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

2023-01-11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精选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第一要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国家、人民群众利益受到损害的事情屡有发生,煤矿坍塌、食品安全、传染病肆虐、湖河水体污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干部群体享乐主义成风、腐败的范围金额日渐扩大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为什么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向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理念发起了挑战,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大时代背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方位论、主体论、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结合中国国情,明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还欠发达,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会低收入者的比重还很高,弱势群体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公共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体系还不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公平,再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健全,三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科学,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依靠“劳动红利”的产业经济模式还占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地域经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体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谋求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实施好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实效。

2、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济有序发展,兼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改革;统筹行业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创建行业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是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的。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篇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是否为国家、民族、民众谋取利益。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 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

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体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谋求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实施好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实效。

2、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

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济有序发展,

下页篇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是否为国家、民族、民众谋取利益。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

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

济有序发展,兼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改革;统筹行业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创建行业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是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的。

第二篇: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一系列论述,我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人本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包括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人民群众谋发展。这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和依靠力量,也部分回答了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个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基本经济规律。

2)全面发展。就是要形成并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拓展了发展的内涵,即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中,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任务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协调发展。就是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保持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发展效益等方面的比例适当、结构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这就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册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特别是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主要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目的是实现人类福利连续不断地增加或保持。这体现了发展的代际关系原则(即每一代人的发展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5)和谐发展。就是要注重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核心问题是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一个和谐的创业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6)和平发展。就是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创造和平发展环境。要坚持中国发展对世界的建设性,实现互利共赢,并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还包括文明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等。它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贯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用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的认识。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和基本内容,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科学回答了何为发展、为何发展、如何发展这个基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及其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和重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都能找到思想源头,但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总的概念,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五个统筹”等重要思想,并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思想来加以展开和深化,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它把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系统概括,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什么、为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打下了新的时代烙印,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

总之,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是对它们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标志性的内容,它将引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必然对实践起到重大的指导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随着科学发展观及一整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办法措施的贯彻落实,我国发展思路发生了重要转变。发展观念从以往只注重增长速度,转变为注重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了自主创新。同时,科学发展观促进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事实表明,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的要求更明确了,发展的目标更合理了,科学发展转化成了谋划发展的新思路,转化成了促进发展的新战略,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走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因此,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选择.

1

2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发展

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确认识和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兄为指导,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4)05—0001—0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确认识和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讨论中,有人认为,科学的对立面是非科学,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说明以前指导发展的是非科学发展观,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社会发展有一个过程,发展观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变化、进步、完善的。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更多地从经济视角来看待发展,强调经济增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更多地从社会视角来看待发展,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现在,人们开始更多地从人本视角来看待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辩证地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基于两点: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分析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从整个国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里,我想从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来看。1993年,我第一次到美国看到什么都感觉新鲜,他们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跑140公里,我回国后到处说,他们的宾馆、餐厅条件比我们好多了,公共厕所里还放手纸,当时感到很难想象。1999年,我再次去美国,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感到新鲜了。今年6月份,我去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海参崴,感觉近10多年,俄罗斯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没有新的建筑,设施陈旧、落后,我坐过的电车,没有一部是比较好的,教授的收入也很低。近1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是巨大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经济过热,有的建设不讲效益,存在不少政绩工程,环境污染严重,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等,都是值得十分重视的。

教育的发展也是一样,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从理念和观念层面提出了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和要求;提出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和意见;提出并开展了素质教育。从工作和效果层面看,这些年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扫除文盲;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实行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选择;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辅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等等。同样,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单纯追求“教育GDP”的现象,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效益和功能,教育发展不平衡等。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提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前进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多数适龄青年上不了大学,人民群众能满意吗?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要更好地指导发展,而不是停滞,或回到过去。

3。发展也需要付出代价

发展要追求价值增益的最大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成本性付出,或因人为因素的付出,我们要有代价意识。诚然,要让代价尽量减少,决不能得不偿失。同时,要建立代价补偿机制,在发展中,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主导目标,容易忽视次要目标,对在发展中受到损失的群体和方面,应有适当的补偿。

4.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国家要进一步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新的发展观,进一步明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在讨论中,有人认为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是非科学的发展观,是造成以往发展中产生问题的根源,这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超常规发展,首先耍弄清这里的“规”是指什么,是指规律还是规则?这里的“规”,我认为是规则,而不是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必须遵循,规则是人制定的,陈旧过时、不合理的规则必须加以改变。为了发展,突破一些常规,如人才引进中,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可以不要户口、档案,破格晋升教授等,也是必要的。跨越式发展不等同于快速发展,要跨过某个发展阶段,才称得上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落后赶超先进,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科建设中,某一个学科发展平平,由于引进了几位处于国际前沿研究水平的学者,将学科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就是跨越式发展。因此,对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要作具体分析,有科学的,也可能有不科学、非科学的。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高等教育

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l从长远来看,社会经济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教育的协调、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但“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一切发展的规划者、决策者、参与者和实践者„„”[1],社会经济发展也不例外,依靠人去规划、决策,参与和实践。社会经济能否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空前上升,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高等教育的协调、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2.高等教育正处于新的大发展、大转折时期,急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高等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现在,由于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矛盾,高等教育将面临第四次大的变革。以大众化为例,数量的增长,必然带来质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好比三五个人在唱卡拉OK,秩序井然,突然进来几十个人,有的要唱通俗歌曲,有的要唱京剧,有的要唱地方戏;有的要跳三步、四步,有的要跳迪斯科,秩序就乱了,就需要重新调整。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教师、学生人数猛增,2003年本科院校平均在校生规模达 11662人,万人大学已不算规模大的学校了。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不调整我们的发展观、管理观,进行一次管理革命,高等教育就难以持续、协调发展。

3,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以人为本的观念和五个统筹的思想和原则,也是对教育发展的要求”[2]。实现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推进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不同地区的教育、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调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布局等等,都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如何实现以科学发展观

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实现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首先,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实现观念的转变。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确立,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探索的过程,这里仅谈谈个人的一些初步认识。

(1)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特征。“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3]以人为本将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归结于人自身,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发展是人的发展,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是发展的动力,是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就是将人视为大学发展的中心,大学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服务和促进入的发展„„”[4]

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首先要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中的“人”,认清“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人是自由性的存在”,“人是创造性的存在”[5],从而重视,人的精神,以精神提升人;把人作为主体,而不是客体、工具;高度重视人的创造性。其次,重新审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重新思考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领导与师生等诸方面的关系,确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2)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发展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按规律办事。历史已经证明,我们的改革、发展,按规律办事,就能健康发展,违背规律,则受到惩罚。现在,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经验层面。要认真总结我国近代高等教育100年来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和把握其中具有稳定性的联系,从理论层面逐步概括出教育的基本规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

(3)分类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这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特别是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复杂、多样。但我们的高等教育却目标、模式单一,都追求高层次,专科学校想升本科,本科学校想建硕士点,有了硕士点想上博士点,进而想进入“211”、“985”工程,成为世界一流。作为校长,想把自己学校的层次提高,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则存在一个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高等学校需要分类发展。分类发展才能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在分类发展中准确定位,在各自的层次中办出特色,提高水平,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4)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由于自身的复杂性,更容易造成人们分散、孤立、对立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精英与大众、数量与质量、教学与科研、德育与智育、规模与效益、学术目标与效益目标、综合性与单科性、共性发展与特色发展等众多关系、矛盾中争论不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要客观、辩证地分析和把握各种关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发展。

2. 健全法制,建立机制,保证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念很重要,但仅仅有观念还不行,要有法制、机制来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抓法制,没有法制不行。”[6]坚持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一定要有相应的法制、机制来保证。

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制定保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法律、政策,建立有效的机制。这里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改革,重大决策的法制化。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一定要有相应的法律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化。错误的决策,往往是个人说了算,某个领导人凭一时的感情,在对决策对象没有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作的主观臆断。二是要有保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相应政策。例如,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为什么难以进行,问题在于我们的政策,包括经费投入、舆论导向、评估体系,都在鼓励规模大、层次高,学校如果不求大、求高,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此,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争取社会认同。同时,政府还要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其自主发展。

从学校层面看,要理顺治理结构。所谓治理结构,即学校内部规范不同权利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大学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没有哪个个体或集体全部拥有大学,也没有任何人会对学校的发展负全部责任。学校的党委会、校务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党委书记、校长都对学校发展负有责任,但谁也很难负全部责任。现代大学内亟须必要的制度安排来理顺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校的校长,误以为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说了算,一些重大问题未经科学决策,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3.以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研究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要在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指导下,认真分析各种矛盾和问题,抓住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例如分类发展,科学定位,大学教育理念,资源合理配置,教师继续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科学的教育评估等等,逐一加以解决。

四、以科学的发展观

指导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逐步壮大,研究人员增多,建立了若干博士点和众多的硕土点,培养了厂批人才,出了一批成果,有的成果已为教育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所采用,开始起到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高水平的、能解决重大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成果不多,研究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从现实情况看,存在着“五重五轻”的现象,即重演绎轻归纳,重综合轻分析,重理论轻实践,重整体轻个别,重思辨轻量的分析和质的研究。从发表的论文来看,存在着“三多”的情况,诠释性、介绍性的文章多;经验总结性的文章多;凭主观意志写出来的文章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研究从问题入手

研究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没有针对问题就谈不上研究,问题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但为什么在研究中仍然出现抓不住问题的现象呢?原因在于,一是受某种研究风气的影响,重体系轻问题,通过秘书性的资料整理工作,形成一个“体系”,既省事又能得到一些人的认同。二是搞不清什么是问题,往往把现象当问题,把某一个研究领域当问题,把假问题当成真问题。因此,高等教育研究一定要抓住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形成新的理论

我们强调问题,不是不重视理论。越是突出问题,越要重视理论。因为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真正解释问题,解决问题。研究者一定要有学科背景,对某一学科理论钻研得比较深透,然后以此去研究问题。否则,就事论事,研究不可能有深度。

在研究过程中,还要产生新的理论,指导高等教育实践,丰富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这里,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的人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几个“理论”,但实际上却不是理论,只是某个观点、概念、说法。因此,我们要去弄清理论的基本结构、内涵。理论一定要有解释力,能解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

3.要运用有效的方法

如果解决问题是“过河”,方法则是“船”和“桥”。解决问题没有研究方法不行。一是要克服不讲研究方法的现象,这实际上是过去文科研究中留下来的“一张纸,一支笔”,“剪刀加浆糊”(现在则是网上下载)的恶习造成的。二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脱节。一定要紧扣研究内容,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选取有效的研究方法。

(本文系作者在第十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闭幕式上所作总结发言的整理稿。)

参考文献:

[1] 张武,等.论坚持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4-07-28.

[2] 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的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9, [3]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姚利民.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理念[Z].第十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交流论文.2004.

[5] 郝德永.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乌托邦品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第四篇:民族团结与科学发展观

文章标题:赞颂民族团结演讲稿

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团结月”凝铸兄弟情

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意。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隆重召开新疆首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发出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倡议,将每年5月定为全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从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天山南北广泛开展起来。

每年5月春暖花开时,新疆各地的农村牧区、工厂矿山就荡漾起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之风和政策之风,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报刊、广播、电视宣传,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带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团结互助蔚成风气。

20年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针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动,自治区党委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使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无处藏身。民族团结教育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同时,一大批德才兼备、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已达34.8万人,占干部总数的51.8%。随着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的第20个年头,各地不仅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报告会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而且举办了一系列的电影周、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自治区各家新闻媒体通过对20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回顾和评论进行宣传,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

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他视柯尔克孜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履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鲜血,累计鲜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多次获得各级政府颁发的民族团结模范称号。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党中央表彰了一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位始终如

一、扎根边疆缔结各族人民兄弟情谊的人民医生也名列其中。

在并肩建设社会主义、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当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像吴登云这样无私奉献的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从1982年至今,新疆共表彰奖励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748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273名。

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一位普通工人,今年夏天为了抢救不慎落水的汉族儿童,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地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在各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杨忠贤,巴里坤草原上的一名乡村医生。他为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妇女接生3000名婴儿,挽救了数百濒危病人的生命,培养出上百名弟子在草原上救死扶伤。在他死后,哈萨克牧民破例第一次用自已的风俗接纳了这位汉族兄弟,将他安葬在雪山脚下的哈萨克族部落墓群中。

阿布旦,阿勒泰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牧民。1996年冬天,阿勒泰地区遭受3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上百名汉族矿工被大雪围困在离阿布旦家毡房不远的地方,随时有生命危险。阿布旦毅然把自家储备的面粉分给断粮的人,把自家正在怀胎的8头奶牛宰杀,将牛肉分给饥饿的汉族弟兄。他让冻伤的矿工住进自己的毡房并让儿子冒着被大雪埋没的危险踩着雪橇下山送信。他说:“为了挽救汉族兄弟的生命,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和危险,也要把信送到。”

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树立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出一种人人讲团结、个个争先进的氛围,推动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新疆各族百姓的心中。热爱民族团结的无数群众,在生活和工作

中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地贯彻民族团结的精神,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默默付出。

团结稳定促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新疆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新疆的发展。20多年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000多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占60%以上。这一时期,新疆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立起以农业为基储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一批大型骨干项目的完成和生产能力的实现,使新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大加强。

棉花和石油是新疆两大优势资源,在中央政府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这两项资源已经变成新疆的支柱产业。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这几年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各族群众掌握生产技术,使得棉花连年高产,棉农收入稳步增长。随着塔里木盆地和 准噶尔盆地两大油气田不断探明新的储量,新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也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巨大实惠。伴随石油开发进行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南疆人民的出行不便和照明问题,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

新疆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世居高原和沙漠边缘,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各族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特别艰苦。解决这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始终是自治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工作。去年,新疆30个贫困县市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138元,比“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前增加了570多元,农牧区的贫困发生率从1994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4.4%左右,贫困地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新疆对内对外的经贸合作,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无论是首府乌鲁木齐,还是南疆重镇喀什或西部边城伊宁,到处都是一派和睦安宁的景象,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者。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在新疆这片祖国西部的热土上,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演讲稿与科学家 获奖感言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文章导读:如果问我,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我可能无法很好的诠释它。但是,当我看到一个个贫困家庭搬进廉租住房时的灿烂笑容;当我看到一片片荒山被绿荫覆盖后的郁郁葱葱;当我看到一座座的工矿企业上空又重新拥有的蓝天白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回顾中华民族的前进之路,一路走来,我聆听到了一首又一首澎湃的歌。从“五四运动”莘莘学子“反帝反封建”的呐喊,到抗日战争铁血男儿奋勇杀敌的怒吼;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迈宣言,到“坚持改革开放绝不动摇”的铿锵之声,每一首歌都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进行曲,每一个音符都是东方巨龙腾飞的脚步声。那是,那个年代最凝心聚力的大合唱。那是,那年代让人激情飞扬的最强音。聆听这里的每一首歌,我的心中总会激荡着无限的豪情;重温这里的每一首歌,我的身上就会升腾着滚滚热血。

于是,我寻找。寻找着属于这个年代的最强音。

当党的xx大把“科学发展观”庄严写进党章时,当“科学发展观”春风般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时。我明白了,这就是我要寻找的最强音。要不然,它怎会发出如此振人发聩的声响,让我的心抨然而动?要不然,它怎会闪烁如此夺目的光彩,让世界为之一亮?

“科学发展观”,它就是这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号角,它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如果问我,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我可能无法很好的诠释它。但是,当我看到一个个贫困家庭搬进廉租住房时的灿烂笑容;当我看到一片片荒山被绿荫覆盖后的郁郁葱葱;当我看到一座座的工矿企业上空又重新拥有的蓝天白云;当我看到小朋友拿着免费课本时的兴高采烈;当我看到没有税赋后农民的轻快身影,我才逐渐地明白,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廉租房里的欢笑声、校园里的读书声、城市中鸟语声,农民们劳动的欢声笑语,不正是“科学发展观”中跳动的音符吗?不正是这个时代最强音中的音阶吗?

第 1 页 共 5 页

我要加入“科学发展”的大合唱中唱响自己的声音,我也想在“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最强音里添入自己的元素。也许,有人要问,普普通通的你,凭什么说这样的话。是啊,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不久前碰到的一幕场景,让我找到了答案。

会昌西江镇有个69岁的许大爷,因为儿子儿媳在车祸中双双离世,只剩下一个孤寡老人携着一个年幼的孙子。每每小孙子有病,老人总是顾忌着要花多少医药费,只好让小孙子挺着、挺着、挺着!后来,党和政府把的无限关爱带给了他:进农村合作医疗,不交钱;小孙子上学,不交钱;列农村五保户,每月还送钱!前不久,当我把一袋米、一桶油、几十元的看病补贴送到他手中时,他动情地说:“闰女,我以为儿子儿媳没了之后,再也没人理我了。没想到党和政府竟把我们老百姓的病痛冷暖放到了心坎上,真是前世修来的福份呀!”

朋友们,听到了吗?这就是百姓的心声!就是时代最强音的回音。是啊,一袋米、一桶油、几十元钱,虽然普普通通,只要做了,老百姓就记住了,就给了我们回音。

的确,一个人很渺小,声音也很微弱。一件小事很微不足道,效果也很小。但是,当我们千千万万的人一起,人人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每一件小事,那怕只是随手关一下灯,顺便给垃圾分一下类,起身让一个座、斑马线上停十几秒。就这么简简单单,就这样每个人发出一点点声音,那么,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最强音就将响彻云霄。当每一人都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时,那么,这个声音将是最动听悦耳的交响乐、将是最和谐优美的进行曲。

谢谢大家! 第 2 页 共 5 页

科学家 获奖感言

获奖感言:像科学家那样去奋斗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我代表uc团队,参加了在福州举行的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这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级别、最高水平、规模最大的科技盛会之一。

今年年会的开幕式安排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上偌大的场馆座无虚席,到会的有4000多名中国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代表,100多位两院院士,中科院的老院长们、中央主管领导等悉数到场。这也是我参加过级别最高的盛会了。

与我以往参加过的大会不同,在科协会议上,少了一些官样文章,洋溢的是科学家们的真知灼见。科协主席韩启德的开幕辞非常精彩,他用非常质朴和洗练的话语,阐述了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听了很受感染,从中我能感受到一位优秀科学家的气质,忧国忧民,为振兴中华、发展中国科技事业所做的不懈努力。这正如林则徐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就是在这样一个异常隆重的盛会上,周光召基金会,向uc团队颁发了“应用科学奖”。

这个以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是科协大会上最重要的奖项。

在会后的晚宴上,基金会的顾问们(包括原中科院的老院长,和在任的副院长)透露出这个奖项背后的故事:这个基金会前后筹划了7年时间,奖项由周院长率领的独立评委会评定得出,周院长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评选过程完全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并且奖项以周光召的名字命名,凸显出奖励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在他们心目中,这就是中国的“诺贝尔奖”

本届获奖者是4位:

第一位是57岁的地质学家——多吉院士,他是藏族唯一的一位院士。在西藏高原上,从事地质勘探工作20多年,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中国第一口地热高产井——羊八井热田深部高温资源开发性勘查工作。

第二第三位是材料学专家,57岁的益小苏博士,从事航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45岁的杨锐博士,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

uc团队是这个奖项中,历届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it界唯一获此殊荣的。在开幕式上,大会向在场的全体代表,介绍了uc团队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与其它获奖者相比,uc团队是那么的特殊。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也不是博士导师,更加不是科学院院士和首席科学家。因此她的出现是格外的引人注目的。

记者:你对有志于科研的青年们有什么建议呢?

切哈诺沃:我不知道人们能从我们的经验中学到多少东西。我们的国家(以色列)进行科研的方式与美国乃至现在的欧洲很不一样。以色列频繁地处于政治**中,科研经费极其有限,政府也并不把科研放在国家战略的首要位置。因此,在选择课题方面,我们不必去随大流,跟着所有人一起去搞蛋白质合成、dna或者研究基因组,而是更应该从本质上去发现真正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以色列人来说,不随大流才是取得竞争力的关键。而一旦选定方向后就应该相信自己的选择。

记者: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赫什科:我为我的家庭、我的研究所和我的祖国感到高兴。

记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你预料之中的事吗?

赫什科:不。那天刚好放假,我和4个孙女野餐。

记者:获得诺贝尔奖会给你今后的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赫什科:我将继续我的实验室工作。但或多或少地总会受一些影响。我将不可避免地接受到更多的邀请。但即便如此,我相信自己仍能做出一些贡献。

记者:20年前当你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它会使你获得诺贝尔奖?

赫什科:我知道这项工作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我从来没有等待荣誉的降临。要知道20年前全世界每年只有10多篇关于蛋白质降解的论文,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四位数。

记者:你对那些有志于摘取诺贝尔奖的青年们有什么建议?

赫什科:应该说是对那些有志做科研的人们,而不是为了摘取诺贝尔奖的人们。我希望他们能够用独特的新奇的眼光发掘真正重要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并不一定是该学科当前的热点。然后就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诺奖科学家获奖感言:我们很好交换了研究成果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共同获得XX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位科学家在得知获奖后分别对媒体发表了简短的获奖感言。

阿尔贝·费尔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受宠若惊,非常感动,我为能够与彼得·格林贝格尔共享这一奖项而兴奋不已。我们刚刚交谈过。我们总是很好地交换我们的研究结果。”

两位科学家的发现使得小型大容量硬盘得到广泛应用。费尔说,“能够看到我们的发现所产生的威力实在是太棒了!”

彼得·格林贝格尔在接受瑞典电台采访时说:“有人告诉我,如果有从斯德哥尔摩来的电话,那只能是诺贝尔奖(通知)。”他说,“正有一大群人站在我门外”,他打算跟他们“来一杯香槟”。

上一篇:科学体验活动研究报告下一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