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得杨氏太极拳的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练得杨氏太极拳的

杨氏太极拳的收获和感想

这是第二次选修傅老师的课了,第一次是大一二期的初级长拳,现在则是太极拳。傅老师一直是我喜欢的一个老师,她活泼豁达的人,总是面带笑容的,给人一种亲切感。有在这么可爱的老师带动下,我们的课堂气氛一直很好,老师同学说有笑,相处十分融洽。

说实话,看到课程名是武术,还挺兴奋的,一方面,武术是中华名族的传统技艺,我一直都很喜欢,也喜欢看武侠片,觉得舞刀弄枪的很是帅气,女生学了点,也可以防身,保护自己,有时候还可以帮人出出气,像电视剧中的“大侠”一样,另一方面,武术,总觉得会跟初级长拳有点联系,对于我,可能会容易点,因为,我上课,不习惯用脑子。上课才知道是太极,着实有点失望,我之前一直觉得太极是老人才会打的,经常在晚上看到有一群人在打太极。上了近一个学期的课了,次啊发现太极其实,也挺好的,也可以锻炼身体,虽然打的速度慢,但是持续时间长,打一套下来,比初级长拳还累,虽然打太极少了初级长拳的那种帅气与气势,但是以柔克刚,也另有一种风味。而且太极打得慢,动作直接自有一种连贯性,反而比长拳更加容易学了,只不过,学到现在,动作差不多都会了,感觉,还少了一种老师一直所说的气,只学到了表象,没学到精髓,也许是自己练的较少的原因吧。还有,会做之后,感觉做的比较快,没有压下节奏来,这也是老师一直所担心的,我还是有着这些不足。

这个学期学的主要是杨氏太极拳——二十四式拳。动作包括

1、起式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掌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风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扇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式 其中有很多的名字都很典雅,优美,例如白鹤亮翅,手挥琵琶掌„„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动作要点总结起来是:立身中正安舒,拳架开展大方,动作松柔缓慢,行动速度均匀,招式虚实分明,周身圆活连贯,腰身使动四肢,换位逢转必沉。

仔细看着动作,其实,杨氏太极拳的本质主要是技击,是自卫防身。它强调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外柔内刚,绵里藏针,暗含发劲,藏而不露,打人不露形,它以舍己从人,引进落空,以柔克刚,后发先制,四两拔千斤的独特技击风格。跟我当初想要的也是一样的。

总之,这个学期,每次的上课都感觉很快乐,很享受,不同与其它的文化课。不仅锻炼我的身体 ,还让我有了一个好的心情。

第二篇:传统杨氏太极拳的85式练功口诀!!

(1) 混沌无极生太极, 面南起势揽雀西, 回拉单鞭提手南, 白鹤亮翅朝东展,

搂拗琵琶走循环, 搬拦捶打封闭按。

(2) 十字封裹面朝南, 闪身西北抱虎归, 旋身向东肘底捶, 倒撵猴儿身后退。

(3) 斜飞势南接提手, 鹤翅东展左搂拗, 海底捞针扇通臂, 撇身捶接搬拦捶,

上步揽雀回单鞭, 云手连环往东返。

(4) 单鞭探马双分脚, 转身左蹬双搂拗, 进步栽捶撇身捶, 搬拦捶连右蹬脚,

左右打虎回右蹬, 贯耳左蹬转右蹬,

搬拦捶打封闭按, 十字封裹又面南,闪身西北抱虎归, 斜拉单鞭野马追。

(5) 揽雀回身拉单鞭, 返身穿梭四隅全, 揽雀再回拉单鞭, 云手连环又东返。

(6) 单鞭下势金鸡立, 倒撵猴儿又一番。

(7) 斜飞势南接提手, 鹤翅东展左搂拗, 海底捞针扇通臂, 撇身蛇信搬拦捶,

上步揽雀回单鞭, 云手连环再东返。

(8) 单鞭探马带穿掌, 十字腿回指裆捶, 上步揽雀回单鞭, 下势七星跨虎威,

十字摆莲弓射虎,

搬拦捶打封闭按,十字收势再面南,静虚无极归自然。

第三篇: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

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出自逸湘居士)

太极生於无极,欲练太极先返无极,故以三线放松功为太极入门功。

一、松:练拳须从无极始,就先要练松,返归无极。具体功法就是本门入门功「三线放松功」,南怀瑾先生在「太极拳与道功」一文中所说「风摆梅花」就是说的这功法。

二、无极生太极:一路的松下去,是练不出太极拳的,松了之后要练「站桩」,本门的站桩功称为「立禅」。慢慢就会练出丹田之气,而太极拳讲究「动静相间」,要同时练「坐功」与配套的「道功」,

要练气长,要练「吐纳」。

三、无意识力:魏前辈书中称为「无意念力」,书中"九曲珠解"提到:老拳谱讲"有气则滞,无气纯刚",这里的无气,是指无意念所支配的行气方式,而无意参杂其中,自然产生的内气运行能使全身透空,并延身外形成意想之无边无沿的浑圆气球。

这「无意识力」主要是与我们平常用力的「非自主神经系统」做区分,这「无意识力」用的是「自主 神经系统」,练到双手能「浮」至约与肩同高,就初步功成,这恰是「起式」,就可开始练拳架了。

魏前辈书中"内功理法释要"提到: "起式"尚未抬手之际,而意念早已开始在周身酝酿,使各部位的内功理法依序到位。

四、丹气脉动:这是入门初级班的验收功法。太极拳有所谓「九曲球」之说,这「丹气脉动」就在引动体内之气球,使其跳动,动到能带动全身上下震动,就初步功成,第一阶段验收。

逸湘居士: 别小看这"入门"指引. 在杨氏是只教"入室弟子"的. 杨澄甫前辈当初在杭州中央国术馆是不教这个的. 又比如这入门功法的"坐功"

魏前辈的书中也没教(他书中只提到杨健侯前辈经常练坐功的) 。又比如说这无意识力, 或许我见识少, 我所接触过除本门传承外, 没一个练过的.所谓不点不通,一点就通, 若再练中级功法的"太极劲气", 就不会怀疑"杨无敌"这称号是怎麼来的了? 也因何说,明师难求!!! 入门功法除丹气脉动外都已发完,另有辅助功法,礼敬式,与易筋经十二式这三个功法不适合文字叙述只能口传心授故未发上. 这拳架怎麼打,一般的练法是照著老师的示范依样画葫芦,可是画虎画皮难画骨,何况是这讲究”内功”的内家拳,如何看得出这老师的”内功”是如何”用”的呢?

这太极拳这麼慢慢的打是何原因呢?如何出功夫呢?照一般的练法这些问题很难解,可是如果第一阶段的基本功扎实就根本不是问题了,这运起无意识力 双手浮起至与肩同高守著这个大气球,以意导形去比划出拳架就是了,开始练的慢是气跟不上形,慢慢的练到”意到气到”就可越打越快,快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有技击功用的拳了,不再是常被外人批评的”太极操”了,这是初级拳法

这阶段要持续站桩与坐功以养内气,要进入中级功法就要练”太极劲气”,转气成劲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之一::三线放松功

三线放松功

练太极内功首重松、静、 自然,故以三线放松功为入门功法 (1)双手结太极印:双脚并拢,膝盖放松,左手拇指尖置于无名指根,右手拇指穿入此洞 ,其余四指置于外,双手置于小腹,女生相反。

(2)第一线:运用心念想象天降甘霖,由头顶经身体前方流下至脚底,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

(3)第二线:由头顶经身体后方洗向脚底,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 (4)第三线:由头顶经身体两侧洗向脚底,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

(5)然后想象全身由脚底向上逐渐变透明,脚部变透明 、膝盖变透明、大腿变透明、腹部变透明、胸部变透明、头部变透明, 全身像玻璃一 般透明。

(6)在观想透明的放松态持续十分钟以上。

(7)收功:舌头逆时针转九圈,口水分三口吞下,第三口吞下后,吸一口气纳入丹田,闭住呼吸,吐气。共做三次。 (8)调息

南怀瑾先生在"太极拳与道功"一文中说到的"风摆梅花"说的就是这"三线放松功" 且贡献大家太极拳之一项基本动作,亦就是内功的「摇」。什么是摇?即人站直,两足并紧,全身没有任何一处着力,四肢百骸都放松随之轻摇,身如老树迎风,就是台风之来也不着意,随之而摇,身体逆动,这叫作「风摆梅花」,名字极富诗意。摇之久,可将身内气机摇通,老年人练它,功效不减于太极拳,更可能比太极拳还要太极。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三线放松功与立禅的手式,为方便初学者学习 逸湘: 三线放松功通常练完接著练立禅,初学著最佳时间是傍晚六时前后一小时,其次是早上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内,午夜十二时至第二日太阳出来前不可练,太饿或太饱不宜,女性生理期勿练,调息把呼吸调匀即可,三线放松功加立禅要三十分钟以上,松与否要自己体会。

太极印1

太极印2

太极印3 就是本门入门第一桩(立禅)的姿势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之二::站桩

(立禅) 体空映彻

气沉涌泉

乾坤定位

坎离升降

配置五行

八卦是用

一、双脚张开略与肩同宽,双脚掌平行,略下坐至稳,身略向前倾,重心在前。双手置两腿旁,虎口对裤缝,前四指微向上翘,使头顶百会,下身会阴及双脚底涌泉之联机中点,三点连成一直线→松百会

→松会阴,两眉向旁开,开玄关窍。意念如秋阳照身,全身酥暖。

二、收功:收左脚同时吸气,头下压弯腰吐气,双手下垂,伸直腰吸气,头最后上抬,双手由胸前双掌相*导气入丹田。

三、心法:松、静、自然。

四、练功时间:最佳|下午六点前后一小时;次佳|早晨日出后一小时内。凌晨至日出前不宜。吃饭前后一小时不宜。

五、立禅的功效:立禅初学者可强化肾经能量,根据王唯工博士气的乐章一书中研究,初学者练立禅(其书中称为站桩功)后马上以经络仪量测,可测得肾经能量明显提高。肾经能量中医称为「先天之气」,实为将下半身血液送回心脏的能量,心脏有充分的血液回流才能有充分的血液送出,也能减轻心脏的负荷。故肾经在血液循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肾经能和心脏充分配合完成血液循环在中医称为「心肾相交」。如此全身血液循环可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打通任督」的境界。立禅又可代替坐禅,目前一般人肾经大都不好,其实不适合坐禅,不坐没事,坐下去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反坐出一身病来。而且很多人不坐杂念不来,一坐下去杂念纷沓而来,立禅则较不会有杂念。

注意

1、重心在涌泉,脚跟是虚的,上身要直,如向前贴墙,意念如邱杨照身,暖而不热,立禅一开始要手掌与地平行劳宫接地。

2、别在当风处练,最好在室内,古时候都在"练功房"内练的。(非入室弟子不教的)

3、站桩时不可有导引,只有放松,但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昏沉,不可舌顶上颚(要气通后自然上顶),要符合自然,才能无中生有,生出生生不息,无中生有是太极入门第一关,无极生太极,才能称为太极拳。

4、收功作一次效果不好可多做几次,另外敲丹田可用力一点,并多敲几次,初练气血为全通,练完走动一下是不错的办法,大腿肌肉酸可站高一点,膝微弯即可。

立禅1

立禅2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之三: 无意识力

练这无意识力要从"开合桩"下手,双脚张开约与肩同宽,双手置于小腹前,手心相向,去感觉两手之前有个"气球",如感觉到气球,让气球如吹气一般胀大胀到最大后,让气球变小,慢慢回到小腹前的"小气球"。

如此反复9至18次,以9为倍数,气球能顺利胀大缩小后,将手掌翻向下,试着让手浮起(好像让气球往上顶),浮至可浮起的最高点(刚开始气不足,浮不高)慢慢下降(好像手放在气球上,球往下降) 降到小腹前,再往上浮,如此反复9至18次,当能浮到与肩同高,就功成了,可练拳架了

开合1

开合2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四: 吐纳

一、

两脚张开略与肩同宽,双手于两侧自然下垂。

二、

吸气入丹田,吸气同时双手前平举,手掌向前,全身放松,膝盖略弯。

三、

吐气,吐气同时双手紧握拳,手心转向上收回腰际。全身紧绷,膝盖伸直,脚趾扣地,收会阴,提肛。

四、

如此吐纳约二十回,吸气,闭住呼吸,双手与下单田圈成一圆如抱大球一般。至不能忍耐,吐气,继续吐纳。至呼吸调节顺畅后,再

闭气,如此反复三次。最后一次闭气后调节呼吸至顺畅后收功。

五、

收功:同立禅。

杨氏太极内功中级功法(太极劲气)名目简介

以下仅将功法名目做个简介 1.气动桩 2.合掌式 3.鹰盯桩 4.固膜布气 5.洽骨洗髓 6.收气式 7.大周天行气

混元桩分下元中元上元 分别对应下丹中丹上丹

练无极桩练到手能上浮到下丹位置 改为报球就是下元桩 如手不能上浮要用力上举 则练之无益

若手能上浮到中丹位置可练中元桩

我们来检视一下依我认为要做的到上述要求 才合乎开始打拳的条件

首先颈宜正直 意含顶劲(检视一下做到没,很多人打了几年拳也没搞懂"顶劲") 含胸拔背(又是一个难题) 沉肩垂肘(很多人打了几年拳也没搞懂) 两手指尖向前 掌心向下(很多老师不解为何 就给改了) 松腰胯(不少人打了几年拳也没搞懂胯在那 如何松) 气沉丹田(气在那? 丹田又在那) 这些都做到了 可以开始打拳了

两手向上平举( 这是外形) "内"是如何呢? 丹田气一发 会感觉到尾履"自然"一收 气向上到腰

此时摸后腰会摸到鼓起的两条肉(脊柱两旁) 然后由脊柱两旁向上经肩到上臂外侧到小臂 如果此时去按两手会感到一股向上抬之力 若压的多一点 会被发出 这是掤劲(太极八劲之源)也是杨太的起手式 练到这步功夫就可以开始打杨式太极拳了 这说的是太极拳的"有"

杨式易筋经十二式 一 灵鹫俯水 大字翻拧 二 白蛇吐信 左右穿拧 三 青龙回首 前后旋拧 四 金鎚憾钟 左右摆腰 五 右转太极 逆时转腰 六 左转太极 顺时转腰 七 丹鹤觅食 提踵按膝 八 卷龙降地 逆时旋膝 九 蟠龙升天 顺时旋膝 十 拨云见日 外开旋踵 十一涌泉会源 内合旋踵 十二提入丹田 拍膝固种

道功(坐功的收功)

1.乾沐浴(各6~12次)

(1) 双手掌双互搓热,由上向下按摩脸部。

(2) 双手拇指背双互搓热,由内向外按摩上眼眶、下眼眶,按压眼角。

(3) 双手拇指背双互搓热,按摩太阳穴。

(4) 双手掌双互搓热,按摩耳朵,以食指按摩耳前、耳后。

(5) 双手食指插入耳中,头后仰,食指弹出。

(6) 双手掌按住双耳,以食指敲后脑(左右鸣天鼓)。

(7) 双手食指按摩鼻骨与脸骨相接处。

(8) 右手握拳轻敲口四周。

(9) 叩齿36次。

(10) 双手交替由上而下按摩喉部。

(11) 双手交替由上而下按摩头部与颈部。

(12) 双手由上而下按摩胸部。 (13) 双手由上而下按摩身体两侧。

2.气涌带脉

双手由后向前沿腰部按摩带脉。

3.拍腿排浊

左脚伸直,左手握拳,以手掌软肉处敲击大腿骨与屁股相接处外侧,沿外侧敲击至脚掌;再沿内侧向上敲,敲完换右脚。双脚敲完后以双手按摩左脚膝部,再换右脚。

4.热透涌泉

双脚掌相对置於身前,双手相交,手背相对,按摩脚底涌泉穴。

5.长生吞津

双脚散盘,双手置於双膝,舌头逆时针转九圈,口水分三口吞下,第三口吞下时,吸一口气,灌入丹田,闭住呼吸,感觉丹田火热。

6.通体火热

吐气,感觉从丹田处有一股强烈的火热,烧遍全身。(此是为"武火″)

最后右手握拳敲丹田一下

第四篇: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入封似闭 《二段》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肘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三段》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

19、双峰掼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 《四段》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挡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右金刚捣碓

3、揽扎衣

4、右六封四闭

5、左单鞭

6、搬拦捶

7、护心捶

8、白鹤亮翅

9、斜行拗步

10、提收

11、前蹚

12、右掩手肱捶

13、披身捶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斩手

17、翻花舞袖

18、海底翻花

19、左掩手肱捶

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 《二段》

22、右云手

23、左云手

24、高探马

25、右连珠炮

26、左连珠炮

27、闪通背 《三段》

28、指挡捶

29、白猿献果 30、双退手

31、中盘

32、前招

33、后招

34、右野分鬃

35、左野分鬃

36、摆莲跌叉

37、左右金鸡独立

《四段》

38、倒卷肱

39、退步压肘 40、擦脚

41、蹬一根

42、海底翻花

43、击地捶

44、翻身二起

45、双震脚

46、蹬脚

47、玉女穿梭

48、顺鸾肘

49、裹鞭炮 50、雀地龙

51、上步七星

52、退步跨虎

53、转身摆莲

54、当头炮

55、左金刚捣碓

56、收势

吴氏太极拳45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进步搬拦捶

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

11、左揽雀尾

12、右单鞭

13、右下势

14、金鸡独立 《二段》

15、左右倒卷肱

16、右海底针

17、左闪通背

18、撇身捶

19、肘底捶 20、左右野马分鬃

21、玉女穿梭

22、云手

23、右高探马

24、右分脚

25、左分脚

26、退步打虎

27、右蹬脚

28、双峰贯耳

29、斜飞势 30、右迎面掌 《四段》

31、十字拍脚

32、搂膝左栽捶

33、左海底针

34、右闪通背

35、云手

36、左高探马

37、回射挡捶

38、左下势

39、上步七星 40、退步跨虎

41、左迎面掌

42、转身摆莲

43、弯弓射虎

44、退步搬拦捶

45、收势。

武氏太极拳46式拳谱

1、起势

2、左右揽扎衣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进步左揽扎衣

8、如封似闭

9、白鹤亮翅

10、抱虎推山

11、左右野分鬃

12、手挥琵琶

13、对心掌

14、右单鞭

15、右云手

16、玉女穿梭

17、高探马

18、左右分脚

19、转身右蹬脚 20、按势

21、青龙出水

22、闪通背

23、左单鞭

24、左云手

25、左下势

26、左金鸡独立

27、右下势

28、右金鸡独立

29、践步打捶 30、翻身二起脚

31、左右披身伏虎

32、肘底捶

33、左右倒卷肱

34、青龙出水

35、左拍脚

36、转身十字摆莲

37、跳步指挡捶

38、左下势

39、上步七星 40、退步跨虎

41、转身摆莲

42、弯弓射虎

43、上步左搬揽捶

44、如封似闭

45、双撞捶

46、收势

孙氏太极拳73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揽扎衣

3、开合手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开合手

8、左搂膝拗步

9、手挥琵琶

10、进步搬拦捶

11、如封似封

12、抱虎推山

13、开合手

14、右搂膝拗步

15、揽扎衣

16、开合手

17、左单鞭

18、肘底看捶

19、左倒卷肱 20、右倒卷肱

21、左搂膝拗

22、左揽扎衣 《三段》

23、开合手

24、右单鞭

25、右云手

26、高探马

27、左分脚

28、右分脚

29、践步打捶 30、翻身二起脚

31、披身伏虎

32、左起脚

33、转身右蹬脚

34、进步搬拦捶《三段》

35、如封似闭

36、抱虎推山

37、开合手

38、左搂膝拗步

39、拦扎衣 40、开合手 《四段》

41、左单鞭

42、野马分鬃

43、揽扎衣

44、开合手

45、左单鞭

46、左云手

47、云手下势

48、金鸡独立

49、闪通背 50、玉女穿梭

51、高探马

52、十字拍脚

53、上步指挡捶《五段》

54、活步揽扎衣

55、开合手

56、左单鞭

57、单鞭下势

58、上步七星

59、退步跨虎 60、转身摆莲 6

1、弯弓射虎 6

2、双撞捶 6

3、阴阳合一 6

4、收势

太极功夫扇一套

《一段》

1、起势

2、斜飞势

3、白鹤亮翅

4、黄峰入洞

5、哪吒探海

6、金鸡独立

7、力劈华山

8、灵猫捕蝶

9、坐马观花 《二段》

10、野马分鬃

11、雏燕凌空

12、黄峰入洞

13、猛虎扑食

14、螳螂捕蝉

15、勒马回头

16、燎子翻身

17、坐马观花《三段》

18、举鼎推山

19、神龙回手20、挥鞭策马

21、立马扬鞭

22、怀中抱月

23、迎风撩衣

24、翻花舞袖

25、霸王扬旗

26、抱扇过门 《四段》

27、野马分鬃

28、雏燕凌空

29、黄峰入洞 30、猛虎扑食

31、螳螂捕蝉

32、勒马回头

33、撩子翻身

34、坐马观花 〈五段〉

35、顺鸾肘

36、裹鞭炮

37、前招势

38、双震脚

39、龙虎相交 40、玉女穿梭

41、天女散花

42、霸王扬旗

43、行步过门 〈六段〉

44、七星手

45、揽扎衣

46、捋挤势

47、苏秦背扇

48、搂膝拗步

19、单鞭下势 50、挽弓射虎

51、白鹤亮翅

52、收势

云波太极扇

一段

1、起势

2、左弓步推

3、弓步推扇

4、丁步下刺

5、独立上托

6、歇步下刺

7、弓步平展

8、虚步侧推

9、独立抱扇

10、歇步上架

11、仆步挥扇

12、丁步挥扇

13、虚步下截

14、转身后撩二段

15、弓步拦扫

16、虚步亮扇

17、回身后刺

18、下势提扇

19、歇步抱扇20、独立推扇

21、并步钩扇

22、仆步穿扇

23、提膝点扇三段

24、裆步扇崩

25、独立托扇

26、回身反撩

27、扣腿直刺

28、举腿挂架

29、歇步亮扇 30、虚步前点

31、退步蹬腿

32、提膝横刺

33、弓步侧推

34、提腿亮扇 四段

35、弓步上削

36、歇步下截

37、独立下势

38、分脚平刺

39、叉步后撩 40、云扇亮掌

41、转身推扇

42、收势

莲花太极扇

1、闻鸡起舞

2、凤凰展翅

3、柳穗迎风

4、美人照镜

5、丹凤朝阳

6、豹子回头

7、翻身斩蟒

8、坐马观花

9、左右拦扫

10、老鹰啄食

11、哪吒探海

12、神龙探爪

13、迎面拦截

14、左右还击

15、白猿献果

16、推窗望月

17、拨草寻蛇

18、海底捞月

19、怀中抱月 20、白鹤亮翅

21、肘底藏花

22、仙人指路

23、猛虎下山

24、大鹏展翅

25、力劈华山

26、声东击西

27、独立跨虎

28、转身摆莲

29、顺水推舟 30、犀牛望月

31、风摆荷叶

32、一柱擎天

33、金龙吐珠

34、展翅纷飞

35、银龙昂首

36、泰山压顶

37、一字天平

38、金童献宝

39、白蛇吐信 40、狮子摇头

41、孔雀开屏

42、九九归一

舒怀剑

第一段

1、玉树林风

2、仙人指路

3、七步托云

4、倒提金钟 第二段

5、仙人画图

6、力劈华山

7、一枝独秀

8、游龙入湾 第三段

9、云鸿展羽

10、黄龙转身

11、初露神芸第四段

12、长虹径天

13、踏雪寻梅

14、织女穿梭 第五段

15、顿走狂飙

16、俯看人间

17、指点江山

18、观音踏浪 第六段

19、梅花二度 20、云鸿展羽

21、黄龙转身

22、初露神芸

23、长虹经天

24、踏雪寻梅

25、织女穿梭

26、香飘万里

杨氏太极剑56式套路

一段

1、起势

2、三环套月

3、大魁星

4、蜻蜓点水

5、燕子抄水

6、左右拦扫

7、小魁星 二段

8、燕子入巢

9、虎抱头

10、灵猫捕鼠

11、黄峰入洞

12、凤凰双展翅

13、小魁星 三段

14、太公钓鱼

15、拔草寻蛇

16、哪吒探海

17、怀中抱月

18、缩鸟投林

19、乌云摆尾

20、青龙吐水 四段

21、风卷荷叶

22、狮子摇头

23、虎抱头

24、野马跳见

25、悬崖勒马 五段

26、转身指南

27、迎风掸尘

28、顺水推舟

29、流星赶月 30、天马行空

31、燕子衔泥 六段

32、挑帘式

33、左车轮剑

34、右车轮剑

35、大鹏展翅

36、水中捞月

37、怀中抱月

38、夜中探海

七段

39、犀牛望月 40、射雁式

41、青龙探瓜

42、凤凰双展翅

43、左右跨拦

44、射雁式

45、白猿献果

46、流水落花

47、玉女穿梭 八段

48、斜飞式

49、白虎摇头 50、鱼跳龙门

51、乌龙跤柱

52、水中捞月

53、仙人指路

54、风扫梅花

55、并步指南

56、收势

第五篇:杨氏太极拳协会计划书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杨氏太极拳协会

杨氏太极拳协会

二OO八年十一月二号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传播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像,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活动时间: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号 场

地:成人教育学院男篮球场

活动主题:喜迎百年矿大盛典,贺我协会成立周年 活动宗旨:丰富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气氛

备:音响设备一套

桌子15张

椅子100把

地毯2个

条幅2个

版面1个

海报5张

衣服20 套

场地布置用品待定

经费:300元 (会场布置80元,知识有奖问答奖品50元,道具10元,条幅100元,矿泉水10元,流动资金50元)

总策划:张宏武 总负责:李密

负责:张矿 薛玉杰 路岩

杨氏太极拳协会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二号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主动做作业下一篇: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