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研究基地汇报

2024-04-09

软科学研究基地汇报(精选6篇)

篇1:软科学研究基地汇报

申报“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学校”汇报材料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3日 来源: 浏览: 160 次 评论:0条

申报“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学校”汇报材料 郴州市第六中学

郴州市六中为市教育局直属初级中学,现有62个教学班,学生3700人,教职工235人,其中高级教师87人。多年来,学校坚持“现代化,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我市基础教育领域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湘名校”、“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示范学校”、“湖南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湖南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郴州市中小学两项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郴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郴州市校本研训示范校”、“郴州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学校”、“郴州市十佳文明学校”等。

根据《关于开展郴州市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学校评选的通知》(郴教科字[2014]10号)要求,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教育科研的规范化建设,促进教育科研更好地为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现结合我校实际,特申报“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学校”。有关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带头参与科研,“科研兴校”意识鲜明。学校一直以“科研兴校”为打造湘南品牌学校的强大引擎,积极依托科研推进学校发展。成立了以郭洪波校长为组长,李淑琼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室领导、年级组和学科备课组组长为成员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郭洪波校长、罗柳莉书记、李淑琼校长、吕贞校长、教研室主任等都是现有科研课题主持人。学校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充足,在委派教师外出培训考察、改善教学硬件条件和教研成果奖励等方面,都竭尽所能,不余遗力。(近两年学校派出参加各类国培、省培的教师已逾185人次,还有校本研训的网络培训是几乎人人参与。这三年,学校花在教师培训上的经费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

学校先后拟定了《郴州市六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郴州市六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郴州市六中校本研训工作方案》等,为校本研训规划出宏伟蓝图和实施措施,使研训有目标、有步骤、有实效。学校加强对学科教研的指导管理。利用教职工大会、暑假校本培训等时机,学校领导经常向教职工宣讲课改形势和课改理念,请进上级专家进行科研培训。学校还将校级领导分派至各个学科组,负责对学科研训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学校教研工作管理有序、实施得力。近二年内学校先后申报成为“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示范学校”、“ 郴州市十佳文明学校” “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市校本研训示范校”等。

二、校本研训特色鲜明,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确立了“立足整体,均衡提升;立足常规,追求实效;立足长远,保障未来”的教师培养总思路,构建出“专家引路,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三维培训空间,以“引进来,走出去,重实践,重总结”为主要培训方式,建立了“互帮互学,师徒结对”的教师培训框架和多样式、多渠道的培训平台,走出了一条强师魂、提师能、扶新手、育名师的特色之路。

学校建立了“在质深教师中打造品牌,在中青年教师中造就骨干,在青年教师中推出样板”的分层培养机制。选拨富有教学经验和实干精神的学科骨干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建立了学科研训的骨干教师队伍。每年借助“名师讲坛”、“骨干示范课”、到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推介名师,打造品牌,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借助各级各类教学比武、说课评课活动,培养能手,确立骨干,扩大中坚力量;借助“岗前培训”、“师徒结对”等活动,训练新手,培养后续人才;通过“听课会诊”、“以强扶弱”的方式,帮扶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的教师。这些分层培养的方式方法,使学校师资既有阶梯式的发展目标,又有整体性的提升效果,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清晰,打造出了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接近40%,硕士研究生8人,学校领导班子连续十三年被评为“市教育系统优秀领导班子”,学校党总支历年均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名优教师,近三年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教师已有20人之多,2013年十二名教师被确立为市级骨干教师。

三、科研制度建设完善,校本研训追求实效 学校建立并完善了《郴州市六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郴州市六中校本研训工作方案》、《郴州市六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校本教研制度》、《教师帮扶培养制度》、《集体备课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校本研训规章制度。学校还设立了一系列研训奖励制度,每学期评选表彰“优秀教研组”、“执行教学常规十佳教师”、“优秀教案”、“优秀班主任”、“课改积极分子”等。学校将教师的工作业绩直接与职称评聘、岗位设置、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挂钩,教师个人教学比武、论文、培训、公开课、下乡送教、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等都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设有教学副校长,直接领导教学教研工作,教研室队伍健全,结构合理,配有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教研员等,各司其责,又分工合作;教研室管理职责明确,教研工作精细而务实。学校每年的教研工作丰富多彩而严谨有序。每期召开诸如质量监测成绩分析、学科组长培训、学科考核、新课改培训等若干次全校性教育科研工作大会。学校先后多次组织备课组长、学科教师,远赴香港、洋思、许市、长沙、株洲等省内外名校,开展教学观摩等研训活动,并及时组织考察成员座谈交流、上汇报示范课,汇编各类考察报告集,以收集考察学习之收获。学校不定期组织新进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党员教师比武课、“新课改新课堂”展示课以及各种学科研训展示活动等。学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到2013年12月止,包括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在内的所有学科都已获得过省市级教学比武一等奖荣誉,其中数学组、物理组、历史组、信息组还获得国家级比武一等奖。

除以上常规研训活动之外,学校今年起集中开展“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学科课例研讨展示活动,以打造研训特色,落实研训实效。“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学科课例研讨展示活动具体实施方法为:1.以学科组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学科教研展示活动,抽签决定展示时间。一年内所有学科组完成至少一次的展示活动。2.研训内容和形式由各学科组自行决定,每次展示活动不少于六人参加(不包括旁听者),参与者在活动中围绕同一主题承担不同性质的任务,分工协调,共同完成。3.各学科展示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展示的活动富有研讨性、实效性,同时在活动形式和操作技术上有可借鉴价值。4.各学科展示结束后须将所有教案、课件、教学反思、评课稿、活动总结等资料,以电子稿方式发送至教研室邮箱存档。5.每次展示活动向全校开放,其他学科老师到场观摩。

至目前为止,学校已有语文组的“借景抒情诗鉴赏”课例研讨、物理组“物理概念课教学研讨”、地理组的“地理位置专题教学研讨”进行了展示,获得了极大的反响。这些活动都围绕某一教学主题,采用“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的形式,进行比较式教学探讨。每个展示活动一般历时二个小时,除当场展示两到三节微型课外,还有上课者的说课反思、三个评课员的评课,教研组长还需将整个活动的前期研磨过程完整介绍给前来观摩的现场观众。因此,每个学科的课例展示活动其实是一个融备课、研课、上课、说课、评课一体化的完整研训过程,前前后后的准备时间不少于二个月,期间历经全组成员的多次反复研磨。教师们一致认为,这种研训展示活动具有鲜明的研究性、合作性和时效性,它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研究,是植根于教学特点和教学需要的务实化研训,是扎扎实实对教师研训能力的促进。其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大家都有一种累并收获着的感觉——收获了在合作中成长的快乐。

“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学科课例研训展示活动,是我校为进一步推进教研教学改革,促进教研校本化和教研管理优质化而创设的研训新模式。这一活动的开展,充实了研训内容,丰富了研训活动形式,扩大了研训交流平台,落实了研训实效,促进了教研组的组织协调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学科研究能力和成员专业素质。这是我校探究学科组建设新途径,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积极尝试。

四、档案建设详实周全,研训资料丰富完备

学校建有网络专页,及时发布学校教育教学各项信息资料。学校每半月出一期《校情周报》,报道学校新闻和教育教学亮点。学校十分重视研训材料的收集整理,档案资料齐备。编辑有教育教研经验汇报文稿、教师获奖论文集、教学比武教案集、课例研讨展示活动资料集、学科评优申报材料集、学期研训简讯集、学科计划活动集、学科研训记录本、集体备课记录本、学科考核成绩统计、教师外出考察汇报稿集、研训工作记录,等等。这些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仅记录了学校教育教学所走过的历程,而且为以后的教育科研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五、课题研究成果丰富,科研条件先进优越

学校各教研组都承担过课题研究,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组参与的“十一五”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都获得过省级阶段性成果奖。语文组的省级课题《古诗文特色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养成》、德育组的省级课题《初中生网瘾问题的对策研究》已进入最后的结题准备工作。语文组该课题已于2012年获得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德育课题中期验收获一等奖,语文组新立项的《读课文,学写作》课题研究也已进入“十二五规划”市级研究项目之列。12年11月,我校成功申报为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以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已经启动,百余名教师成为此项活动的先行先试者。

学校办公条件、教学设备、功能室装备等硬件资源建设均领先于全市同类学校。学校与湘南学院、市电大建立了长期研训合作,为湘南学院实习基地,不定期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提供观摩课。学校现为“湖南省教师培训基地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校”,语文、英语、物理、生物、地理、历史都已成为“教师培训基地校”培训学科,一批学科骨干已登上了市级骨干培训班讲台授课。

六、科研成果日益丰厚,教学质量稳居前列

学校教研成果丰厚,仅近三年内,学校已有30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级教学比武中获奖,教师教研成果(论文、课例、课件、试卷分析等)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202篇(每皆整理编印成学校教研成果集)。语文、物理教研组被评为省优秀教研组,英语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新课改实验先进单位”,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12年我校获评“市校本研训示范校”。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也初见成果,语文组的“古诗文精读”读本在市首届校本教材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学校于2012年被为“湖南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

学校中考7A人数和一、二中公费保送人数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市领先位置,2013年中考再创辉煌:7A比例41.3%,单科A的比例均超过60%,数学、物理、政治达70%。2012年、2013年学校连续获得“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奖”。

七、开放办学广泛交流,示范引领作用彰显

学校实行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内外交流,在推介自我的同时也广收博取,给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接待过香港爱德基金会、澳门新华学校、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中小学校长、长沙金海中学、长沙雅礼雨花中学、长沙南雅中学、常德崇德中学以及本市嘉禾、桂阳、永兴、北湖等县区兄弟学校共计30批次的观摩交流活动。我校与汝城岭秀中学的“手拉手”活动自1996年起,至今十九年从未间断,累计送课68节。2011年又与新疆托克逊县中学结成帮扶对子。近几年,还先后选派胡任华等近十名教师到市十五中开展教学帮扶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英语组以英语基地校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各项培训、示范、交流活动,三年内全体英语教师参与培训90余人次,承担接待香港专家来校考察观摩,上交流研讨课20余节,在与香港专家近三年的频繁交流中,不仅使我校英语教师队伍迅速成长,也为全市英语基地校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主动承接省市组织的各类专家报告会和学科竞赛,近三年来,学校承办的大型学术活动即有: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报告会、全市有效教学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全市农村中学校长培训班、全市初中新课标培训活动、全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艺等学科教学比武等十四项活动,多个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及湘南学院学员也经常来校观摩。先后迎接了魏书生、刘金玉、郑桂华、马智君、廖小平、杨永光等名师专家的莅临指导。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让老师们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长了才干,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1年9月,在郴州市初中有效教学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上,学校作《扬帆奋进创特色,凝心聚力铸品牌——郴州市六中实施有效教学工作汇报》典型发言。

2012年12月,在郴州市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学校作《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坚定不移地走深化课改之路》典型发言。

2013年9月,在郴州市庆祝第29个教师节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学校作《立足均衡,整体提升,大面积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典型发言。

2011年6月《湖南教育》刊发“教育有梦”——青年校长系列访谈之四《校园应该成为师生的“快乐老家”——访郴州市六中校长郭洪波》。2013年《湖南科教新报》、《郴州日报》先后发表《追求卓越,铸就品牌名校》、《名校是这样炼成的》等专题报道,宣传推介了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做法和经验。2013年9月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授予“湖湘名校”称号。

郴州市六中

2014年5月

篇2:软科学研究基地汇报

大家好。接下来我来介绍鄞州区鄞江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基地活动开展情况。

一、总体介绍

我校地处鄞州西部,位于古水利工程它山堰旁,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农村学校。学校用地面积18763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0%以上,且拥有一块近900平方米的农田,这为创建科学教学实践基地创造了先决条件。

追根溯源,我校早于1981年起,由时任副校长胡家宽老师组建了“米丘林”试验小组,主要活动内容为马铃薯、南瓜的种植与观测,桔树、桃树的嫁接,拉开了农科活动的序幕。1991年起,当周培剑、徐卫东等教师接过接力棒时,在他们的努力下,农科园地初具规模,且连续三年在“宁波市生物百项竞赛”中获奖。前辈们的辛勤耕耘,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本着让学生 “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理念,组建了“少年科学院”,并投入近5万重新规划改造了农科园地,建立了“红领巾实践体验基地”。此次,我校又申报了“市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基地”,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顺利通过验收。

二、活动概况

(一)丰富的科学教学资源

现在的孩子,每天被围困在语文、数学等课程中,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大自然,自然知识贫乏、实践能力滞后等问题已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方面以学校的绿色资源为载体,结合科学教材开展科学教学实践活动。我校的绿色资源品种丰富,拥有35棵直径约70厘米、高10多米,树龄近30年的樟树,拥有5棵树冠面积达1个篮球场之巨的古枫杨,还拥有广玉兰50多棵和一片近300平方米大小的竹林,树旁还有成片的草坪以及各类花卉,其间生活着各类昆虫和鸟类,可谓是天然的科学观察乐园。科学课上,我们时常带领学生去观察大树,捕捉昆虫,还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为科学研究提供素材。课余时间,孩子们还为各种树木以及其他各类植物做上了标签,可谓兴趣盎然。

另一方面,我校以“少年科学院”为载体,将近900平方米的农田划分为种植区、暖棚区、花卉栽培区、自然生态观察区等区域,陆续投入近两万元购置了各类器材,现有农具如锄头、簸箕、洒水壶共40套,地表温度计、干湿温度计各5套,喷洒灌溉系统两套,建造了近百平房米的钢架暖棚一个,这为有效开展科学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每学期,我们都积极发动学生参加“少年科学院”,并通过科学技能考核选拔三至六年级中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科学院士”、“科学研究员”,组建凤仙花、贝母、桑树、花卉等种植栽培小组。“少年科学院”规定,每位成员于每周二、四下午3:00—4:00开展集中活动,其它时间进行分散活动。集中活动期间,由朱益丰、陈剑、戴柏根等专职教师讲授种植、嫁接、移栽等农科知识,进行实践指导,组织撰写观察日记、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小课题,并邀请区科学教研员李维老师、区少科协徐卫东老师担任科学教学实践基地顾问。

(二)多采的科学实践活动

结合《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以凤仙花种植和桑树养护活动为主;四年级以油菜花种植、豆类对比种植活动为主;五年级以番茄对比栽培、桑树扦插活动为主;六年级以家长特产贝母对比栽培活动为主。在这些活动中,我着重介绍一下凤仙花种植、贝母对比栽培这两方面的内容。

凤仙花种植是我校“少年科学院”的一项传统活动,历年来开展得有生有色。尤其是在XX年的时候,区教研室开展了全区性的凤仙花种植活动,要求结合《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通过种植活动了解它的生长变化过程。收到通知后,我们是这样开展活动的:

1.4月初,我们将种植区域划分为若干块,分包给三年级段,随后以四人为一组,将每班学生分成10—12小组。而后将前几年收集的种子赠于学生,每组一大包,发动学生参与到凤仙花的种植活动中来。

2.4月中旬,子叶陆续出土,而后长出了真叶,5月中旬,子叶脱落,凤仙花进入快速生长期。在这一阶段里,小组成员们分工协作:环境监测员负责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生长记录员负责测量子叶、真叶的宽度,植珠的高度、直径,并及时做好记录。

3.6月下旬至8月底,是凤仙花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的季节,这个时候学校正好放假。除让大部分学生观察自家周围的凤仙花生长情况外,还在保证安全的前体下,由教师定期组织“农科骨干”到校给凤仙花浇水、拍照、收集种子。

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培育、科学管理,凤仙花喜获丰收,校内外共收获了15斤种子,在全区名列第一。此后又汇集全区的凤仙花种子,于当年12月转送到中央教科所科学课程编委组,分发给全国30多个实验区,使得我区的凤仙花种子在各实验区生根、发芽。

贝母是鄞州西部鄞江、章村一代的特产,为此我们在六年级安排了“贝母对比栽培”活动。活动设立了三个实验小组,分别是:深种浅种对比实验小组、植株间距对比实验小组、化肥农家肥对比实验小组。在活动中,我们组织成员对贝母的生长状况进行跟踪记录,了解其生长过程,分析影响产量的因素。部分学生如应欣、钟苏媛、彭进、吕舟林等同学还撰写了《贝母对比栽培实验报告》,还试着和当地的农民进行交流。同学们都认为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提高贝母的产量,将是他们最大的自豪!

篇3:软科学研究基地汇报

创新型区域建设的体系框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包括: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研院所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区域经济学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其理论支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其二是现代区域发展理论。概况地讲,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个区域内,由参与新技术发展与扩散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和转化知识、技术和新产品而组成的相互依赖、共同作用的知识网络系统,它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征。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第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它都是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在市场条件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会形成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才会有效整合产学研资源。第二是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紧密结合区域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形成先发优势,重点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和区域领先水平的专业技术创新研发基地,全面提升区域原始创新能力。第三是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完善技术产权交易体系,促进科技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实现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第四是以公共服务和制度建设为主体的环境支撑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创新制度体系建设,加大区域基础性服务和保障能力,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在区域的聚集。

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体系定位与框架描述

一流自主创新基地不能与区域创新体系混为一谈。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目的,是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始性技术创新以及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能力的研发、支撑及服务体系的构建,具有区域体系建设的整体性和创新体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性、服务性特征。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建设目的,是在区域创新体系提供支撑和服务的基础上,在部分优势领域形成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强大的产业能力的建设,重在产业基地的构建,具有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局部性和引领性特征。换句话说,区域创新体系注重的是区域内创新资源要素网络的形成,而自主创新基地注重的是在区域创新体系支撑基础上的具有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产业基地的形成。

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定位。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关键词有4个:“一流”是指在全国或区域间的比较中处于领先;“自主”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性创新;“创新”是指在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系列性突破,具有在产业中广泛应用并能够引领产业取得一流规模化发展的技术水平;“基地”是指产业基地,特别强调产业规模和GDP概念,也包含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研发、中间试验基地以及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体系。

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体系特征。与区域创新体系不同,在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体系构成中,处于基地建设主体地位的不是泛指一般企业,而是在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领域中形成的若干规模化的产业集群,而且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基地建设支撑地位的不是泛指高校和科研院所,而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组织形式对产业集群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种组织形式不是游离于产业集群之外,而是产业集群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基地基础性服务地位的不是泛指所有的科技服务力量,而是在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基础上形成的为基地产业集群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服务的组织和服务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聚合而成的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创新环境体系的政策制度措施,应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倾斜性和保障力度。

基于软科学研究的分析框架

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在软科学层面上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起一个概念明确、指向清晰、层次分明的分析框架(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具有垂直供应链关系的组织,组成了创新体系的知识开发、应用与扩散子系统;由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具有横向关联的公共服务组织,组成了创新体系的基础服务与公共服务子系统。

产业发展目标

产业领域的选择。创建一流自主创新基地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在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做出有限的选择,才有可能实现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建设目标。如何从区域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趋势中确立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基地建设顶层设计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产业发展目标的确定。第一步是对“再造一个太原”的分解,对再造目标的细化;第二步是选择和确定再造目标的实现途径;第三步是研究“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对再造目标的贡献率;第四步是从产业发展基础、技术创新基础与市场发展预期的结合上,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建立可行的年度目标分解和评价体系。

产业集群及技术创新主体

产业集聚是在市场主导下,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形成产业集聚的要素和动因、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产业集聚的供应链关系以及产业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关系等。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针对性的实施政策引导,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

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建设的核心,是把产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素质和管理创新的基础上。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必然是提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在若干优势领域,产业链不长,骨干产业的引导性不强,生产性配套程度低,产业集聚化程度低。如何在短时间内,形成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聚集发展的能力,建立以技术优势引导产业的内聚机制是当务之急。

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与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及其促进发展政策。产学研的紧密合作,是把游离于市场之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到产业体系中的最有效形式。通过构建产业集群技术联盟、产学研共建专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形式,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协调机制以及稳定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研究产业发展预测,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建立引领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开发预见机制与技术储备体系。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产业内未来可能被广泛应用、其研发成果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类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超前性、非独占性(共享性)、集成性以及风险性和效益外溢性。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广、开发和储备必须从战略高度安排布局,尊重科学规律和市场趋势,循序渐进,始终保持技术领先的内核聚集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由于其共享性和效益外溢性,存在“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效应。因此,加大政府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引导,建立政府积极引导下的R&D经费投入模式,从规模、来源、分配与保障等方面完善协调机制,是解决研究与开发经费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创新R&D经费使用与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

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形成产前、产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产业集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体系;完善技术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体系;建立规范与标准。

制度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

首先,创建一流自主创新基地,人才是第一要素。如何构建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环境效应,是制度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投资研究。必须对基地建设的投资规模、资金筹措与资金安排进行深入研究。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体制。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及支撑科技金融合作的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融资服务;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建立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机构;利用财政资金,建立银行专项贷款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完善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担保机构;探索科技银行,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第三,鼓励产业集聚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政策研究。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聚,需要政府的引导,形成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有目的地形成优势产业及其技术创新资源的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担负着优化产业结构和更多地依靠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需要形成强有力的促进发展机制与环境。完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民营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挥政策优势,突出优势产业的集聚和规模化,提升园区在创建一流自主创新基地中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主体作用。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基础资源的共享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支撑服务能力,特别是在资源综合与系统开发基础上的专项服务能力。加大对相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专业技术创新平台依托机构的实验条件和技术装备的支持。

第四,研究人才、专利、标准、品牌在创建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专利战略、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在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建设中,在若干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领域,形成全国范围内优秀人才的聚集、世界发明专利的聚集、行业技术标准的聚集和品牌产品、品牌企业的荟萃。

篇4:软科学研究基地汇报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钟顺虎宣读《关于成立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决定》文件。随后,钟顺虎副部长和付建成书记为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及其下设媒体引领评价中心、延安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所揭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付建成表示:“作为首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我们将大力加强研究基地建设,严格履行研究基地各项管理职责,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创建陕西一流,破解陕西难题,彰显陕西价值,努力将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研究基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院长、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刚教授致辞并表态发言,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萬生更表态发言。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一批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为“三个陕西”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梁桂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的今天,出路就在创新创造上。首批省级重点社科基地要做创新的开路先锋,提升研究能力,探索出一条新路,从而打造出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全国知名学术交流样板品牌。

梁桂要求,新成立的各个基地要强化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以服务“三个陕西”建设为中心,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陕西的发展做贡献。

梁桂希望首批重点社科基地能够立德树人,树陕西形象,创新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开门建基地,造就一批创新能力与带动能力强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要端正文风学风作风,以良好的学术风气,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努力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带动陕西整体形象的提升。

篇5:软科学研究基地汇报

------------------

发表日期:2013年6月21日

赣科发政字〔2013〕105号

各设区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

为充分发挥软科学研究在全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决策支撑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省软科学研究水平,加强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制定了《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3年6月13日

附件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软科学研究在全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决策支撑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省软科学研究水平,加强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是指依托全省党和政府研究咨询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而组建的软科学研究平台。基地的具体要求是拥有稳定且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研究人员有较为丰富的软科学研究经验、研究实力强、能够高质量完成各类战略研究以及相关调研任务。

第三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按照“项目、人才、基地一体”的指导思想,以服务科技管理决策需求为主要宗旨,以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为引导,聚集和培养软科学研究人才,形成特色和优势明显的软科学研究团队,围绕全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开展软科学研究,为各级政府各类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第四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课题研究。面向科技管理决策需求,围绕软科学研究基地的特色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针对全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和开展高水平的软科学研究;并积极承接有关重点、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应急性研究任务。

(二)决策咨询服务。通过课题研究和软科学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平台,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决策咨询服务,提高针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智囊库”。

(三)人才培养。广泛聚集相关领域的研究力量,稳定一批高水平软科学研究专家,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软科学研究团队。

(四)学术交流。积极开展学术沙龙、专家研讨会等研究交流活动,打造开放式的软科学研究网络,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平台。

二、申报和评审

第五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按照公开、自愿原则自主申报。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具有软科学研究与管理能力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均可作为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向江西省科技厅申请共建软科学研究基地。

第六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由江西省科技厅和基地依托单位共建,以依托单位自建为主。

第七条

申报软科学研究基地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明确的软科学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特色突出,在优势领域和方向,至少拥有1-2名学科带头人。

(二)有较强的软科学研究实力,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内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和声誉,取得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已被省委、省政府或有关职能部门决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三)有较稳定的软科学研究团队、在国内颇具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梯队。基地负责人(基地主任)曾主持过省级及以上软科学研究项目。

(四)至少有一家省直职能部门作为自己密切联系的合作研究及成果应用单位;联系省科技厅的基地在建设期内要安排1-2名人员参与省科技厅的有关科技管理工作。

(五)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

(六)具有开展科研活动所必备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基础条件。

(七)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经费保障。

第八条 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依托单位的软科学研究基地进行答辩评审,并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审核确认。

三、基地管理 第九条

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管理部门负责对各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审批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计划项目、组织软科学研究基地的申报受理、专家评审、检查评估等日常工作。

第十条

依托单位负责组织软科学研究基地推荐申报和具体建设实施、管理工作,制订并落实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具体建设计划和中长期建设规划,为软科学研究基地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工作条件,并对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给予1:1的经费配套,定期向江西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管理部门报告软科学研究基地工作情况。

第十一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由依托单位聘任。其主要职责为: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和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专兼职研究人员聘任、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与落实、运行经费筹集与使用管理、向依托单位和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管理部门汇报工作。

第十二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建设周期3年,省科技厅第一年资助10万元的项目经费,第二年起视建设情况资助5-15万元的项目经费。研究基地重点围绕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软科学方法与应用等方向进行培育和建设,并根据全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决策新需求适时调整培育重点。

四、项目和成果管理

第十三条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设立省软科学研究基

地建设计划项目,基地研究人员均可申报,选题必须在基地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范围内确定。

第十四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应把承担软科学研究项目和产出针对性、时效性强的高水平软科学研究成果及推广应用作为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承担国家及省有关部门的研究项目,以及国内外其他经费来源的项目。

第十五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应积极为各级各类决策机构提供有建设性和影响力的软科学研究报告。

软科学研究基地每年须向省科技厅至少报送一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软科学研究主报告和3万字以上的应用型对策总报告,研究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批示或被厅局采纳,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省科技厅。

软科学研究基地在每个建设周期须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完成5项以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创新性软科学研究成果。

第十六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应建立完备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取得的研究成果或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交流材料等)发表时,应将研究基地作为署名单位(之一);由研究基地经费资助的课题研究所取得的著作、研究报告类成果和发表论文,须在著作、成果和论文封面显著位置注明“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项目”。

五、检查和评估

第十七条

各依托单位要加强对软科学研究基地的指导、检查和协调,积极解决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第十八条

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管理部门定期组织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运行情况检查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一)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及被采纳情况;

(二)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情况;

(三)对外开展咨询服务情况;

(四)学术会议组织情况。

软科学研究基地在评估达标的基础上进入新的建设周期。

第十九条

对未能通过评估的软科学研究基地酌情采取减少立项、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基地资格等手段,达到“以评促建”、保持软科学研究基地创新性、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目的。

第二十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出现以下情况,将予以取消资格并进行通报:

(一)研究基地依托单位未能有效履行建设职责,研究基地建设的保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二)基地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出现重大变化,不具备继续完成基地研究任务的能力;

(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出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

(四)经费使用严重违反财政规定;

(五)其它严重违反本办法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六、附

第二十一条

各依托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订本单位的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篇6:软科学研究基地汇报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工 作 简 报

2007年第4期(总第17期)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编

2007年5月10日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举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重大项目

开题报告会

2007年4月27日下午,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了2006基地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心主任万明钢教授主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鉴教授、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王嘉毅教授、李定仁教授、张学强教授、金东海教授、安雪慧副教授、祁进玉副教授和博士后科研人员傅千吉副教授、孙百才副教授及中心兼职研究人员王宗礼教授、何波教授和中心行政副主任李光华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报告会上,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何波教授向与会人员作了由其中标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基地重大项目《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及其政策研究》开题报告。本期《工作简报》摘编何波教授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及其政策研究》

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1、双语教学是一个由应用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构成的特殊领域,对藏区双语教学及政策的研究,可以拓宽相关学科研究领域,丰富相关学科的知识。

2、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传承、积累、更新和发展。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及政策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民族文化解决发展困境提供借鉴。

3、藏区双语教学及政策研究,牵涉到文化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等基本理论层面,也涉及到课程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操作层面,其成果对双语教育学科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双语教学通过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态度的双语人才,这在构建和谐区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缓解因经济等原因造成的区域紧张状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5、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教学的方法结合起来,突出藏汉双语教学的问题意识,力求方法的创新,增加民族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积累,促进民族教育学学科走向成熟。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我国教育的难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难点在藏族教育,藏族教育的难点在双语教学,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克服民族教育的世纪难点有着借鉴意义。

2、本课题立足于藏族学生学的实际和藏族教师教的实际,构建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以促进藏族教育质量的提高。

3、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及政策研究的成果,对促进藏族教育的公平公正有着现实意义。

4、本课题主要进行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构建、藏汉双语课程资源的整合和藏汉双语教学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推进藏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5、在藏族教育实践中,藏族学生的理科水平普遍偏低。本课题想通过藏汉双语理科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提高藏族理科教育教学水平寻求有效的途径。

6、本课题将立足于教学模式的微观研究,着眼于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宏观思考,为双语教学制度的建设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为藏区双语教学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框架。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一批热心于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者,并形成了影响全球的 理论流派:

一是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家詹姆斯·A·班克斯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作是《种族研究中的教学策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

二是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家詹姆斯·林奇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作是《多元文化课程》,《全球多元文化主义教育》。

三、本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基本内容 本课题的总体框架由三部分内容构成:

一是藏区双语教学的政策体系研究; 二是藏区基础教育各学科双语教学模式研究; 三是藏区双语教学基本规律研究。

这三个部分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四、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

子课题一:藏族纯牧区学校双语教学与政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 藏区学校双语教学政策制定的依据研究;  藏区学校双语教学政策的沿革研究;  藏区学校双语教学的制度研究;  藏族学生心理过程对双语学习的影响  藏区学校双语教学的教材政策研究;  藏区学校双语教学的课程政策研究;  藏区学校双语教学经费投入政策研究;  藏区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政策。

子课题二:藏族半农半牧区学校双语教学与政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 藏区学校语文双语教学模式;  藏区学校数学双语教学模式;  藏区学校科学双语教学模式;  藏区学校人文双语教学模式;  藏区学校艺术双语教学模式。子课题三:藏族城镇学校双语教学与政策研究

 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学生学的规律研究; 藏区学校双语教学教的规律的研究。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调研计划

本课题主要采取社会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实验法、教育人种志方法展开研究。

基本的技术路线是:总体规划、分工负责、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注重过程、科学总结。这是基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地域广阔,横跨文理学科多个领域,研究主体多样复杂多样而设计的实施路线。

具体的调研计划是:

1、藏区学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和实验学校的选择,时间为2007年4月—2007年9月。

2、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实验工作的启动和前期运行的安排,时间为2007年9月—2008年9月。

3、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实验的中期测评,时间为2008年9月—2009年9月。

4、藏区学校双语教学实验的总结评估,时间为2009年9月—2010年9月。

六、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

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1、由于我国双语教学政策是针对少数民族教育而制定的,且多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而本课题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何超越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对藏区学校双语教学有普适性的政策体系,是本课题必须突破的难点。

2、现有的藏区学校双语教学模式在纵向结构上仅局限于小学阶段,在横向结 4 构上仅限于藏汉语言文学教育领域,因此,冲破现有模式的局限,在纵向结构上拓展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在横向结构上拓展到所有学科领域,是本课题必须突破的难点。

3、过去藏区双语教学仅由教育专家承担,难于冲破单一的教育理论的桎梏,如何整合教育学、心理学、应用语言学,甚至理科的力量,构建科学、有效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本课题必须突破的难点。

本课程的主要创新之处:

1、坚持依据和谐藏区建设的价值取向,建立与国家民族政策教育政策相衔接,又能对藏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起指导作用的双语教学政策体系,填补了藏族教育研究的空白。

2、构建符合藏族教育发展规律,符合藏族学生心理规律、学习规律,符合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纵横结构有序合理的双语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理论研究上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3、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尤其是把人类学研究方法引进藏汉双语教学研究领域,这在双语教学研究中尚属首次,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报内部:主管校领导、学校社科处、中心各主任

送:教育部社政司、教育部社科委秘书处办公室、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各有关重点研究基地,甘肃省教育厅办公室、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处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

上一篇:泄露现场处置方案下一篇:外专千人计划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