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2024-04-14

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精选12篇)

篇1: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仅是具体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变革,而且还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是哲学的主题、性质、基本问题的根本变化,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这是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的哲学观得出的结论。

作 者:黄振灵 黄赞梅 作者单位:黄振灵(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

黄赞梅(南昌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47)

刊 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3(2)分类号:B0-0关键词:哲学 元问题 个体哲学发生学 马克思哲学 哲学形态

篇2: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摘 要]马克思的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马克思哲学真正的诞生地和秘密《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为他后来技术哲学思想的全部发展提供了出发点和源泉。《手稿》包含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他在该书中坚持从实践的角度或劳动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尤其是技术的本质。在对技术的批判中,沿用了他的人文思想视角,并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他的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当然他的这些技术思想对当代的技术哲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技术哲学 技术本质 异化劳动 技术异化

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公开提出技术的概念,更没有明确阐述技术哲学,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然而这却常常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技术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和他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一样,理应当受到重视,但关注他的技术思想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我国技术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更确切的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技术的本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考察技术的本质时,马克思从人类的劳动活动出发即从人类的生活实践出发的。《手稿》中第一次确立了技术即工业的本质的思想,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的本质力量的书”。

马克思认为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技术或工业就是劳动,是迄今为止全部人的活动。人类在改造征服自然的活动过程中创造、利用了无数技术,并因此为基础在天然自然中创造了人工自然。同时,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又在不断地变革着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看,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正是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劳动把人从自然界分化和提升出来,而最初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劳动就是简单的技术活动,它首先存在于人的劳动之中,进而扩展到人类的所有活动中去。而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技术寓于劳动之中,从而技术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正如马克思说:“工业是自然界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马克思从工业劳动中揭示了工业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一定的共同的活动的方式联系着,而这种共同的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社会状况。”马克思把工业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正是人的满足生存需要的实践活动以及人在历史过程中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无止境追求,才使技术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东西,才赋予技术一特别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二、技术的异化

国内外一般从狭义和广义来定义技术的。从狭义上看,技术指的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方面的方式、方法与手段等。从广义上看,技术即可以理解为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手稿》中马克思坚持认为从本质上技术是一种实践活动或工业活动,他不仅从“科学的”维度高度评价了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生活进步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更注重从人文的维度展开了对由技术进步、私有财产制度所带来的劳动异化的批判,即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以期实现二者和谐进步共同发展。

马克思在他的《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者同他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第二,劳动活动的异化,即劳动者所进行的劳动是一种被迫性的强制性的劳动;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也就是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为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了维持劳动者自身的个人生存的一种手段;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就是指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为他人所占有,即“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的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6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得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即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实现对异化劳动的全面克服,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的彻底的发展。

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一是看到了价值的双重属性,即技术的正负价值;二是他把技术本身同技术结果区分开来。我们可以分析出马克思以社会批判的视角分析了技术的双重性,一方面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吃人”现象,另一方面他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厚望。

三、结论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人类追求自由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工人的劳动演化为异化劳动,从而工人的劳动使人类相对自身和人的本质而言是异化的。这种异化从本质上说是资本的作用,但同时也是技术的作用,即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

然而,依笔者看来异化是可以被超越的,其根据在于以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一致。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的出现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完全克服异化劳动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实现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制度中才能实现,在这一制度中人类在更高层次,更合理的制度中成为一个整体,人成为人自身。人类也只有通过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而使人自身得到全方位展示以及通过技术的进步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出马克思在《手稿》所表现的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在于追求人类的全面自由和社会进步,从而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人的异化也有着技术或工业进步的影子,克服人的异化,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应该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应该以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为目标,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才能实现人的彻底自由与解放。而这些,都必然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换句话说,也就是以技术或工业的巨大进步作为它的杠杆。

这样不仅有助于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及社会的蓬勃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人们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正确方向,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使科学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和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7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9

[4]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1-142

篇3: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关键词: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生产实践

马克思的哲学是从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开始的。尽管马克思的早期思想深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并且是这些思想启蒙着, 激发着马克思进行哲学思考, 正如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写道:“黑格尔的思维方式, 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形式尽管那么抽象和唯心, 他的思想发展却是与世界历史紧紧地平行着”黑格尔的“划时代的历史观, 是新唯物主义的直接理论前提”。[1] (P.42) 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这一哲学层面, 而是很快地从旧有的哲学意识形态中跳了出来。如恩格斯所言:“我感到越来越有必要把我们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我们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 而又怎样同它脱离, 作一个简要而系统的阐述”。[2] (P.212) 显然, 经过一段时期的生活实践与深入研究之后, 马克思已由推崇黑格尔转而批判黑格尔, 但是这种批判并不是将其抛在一边, 而是汲取了其丰富的革命性因素, 即“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 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 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2] (P.223) 那么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因素表现在哪里呢?本文试从“人的问题”这一角度切入, 分别分析了黑格尔,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哲学中的人的不同内涵, 指出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是现实地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人, 并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根本主题, 从而对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黑格尔把人的本性, 人的价值和人解放统统放在“精神”“理性”和“自我意识”一个模式之中。黑格尔认为, 人只不过是理性, 绝对精神的体现, 是“世界精神的实体性事业活的工具”。[3] (P.64) 他写道:“理性统治世界。也同样地统治世界历史, 同这个自在自为的普遍的实体的东西比较起来, 其余一切东西都是属于它的东西, 都是他的工具。”[4] (P.354) 这样黑格尔就把历史中所有的人, 包括伟大人物在内, 都看作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理性, 精神的玩物和傀儡。在黑格尔看来, 人的奋斗, 只不过是执行理性, 精神的命令, 受理性, 精神的驱使和支配, 个人和民族充当理性的工具, 对他们和自己而言, 是完全不自觉的, 理性利用人们的热情而使人们彼此进行斗争, 而它自己却不卷入到这个斗争之中, 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由此可见, 黑格尔把人在自己和热情驱使下所进行的历史创造, 看作只不过是理性, 精神的工具和手段的活动, 在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利益的同时, 他们不知不觉地成为在他们内部进行的那种世界精神的事业的工具机关”。[4] (P.353) 在黑格尔的哲学中, 人的创造最终变成了理性精神的自我创造, 人们的历史也最终被演绎成了理性, 精神的历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的序言中一开始就十分尖锐地指出, 他们的批判是针对整个德国的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的:“在德国对真正的人道主义来说, 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它用‘自我意识’, 即‘精神’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 并且同福音传播一道教诲说‘精神创造众生, 肉体则软弱无能。’显而易见, 这种超脱肉体的精神只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才具有精神力量。”[5] (P.7)

与原则为无限者的哲理神学相对立, 费尔巴哈为了未来的哲学而要求有限的“真实地位”。因此, 真正的哲学开端不再是上帝或是绝对, 而是有限的有死的人。“这个哲学并不将斯宾诺莎的实体, 康德和费希特的‘自我’, 谢林的绝对同一性,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抽象的, 仅仅被思想的或被想象的本质当作自己的原则, 而是将现实的或者毋宁说最最现实的本质, 真正实在的存在:人, 即最积极的现实原则当作自己的原则”[6] (P.15) “关于法, 关于意志, 关于自由, 关于没有人的以及在人以外甚至人之上的人格的思辨, 都是一种没有统一性, 没有必然性, 没有实体, 没有根据, 没有实在性的思辨。人是自由的实存, 人格的实存, 法的实存, 只是人才是费希特的自我的根据和基础, 才是莱布尼茨的单子的根据和基础, 才是绝对者的根据和基础。”[7]可见, 费尔巴哈将人置于哲学的出发点, 这对于黑格尔仅仅把人当作理性的工具和手段, 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但是, 什么使这个人成为人, 什么真正构成了解放了的, 独立了的人的人道的内容, 费尔巴哈却无法凭借他关于具体的人的抽象的原则超出感性的用语予以阐明。”[8] (P.415)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是这样表述的“费尔巴哈指出, 基督教的神只是人的虚幻的反映, 映象。但是, 这个神本身是长期的抽象过程的产物, 是以前的许多部落神和民族神集中起来的精华。与此相应, 被反映为这个人的人也不是一个现实的人, 而同样是许多现实的人的精华, 是抽象的人, 因而本身又是一个思想上的形象。费尔巴哈在每一页上都宣扬感性, 宣扬专心研究具体的东西, 研究现实, 可是这同一个费尔巴哈, 一谈到人们之间纯粹的性关系以外的某种关系, 就变成完全抽象的了。”[2] (P.236) “在费尔巴哈那里, 就形式讲, 他是实在论的, 他把人作为出发点, 但是, 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 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个抽象的人, 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 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 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 历史的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虽然他同其他人来往, 但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2] (P.236) 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评论当中, 我们可以看出, 费尔巴哈对抽象的人与自然的分析是不会有结果的。“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 活生生的人, 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 (P.241) 于是, 马克思从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中去考察人, 并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 (P.56) 由此对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以深刻的批判, 将人拉回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中去。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把世界头足倒置起来”之后, 并没有循着传统本体论的思路去寻求超感知的“实在”, 而是转向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9] (P.73) “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 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10] (P.300) 唯物史观创建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对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视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由此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 而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 其首要因素都是活动着的人。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并不停留在理性和自我意识的层面上, 他并不像传统哲学家那样关注于抽象的人性或人的本质, 而着眼于人的具体的社会存在。当然, 从社会、政治或生命的视角来理解人并非始于马克思, 马克思的变革在于把社会存在理解为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这种认识高度是前人所未能达到的, 这不仅意味着人的本质并非永恒固定的实体性的东西, 而且意味着人和他的社会存在之间的互动关系, 即一方面人必定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尤其受制于生产关系的状况, 人的本质、本性、特性等等, 都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另一方面, 人又并不是消极被动地被生产方式所规定, 相反, 生产方式正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产物。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理性、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但是, 人的理性、意识必须处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才能有所作为;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变世界, 人都必须立足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之中。生产关系是人最根本的不可缺少的生存处境, 也是揭示万物存在之真相、改变世界以达到人所需要之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四、结语

篇4: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关键词:实践转向;科学性;革命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BO-O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07—02

一、实践标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一)扬弃传统

自15世纪后半期开始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细胞学说、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的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并超越形而上学思维形式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传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看到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辩证法,其从根本上扼杀了辩证法的哲学革命精神,必须对其唯心主义基础进行扬弃。而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不彻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就难以逃脱其无法科学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厄运,必须扬弃其哲学的传统理念与思维方式的不彻底性。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依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需要,在继承前人思想文化传统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维传统进行了梳理、反思、扬弃,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整体超越。

(二)创新实践标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句话明确地包含了实践标准问题。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实际上也包含有“实践标准”思想。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在这里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要求把“对象、事物、感性”等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即人的社会实践;其次,马克思在更深意义上确立了“实践是把握生活世界的尺度”,这一思想强调了我们对生活世界的“对象、事物、感性”等方面的理解要从实践出发,把它们看成是实践的,坚持实践是它们的本质,是把握生活世界的尺度。

二、改变世界的实践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一)不仅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十一条讲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强调了哲学应把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知道,哲学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产生以后对实践也发生了反作用,即改变世界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光解释世界更加强调要改变世界,它始终关注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及其内在规律,并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新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在它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它坚持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解释世界的理论批判精神和它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很好地反映出了它的革命性。

(二)公开声明服务于无产阶级与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声明,它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服务的,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归宿的。它所提出的提高主体素质的要求,也就是增强无产阶级党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初,直接地是以一种民族哲学的形式出现的,代表着德意志民族哲学在当时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代表着人类思想的时代性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适应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在与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哲学的斗争中迅速走向世界,为各国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所接受,成为其指导思想,并被用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在其中经受检验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过程,而同时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

三、科学性与革命性何以统一于实践性

(一)实践转向发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诞生,首先是对黑格尔的思辨的历史观的扬弃。在黑格尔的历史观看来,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出现以前,就存在着一种精神本原——“绝对理念”,它是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基础,它是超越自然、超越人类的东西,因而是第一性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由这个“绝对理念”派生出来。在对黑格尔历史观的继承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以现实的人作为自己历史观的前提。他们强调,历史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实践,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最终决定着历史发展的阶段和水平。

其次,对于费尔巴哈历史观的批判继承,主要体现在1845年春马克思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书中。费尔巴哈的历史观虽然摆正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转返到唯物主义之途,但他却抛弃了黑格尔历史观中充满活力的历史辩证法,这就使他的历史观仅仅停留在机械唯物主义的水平上。在充分认识了费尔巴哈的历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像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又主要阐述了八个方面的思想。一是唯物史观的前提;二是历史活动的四个因素(四种生产);三是不是意识决定生活,是生活决定意识;四是关于社会分工的理论;五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六是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七是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对早期异化理论的超越;八是阐述了“世界历史”思想。所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费尔巴哈的历史观的超越。

(二)实践转向发现了剩余价值

在马克思制定剩余价值理论以前,古典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曾经对剩余价值进行过探索。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地租的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的代表亚当·斯密在地租和利润的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在利润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但是,古典经济学

家受到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受到既有经济范畴的束缚,都没有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中抽象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通过经营工厂的实践,发现工人生产的比他们自己消费得多,两者的差额成了资本家的利润。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都被既有经济范畴所束缚,并且误认为剩余价值的存在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断定资本和劳动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幻想用乌托邦手段消除这种不公平现象。

《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和资本》首先开始了剩余价值来源的探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商品了二重存在,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这些理论突破是马克思得以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关键目。马克思说:“资本的规律是创造剩余劳动”。这表明,马克思在手稿中事实上已经提出了剩余价值规律。

(三)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奠定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及其统一集中体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以批判的精神对待社会主义社会,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其他社会思潮、哲学体系,而且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学说,从不固步自封,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是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

篇5: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古老中国创造的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曾经改写世界历史。如今的“新四大发明”正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新四大发明”中,高铁与网购并非始于中国,但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矗立起“新发明”的世界高峰,并将其打造成闪亮的“中国名片”。一些专家指出,无论是高铁,还是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其兴起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巨大的市场和庞大的人口数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这些只是事物发展的外因,是次要矛盾,而推动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要矛盾,是内因。中国之所以能涌现出“新四大发明”,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迸发与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从“小众”到“大众”,人人皆可为“创客”的时代洪流。人的因素越来越多被激活,科技创新正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才是“新四大发明”出现的根本原因。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四大发明,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新四大发明,代表当代中国科技的成就。被誉为“中国通”的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曾说过,虽然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科技成就,但纵观近代的发展史,没有一项科技是中国创造的。一直以来,中国都被贴上中国制造,山寨,模仿之类的标签。但在我们党的带领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潮的引领下,中国人不懈努力,终究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有“新四大发明”,更有天宫,蛟龙,天眼,墨子等尖端科技成果,刷新了外国对中国的认识。

事物发展过程中,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在中国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四大发明凝结了中国人的心血与智慧。我们不应满足于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要敢于否定自己,实现螺旋式的上升,不断推动自身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创造出更多的“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篇6: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化建设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对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哲学思考和实践,对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整体观点,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整体观点,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部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整体观点,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把树立行业共同价值观作为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烟草行业树立共同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和企业与国家、社会、消费者等利益主体的关系,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同时,行业和企业又是一个人际互动的系统,其内部成员的互动关系与交互作用方式,也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重要因素。一个行业和企业的价值观就是在这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也不是行业成员个人意识的简单累加。行业价值观是行业内企业与职工的价值观的统一体。企业要使职工认同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把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同行业的共同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职工为实现“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而自觉遵守相应的规范和准则,形成统一意志。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是软性管理,它把管理的重心从物的管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重视人、尊重人、培养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以人为本,摆正人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指出,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强调人是实践的主体,人的精神因素在实践过程中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职工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因此,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动性,把人放在管理的主体地位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哲学基础。建设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依靠群众,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广大职工 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而企业要把人看成具有多方面需要、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全面发展的“文化人”。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用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

目前,烟草行业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都面临着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尤其应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对人的导向作用,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统一于行业共同价值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应正确把握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根据马克思主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遵循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坚持“两个至上”的宗旨,同时还要挖掘自身优势,突出个性,发展个性,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另外,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还应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遵循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效率、法制”的要求,从企业实际出发,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企业的实际与时代的精神结合起来。

根据马克思主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烟草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自觉落实行业共同价值观,提炼出反映个性的企业精神。其次,要重视建设符合企业实际的制度文化,实现文化和制度的有机融合。

根据马克思主义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系统性原则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系统性。所谓的系统性是指系统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要认识到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是企业行为在意识上的全面反映。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这个角度出发,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要做好两个定位:一是“空间定位”;二是“时间定位”。“空间定位”就是全面策划,具体负责,全盘搞活,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全面工作来策划和推进。“时间定位”则是更多地关注和遵循系统的渐变与发展的动向和规律,随时修正错误的思维和行为倾向。我们要着眼未来,立足企业,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企业的特色入手,丰 富企业的文化积淀。

根据马克思主义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创新

马克思主义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事物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新的过程。这就要求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创新。

首先,要重视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和员工时刻保持创新激情,在尊重客观的前提下,敢于发扬个性,敢于创新。

其次,明确各阶段的目标。要根据某一特定历史时期面临的客观形势,适时提出自己的总体奋斗目标和阶段目标,通过目标的实现,激发员工的潜能。

最后,要重视与企业文化建设配套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烟草专卖局

篇7: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

实践思维方式,是实践活动本身各种矛盾在哲学思维中的有机统一,是唯物论的实事求是原则和辩证法的否定批判原则的内在统一,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思维方式、类主体思维方式、超越性思维方式。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发展的三种主要历史形态是:变革思维方式、发展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方式;与此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种主要历史形态为:变革哲学、发展哲学和创新哲学。

新世纪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应是一种以创新思维方式为实质与枚心的创新哲学,而变革哲学与发展哲学及其思维方式,则构成创新哲学及创新思维方式不可缺少的理论前提和范式基础,哲学宗教论文《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篇8: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初识马克思哲学的人往往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同于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把它理解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早已讲到, 中世纪哲学的特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分离, 而近代哲学的特征则体现为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与和解。事实上,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同一哲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黑格尔本人就早已指出:“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 也就是说, 它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 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 (1) 显然可见,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乃是发自近代西方哲学的典型问题。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 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2) 在马克思看来, 撇开实践来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所以, 就马克思本人来说, 他是不可能厕身于传统哲学, 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之中, 继续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理解为自己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那么, 马克思是否也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已经指出:“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等于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3)

从这段重要的论述可以看出, 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之谜”也就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这一基本问题就是指“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当然, 在马克思看来, 这一基本问题也蕴含着“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 但这些斗争不过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具体的表现方式罢了。因此, 把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事实上, 马克思后来的一系列论证也证明了我们的理解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 马克思写到:“到现在为止, 我们只是主要考察了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另一个方面, 是人对人的作用……” (4) 众所周知, 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活动, 尤其是生产劳动作为出发点的, 而生产劳动本身就蕴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在谈到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时指出:“自然界和人之间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 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 (5)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一般说来, 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水准到什么程度, 人与人的关系也相应地达到什么程度。反之亦然。并且, “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 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 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 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 (6) 即只有当人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过程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 人们才可能有意识地对物质生产过程加以控制和调节。

可见,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本就不是黑格尔所揭示的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重复和延续, 而是“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他视为“历史之谜”的东西。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哲学基本问题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的提出, 正是解决“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矛盾的思想指南。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关键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经济建设要解决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从前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物质资源消耗, 而现在提倡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来拉动经济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社会。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动, 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之外, 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 坚持好字优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中全会又提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解。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主要是从“人民”出发去理解并阐释“人”这个概念和“以人为本”这个观念的。他这样写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以人为本, 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 不讲根本动力, 或者只讲根本动力, 不讲根本目的, 都不符合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指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锦涛同志说,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一个整体, 他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 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发展为了人, 发展也必须依靠人。传统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区别, 还表现在如何认识发展的手段及怎样发展等问题上。科学发展观重视发展的物质因素、物质条件, 但与传统发展观不同, 科学发展观认为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也就是小平同志所讲的“关键在人”。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 是实现人的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因此, 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可见,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哲学基本问题的继承和再发展, 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哲学普遍真理的指导下, 在总结本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正确处理人与人, 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 既与时俱进, 又科学合理。

摘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非传统理解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来探讨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提出科学发观是对马克思哲学基本问题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 贺麟、王太庆译, 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第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5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12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第41页注[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第35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第97页.

篇9: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关键词:科学方法变革;哲学思考;大数据方法

1998年,生物化学家托尼·卡斯在《大数据管理者》一文中首次提出“大数据”概念,并在2008年“大数据”专刊后迅速爆发,成为社会各界积极研究的热点课题。大数据的爆发带来了第二次数据革命,在实现万物皆数理念的同时开启了数据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同时在科学研究当中,数据作用、地位的改变也引发了诸多哲学问题,使得大数据研究逐渐被纳入到科学、哲学领域当中。

一、大数据的概述

(一)内涵。首先,大数据是一门数据科学,它借助数据挖掘等方式来对海量数据这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进行挖掘,所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不同科学领域当中的所有共性数据问题,在找出数据规律的基础上解答相关的科学问题;其次,大数据是一个技术平台,与常规的数据不同,大数据的数据收集、提取、存储、分析都离不开软件与硬件的支持,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平台;再次,大数据是一种研究方法,它涉及到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自然灾害预报等科学,科学在大数据背景下正逐步走向数据密集型科研;最后,大数据是一项潜在的资源,根据相关报告,大数据在医疗领域每年所创造的价值将高达300亿美元,且将会使零售业的利润提高一半以上。

(二) 方法。大数据中的数据挖掘主要采取分类、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异常检测技术。其中,分类是根据数据学习得出将自变量对应到因变量以实现自变量分类的分类模型;关联分析是对海量数据当中关联规则等有意义数据关系的发现;聚类分析是把海量数据划分为同簇对象相似性高、异簇对象极不相似的多个有意义的簇;异常检测是找出离群点的过程。

二、大数据方法及其改革

(一)与传统模型方法的区别。部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将模型划分为两类,即物质形式和思维形式的科学模型,前者根据模型来源的不同分为天然模型与人工模型;后者依据模型特点的差异分为理想模型、数学模型、理论模型以及半经验半理论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大数据模型不同于传统数据模型,它不具有物质形式,是没有抽象过程的数据运算,且其算法同数学模型的得出过程大不相同,因此大数据模型并不属于以上的科学模型,而是一种新型的经验模型。

(二) 与统计建模的区别。数据挖掘在模型方法上虽然很接近统计学,但其与统计建模仍存在本质差异。表现在:1.研究地位。前者的数据模型是科学研究的主角并担当了科学理论角色,而后者一般是经验、理论研究当中的配角、检验者;2.数据类型。前者的数据是类型复杂、质量偏低的海量数据,后者则是精心设计、高质量的实验数据;3.模型确立。前者借助海量数据确立模型且其目标变量具有不明确性,后者依据研究问题确立模型且有明确的目标变量;4.建模驱动。前者采用强调建模过程、模型可更新性的数据驱动,而后者则采用强调设计、验证合理性的验证驱动。

(三) 与计算机仿真的区别。计算机仿真包含了由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建立和仿真实验所联系的系统、系统模型以及计算机三要素。大数据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研究对象。前者的研究对象为海量数据,后者则面向依据系统建立的数学模型;2.推理逻辑。前者为数据归纳,后者为演绎计算;3.自动程度。前者为计算机自动进行,后者的计算机仅仅在仿真实验环节采取自动进行;4.说明力度。前者相比较后者具有更高的说明力;5.角色地位。前者在科学研究中占据了主体地位,而后者则担当实验角色;6.基础设施。前者包括传感器、网络设施等,后者通常只涉及一台或多台计算机。

三、大数据的方法论

(一)逻辑维度。科学论证从逻辑角度来看可分为归纳和要求前提决定性支持结论的演绎。在大数据分类当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方法是由包括根节点、叶节点、内部结点的结点与由向边构成的具有层次性的决策树。其中根节点、内部结点主要由数据集中属性组成而叶节点则由类标号所组成,由向边是在归纳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所得出的,其归纳方法包括求同法和求异法。与其他算法的原理相同,决策树也是根据数据集中提取分类模型来完成分类的。

(二) 主体维度。传统科学定律的理解主要来自于规则性进路的恒常联系、心理习惯以及必然性进路的必然性,根据大数据模型可预测的、依据相关算法与数据得来、不具有必然性的特征可以得出大数据不属于演绎系统,不符合系统进路与必然性进路,但其预测性使得其符合心理习惯进路。因此,大数据模型与物理定律可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当中。

(三) 内涵维度。作为大数据哲学及其方法研究当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果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目前在业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大数据因果、相关的考量目前需要研究的主要包括大数据方法是不是仅能获得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可否在科学角色中取代因果关系这两个问题。

一方面,大数据算法虽然包含了消除归纳法,但无法体现因果性所严格强调的充分条件当中的必要条件,不能完全确定其因果性。由此可见大数据方法仅能发现相关关系,只有在具备具体模型的情况下才能发现相关关系。另一方面,第二个问题对因果、相关关系间的对立隐含了假设,实际上针对科学、定律、因果说明目前还存在争议,根据大数据符合心理习惯进路、不符合系统与必然性进路可得出在仅认为定律是心理习惯的情况下才可科学说明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并代替因果性。

(四) 功能维度。大数据的功能主要包括对既有数据模型的描述和预测。从描述角度看,大数据方法因无法发现因果性而不能进行因果说明,而在定律说明中大数据模型又仅仅符合心理习惯进路,由此可见大数据模型说明力弱。从预测角度看,大数据模型经过评估、随数据更新而更新、针对具体问题且海量数据中蕴含的经验信息丰富,使得大数据预测虽无必然性但预测准确。

四、大数据的核心特征和意义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经验世界,海量的数据使人们的视野更加开拓。大数据技术超越了人类智力,未来还将逐步突破人们的心理习惯。以说明力低、预测力高为核心特征的大数据预示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相比较现有的能够借助因果机制、科学定律、模型隐喻类比来说明的科学,大数据模型利用复杂其计算量大的计算方法从数据形式下的经验世界中直接获得,在涵盖了经验世界的丰富信息的同时也表现了海量的经验。作为一种全新的经验表现形式与科学研究类型,大数据同时给科学研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从经验角度来看,大数据实现了无所不在;从方法角度来看,大数据的核心特征使得其突破了人们的智力与心理习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将会引领现代人们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

五、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制定、实施大数据战略。大数据给科学研究带来了新兴的方法,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潜在模式做出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以实现对数据中富有价值的规律、模型的深入发掘。大数据既是经验表征的新方法,也是探索经验后的知识的新方式,大数据方法在科学、哲学等领域当中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喻国明. 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J]. 江淮论坛,2014,04:5-7+2.

[2]刘继伟. 基于大数据的多尺度状态监测方法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3.

篇10: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它来源于对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

一、对人类的科学指导意义

哲学同具体科学之间具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这种关系本质上也就是哲学理论同其联系的实际对象之间应有的关系。恩格斯曾经说过“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 “ 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因为科学不能只靠手、眼和仪器, 科学工作主要依靠科学家的大脑, 而这个大脑采取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直接地主宰着科学的命运。哲学是研究世界观的科学, 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是思维方式中最本质的部分, 所以, 一个人的哲学观点对他的全部思想起着支配或统帅的作用。另一方面, 哲学又是对全部科学知识的最高概括和总结。因此可以说, 科学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哲学则是全部科学的核心和灵魂。肯定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上述关系, 就可以从认识史上和逻辑上说明, 为什么哲学会对科学起指导作用。

二、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哲学的精髓和意义全在于指导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离开火热的现实生活去研究哲学,不仅枯燥,而且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将其自觉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会体会到哲学高天流云般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还是辩证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只要真正把握了,就会让你一辈子受用。

篇11:从哲学的超越性看哲学观

哲学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包括知识超越和价值超越.这种哲学观有多方面的意义:即统摄各种典型的`哲学类型而避免其他哲学观的局限;对许多哲学问题进行合理定位;重新审定发展哲学的方法与思路.

作 者:孙美堂 王贵楼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1 刊 名: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RESEARCH 年,卷(期): 12(12) 分类号:B0 关键词:哲学   哲学观   超越   知识   价值   智慧  

篇12: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摘要:柏拉图在“洞穴比喻”中用洞内世界和洞外世界分别喻指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而首先经过认知和灵魂上的“上升”的探求者,即认识到洞外世界的追求到“是”的人。得到了“真正的哲学”,是真正的智者,所以应当成为城邦的统治者。本文就主要从“洞穴比喻”中探求“哲学王”的内在逻辑,并结合现实社会浅析“哲学王”很难运作的原因。

关键词:洞穴比喻 哲学王 内在逻辑 现实运作

洞穴比喻描述了这样一幅景象:有一群从小就被束缚的囚徒被安置在一个低于路面的洞穴里,洞外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认为影子就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看到了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影子,进而当他走出洞穴,看到万物,才知道原来木偶也只是万物的模仿,等他最终看到了太阳,他才知道自己可以看见万物的原因,成为洞穴里面的“先知者”。他为自己的转变而庆幸,同时怜悯洞穴中的其他人,当他回到洞穴中试图去解脱他们并引导他们向上走时,却极有可能会被视作异类而杀死。而这些灵魂“从黑夜般的昏暗的日子里转过身子来真正进入白天,这是一条向着‘是’的上升之路,我们要说,它是真正的哲学”①,拥有这些灵魂的人便是城邦的理所应当的统治者—哲学家。

纵观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洞穴里的囚徒最终可以成为智者和城邦的统治者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因为他经历了“两次眩晕”在这两次眩晕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了“是”,看到了影像之后的现实,以及发现了他之所以能够看见事物的最终原因—太阳。而且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受了痛苦(探寻真实的过程不可能没有痛苦),在第一次眩晕中他实际经历了三次痛苦“第一次是见到火光照耀之下的‘墙头过去的每一器物’,第二次则是看到了火光本身,第三次是他被拉出了洞穴之外,看到了阳光之下的世界。”②这三个连续的阶段构成了“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看见上面东西的上升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有三次痛苦的眩晕,但却是更加接近真理的过程。但是这次眩晕并不是最终结果,因为就在他适应了外面的生活之后,他又被强行拉回了洞穴,所以又有了“第二次眩晕”—回到洞穴。而第二次眩晕与第一次眩晕的原因相反,是因为从明处回到了暗处。第二次眩晕说明了,并不

是经历过痛苦求得真理之后就一帆风顺了,而是再得到它之后还要返回你出发的地点,把你所知道的真实告诉仍处于晦暗的洞穴里囚徒,不然在你庆幸自己的转

变的同时,也会为独自一人的孤独和无所作为而再次陷入痛苦之中。这也就是“哲

学王”的内在逻辑之一:他们是先于“洞穴囚徒”探索到真理的,并且还会重返

洞穴把真理告知囚徒。而内在逻辑的第二点便在于囚徒的认知局限甚至可以说是

错误—他们自认为是最真实的事实上却是最虚假的。即“在城邦中人们自以为安

全的常识恰恰是最不安全的,因为它建立在意见之上,远离真理。但人在城邦终

究身在意见中,必须用人穿越意见,才能审视和引导城邦的生活”③而大多数城

邦平民的蒙昧和不会也不愿去探求,这一任务就自然落在了以寻找世界本原是什

么和至上真理的哲学家身上。“哲学王”的第三点逻辑便在于,这些寻找到“是”的哲人,不仅最先知晓了现实,并且会为了真理牺牲。这就构成了一个智慧而勇

敢的完整的人,城邦最理想的统治者。

柏拉图从老师苏格拉底那里继承了“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并且认为社会的产生不能单靠个人得到满足,必须相互依存才能生活,并且每个人在国家中只能

执行一种最适合他个人的工作。因此整个社会被分成了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武

士和商人手工业者,前两者对应的品格分别是智慧和勇敢,三者用共同具有节制的美德,所以统治者当然的有最有智慧的哲学家担任。但在现实社会中“哲学王”

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并且很少可行的,睿智如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中国的孔孟、老庄他们是“轴心时代”的创立者,是世界的哲人,但在他们所在的时代他们非但不是“王”,反倒被视为异端,成为被排挤的对象,说明“哲学

王”的设想只是理想中的,不能付诸实践。一是因为柏拉图的哲人治国实际就是

知识治国,而知识很大部分是理论上的,特别是哲学,是抽象的,如果用不好很

容易变成“纸上谈兵”式的治理,而且知识是柔性的,对于国家而言,更需要的是法律一样的强制性的规范才能长治久安。另一方面,“理想国完全否定个人权

利与自由。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判定哲

学王的标准”④所以导致了哲学王只能自己判断,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理

念,但柏拉图却否认了民众的判断(因为他不相信民众),则最后哲学王的判断

只能由神或统治着自己。所以,每个统治者都可以宣称自己是哲学王,这就导致

即使宣称自己是哲学王的也不一定是哲学王甚至不是哲学家。

而就“洞穴比喻”来看,那个最先看到真实景象的先行者,就应该成为带领

洞穴囚徒“上升”的城邦哲学王,但最后他却被当作异类打死了。“真理被少数

人掌握就变成了谬论”,对于一般的囚徒来说,他们的理念中有根深蒂固、不可

怀疑的真理,他们在既定的虚假昏暗蒙昧的世界中可以毫不费力的生活着,一旦

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们一直以来自己都是错的,他们是不会也不愿相信的,为了固

执的捍卫自己世界观的真实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大部分人一起把不同意见者

杀了。这就导致了哲学家作为那一个先知,在走出“洞穴”的囚徒很少的情况下

是不会被认可的,甚至很有可能遭致迫害。而对于统治者而言,在城邦中,他们

借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虚幻的事物(即洞穴假设中的木偶,大部分学者同意是意识

形态,)来麻痹民众,让他们成为顺民,安排他们的欲望,引导他们的闲聊、争

论、娱乐,以此来满足民众的好奇心理。因此,真理的真实性会威胁甚至终止统

治者创造出来的安乐假象,而哲学家,毫无疑问是最容易让统治者戒备的“刁民”。

所以一个哲学家,若不能为统治者所用,就会被清除,但一旦被统治者所以,就

丝毫谈不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的哲学家的作用,更不用说哲学王了。

所以,从“洞穴假设”中可以看出“哲学王”的内在逻辑不外于知识治国、城邦平民的蒙昧和哲学家本身的智慧与勇敢。但这个假设同时也从一般民众(囚

徒)和统治者(操纵木偶的人)两个方面侧面说明了“哲学王”只能是理想,现

实的不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①柏拉图.理想国[M] 顾寿观译.湖南长沙:岳麓书社,2010(319—325)

②彭曙齐.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3)

③周洁.束缚与庇护—《理想国》“洞穴比喻”中“洞穴”的双重性[J].海南大学

学报,2012.30(2)

④柴杰.洞穴中的苏格拉底——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看柏拉图的“洞喻”

上一篇:县委办干部工作总结下一篇:纪检信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