造产生不同的价值。同理,不同教学价值取向形成的规定性需要特定属性、状态的教学活动来与之适应。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知识、能力、品格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上,而每一教学价值的形成都有各自的规定性,需要特殊的教学样态与之相适应。例如:知识的获得以“认识”为特性,需要以授受为主要教学樣态;而能力的形成以“养成”为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发现、探究等样态的教学活动。因此,多样的教学活动样态是“学生生命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转换为现实的条件,没有与教学价值取向相对应的教学样态,价值的实现就只能是一个空想。同时,每一种教学样态都有其优势与不足,需要多种样态的教学活动互补。

此外,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师生生命系统与教学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是师生与教学文本、环境等子系统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耗散结构。它是一种开放的立体交叉的网络体系,不断地在师生主体和教学环境间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不断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思维、情感、智慧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生成许多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学的这种特性呼唤变化的、丰富的教学样态以即时处理和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文化新模式。

3.形成“差异平等”的教学人际关系。

课堂文化是一种基于课堂情境而生成的人际关系文化。教师和学生特有的情感、态度、观念、行为是在师生的关系、生生的关系中不断生成的。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这个场域的领导者,是社会权势的化身,具有监管学生的权力。学生则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这种关系造就了课堂中出现“主体—客体”对立的两大群体及“中心—边缘”界限明显的身份地位,从而使课堂时时刻刻紧绷着控制之弦、充斥着对权威服从的气氛。新课程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强调学生的自主,许多师生便将其当作是传统师生关系的对立面,因此走向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极端。传统课堂文化过于强调师生、生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忽视了他们在人格、地位上的平等。现实的课堂文化则往往重视了后者,而轻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由于生活阅历、生长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客观存在的能力、品格等方面的差异,将“平等”理解为“相同”,将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解为以学生为中心,本质上还是没有脱离“主体———客体”两极的关系模式。同时无论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没有意识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是业务关系和伦理关系的结合体,二者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在业务关系这一层面,由于学生的不成熟及教学的特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以教师的指导为条件的。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学生的主体建构,学习也不能发生。因此,在业务层面上应该承认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伦理关系层面,师生、生生之间是人格、地位方面平等的关系。

课堂文化是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课堂文化的重建是课程改革的重心。课堂文化的重建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推倒式”革命或雷霆万钧的“突变式”革命,而是保持必要的张力,对不同文化进行辩证的分析和把握的过程。因此,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运用生态哲学对教学规律和特征进行更为深刻的描述,以新范式整合、涵盖旧范式的合理成分,催生新的课堂文化的生成。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作者:冯燕华 关文信

生态哲学思考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再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的产物,具有系统性、统一性、平衡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马克思主义 生态哲学 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思想永不过时,它是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产生的,并得以完善,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和生态危机进行剖析、批判的产物,对当今社会、当今时代的发展、生态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促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等在仔细分析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所得出的理论表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进行的深度社会剖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1.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飞速发展

18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有为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此,工业文明彻底代替了农业文明,机器大生产、现代企业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工作方式,社会物质急速增加,种类繁多的工业产品开始呈现在市场环境中。19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让人类社会彻底告别黑暗时代,电话、电话、电视逐渐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又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把人们的物质文明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使得一部分资本主义理论学者的心理中不断膨胀,他们撰写了众多的理论著作,大肆宣传人定胜天的发展思想,正如泰坦尼克号首航时,很多金融家、企业家、社会名流都认为这首巨轮永不沉没。

2.工业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众多环境问题,这是当时某些理论学家始料未及的。蒸汽的改良和创新、大工业机器的采用、电力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水力资源、风力资源、电力资源被过度地开发和利用,蕴藏在地底下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被过分开采,钢铁、造船、汽车等产业大肆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使用,伦敦、伯明翰、鲁尔等工业区的雾霾夺取了数千万人的生命,河流不再清洁,这些环境问题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反思。

3.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反思思潮的借鉴与发展

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的深度反思,查理·狄更斯就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又是一个光明的时代。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也敏锐思考了这种问题,为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斯、恩格斯借鉴了这些理论思想,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做了系统的表述,深刻批判了人定胜天思潮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这些理论表述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特征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表述,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这种理论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达了强烈的批判意识,指出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道路。

1.系统性

与当时理论学界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反思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内在根源。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之所以出现矛盾和危机,内在原因在于要素资本化,应以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来进行解释,要素资本化中,资本主义把一切都当做商品,唯利是图,对自然界进行了过多的掠夺和索取。马克思在早期作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期作品《资本论》和晚年著作《历史学笔记》中,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异化的现实进行了批判,并对人类发展方向的共产主义进行了预言,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

2.统一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和自然环境最佳的相处方式就是相互统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统一相处,不是抽象概念中的统一,而是能看得见的,是具体的统一、历史的统一和现实的,人类和自然的统一应该经过必要的社会实践来实现,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形式。劳动实践是人类和自然相处的中介,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一定的人类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然后,过度而索取、更多的劳动,就破坏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无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了,因此,人类和自然应该相互统一,人类破坏自然,自然就会报复人类。

3.平衡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尊重自然界整体动态结构的平衡,不能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破坏自然界的结构平衡就是“异化”劳动,这种后果必然导致自然异化,最终结果是自然界失去平衡,丧失了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能力,人类也就失去了生活和繁衍的支撑,后果积极严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告诉世人,人类的发展要尊重自然界的平衡规律和自身的发展情况,必须爱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家园。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反思

当今,环境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的深刻反思,也给国人敲响了警钟,反之是欧美诸国,经过了环境失衡的阵痛和彻底的反思之后,他们更加重视环保、爱护环境,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理论界仍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进行再反思。

1.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是资本占有自然,把一切自然资源都变成了资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不能仅仅只考虑生态学,还要考虑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吻合的发展道路。

2.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环境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在当代,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资本,把环保问题抛给他国,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一定遭到别的国家的唾弃。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在源头上解决环保问题,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且坚持以人为本,主张个人和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认为经济发展同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相统一,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的生态中心主义,这就为人类社会的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

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中国可持续性发展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但这是暂时的,是可以解决和控制的。我国理论界在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新理念和新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这种理论思想有助于我国调整发展思路,彻底根治环境污染问题,重现蓝天白云。

总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过去、当下、未来,都会闪发出时代的光芒,是指导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吻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韩哲

生态哲学思考论文 篇3:

佛教生态哲学研究与环境美德伦理的结合

一直以来,环境哲学都致力于汲取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的养料,以形成自身有益于立法者和公众追求和谐的、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动力。环境哲学的重要起源之一是对历史学家林恩·怀特做出的基督教是现代环境危机的历史根源的回应。2 怀特主要讲了两个观点,其一,基督教将自然世俗化,破除了开发自然的精神障碍;其二,基督教鼓励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为大规模开发自然提供了手段。他指出:“除非我们找到另外一种宗教或者重新思考我们原有的宗教,否则更多的科学技术不会使我们摆脱目前的环境危机。”3 因此,环境哲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吸收融合东方传统思想文化资源。如深层生态学即深受道家和禅宗曹洞宗的思想影响。如德韦尔和塞欣斯曾说:“当代的深层生态主义者已经从道家经典《老子》和13世纪日本佛教大师道元的著作中发现了灵感。”4奈斯更明确地说:“我所说的‘大我’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道’。”5 佛教思想文化是当代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近年来,佛教生态思想研究成果有显著增长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西方环境哲学传入我国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环境哲学资源,出版、发表了不少相关论著。

陈红兵教授近10年来一直从事佛教生态思想研究,成果丰硕。2011年出版专著《佛教生态哲学研究》,近年来先后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等期刊以及相关学术会议发表佛教生态思想研究论文20余篇。陈红兵教授在《哲学研究》2013年第7期上发表的《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一文中,系统论述了佛教生态哲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陈教授认为,佛教生态哲学研究应超越早期该领域研究比照西方环境哲学观念的比附式研究方法,从佛教自身的根本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德性修养实践出发,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陈红兵教授选择将佛教生态哲学研究与德性伦理相结合的研究进路,不仅体现了佛教生态哲学研究走向成熟的趋势,也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国内外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均大体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欧美佛教界、学术界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偏重于从生态文化思潮的主流观念出发研究佛教生态思想,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佛教缘起论视作生态整体论世界观。80年代末开始,一些学者如哈里斯开始质疑佛教的生态思想性质。此后,一些学者开始另辟蹊径研究佛教生态思想,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英国杜伦大学库珀(David E. Cooper)、詹姆斯(Simon P. James)关于佛教生态思想的德性论研究。我国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情形也大体如此。早期以佛教缘起论作为佛教生态哲学基础的观点甚为流行。1998年开始有学者提出从德性论的角度研究佛教生态思想。陈红兵教授发表的《佛教生态德性论研究》1 和《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两篇论文是佛教生态哲学德性论研究的代表作。

佛教生态哲学的德性论研究的形成与近年来德性伦理的复兴与环境美德伦理研究的兴起密切相关。自1958年安斯库姆发表“现代道德哲学”2一文开始,德性伦理学开始复兴。德性伦理复兴的代表性作品是麦金泰尔的论著《追寻德性》(After Virtue)。正如麦金泰尔所言,德性伦理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性道德谋划的彻底失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现代人寻求道德救赎的努力。在环境研究领域,德性伦理的复兴促使了环境美德伦理研究的兴起,自1983年,托马斯·希尔(Thomas Hill Jr.)发表《人类卓越理想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3以来,不少学者如桑德勒、弗雷泽开始探讨环境美德伦理的可能及其内涵。桑德勒甚至认为环境美德伦理为环境伦理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并强调这种方法“是发展环境伦理的替代性方法,而不是补充性的方法”。4 佛教生态哲学的德性论研究的兴起既得益于当代德性伦理复兴的大背景,也是佛教生态学研究对“环境美德伦理”这一环境伦理学新进路的呼应。库珀、詹姆斯在其论著《佛教、德性与环境》第一章第一节“两种趋势”中,即明确将近期德性伦理的复兴与环境伦理的兴起,作为自身佛教环境德性伦理研究的思想背景。5 可以说,佛教生态德性论是佛教生态哲学与环境美德伦理的新结合,是从佛教哲学和佛教传统文化中挖掘的环境美德伦理养料的重要尝试。

《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第一部分从德性论在佛教哲学中的地位论述了为什么要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文章指出,佛教思想主题是通过主体自身的德性修养解脱人生的烦恼和痛苦。佛教理论体系大体上包括解脱论、心性论、修行观和缘起论等方面,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即主体的德性修养。这就决定了德性论在佛教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因此,佛教生态哲学要形成具有自身特制的理论体系,要求以德性论为核心进行研究。

论文第二部分以德性论为核心,结合佛教解脱论、心性论、修行观与缘起论具体论述了佛教生态哲学的四方面内涵:即佛教生态哲学的价值理想、佛教生态哲学的心性论基础、佛教生态哲学的德性修养方式与途径、佛教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1)关于佛教生态哲学的价值理想,文章指出,佛教对涅槃解脱的精神追求,对于转变物质主义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而大乘佛教“利乐有情,庄严佛土”的价值理想则体现了佛教关爱生命,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愿望;(2)佛教生态哲学的心性论基础方面,文章揭示,佛教心性染净说将贪欲视作人性的污染,将清净视作人性的理想状态,对于我们批判反思物欲主义人性论具有积极意义。而佛教心性智慧说对于体证真如、度化众生智慧的强调,对于超越现代主客二分的认识思维方式,突出人与环境一体的智慧具有重要价值;(3)大乘佛教阐发的“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的德性修养方式与途径,对净化人心、教化众生的强调,对于转变人们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于启发当前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均具有启迪意义;(4)作者将佛教缘起论区分为生存境界缘起、存在的缘起性、缘起整体性三种形态,并从三方面分别论述了佛教缘起论对于建设生态文化世界观的价值。作者从德性论视角关于佛教生态哲学的系统论述,对于当代生态哲学更好地吸收融合佛教生态思想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在第三部分比较了佛教德性修养实践与自然价值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学等西方环境哲学实践方式与途径的内涵,突出了佛教生态德性论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和自律的特征,以及以个人德性修养带动环保实践,以实现“度化众生,净佛世界”的目标在道德动机方面的优势。但是,作者也意识到,佛教生态德性论面临着“实践主体在进行佛教德性修养实践过程中,能否真正将德性修养与环保实践结合起来”的难题。正如作者所言:“实际存在的情况往往是,佛教实践主体往往偏重于德性修养的一面,而忽视现实的社会实践,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遗憾的是,尽管作者指出,“德性修养与世间事业的结合本身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主体自身的实践问题”,但是对于如何解决这一实践问题,作者并未给出出路。

近年来,台湾地区佛教界领导者以自身精神感召力合组织作用,引导佛教信众、环保志愿者积极投入到生态环保实践的实例,或许能够启发我们发挥佛教德性修养的在生态环保实践中的积极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在这方面,慈济志愿者的行为很有说服力,如台湾屏东的官员曾经发起清理河岸附近垃圾的号召,但应者寥寥。后来慈济功德会介入到这一活动中去,提出的口号是“拾一份垃圾、积一份功德”。或许是因为这一倡导,也或许是因为慈济会员以行动感动了当地百姓,很多人加入到治理社区环境的行列中来。佛教志愿者的这些优势拓展到生态环保上,必能成为生态环保建设的巨大力量。在这方面,我们仍以台湾慈济功德会为例。慈济功德会是台湾地区最大的民间组织。1990年慈济开始参与环保,在2005年,慈济在台湾注册的环保志愿者最少有44 700位。慈济志愿者参与的生态环保实践包括到大专院校宣传环保,做资源回收,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到居民家中收集和分类垃圾等等。从1990年起,慈济“回收并转卖的资源超过一亿六千万新台币”,他们通过循环使用纸张所节约的资源等同于少砍伐了三十六万棵20年树龄的树。1

[作者单位:郭辉,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朱凯)

作者:郭辉

上一篇:中医哲学思维论文下一篇:设计概念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