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太极拳的体会

2024-04-08

习练太极拳的体会(精选6篇)

篇1:习练太极拳的体会

浅谈习练太极拳的体会

记得刚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见一些长者在我们学校附近练习太极拳;那柔和,飘逸的感觉深深吸引了我,出于好奇便在学校附近书店找到了有关太极拳方面的书籍,经店主介绍,购了一本,“《中华太极大全,精典珍藏本》作者:石环” 书中涉及各门各派的太极拳,看的我是云里雾里,动作要领讲述的实在太多,让我不知何从下手,但对于书中提到的一些拳谚,歌诀却是记忆由新,隐隐约约让我感觉到太极艺术的博大精深,于是便尝试依照书本自学太极拳„„。

虽细心研读了太极拳相关著作,却不曾得遇太极明师,终未能正式步入太极之门,却因机缘巧合,先后跟随家乡著名拳师章宏壮老先生(今健在已98岁高龄);原江西师大武术院陈春茗教授; 少林一指禅高级气功师郭天祥老师;习得一些少林拳,长拳及棍术;以及少林内劲一指禅一系列功法――并拜授本功派主持人王瑞亭老师(现已故)为师。

多年来的外家拳及少林内功的习练,让我发现自己更加喜欢的是那柔和,那飘逸的太极拳;亦然决定借工作之余寻访太极明师,我陈式太极拳的启蒙老师蒋耀茗先生曾是“首界香港国际武术节”的陈式及剑术的双料冠军,不懂太极的我当然是奔着那名头去的了;我虽有些武术功底,但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的陈式一路却也修修改改学了十一个月才完成,老师常说,“学拳容易改拳难,所以一定要在学拳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动,动作思路一定要清晰自然,要符合陈式太极的,缠绕折叠,柔中寓刚的特点„„”。

由于工作生活的需要,亦然离开相处近四年的老师,前往苏州工作,得遇陈式心意混元第二代传人刘元毅先生,便开始了我的混元太极之路,在老师三年多的细心指导下,对于心意混元太极拳系列也算有所了解;后结识陈式心意混元第二代传人张禹飞先生,听说老师是一直跟随冯志强师爷左右的早期门内第子,亦然决定投其门下,继而深入的习练陈式心意混元门内之前未有涉及的混元拳术器械与功法,老师时常跟我提起与师爷相处的经历,感慨的跟我说,“将混元太极拳再传于我们是他的义务,将心意混元太极拳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代弟子的责任”。

天下太极本一家,孙,武,吴,杨,陈心意混元等都间接,直接源自陈式太极拳。各门各派的太极拳虽各有特点,但对于太极拳众多的理论都是相通的,所寻求太极境界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至的,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在此借以本刊浅淡一下本人对于太极拳习练与教学过程中点滴体会:

一:初学太极拳者的迷惑,太极拳的初学者,往往最为迷惑的是太极拳的理论;众所周知,对于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从头到脚各部位都是有要求的;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教学的老师也会对学员提及动作要领及要求,‘但对其某某动作的要领,是通过何种方式练出来的呢’,在众多的太拳的理论著作中却少有提及俱体方法,得明理之师者或可“得其法”,而未明理者,教学者糊涂,学练者亦更是糊涂,在这我列举几例作以引伸,以供拳友探讨:如太极拳的放松,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要放松,求柔去僵,用意不用力;其实作为初学者用力是难免的,很多人误解为习练太极拳是完全不用力的,完全用意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人体的肢体只要在动,就会有肌肉的部分紧张,就会产生用力的情况,在这我要说的是,要尽可能意识支配在“动作要求”对的情况下用最少的‘力’去完成这一动作,问题关键就在于怎样用意识支配去用最少的力来完成动作,这就要我们去寻找动力之源(丹田是人体能量的之源,脚底却是人体动力之源,转换在腰,一动百动,一起一落皆在脚,完成这一动作的原始动力在于脚底的变化,很多陈式太极拳的习练者一开始就把拳架拉的很低,这对于初学者腿部的放松与重心变化的灵活性以及“身心平静”是不利的,一做动作全身僵硬,初学者应高架位,应先力求动作的准确与放松,方能更快的掌握好太极拳。只有运用好了‘脚’的变化才能让身体各处‘少用力’

太极拳讲松沉,前面部分已涉及松的问题,我们继续‘沉’的问题,很多拳友,及理论著作也都提及,会松就能沉,却也并未提及什么样方式方法去做出这个‘沉’,在习练陈式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求每一动作定式要有个松沉,这个松沉的感觉是要通到脚底的,不可停留在其它部分,由其是膝关节,很多习练者膝关节不适,其实跟这也是有关联的。我们在做松沉时的意念点因放在脚底,方可通过这种长期的意识引导将这股沉劲引入脚底,这一方式在推手中也由为重

要,在与人交手的过程中,“时机得当”时可借助对方的力量引入自身脚下形成自己的一股动力,这也是一种借力方式。

要‘沉’各关节就得开,散开,首先要把肢体各大关节放开,在立身中正的情况,做这种放松情况下的‘沉’那俱体的方法是什么呢? 例如‘沉肩’,是不是刻意将肩往下压就可以了呢,显然不是,因为那样不能放松,在我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寻得一法,吾感效果甚好,供拳友探讨:身体自然站立,上身保持自然正直,两手放松同时向两侧缓缓打开,(此时意识集中在两手的掌心即可,肘关节保持微曲 手指始终要保持自然地垂直地面),尽可能用意识去开,开至三十度角度左右(即腋下能入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隙),此肩关节自然就有了往两侧张开之意,同时肩关节也就打开了,此时两手再保持原有三十度左角度的基础上顺着手指的下方从肩开始沿手臂至手指往下落,(此时身体不要有变动,保持原有姿势,我们寻求的是手往下回落时肩关节往下落的感觉)缓缓合于身体两侧。

二,初学者的另一迷惑,我们习练陈式或其它太极拳,大都听说命门要放松,也有些相关理论著作提及命门要外放,敛臀,之所这样提是因为我们常人的命门处,在生活中都是往身体里面的挺的,由其是肚子比较大,显胖些的拳友稍明显一些,也让不少人误解为命门就是要外突,在行拳走架时形成了,身体前面涡在一起的现象,一则不利拳架的观赏性,也不利气血运行的通畅。其实在只要尾闾(尾椎骨处)下点功夫就可以了,好比尾椎骨下方连着一个“称陀”让尾椎骨有“下垂松落”之意,且与地面垂直;也就自然形成了命门的放松。

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尾闾中正,这一点做到了,身体的立身中正也就基本做到了。

三,体验将行拳走架时融入自然的美感,太极拳一层功夫,一层练法,一层境界;不同水平的人对其境界的感受亦是不同,大家都知道太极拳要讲究,松,柔,圆,行拳走架要灵活。在拳术套路都已成熟以后,就得要想想怎样才能练的更好,怎样才能让太极功夫上身;怎样让拳功合一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力不敌法,法不敌功,功到自然成’;虽市面上时有相关太极内功方面的著作,却终因阐述的词语让人难已理解,而让众多爱好者望而怯步;现实中也鲜见太极拳的教学者们传拳又传功者。功在太极拳境界的提高上有着主导意义,只有拳功合一方显境界;这不是某某太极拳的专列,是所有太极拳种境界的提升必定要进入的层次,对于有一定拳龄的拳友来讲,是要讲究以意领气,意到气到,劲到,这一要求的。我们讲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高层境界,就要先培育‘气’感。有个了这个气的感觉,意识的支配才能发挥其作用,意识好比一条弯弯屈屈的水沟,里面没有水,这水沟是没有存在的意义的,是干枯的,所以我们要通过某些特定的功法来培育‘气’感,同时有了这种感觉可以更深一层的反作用于练习松柔,当然松柔,松沉亦可反作用于提升内气的感觉,问题就在于如何培育这种气的感觉,大家熟知的可能就是混元桩法,在各式太极拳的练法中都有涉及此桩法,此法易学易练,但很多有拳友却又很难静心静气的老老实实的站在那不动的去练桩,当然也有一些拳友通过混元桩练出了所谓的气感,说感觉有多好多好,可一练起拳来

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因为他没能很好的融合进去,终其原因是“桩法静站不动的感觉”未能适应“行拳走架时的肢体运动”。在我近几年研习太极拳与内功的融合时得以一法,在行拳走架时亦是重中之重,亦可很快进入在空气中游泳的行拳走架的方式,我把其称之为,“重心移位”,此法以动求静,要领如下:自然站立,重心在右脚,右脚弯屈,出左脚向左前方四十五度角迈出,身体自然面向右前方,两手自然放松两掌心自然相对相距一尺左右在小腹前,此时重心还在右脚,左手心与左脚心假想一连线,右脚心与右掌心假想一连线,通过右脚底的沉重感用意识引导重心缓缓向前移,越慢越好,身体要自然正直,不可有起伏,当重心“感觉完全”移至左脚时,上体作以微微松沉之意,此定式右腿保持弯曲,右胯要有松落之意,即右腿自右胯以下尤如搭在“下雨天时的泥地”里一般,有股顺着右腿方向斜向地面的渗透之意,左腿在尽可能放松的情况下,去感受脚底那份沉重之意(两手随之重心的移动与身体整体一起移动至左边);重心移向右边时,左腿也是如此,如此反复。自能感受其中奥妙,此方法练习初期会有个适应期,一般一周后就可适应,亦可根据自身情况架式放高一些,此法目的重在体会通过重心移动的变化,引导以动求静的意气之感,持之以恒,便可体会‘如在水中身悬空,长江大河浮游中’;甚至深入之后可体会出,行拳走架时身体空无之意,亦如‘身体如在水上行’。

在近十余年对太极拳的求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于做好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我们要用减法,不要把事物复杂化,太极就是‘一开一合’;研究要求时先单一化的去做好,好比我们做单势动作,一个

动作练出松柔的感觉,其它的动作感觉也慢慢就有了;很多时候可以一个动作要领的练习要来引发另一个动作的要求,这个做好了,另一个受其影响,也带动出来了,有了逐步的单一化的模式,在行拳走架时就可全面化,有了适合自己的最佳习练方法,习练太极拳思路明确了,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俗话说,拳打千遍,法理自现;行拳走架到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量变到质变’过程,也就更上一层楼了。

太极拳术博大精深,绝非一招一式,一理一法,一朝一夕就可步入太极大道的,定然是要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研习体会方可有机会有所成绩。在此本人以十余年体悟抖胆阐述一些观点,以此作以引伸,由于水平之限难免不到,理解不够深刻之处,望拳友们批评指正。

供稿人:

张林三

2013-3-8修稿于,江苏苏州

篇2:习练太极拳的体会

习练太极 体会心得

习练太极拳近31年 现在还可以清楚的回忆起当年的一些情景和体会心得: 我缑庆民生于河南焦作 自幼喜欢武术 在学校期间 就习练长拳 外家拳 喜欢各种体育运动 总之喜欢运动 是个多动的孩子 高中毕业下乡到博爱张茹集乡。下乡期间 就骑自行车去过陈家沟 看太极拳 那是17岁 好喜欢 好羡慕啊 因为上山下乡结束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没有时间习练太极拳 19岁回城务工 在焦作看到很多人在习练太极拳 当然随发小小冯一起 找到陈老师习练太极拳,天天早上锻炼一练就是9年 9年中跟多名老师学习过。在我晚上练拳回家的路上 看到一群人衣褶整齐 动作飘逸 形如流水 犹如仙境一般 我呆了 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 就依然下决心学习这套太极拳 报名学习经过几年的学习后来就拜在张其林大师门下 跟随师父多年 学习了 一路 二路 推手 及技击的方法 太极拳的原理 等等  陈式传统太极拳十二代传人 现在北京教拳 国家武术五段 参加过多次比赛 在已完成二级陈式太极拳辅导证。 在中国焦作陈小旺太极拳研究会邀请赛中获金奖。 在度中国焦作陈小旺太极拳研究会第一届太极拳比赛中获第一名。中国武协会员 跟随我的老师许张其林学拳几年了。我来谈谈自己对于太极拳方面的一些看法和体会。第一,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老师。不一定要是名师但是一定要是明师 第二,我心中的中华武术。我喜欢的太极拳 第三,如何习练太极拳。一、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针对太极拳来讲。传道,之道。广泛的讲应该是老子所诉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里面的道。我们不妨理解为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万物所共有的一个东西。狭义的来说,道可以是太极之道。授业,之业。广而言之,学业、事业、职业等等。简单的来说,可以理解为太极拳学之业。解惑,也就是在学生追随老师悟道过程中遇到问题后老师应该协同学生一起解决疑惑。老师不是万能的,但是一个好的老师是不会让学生重复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的。现实中,往往传的道非正道,甚至是歪门邪道。授之业,亦非正业。解惑未成,往往为蛊惑。故此,考察一个好的老师首要的一点是德行。对于太极拳,更细致的说。一个明师到底是什么呢?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明,这个字,左面一个日,右面一个月。阴阳。要明白阴阳。这个阴阳,又包含了很多不同层次的很多方面。例如,力的层次上面可以分阴阳。阴阳本来是一个东西。我们只是通过阴阳来抽象的去理解道罢了。社会上一些人大谈特谈的`也许就是劲力上面的阴阳吧。意的层次上,有意的阴阳。同样的道理,其它的层次上面也有各自的阴阳。不同的层次之间也有阴阳。很多道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的老师要明白阴阳,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得学生明了阴阳,可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状况讲解相应的东西。所谓的师,也不是绝对的师。老师和学生之间往往可以从彼此的身上互相学到自己所欠缺的东西。从而,在大的方面来讲,人人为我师,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老师。具体于太极拳学,我体会,明师的要点少不了:明了阴阳易理,德、行兼备, 其拳学来源于非常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么几点。一个好的老师。还要懂得中医。不是简单的泛泛的了解。而是,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有过良好实践的老师。天为一大周天,人为一小周天。能够很好的了解人体,对于其他的事物也会触类旁通的。古语:不懂易不足以言太医。我想,不懂中医,不足以言太极。条条大路通罗马。万法归宗。不同的师门,不同的老师会有各自比较完整的教授方法。我的体会是这样的:没有“理论”指导的拳架是花架。有了理论,但是没有内在的拳架是操。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就好像是一张白纸,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叫做松,什么又是紧? 恐怕,即使是正在阅读本文的您,也只能说您此时此刻所认为的对错。虽说拳打万遍其理自现。但是我们这张白纸恐怕每个人只有一张。我们没有资本去尝试去创新。我们拥有的只是先在作画之前继承下来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好的画家,在胸有成竹之前是绝不会提笔作画的。白纸是我们自己的,老师会交给我们一套很好的笔,一盘很好的墨,一套很好的方法,一些很宝贵的经验,但是一个好的老师绝对不会轻易的让学生随便开始在白纸上面乱写乱画的。至于这幅画,还是我们自己的。故此,我体会是:真正教授武学的老师一定是先给学生作筑基的功夫。同时,潜移默化、随时随地的传授理论。时刻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的实践。没有很好的内功,架子的对错是很难体会出来的,也许只能道听途说,按图索骥而已。有了内功还要在拳架中去磨练,体会。体会为何此势如此,那势又那样?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为何又有那样的感受。老师会通过身体或者非身体的方式不停的扶正学生教导学生。 二、我心中的中华武术万法尚且归宗,因此天下武术是一家。没有这个与那个的区别。云彩也好冰雕也好,大雨滂沱也好,翻江倒海也好。那个东西都是水。不管学太极也好,形意,八卦也好,终究不变的东西是道。这个拳架也好那个桩也好,这本书也好,那个诀也好。都是为了一个东西。故此,要放下分别心。指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过了河要丢弃船,马行山下,要弃而登山。功夫的修行,也许就是一个不断的搜寻,拿起,体会,放下,再摸索的过程。过分强调技击的,偏颇;过分重视养生的,偏颇;就好似体会阴阳,阴阳本不分,人分之。其目的在于体会个中变化,体会变与不变的道理。好似太极图,阴鱼里面有道,阳鱼里面有道,鱼眼睛有道,阴阳交替有道。八卦,坎中有道,离中亦有道。坎离相交也有道。一个人拄着拐杖上山,也许时间太久了,经历太多了,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上山了,到了不同的地方拿取不同的东西,只知道拿取,不晓得放下。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是以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宇宙,对于自然,对于人体的探索,积累下来的文化作为基础的。不懂得传统文化的人恐怕很难在茫茫文字,在万法中体会到,更深层的东西。时下,随便一问:气字怎么写?都会十个人错个七八个。一问拳理,就内三合外三合的讲个不亦乐乎,可是恐怕“合”字为什么写作合,都不是很清楚。曾经碰到过作中医治疗的朋友,随便一问也是张口结舌或者狂背灵素。文武不分家,我老师常说,太极拳是文人练的拳。我深表赞同。面对浩瀚的武学,我的体会是,越进步,越发现武学无边。越摸索,越深深的为文武之道兴叹不已。孔子每日三省。我觉得孔先生他老人家真是太谦虚了。他说的三省恐怕是说的八万四千省,时时刻刻省。把功夫和日常生活截然分开的人,恐怕也很难更上一层楼了。老前辈门说,行走坐卧不离这个。这个到底是哪个呢?呵呵,大家不妨斟酌。中华武术恐怕也只是天上朵朵繁星中的一眨之余韵罢了。何必执著于这个那个呢!  太极有八卦,八卦有形意,形意有**,。。。,%%有太极。天下武术是一家,何必分出你我他! 纵然瞬息生死现,举手抬足不可夸。 阴阳变易道一理,三二返一自在拿。 无外无内无内外,日月有情天地查。道是难以评说的。我们只有去近道合道也许才会在短暂的数载年华中体会到各中趣味之一二。天下武术尚且是一家,中华武术自然也是一家了。愿大家可以放下心态多交流,多体会。三、如何习练太极拳  我常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我们汲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太极拳要翻阅很多的书籍,我比较喜欢反复阅读这样一些书籍:《道德经(无断章)》、《庄子》、《太极拳论(王宗岳)》、《黄帝内经》、《黄帝阴符经》、《金刚经》、《心经》,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书籍。其中讲述的道理拳中有法,医中含道,字里行间都透露了很多无形中国的文化。太极拳是国之瑰宝;外国人称,太极拳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给了太极拳至高无尚的荣耀。世人之所以给了太极拳如此至高的评价,是因为她汇佛、道、医、儒、武学于一身;融古代吐纳、导引、技击于一炉;集优美、高雅、品味、时尚等优点于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邃密的思想内涵,可谓博大精深。她养生、益智、祛病、健身、防身、自卫、快乐、长寿等等,长期修炼可陶冶心性,改变气质,达到身心两健。魅力十足,好处多多。正基于此,我们才学练太极拳,发展太极拳。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必须要打好基础,而且一辈子的修行过程中每个时刻也都是在打基础。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身形方面的,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我的衷告:锻炼身体和做生意是一样的。朋友当你生意资金短缺紧张时,你可以和亲戚朋友转借,做的好借好还啊!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你又可以怎么做啊?还可以接吗?就是借了你怎么还啊?心肝肺肾脾那个可以啊?另外可以加强子午功的练习。  练功不练拳,到老练不全。拳功本来也没什么分别,功中有拳,拳里面也是功。都要练,分着练,合着练。合着练,分着练。推手,我喜欢那种没有什么规矩的身体接触:)。也许都叫这个东西是推手。我体会就是通过身体的接触与非接触,体会掌握运用拳功、功拳中的奥妙。放下心态,去和朋友师长接触,也是一种推手。没有胜负输赢,没有负担。有些推手分四正四隅,那的确是推手。但是推手不完全是那样。对于一个初学者,清晰的身体交流往往会比滔滔大论或者眼花缭乱的套路更容易让人接触太极。练拳心必须要静。静,才可以定。自然界很多微妙的东西必须要安静下来才可以体会,就好似您一个人独自安静的躺在床上,静静的会感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到身边甚至远处微妙的举动和变化。静,是状态,也是方法。每个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这些东西就要靠大家的机缘了。很多东西,也许老师没有直接说,但是也早就告诉你了:)。静下来细心的体会,功夫是越练越细的。 总结所说是自己一点点体会心得,都是我这段时间的体会。各方面没有具体

篇3:习练太极拳的体会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是一个全球经济、贸易、科技、生产日渐一体化的世界,是一个全人类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的世界。在这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全人类的文明程度日益增强,从事高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型学习、工作模式的人群也在逐步增加。为了缓解学习或工作中带来的精神压力,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一批喜好体育运动的人群,则把目光投向了历来对人体有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的体育运动。因而,走在流行时尚的前沿,从现实社会的根本出发,以“体育”这个大熔炉为突破口,为揭示两项带有浓厚传统体育内涵的娱乐活动,在现代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普及情况提供帮助。本文对上海大学校园内太极拳和空手道两个协会的会员习练动机,作了详尽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对两协会中大学生的多种习练动机进行比较研究。为今后更好地在大学开展太极拳和空手道两项体育运动,使习练者长期保持较高的习练动机,逐一展开论述,以能达到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上海大学生———太极拳协会、空手道协会会员(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专业不限,其年龄在18-22岁之间)。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如:《体育运动心理学》、《心理学》、《大学生体育动机、兴趣、行为的探讨兼高校体育改革》等近30余篇文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整理、分析,为本课题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依据。

访谈法:针对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采用向研究对象访问一些相关问题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以上两种研究方法的实施,对本文研究的问题有关基本知识及信息的积累,制定紧扣课题中心思想的问卷。如:制定860份与习练动机紧密相联的问卷,分别发放给430名练习太极拳,430名练习空手道的上海大学生,回收830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809份,有效率占回收率的96%,符合统计要求。

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Excel2000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上海大学生习练太极拳与空手道的平均动机比较

一般来说,人的行为往往受多种动机的支配,尽管在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动机可以相互转化,但其中必然有在全部动机结构中占有强有力地位的一种或几种动机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确认上海大学生太极拳锻炼的动机定向,通过R型因子分析,根据归类的结果及构成各类因子的特征,得出较为集中的五类动机因子。(见表1、2)它们所反映的动机强度说明了上海大学生习练太极拳与空手道运动动机的主观感受和平均动机分布情况。

3.2 上海大学生习练空手道动机百分比与太极拳百分比排序比较

上海大学生习练空手道动机百分率排序:丰富生活96.2%,为了健康87.3%,能力显示86.1%,传统与时尚65.0%,治疗疾病49.5%,显然参加空手道锻炼的动机中,同样丰富生活动机占百分比数量较之偏高。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无论练习太极拳或空手道的会员,丰富生活和为了健康都处在了主导地位。不同之处是:空手道百分比(图2)中能力显示动机排在了第三位,明显与太极拳百分比图1排序不一致。根据需要的种类和对象来看:能力显示(即成就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习练空手道的大学生在能力显示的成就动机上高于习练太极拳的大学生。而空手道注重精神解放,冲出自我束缚,培养意志,勇气、胆量、信心的运动特点,正与青少年是否敢于参与竞争,在竞争情境中能否不畏困难、不畏对手,敢于冒险,努力争取成功的成就动机心理倾向相似。

3.3 上海大学生习练太极拳与空手道的动机相对比较

从图3中可分别看出:上海大学生习练太极拳与空手道在丰富生活、健康动机、治疗疾病三个动机上的差异有显著性。

首先,参与空手道锻炼的大学生,“丰富生活”的动机水平远高于参与太极拳锻炼的大学生,这表明参与两项运动的上海大学生中,通过参加空手道锻炼来丰富生活的学习动机较强,突显了青少年大学生热情奔放,结识新朋好友,热衷于娱乐交往的社会性动机。

其次,为了健康的动机水平,空手道习练者高于太极拳习练者。因而表明:在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一部分上海大学生心目中,中国传统的练习太极拳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观念已逐渐被改变,参与空手道锻炼的大学生除丰富生活外,为了健康的动机水平也较普遍。根据对空手道协会主要负责人的实际访谈,了解到由于上海大学校园内的学习氛围极其浓厚,大部分的学生经常一连几个小时坐在教学楼内或图书馆里看书、学习,业余体育运动的时间很少,甚至常期不参加体育活动。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如此以往,身体便因缺乏体育锻炼,而日渐体质下降。大脑中枢神经也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下,不能及时得到放松与调节,时而导致精神状态不佳,无精打采。因此,为促进身体健康、振奋精神,释放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压力,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使自身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拥有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的良好身体条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需要的种类和对象看,这正是由于上海大学生受其较强的健康动机所趋使,而选择习练空手道的内在原因,表现了其较强的生物性动机。

然后,我们再进一步从图表中可发现,无论太极拳还是空手道的习练动机———“治疗疾病”在五个动机因子中所占人均比例都是最少,动机水平最低的。这正反映了目前我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已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学校园内外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热情活泼的开心族、聪明好学的莘莘学子,他们代表着一批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者、实践者、开拓者。从实际调查结果看,经常因病缠身为求寻找治疗疾病而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大学生占极少数,甚至寥寥无几。正如图表显示的,他们更多的是为了扩大自身的娱乐圈,结识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业余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达到一种能力的显示;或者说是为了了解我国或他国的传统文化,追赶时尚。即在具有丰富业余生活、为了健康、能力显示、传统与时尚动机的前提下,而参与到两项体育娱乐运动中的。因此得出:两协会成员在受多方面行为动机共同作用下,治疗疾病动机虽包含在内,但在众多动机中处在最低动机水平线上。

但就“治疗疾病”而言,虽然在大学生选择习练一项体育运动的动机上占的比重很少。但从空手道与太极拳两种习练动机上看,参与太极拳锻炼的大学生“治疗疾病”的生物性动机水平明显偏高。因而,我们可以看出:太极拳运动作为一种融哲理、医理、拳理于一体的我国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除增强体质外,治疗疾病的作用无论在老年人或大学生心目中也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选择习练太极拳的会员动机水平明显高于习练空手道的会员,其主要原因又与太极拳自身的运动特点有密切联系。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所以,从医学的观点上来看,它除具有一定的娱乐、表演及实战(指:推手)功能外,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体操与病人的医疗体操。它作为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象征,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国内外众多人士的好评,在社会及大学校园内得到了广泛开展,受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喜爱与习练。

4 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1)空手道协会历届成员人数都高于太极拳协会成员的原因:主要受其社会性动机(如:传统与时尚等动机)、外部动机(如:训练环境、比赛奖励等)影响较大。(2)练习太极拳的大学生中,经多次训练之后,习练动机逐渐淡化。其主要原因:源于一部分学生认为太极拳动作形式缓慢,动作不易掌握,其运动特点与青少年的青春、热情、奔放的个性特征有较大的背离面。而且,空手道的学员中能力显示(即成就动机)较高于太极拳的学员。其原因从心理学上解释,正与成就动机适宜的人群较能保持持久的学习动机相吻合。因而出现:(1)目前上海大学生练习太极拳的比例小于练习空手道人数;(2)大部分习练太极拳的学员不能保持较长的学习动机,动机变化呈下降趋势;(3)空手道学员动机变化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学生较倾向于运动氛围强、热情奔放的体育运动;(4)上海校园内太极拳与空手道普及程度失衡等现象。

综上所述,若要更快地推进太极拳在大学校园内甚至全世界青少年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必须加大此项目的宣传力度,采用先进、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青年一代大学生心目中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把融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魅力的太极拳,更好地传播、推广于现代大学校园乃至全球的青少年业余体育活动队伍中。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通过对上海大学生习练太极拳与空手道的动机进行调查、比较、研究,了解到现代大学生参与太极拳与空手道训练的习练动机丰富多样,动机水平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文化背景不同存在个别差异性。对两项项目如何更好地在高校中开展,培养和保持习练者的运动动机,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建议与实践参考。

篇4:习练太极拳意义的再认识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开始认识到:太极拳的本质属性虽然是技击,但其更高的宗旨、最终的目的却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十三势歌诀》讲:“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还能防病治病,许多药物难以治愈的疑难病症,通过习练太极拳都能收到疗效。太极拳胜过许多灵丹妙药,真正能给人最宝贵的财富——健康。

太极拳具有其他运动所没有的特殊的健身功能,这是因为太极拳有一系列特殊的练拳要领。首先太极拳主张“在意不在力,在内不在外”,最注重的是“练内”。例如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排除一切杂念,精神高度集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以练身,静以养心。这样大脑就能充分放松得到休息,使中枢神经得到调节,进而对全身产生良好影响。再如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不僵不滞,外柔内刚、刚柔相济,以意运气、以气运身,节节贯串、气达四梢,这样就能够打通经络、通畅气血、增强微循环,使血液循环顺畅、新陈代谢旺盛、营养供应充足(打太极拳时手脚会产生麻、热、胀的“气感”,溢口水就是证明)、废物及时排出,从而能有效地治病强身。再如太极拳强调腰为主宰,一切动作都要在腰的带动下运行。腰为人体中枢,又是主要脏腑所在,腰的运转必然带动内脏运动。太极拳主张用逆式腹呼吸,这样可以加大横膈肌上下运动幅度,不但能吸入更多新鲜氧气、扩大肺活量,而且可以按摩内脏、改善消化功能(打太极拳时会产生肠鸣、排气现象就是证明)。

再说“练外”。太极拳对“筋骨皮”的锻炼也与一般肢体运动有很大不同。太极拳要求“身备五弓”,四肢都处于“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的弓形状态,四肢的运转又要“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手似螺丝脚似钻”,按三节的要求节节贯串、旋转缠裹、非圆即弧,这种以圆转为主要特征的运动方式,使四肢的运动都呈现由里到表的深层次运转,从骨骼到肌肉皮肤都得到高强度、深层次的锻炼。特别是双腿的弯曲,加大了腿部肌肉与膝盖的锻炼,提高了双腿的支撑力量与身体的稳定性。常言说“人老先老腿”,腿部强健有力是健康的有力保证。

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又认识到太极拳所具有的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不仅是拳术,还是文化,是艺术,是一种高雅的健身术,因此太极拳又被称为“哲拳”、“文拳”。太极拳中正安舒、端庄舒展、开合有度的身姿,缓慢柔和、均匀协调、沉稳轻灵的动作,恢弘大气、厚重凝练、儒雅隽永的韵味,精神贯注、冷静镇定、从容不迫的神情,无一不体现着文化的内涵。因此,习练太极拳可以修心养性,涵养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养,改善人的性格,以至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许多人在学拳前性情急躁,做事鲁莽、冲动,爱生气,习练太极拳之后大有改观甚至判若两人。经常练太极拳的人做人谦虚、处事冷静,性情好、有涵养,品行端正、淡泊名利,平时能保持平静、平和的心境,遇事不慌乱、从容镇定,能保持心理平衡。这种平衡、稳定和谐的心态,正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在学习中我又进一步认识到,太极拳的意义不仅仅在其本身,它适用于更广阔的空间。它可以影响到人的劳动、工作、学习乃至全部生活,影响人的一生、家庭以至整个社会,太极拳的许多要领、道理都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说,太极拳的精神可以指导人的全部生活,太极练功也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太极拳与生活可以融为一体。

以“立身中正”为例。练拳时要“上下一条线”,不前俯后仰,不左歪右斜,前不挺腹,后不突臀,“身如立碑”。生活中俗语常说“立如松,站如钉,坐如钟”,无论站坐行走,尽量不要低头弯腰,保持挺拔中正的身姿,这样不但人有精神,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驼背、颈腰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脊椎扭曲等病变发生。

再以“心静”为例。打拳时要“心静”,心平气和,精神集中,把全部心意放在运拳走劲上。平时生活也应如此,做任何事情要精神专注,不可一心二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更要加强品行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不计较名利,心胸开阔豁达,待人宽宏大度,遇事沉着镇定,保持良好心态,这无论对健身、对处事都大有裨益。

再举一个用力的例子。凡是人体活动(包括脑力活动)都要用力,用力就会紧张,但是如何用力,如何用力小、收效大,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其中大有讲究。一般人用力往往是用拙力、僵力、死力,绷紧肌肉、浑身紧张,用力大,消耗多,效果低,容易疲劳。而太极拳则相反,它是在听劲、懂劲的基础上,在全身放松状态下,不丢不顶,沾黏连随,舍己从人,随屈就伸,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用的是巧劲,避免了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所以能够持续时间长、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生活中的用力也应如此。如骑自行车,着力点在双腿,两臂则要轻松地握住车把,全身放松,这样既省力又灵活。如果是两臂乃至全身都紧张用力,这样既消耗体力又僵滞不灵。骑车时双腿也不能同时用力,而要“虚实分明”,一腿用力时另一条腿放松,两腿轮换休息,这样既有效率又省体力,能够走更长路程。如果双腿同时用力,车轮就根本转动不起来,这在太极拳里就是犯了“双重”的毛病。

篇5: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

习练杨式老六路太极拳的前两年,我在家门口跟一批老太婆学会了简化24式、杨式48式、42式拳,32剑、42剑以及可以比划下来杨式传统85式拳,当时处于一个什么状况呢?心知对已经会的拳路没有一套可以拿得出手,可又不知如何再深入,处于习练太极拳的一段迷惘期。

苍天有眼,2011年5月得识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开始了迄今三年半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的学习。使我一步步懂得太极拳、认识太极拳。我觉得能结识庄锡成这位太极拳“明师”,可谓三生有幸!更荣幸的是2014年10月2日被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老师收为弟子,得列杨式太极拳门墙,进一步开拓了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视野,庄锡成便成为我的授业师傅。

追随庄锡成习练李和生传杨式太极拳三年多,自觉与自己前两年的太极拳水平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最大的收获是“得窥大宝、得悟大道,虽未及登堂入室,但已进太极之门”。正如同庄锡成之语“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虽自身根基浅薄,悟性不敏,练功不苦,但得登太极大道以来,不敢说“三年一小成”,终是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今不揣浅陋,落于笔端,算是习练老六路三年的一个小结吧。

通过自己习练太极拳老六路三年的经历来说,若想真正修炼太极正道,非有明师指引带路不可,想通过“研究书本、看录像”学习太极拳,学到的只能是“肢体太极拳”,不可能学到中国传统太极拳的真谛。那么,授拳者云云,谁是明师呢?明师的标准就是既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前辈的拳论,又能身体力行的做出来;而且确实是按照太极拳的要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引、化、拿、发于无形无像,既能言传,又能身教才可称为“明师”。否则,可能只能称为“名师”、“名家”,并无“明师”之实。而且,我觉得“明师”往往是可遇不可求。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指出了习练太极拳分为着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我觉得追随明师习练太极拳,在着熟和懂劲这两个阶段是须臾不能离开老师的言传身教的。这是因为太极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而且每层功夫又有每层的感悟,不能凭自己想当然来练拳,不能按照录像学拳架,死读拳谱识拳理。稍偏即谬,“真理再过一步就是谬误”。必须在明师时时刻刻地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身练心悟,通过不断地交流沟通检验,虽不敢说最后达到多高的水平,肯定是在太极正道上步步前进提高!

三年的传统太极拳学习,感悟体会颇多,若林林总总顾及的太多,显得繁杂,所以就习练太极拳的入门筑基阶段谈四点自己的感悟,谬误之处难免,请前辈及同道指正。

一、要以太极拳的思想重新认识“松” 我们学练太极拳之初,甚至是在习拳之前,已经知道习练太极拳时身体要“放松”。前辈的拳论中有很多谈及“放松”的地方,老师授拳也是不断的强调身体要放松、放松……。

但是,习拳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我们与一些功夫比我们高的同门相比,“松”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松”往往只是不使劲,肌肉放松而已,这样的结果是别人稍用力就能把我们按住,不能动了,稍微的想抗住对方又变成了“顶”。而功夫深些的同门,他们的“松”我们是按不进去的,但又觉不到顶。而按在老师的身上呢?会觉得像一个空洞,要把自己吸进去一样,心里感到恐慌。为什么都是放松,但却有不同的效果呢?我认为太极拳的“松”字是很有讲究的。而且,不同的功夫层次有着不同的意境及修炼方法,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我们要以太极拳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松”,不能以我们几年形成的惯性思维来认识“松”。非此难登太极正道。我们可以见到有的人习练太极拳练了几年、十几年说起“松”来除了人云亦云,就是不知所云,也很难做到真正的放松,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即是练一辈子太极拳,也只是在太极拳的“门槛”外徘徊。

在太极拳“放松”方面的习练,我学习了前辈的拳论和一些名家的论述,感悟比较深刻的是:

1、《汪永泉授杨式太极拳内劲核心的感悟》,通悟太极拳着熟、懂劲、阶及神明三步功法。

2、李和生的《杨式老六路太极拳内功解秘》的太极松功。

3、魏树人的《杨式太极拳述真》讲到的松、散、通、空和内三合,外三合的内外相合。

4、祝大彤的《太极解密十三篇》和《太极拳内功解密》,其中谈到的全身各关节、各部位进行放松的心法及习练方法(“九松十要”),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5、解守德的《太极内功心法》,谈到了放松的层次及操练方法。

6、张义敬、张宏的《太极拳理传真》谈到了“学太极拳,要找到那垂直于地面的自然松沉之力,……而不是平行于地面的横力”。

庄锡成老师讲“放松”时,除了对各大关节的放松有更通俗易懂的解释以外,对于身体整体的感觉是“全身各关节、各部分、各块肌肉都要分量一致,无偏重、无滞涩”。

习练传统太极拳三年来,我对习练太极拳“放松”有一个重新认知,渐有所悟到有了一些体会的过程,总结成三句话:

(一)习拳之初须松开

习拳之初要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做到向外的“松开、松散”。“松乃蓬松也”。我们日常状态下理解的松往往是“松懈、松软”。所以,习练太极拳就要以太极拳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松”,不要以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来认识、理解太极拳之“松”。

(二)登堂入室要松沉

在“松开、松散”的基础上,进一步求“松柔、松沉”,这是一个较漫长的阶段。因为能较好的做到“松柔、松沉”,是我们在通过“慢、匀、轻”的盘架过程中,不断的克服、纠正自己身上的“偏、滞、散”等毛病,逐步达到“圆、整、活”而带来的结果。在这个阶段的盘架子我们已经能做到了外形的基本准确,在此基础上心要更“静”,细微的体察自己身上的“僵、滞”之处,行动时有无扭曲之病。按照“九松十要”的要求,进一步求的中正安舒。一举动便要意在先,逐渐的我们会体察到自己身上的松沉力、弹簧力。

(三)一生练功求松空

我现在只能意会到这是习练太极拳的方向,只是在老师的身上体会到了“松空、松无”的感觉,自己目前的水平离这个层次还很遥远,所以不敢妄谈。只知在太极大道上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二、松肩坠肘的练法

练出松肩坠肘的目的。一是手臂练出沉来。二是练出手臂的撑劲,三是练出手臂的气来。就手臂而言,有三种地方产生力量。一是肌肉,二是筋,三是关节肌(关节之间的肉体组织,有人说叫环形肌)。

太极拳要求松肩坠肘,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为的就是体现和增加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我们一想到用力,就会想到肌肉,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人体用力的组织。由于筋和关节肌,在平时用力的情况下,被肌肉力隐藏起来,使人体会不到,那么通过松肩坠肘,就要把被隐藏起来的筋和关节肌给扩大化,最终显现出来。

在练拳当中,只有不断地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才能显现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并且逐渐增大筋和关节肌的力量。通过松,它们之间属于肌肉力慢慢的递减,而筋和关节肌的力慢慢的逐渐递增。我的体会是,练出松肩坠肘,手臂就会觉得沉重,其实,这就是突显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而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这时就如同筋带动骨头在做动作,而肌肉就如同沙袋一样包裹在筋和骨头的外面,一旦练出筋和关节肌的力就能体会出这种沙袋的重量。

什么是撑劲呢?我的理解是,由于手臂放松练出沉来,手臂会下拉肩部,肩部放松会下拉脊椎,如同沉重的手臂通过肩挂在脊椎上。

由于腋下要求有空档,造成手臂尤其是肘部向外,那么沉重的向下的手臂,再加上肘部向外的力,二者的合力交汇混合,加上含胸拔背,形成向下向外的撑劲。练出手臂的沉来,就会有肩关节开了的感觉,那么,肩关节开了就会感觉到是关节肌和筋在用力的引导手臂做动作。

肩关节放松在外形上的反映就是杨澄甫先生所首先提出,近代1925年至上世纪末百年间被各太极拳家的著作纷纷奉为经典引述的《太极拳术十要》中的“沉肩坠肘”。通过实践探究可以知道:太极拳的“沉肩坠肘”之所以能够具有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和“处处落空”的效果,除了手臂对于其动作不能有主动用力而始终象软鞭子似的外,还必须使得肩对于手臂的动作,仅仅是提供身躯力量传递至手臂的输送通路,是不给予主动力量的,或者说就力量的提供与支撑而言,肩就象是不存在似的。“不存在似的”也就是“空”的。因此,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者之肩关节放松也可以称为“空肩”。这就是说:如果肩关节放松没有“空肩”的效果,那就不是太极拳的肩关节放松。比如气功锻炼的肩关节放松是没有“空肩”效果的,因此气功锻炼的肩关节放松与太极拳锻炼的肩关节放松是两回事。太极拳的肩关节放松也就是“空肩”究竟是怎样的呢?我的体悟是:(1)要做到“空肩”,就必须做到所有手的动作都是“其根在脚”与“主宰于腰”的。太极拳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从力学角度说,是说所有手的动作其力量都主要是腰脊以反作用的形式传递提供给手的,腰脊的力量则是始于脚的;这样,手的力量运动方向与身躯的力量运动方向往往总是相反的,这样,手臂向各方向运动与身躯的关系、身躯之朝向运动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运动方向的一侧的关系,就象是被推着行驶的手推车之朝向行驶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行驶方向的一侧的关系似的,或者就象是飞行的火箭与火箭喷发力的关系似的。(2)要做到“空肩”,很多动作之胯与手臂的体位运动方向应该是相反的,并且手臂与肩的运动是由胯(髋关节)之以被动为主的运动所带动的。(3)太极拳的“空肩”与全身各种要领都有整体关联影响,比如身躯的中正自然竖直是“空肩”的重要条件,如果动作中顺肩而肩向动作方向倾斜领先,这一肩是不可能“空肩”的。

三、练拳盘架时刻不离“中”

(一)习拳之初“中”是关键

习练太极拳之初,我们都想按照太极拳的要求尽量把动作做“圆”,但往往越是心里想把动作做圆了,动作却越是做不圆,非顶即丢,非凸即凹,“软、塌、丢、瘪、扭、晃”之病处处可见。前辈拳论对习练太极拳者要求“立身要中正安舒”,外示中正,内求安舒。我的体会是:中正是我们把动作做“圆”的根本。

试用太极拳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中正之“中”字。“中”字由一个“口”字和一竖组成,先从平面上来理解“中”字。“口”字表示我们动作要做成的圆,可以把它想象成腰圈或是胯圈,其半径要比我们的腰、胯略宽,初始时以半径为60~80厘米比较适宜,以后随着功力的增长半径还可加大。“口”字中间无任何笔画,说明在意念上我们的身体要“中空”。老师常说“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要像一个通道一样空”。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周身一气,上下相随。

中间一竖,就是我们真正要做好太极之圆的“中轴”,是我们避免“软、塌、丢、瘪、扭、晃”之关要。其关要之点是做圆之前先要有“轴”,有此 “轴”,才有此弧此圆,无此便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规无矩,难成方圆。

中间一竖,上面是一向上的箭头,意味着我们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面是向下的箭头,意味着我们尾闾向下松沉。上领下沉之意可使“轴”竖直起来,勿使弯曲、松懈。上箭头短,下箭头长说明我们上领三分下沉七分,老师谓之“上三下七”。

静态时(无极势),此轴与我们身体的中线(百会~尾闾的垂线)重合。动态时,此轴多为我们重心脚脚踝至百会的连线。

初始习拳,切切注意:

1、轴要竖直,做好虚灵顶劲与尾闾的松沉。

2、一动就要明了“轴”在何处,是围绕着哪根轴做的“圆”。

以上只是对中正最肤浅的认识,对学拳初始的习练者或有帮助。随着功力的增强,认识的深入,此轴或正或隅、或在实脚或在虚脚,全凭意念一动。法无定法,方为正法。圆也是如此。以上是从平面的角度来讨论“中”字。

(二)练功渐进识双环

随着我们练功的日渐进步,就应从立体的角度来看“中”字,就是说,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个“中”字。我们行拳,就不仅仅是围绕着竖轴,做平圆了,“轴”也可以不是垂直的了,“圆”也有了平圆、立圆、正方向的圆和隅方向的圆。但是亘古不变的是此圆是围绕此轴做的圆,彼圆是围绕彼轴做的圆,各有归属不得失其根本,盲目的做圆。

高层次的“乱环”,虽谓之“乱环”,但其实是横竖双环或顺或逆运动后产生的效果,而不是我们要在意识中建立这么多的环。否则不仅做不到“乱环”,反而会产生“环乱”的结果。

所以在自己的意识里,要建立立体的“中”字,也就是要着重建立两个圆即可,一个立圆,一个平圆,不要意想很多的圆。我觉得在此阶段首先能如此已经是很不错了。

我们是置身于这样的圆中来行拳的。双圆的运动,带动我们躯体、四肢做出进、退和转动。若能有此意行拳,我觉得应该将近完成“着熟”渐入“懂劲”阶段了。

双轴相交建立心中“十字”,双圆相切建立掌中“十字”。两圆或独立、或同时、或分别的顺、逆运动,形成我们行拳中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太极八法或单独或混合的劲法运行。这也是太极拳手、眼、身、步各法行动之依据。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习练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得越彻底,太极拳的弹性内劲就产生得越快。但是,如何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掉,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有些练拳者不得其要领,一年、二年、三年过去了,身上的僵劲仍然没有化掉,走起拳架来浑身僵硬,不流畅。

我的体会是:(1)要明“画大圈”之理。练拳者,既要掌握好拳架的标准,更要弄清怎样达到标准。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必须要经过一个从画大圈,到画中圈,再到画小圈的过程,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无形圈。

因此,练圈者必须认认真真地走好画大圈这个环节,要用一至二年的时间认真地画好大圈。只有画好大圈,才能把身体内的重要骨环、关节画开、画活,达到身肢放长的目的,才能画好中圈。谁对这一点领会的快、掌握的早,谁就能在练拳过程中不走弯路,高人一筹。

(2)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只有运用这个方法,经过长期的柔化,才能使全身的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地得到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和舒展,由于伸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经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张开而使内气敛于骨髓,而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意到、气到、劲自然到。

至此,总觉得言犹未尽,因太极处处是圆,大圆、小圆,身上的圆,触点上的圆,自转、公转以及相互之间严格的运动程序和相互微妙的关系,不能一一赘述,对这方面的感悟留待以后撰文另述。

(三)圆中有方、圆不离方成懂劲

在我们追求圆而更圆的时候,我在老师身上进一步看到了“圆中有方”的威力和精妙。我想把这圆中之“方”,比喻成画龙之“睛”。可以说“圆”是太极拳之魂,此“方”便是圆中之魂。应该谓之不过。对“圆中有方”最粗浅的认知,如同我们的“中”字中的一竖,即做圆要有竖轴。继而我们可以知道“缠丝”是要围绕着一根中轴来缠。“螺旋”是围绕着一个带有方向的力(矢量)来做圆,即在做圆的同时又有向着某一方向的力。这都是圆中之“方”的表现,但也都是对“圆中有方”初级层次的理解。

在老师身上我感觉到的“圆中有方”:

其一,老师在已经将太极之圆做的极圆、极匀、极轻的基础上有一种通过触点向对方轴心的渗透力。他做的圆是逐渐向对方渗进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被侵入感。所以,稍一沾上就感到手被吸住,撒不开手,然后完全被“拿”住。

其二,在完成“化、拿”后,老师“发”的威力。

其三,在和老师接手时,处处感觉到的是“柔顺”,这是老师的“圆”做的极好;另外,又时时感到一种压迫感,这又是圆中之“方”的表现。

这种“圆中有方”如同论述“松空”一样,我有的只是感觉,明了的只是知道这是习练太极拳的方向。

以上谈了我个人在习练太极拳中,对“松”与“中”的感悟。对于初学太极拳的同道我想还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循序渐进,不可心急求快,要知道规规矩矩的打拳才是出太极功夫的唯一途径,绝无其他“捷径”。所以要做到:

四、循之有经,进之有序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明确指出了习练太极拳的三个层次“着熟—懂劲—神明”,对于我们初级层次的太极拳习练者,主要是对“着熟”阶段的习练直至渐悟“懂劲”。所以进一步把“着熟”层次进行细分,更有帮助于初始习练者。

(一)我们为什么要盘架子?带着什么目的来盘架子?

我们在盘架子习练时其目的是建立我们意识上的“圆”。因为没有“中轴”就不能称为“圆”,所以习拳之初强调了“中”的问题,有了“中”,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圆”的不同轨道上运行,每一个意念都是在建立这样的“意识圈”。

初始时,我们没有圆的意识,要通过盘架子来逐步的建立“圆”的意识。就要求盘架子先要有较为准确的外部定型,用外形的动作来带动建立“圆”的意识,叫做“以形带意”。随着意识的建立,慢慢的就可以做到做某一个动作时,马上会想到是围绕哪根轴做的圆,这时称为“形意同步”。通过这样的盘架子,我们的功夫日深,“圆”的意识逐渐的走在了动作的前面,如同祝大彤先生在他的书中不断的说的那样:“行拳要轻扶八方线”。这时才可称为“意在形先”。

(二)“圆”意识建立的步骤

1、先建立平圆的意识。一定要知道自己做动作的“中轴”在何处围绕哪根轴做的平圆,才能把动作做圆。动作做的圆,才能保证做到不丢不顶。

2、然后建立立圆的意识。太极拳的掤、捋、按都有立圆的作用在内。例如:掤时,坐步到弓步是立圆上某点由后向下再向前再向上的滚动,所以总是尾闾先向前,而不是胸部先向前。捋时,弓步到坐步,立圆转的方向不变,所以是命门向后领尾闾再后退。体会魏树人先生说的“三关一竖”、“三关一长”的意义。

3、平圆、立圆有了以后,要体会两圆相交,体会两圆相交或顺、或逆、或独立、或共同的运动产生的效果。这时就会对“太极八法”、“乱环”有更切实、更明晰的体会。

4、再进一步,身外的大圆(意识圈)有了,进一步修炼肩、肘、手的小圆,腕、掌、指的再小圆,以及再小圆、小圆与大圆的先后,主从关系,到此时的太极拳功力与以前已不能同日而语了。这方面自己所悟甚少,假以时日,撰文另述。

(三)圆之为表,松之为本

我们建立了平圆、立圆的意识,有了两圆相交的体会。可是往往做出来的动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达不到我们设想的结果。这里的原因在哪呢?

我们思想中的意识圈已经建立了,但是我们身体的各大关节、各肌肉组织,还不能按着我们的想法同步的去做。若想身、各关节、各肌肉能随心而动,一是通过不断的盘架子,加强“圆”的意识;二是要在“松”上下功夫,细心体会身体的放松,各关节的放松,肌肉的放松。全身放松,各关节、各肌肉才能随心而运,贯串自如。在做“圆”的运动时,身体的每一关节、每块肌肉,包括我们虚拟的意识圈,要像太阳系中的各个行星一样,在各自的轨道上共同围绕着其轴心运转,一动俱动。但如果我们身体某个关节或某块肌肉没有松开,它就不会随着我们的意识运动,这样就破坏了我们的“圆”,做不到“劲整、身灵”,达不到意想中的效果。

所以说,太极拳功夫“松”为根本,谁松的好,谁的圆就能做的更圆;谁松的好,谁的圆就能做的更大;谁松的好,谁的圆就能做的无形无像;谁松的好,谁的劲就整,谁的太极功夫就高。

2014年“十一”期间,和师兄们一起到泉州与同道共同研讨太极拳,期间感悟很多。回来以后就想写一些东西,也正好自己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回顾。所以,在此总结了一下自己习练传统太极拳以来的感悟、体会,因个人水平所限,谬误之处难免,欢迎同道指正、交流。如能对后学之士有一二帮助,正是吾之所愿也。

2011年“五一”在泉州参加练腰面授培训

2012年“五一”在杭州参加练气培训

2013年国庆在泉州参加练意培训

2014年国庆在惠安参加练神培训

篇6: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初学时感觉太极十分注重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时,我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宁老师的教导下摸索了一些学习太极的门路。下面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地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极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每次我们上课宁老师总会让我们放松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每天我们都是坐在教室,总保持着一种姿势,感觉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学习太极拳以后,睡前练一下,有利促进睡眠。

其次,感觉学习太极拳后,身体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极是百年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确的,所以练习太极有利锻炼平衡的。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专注力,学习太极,就是动作时,无暇去想其他,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这样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上一篇:只想,做个无邪的人散文下一篇: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