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

2024-04-23

软科学(共8篇)

篇1:软科学

软科学定义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

软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综合地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跨学科、多层次的科研活动。

软科学研究为人们解决各类复杂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案、措施和对策。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各级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也积极面向社会发展咨询业。

二、软科学的方法体系

目前,软科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建立在系统学和复杂性研究的有关结论上,并随着有关理论的进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在软科学研究中,需要广泛应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软科学的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研究程序、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三大方面。

1、软科学研究的程序

软科学研究程序取决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及所要求的研究深度,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步骤:(1)目标分析与总体框架的建立;(2)现状分析及预测;(3)建立模型;(4)方案选择;(5)提出建议。

2、软科学研究的方法

软科学研究通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在运用综合集成方法时应当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1)软科学专家与领域专家及决策者的结合,不仅是在一起工作,还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领域专家一定要树立总体观念,不能只顾追求自己领域内的局部最优。决策都应当向软科学专家提出问题,并尽量参加总体框架的制定及方案选择的讨论,还要在研究过程中经常与软科学专家及领域专家交换意见;(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定性分析建立系统总体及各子系统的概念模型,并尽可能将它们转化为数学模型,经求解或模拟后得出定量的结论,再对这些结论进行定性分析,以取得认识上的飞跃,形成解决问题的建议;(3)经验决策与计算机辅助决策相结合,要注意发挥专家群体的作用,包括请他们参加总体设计的评审、分析统计数据及案例研究的结果、预测未来、收集并整理他们的知识以建立专家系统、以及请他们评论计算机运算的结果、参与方案选择的讨论等。

3、软科学研究的工具

软科学研究的工具包括数学工具、计算机辅助决策工具及政策模拟工具等。近年来,趋向于建立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对用户友好的人机界面的决策支持系统(DSS),以及能及时吸收各方面专家意见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此外,还提出了建立政策实验室的设想。

篇2:软科学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科学分析我省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准确把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事业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从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安徽的战略要求出发,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形成新形势下科技工作的思路和部署。

二、主要研究内容

2008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分两个层次,即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主要支持:

(一)重大项目

1、科技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

2、科技进步条例修改等地方立法研究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重大问题研究

4、我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5、科技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问题研究

6、加快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大问题研究

7、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模式及重大项目研究

8、安徽省产学研战略联盟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9、安徽省节能减排重大科技问题研究

10、安徽省科技项目投入产出分析及绩效评价规范研究

(二)重点项目

1、科技宏观管理与政府职能转变若干问题研究

2、安徽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及产业化政策研究

3、安徽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4、安徽省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5、科技创新型城市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建设及其激励政策研究

7、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典型案例研究

8、安徽省科技统计数据分析及预测研究(2007年)

9、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析研究(2007年)

10、其他研究

三、申报要求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均可申报本计划项目:

1、在我省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民间组织等。

2、申报单位具有稳定的软科学研究人员和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

3、项目负责人应是申报单位的在职人员,一般应具有副高(包含副高)以上技术职称,项目组组成人员不少于3人,并有完成项目研究的时间和相关工作条件。

(二)注意事项

1.项目负责人只能为1人,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项

目组成员1个人最多只能同时申报2个项目。

2、已承担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尚未验收的(包括到期未结题的),其负责人不能申报2008项目。

3.项目申报单位应如实填写申报材料,明确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验收具体指标,并根据研究工作实际需要确定项目研究经费。按照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的支出范围填报资助经费数额。

4.项目申报所需的软科学研究计划申请书可从安徽省科技厅网站下载。项目申报单位按照要求填写申请书,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公章后报主管部门。

5.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努力提高申报质量;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及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认真审核申请书的各项内容,并签署申报意见。

6、省属和中央驻皖单位、高等学校可以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其他单位应经所在地市(设区市)科技局审核,签署意见后,报省科技厅。

篇3: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优化研究

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指的是软科学研究机构、软科学研究管理机构、各级决策部门等参与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主体, 以资源、互惠、平等为原则, 建立彼此之间的协作、协调关系, 利用各种技术、方法、途径实现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活动[1]。

软科学研究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组织资源。人力资源主要指软科学研究人员具有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个性、经验及创新能力, 在软科学研究活动中, 研究人员是软科学研究的核心, 是研究活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知识资源主要指软科学研究所需的经济、社会各类信息以及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论文、专著等知识产品。而知识、信息是研究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 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并获取充足的数据、信息, 是保证软科学研究成果客观、准确的必要条件, 才能更好的发挥软科学的决策咨询作用。组织资源是保证软科学机构各种要素有效运作, 可以直接控制的各种要素或能力, 包括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关系资源、组织文化等。

软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软科学研究的质量决定了科学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而软科学机构的资源利用水平则决定了软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因此, 只有在软科学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平等互惠的协作关系, 充分整合和共享分散在研究机构中的软科学研究资源, 才能发挥软科学资源的最大效用, 提升软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

2 山东省软科学资源共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软科学研究, 1987年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成立, 是全国第一个专门管理软科学工作的省级行政机构。随着省级软科学研究管理机构的设立, 各市和省直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也陆续建立了专职或兼职的软科学研究机构, 赋予其软科学研究管理职能。目前已经建立起由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系统、党政群研究部门、各类研究会和科技咨询公司组成的软科学研究体系。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作为山东软科学发展重要支撑的“山东软科学研究计划”, 自1986年以来, 截止到2006年, 共立项2, 000多个课题, 全省共取得了各级各类重要软科学成果4, 000多项, 其中2, 500多项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2]。软科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有效地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支持了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是,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缺少统一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资源共享管理体制不健全, 资金投入不足, 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研究机构之间协调机制不健全, 各自为政, 条块分割严重, 致使研究资源无法实现跨机构、跨部门、跨地域的有效转移和共享, 已有的研究资源和成果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重复研究现象严重, 造成研究资源的浪费, 影响山东省软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 探索构建合理的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 充分整合软科学研究资源, 将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力量进行有机统一, 搭建系统的软科学资源共享体系, 促进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对推动山东省软科学研究的集约发展, 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优化研究

所谓模式, 是指一种工作或运作方式, 或称范式。模式的内涵十分丰富, 但其基本意思是指一个特定的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念及其理论倾向等构成的整体, 是学术研究共同体关于某一学科“现实的基本假设”, 兼有指导思想、政策措施、执行步骤、运作过程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来说, 是软科学机构资源共享的运行过程框架, 是进行协调管理的路线图, 是进行资源共享的具体路径流程。

3.1 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框架

在对山东省软科学资源共享现状和模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从山东省软科学资源共享主体特征出发, 从组织、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对山东省的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进行综合考虑, 在整合目前已有的软科学资源共享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山东省区域内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 其框架如图1所示:

在该模式下,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党政研究机关以及企业研究部门等机构和这些机构中从事软科学研究的个人及研究团队, 以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 以信息需求为导向, 构建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联盟, 联盟内部成员进行项目合作, 互相开放资源, 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 合理配置机构的科研资源和研究力量。以共享联盟和平台为主体, 以研讨会、座谈会、专题论坛等其他资源共享和交流途径为辅助, 构筑立体、全面的机构之间共享、协作网络, 加强机构之间的项目合作显性知识资源共享和人员交流, 从而打破部门之间利益分割、协调困难的现状, 实现软科学研究知识资源的集成、转移和共享, 通过知识创新, 扩大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在资源共享过程中, 需要软科学管理办公室等管理职能机构和软科学研究会等非营利性组织加强宏观管理与协调, 从组织管理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保障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体系的运行。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是整个共享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 是资源共享联盟内部、联盟之间实现资源集成、共享的基础和技术保障。软科学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各级决策机构, 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软科学研究的质量, 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软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政府决策部门对研究成果的反馈, 建立决策部门与软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 便于后者及时了解决策需求的变化, 调整研究思路。

3.2 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联盟的建设

软科学资源共享联盟基于契约而存在, 联盟通过订立契约, 约束和规范成员的行为, 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 在共同遵守的框架下进行资源共享。联盟通过契约能解决不同机构间的信任和利益分配问题, 弥补由于制度、体制缺陷造成的割裂, 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打破部门、地域界限。

联盟的形式可以有多种, 如以项目为导向的动态联盟、以资源需求为导向的战略联盟等。

第一种是以研究项目导向的动态联盟, 指的是围绕某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借助信息通信技术, 把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集成到一个新的柔性系统中, 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跨时空的资源共享联盟。动态联盟的构建是由研究需求驱动的, 当某一机构或组织面对软科学研究项目, 具备一定的优势, 但是在某些方面自身研究资源和能力不足, 于是该研究机构就寻求具有这方面资源和能力的机构或组织结成联盟, 借助外部力量共同完成项目研究, 该机构可以作为盟主, 联盟成员可以是来自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机构或个体。动态联盟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 这种联盟的是动态的, 规模和范围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变化, 其任务和目标是完成软科学研究项目, 当目标达成, 该联盟便宣告结束。

2) 动态联盟可以实现研究机构间人力资源的集成, 以研究项目为中心, 集成不同的机构和人员, 根据研究机构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不足, 进行优势互补, 构成研究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协同工作, 更好的完成研究目标。

3) 动态联盟是建立在网络上的组织形式, 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和人员要进行协同工作和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离不开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支撑。软科学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联盟合作供求信息, 联盟建立后成员之间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沟通、交流, 互通有无, 实现工作协同和成果共享。

山东省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可以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吸收多个机构参与, 组成多主体的动态联盟, 该机构为盟主, 主导项目的进行;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承受能力参与到多个动态联盟中, 在其中该机构作为参与者, 提供自身的优势资源, 同时控制联盟带来的风险和保障自身的利益。

第二种联盟形式是以资源共享需求驱动的战略联盟, 指的是机构间以资源共享为目标, 以网络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的战略联盟。这种联盟形式相对静态, 成员相对固定, 不会随着合作项目的结束而告终, 成员之间通过长期的某种形式的合作, 共同搭建跨机构、跨地域的资源共建共享空间, 其目的是使得软科学机构的科研资源, 以显性知识资源为主, 得到有效的集成和集约利用。

参与战略联盟的成员需要具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和特色资源, 并且愿意将资源提供给其他成员共享, 根据契约或规定向资源平台贡献自己的研究报告、专著、论文等显性知识资源, 在不改变经费来源, 不改变资源归属的前提下, 联盟成员具有优先获取软科学资源的权利。联盟的契约或管理规定是联盟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 在规则框架内联盟成员能够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 在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 机构间共享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从一定程度上打破机构间的物理隔离和体制分割, 促进软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战略联盟的资源共享职能决定了参与的成员机构越多、学科覆盖范围越广, 软科学资源的整合程度就会越高, 就越能体现出战略联盟本身的价值。因此, 软科学资源共享战略联盟的建设和协调的管理主体应该是政府职能部门, 在其他非营利性机构的参与下做好战略联盟的宏观规划和体制机制设计。

山东省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软科学研究体系, 研究主体涵盖高校、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不同领域的主体, 研究对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学科覆盖范围广, 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存量, 机构之间存在知识势差, 资源需求强烈, 具备了组建战略联盟的客观条件。应该以山东省科技厅为依托, 搭建完善的体制机制, 吸引省内外的软科学机构加入到战略联盟中, 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和共享。

3.3 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体系结构

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为软科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和环境。通过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 一方面使软科学研究管理机构、软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决策部门三者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 从而保证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 实现了软科学研究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有利于软科学研究机构更好地开展软科学研究, 也有利于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3]。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平台的应用层分为四个子系统, 动态信息子系统提供通知公告、研究动态功能模块;研究机构专家子系统主要提供机构信息和专家信息两个功能模块;资源共享子系统提供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法律法规、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等模块, 为平台会员提供浏览及下载服务;合作研究子系统提供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功能。

山东省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整体结构分为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技术要素。

从平台应用主体来说, 该平台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党政机关研究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中科研机构等软科学研究机构及软科学研究人员, 还包括山东省软科学研究会等非营利性组织, 这些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获取软科学资源, 进行交流合作。山东省软科学管理机构负责平台的管理, 保障平台的运行, 利用平台对软科学资源共享进行引导和支持。

从平台共享客体要素来说, 主要包括软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科技论文、专著和统计调研数据等显性资源要素, 还包括通过交流平台进行共享的科研人员的知识、经验等隐性资源。

从技术结构上, 分为服务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数据库层及网络基础设施层, 此外, 服务层负责与平台用户进行交互, 为软科学研究机构和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软科学资源;应用层是面向最终用户提供各种应用, 为服务层提供资源支持, 主要包括动态信息子系统、研究机构专家子系统、资源共享子系统和合作研究子系统四个应用。应用支撑层运行在应用层下面, 为应用层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包括内容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分析、认证和权限管理和统一数据平台等组件。数据库层为整个平台提供内容支持, 主要保存研究机构和专家、软科学项目与研究成果、软科学研究动态信息、统计资料等显性资源以及研究人员之间交流形成的资料。

4 结语

软科学的内在特点决定了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必要性。通过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 可以集合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形成相应的专家体系, 构建完整的软科学研究信息与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体系。只有通过建设完善的机构间交流、共享体系, 才能发挥研究机构的协调效应, 形成规模优势, 提升软科学研究水平, 才能为决策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快速的决策服务, 真正发展成为各级政府机构的智力支持系统。但是, 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系统性和对策性较强, 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 只有在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下, 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山东省实际的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 推动研究资源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金春华, 葛新权等.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机制与构建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4) :16-19.

[2]刘君钦.软科学在山东的成长与发展.中国软科学, 2006 (, 8) :158-160.

篇4:科学精神 科学管理 科学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谋事创业缺乏科学精神的问题。结合淮海集团自身实际,对照“严谨、踏实、认真”的要求,我们确实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作态度缺乏科学精神,执行力不够,办事拖拉;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发展上不协调。这些具体表现,有些是子集团层面的问题,有些是科研线条、分厂的问题,有些是子集团与各单位共同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端正工作态度,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领导班子成员做起,以上率下,深刻剖析原因,找准症结根源,强化整改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秉承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科学发展。一是以严谨、踏实、认真为标准,促进工作态度转变。要以端正的工作态度促进执行能力的提升。要倡导自上而下的执行文化,以严谨、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实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严格制度落实,促进企业整体执行力的提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是以严谨、踏实、认真为标准,加强企业科学管理。要持续推进精益研发,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推进军品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精益研发综合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军品科研技术突破、完善薪酬激励制度等措施,促进科研项目的“三提升、三降低”。同时,要以提升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实现流程为核心,从精益设计、精益试制、精益试验等方面入手,对不同阶段的研发流程进行逐步完善与优化。建立以产品领域及项目研发的核心团队和研究室专业化团队。健全行政指挥系统、设计师、质量师、工艺师、会计师等不同系列的研发团队组织结构,明确各系列研发团队的定位与职责分工,优化协同开发的团队运行机制,提升研发沟通效率和五师系统协同效率。要内外结合推进精益生产,在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只有加快推行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严控产品质量,降低废品损失,加快军品产出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要脚踏实地推进精益管理,对科研、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堵住“漏点”、填补“盲点”、挤出“无用点”,把利润一分一分抠出来,把竞争力一点一点提上去;坚持用数据说话,以实实在在的指标改善来检验精益管理成效;切实落实集团公司的“九降低、三改善、一杜绝”要求,逐个环节、逐个岗位制定改善目标和具体措施,工作成效要体现在成本费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两金”占用等绩效指标的改善上;学习借鉴系统内外单位在集中采购、质量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及时总结推广,扎实推进公司的精益管理工作。

三是以严谨、踏实、认真为标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要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准确把握武器装备信息化、体系化、实战化的新要求,客观、准确、科学研判军工行业发展趋势,积极贯彻国家和集团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新要求,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外部资源,做大、做强特种车辆、建筑用型材、汽配零件机总成等相关民品产业,做实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坚持以精兵简政、打造虎狼之师为目标,在子公司、研发中心和各分厂人力资源优化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使能力绩效工资在明年得以全面实施。同时,强化两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强化考核,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完善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变垂直管理为矩阵管理,优化项目组织资源配置,强化项目研发组织力和协调性。要以划小核算单元、剥离辅助业务为目标,积极推行辅业资产市场化运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要以有序退出、移交社会职能为目标,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三供一业”移交事项。通过坚定不移地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工作,将淮海集团真正打造成区域内有影响力、行业内有竞争力,集团内有贡献力的一流企业。

篇5:2011年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

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公安工作方针政策与战略研究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公安工作理论研究 2.公安工作科学发展政策研究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公安工作研究 4.西方对我国实施分化策略的新特点与对策研究 5.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新特点与对策研究

二、公安队伍管理改革与创新

6.新时期公安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规范与效能研究 7.公安机关综合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8.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9.公安民警职业安全与身心健康保护机制研究 10.公安机关执法资格考试制度研究 11.警务实战训练体系模式与创新研究

12.公安机关训练基地网络体系建设与区域布局研究 13.公安院校学科专业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4.公安机关媒体形象塑造与应对策略研究 15.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6.公安文化研究

三、公安现代警务模式与工作机制研究 17.区域警务战略与合作研究

18.现代警务组织体制与指挥机制研究 19.新时期互联网舆情管理与应对机制研究 20.国际警务研究

21.警务情报信息运行机制研究 22.警务信息化与网络侦察机制研究 23.警务保障体制机制研究

四、公安科技创新与公安信息化建设 24.公安信息化与业务工作机制增值研究

25.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联动工作机制研究 26.物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和新的管理方法研究 27.公安技术管理标准规范体系研究 28.公安科技项目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研究 29.社会安全技术防范及防伪技术应用发展研究 30.基于三网融合的信息安全体系研究

五、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31.公安执法政策与规范化研究 32.公安执法监督与评价研究 33.公安立法与执法制度和机制研究 34.法庭科学规划和证据适用性研究 35.经济型犯罪的认定与处理研究 36.公安监所羁押人员行为分析与管理研究 37.公安执法办案综合一体化研究 3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化研究

六、社会管理创新

39.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处置机制研究 40.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研究 41.消防社会化工作对策研究

42.民族地区维稳效能分析与对策研究

43.宗教与社会经济文化特征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4.公安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5.欧美国家现代移民制度研究

篇6:西安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管理工作,促进软科学研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更有效地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软科学研究,切实为各级各类决策服务,大力促进全社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根据《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西安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是西安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管理,主要包括立项、实施、检查、结题、奖励以及成果应用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

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综合处负责。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执行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下达的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

第二章

研究目标及范围

第五条

软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和哲学的交叉与综合。软科学研究是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的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辅助各级领导决策、促进全社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根本目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进行的一次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研究活动。

第六条

软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科技发展研究,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研究等。

第三章 立项管理

第七条

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制的原则

(一)认真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密切结合西安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问题,围绕科技中心工作和软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以解决近、中期问题为主,兼顾长远。

(二)突出重点,区分主次和轻重缓急,保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研究急需解决的重大决策问题。

第八条

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条件

(一)对解决西安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软科学学科建设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具有示范引导作用。

(二)研究目标、任务明确,研究方法科学、先进,占有相关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的基础较好。

(三)研究人员的搭配,知识结构、学科合理,具备软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工作责任心强。

(四)项目申报单位能积极创造软科学研究的条件和环境,保证软科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预期研究成果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或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科学价值,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凡属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项目,须落实研究成果应用单位;凡重大研究项目必须进行多学科、多部门(管理部门、大专院校、政府职能部门或企业)的联合研究。

(七)凡承担西安软科学研究项目尚未完成结题的单位,一般不予申请新的研究项目。

第九条

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程序

(一)发布项目指南。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在调查了解市级领导及各部门决策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已有工作基础,确定下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选题范围和研究领域,并于年底前发布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

(二)填报立项申请表。各项目牵头单位或承担单位按照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进行选题,制定开题报告,填写《西安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表》。

(三)编制计划草案。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对项目申请表进行汇总整理,按照本管理办法第八条和项目指南的要求进行初步筛选,提出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草案。

(四)召开立项评审会。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聘请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组成软科学研究立项评审委员会,对“草案”逐项进行评审,提出是否立项的建议。

(五)下达项目计划。软科学管理部门根据评审委员会意见,经综合平衡后,正式编制《西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交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行政办公会议审查批准,正式下达执行。

(六)难题招标。在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中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凡属难度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重大项目,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章 实施管理

第十条

软科学研究计划下达后,各项目承担单位须在计划下达通知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软科学研究计划任务书的签定和研究工作大纲的编制。无故不办理上述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一条

软科学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计划进度安排各项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精心组织力量,保证如期完成研究任务。

第十二条

各课题研究组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敬业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研究,要扎扎实实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报告要求既有新意,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每半年应向市科委提交工作进展报告或阶段研究成果,并对后续工作安排作出说明。项目承担单位不得随意更改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或课题负责人,因故需要调整的,须提出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

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要经常督促检查研究进度,定期召开检查汇报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五条

软科学研究经费是用于资助软科学研究项目的专项经费,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经费采取一次审定、分期拨款、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办法。

第十六条

软科学研究经费开支范围:

(一)国内调研差旅费;

(二)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图书资料费和翻译费;

(三)研究资料文印费;

(四)必要的会议费、专家咨询费;

(五)必须的分析化验费和有关试验费;

(六)直接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其它费用。

第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软科学研究经费的开支范围,合理安排经费开支,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争取少花钱多办事,讲实效。

第十八条

对不能胜任研究任务或研究工作开展不力、研究效率低下、研究质量低劣的,可停止拨款,并追回已拨出部分的余款;对挪用或超越范围支付软科学研究经费的单位和负责人,要追究法纪责任。

第十九条

对未经批准而擅自终止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偿还全部经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缴市科委。对于经批准终止或撤消的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应如实填写项目经费决算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余款退回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第六章 结题及成果评审

第二十条

执行西安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项目完成后,采取评审的办法结题,其所取得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由市科委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主持成果评审。

第二十一条

西安市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规则执行国家科委1995年7月1日颁布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

第二十二条

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采取会议评审或通信评审(函审)方式进行。对于跨地区、跨部门、规模大、难度大的软科学研究项目采取会议评审的办法,一般软科学研究项目可采取函审的办法结题评审。

第二十三条

申请组织结题和评审的程序:

(一)研究项目按计划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向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提出结题报告,并按规定的统一格式打印研究报告,报送全套研究资料(总报告、分报告、调研报告、专题论证报告、模型运行报告、计算机软件及有关背景材料。)

(二)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根据成果的性质和完成情况确定评审形式后,由项目承担单位填写《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表》。

(三)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按照《软科学成果评审办法》的规定,聘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召开评审会或组织函审,并签发《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证书》。

软科学研究项目通过评审合格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将成果技术档案整理归档,并按西安市科委成果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成果登记和发布。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五条

执行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所取得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可按照《科技进步奖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申报各级科技进步奖。

第二十六条

为了鼓励软科学研究与应用,市科委可从每年的软科学研究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西安市软科学奖,奖面分为软科学研究奖、科学创新奖、科学决策奖等。其奖励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十七条

对于不能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研究质量低劣或以一般的工作报告、调查报告作为软科学研究报告的项目,要进行通报批评,并在三年内不予委托软科学研究任务。

第八章 研究成果及推广应用

第二十八条

执行西安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取得的软科学研究成果,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其知识产权属西安市科学委员会和成果完成单位共同拥有。

第二十九条

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和成果完成单位要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软科学研究成果,同时要向各级管理部门和领导推荐、介绍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便于他们采纳应用。要通过软科学研究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推动全社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7:历届中国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第五届(2015年度)中国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1、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李扬、张晓晶、常欣等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2013年12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专项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荣誉奖:邹碧华 《要件审判九步法》,2010年9月版,法律出版社

前沿探索奖:谢平、邹传伟、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手册》,2014年4月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深度调研奖:陶然、周敏慧 《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基于安徽、江西两省调查实证分析的新发现与政策含义》,2012年8月15日,《管理世界》

政府治理奖:马怀德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现状观察:成就与挑战》,2014年6月1日,《中国行政管理》

管理学专项奖:

田涛、吴春波 《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哲学与华为的兴衰逻辑——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2012年12月版,中信出版社

陈春花、乐国林、曹洲涛、刘祯等 《中国领先企业管理思想研究》,2014年7月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朱永新主编 《管理心智——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012年12月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5年5月8日,在北京贵都大酒店举行颁奖典礼暨新闻发布会

第四届(2013年度)中国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1、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沈德咏 《我们应当如何防范冤假错案》,2013年5月6日,《人民法院报》

贾 康 《从资源税改革和电力改革看全局》,2012年3月16日,《光明日报》

2、专项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荣誉奖: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2010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前沿探索奖:涂子沛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2012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专业研究奖:陈诗一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2010年第3期,《经济研究》 2013年11月26日,在北京凯迪克格兰云天大酒店举行颁奖典礼及新闻发布会

2014年4月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邀请贾康、陈诗一演讲

2014年4月26日,在深圳华侨城华会所举行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邀请涂子沛演讲

第三届(2012年度)中国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1、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政策研究与试验”

马军坚持率领团队所做的“中国水污染地图数据库”(载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网站”)

2、专项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前沿探索奖:喻国明 《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2011年5月,人民日报出版社

专业研究奖:徐 勇 《战后琉球政治地位之法理研究与战略思考》,2010年第3/4期合编本,《战略与管理》

2012年10月25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举行颁奖典礼暨新闻发布会

2013年3月26日,举行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邀请马军到复旦大学演讲

第二届(2011年度)中国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1、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2008年2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锡锌 《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2008年10月,中国法制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等 《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2010》,2010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专项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公民参与奖:吴君亮等积极推动政府预算公开工作及文章《预算公开一小步 国家前进一大步》,2009年3月11日,《南方周末》

社会实验奖:廖晓义所致力的建设乐和家园社会试验及论文《以乐和家园理念建设低碳乡村》,2009年12月,《绿叶》杂志

深度调研奖:黄速建、王欣等 《中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报告》,2010年8月,经济管理出版社

专业研究奖:杨灿明、孙群力 《中国隐形经济问题研究》,2010年第4期,《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管理世界》

政府治理奖:陈宗胜、陈根来主编 《引领全球的声音: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参考报告》,2008年12月,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年12月6 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举行颁奖典礼暨新闻发布会

2012年2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邀请俞可平、廖晓义到北京大学演讲,邀请王锡锌、吴君亮到中国政法大学演讲

首届(2010年度)中国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1、软科学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蔡 昉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2007 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小鲁 《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2010年6月,中信出版社《比较》第48辑

蔡定剑 《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200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提名奖获奖作者及成果

许兆君 柏晓东 张晓梅 王显义 《中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研究》,2008年1月,知识产权出版社

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 《中国技术前瞻报告——国家技术路线图研究》,2008年9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2010年3月,科学出版社

2011年2月22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颁奖典礼暨新闻发布会

篇8:软科学

1 我国软科学研究现状

目前很多有识之士都极力呼吁要加快推动软科学“硬起来”[2], 其中软科学自身理论与方法是开展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手段, 这是不能忽视的。我国软科学研究有四种差异较大、根本不足的研究路径, 这导致了无法完整刻画中国软科学的基本特征, 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当前软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3]。其根本原因就是软科学基础理论体系模糊不清, 缺少对软科学的自上而下 (从理论构建演绎到具体的领域和案例) 和自下而上 (从具体研究实践归纳为理论和范式) 的推动, 使得软科学的“硬化”过程仍然步履艰难[4]。

首先, 软科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方面就存在较大争论。主要观点有软科学是一种多门类、跨学科的宏观综合研究的泛指, 软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 软科学是一门应用系统技术科学等三种差异性较大的观点[5]。缺乏对软科学的概念的科学定义, 将导致软科学研究范畴界限模糊, 进而不能从整体上及内部联系上完整地表达软科学的本质特征;从软科学和硬科学的角度来看软科学也不具有科学性, 因为软科学和硬科学这对概念本身存在质疑和不确定性[6]。这给软科学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其次, 软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已经滞后于当今形势发展, 需要进行理论体系再创新。首先软科学并不是相关诸学科的简单集合, 它应有使自己独立于其它学科而存在的完整的理论基础[7]。随着时代的发展, 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需要不断丰富、深化和再创新, 更重要的是要适应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是任何学科的生命力所在。其次,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软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大都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有许多已不能适应知识社会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8]。如在实践方面, 河南省科技厅的李成安从实践工作需求出发, 提出要加强软科学基础研究, 逐步形成具有河南省特色的系统、完整的软科学理论方法体系[9]。

最后, 在软科学基础理论体系方面的专门研究很匮乏, 仅有1987年林超然、胡皓基于系统学角度进行软科学基础理论体系构建的探讨[9]。由于当时软科学实践工作都不是很成熟, 其次系统学是一门横断学科, 多侧重于方法及方法论层次研究, 故该观点值得商榷。通过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软科学理论体系”、“软科学元理论”为题名进行检索, 数据期限为1979—2012年, 文献数为0;以“软科学基础理论”为题进行检索, 仅发现一篇。可以说, 目前在软科学基础理论体系方面的研究我国是相对匮乏和严重不足的。本研究在该领域进行尝试, 希望引起国内软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综而言之, 软科学的基础理论范畴模糊, 导致软科学研究范围过于宽泛, 已经制约其发展。任何一门科学研究本身都应具有自己范畴, 即特色的研究内涵、研究对象、研究领域, 但是由于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广泛性和交叉性, 并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日益复杂、交叉和泛化性, 造成软科学研究范畴模糊, 学科定位与研究焦点过于宽泛, 导致软科学本身的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集成性, 进而导致软科学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其次专注于研究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人员及项目逐渐减少, 导致软科学自身研究成果的缺位程度与软科学研究的重大历史使命已经严重不相称, 这极大制约了我国软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壮大。

以上表明软科学的理论研究不足已成为我国软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软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基础理论体系的建设, 以解决其发展的理论层面瓶颈问题, 更好地促进软科学的发展。本研究将软科学理论基础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理论体系首先是基本概念的确定, 其次是软科学内涵、作用及研究对象范畴的明确和界定, 最后是理论体系的构成组成, 故本研究首先对软科学的起源与概念予以界定。

2 软科学的基本概念

2.1 软科学的起源

软科学的概念起源于英国的科学学研究领域, 1939年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论著开启了软科学研究的序幕。1970年5月, 日本科学技术厅举办了“软科学讨论会”, 在1971年日本学者从电子计算机软件的涵义中引申出来, 正式提出“软科学”的称谓。1984年日本科学技术会议第11号报告中将“软科学”扩展为“软科学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伴随着军事谋略和经济发展, 软科学在美国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 出现了如兰德公司、胡佛研究所、美国企业研究所等一批决策咨询公司。

经由日本研究学者提出“软科学”这一称谓后, 软科学理论开始传入到中国。我国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软科学研究的发展, 1987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软科学研究座谈会。经过26年发展, 软科学研究的内涵、范畴和作用在我国都得到极大的丰富、充实和体现。

2.2 软科学的概念

通过对钱学森、宋健、李忠尚、孔德涌、夏禹龙、冯之浚、成思危、金新政等我国著名学者、专家的讲话稿和发表论文著作的比较分析, 较为认可的软科学定义为:软科学是以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方向/目标, 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理论方法和哲学的知识,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而开展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活动[10,11,12,13]。

软科学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 是一种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 但从其科学学的起源来看, 其核心主题应为科学技术。目前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内在动力, 软科学的内涵与外在使命处于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为软科学研究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3 软科学的内涵、对象、功能及作用

3.1 软科学的内涵

软科学已经成为“内涵式”, 包含了软技术在内的决策咨询导向的科学研究活动, 其内涵就是面向决策服务的、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科学范式为特色的研究活动。以科技为支撑就是软科学充分吸取科学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科学技术学、系统科学;以科学范式为特色重点是突出科学性的特色, 包括科学方法论及其方法、科学思维模式、科学研究精神等方面。软科学研究必须首先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研究基础, 然后才能运用科学技术范式来研究经济、社会以及科技经济社会三者协调的重大问题。

3.2 软科学的研究对象

软科学是系统集成运用人类整个知识体系, 指导、解决重大、复杂、关键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而开展的研究[14], 故其主要面向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发展等领域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

3.3 软科学的功能与作用

软科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间的综合性学科, 从其提供服务的目的来看, 软科学研究的宗旨是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软科学研究主要服务功能就是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软科学具有以下功能作用:

首先, 软科学具有认知规律作用。软科学以跨学科、跨领域的整体性认识视角, 运用高度综合的知识体系和系统思考方法完成对经济、社会、科技等宏观系统的科学认知, 从构成整个社会或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各个维度综合集成地分析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其次, 软科学具有降低决策风险作用。在决策中, 软科学研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目前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深入评价后, 根据决策目标勾画出各种清晰的情景轮廓, 提供几种由科学论证支撑的决策方案, 扶助决策者作出决策的利弊分析, 并且软科学研究还包括决策评估研究, 可对决策执行的后果进行评估, 实施预警分析。

最后, 软科学具有促进各学科交叉发展作用。软科学由于其内在本质将极大促进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发展。可以说软科学处在横断学科层面, 将极大集成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各个学科研究, 促进各个学科的交叉发展。

4 软科学元理论体系框架的构成初探

4.1 科学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内容

4.1.1 科学学的发展历程

科学学 (Science of Science) 以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这部奠基性著作为标志[15], 迄今在世界上诞生已经72周年。在中国, 以钱学森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倡议建立一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称为“科学的科学”的学问为起点[16], 科学学经过了35年的发展历程。1925年, 波兰社会学家F·兹纳涅茨基发表《知识科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文, 首先创造和使用了“科学学”这一专门名词, 并提出建立这门科学的问题。1926年, 苏联学者鲍涅切夫斯基在《知识通报》第12期发表了《科学学是一门精密科学》一文, 初步论述了科学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1935年波兰学者奥索夫斯基夫妇撰文《科学的科学》, 系统论述了科学学的研究领域[15]。

1938年,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博士论文掀起了科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先河。我国著名学者赵红洲、蒋国华、冯之浚、夏禹龙、刘则渊、王续琨、曾国屏、李正风等为科学学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做了非常卓著的工作。

4.1.2 科学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贝尔纳以来, 科学学研究逐渐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体系, 即以科学技术活动产生的两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并作为科学学研究的基本范畴。科学学研究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内在机理和发展规律, 而且还包括科学技术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问题 (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手段) 。

科学学是科学的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及经济学研究的综合研究学科, 是以科学的历史研究为基础, 以科学的哲学研究为指导, 以科学的社会、经济研究为主线[16]。科学学从整体上研究科学技术活动, 提供分析的思路与框架, 揭示当代科学技术活动的规律, 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宏观决策和实践活动提供服务。我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确定了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 为科学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也为软科学提供了大舞台。

4.2 决策学理论发展及其内容

4.2.1 决策学的发展起源

决策学 (Science of Design Making)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其创始人是美国的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 (Herbert Simon) 。决策学是以决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主要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 探索如何作出正确决策的规律。

4.2.2 决策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决策学理论主要研究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决策人对备选方案的选择问题, 其关键在于用定量化的方法研究决策人的价值判断。决策学的研究方法和其它学科一样, 从描述和规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描述性研究着重弄清决策者的思维过程, 解释各种实际决策行为的机理, 旨在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思维素质;规范性研究则着重探索有效决策的规律, 提供有效决策的理论、方法和规则, 旨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3 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及基本内容

4.3.1 系统科学的发展起源

1952年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 (L Von Bertalanffy) 发表的《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 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正式确立这门科学的学术地位。中国系统科学的概念是作为系统科学的中间技术科学层次工程控制论的创新者钱学森主要提出来的, 并对系统科学的整体及体系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4.3.2 系统科学的基本内容

系统论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结构层次性、动态平衡性与综合分析的统一性特点, 它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是控制论、信息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也是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方法论基础, 以后出现的信息论 (C E Shannon) 、控制论 (R Wiener) 、耗散结构理论 (Ilya Prigogine) 、协同论 (Harmann Haken) 、综合集成研讨厅 (钱学森) 等系统理论与方法都具有横跨技术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和人脑系统的特点, 讨论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和协调性, 这对于软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4.4 软科学研究元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

软科学面临着必然改革的内外需求。软科学发展初期在计划经济背景下, 缺乏其他相关咨询力量支撑, 但软科学必然是全面综合地服务政府决策需求, 目前在各类决策咨询力量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的新形势下, 软科学必然需要走出自己特色的道路才能获得发展。必须坚持科学技术范式下的决策咨询服务导向的发展思路, 软科学才能更加有效地支撑其发展。

软科学起源于科学学, 侧重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方面。与系统科学这一横断学科提供系统方法特点不同, 软科学是提供以科技为特色、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综合问题为特色的学科, 软科学基础理论框架为以科学学为核心基础理论, 以系统理论与方法为手段方法, 以决策理论与方法为服务形式, 侧重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经济、社会、生态等交叉领域的研究活动。软科学的学科交叉如图1所示。其他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发展战略学等学科也是软科学理论的组成部分。

(1) 软科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为科学学或科学技术学理论。软科学研究从其起源、内涵、宗旨等来看, 其概念有两个重要来源:第一是其理论来源, 最早见于1964年英国出版的科学学名著《科学的科学》, 科学学理论可成为软科学的核心基础理论[18,19]。目前无论从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来看,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科学技术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驱动力, 成为解决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的最有力武器, 这与软科学的内涵、功能作用是内在一致的。第二是其实践的来源[18,19], 例如美国在二战中的崛起, 美国运用科学技术创新来驱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了新经济时代, 其经验表明, 这与软科学在当前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契机是高度吻合的, 与科学学在当前的发展机遇和内在本质是高度一致的。故科学学理论可以成为我国软科学研究的核心基础理论支撑。

(2) 软科学的应用服务形态为决策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软科学研究及其宗旨和服务对象来看, 软科学研究是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软科学是为决策服务, 而不是决策科学, 软科学研究的成果形式、服务方式需要符合决策科学的一般规律、要求、准则的指导和规范, 但是它不属于决策科学的范畴, 而是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撑的研究活动。决策从其内涵、范畴来看是软科学研究的最终服务宗旨, 不能属于软科学研究的理论支撑, 而是软科学研究的应用对象层, 属于决策程序中的解决方案提供方。

(3) 软科学的方法 (论) 体系为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软科学研究主要通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的知识, 解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由于社会、经济、科技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度交叉、相互关联, 需要从系统、整体的高度来处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故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主要一是整体性视角, 二是最佳化、最优化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实践表明, 在达到同一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途径、多种方法, 于是就必然有一个选择最佳途径和方法的问题, 这种寻找优化方案的思想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软科学研究的对象一般都是跨学科、跨行业的大问题、大工程, 因而必须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 通过多方案比较、论证才能获得最佳、最优方案。

经过以上分析研究, 本研究认为软科学研究的核心理论层是科学学理论, 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层是系统理论和方法, 软科学研究的对象服务层是决策理论和方法。如图2所示。

5 小结

上一篇:【领导艺术】打破部门间壁垒的智慧下一篇:不改初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