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法探讨

2022-09-16

太极拳是我们国家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使学生更快掌握与领会, 并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 笔者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接受能力, 总结设计了以下教学教法, 收到较好的效果。

1 明确目的,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材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 而且还需要有强健的体魄, 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 这个时期正是青春期的过渡阶段。一方面, 这个时期是他们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的时期, 是身体素质稳定提高和掌握较高技术动作的最好时期;另一方面, 他们活泼好动, 喜爱激烈的、运动量大的、节奏快的、具有一些技巧的运动项目, 大多数同学在开始时对太极拳的学习不太在意, 虽对其健身价值有一定认识, 但兴趣不足。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树立终身体育观, 抓住大学生身体发育阶段的优势, 结合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自觉要求掌握太极拳技术动作和技巧的动机强烈。与此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其将太极拳的学习方法、手段运用于其他项目的学习中去。

2 准确而优美的示范,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太极拳的动作不仅要准确还要优美, 直观的感觉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在教学前、中、后可穿插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标准示范,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此外, 教师本人的动作也一定要准确、优美, 通过讲解, 再加上优美正确的动作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范动作的轻松优雅, 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而有实效的示范, 能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可以直观地了解动作的形象、结构、顺序、要点、难点和神态。但同时, 也要注意示范的“控制性”。对于学生不会做的动作, 教师不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示范, 这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思想, 出现不认真钻研套路的现象, 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正确动作表象的建立。

3 结合基本防卫术, 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

太极拳具有养神、益气、固肾、健脾、通径脉、创气血、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在太极拳动作徐缓而舒畅, 均匀而细致的同时, 人们往往忽视了太极拳具有相当实用的自卫防身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基本防卫术, 可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 并更能领会太极拳中所含的棚、履、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的基本特征, 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的达到劲力内蓄的涵养。第一组起势动作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防守解脱动作。它的意义与作用在于, 当被对方从正面双手抓住两肩部时, 已方双手由下而上上移, 从对方双手的内侧按压对方双臂, 从而完成解脱过程。又如“左右野马分鬓”以“左”为例, 当对方从左方向已拳击面部时, 顺势闪躲, 用右手抓住对方右手手腕, 同时将左脚插入对方右脚后侧, 另将用左臂插入对方左腋下, 贴紧对方, 快速拧转上体, 迫使对方失去重心, 向后摔倒。这种典型的攻防动作, 在整套动作内还有“左右搂膝拗步”, “左右倒卷肱”, “左右穿梭”及“转身搬拦捶”等不下十余种, 而“内通臂”, 及“双峰贯耳”等更具有实际的攻击意义。这些动作含意, 往往被人们在学习和练习中所忽视。而中学生, 尤其是男同学, 总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锻炼的一种手段, 导致学习及练习的积极性不高, 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作为教师, 一方面要从全民健身的认识高度去教育学生端正认识, 一方面也要结合基本防卫术, 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 在一个个徐缓的太极拳动作中, 充满了我要民族文化武术运动的博大精深,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太极拳的兴趣和积极性, 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民族音乐渗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简练的口令与动作术语提示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 但在整套动作基本学成之后, 免不了枯燥乏味, 缺少练习情趣, 而在练习中, 有目的地选择乐感舒缓, 曲调内容健康, 具有一定特色的我国民族音乐, 代替口令与节奏, 融于太极拳的教学与平时的练习之中。其作用不可小视。太极拳主张有身心合修, 要求:“以心行气, 以气运身”, 用“运劲如抽丝”、“自始至终, 绵绵不断”, “行云流水”等形象的采纳, 以求匹配, 往往可合二为一, 收到意想不到的共鸣效果。在教学与练习中, 也培养了学生的乐感素质。同时也能多层次欣赏和吸收我国民族音乐的精华,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热情, 促进身心健康与审美能力均有较好的作用。

5 小群体教学模式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以自由组合的原则组成学习小群体 (4~6人) , 缩短集体学习的时间, 预留出时间给小群体的练习, 单元教学考核采用个人评价和群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群体成员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作为小群体成员的每一个学生既有个人练习, 又有相互配合的练习活动;既有接受别人的帮助和保护, 又有主动帮助与保护别人的责任;既有个体的自我竞争, 又有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比赛活动。在小群体学习中增加了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 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摘要:本文在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 注重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兴趣;结合基本防卫术, 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组织学生练习;使学生学得更快, 掌握得更好, 希望能为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二十四太极拳,基本防卫术,民族音乐,小群体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武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1.

[2]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材.辽宁大学出版社 (试用本) 1.

[3] 太极拳常识[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78, 6 (1) .

[4] 体育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9 (1) .

上一篇: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及控制下一篇:利用互联网,优化英语学科教学的实践及思考——浅谈互联网资源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