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2024-04-26

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共8篇)

篇1: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摘要: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太极文化的具体体现,对企业管理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针对太极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对太极拳文化因素的深入研究,结合当代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得出了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企业管理;启示

1太极拳简介

1.1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最早始于《易经经·系词》一书,并在中国的儒家、道家、佛教中得到广泛发展。太极汲取了各家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太极拳集中了太极文化的精华,经过萌生、发展、壮大、成熟逐渐演变而来。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发科、杨露禅、武禹襄、孙禄堂、吴鉴泉等五大流派,另外还有创编的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

1.2太极拳的根本法则及人格特征

太极拳的根本法则是阴阳之道,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拳讲求阴阳的对立与统一,一方面阴阳作为两个对立面是不可融合的;另一方面阴阳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太极拳阴阳的对立与统一,太极拳的刚柔、动静、虚实等,才能得到游刃有余的变化。

大道者,其天地之行也,其德生养万物,其真慈悲众生,其觉节制自我,其招随变应变,其动刚柔并济,其行虚实变化,其果对立求和,其发共生共赢,这是太极拳的八大人格特征。太极拳的八大人格特征是太极文化的灵魂,是支撑太极文化的重要因素,缺少了太极人格因素,太极文化也将不复存在,只剩下僵硬的太极拳招式与毫无意义的肢体动作。

1.3太极拳的运用

太极拳能够流传下来不仅是因为它具有防身的作用,而且还因为太极拳具有多种用途。第一防御功能,太极拳通过阴阳之道来制敌取胜,具有防御功能;第二强身健体,当代和平时期太极拳更多的被用来锻炼身体,通过内外修炼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第三陶冶情操,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丰富的人格特征,使学习者能够在练习过程中,心神宁静、抑制浮躁,从而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延续及太极文化的广泛传播,太极拳不再只是被用于防御敌人、陶冶情操等方面,太极拳的思想也逐步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

2太极拳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2.1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加强企业成员思想认知

太极拳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身心双休、养练结合、形神兼备、上下相随、慢而不滞、快而不乱、松而不散、柔而不软、活而不浮、沉而不呆、曲中有直、直中有曲,这些不仅是打好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也是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道理,因此学好这些不仅有助于太极拳的练习,而且也能够学会如何做人。

企业文化是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广泛接受的基本信念和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全体成员,因此为了培育一套高效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注重文化载体思想的培养,加强企业全体成员的思想认知,提高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培养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企业可以借鉴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加强企业成员的思想认知。

2.2太极拳刚柔结合的动作招式——企业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

太极拳的要领首先是化僵为柔,然后以柔克刚,最后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才能防御敌人、出奇制胜。整体看上去太极拳是心静体松、轻柔缓慢,缺乏武术应有的快、狠、猛等特点,但实际不然太极拳是通过以柔克刚,达到柔而不软,刚而不硬,富于韧性的状态,然后集中全身力气发挥力量。

由于受中国工业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实行的还是刚性化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员工满意度低,离职率高;而另外有一些企业则实行完全的柔性化管理,缺乏刚性化的制度约束,导致企业懒散、缺乏凝聚力。因此,无论企业实施的是刚性化管理还是柔性化管理,对企业来说都不是最佳的管理方法,最合理的是把刚性化管理与柔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通过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相互作用,从而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指导员工按正确的方法行事,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2.3腰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发挥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作用

腰位于身体的中间,连接着上下两体,是调节身体活动的关键部位。腰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腰要保持直挺,因为腰直才能保证转动时中轴不屈,身体不摇动;二腰要处于放松状态,因为腰松则使中心降低,根基稳定。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腰”,连接着基层员工与高层领导,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基层员工的领导者,中层管理者应对基层员工实施监督与管理,并维护好与基层员工的关系,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作为高层领导的直接下属,中层管理者应该积极配合上层领导的工作,为领导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保持企业高层领导的高效性。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中层管理者的培养,充分发挥中层管理者的轴心作用。

2.4太极拳的节节贯通思想——加强企业内部的融合 太极拳运用全身的力量,使身体各个部位充分发挥作用,使整个身体处于一种节节贯通的状态。这里的节节贯通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身体中所有的关节,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要处处联通,从而保持整个身体的灵活性;第二是指能量与气机要处处贯通,使能量与气机贯穿于整个身体,赋予身体各个部位充分的能量。

运用太极拳的节节贯通思想,企业应该把各个职能部门有机的联系起来,如:通过职能委员会把研发部、生产部、财务部、销售部等部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各部门的相互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在分配资源时,要按照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资源配置,使企业资源在各个部门中得到合理分配,促进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

3结语

太极拳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对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有很好的功效,而且对企业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组织应该积极学习太极拳文化,充分利用太极拳思想来管理企业。首先运用太极拳文化,提高企业成员思想认知,加强企业文化培养;其次运用刚柔并济,双管齐下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最后借鉴太极拳腰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中间管理层的轴心作用,加强各部门的相互合作,从而使企业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善鸿.太极文化:如何打通企业死穴?[J].中外管理,2013(7):9697.[2]郑丽梅.太极拳的文化因素对企业管理的启示[J].青海体育科技,2010,45(1):2426.

篇2: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指导教师

学院: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7班

姓名:

学号:

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 并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道家文化的核心元素无为而治在中国的现代管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它在提高领导者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关系, 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道家 无为而治 现代管理

治理国家就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老子所说有关治国安邦传颂很广的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话既生动有趣而又寓意深刻,治理国家就如烹制一道美味的小菜(小菜一碟,而不是什么名贵大菜),反映了道家宽广的胸怀和幽闲的心情。烹小鲜,一表示这是一桩小事,不用着急着慌;二是烹小鱼不可随便乱翻动,要不然鱼就碎了。急了,就会乱了分寸,乱动就会把事搞得一塌糊涂。古人评论这句话是“不多事琐碎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而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治国若是,管理一个企业自然更不在话下。

道家一直以来倡导“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哲学。道家认为,治国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则扰民。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要依据规律,使用巧力,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其变化。

其一,管得少才是管得好。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决策。把握好做什么、什么目标、哪里做、何时做、谁来做,想办法找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激励部下去做,而不是代替部下去做。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控,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天天搅动小鱼”,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在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其二,管得少不是不管,而是要抓住管理的关键。这个关键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越权管理、不越级管理,通过管理人的思想管理好人,通过管理人而管好事。要求管理者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管理简单化。

其三,管得少又管得好,关键在于建章立制。通过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减少例外事件,从而做到“闲”而有效。

其四,管理要建立合理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员工、供应商、顾客无法合理预期。没有合理预期,员工及与其合作的利益相关体行为短期性、不确定性增强,而短期行为、不确定性行为大量存在,使企业的稳定性减弱,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性增强。《庄子·齐物论》中有个朝三暮四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养猴子的人拿橡子喂猴子,他对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听了都生气了。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就都高兴了。为什么结果一样,朝三暮四猴子不高兴,而朝四暮三猴子就都高兴了呢?这里面有个管理的预期问题,前者预期置后,变数增加,风险增加,所以猴子不高兴。由于预期不同,导致猴子的积极性不同。其实许多企业在制定制度时,为什么不能多一点“朝四暮三”,少一点“朝三暮四”。同样的代价,由于传递给予企业合作者的预期不同,双方合作的效果将大相径庭。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道家主张管理者应该顺应管理活动的规律,不要胡作非为。这种“无为”,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

而在效果上可以达到“无所不为”。这一原则表现在管理活动中,便是管理者在具体事务上无所作为而放手让被管理者积极有为,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若要达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企业管理者本身必须具备虚怀若谷、胸襟开阔的素质;必须要有容人、容事的气度和风范。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领导者如果要做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就必须在干部和员工的使用上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伯乐寻千里马、刘备三顾茅庐的精神,。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充分调动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必须建立一套道法自然、适合本企业特点、有前瞻性、与时俱进的管理机制,企业才能灵活自如、游刃有余地运作。

中国古代强调管理的最高目标是无为而治。无为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的变化之意。要按照道即客观规律办事而道常无为。所以,管理者就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就是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就是说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以自然为法,而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从管理的角度讲 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遵循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一切从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组织的自然和谐与个人自由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袁声莉, 杨耀峰, 现代企业管理[ 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2 ] 文选德.道德经诠释[ 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3 ] 刘曾惠.道家文化面面观[ M].齐鲁书社, 2001

[ 4 ] 罗宾斯, 库尔特著, 孙健敏等译.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5 ](美)C.W.L.希尔, G.R.琼斯著.孙忠译.战略管理.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6 ]葛荣晋,李伟波.道家的“无为而治”与企业的科学管理[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111~116.

[ 7 ]高利民.庄子无用之用的另一种解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05~112.

[ 8 ]魏宏森.系统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 9 ]王凤彬.“全息”原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5,23(3):8~12.

[ 10 ]许建良.道家“无用之用”的思想及其生态伦理价值[J].哲学研究,2007(11):44~48.

[11 ]宋培林.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演进[J].经济管理,2006(11):19~24.

篇3:老子思想对教师管理的启示

一、教师的发展是教师自然本性的发展

“道”的本质是自然的,它产生万物。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就是说,“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自然之物,它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它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人性的本质也是自然的。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就是说,“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善恶是社会道德的产物,是对人性的背叛。老子认为,人具有“朴素”的本性,犹如婴儿一般“无知无欲”。

老子这种建立在对自然认识之上的“道”,从其发生学的意义上说,是一定地理———气候条件下特定的人类群体为适应自然求得生存的一种设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相异的自然条件向人的内部素质的转化,使特定人群和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观念,而在自然陶冶下所凝定的最初的文化体式又恰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这种文化体式在教育管理上要求对教师的管理应该是促进教师自然本性的充分展现。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当前,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逐渐趋于一致。教师职业的独特性突出地表现在,其具有其他受过同等学历的人所不具备的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课堂教学技能。”教师职业不是一种技术型职业,而是一种理念型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以展示自身的生命价值为目标,这是教师专业化的目标所在。对教师的管理应该以提升教师的价值为管理的根本价值,以使教师成为人为管理的起点和终点。教师如果长期用一种相同的、没有活力的、缺乏激情的姿态紧张地工作,教师对职业的厌倦和下意识的抗拒必然会蔓延。

二、教师管理目标价值取向是顺其自然

罗素说:“人生的幸福与艰辛,并不取决于我们的际遇,而在于我们如何对付它,在于感受它的性质与程度。”幸福是人类,也是每个人人生所追求的永恒的、终极的目的。由于学生要批量生产,因而教学趋于程式化、规范化、操作化、模式化,教师只要求按规定的套路传授知识,塑造学生,因而社会将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这么一种角色期望下,教育失去了思考与创造的本质特征,教师的职业智能只会萎缩而不会成长。

老子反对道德形式主义,崇尚率真质朴,顺其自然。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老子》第三十八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老子认为儒家所宣扬的所谓仁义道德,本身就是自然法则遭到破坏之后才滋生的。与其遭到破坏之后采用这些形式主义,不如顺其自然。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老子认为只有顺其自然,才能达到“无知”、“无欲”、“无事”、“无情”、“无争”的“无为”境界。他并不是否认一切道德,而是认为道德的极致便是自然无为。他提倡:“生而不有也,为而不恃也,长而不宰也,此之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道”生养万物却不据为已有;“道”资助万物却不自恃己能;“道”长养万物却不居心主宰。最后获利的还是“道”自己,老子将这一品格称之为“无为”。老子认为,依天而论人,这些特性也应该为人类所取法。

人性是不可抗拒的,不可逆转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基本走向,总体上是沿着人心目中向往的方向前进的,始终是在人性的框架内生成和延续。对教育幸福的追求,任何一位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都不会放弃。对教师的培养违背人性,对抗人性,尽管可能达到“批量生产学生”的目的,但由于它是强制性的,非人道的,必定会压抑教师的人性,扭曲教师的人格,付出沉重的代价,因而它是不会太长久的。

三、教育管理行为模式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教师培养目标价值取向既然是顺其自然,那还要不要管理?答案是肯定的。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下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这里讲的“无为”,不是不要管理,不要作为,而是指不必要的作为,强作妄为的意思。这里的“不言”,也不是不要说教,而是不要强行说教,不乱加说教。“道”生养万物,但其并不含有意识性,也不带有目的性,而是顺任万物自我化育,自然生长。因此,教育管理就应该遵循这一自然法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过多地强力施加教育政令,而是顺乎自然规律去从事教育,以促成人们自生自成,自我化育。老子说:“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这样一来,老子对管理者就寄予了非常高的要求。

首先管理者要知“常”,要加强本身素质的修养。老子说:“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也就是说管理者只有凭借清净寡欲的品质来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情况,通晓万物的自然法则才能够包容万物,达于天道,达到“明”的地步。在老子的心目中,教师是顺应自然规律行事的有道之人。他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老子》第二十七章)

其次管理者要有自知之明,留人以时空。老子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第十章)“涤除”,就是洗出垢尘,也就是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能无疵乎”,就是大概能够不犯错误了。如何才能做到不犯错误?老子认为关键是要做到“自知”,因为教师本来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行事的有道之人。他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第二十三章)“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管理者只有做到不固执己见,给下属留有可支配的时空,让下属发挥其聪明才智,管理者才能成功。然而就是成功了也应该做到“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勿强”。

最后管理者要坚持“贵柔尚弱”的原则。老子说:“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老子》第二十三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知,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

世间万事万物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常常相互转化,从而导致事物的运动发展。他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老子》第五十八章)那么,在教育管理中该如何来把握这种转化呢?老子依据“柔弱胜刚强”的观点,提出了“贵柔尚弱”的管理原则。“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老子》第七十六章)他将这一现象与“道”联系起来,提出了“弱者道之用”的哲学思想。认为道的妙用,在于它制造万物,辅助万物,支配万物,用的就是柔弱之法,即顺应之法,潜移默化之法。“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亡。”(《老子》第五十五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五十六章)老子认为,如果管理者经常保持“柔”的姿态,就会永远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有利于无为而治。他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如若不然,遇事傲骨峥峥,盛气凌人,锋芒毕露,则容易招灾惹祸,导致管理的失败。

教育管理的人性化、人道化、个性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变革的基本走向;对教师的管理应尊重人性、提升人性,使教师更有尊严地生活、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呼声;克服对教师管理的异化现象,使教师管理回归其本真,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因此,要使新课程改革从保护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一切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越过每个阶段都潜在“死亡之谷”,如果能从老子思想中吸取其合理的营养成分,培养教师的可持续胜任能力,给教师更多的时空与信任,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摘要:本文借鉴老子思想的合理内核, 对加强教师管理提出三条建议:促进教师自然本性的充分展现;顺其自然释放教师潜能;管理者要善于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给教师更多的时空与信任, 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篇4:道家思想对课堂管理的启示

老子创立的道家哲学以“道”作为核心范畴,以效法自然、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作为总原则,以“无为而治”为目的,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当下在传统课堂管理思维模式的惯性主导下,我们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纪律约束,把学生物化成管理的对象,看不到学生生命本质的存在。教师掌控着课堂,课堂管理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和权威主义色彩。而道家哲学的管理智慧是一种高超精妙的管理艺术,被广泛应用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把道家的观点应用到课堂管理,将会促使课堂管理有效性的达成。本研究将从教师应具有的管理人格特质、学生的人性本质、课堂管理的道家智慧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上德若谷:教师管理人格的价值诉求

老子非常重视德,德是仅次于“道”的重要范畴。老子所推崇的德是“上德”和“玄德”,这种德行能滋养万物而不自恃,润化生灵而不居功,哺育一切而无声无形无为。“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51章)这种德行就像山谷一样宽容博大,又像“道”一样趋于自然。教师的人格、德行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元素,对课堂管理影响巨大,教师应该用老子所提倡的“上德”来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使课堂管理积极有效。

1.上善若水

不同的教师人格会产生出不同的课堂管理效果。一个心善仁慈的教师,必定会尊重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相反,一个性格暴躁而又缺乏同情心和风度的教师,他的课堂管理必定是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个体的需求,听不到学生的声音。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该是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这是说,最完善的人所具备的上等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适其性。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引领者和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应仁和谦善,真正做到谦虚、柔和、诚信、真诚,像水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养护学生的性情。对学生循循善诱,平和清静,以诚感人,真诚守诺,谦下包容。《老子》第66章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教师要用江海般的气魄去包容学生,做到居上谦下,不凌驾于学生之上,与学生真诚地进行心灵交流,从而得到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佩和爱戴。

2.慈爱无私

爱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没有爱也就不可能有有效的课堂管理。老子认为“上德之圣人”不仅要有“上善”,还应该具有大慈,用慈爱之心去接人待物。“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67章)在“三宝”之中,他最重视慈爱之心与同情之感。慈爱是课堂管理最重要最关键的元素,是课堂管理的渠道、灵魂和根本,缺失了教师之爱的课堂管理和监狱无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教师的爱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每位教师都可以说自己爱学生,但是爱有大有小,有多有寡,能做到对学生完全而彻底的无私大爱却是少之又少,能如“真情兮,煦煦春风胜母爱;师魂兮,浩荡日月放光彩”这种写照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13章)教师要像老子所提倡的那样以爱自己的心去爱学生,以珍爱自己生命的心去珍爱学生。冯友兰提出人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教师的慈爱精神应该是一种超越了道德境界的天地境界。

3.少私寡欲

现代社会的多元性、丰富性、复杂性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每个人都会因自身的欲望而深陷其中。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也不能逃脱欲望的纠缠和枷锁。道家认为人的生存对利益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就超越了人的本能需求,老子称此为“私”,名之为“欲”,认为人世间所有的纠纷、冲突,无不是因为人的私心太重、私欲太多造成的。为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劝导人们按照自己的本性,减少私心私欲,回归到纯朴自然的本性。“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9章)把金钱名利看得高于一切,不择手段地攫取,只会辱没名声道德,威信扫地。教师的职业是塑造人的事业,教师不能把自己混同与一般社会人,如果把自己因为欲望和利益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压抑和苦闷带到课堂管理中,势必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仔细倾听两千多年前的智者老子对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持守内心的宁静、确保固有的纯净与自然的真情呼唤,会得到很多生命的启迪。作为教师应该遵循少私寡欲、崇俭抑奢的古训,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欲放纵,多一些理智真诚,少一些浮华虚荣;应有豁达开朗、逍遥开放的生命情怀和淡泊宁静、知足不争的生活旨趣,以至达到空灵洁净、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

二、道法自然:学生人性的本真归属

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源,是物质运动的规律,社会生活的法则。所谓自然,就是让事物依照本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要以外在的力量去干预它、约束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天道”取法自然,“人道”取法天道,即是说管理社会的法则和规范也应遵循事物的规律,顺应人的本性。

1.把学生视为自然人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终生幸福,在这一条件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的课堂管理对“课堂人”也有着不同的人性假设。其一是“工具人”,这是一种物化意义的人,视人为物,完全不顾学生的情感感受。其二是“幼稚人”,这虽然关注到学生生理成长和安全的需要,却将学生视为“不成熟、不平等、不主动”的人,处于逆来顺受被控制的地位。其三是“问题人”,这种假设表现出对学生的不信任、不尊重,把学生推到了“正常人”的对立面,其实质是一种人性本恶的观点。[1]而道家的人性观是建立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基础之上的,它认为性即生,是人生之初;道是始,是宇宙之源。人性由道所生,得宇宙的本根“自然”,人性中既无仁义,也无情欲。道家的人性观高扬人性的自然性,这种自然性不是纯粹的生物性,而是天性。倡导人性,便应当追求纯朴,回归自然。学生是自然人,学生的人性也应当是一种自然的本性。课堂管理应该尊重学生的自然人性,创造利于学生自然成长的环境,满足学生的自然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然发展。

2.把学生视为独立意义的生命个体

传统的课堂管理看不见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学生在冰冷的管理规则中只是一个被管理的物体,学生的生命本质被无情地漠视,学生的生命需求被湮没。课堂管理是直面生命的活动,生命是课堂管理发生的原点。每个学生的生命对他们自身来说都是独一无二非常珍贵的生命个体,课堂管理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任何偏离生命原点的课堂管理都不是真正的、有效的,而是对课堂管理的异化。道家的生命观认为,“道”是宇宙的始基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道法自然,道化生万物,而万物内含道的德性;另一方面,万物无论是从其诞生、发展还是消亡都应该遵循“道”的运行法则,体现“法自然”是“道”的本性,任性自在,自足其性,得以自然之存在与发展。这势必要求人们尊重“道”所赋予自然界万物的基本生存权利,珍视生命和一切生命的存在价值。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中焉。”(《老子》第15章)在“道、天、地、人”四者之中,把“人”摆在“居中”位置上。在课堂管理中,我们要尊从生命价值的无上地位,理解生命的内涵,尊重生命的逻辑,倾听生命的律动,不断地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发展,使学生的生命日趋走向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合理而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使每个身处课堂管理中的个体都焕发出光彩,使生命的能量得到增值、提升和扩展。

3.追求自由和谐是学生人性的本质需求

自由是人类自有思想以来的终极追求,生命的自由被历史上的思想家所歌颂吟唱。儒家的自由是入世者在苦苦求索后的理想之境,墨家的自由是驾驭外物的科学追求,而道家的自由则是生命天马行空般的诗意吟唱。[2]自由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的天性,但是人的本性却被很多因素人为地捆绑和束缚,而无法获得自由。卢梭说:“人虽生而自由,但无时不在枷锁中。”传统的课堂管理过于强化用制度规范去约束和控制学生,把学生操控在无情的规条之下,强调整齐划一的规则和模式。这样的课堂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而是让学生为了课堂秩序而存在,不是让课堂管理为学生服务,而是课堂管理驾驭和控制学生。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释放学生的天性,回归到自由的本性。只有当学生的生命自由得到了彰显,学生自我意识到自己是做为一个完全而被尊重的人的存在的时候,课堂管理才能达到最理想的高度。

三、无为而治:课堂管理的至高境界

道家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不强为,不妄为。老子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无为”是顺应自然、率性能动的有为,在课堂管理中也要以“无为”生成“有为”,体现出更多的管理智慧。

1.善行无迹的管理艺术

道家的基本精神倡导顺任自然之道而无为处世,主张个体由内向外地自然生长以完善人格,使其自然而然地生养上德、上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教育对象,顺其本性,从其自然,把教育对象置于自然状态,顺性而教,自然无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体悟、内省、自修、渗透等方式来实现教育目标。“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老子》第27章)课堂管理要学会成功于无形,领导于无形。课堂是生命活动的场所,教师、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管理的生命主体。生命的动力源于生命本身,有效课堂管理的动力不是源自教师的管束,而是源自学生的自觉主动。作为人之集约化和职能化的成长环境的课堂,为了发挥其课堂管理功能的最大值,其任何举措的目的均应是推动、保护、激扬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要改变事无巨细一人独揽的做法,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管理过程中的主人,将课堂管理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自觉管理的过程。

2.柔弱处上的弱用策略

任何一个人都会犯错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展之中,是未成熟的生命个体,犯错误的频率更高。但很多教师却不能容忍学生犯错误,对破坏纪律、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轻则好言相劝,重则批评指责。特别是对那种屡教屡犯、任性叛逆的学生更是以恨铁不成钢、怒不可遏,甚至动用体罚。这样的做法只是教师激动情绪的宣泄,对改变学生的观点态度毫无作用,反而更滋长了学生的叛逆和怨恨。老子说“弱者道之用。”“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76章)。柔弱和刚强是事物表现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很多教师却易于陷入一面之偏的错误。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学会换位思考。对犯错误的学生应以讲明道理为主,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不要一味严厉训斥、刻意催促,而需要心灵的期盼和呵护,是下意识的关注,是无声的诱导,是长久的牵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不带功利性的,是集爱心、信心、耐心、细心、诚心、痴心于一体的博大和深沉。这种看似柔弱的教化却最有力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43章)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柔弱的东西更具有生命力。只有真正做到以柔克刚、守柔用弱,才能使课堂管理达到有效的目的。

3.施行差异管理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绝对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与尊严。每个学生既是完整的、全面的,又是具体的、独特的,都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十六章)万物蓬勃生长,最终都要各自返回它的根本,复归于生命。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自然生长规律和自己的生命本根,要顺应自然法则,就要尽量提供尊重个体差异的环境,施行差异管理。“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3]学生的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成就感、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及其生活经验。课堂管理应重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短则短,性长得当长,大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统一。“每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4]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不可再造的价值主体。在课堂管理中,如果我们无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用一种统一的管理模式去限制原本是丰富多彩、各具特点的个体的独特发展,将具有不同个性品质和特点的学生用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塑造成同一规格、同一类型的“产品”,[5]就是扼杀学生的独特自然天性,违背学生的自然生长规律。想要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必须重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树立承认、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品质进行区别对待。

4.治班级若烹小鲜

在现实的课堂管理中,我们总是用很多硬性的、毫无人情味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和控制学生,想把学生框套在自认为“正确、正常”的轨道里。各种条款上至校规校纪,下至班规班纪,名目之繁多,花样之翻新,让人眼花缭乱,更让人触目惊心。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天罗地网”之下,就如同随时会被鱼钩钓起的鱼、随时会被猫抓住的老鼠,整天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荏天下,其鬼不神。”(《老子》第60章)反对人为地制造出规范去限制人的行为,束缚人的本性。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虽然制定了这么多的制度规范,但还是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可见“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第65章)管理课堂就如同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尊重学生的自然本性,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爱护学生的生命意义,让学生很少体会到“被监视”“被控制”的感觉,而是发现和找到课堂生活的快乐、幸福、自由。课堂氛围应该是和谐愉悦的,让学生在这里感觉如沐春风、如淋春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东,李森.课堂管理创新:内涵、方向、策略[J].教育探索,2005(10).

[2]吴亮奎.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教育论丛,2008(1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4]卢梭.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

篇5:因特网原理对管理思想的启示

因特奈特主义(Internetism)

因特网原理对管理思想的启示

□ 天津 王权

因特网(又称互联网,Internet)正在积极地促动着人类社会的变革,有力地带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因特网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政务(E-Government)、企业资源计划(B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和实施,并大大提高了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然而,因特网本身的技术原理却更能给管理者以深刻的启示,能够悟出很多道理。

因特网发展历史回顾

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军方于1968年组建的阿帕网(ARPANET)。1983年,阿帕网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继续用于军事目的,另一部分形成了因特网的雏形。

1985年到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阿帕网的技术基础上组建了NFSNET(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将其四台昂贵的巨型计算机与周边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连接起来,实现了资源共享。此后,连接的结点迅速增多,NFSNET最终在1990年成为了因特网的主干,因特网逐渐形成规模。

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其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因特网的商业化。1995年,商业领域开始大规模应用因特网。随着WWW(万维网)技术在因特网上的的快速普及,因特网逐渐走向民用,用户数量和上网计算机数量急剧膨胀。因特网巨大的商业潜力被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企业所认同。网上的信息迅速丰富起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在因特网技术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如今,因特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被认为是继蒸汽机以来人类历史上又一次重大技术革命。

因特网的原理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特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硬件设备和网络互联协议将不同的计算机系统

连接起来。因特网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来自于它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彻底的开放性有力地支持了网络联盟的形成与壮大。因特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只要遵守其简单的接入标准,任何网络或计算机都可以与因特网联通。因特网的开放性实现了网络系统的异构互联,为其本身带来了强大的包容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其它被淘汰的网络大部分并不是被因特网消灭了,而是被融合了。这样,因特网迅速地发展壮大。

2.高度的自治性(Autonomy)充分地保障了局部利益,极大地提高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有效地增强了整体的安全性。虽然在表面上看,因特网四通八达,无所不至,但这首先是在保证了高度自治的前提下而实现的。实际上因特网的各个部分有其自身的边界(Boundary)。正是这种清晰的边界使局部的自制性得以保证。一个边界可能包围着若干计算机系统或若干网络。在一个边界围定的区域中,可以实行内部的规则,而不受边界外部影响。边界的存在不影响网络的互连,因为在边界上设有专门用于互相连接的端口(Port)。有一类边界十分重要,这就是网络的内外边界。内外边界可以把一个网络划分为“公开(外)”和“私有(内)”两部分。网络的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划定内外边界,把“公开”部分直接与因特网连接,而将“私有”部分完全保护起来或在控制之下与因特网联接。所谓“防火墙”就是隔离内外网络的安全控制设备。边界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增强了网络整体的安全性。当一部分网络出现故障时,网络的其它部分能够继续维持正常运行。

3.简单明了的联网协议(Protocol)调和了开放性与自制性的矛盾,降低了联网难度和通讯成本,提高了通讯效率。协议是互相通信的计算机系统共同遵守的约定,是组建网络的基础性规则。因特网采用的是TCP/IP协议。因特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TCP/IP协议的成功。可以说,没有TCP/IP协议就没有因特网。TCP/IP具有简单、宽容、实用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开放性与自制性的冲突。在TCP/IP协议中,信息交换的基本单元是包(Packet)。包的格式和交换方式都比较简单,特别适合于在各种不同的网络硬件系统中传送。TCP/IP协议不对联网的硬件设备本身做任何规定,而是简单地规定了协议与硬件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正是因为这一点,该协议才具备了跨越所有硬件平台的能力,也使网络互联变得更简便、更高效,同时降低了通讯成本。回顾被淘汰的其它同类网络协议,可以发现,它们很多犯了理想主义的错误。这些协议往往贪大求全、追求完美,造成了协议过于复杂、要求苛刻、难于遵守的结果,最终都消失了。

4.合理的层次结构和关键要素的集中控制使个体和整体都获得了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因特网是分层(Layer)实现的。联网的单个计算机系统在纵向上被划分出几个线性的逻辑层次;因特网上所有的计算机系统、设备和子网按照树形的逻辑结构层次连接在一起。处在不同高度的层由下至上分别执行着从微观到宏观的功能。从个体的内部结构看,TCP/IP协议分为4个层,层间界面清楚,接口(Interface)简单明确。各层一般只与相邻的层通讯,不跨层工作。这样,每个层次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能够高效地各司其职。相比之下,其它的网络协议在个体内部有的层次不清,不利于职责的划分,也不利于相同高度的对等层的通讯;有的层次过多,实现起来较为繁琐。从整体组织结构看,因特网在保证通信双方地位对等的前提下,以简单高效的方式对整个网络的关键要素(如IP地址分配、域名分配等)实行了分级式集中控制和管理。这是一种抓大放小的策略。而其它的网络要么控制幅度过大,要么控制层次过深,要么控制内容过多,最终导致失败。

从根本上说,因特网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其开放性,而采用局部自治策略和简单的联网协议是保证开放性的关键。

因特网原理对管理工作的一些启示

因特网原理(Internet Principle)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理思想有所启示:

1.重视开放性。实践已经证明,封闭就意味着死亡,闭门造车是不会有大作为的。只有开放才能发展,这一观点已是共识。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开放的贸易具有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在开放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迎接WTO首先必须有开放的意识,必须遵守WTO的开放宗旨,积极改造不合理的模式。企业不开放就不能进步,就做不大,就不能可持续发展。开放还是合作的重要基础。价值链管理(VCM)、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管理技术都建立在开放性的基础之上。一个企业只有开放自身,才能实现与供应商、经销商、用户等各方面的紧密结合。我国的企业要在组织结构、人才机制、资本构成等各方面积极开放,逐步与世界接轨。但是,开放也是有风险的。在注重开放性的同时,还需把握好开放的程度。开放不等于全面敞开,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要及早发现,及早铲除。要在企业的边界设立“防火墙”,要避免因过度开放而带来的灾难。

2.重视自治性。自治性是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东方,人们的思想往往更趋于统一,而容易忽略或剥夺适当的局部自治权力。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帝王思想的残余。正是这种思维倾向导致了部分管理者更重视向上负责。现代企业的管理比以前更加需要局部自治性,但是自治性的作用常常被集中化管理的作用所掩盖。自治性与集中性的关系就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局部自治鼓励了各单元的积极性,忽略了局部自治性就等于打消了局部组织的积极性。过分的集中是不符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的,极有可能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尤其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追求“大一统”往往会带来管理幅度过大、层次太深等问题。虽然信息技术有能力辅助企业加大管理的幅度与深度,实现组织扁平化,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根据自治性原理,企业要有整体的边界,企业内部的各个组织也要有自己的边界;边界内部要保持适当的自治性,即自主权。这也符合系统工程的原理。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董事会不要干预公司的日常运作,政府要保障企业经营的独立性。实行局部自治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分散经营风险,因为各单元的边界具有一定的隔离风险的作用。当然,局部自治不是放

手不管,而是要以开放与合作为前提。

3.重视合理的层次性和简约的集中性。不论什么组织结构,都具有层次性和集中性。因特网原理在这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层次要合理,集中要简约。现实中的组织形式虽然很多,但基本都以树形结构为基础。在进行组织规划时,要把树形结构作为参考模型。一是要建立适当的结构层次,定义好树杈和树叶(各单元)的职能;二是要突出集中管理的关键要素,在各个层次的树杈交汇点施以有效的控制。尽量减少跨层次控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用关键要素形成控制线索,贯穿并管理整个组织。事无巨细的集中管理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率的。集中性与自治性虽然是相互矛盾的,但也是可以调和的。简约的集中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自治性,使得整个组织内部各层次上的每个单元都能在对等原则下协同工作。企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抓住人、财、物等关键要素,要对各层次上的各个单元进行合理授权和控制,最终高效地管理整个企业。

4.重视规则的实用性。规则是组织运作的“协议”。一个组织只有具备了适当的运作规则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受因特网原理的启发,组织的规则应该尽量简单实用,要符合“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各单元间要为沟通设置好“端口”。企业要注意加大制度建设工作力度,简化运作流程,疏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提高运行效率,节约运行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文化虽然一般存在于规章制度之外,但它同样应该被视为规则的一部分。因此建设积极、鲜明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整体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

因特网模式管理思想的内涵远不止上述几点内容,在透彻理解了因特网原理后会有更深刻的体会。相信今后关于因特网原理的研究会日益增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者的重视。但是,和其它所有管理技术和思想一样,“因特网主义

(Internetism)”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它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这种管理模式的规划性不强,自由度过大会导致组织松散和安全问题,就像因特网本身存在着管理混乱、安全性较差等问题一样。但无论如何,因特网原理是值得管理者借鉴的。只要结合实际,合理应用,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就是成功的范例。尤其是,这种模式很值得大型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去深入研究。国有大型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更应该吸收因特网主义的管理思想,指导政企分开工作,帮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篇6: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儒家思想历经几千年而依旧充满生命力,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活动,有着指导意义。我们在教育领域,在很多时面临着育人过程中各种困惑,在社会生活领域,也经常面临者社会风气的恶化、社会公德的缺失、在政治生活领域,也会无奈于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地淡化。所有的这些困难都可以使我们积极思考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家的管理思想对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儒家管理思想中蕴含的哲理,从宏观上可以为当今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某种方法论启迪,另一方面,儒家管理思想反映管理―般规律的合理内容,在微观匕对于学校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操作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创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学校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原则、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各个方面因为特定的内容和功能而自成系统,各个方面又因为相互作用而互成系统。我们既不能把管理的诸要素孤立起来,更不能把管理的诸要素对立起来,而是必须使它们保持必要的张力。同时,学校德育教育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就要求管理的诸要素在横向上相互作用,也要求管理的诸要素在纵向上发展变化,永远不能停止在~个水平上。只有正确把握管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才能不断完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

其次,有利于创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融洽关系。在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融洽关系表现为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在认识上的高度统一,以及由感情融合、心灵相通而达成的行动上的配合默契。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虽然角色不同,地位各异,但处于这个统一的共同体之中。共同体融洽与否,关键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观和管理实践,《论语》强调“正己正人”,就是要求管理者要设身处地地为被管理者着想。儒家的管理思想,如果能够内化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那么,在德育教育中就更容易营造出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

最后,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学校德育教育不同于学科教学,它具有德性教化的功能,所实施的是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觉悟的工程。因此,其效率和水平不宜单纯用数量标准来衡量,而应该以质与量之统一的“度”作为进行德育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德育教育的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等需要掌握适度”标准。

另外,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对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有了人才有管理,这种观点和儒家的哲学是分不开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而展开的。在学校德育管理中以学生为核心,有利于激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

儒家在管理上偏重于礼和中庸,认为这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几千年之前就明白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群一一分一一义,群是建立组织结构,分是实行分工,而人之所能建立组织结构和实行分工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存着“义”。当群体建立起来后利用分来进行分工,再用礼来规范,用中庸来协调,使组织高效运行。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学校的德育管理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分工合作意识,杜绝自由散漫和小团体主义。

4.2对在学校德育管理中融入儒家管理思想的有益探索

篇7: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仁爱作为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有利于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并在二者之间建立和保持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仁爱有利于在管理内部各成员之问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一句话,“仁爱有助于实现管理的目标。“仁爱管理是对管理主题提出的基本要求,即是说,管理者要具有一种“恕道精神。所谓“恕道”,从积极的方面说,是指管理者要立身于社会,在事业上成功发展,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立身于社会,从消极的方面说,就是管理者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精神的特点在于,凡事都要做到推已及人,对人尊重。管理者具有恕道精神,管理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儒家的“仁爱”管理思想对于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不无指导意义。学校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其管理具有双重指向性:既要面对学生,也是面对管理者自己。管理者不但要管好学生,更要管好自己。为此,管理者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仁爱”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一要严于律己,二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如果管理者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这样的管理者在学生中就不会有威信。正人需先正己。管理者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感化、教育和说服学生,成为带动和激励学生实现学校目标的榜样。正己,首先要求管理者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同时也要求管理者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管理者能严以律己固然好,但同时必须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也要正确对待,如果一见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就指责、训斥和惩罚,缺乏与人为善的态度,那么,不仅学校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难以形成,相反会造成师生关系离心离德、紧张疏远,甚至失去学生对老师或管理者的信任和支持。孔子说:“宽则得众”。待人宽厚,能赢得人心,也是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所以,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者,在严以律己的同时,还要有宽以待人的胸怀和作风,对德育工作中发生的问题,管理者首先要深刻检查自己并主动承担责任。

篇8: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1 “无为而治”文化思想在员工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积累, 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出来的文化内涵, 这过程中企业的领导人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一定的重要作用, 一般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都是具有多年历史经验的大型企业。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起了领导者都希望完善自己企业优秀的文化内涵, 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企业文化的优秀完善过程, 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起了领导者希望通过优秀文化的完善过程来寻找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来更好的管理企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走向国家化的舞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企业对于人才的管理是企业留住人才, 发展自身的重要因素, 人才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壮大的重要推动力。 人力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变革无不伴随泽管理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管理思想凝结着人类智慧的光辉, 管理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

2 企业领导的“无为”思想对企业文化的重大影响

企业领导人是企业的灵魂人物, 是企业发展的前进风帆。企业领导人同时又是企业的管理者, 是企业优秀文化浓缩的代表。 因此, 企业领导人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优秀文化的一种浓缩表现形式。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出现了股份公司的运营模式, 与此同时, 企业管理对企业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的领导能力, 想象力, 判断力和意志力等都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上文所述, 我们知道企业领导人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又是企业文化的浓缩, 总的来说企业领导人的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文化的内涵。 因此, 企业领导的无为思想对于企业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在企业管理中, 企业领导人一般都会制定相应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说明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不希望企业领导人不插手企业的日常管理, 不是说放手对于企业员工的监管,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是希望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员工能够自觉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过程中希望企业领导人放松对于企业员工的监管。 无为思想历经千年,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与当前的市场经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企业要真正的贯彻老子的无为思想, 企业领导人首先要明白老子无为思想的正真意义, 老子是希望通过所谓无为管理实现最终的治理, 希望员工能够接受这种文化, 真正的明白自己所做的事, 而不是通过企业领导人的监管去做。无为而治的最理想状态是企业领导人不通过外力来插手企业员工的管理, 而企业员工可以通过企业早已制定好的规章制度去更好的做自己该做的事, 通过规章制度来管理人, 而不是通过人来管理人, 这样就会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 以更好地管理企业。

3 “无为而治”思想对企业文化管理的加强作用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本是一种治国理政思想, 在管理实务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他的君无为, 臣有为的总体管理思想在古代封建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这种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企业本身发展而言, 企业家必须具备高超的管理艺术。尤其是企业文化管理中企业家应当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另外还要制定具有深刻思想性的战略实施策略, 企业家独特理念和目标追求应当在他的战略经营目标中较好的反映出来。 管理应当融入文化的含义, 初次之外还应当渗透颇具艺术性的管理手法。一个企业家在文化管理工作中的成功往往与科学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存在很大联系, 并且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应当具体的贯彻和落实下去, 这些事半功倍的效应应当成为他们在这些管理共工作中的具体显现和代表。 而且管理艺术也是企业家的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 他们一般都带领企业冲破重重阻力, 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将企业带入一个个新的领域和层次。因此他们对于企业来说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法律赋予的权力, 而且还是对整个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因此在这种机制机理作用下, 企业家的管理风格和个性便在企业文化管理中折射出来, 并且在员工的思想观念中达成共识, 最终地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摘要: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性因素, 中国企业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优势。为此本文针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影响和启示做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无为而治,企业,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成长-初一记叙文下一篇:中国易经风水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