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2024-04-18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共11篇)

篇1: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作者:肖麦

“科学”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无处不在,小至在我们的身边,大至在充满神秘的宇宙中。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科学的环境,怎能不被他吸引住呢?它隐藏着的奥秘吸引着你;不可思议的结果吸引着你;千奇百怪的谜题吸引着你……总之,她的诱惑力是你难以抗拒。我已经深深地爱上它了。

记得我9岁的时候,在乡下奶奶家做过一次科学小实验,那次的实验使我更加的爱科学,那天的情景人历历在目……

那天,我一个人悠闲的躺在院子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温暖的阳光,看着我刚买的《科学100法》,这日子实在是难求啊!我看着——看着,突然被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想勾魂一样把我给勾住了——“用纸把水烧开”,这个实验吧我的好奇心从老李给放出来了。

不知不觉我已经搬来了桌子,把书上要准备的东西都准备的妥妥当当。我按照书上的格式一步一步来,不敢有任何差错,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实验,争取一次就成功!开始把架子搭好,然后把纸搭成锅的形状,再把火点上,我刚准备把水倒进去,眨眼间我的锅已经变成灰烬了。我的怒火涌上心头,破口大骂起来:“什么破实验嘛,根本都是骗人的,怎么可能把纸烧开嘛,纸一碰火,不就变成灰啦!我刚准备走,一只小蚂蚁吸引了我的注意,它正背着一个体积比他大2倍的食物向前爬,刚背上就掉了,我不屑的笑了笑,但他还是不肯气馁,它第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不知来了多少次,但它都不肯气馁,最终成功了。

我恍然大悟,连一只蚂蚁洞能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更何况我这个大活人呢?

于是,我又开始了我的实验,第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终于成功了!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从这次的实验中我明白了科学的——真谛,科学中有许多隐藏的奥秘等你来解开,关键在于你怎么解开,有没有坚持不懈?有没有持之以恒?有没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探索科学就像吃饭一样,不在于你吃不吃,而在于你怎么吃?怎么去品尝其中的甜美。

我更深刻的爱上了科学,我还知道科学的奥秘只会等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这个道理我已领略。因此,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为现实。

科学就像是一个广阔无垠的大海,而我们就是一些鱼儿,虽然现在在大海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遨游着,但是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水里就可能没有了氧气,我们就必须换另一个地方来生存,这样换来换去,这个海洋会被我们污染了,到时候,我们没有干净的海洋生存,就要寻找另一片海洋了。这就是我们所寻找的科学,只有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努力,才能有更美好的家园来让我们生存。

让我们一起来学科学,一起去爱科学吧!

篇2: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动物园中的大象有多重?你能用一支弹簧秤称出它的重量吗?看到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会说:“这不可能吧?弹簧秤会断掉的,动物园里最小的一头大象就有两吨多重,而且它有二米半高,二米宽的庞大身躯!”但事实上,有人还是用一支小小的弹簧秤把它称出来了,而且准确地得出了2.4吨的答案。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的大哥哥运用的是杠杆原理。听起来挺高深的吧,但想想平时在公园里玩翘翘板,小朋友不是也能把爸爸妈妈给翘起来?这是一样的道理啊。

家里装修的时候,许多小朋友都看到玻璃店的叔叔能轻而易举地把大块玻璃分割成各种小块。当然,他们都有一件“独门武器”,那就是金刚钻。可是如果没有金刚钻呢?我就只能对着那些需要分割的玻璃干瞪眼吗?几位正在上高中的大哥哥就想了一个好办法,一卷棉线,一点煤油,一根火柴,一桶冷水,这些简单的材料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随便找到的,你只要把棉线用煤油浸湿,然后在玻璃上缠一圈(沿着你想分割的线,要缠紧),然后点燃棉线,当火一燃尽,迅速把玻璃没在冷水中。这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浸过煤油的棉线在燃烧时,把和它紧贴在一起的那部分玻璃的温度在瞬间升高,玻璃遇到冷水后,就从棉线缠绕的部位裂开了。

篇3:爱自然爱科学

首先,我们应把握单元学习的主题。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与环境”,文章都表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阅读本单元,我们会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和重要性,唤起自己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与其他单元不同的是,第六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介绍了航天、克隆、基因等高新科技知识。阅读本单元,我们会获得许多新的知识,了解许多新的领域,也会为人类不断探索自然奥秘取得的新成果而自豪,我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激情和决心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其次,我们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总体说来,我们应根据文体的特点,运用学习各种体裁文章的常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第五、六单元的9篇课文(不包括自荐课文),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体裁多样。根据文体的特征进行阅读, 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我们可以运用勾画圈点读书法和生疑发问读书法, 或自己总结的其他方法来进行阅读。分而言之, 学习第五单元,除要掌握作者表达观点的技巧外,还要学会欣赏雅致的语言, 并将文章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第六单元,可以先浏览四篇文章,再选择阅读其中一至两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发现问题,并在互动和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再次,我们应寻求单元专项学习的突破。学习“诵读欣赏”,我们应聚焦其中的古代诗词,做到会读、会背、会默、会赏、会用,含英咀华,得其精髓。

学习“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 投身课外语文活动。比如第五单元的“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我们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开展交流,学会倾听、应答,培养视听能力,提高视听效果。

学习“写作”,我们要学会在记叙中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表达真切的感情。我们要明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能根据主客观需要自由阅读和写作; 要写真事,抒真情,说真话,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学习专题“汉字”,我们要了解汉字的发展、汉字的构造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自己热爱汉字的兴趣,培养自己研究汉字的能力。

篇4:小学科学学科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工作重点是: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课程实施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注重专业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

本学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构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展开研究,群策群力、共同探讨。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1、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初拟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2、加强对全市科学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

(1)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2)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二)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加强课程管理,要引导学校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杜绝违规行为。

2、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学术研讨。

3、加强新教材的培训力度。指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4、整合全市教科研力量,开展专项研究。本专项研究的重要专题是中法合作“做中学”项目研究,深入研究与适度推广共进。

5、根据地方课程资源整合和开发一些较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如家乡常见动植物的研究、家乡水资源的调查研究、蚕桑文化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的内涵。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基地的引导功能,向全市学科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氛围与榜样风范。

3、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性、主题性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2、科学教研员牵头,科学教师选择性加入,全面展开省级重点课题研究活动。

(五)组织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组织《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根据省市教研室有关规定,有关学科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科评优活动;

4、根据江苏省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好全国、省、市有关学科竞赛。

(六)重点加强对青年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科学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1、以青年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

2、通过双向选择,为青年教师确定教学指导(以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3、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引导青年教师开展小型课题研究工作。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研究能力

1、加强教研员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篇5:科学用警

核心提示:

科学规范用警,是提高警务效能、保护民警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确保警察队伍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推进民警身心健康保护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警的无谓伤亡,既是科学用警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各地

公安机关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科学指挥、精确打击、合理配置

对警情和各种突发事件的信息研判,是科学用警和精确指导的前提,也是精确打击的基础和依据。要根据警情合理配置警力,做到用警制度化、规范化。

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王德臣说:“近年来,徐州市公安局对本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案件进行了梳理,经数据统计和科学分析,制定了重大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和案件的处置预案。比如发生群体性事件时,我们首先划分群体性事件的等级,确定主要负责单位,然后各单位按预案明确出警数量和相关职责范围。针对跨省流窜犯罪突出的特点,市局还制定了关城门方案,即刑事案件发生后,我们经过信息研判,分析嫌疑人的逃窜方向,确定重点区域,然后派警力卡住该区域的省、市两级卡口,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关城门 方案实施3年来,我市命案破获率逐渐提升,2009年实现命案全破。”

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卢鹏翔说:“调10名警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调20名!科学用警首先要解决由于警种重叠、职责交叉等造成的警力资源浪费、不能形成合力的问题。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层次和指挥层级快速高效指挥,减少警力使用成本,切忌使用人海战术。比如,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本身就具备信息研判的功能,能实时确定案件的高发时间和地段,从而实现精确打击,在使用警力上更有针对性。”

贵州省毕节地区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罗仕华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将具有某种特长的民警安排到有利于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优化各个岗位民警的年龄结构,一方面科学配置了警力,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该岗位的实战能

力。”

【关键词】:安防意识、战训水平、装备防护

在日常执法中,民警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各级公安机关在教育训练中需要注意民警各种规范动作的养成以及战术素养的提高,并使之能规范、熟练地使用各种单警装备,确保实战时能追得上、打得赢。

湖北省咸宁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吴敏说:“警察的主要职责是预防和打击犯罪,如果连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保护百姓、维护一方平安?要减少民警的无谓伤亡,咸宁市公安局的经验是在平时训练中植入自我保护和敌情意识,提升民警

执法的实战能力和技战术水平。”

安徽省亳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曹东晓说:“民警在实际办案尤其是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一旦进入状态,绝大多数都会把个人安危甚至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就想着要完成任务。这是中国警察的职业使命感使然,但是树立敌情意识和防

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方志说:“2006年7月,香港警方教官团到四川泸州警察学院进行警务技能交流。我感觉与香港警察相比,内地民警的个体实战能力并不差,但在自我保护和配合协作的意识方面不如他们,对一些战术细节也不够注意。比如在搜索和盘查时,民警怎么分工、如何站位、怎样做动作等,这些细节都关乎着民警的生命安全。”

甘肃省天水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王兰平说:“作为警察,时刻都要有 上战场的心理暗示。现在基层一线虽然基本配齐了单警装备,但一些民警对警械和安全防护装备的使用水平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基层派出所民警,在执行接处警、巡逻盘查等任务时需要提高应变能力,加强体能和防卫技能训练。”

【关键词】:从优待警、身心健康、维权慰问

各级公安机关要重视从优待警工作,让民警能够及时地休假、休养,定期对民警进行体检,要注重民警维权以及对负伤牺牲民警及其家属的慰问工作,同时努力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保障民警的身心健康。

青海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徐可说:“要从根本解决从优待警问题,首先应从思想政治的高度重视从优待警工作,在政策、制度上下功夫。各级公安机关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

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政治处主任王立力说:“从2008年开始,昌平分局每年组织民警到北京温泉疗养胜地小汤山进行一次每人700元的高规格体检。昌平分局还出台了一项从优待警的措施,就是评出好家属,并争取政府支持,每年组织优秀民警及好家属出京旅游。对民警生病住院的,昌平分局领导必访必问。每逢重大节日,对英模及家属和离退休干部,分局领导也必定上门走访慰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公安局政治处主任肖春峰说:“新疆 7 5 事件以来,针对一线民警维稳工作艰苦繁重、身心极度疲劳的状况,地区公安局强制民警进行调休轮休,并以各种形式慰问和资助民警家属。同时,在各种教育训练培训班上,都安排了民警心理健康辅导课。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我们规定要立即请专家对参战民警进行心理辅导和减压。在维护民警合法权益方面,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向当事人双方作出全面公正的反馈。对恶意投诉或妨碍民警正当执法的,坚决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

篇6:关于科学用警 2

公务员法实施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把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作为推进监狱劳教工作改革发展的根本举措来抓,不断加大管理力度,着力提升管理水平,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新的提高,战斗力得到新的增强,有力促进了全省监狱劳教事业的跨越发展。

一、加强作风建设,树立监狱劳教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始终坚持将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持续、深入、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法律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紧紧围绕公正、文明执法这一核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公正廉洁执法”以及“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全面提升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前不久,司法部领导对我省监狱劳教系统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二是培育人民警察精神。充分挖掘新时期我省监狱劳教人民警察职业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提炼出“崇法崇德、致正致新”的监狱人民警察精神和“忠诚、奉献、进取”的劳教人民警察核心价值文化。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系统内开展了警察精神大宣传、大学习、大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民警论坛、组织演讲比赛、召开学习交流会等形式,使警察精神融入工作实践,成为全体民警的核心价值追求、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三是加强先进典型引导激励。坚持以“争当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排头兵”为引领,着力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全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广大民警争先创优的热情持续高涨。五年来,全省共有67个集体荣记一等功或受省部级表彰,有9个监狱和5个劳教所被授予司法部“现代化文明监狱、劳教所”称号,222人荣记一等功或受省部级表彰,涌现出二级英模汪家杰、“全国三八红旗手”王志鸿、“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于郁山、“全国监狱劳教工作模范个人”徐育鸿等一批先进典型。

二、创新工作举措,构建规范有序的民警队伍管理机制

立足队伍实际,坚持创新、大胆实践,努力在队伍管理科学化上下功夫。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分类、分级考核体系,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单位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民警的特点,分别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创新了民警平时考核机制,在系统内网开通了民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系统,设立民警工作日记载,使日常考核更加精细、高效,努力提升考核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建立监督机制。深化狱(所)务公开,推行“阳光执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促公平、促公正。严格执法考评和执法责任追究,规范警务督察,切实加强对警容风纪、关键要害岗位、重点环节的专项检查。近年来,广大民警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公正廉洁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民警违纪违法案件明显减少。三是健全退出机制。严格执行问责制、辞职制、辞退制,对不胜任或不适合继续从事监狱劳教工作的民警,建议辞职、调出或予以辞退。落实提前退休政策,对符合政策的民警在职级、待遇上给予优先考虑,鼓励其提前退休。

三、科学使用警力,提高警务效能建设实效

篇7: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那么怎么才能让科技新闻“料”足呢?

1 学会“找料”

“找料”说白了就是找选题, 尤其是对做周报的报人而言, 选题是科技新闻出彩的关键。很多人都认为精彩的新闻需要精彩的文字去描写的, 其实不然。

文字、选题相比, 选题的价值更是新闻人应该追求的。所谓“低端拼写作, 中端拼采访, 高端拼选题”就是这个道理。

1.1 靠网络点击

找选题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复杂, 现在网络很发达, 只要轻点鼠标, 就可以在几秒钟内搜索到每日、每周、每月的热点新闻排行, 总排行、时政新闻排行、科技新闻、娱乐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等的分类排行, 哪条新闻最有传播率, 一目了然, 然后从这“一目了然”中寻找你需要的“料”。

下面是新浪2010年6月17日热门新闻点击量总排行榜:

1) 黄晓明默认Angela baby是其正牌女友 (信息时报)

2) 江西3名国土副厅长因涉嫌窃听厅长导致案发落马 (新华网)

3) 京杭甬大运河建设15年耗资74亿仍未通航 (千龙新闻网)

4) 黄奕首度承认分手:他的很多要求我无法接受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5) 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半月激增1万套终现抛售潮 (第一财经日报)

6) 火箭一人乃最具价值交易筹码莫雷送他走必将重建 (新浪体育)

7) 帕金斯右膝两条韧带撕裂绿军内线支柱缺席第七战 (新浪体育)

8) 戴相龙:社保基金将提高中国股票比重至30% (新浪财经)

9) 美防长以大陆导弹为理由称将继续对台军售 (环球时报)

10) 世界杯呜呜祖拉喇叭90%中国造工厂利润不足5% (每日经济新闻)

从上面10则新闻中可以总结出, 只要是和名人、明星有关的话题都是有高眼球率的, 这就是名人效应。哪位国家领导人穿“双星”牌运动鞋就是新闻, 但其他十几亿人穿坏几十亿双“双星”也不会被关注;普通人驾车撞人就是交通事故, 高官驾车撞人首先考虑政治背

景, “我爸是李刚”也将成为一个符号被载入这个时代。去他们的身上找新闻吧:政治家、艺人、富豪、大律师、名作家……

当然与民生有关的话题也是比较受人关注的, 因为它具有贴近性。就如上述排行第八的那条新闻, 关键词一有“社保”, 二有“股市”, 有了这两个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词, 再加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这个较有影响力的人物, 关注度一定不会低。而另一类影响精神生活的, 如关注体育新闻、经济新闻等也是备受人们关注。

1.2 矛盾与冲突

大街上两个人打架, 会引起围观。同样道理, 新闻里的矛盾与冲突也会吸引受众的目光。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微妙纠葛更加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 所以, 凡是反应中美关系的动作, 即使是小动作, 媒体都会连篇累牍地报道。

看了上面的内容, 就知道该从哪里“找料”了吧?好料都是很抢眼球的, 但是抢眼球的不一定都是好料, 比如说与“性”有关的新闻, 掌握不好角度与尺寸, 就会落俗。

1.3 满足“三性”

重要性。有1人失足淹死, 或许能构成新闻, 但一般不会成为好新闻。但如果死者变成了十几个, 就可能成为新闻头条。同样, 看病贵并不是新闻, 但一个病例多收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万, 却会成为重大新闻。数字是反应新闻重要性的指标之一。

地域性。同一条新闻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其传播效果截然不同。一个自焚者如果离自己十万八千里, 你会关注吗?但如果是在你身边, 你就不会一听了之吧。

科学性。对于未知世界, 人类永远是好奇的。为读者揭示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 破除迷信和无知, 是记者的职能之一。看看美国《探索》的收视率, 就知道这类新闻是多么受欢迎了。而科学性中往往包含着知识性、趣味性。

以上几个特性, 某个选题具备的越多, 其新闻性越强、传播率越高。如果不能四个具备, 把某个特性做到极致, 也是很有价值的。

2 学会“爆料”

“爆料”是一种新闻炒做字眼, 百度词典上解释说, 爆料就是一些人跟踪和偷拍一些个人行踪和隐私, 还有一些真实的奇闻事件, 通过媒体、报纸、杂志等平台说出来。

这里说的“爆料”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指如何将“料”爆出新异, 换句话说, 就是在采写时如何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 打破常规来揭示主题, 用个时髦的词概括就是“求异思维”。

何谓“求异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对求异思维的定义是:从新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据此, 对新闻采写中的求异思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记者在思维过程中, 不依常规, 让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 从多方面寻找答案, 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 探求多样性的结论。因而, 求异思维也称为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其表现形式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变形思维等, 都是新闻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近两年的新闻报道中, 有一种现象颇耐人寻味。当社会生活涌现某一新闻事物或新闻人物时, 众多新闻媒体往往一哄而上, “狂轰滥炸”, 将其“炒”得沸沸扬扬。有人称之为“飞蛾效应”, 将新闻媒体喻为争先恐后“扑火”的飞蛾。这些报道大多角度相似, 观点相近。只有极少数媒介独辟蹊径, 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 结果在公众中的口碑更佳。

举个例子。1995年下半年, 《经济日报》以《1元2角的官司值不值得打》为总标题, 系列报道了福建省龙岩市一位法律工作者因公共电话亭多收了1.2元电话费, 与该市电信局和电话机主人对簿公堂一事。因这件诉讼案的标的仅为1.2元, 人们的看法不一。随后, 多家媒体也陆续关注此事进展, 并断断续续报道了此事的前后, 摆出了各方意见。后经调解, 原告撤诉, 被告退还多收款项并赔礼道歉。按说此事已画上圆满的句号, 但《经济日报》记者不满足于这个结果。他提出另外一个思维起点:假如这位消费者不是一个法律工作者, 情形会怎样呢?它让思维朝着不同的方向扩散……根据这一思路多方寻求的结果是得到了新的信息:这件事反映出来的绝不仅是消费者懂不懂法律、懂不懂自我保护的问题, 或者“1.2元钱官司值不值得打”的问题, 实质在于公用电话经营中缺乏竞争。没有竞争, 就谈不上优质服务, 谈不上优胜劣汰, 多收你钱也不怕。而其背后是“邮老大”的政府性垄断行为在作怪。

记者将这种思维的结果写成《假如他不懂法律》的报道, 给人颇多的回味和启发。在这里, 求异思维大大拓展了题材本身的内涵, 并使主题得到了深化。

3 学会“炒料”

“炒料”与“炒作”看似相近, 其新闻效果也许同样轰动, 但是运作模式却完全不同。“炒作”是一种非常规的新型传播模式, 是一种不断翻新的商业技巧, 基本的目的是人气, 也就是大众的注意力, 最终目的是名气和金钱。“炒料”就是要求记者在新闻的深度上下功夫。尤其是周报记者, 深度, 是周报在即时新闻时代取胜的关键。

要把新闻做深, 首先做到在采访时不要放过每个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 新闻记者要有“福尔摩斯”的观察力。新闻现场往往有很多关键细节能反映出新闻的本质, 找到它, 并挖掘下去, 就能把事件的脉络捋出。比如, 一年冬天, 在北京海淀万泉河发生一起妇女落河的事件, 路人们纷纷下河施救。这种见义勇为的事情多了, 见诸报端的也不少, 如果不是路过的记者仔细, 发现其中有一名见义勇为者穿着军裤和病号服, 十分特殊, 这件落水事件可能不会见诸报端。经过记者采访, 发现那名穿着军裤和病号服的人是一名在附近309医院治病的军人, 出来散步时发现此事, 冒着加重病情的危险, 跳入冰河。这个细节的加入, 使一个普通突发事件多了一层人性的深度。

其次要多交朋友发展线人。多个朋友多条路, 在负责的口内、社区或领域广交朋友, 将会给你带来用之不竭的消息源泉。线人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职业, 热线机动记者尤其应当多发展这样的线人, 使自己更加耳聪目明。跑口记者在口内应注意发展“官民两条线”, 毕竟有些话题让官员直接表态不是很方便, 这时行业内的专家、研究者的发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第三动态事件一追到底。我们常常忽略身边的一类新闻资源——我们曾经报道过的新闻人物或事件现在怎样了。很可能以前你做的一则常规报道, 现在已发展成为重大的事件。因此无论编辑还是记者, 都应当在留存报道资料的前提下, 经常回顾一下, 看那些似乎陈旧的选题, 在今天能否生成一个新的主打。

第四切忌扎堆相互串题。在一个新闻发布会场, 或一个突发事件的现场, 你经常会遇到外报的同行。大家可能是以前的同事, 或哥们儿, 一起采访也确能给不愿意透露消息的当事人以压力。但这时你要注意了, 别只顾着哥们间配合的热热闹闹, 等大家的稿子第二天见了报, 大吃一惊的可能正是你。因为人家对现场细节的挖掘、事件深度的思考很可能都远胜于你, 而你所写的人家都有。别相互串题, 再熟的哥们儿在这时也存在竞争, 开动脑筋, 设计优于他们的独家问题, 才是大家在集团采访时应注意的。

篇8:小学科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保护大自然

学科:科学

类别:活动方案

年级:小学四年级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保护大自然的意义。

情感目标:

启发他们爱护周围的草木虫鱼鸟兽及其所栖息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研究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查资料了解全球自然环境受损害的一些实例。

2.查找有关沙尘暴对我国部分城市的影响的真实材料,以及有关湖泊的污染情况和生活中的一些环保现象。

3.调查我国方便筷的使用情况。

4.种资料所记载的近百年来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日遭受到的破坏所产生的恶劣后果,以及有关全球变暖、暖冬现象、沙尘暴、酸雨、旱灾、水灾的产生。

5.网上查询更多有关大自然所遭受破坏情况,以及如何保护大自然的方法。教师准备:

1.录音机、录象带、电视机。

2.录像(录像带内容播放各种有关如何保护大自然的方法。)

三、活动时间:一星期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阶段。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通过观看录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如何保护大自然产生探究兴趣。

组织形式:集中观看

评价方法:师生互评)

1.导入:

一个美丽的,对人类有益处的湖泊、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和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它们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他们遭受破坏之后又会怎样?下面请观看一段关于大自然的录像。

2.谈话,师生互说。

a湖泊遭受破坏后产生的严重后果。

b森林和草原遭受到破坏后引起的严重后果。

C如果在草原上无限制的放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自主探究阶段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说出想研究的问题,让问题成为一种“自助餐”,成为一种从“我”出发,而选择的“自助餐”,体现科学课程新的教学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第一步:看到这些问题,你想研究什么?师据生说归纳如下:

a、湖泊为什么越来越小?湖面缩小带来一些什么不良后果?长此以往,湖泊消失,会产生什么后果?连降暴雨和久旱不雨,还有湖泊一类的天然的水库来调节水量吗?

b、森林破坏了草本植物会怎样?土壤和水分会怎样?植食、肉食动物会怎样?试描绘整个森林破坏后的可怕景象?

c、如果在草原上无限制的放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植食、肉食动物会怎样?试描绘整个草原破坏后的可怕景象?

第二步: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合作探究据

第三步:据生所查资料,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

a、结合实际情况谈长江的污染情况,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b、草原破坏后可出现沙尘暴现象,该如何防止。

c、如何保护益鸟益兽和稀有生物。

内容

项目现状治理方案(或措施)

湖泊

森林

草原

保护大自然的建议:

第三步:写出自己选定的研究成果,选代表全班交流。

(三)写出自己选定的研究成果。选代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用探究性学习为核心进行环保教育,以学生经历地考察、调查和走访等探究活动和实际事例创设情景,达到环抱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1.以沙尘暴、森林、一次性木筷为例。

生:“中国森林覆盖率仅为白分之十三,若用人头比喻,就好象秃子头上只剩几根毛一样。

生:13亿人一年用的一次性木筷,相当于吃掉了50万棵大树,触目惊心啊!

生:由于森林的减少,2001.2002年初在我国大西北连续发生沙尘暴的事。生:我查到我国在农村鼓励农民使用太阳能灶,减少树木的砍伐及燃烧木柴带来的危害,我认为应在全国推广。

生:„„

2.以长江水质污染的情况为例。

生:我看到校食堂的师傅正在洗碗,盆子里、桶里泛着厚厚高高的白色泡沫,这些泡沫流到河里会使水中的动物死的。

生:近几年江面已经发生几次大面积的“水华”,而每次都发生在春节前后,人们此时饮用水时会感到有异味。

生:2001年水面上还有“水葫芦”漂过,这在江面上是很难看到的。生:„„.师:假如你是生活在江边的居民或人大代表、嘉峪关市的市长、环保局长、法院院长,如何处置江水被污染的问题?

3.有关资源的再利用

生:我在网上查到在先进国家垃圾通过分类、减量,有用资源再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三个阶段,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过程。

生:在日本孩子们很小就接受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如喝完牛奶后的包装盒,他们会剪开、洗净、平整堆放,最后打捆成政府要求的尺寸大小,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堆放,决不随手乱扔。

生:废电池以前被我们作为生活垃圾处理,致使大量的贵重金属、碱性溶液、炭粉等排放到环境中,既浪费了资源,有污染了环境,现在交给老师统一放在我们学校的废旧电池回收站里面,还要大力宣传不能乱仍废旧电池呢!

生:„„

篇9:五年级科学科教学计划

科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为做好本学期本班科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如下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切

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式,一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整体学习状况:五(1)班共有学生43人,上学期期

末考试平均分居全镇同级同科第一名。本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较差。

2、上学期学生统考的成绩分析: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导致学习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在上学期的考试(总分50分)中,成绩在40分以上的有9人,有26人及格,成绩在20

分以下的有5人。全班平均分32.1分,成绩很不理想。

3、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庭和学校偏重于语文、数学两科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感情。

4、学生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沉和浮因素。要让学生明白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掌握浮力的概念。通过动手让学生深入了解沉浮因素,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单元:热的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明白液体、金属的热胀冷缩;热是怎样传递的,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第四单元:本单元讲的是地球的运动,地球上为什么昼夜交替?

为什么“北极星”不动?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为什么有“极昼”和“极夜”?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所发生的这些基本自然现象的原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研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课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加强教师自身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育教学方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得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3、做到“精讲多练”,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知识。

篇10: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本学期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应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五、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

一、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

二、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

三、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成绩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

篇11:苹果树需肥规律及科学用肥

苹果树根系无自然休眠期, 外界条件允许的话, 能全面不断生长。但是, 不同生长期生长强度略带差异。通常情况下, 根系每年内有3次生长高峰。而随着开花和新梢的加速生长, 根部发育进入衰长期, 营养吸收多数靠上年贮藏的养分, 施肥不到位不合理将影响全年产量。由此, 文章就苹果树需肥规律及科学用肥的相关问题做要点阐述, 以供参考和借鉴。

2 苹果树施肥不科学现状

科学施肥, 对苹果树长势影响很大。但是, 很多果农不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 不能根据果树长势需肥规律科学施肥, 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 影响果树的良好生长。具体体现在:

2.1 用肥种类单一

苹果树用肥, 种类较单一, 而且, 偏向传统。不少果农, 仍以尿素、碳铵、过磷酸钙等为主, 像是专用肥、微量元素肥、有机肥等施入量较少。

2.2 不能根据生理需肥施肥

施肥时间把握不准, 未能根据果树的生长生理需求特点, 适时合理用肥。而且, 常常会因为“农事”的冲突, 提前或推迟用肥。甚至不科学地选择在最忌讳的时期用肥, 比如:秋季大量施氮肥、春季开沟施基肥等等, 都是不科学的。

2.3 施肥部位不到位

在施肥的部位上, 不能将肥料施在最有效的部位, 即吸收根的周围, 而是施在树盘内, 靠近主干的浅表层。

2.4 随心所欲施肥

在施肥的数量上不能依据立地条件、树龄、树势、产量等因素, 确定合理的施肥量, 随心所欲, 不是太多就是偏少。因此, 采用“四佳”施肥方法, 进行科学施肥是当前果树土肥水管理的实际需要。

3 苹果树需肥规律

在不同的树龄阶段, 苹果树生长需要养分, 吸收利用的效果, 都存在不小的差异。

3.1 未结果幼树

对氮肥的吸收, 随气温的不断升高, 氮肥吸收量渐高。通常情况下, 8月中旬为氮肥吸收旺季, 后期随气温降低而略减。由此, 幼树对氮的吸收与温度关系很大。

对磷肥的吸收, 比较氮肥而言, 需求规律大致相同。但是, 总吸收量要低于氮肥不少。而且, 需肥规律高峰值不显著。

对钾肥的吸收, 果树发芽后, 吸收随新长旺枝的生长而增加。通常情况下, 在6月中旬吸收达到旺期, 之后随持续的生长而确保等同的吸收量。待后期生长停止, 吸收量骤降。

3.2 结果成树

对氮肥的吸收, 不呈现明显起伏状态, 新梢枝停止生长, 果树迅速膨大, 而后气温升高。但是, 氮肥的吸收量变化不大, 能始终保持这种状态, 一直到秋季, 吸收量开始降低。

对磷肥的吸收, 与幼树吸收雷同。不同在于, 吸收量略大, 有明显的峰值变化。

对钾肥的吸收, 比较幼树而言, 差别较显著。新树梢停止生长后, 果实进入膨大期, 对钾肥的吸收量依然很大。在采收之后, 钾肥的吸收量锐减。

4 科学施肥应注意的问题

4.1 施肥原则

施肥应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相结合, 以控氮、稳磷、增钾、补钙加微生物有机肥为原则。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重施基肥。追肥与叶面肥相结合。基肥施用量要占全年施肥总量的70%以上, 追肥占总量30%左右, 可分2~3次追肥, 叶面肥在果树生长期根据叶色和长势变化补充喷施, 缺啥补啥。施肥要与灌水相结合。

4.2 施肥部位

在根系发展中, 毛细根为吸肥最主要的器官。由此, 准确的施肥部位, 应集中在毛细根。通常情况下, 水平根的分布, 约为根冠的1~2倍。但是, 有很大一部分是集中在根冠投影的外缘或稍远处。根系的垂直深度主要集中在40~60cm深的土层中。因此, 追肥应以树冠外围40~60cm为最佳部位。有机肥应结合深翻改土施入, 改土探度以60~80cm为宜, 施肥部位应在20~40cm部位。

4.3 施肥种类

果树肥料分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有机肥有堆肥、沤肥、人畜粪尿、饼肥、绿肥等。无机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 (混) 肥、微肥等。生产中, 应在多施有机肥的基础上, 巧用果树专用肥、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元素肥料才是最佳肥料结构。改变传统的“只重视氮肥, 不重视磷、钾肥;只重视化肥, 不重视有机肥;只重视地面肥, 不重视叶面肥”的施肥习惯。

4.4 施肥数量

苹果树最佳的施肥数量, 因树龄、树势、结果量、土壤肥力等等, 而有所差异。由此, 最终确定的施肥用量, 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通常情况下, 科学合理的施肥, 幼树用基肥, 施用量用1 000~2 000kg/667m2, 通过改土深施用肥。果树未挂果, 追肥以氮肥为主。每株用肥, 纯氮在0.2~0.4kg, 折合为尿素, 用0.55~1.1kg/667m2。果树开始结果, 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量较大, 氮磷钾的用量, 严格控制在1:1:1。一旦进入盛果期, 基肥的施用, 达“斤果斤肥”或“斤果斤半肥”的标准。在此, 每株果树, 用纯氮, 每次0.4~0.6kg, 氮磷钾用肥比例在2:1:2为适中。施肥用专用肥的话, 完全可参照一龄用一斤的标准, 逐渐递增用肥。上述介绍的果树用肥标准为全年肥用要求, 每一期用肥的施入量控制在上述的1/4即可。

参考文献

上一篇:紧握科普契机之手高一作文下一篇:一年级续讲故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