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遇太极拳高手的启示

2023-01-06

第一篇:际遇太极拳高手的启示

18岁的际遇

——团总支2011-2012上学期工作总结

一、 相遇

那是十月的一天,空气里还残留着夏的炎热。手机里突然出现一条短信,是端姐的:“恺文,明天上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吧。”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我犯了什么错,呵呵。早听说大学里和辅导员接触的机会很少,一学期也就两三次吧,但是我从未想到,这一条短信,开启了我和两位辅导员,以及另外12名可爱的战友们的缘分之路与合作历程。

来到主楼B320,这个曾经陌生而现在极其熟悉的地方。导员告诉我,我荣幸地进入了年纪团总支。当时我还很懵懂,什么叫团总支,不过这是个重任,是导员对我报以很大的期许与信任才托付给我的重任,我是心里有数的。其实周一上午是满课,我在视听说与读写译两门之间纠结了很久才选择逃了视听说的课来老师办公室的。走前,端姐问我现在有没有课,我说有,她立刻提醒我以后不要翘课了。我心中除了惭愧,更多的是感动。老师真的很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的学习。

团总支开会的那一天,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脸,我心情又激动又害怕。激动是因为,感觉自己可以结交这么多优秀的朋友;至于害怕,应该是因为见到陌生人了吧:)

二、 磨合

第一次开会,我分到的任务是制作团总支全体人员的联系卡。在征集大家的信息环节中,我感到大家的办事效率都挺高的。另外,由

于去广告公司的路途挺远,王可心十分热情主动地陪我一起去了,这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第一次值班,端姐给了我一个任务:写一份关于奖助学金的文件。当时心里完全没谱,正式的公文格式也不是很懂。虽然绞尽脑汁写了出来,但还是显得非常稚嫩。我拿给端姐看后,她耐心地给我指出很多小毛病,有的关于语意不清,有的是格式不对,有的是太过口语化。总之,我学到了很多。一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我一个初来乍到啥都不懂的新生写这种正式文书。后来我慢慢明白,并不是年级里缺少这样的人才,而是老师在培养我的学生干部素养,良苦用心让我很感动。

三、 收获

团总支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待人接物的细节习惯,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团队合作,更是学会了以全面的思维角度来思考问题。如今想来,当初端姐让我去办公室找她,我完全可以发个礼貌的短信向她说明我上午满课的情况,然后询问是否可以下午再来找她。以前接电话,我都是一声简单的“喂”,现在已经很习惯用“喂,您好”了。以前在办公室碰到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或是简单的一句“老师好”。现在我已经能够习惯先站起来,然后微笑地说句“老师好”了。细节的进步让我成长了很多。

来了团总支,在大家的团结协助下,我们共同完成了阳光清晨、两次年级大会、民商体育节、每周宿舍卫生检查、班级篮球赛、07级优秀毕业生代表交流会、起草各种文件及互相交流、各大集会签到、旁听班长团支书例会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更在刘端端、代

丽丹两名辅导员的耐心指导与诚恳批评下,我不仅学会了很多实用技能,也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另外要衷心感谢我的搭档王雅祺,她是个十分干练而有能力的人,能和她工作我感到十分幸运。

在两次年级大会中,我都负责了预算决算工作。这个工作实际上非常简单,只要从各人处收集消费信息,然后填在规定表格中,再去国泰把发票印出来就行了。不过正因为这个工作,让我知道我们团总支是一支为同学服务的队伍。因为我们为了开展活动而出钱出力,得到的只是报销我们自己付的金额。但其实,从这个过程本身,我们已经得到了不可用金钱估量的财富:能力与见识。

四、 反思

虽然我们大家团结协作,但是问题仍然存在。比如我们在学期之初发起了一个“阳光清晨”倡议活动,这本是一个很有利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但是反响并不怎么好。因为这个活动要求同学们每周都要早起两次去晨读晨跑,这对于大学生来说确实比较讨厌,大家怨声载道。我想,这个活动之所以不构成功,原因有:

1、宣传时力度不够。仅仅在每个寝室发一张倡议宣传单其实很难起到实质性的感化动员作用。如果我们能在发宣传单的同时,在每个寝室都口头解释一下我们举办这个活动的用意,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2、挑选时间不对。随着天气慢慢变凉,北京的空气状况每况愈下,晨跑对同学们的身体尤其是肺部确实不好。

3、活动本身就不够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赖床乃人之本性,要早起肯定难免会遭到一部分爱睡懒觉人士的不待见。或者是不同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可能有些同学喜欢晚上熬

夜看书早上晚点起。所以这个活动的适用范围可能并不是全体同学。

另外,在班级篮球赛中发生的那次工作失误是需要我们13个成员需要共同反省的。比如作为组织委员,我一开始的确没有把这件事放到多重要的位置,心想这是体育委员主要负责的。但是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就是大家的工作,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合作。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要着重注意与其他同学做到信息畅通,防止再出现这种情况。

五、 展望

因为缘分,我们同在法大的天空下生活;因为信仰,我们共同为011级所有民商的同学贡献力量。我不擅用华丽的辞藻来表达心中的这份感谢,只求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再接再厉,做辅导员更好的助手,做同事们更好的伙伴!大家加油!!!

第二篇:十三岁的际遇

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文备课大师的网址 《伟人细胞》视频朗读 《伟人细胞》电视剧录像 《夏》课堂教学录像

《斜塔上的实验》课堂教学录像 《宇宙里有些什么》视频朗读资料

《梦溪笔谈两则》(梵天寺木塔)课堂教学录像 沈括与《梦溪笔谈》视频资料 《七颗钻石》课堂教学录像2 《七颗钻石》课堂教学录像1 《七颗钻石》课堂教学录像 《七颗钻石》教学辅导录像 《七颗钻石》视频朗读 《蔚蓝的王国》课堂教学录像 《蔚蓝的王国》视频朗读1 《蔚蓝的王国》视频朗读

洪镇涛《天上的街市》课堂教学录像 《天上的街市》课堂教学录像 《天上的街市》视频朗读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八 十三岁的际遇

【课前学习】

●为你提供资料

1.介绍

田晓菲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 文学 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2.背景

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

●请你完成任务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óu chàng(惆怅) 安tián(恬) xié(撷)取

bìng(摒)弃 积zǎn(攒) qiáng(樯)橹

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目不转睛 白驹过隙 弹指一瞬

B.茫然若失 津津有味 小心翼翼

C.一视同仁 谈笑风声 不折不扣

D.曲径通幽 耳目一新 无忧无虑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排比)

(2)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比喻)

(3)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着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拟人、排比)

【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

1.能深刻认识北大的精神魅力。

2.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3.能从作者的经历中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学生回答)13岁的田晓菲已经是北大的学生了。她是个早慧型的人才,4岁就大量接触文学作品,初一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后来相继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纪念北大90周年校庆而写作这篇文章时,她也只有16岁,却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这所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学府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

二、走近北大和田晓菲

1.作者在13岁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幸运的事情?

(答案提示:考取北大。)

为什么作者认为考取北大是一种机遇、时运呢?北大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大学呢?

2.仔细阅读文章,把有关介绍北大特点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关键词语下面加着重号。

组织学生介绍北大,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回答出北大的两个特征,但要紧扣书本有根据地回答。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

(答案提示:

校园风景秀美——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秋天有柔软的遍地落叶、冬天的湖面会冰冻。

藏书量大,是知识的海洋——图书馆有400万册藏书。

学术氛围浓厚——追求真理。

北大的学生——敏感、纯洁、言谈犀利而机智。

北大的老师——有个性,风格各异,都很亲切。

北大是河,老师是舵手和船工,学生是船客。

小结:北大不仅风景优美,更是一所充满精神魅力的培养人才的摇篮。

过渡:同学们,你们向往进这样充满魅力的高等学府吗?那么要具备怎样的资质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呢?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田晓菲是怎么做到的。

3走进作者美丽的精神世界

(1) 田晓菲在几岁的时候写成了本文?

(2) 16岁就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来,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认真阅读文章结合相关语句回答。用黑色波浪线划出相关语句,关键词语下面加着重号。要求能紧扣书本讲出三点。

(答案提示:

有远大志向——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进入北大后,觉得自己是不系之舟,终会离开北大,去追求下一个理想。

自信——从未怀疑过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

浪漫——下雪时在冰冻的湖边欢笑。

敏感——老生看新生,心中茫然若失。

理智——面对北大的400万册图书,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爱读书——常在书架间徜徉。

有探索与创造精神——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善于欣赏别人——喜欢读北大的人。

热爱老师——北大老师的肖像,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

热爱并感激学校——北大是河流,老师是舵手和船工,学生是船客。

情感丰富——最浓最浓的诗行。留恋北大,依依不舍。

诗才超人——不系之舟的诗行。)

4追溯作者有才华的源头。

(答案提示:有良好的阅读、写作等习惯。)

小结:同学们要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要想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那么现在起你们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努力看当年的田晓菲看齐哦!

三、课后作业

在文中用红色波浪线划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段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作者的真情实感,说说作者寄寓在文字中的感情。(每人至少找出两处,批注在书上)

第二课时

一、领悟感情

指导: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段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作者的真情实感,说出作者寄寓在文字中的感情。

学生朗读、交流。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评价活动。Iaoda了

教师小结:

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依恋和怀念之情。

二、主旨归纳

本文作者回顾了

表达了

三、拓展迁移(联想造句)

1.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自从___________ __ __ ,不再是______________ ___ _,不再是_ ______ _______ ,而是________ _____ _ ___ 。

2.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我渴望 ,渴望 ,渴望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真情告白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肯定很羡慕这位少年大学生,但除了羡慕,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想到点什么?请以《田阿姨,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你的感想。

【课后学习】

● 水平自测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不过,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为了我能在北大校园里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珍藏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幼稚又美好的少年的回忆一起,永远无法分割开来。 “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

是的,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那么,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是梦是真,又有什么相干!我只要像当初一样,在老朋友般的三十五楼下小立片刻,那么我相信,所有逝去的岁月都会重新开花结果,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再现,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十六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1、“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诗中的“玫瑰”、“绿荫”、“宁静的港湾”比喻什么?

比喻生活中的种种舒适、安乐的诱惑

2、“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我是不系之舟”与“我的誓言”有什么关系:

象征永不停息的追求 。

只有永不停息的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 。

3、说北大“是师长”是因为北大给“我”知识,给我追求真理的勇气 ,“是朋友”是因为北大自由清新,我与他朝昔相处,“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是因为 “我”与北大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4、最后一节既是对北大表达自己美好的 祝愿 ,也是对北大倾诉自己永远的 思念 。

《十三岁的际遇 》教学设计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黄琴华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2、通过品读,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既依恋又决心飞翔的复杂情感。

3、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北京大学历来是莘莘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1985年,一个13岁的小女孩有幸被这座神圣的学习殿堂破格录取。大家知道这位幸运的小女孩是谁吗?(田晓菲)十三岁能进北大,说明她学识非同一般。然而,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她的写作文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田晓菲16岁时为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而写的一篇散文《十三岁的际遇》。

2、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田晓菲是在天津成长起来的,她4岁时随父母来天津,在天津市文联大院的地震棚里开始接触文学,在《天津日报》发表第一首诗,后出版了5本诗集。天津13中学的校园和居住过的小海地的一条小河都让她终身难忘。以柳溪阿姨为代表的天津一批老作家都曾是她的忘年交。田晓菲14岁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91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1998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此后分别在柯盖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任助理教授,2000年开始在哈佛任讲师。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部分内容 学生交流明确:(1)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2)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3)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三、我与名人面对面 1.仔细阅读课文。如果你是一位记者,现在有机会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合作,二人充当记者,二人充当作者。)

四、阅读大比拼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看谁读得好。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2)注意朗读的缓急节奏和语气语调。 (3)读出作者对北大的深厚感情。

五、我来露一手

我们虽不能与田晓菲比肩,但我们也有信心和力量,此时我们刚跨入梦寐以求的西林实验学校,那么,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呢?我们也尝试着用诗话的语言来表现出来。 练笔要求:1.字数100左右 2.说真话,抒真情 3.文体不限

六、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有关田晓菲的作品,下周交流。

第三篇:十三岁的际遇(定稿)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解读教材:

十三岁便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田晓菲,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在这篇诗意盎然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发现、理解作者对北大的评价;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

过程方法目标: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和富于变化的语言,想一想有些话要是平平实实地说该怎么说,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就会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目标: 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边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

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者适当点拨、指导。

知识准备:预习本课字词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达标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

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学生交流)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板书课题,作者)

二、 简介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

三、 揭示课时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四、 整体感知课文

(一)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 此文是她多大年龄时写的?写了什么年龄的什么事情?

2、 重点写哪个年龄阶段的事情?

3、 北大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是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北大的什么给“我”的影响最大?什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

4、 “我”是怎样评价北大的?请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试用一句话概括。(四人小组讨论)

5、找出文中的两节诗读一读,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

(二) 师生合作解疑;教师相机板书

五、 学习课文第6----9节,思考;

1、 入学之初,她有一句雄壮的誓言,你知道吗?从中可以看出怎样的思想?

2、 她看到图书馆有那么多书,心里怎么想的?回忆起一件在什么地方的什么往事?

3、 北大的什么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对她的影响是什么?

六、 学习课文第10----12段,思考:

她喜欢北大的哪些人,她看到了什么?

七、课堂小结:对照板书,师生合作理清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

7岁 初知北大 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 向往

10岁 初见北大 固执地扭过头 自信

13岁 进入北大 没想到这么快 自信

16岁 感悟北大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北大图书馆 开始近乎绝望————渐渐地变得愉悦、安详————后来渴望飞翔—————回报母校

“我”与北大————无法分割的血肉相连。

略写:童年时期对北大的向往与进入北大的自信

详写:两年学习生活中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 揭示目标:

1、品味精彩语句,联想造句

二、

2、学习写作技巧(巧用表达方式)

三、 品味精美语句

1、 学生交流,合作归纳:①排比句(略)好处:

②比喻句(略)好处:

③拟人句(略)好处:

2、 联想造句:

①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自从 ________________就不再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再是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我渴望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学习写作技巧:

1、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2、 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具体说说。

(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源与际遇是为了抒发对北大的感情。全文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以议论为点,组成了浑然一体的篇章)

五、 真情告白: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肯定很羡慕这位少年大学生,但除了羡慕,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想到点什么?请以《田阿姨,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你的感想。

第四篇:十三岁的际遇读书感悟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了。我似乎应该对你说点儿什么,北大。不是已经和你朝夕相处整整两年了吗?不是已经长成亭亭少女、就要度过自己的十六岁生日了吗?但平时常在嘴边的歌这会儿全都沉默了。我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你,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北大,的确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好地方,可是,真的那么好进去吗?有时,我真的很羡慕作者田晓菲,一个几乎和我相同年纪的女孩,他居然上了大学,真的让我很讶异,当我看了这篇文章时,我的身心都受到了震撼。我在学校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没有人发现我,我只是静静的呆在属于我的角落里,坐着,看着。我并不出众,也没有哪一方面的特长,只有……一颗永不放弃的恒心,我是成不了像田晓菲那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的,我只有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一张一张细细地读那些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重温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第五篇:8 十三岁的际遇 教案1

8 十三岁际遇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二、重点、难点

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

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教师: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见附一)

2、印发田晓菲诗《露》给学生阅读。

学生:

1、借助工具书自学词语,每人并准备2个词语准备向别的同学提问。

2、反复朗读,对精彩片段多读几遍。

3、试着提出几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十

二、三岁正是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年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志当存高远”只要去努力,我想信你们最终会取得喜人的成绩,梦想一定会成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十三岁就走进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由学生上讲台,请别的同学认读并解释自己卡片上写的词语。

2、分男女生对读下列两组词语(幻灯片)。

际遇 絮语 惆怅 沉淀 尘缘 犀利 呜咽 似曾相知 穹窿 凝垂 绅士风度 茫然若失 迷离 安恬 白驹过隙 通出曲径 涉足 撷取 徜徉

(三)指名三同学朗读课文三个部分,其他同学用心听,认真看书,认为值得欣赏的地方,做个记号。

(1)评议朗读情况。 (2)交流欣赏的句段。

(四)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章的三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第一部分我进入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向往北大) 第二部分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倾吐衷情) 第三部分我是不系之舟 (抒写抱负) 师生共同掺合文章核心:

- 1执著、大量的阅读、思考、渴望创造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能早日成才。

五、作业

1、

反复诵读,对重点语段,要熟读成诵。

2、

写一篇读后感,也可针对自己最欣赏的章节,写一段书评。

附一:探索资料 作者简介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 下面是田晓菲发表于1985年第4期《儿童文学》的一首诗。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有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附二“读北大的书,爱北大的人”重点段图表

见《教学参考书》

- 3 -

上一篇: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总结下一篇: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