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2022-09-01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信息的启发,我们可能会获得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可使我们更好的成长。怎么样写出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学太极心得体会

本学期体育课的内容是太极拳,其实在学期一开始,对选到这个课程有些没方向,因为这不像瑜伽和健美操有现代感和年轻感,而且我知道的关于太极最多的也就是一个西瓜切两半的故事,在小区里也大部分只有老人在练习,所以我搞不懂为什么我们这些小青年们要学习太极拳这样的老年化运动。 所以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太极拳及其特点。 我们所学习的是杨氏太极拳,是多种太极拳中的一种,我们学的一共有24式: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背,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在搜索名字之前本来对这些名字只是音熟,看到字后觉得这些名字和动作能一一对应了。

其实我觉得杨氏太极拳的特点主要在其动作的舒展简洁和其动作的刚柔并济上。在课上看老师指导时,一直觉得虽然动作柔和,但是不论是腿,腰,手臂,都在用力,但是这个力却又隐藏在了柔和的动作下,这让我觉得十分神奇,尤其是手部和腰部,手部,让人感觉一直都有抱一个球,其实也可以说是一团气,在做各个动作时将这团气抱住或推开。而腰部,在野马分鬃时那种用腰将上半身从侧边推正的感觉也可以说是非常有刚劲的。

我本来所认为的老人运动在一次次的学习下不断地发现其实太极拳并不是我原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每个动作要做到位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的的,到了现在我都觉得自己只是记熟了要做的动作,却做不出太极的精气神来。 我现在还无法真正掌握好太极拳的核心——刚柔并济,总感觉虽然手臂在用力,但却不能抱成一个球来回带动,腰上的带动动作也不掌控好,尤其是在做蹬脚时候,我的脚无法伸得像老师一样高,韧带是在是太紧了,在做下势独立的时候也是,我觉得自己有种蹲不下去的感觉,应该说是蹲下去了就会起不来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我在做太极拳的时候是在给人一种只是在完成一套动作的感觉,并不能很好的传达太极的核心意义。而且我认为,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只能做到熟练掌握动作,因为我认为核心是要靠日积月累的练习和领悟。我现在只能做到第一步,聚精会神,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我的动作上,先不管动作做的是否完美,但专注是一定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更深一层的学习。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也发现了大学生学习太极的意义所在,太极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运动,它让我们在运动的同时,让我们觉得周身清净,让我们从喧闹的生活中抽身出来,倾听自己的心声,凝聚自己的注意力在一个点上,而不是分散在杂七杂八的事情上,对于锻炼我们的注意力的集中性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到了学期结束之际,会有一种学了一学期的太极拳好像还不够的感觉,因为在熟悉了动作之后可以自己完成一套动作,而不是需要一直卡在还没有学的地方。 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继续学习太极拳,争取能够做出太极拳的核心!

第二篇:学太极拳的感想

以前看别人打太极拳,特别是看电影时,总觉得太极拳很神秘,不可捉摸。记得有一部电影中,“太极始祖”张三丰打太极可以发挥出极强的力量,而学习者打太极却只像摆架势。我一直不明就里。而今,学过二十四式太极拳后,我略知一二了。太极的功用之一是防身,重在借力打力。打太极是要求行云流水,顺势而行。所谓势,有内外之分。内势指呼吸的频率深浅、肌肉的松紧,外势指对方和自身的姿势、位置、速度、力度以及运动趋势。顺势练太极,则可进退自如,攻守无隙。

太极拳,相比起长拳,动作缓慢,姿势稳定,时进时退,圆弧动作居多,注重气息的协调。打一套太极拳,就是全身心的锻炼。练习时,气息与动作的协调要求心静;加上每一个动作都有意象,使得练习者身心融为一体,感觉“内力”在身体每一个部位的动作中流畅地运转。圆弧动作有利于身体内气息的运转,缓慢的动作促使练习者专注于关键动作,稳定的姿势是各动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而时进时退扩大了气息的运转空间。如此一来,练太极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使人心情舒畅,心境明亮。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学习相对较简单,但其中包含着太极拳的精华。因此,若要发挥太极拳的最大效果,就应动作准确,呼吸协调。搂膝拗步中的很多动作,如搂、拗、转身、推掌,结合弓步和重心的移动,便是极有锻炼价值的。微曲的双腿控制着整体的重心,摆动的双臂带动上身的运动,二者协调便可全身锻炼。倒卷肱是比较难的一个式子,对稳定性要求高,由于运动时应单脚转身,并以虚步连贯,而且速度缓慢,练习者需有足够的耐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太极拳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学会的,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向高手的学习,才能真正学好。太极拳健身养性的功用,将使每一个人长期受益。

第三篇:太极拳学后感

学习太极拳并不是个偶然。中小学时候,我所在学校是没有太极拳、散打等一些需要持久功夫的运动的。到了大学,宽大的运动场地,丰富的体育项目,可以让你尽情自由选择,这里面就包括了太极拳。大一,初来咋到,对周围环境特别不熟悉,更没有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氛围中,只有傍晚绿色草坪上那几抹白色的身影吸引着我。

那就是太极拳。对于陌生的太极拳,只是模糊知道有这么个概念,并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的,但因为喜欢就选择了这个项目。或许更确切地说,我内心其实也渴望着学习这样一门功夫的吧。很早以前,我就开始接触武侠小说。小说里面,飞檐走壁、摘叶飞花,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等等,这些神乎其神的境界,深深吸引着我。于是,内心便向往着能学习一门功夫,同时渴望着连骨子里也透着那种侠义。慢慢长大,自然知道,有些事实是不可逾越的,可毕竟放不下。大学了,学习太极拳,虽然知道不可能飞檐走壁、摘叶飞花什么的,但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种精神上的境界,想来是可能实现的。既然如此,选择学习太极拳就顺理成章,表面和内心都接受,就开始了每周一节,持续大半年的太极拳学习了。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是个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人,这些从他平常的言谈举止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甚至他的眼神都透露着这一切,而且老师还有一种傲骨,骨子里的傲气。他每每给我们演示太极拳的时候,都不经意间地显露出这份独有的气质。

我们学习的是陈氏太极拳。老师怎样介绍以及以后如何学习的,我记得并不是很清楚,但老师第一次完整演示一遍陈氏太极拳的情景,至今依然深刻印在脑海里。对于陌生的事物,我们记住的往往是其给人影响最深的一面。老师给我们演示陈氏太极拳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专注,和那份怡然自得,以及淡定的神态,平稳安静的伸展收缩四肢,就是这样给人的印象深刻。

初始之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如此复杂的动作如何在四级乃至全身上展现出来,更何况还要连接起来,只能跟随、模仿老师,一步一步地学。可不管如何,我们最多在动作上模仿得差不多,其他方面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不知道手脚的一些细节动作,不知道呼吸怎样平衡,不知道眼神该什么样,不知道心态如何,就

没有那种自然,没有那种神韵,没有那种专注,没有那种气势。老师上课时不是仅讲那些枯燥的动作步骤,而是穿插了许多日常生活感悟的言谈。当然,太极拳本来就不是一种枯燥的运动,其间蕴含的偕然万法,阔达的世间至理,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练习和对人生的感悟才能体会到的。

随着老师的深入讲解,我们练习的次数增多,还有那种气质的转变,终归是逐渐把握太极拳的要领,学习进度也加快起来,可谓渐入佳境。

当最后一节太极拳的学习完成,意味着五十六式陈氏太极拳总算全部学完,大半年的努力终获硕果,身心均是一阵轻松。某个课堂上,某段行走的路上,突然来一下心灵的触动,手上就自然地相应做出太极拳动作的某个招式,然后又是一阵沉默。现在想来,心里还不由自觉的就是一笑,其中的意韵,却没有言语能够形容。

虽然我现在还不能自然顺畅地打完一遍陈氏太极拳,但我自信已经粗略体会到这个过程中那份专注认真,还有那种轻松自在又阔达无所不包容的心态。

现在我开始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努力做到自然和谐、平稳淡定的处世态度。特别是最近阅读一本书《你的误区》,让我对自己身心本质的认识程度更深了,对自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了解,人生的视角似乎也站在了又高一层的位置上。学习太极拳不仅使我逐渐摸索到身心平衡的关键点,也让我明悟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思想境界的提高,带来的是更高的起点,还有更宽阔的视野。

学习太极拳的初衷已然达成了吧,却说不清楚个究竟,感觉身心犹如收到圣光的沐浴,慢慢净化中,变得单纯简单,轻松自由,顿时释然。

《你的误区》是一本咨询心理学的大众读物。

作者韦恩.W.戴埃在这本书里,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暴露的性格缺陷(如自暴自弃、崇拜、依赖)和不良情绪(如悔恨、忧虑、抱怨、愤怒)进行逐条分析,将那些不健康的“自我挫败情感和行为”归结为束缚人生、导致失误的区域,提出了心理上的“误区”概念。

作者认为,由自我摒弃心理产生的消极自卑、寻求赞许、悔恨内疚;由惧怕未知而导致的自我限制――回避新事物、僵化偏见、害怕失败、“尽善尽美”心理等,这些误区,几乎人人都有。这种“令人烦恼的个性癖病”制造了一个个封闭的自我,阻碍了人们投身丰富多彩的生活。书中的每一章都象是一次心理询诊,其用意在于尽可能的为读者创造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作者竭力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张“活着,就要生活”。

本书197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立即引起西方心理学界的轰动,在广大读者中获得强烈反响,以后连续再版重印,成为破纪录的畅销书。全书共十二章,十七万二千字。

2001年1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了另一译本,译者刘志明.(这个版本翻译得不好,与工人版对照,高下立见,但在目前市面上几乎见不到工人版的情况下,有胜于无.)

第四篇:学太极感悟人生

11DV99Dm2M

学太极感悟人生

陈云

社会体育1011学号:2010330026 摘要:学习太极,让你受益一生

关键词:太极拳 起源 流派 发展 保健 和谐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学太极,创和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 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

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常打太极拳的人,较少发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较少(占25.8%),脊柱的活动度较好,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占85.7% ;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较多(占47.2%),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只占20.6%。

其次,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值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则为154/82毫米汞柱。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发生率较低,占37.5%,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占46.6%。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来的运动试验,时常打太极拳的人,反应全部

正常;而不练太极拳的人,有35%表现出心脏收缩无力。

第三,能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由于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不存杂念,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故使大脑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大脑充分休息,消除机体疲劳。

第四,能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这是因为练太极拳时要求气沉丹田,呼吸匀、细、深、长、缓,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强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中医学认为,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为此项运动能畅通经络,培补正气。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之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也正因为太极拳有上述众多的养生保健作用,所以,时常打太极拳对许多疾病有防治和康复作用,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后恢复期,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肺原性心脏病,中度神经衰弱,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

症,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非活动性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此外,由于打太极拳可以补益肾精、强壮筋骨、抵御疾病,所以经常坚持这项运动,能防止早衰,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人生是由一串偶然和未知构成的,你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干什么,都好像不经意间抓到手里的一把牌,有时是可望不可及,有事是可遇不可求。然而静下心来,做一下梳理,又依稀可见一丝因果和缘分。

太极之和谐,也是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在阴阳和谐间。还是看太极图吧,一黑一白的阴阳鱼,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连着我,我连这你。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手

就是朋友,对手也要尊重,不能妄自尊大,战天斗地,惟我独尊。太极如人生,尊重你的对手,尊重自己。由此才产生了不卑不亢、点到为止和彬彬有理、落落大方的风格。

这就是太极的文化魅力! 学习太极,让你受益一生

注:引用:(1)书名:太极拳 作者:程健 出版地:吉林大学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2)书名:千思百问太极拳 作者:高壮飞 若水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

第五篇: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太极拳是一门悠久的体育项目,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份绚丽的瑰宝,从小看电视,我就对太极拳非常的感兴趣,但无奈一直找不到学习的门路,上了大学后,我才开始正式接触太极拳。

在大学里,我们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并了解了它的基本构成;24式太极拳 有二十四式 分别为

一、起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十

一、单鞭十

二、高探马十

三、右蹬脚十

四、双峰贯耳十

五、转身左蹬脚十

六、左下势独立十

七、右下势独立十

八、左右穿梭 十

九、海底针二

十、闪通臂二十

一、转身扳拦捶 二十

二、如封似闭 二十

三、十字手二十

四、收势 太极拳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我们在学校早晨早起打太极,锻炼身体,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多我们的身体大有益处。

学习太极拳我的心得就是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韵” 的, 他不仅要打出力道,刚劲,还要打出他的那种“神韵”

使之刚柔相济 ,方能进入具有高度艺术的境界。

太极拳要练出劲来,仅凭一般勇气蛮练,不去体味它的涵义,钻研它的架势,这是办不到的。必须要练得处处符合原则和要求。就要在平日练习时必须注意到下面四个要点。

一、眼神平视,要贯注而活泼,当每式的变化,视线要随身法而转移,切忌目光呆板或野顾。

二、腰是一身的主宰,练拳时要顶腰

三、 四肢要圆润、灵活、稳实、切忌强直

四、意境

1、心要静而精神要振作,忌低眉垂目,委靡不振,缺少生气。但也要忌怒目攒睛,挺胸露齿。周身要节节贯通,勿使有丝毫间断。

2、重视前辈积累的经验,遵照典型的架势来认真锻炼。但要练得自然松静,使举动周身轻灵。必须“依规矩熟规矩,化规矩,不离规矩”。本此坚毅精神,才能练得得机得势。

我们在打太极拳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了好几个要点,首先打太极时一定要双腿微曲,并且从起式开始一直到结尾视平线就应当是这一个高度,腿就不应该直了;其次打太极时注重圆润,抱球或者出击时都应当打出一个园来,是的动作看起来更加优美而不僵硬;再次动作打出来要有力道,不能只有柔,看起来就有些花拳绣腿的感觉了,那就不是太极拳的本质所在啦,只有达到刚柔相济,菜式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我们同学在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顺序渐进,吸起呼落,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打拳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坠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虚步,虚实分清、重心稳地,气沉丹田。打太极拳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总之太极拳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我们刚学不久,只能望其项背,只有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打拳结合起来,一面琢磨,一面学习。

虽然只是短短一学期的太极拳的学习及练习,虽然每天早起打太极很苦很累,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太极拳,多加练习对我们的身体大有益处,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多练习一下太极拳来修身养性,提高一下自己的内在涵养,改变一下自己的品性。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财产,我们要积极努力学习太极拳,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太极拳这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普及太极拳,弘扬武术瑰宝,强身健体,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学校:天津理工大学

姓名:

上一篇: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下一篇:县卫生监督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