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2024-04-27

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共6篇)

篇1: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机构

建设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研事业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加强我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和建设,发挥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华南理工大学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机构建设实施办法》。

一、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类型

我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重点研究机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省重点基地”):是指由广东省教育厅负责组织申报、评审认定、正式发文、指导建设并提供一定资助经费的人文社科研究机构。

(2)其他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其他省级研究机构”):是指由省教育厅之外的省有关部门负责组织评审认定、正式发文、指导建设并提供一定资助经费的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或省有关部门与我校合作共建的机构。

(3)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指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规划办)负责组织申报、评审认定、正式发文、指导建设并提供一定资助经费的人文社科研究机构,或与我校合作共建的机构。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除要参照本办法实行外,还需按照《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建设。

二、运行机制

1.社会科学处是重点研究机构建设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各类研究机构推荐申报及日常管理工作。研究机构同时接受所在(挂靠)单位的领导和指导。

2.重点研究机构负责人由校长聘任(广东省重点基地、广州市重点基地还需报主管部门批准),不与行政级别挂钩。双方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定期聘任合同,受聘者任期不应少于4年,可连聘连任,但原则上不超过3届。受聘者原则上不得超过65岁。

3.重点研究机构应设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术研究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成员一般不少于7人,由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应为单数,应注意选择中青年学者。委员任期一般为三年。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广东省重点基地、广州市重点基地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还需报主管部门批准)

4.研究人员聘任以“开放、流动、竞争、合作”为原则,按照“带(给)课题和经费进机构、完成课题后出机构”的方式进行聘任。由负责人与研究人员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定期聘任合同。

5.重点研究机构应把争取、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及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当作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根据主管部门需要,自设课题、自行招标,开展相关领域科研工作。

6.重点研究机构应制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做好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经费预决算。学校对重点研究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通过年末考核及第二年年中检查的机构给予经费支持,未通过考核或检查的不给予经费支持。

7.重点研究机构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和决策咨询成果等),第一作者署名单位必须是“××基地华南理工大学××研究院(所、中心、基地)”。

三、学术保障

学校将提供如下学术保障:

1.重点研究机构获批后,学校对机构建设给予支持,具体在学院学科建设引导经费中列支。对获基地,授予“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基地奖”并按《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奖励办法(试行,修订)》给予奖励金。

2.在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投入方面,在同等条件下适当向重点研究机构倾斜。

3.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学校为重点研究机构用房、设备使用、图书资料建设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4.学校对考核合格、良好、优秀的重点研究机构拨付5-30万元的经费支持,经费由运行经费和发展经费两部分组成,运行经费主要支持基地日常运行,发展经费主要支持基地在承担重大项目、推出重大成果、举办重要学术会议等方面内容。经费分两批次下达,通 过年末考核的先拨付资助额的50%,通过第二年年中检查的再拨剩余部分(50%)。

四、建设目标

重点研究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国际化建设等工作,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贯彻协同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快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1.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要把制度创新作为重点研究机构建设的关键,通过建立课题组研究人员聘任制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研究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成为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先锋。2.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产出创新性的成果,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建立起知识创新机制,使某一研究领域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在全省、全国居领先地位,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

3.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通过科学研究,培养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研究,促进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使重点研究机构成为全省、全国在该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4.在学术交流和信息化建设方面:通过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 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完善图书资料室、建立相关数据库、开办网络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成为全国高校在该研究领域学术交流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5.在社会服务方面:通过主动承揽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各级政府、企业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使其成为全省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智库”。6.在学术国际化方面: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积极设立或争取国际学术研究课题。要开办外文网站,发表或出版外文学术成果,增加重点研究基地国际学术影响力。

五、考核评估

1.学校对重点研究机构实行目标考核,考核要求围绕上述六大建设目标,考核结果为下一运行经费投入的主要指标。各重点研究机构要积极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估检查。

2.具体考核要求按照《华南理工大学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机构考核办法》执行。

六、本办法未尽之处以及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有冲突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办法执行。

篇2: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本网讯(教科院 钟瑶 许珊珊)为进一步拓展专业实践领域、创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月17日,教科院院长葛明贵、副院长桑青松、教育技术系主任聂竹明等一行赴安徽省女子强制戒毒所就双方合作进行深入洽谈,并为共建教育技术实习基地进行挂牌。省女子强制戒毒所所长、党委书记、政委、各大队队长等参与挂牌仪式。

省女子戒毒所所长李桂群与政委张贺京首先带领师生一边参观、一边交流,并不断提出了戒毒所在信息化、心理矫正等方面的合作意向。随后,双方进行了座谈,李桂群对戒毒所基本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指出这次双方共建实习基地,是戒毒所、学生与学校的三方共赢,希望能以此次共建实习基地为契机,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会上,桑青松简单介绍了教育科学学院的各专业及优势,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全省领先、有着服务地方教育信息化的丰富经验,愿意尽专业所能为女子戒毒所提供技术上的帮助。葛明贵希望双方以教育技术为先导,加强各专业的合作与交流,力争在实习、科研、培训等方面建立更全面的合作关系,探索良好的战略合作机制。在深入交流后,双方为共建教育技术实习基地举行了挂牌仪式。

近年来,教科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工作思路,在拓展实习基地、推进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省女子戒毒所“教育技术实习基地”的建立是教育技术专业拓展第二课堂空间、搭建社会实践载体、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又一举措。通过“结成一位导师、形成一份实习报告、开展一系列主题分享、完成一次建言献策”的制度安排,让实习同学真有收获,有真收获。

篇3: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省(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主要指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批准建设的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部分则由高校与其他厅局或部委等共建(本文主要讨论前者)。其目的是发掘培育具有研究优势和地方特色的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机构,通过项目带动的形式资助研究基地,围绕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截至2009年,教育部已在全国66所高校设立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51个,各地建立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400多个[1]。经过多年培育,省(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已成为重大项目、优秀成果和杰出人才的示范区和中心重镇。但在基地建设的探索中,也曾出现建设质量不高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创新水平不高、重大成果较少;团队协同攻关能力较弱;行政机制占主导;科研创新氛围淡薄等。正如侯自新[2]所说“科研课题零散,研究人员个人奋斗,刀耕火种,分立山头,如散兵游勇一般,难以承接并完成较大型研究课题”。鉴于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到目前还主要是以上级主管部门行政化推进的科研体制改革”[3],“传统的科研体制和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型科研的需要” [4]。尽管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也集中反映出管理上的问题,因此如何协调管理中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使之服务于基地建设,提高创新能力达成共赢,就是文中探讨的重点。

弗里曼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在我国,杨瑞龙、周业安等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具体中国特色的研究体系。相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管理中渐成体系,而在高校管理方面的研究却是方兴未艾,在充分肯定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决策、管理体制及办学等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大学教育决策研究。认为大学的发展、政策制定等都关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其发展要体现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决策的制定需要基于利益相关者思维,如王连森等[5]、陈学军等[6];二是管理绩效评价和体制改革研究。在大学管理、评价及体制改革等方面研究如何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共同治理加强外部监督和内部制衡,达到推进大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目的,如胡赤弟[7]、李福华[8]、肖谦[9]等;三是合作办学等研究。张民选[10]、耿殿磊[11]等对办学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探索动机和风险,提出建立利益保护机制。

2 基地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要解决创新水平不高、重大成果偏少等问题,关键在于从管理创新角度出发,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形成各方共同治理促进创新的局面。基地建设涉及批准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依托建设单位(主要指为基地建设提供学科、人才等支撑的院系)、高校管理部门(包括高校科研、人事等部门)、学术委员会、出版部门(刊物/出版社)、其他政府部门(除教育、财政部门外)、企事业单位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如何协调各方冲突,通过利益相关者治理,形成各方共同推进基地创新,成为基地建设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其与基地的影响度(相关度)高低,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紧密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3类(见图1)。

注:Ⅰ,Ⅱ, Ⅲ 分别表示核心利益相关者层,紧密利益相关者层以及边缘利益相关者层。另外基地与依托建设单位存在着相对独立和行政归属(包含)双重性质,故图中以点划线表示。

通过对基地调研及定性分析,把依托建设单位和批准部门列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基地与前者具有一定的科研独立性,但又具有行政依赖性,存在彼此依存的复杂关系,后者通过批准基地以项目定向支持起到主导作用,直接推动基地各项工作开展。把高校管理部门(主要为科研、人事等部门)和基地学术委员会列为紧密利益相关者,前者通过上下沟通、联系,在政府科研主管部门与基地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同时为基地提供各种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制订规章制度、调配人员等,后者对基地进行规划指导和学术监督。此外,把政府财政部门、成果出版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列为边缘利益相关者。

除外部利益相关者外,在基地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冲突,如学术委员会、行政班子、各研究中心团队、科研人员与行政人员等,如何协调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和平衡,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着重分析外部利益相关者。

根据研究需要,又可按研究阶段的职能及角色把利益相关者划分为3个部类:规划部类、管理部类及产出部类。规划部类包括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以项目及经费支持基地发展;管理部类包括高校管理部门、依托建设单位、学术委员会,对基地具体建设和项目研究进行监督管理;产出部类包括出版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通过刊物及出版社发布学术成果,通过被政府或企事业单位采纳体现其应用价值。各利益相关者、职能及其扮演角色地位见表1。

3 基地多头培育与创新管理机制的缺失

当前基地建设中,基地与主要外部利益相关者存在着利益冲突。见表2。

3.1 与规划部类的目标冲突

在建设期内,基地每年均有来自于规划部类较为稳定的项目及经费,规划部类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发挥经费最大效益,产出重大创新成果,培育杰出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项目实施为确保经费按预算开支并按约定成果结题。而基地首要目标在于争取到项目和经费,其次才是创新。于是就出现了目标冲突。基地项目预期成果由申报人决定,考虑到项目定向性及将来结题,申报人凭借其在省内甚至全国的比较优势在预期成果约定中往往趋向于保守,预设周期短、难度小的结题目标,而避免冒失败的风险。尽管也有来自项目评审或竞标压力,但凭借其领先地位却不难争取。于是基地建设中常常出现成果颇丰但标志性成果不多,创新能力偏弱现象,基地建设常规化、成果平庸化趋势明显,研究徘徊在原有水平却难有大幅提高。

3.2 与管理部类的监管冲突

高校管理部门、依托建设单位及学术委员会对基地建设肩负有行政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但是基地作为研究机构一方面有服从指导和管理以争取建设资金和经费配套推进研究,另一方面也有摆脱监督管理的倾向,于是产生了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之间冲突。高校作为基地行政主管部门,为其争取来自规划部类的项目和经费支持成为第一要务,虽然也肩负着与规划部类协同提高基地研究水平的责任。这就决定了高校在项目申报、管理及结题中主要是提供便利协作、鼓励政策和宽松环境,而对于基地不足或薄弱问题往往倾向于激励改进,而在掌握项目经费决定权的规划部类面前则为其遮掩、偏袒甚至庇护,决不因研究效果不佳或创新水平不高而请求切断项目经费来源。按现行大学制度,依托建设单位一般是以教学为主兼负科学研究的高校二级单位(主要为院系),基地的大部分科研人员在二级单位(院系)承担有教学任务或其他工作。因此,一方面依托建设单位能给基地提供便利条件和资源如学科和人才支撑等,但另一方面在行政指导、科研发展、资源占有和成果分享等方面与基地存在一定的冲突。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能为指导研究方向及发展规划,在评审或者重大学术活动中参与决策,以指导为主,管理为辅,而事实上由于成员来源分散,鞭长莫及甚至利益沾带,难以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3.3 与产出部类在质量与收益上的冲突

出版部门是基地成果的主要去向和表达阵地,兼顾成果质量和经济收益的平衡。往往高级别出版部门注重前者,而中低级别出版部门则在侧重经济收益的同时成为中低水平成果的归宿。在学术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出版部门掌握着出版权,从而拥有了通过版面费、审稿费等获取利益的渠道和寻租的条件。与规划、管理部类利益冲突不同,基地与中低级出版部门在成果质量与经济收益的博弈中更易结成同盟关系。由于基地项目申报往往要求项目负责人须具备副高以上职称,具备一定的前期基础和实力,兼且产出部类质量参差,要完成预设论文数量并不难,甚至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对于著作,在经费充足且机构级别不限的情况下要做到并不难,而研究报告则写就即可提交。结果往往是中低水平结题成果充斥基地,重大创新成果乃至杰出人才培育的设想被瓦解。

规划部类稳定经费支持,管理部类关爱袒护,而产出部类则提供较易实现的成果出路,实际上形成了3部类多头培育而缺少有效的质量监管手段,多方“溺爱”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经费来源稳定,成果难度及形式由申报人自定,基地运作于是演变成一种常规性资助。质量参差的期刊或出版社,本领域相熟的评审专家等都诱使或者直接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其结果是大量原创性不高的结题成果充斥着基地研究,最终陷入平庸化困境。而作为监督部门的学术委员会职能未能健全,成员多为本领域学者互相熟悉,在项目评审及结题中较易形成利益均沾或交易关系,丧失应有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学术评审和监督变成“认认真真走过场”,从而造成创新机制的缺失。最终无疑是使项目完成,经费用去,成果数量达到预期,但最终是成果质量不高,创新性重大成果偏少的局面难以改变。要解决基地处于多头培育但缺乏有效管理而导致创新机制缺失的局面就需要创新管理机制,实施超常规策略,走出平庸化困境,最终产出标志性成果使研究上水平。

4 基地创新导向机制的建立

针对当前基地存在的多头培育而缺乏创新激励现象,建议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改革管理机制(见表3)。

4.1 规划部类建立代表作为主的评价制度

基地建设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体制,如何针对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和健全适合基地发展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时基地项目评价主要采取量化考核方式,有其合理性也有局限性,以成果数量、等级、排名等计算工作量或者鉴定结题,在获取计量准确,效率至上等评价优势的同时,也鼓励了回避重大问题的短期功利行为[12]。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功利行为已抑制了学术创新,导致成果创新水平不高,因此建立以代表作为主的评价制度具有现实迫切意义。通过把好项目结题质量关,不囿于刊物/出版社级别,不拘于职称职务,而在于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在于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价值和效用。

论文代表作制度虽然在国外已较成熟,在我国北京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已尝试在学术成果评定和职务晋升评审中引入代表作制度[13,14], “对于真正有分量的论文,拿一篇就可以评上教授”[15],部分高校已由试点到全校开展。尽管代表作制度在国内仍处在试行阶段,但基地作为省部级文科重点机构的示范,研究基地好,学术环境比较优越、学术氛围相对浓厚,具备比较成熟的试行条件,可尝试推行代表作制度。坚持以质量为导向,以创新为标准,克服追求偏面追求成果数量带来的弊端,鼓励潜心钻研出精品。

4.2 管理部类形成以利益导向为主的共同治理机制

高校管理部门作为建设主体以利益为导向,对优秀成果特别是标志性成果、重大创新成果给予重奖,拉开优秀与平庸之间的距离,同时把创新水平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标准,以指挥棒引导。依托建设单位需要基地提供高水平科学研究作为支撑:一是高水平科研成果;二是重大项目;三是通过基地培养青年教师。所以,制订以利益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引导基地目标与依托建设单位的需要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共赢局面。学术委员会则加强对基地项目的选题和评审及鉴定的管理,鼓励和引导开展重大学术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应用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利益共享责任同担,通过采取联合攻关的科研组织形式,推动基地跨学校、跨系统、跨学科协作,发挥地方学科特色和研究集成优势,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学科交叉与渗透,主要是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成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但是不同学科有其严格遵从的研究范式,注重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学科交叉渗透,并不是打乱原有范式或者无原则的杂糅,而是以目标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交叉,根据问题的涉及面和研究关联从不同学科采取研究方法和技术,服务于研究需要,而最终解决研究问题。

明确各利益相关者责任和角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进行过程控制。通过以基地项目为“龙头”,带动基地建设。抓好“龙头”无疑是抓住了基地建设的关键和导向,从人、财、物、制度等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协调平衡利益冲突[16]。实现以基地项目为“龙头”,以全面管理质量为抓手,监控“龙身”(基地建设和研究进程)、“龙尾”(基地评估和项目结题)的运动。通过过程管理则把对基地建设质量进行监控,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4.3 基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遵守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是创新的基础。有了端正健康、积极稳健的学风,才能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做学问,才可能产生创新成果,否则创新易于被扼杀在学术失范和急功近利的发端。倡导遵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劳动,更利于保护成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遏制和消除各种学术不端和学术失范行为。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17,18,19],因此在基地建设中需要确立正确、科学的整体价值准则,形成创新精神氛围。创新文化能以共性作用于个体,持续影响着个体和团队的研究,基于共同价值观更利于整合力量,更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营造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宽松学术环境,实现学者治学,自由研究、交流表达,从而思想碰撞产生出创新的火花。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依据,积极开展严肃、认真、平等、自由的理论争鸣和学术批评,激发和促进理论学术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抑制、化解目前盛行的不正之风,为我国理论学术界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20]。实施基地人才战略,努力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同时推进基地开放和人员流动。充分调动基地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优秀成果、优秀人才的奖励和宣传,形成重视成果、尊重人才的氛围。

此外,对于作为产出部类的刊物及出版社有其经营独立性,基地规划部类及管理部类均难以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刊物及出版社须考虑其长远经营及信誉影响,从自律角度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其主管单位及各级学会等也要肩负起监督管理责任。

5 结语

影响基地创新发展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是:教育部门、依托建设单位、高校管理部门、学术委员会。而在外部利益相关者中,尤以前二者为核心,所以从二者角度对基地进行激励和约束无疑是决定基地创新水平的关键。作为紧密利益相关的高校管理部门、学术委员会等需要协调基地建设的各利益相关者,创新管理机制共同治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基地自身通过营造创新氛围,挖掘潜力,促使基地研究上水平。

摘要:通过对省(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所涉及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角色、责任、重要性和影响度进行定性分析及部类划分,分析当前基地建设中出现多头培育缺乏有效管理而导致创新水平不高现象,揭示成因并提出建立代表作为主的评价制度、形成利益导向的共同治理机制及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措施提升基地创新水平。

篇4: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关键词:人才;观念更新;人才需求战略

东北三省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曾经的共和国的长子现在遇到了发展中不能不面对的难题了。不奇怪,世界在一体化,经济在全球化,人员在国际化。这些“化”其实都在体现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变化。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应这些“化”,应该从“人才”现代化开始。

一、东北三省企业在“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人才的招与留问题

如果从辽宁省高校近三十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而言,留在东北三省企业中的毕业生人数的确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这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时点数据,如是动态的时期数据呢?很多企业是年年招聘,年年又有前一年刚招聘来的大学生已跳巢了。东北三省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在规模在管理层次上都是很上“档次”的。问题就是企业年年招聘大学毕业生,为这些异地的学生解决了当地的户口,为这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缴纳了最初的“经验或经历”成本。但是,这些学生在该企业或机构做了几年之后,就会纷纷跳巢。有些单位的高管甚至痛心地说,整个当地的这个行业的企业几乎家家都有曾经是我们企业招聘来的大学生,都是些“成手”之后就跳走了。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企业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为什么就是留不住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2、企业缺乏人才需求的动态战略

许多企业对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对这人才的持续安排等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有时候是急需,但招聘之后却不知道怎样培养、怎样使用,没有详尽的计划与安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职业生涯设计。大学生到企业之后,能干些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若干年之后的职位能做到什么程度,包括薪酬待遇升迁等等诸多问题,不是大学生不知道就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也不知道,也许董事长、总经理也是不知道。在前途一片渺茫的情况下,不走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二是企业没有后续培训这一说。已经流行很多年的一句话是,21世纪老板给予员工的最大福利就是培训。惠普公司前首席知识官高建华先生写过一本书《笑着离开惠普》。高建华先生写道:“一个企业如果经营得好,可以赚到钱;一个企业如果管理得好,可以健康;而唯有当一个企业文化好的时候,才会令员工快乐地工作”。那么,企业有没有一个能够让大学生留下来在企业扎根的企业文化呢?三是企业如何选人的问题。企业界都会说这样的话,选人如同选钻石;优秀的职工是企业最大的资产。既然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资产,那么企业最大的资产在流失时,企业又该采取什么措施?第四个问题是致命的:制度,一切均应来自制度或是体制。企业在招聘及培养、提升大学生能力方面又有哪些制度呢?企业用人留人的机制如何?五是没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方法。让员工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根据岗位责任书每年给员工做业绩评估是管理者的天职。我们企业人力资源部的领导们是否完成了自己的“天职”?

3、重视外地高校轻视本地高校的毕业生

就目前辽宁省高校、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辽宁省省内的学校基本上是可以支持或支撑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建设的。总的来讲,我们省内的高校将大专的学校算进来共有100多所。有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东北财经大学;有东北三省唯一的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有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集一身的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大学;有既是辽宁省的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的省综合性大学的辽宁大学;有在轨道经济方面在全国闻名的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等。也就是说,在学科、专业不是很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辽宁的大专院校的学生是足以满足企业及区域经济需要的。但是,有些企业就是愿意招聘外地的学校外地的学生,我们没有任何歧视外地院校外地人的意思,问题是如果从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说,是否应该优先从省内解决呢。好不容易从外地招来了,人家“成手”之后就打道回府了企业不是还得再招吗?如果各个方面的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优先招聘本地本土的大学毕业生?这样也会为企业节约相应的相关成本。

4、观念陈旧、缺乏员工后续培训

这些年我们学习了不少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实务,也学会了这句话: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资产。的确,在员工能够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或是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企业员工的确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员工并不能够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或是经济利益,这个时候,员工很可能是负债而不是资产。怎样用人、怎样留人的确是门学问。在经济不景气的现在,企业更需要转变观念。企业用的人,未必一定是企业的正式职工,也未必一定有过该专业的实际经验。有些时候,经验也许未必是件好事,因为要看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企业中获得的这样的经验。都是正式员工,企业人力资本的成本不大吗?都是曾经有过工作经验的,在工作中已熟视无睹了,还能创新吗?都是正式的员工,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可以,如果经济不景气又该如何?都要曾有过经验的,又如何使有了一定习惯的员工适应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如何让员工有其应有的忠诚度?专业的确重要,但大学期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知识的转化能力、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对问题立即反应的能力。“学历”不等于“学力”;“文字”不等于“知识”、“能力”。企业的后续培训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企业重视过吗?有多少大学生到了企业之后就再也没有后续培训过。

二、东北三省企业方面解决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解决人才“留住”与扎根问题

企业如何招进来、留得住大学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制定人才需求战略以及人才培养相关的规划,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人才的专业水平、需要人才的基本素质。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比尔·休利特在回答如何对待竞争激烈、员工流失的问题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可能阻止员工离开公司,因为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我的愿望是让每一个离开惠普的员工说惠普好”。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惠普公司前首席知识官高建华的三进三出惠普,高建华才能够写出《笑着离开惠普》这样的书。要留得住人才,就要有留得住人才的机制与管理体系;就要有留得住人才的企业文化;就要有得有留得住人才的制度;就得有得有留得住人才的合理薪酬与专业培训;就得有留得住人才的人性化管理;就得有得有留得住人才的平台与工作。这一切需要企业大量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持续性的保障。因此,企业不应马马虎虎的招一个就招一个,走一个就走一个。这样的企业机制与机制下,企业也不可能做大做强,也不可能基业长青,更不可能创新发展。比尔·盖茨就说过,如果拿掉了微软前20名工程师,微软公司就什么也不是了。只有微软的管理方式、重视人才的程度才会成就今天的微软。大家在学习微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微软在世界500强中有三个指标是世界第一这就是:人力资源、财务预算、企业管理。因此,企业需要认真研究自己的用人政策与用人制度,公正、公平、公开地为每一个人才提供在企业留下来、发展、提升的空间。

2、更新观念与员工培训

纵观世界著名的企业而且能够进入世界财富排名500强的企业,没有一家企业是不重视教育、培训的,没有一家企业没有自己的培训基地或是企业内训大学的。“GE”公司的克劳顿村培训中心,闻名于全世界,“GE”的员工、高级管理者的培训就是在那里完成的。LG公司的培训中心,在其规模、环境布局、硬件设施上都远远好于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基于东北三省工业企业的现状,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一些企业现在还有自己的技校,学校、教师、教室以及现成的教学设备……企业与高校可以统一协商,资源共享,在辽宁省范围内建立“大师资”队伍,在某些企业挂牌,为相关的企业建立教育、培训中心,由“批发”式上课、培训,变为“零售”、“点菜”式上课、培训。相关企业均需要的人才培训可以相对集中,确实解决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为企业减少人力资本成本的投入。毕竟“员工脑袋就是资产”的观念已被广大的企业家所接受。

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后续教育跟上了,学习的知识多了,人的视野就开阔了,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观念滞后,可能是我们东北三省企业最要命的一个问题。日本人有一句话:见多才能识广。只有重视学习,重视培训才知道人才有多重要。看看现在跨国公司、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的CEO、CFO,看看这些人的学历所毕业的学校我们就会明白许多。

3、只要是人才就要给予充分重视

企业应该重视人才,而不应在乎这个人才的来源,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辽宁本地大学的教学质量相当可观。全国高校大重组那波中只有辽宁的大学是重组最少的,学校也都是些有一定历史的老牌学校,每个学校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外地大学也许是因为地域、距离,的确产生美了。因为不是很了解也就有了很多很神秘的地方。其实,地方大学的学生有着外地学生许多不具备的优势:工作中有了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回到学校找老师找答案;工作中的问题还可以到兄弟学校走一圈就能得到解决;涉及综合性的问题,地方性大学什么专业、学科没有啊,找几个学校的教师诊断咨询一下不就全结了嘛。因此,企业应给与本地大学生相同分量的重视,这样就解决了企业一定每年不惜血本奔波于省外只招外地高校毕业生了。同时,企业在招聘人才的同时,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人才。也就是“几条腿”同时走路。一是从外地、本地的大学中招聘、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这样的“引智”过程比较短也比较好用比较可心毕竟是百里挑一的。二是与相关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类似企业内部大学的形式,定期上课、定期内训、头脑风暴,同时将培训与科研联系起来,在企业科研与产品创新上做些文章,这样也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方法。三是培训、代培自己的员工,形成自己的人才库存。

4、在经济景气与不景气中都应节约人才成本

企业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企业处于的发展阶段、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状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正确对待自己、招聘、使用适合自己的员工。企业处于的大环境比较好的情况下,可能多出一两个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多支付了人力资本的成本而已。但是,现在是整个大环境小环境都不景气,相关的人才成本就成了企业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正常、经济景气的时候,企业也应该正确解决企业的用人问题。因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就是实现盈利、实现利润最大化。将昨天的成本成为明天的利润的方法之一就是用好人用对人。企业的许多工作,可以找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做,一是给这些学生一个认识企业、了解企业、有些工作经验的机会;二是企业也能解决相关成本,用一定“水准”的人员多做一定“水准”的工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适合”是最佳的状态也是最佳的成本控制,发挥每个人应该发挥的作用。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尤其是应该节约成本,降低支出。看看肯德基,看看“德勤”、“安永”这样世界级的企业,在相关程序标准化之后,人才的使用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了。如同一个著名职业经理人所言,企业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无论什么位置,换个人就像换机器零件,找个型号合适的就行了。

5、制定正确的人才需求战略

管理就是管人。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的任何战略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获取、整合、保持和激励、控制和调整、开发。人力资源规划是将企业战略与目标转化为人力需求,以企业整体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任何成功的企业或组织都是十分珍惜和爱护人力资源的。但是,现在我们东北三省有多少个企业真正做到了上述的内容所要求的内容?要做好上述工作,除了与企业内部的相关因素有关,企业还应该借助于社会提供的人力资源信息,真正预测企业到底有多少人员需求;清查和记录内部人力资源情况;确定企业招聘需要、相关规划与协调。企业做到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的人力管理也只能说是完成了一部分。其次,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做到“五星级”标准的工作,那么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五星级”标准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知道什么叫“五星级”的标准,五星级与其他星级的区别。这个环境的建设,应该是由企业高管负责的。再是,企业需要提供合理的薪酬与专业的培训。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企业要想留住优秀的员工,既要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进,也要关心员工的成长,提供有利于竞争的专业培训。同时,企业要正视“利益驱动”,人力资源是必须用“钱”买的,只有出价合理“卖”方才能接受,双方才会成交。培训员工既是企业的义务,是对员工负责任的体现,也是赢得员工忠诚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培训体系越健全。员工的忠诚度也越高。员工培训不是成本是投资,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员工成为“职业运动员”。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的实施,还需要有标准化的流程和工具,这些标准流程与工具必须是员工熟知的而且能够掌握的。这也需要企业高管对员工进行培训与沟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才能真正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振兴东北的八大瓶颈与六大希望刘晓林 观察与思考2004.2

[2]东北振兴遭遇人才“死穴”:本地难留,外地难引 中国青年报 2004.2.24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适应新形势走出新路子温家宝 新华社 2003.8

[4]《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简章》辽宁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 2008 4

[4]大连日报 大连新商报等

本论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策研究”。项目号20060101

篇5: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2010年省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01.浙江发展方式转变中科技进步贡献度研究

本课题拟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浙江“十二五”期间在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构成要素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科技进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措施,为各级政府自觉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实行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责任制提供量化依据。

02.建设低碳浙江的关键问题研究

长期的粗放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低碳发展将为缓解这对矛盾带来极大的机遇,建设低碳浙江也将成为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结合浙江实际,确定低碳浙江的范畴,把握低碳浙江建设的关键问题及实现途径,对建设低碳浙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拟紧密结合浙江的实际,分析打造低碳浙江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低碳浙江的含义,提出打造低碳浙江的目标及主攻方向。

03.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本课题基于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次产业互动和支撑要素之间的互动,以构建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体现浙江优势与特色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为目标,对我省“十二五” 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的路径、关键性问题及其对策举措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04.“碳关税”对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外向型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支柱,2008年浙江出口创造的GDP约占全省GDP的53%;从外贸结构看,一般贸易又占八成比例,远高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广东、江苏等外贸大省。关税对我省外贸的影响不言而语。因此,发达国家酝酿征收“碳关税”的动向尤其值得我省高度重视,并组织力量进行重点研究。本课题拟研究各国关于“碳关税”的最新动向,分析我省出口产品的结构,对“碳关税”对主要出口产品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初步评估,提出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具体建议。

05.钱塘江河口人工岛预可行性研究

为缓解土地供给,在我省杭州湾两岸围垦已基本达到河口治导线的情况下,本课题设想在杭州湾建设大型人工岛,围垦100~200万亩(约700~140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我省下一步土地开发储备。该课题拟在分析目前杭州湾围垦现状基础上,研究建设人工岛对杭州湾的水文、涌潮、泥沙、河流流向、出海航道的影响,以及建设人工岛的大、中、小围垦方案比较及其影响评价,为今后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供学术思想。

06.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交易机制及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本课题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的,在分析我省主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现行水权管理利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省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水权理论与机制设计生态系统管理实践经验,对流域水权交易制度以及相应的水权市场构建、运行模式、激励机制、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等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并提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07.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本课题拟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省科技发展的阶段特点与现实条件,探讨我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再以这一体系分析我省财政科技投入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观,包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理论依据、科技投入与其它投入的本质区别、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观等内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体系,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原则、主要内容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等。

08.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平台与机制研究

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它们的科技力量薄弱,单独开辟创新之路有困难也有风险。因此,集聚公共科技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使平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这对提高我省广大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拟研究国内外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经验,分析我省创新平台建设 的体制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我省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途径与模式,探讨并提出适合我省实际的新的体制机制。

09.科协系统决策咨询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

围绕服务科学决策,积极推动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是中央对科协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智慧凝聚上升为集体智慧的途径、方法,建立健全渠道畅通、资源共享、开放互补、协作互动的决策咨询网络和工作机制,是增强决策咨询能力、服务科学决策的有效保证。浙江省科协系统能否在推进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亟需加强省科协系统决策咨询研究能力与体系建设研究。本课题拟阐述新时期省科协系统加强决策咨询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省科协系统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提出省科协系统提升决策咨询能力、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运行体系的具体建议。

10.浙江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以自主创新发展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是顺应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本课题拟研究新技术产业的界定、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及现状,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选择适合浙江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11.浙江省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源泉与模式研究 金融危机使浙江经济及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也表明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如何在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动力机制、找到新的发展源泉、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是浙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的重大课题。本课题拟通过研究浙江经济现有发展模式及其特点,分析找到浙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矛盾,提出浙江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源泉与模式。

12.浙江资源循环产业与政策研究

本课题拟在借鉴日本、美国、欧盟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对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评价,提出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制度设计,解决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循环不经济”和“经济不循环”的问题,为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指导。

13.推进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但浙江的陆域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贫乏,能源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从目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浙江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能源消费形成了一个由工业化、城市化和居民消费现代化三大动力推动的超强增势,会产生巨大的能源需求。本课题拟通过研究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明确发展我省新能源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和 劣势,确定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先次序,制定出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体系,构建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体系。

14.浙江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去年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和出台了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本课题拟根据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详细调研涉及各种不同种类的光伏电池、光伏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和不同方面(如关键生产设备、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耗能情况、产业本身的环境污染、对省内GDP贡献的潜力、与省内经济发展状况的契合程度等方面,特别是产业和产业与本省状况的具体结合,为未来省政府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提供实际的数据支撑,以及促进我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

15.浙江船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近年来,全球船舶产业的布局调整与旺盛的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中国船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先进造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船舶工业总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急剧下滑,造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浙江船舶工业凸显很多问题。本课题拟在研究浙江船舶产业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从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特点出发,揭示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找出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与决定因 素,探索浙江船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有效战略举措。

16.浙江萤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

浙江省素有萤石资源大省的美名,也是全国氟化工生产的重要基地,但由于我省萤石矿产资源开采历史较早,萤石矿产资源被大量开采,原矿出口或粗放加工,致使享有萤石矿产大省的浙江也要从外省进口萤石。为保障我省氟化工生产基地发展的原料需求,立足本省萤石矿产持续供给,本课题拟以萤石矿山的开采现状、萤石资源的加工利用状况为基础,分析我省萤石资源的保障程度,编制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萤石资源的有关经济政策,使我省萤石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17.科学仪器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

科学仪器是信息的源头,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中最核心的部分。本课题拟对我省科学仪器研究机构、产业和应用领域现状进行调研,模清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联合长三角地区的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国内外科学仪器发展现状和203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我省物联网产业的研究机构和产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推进我省发展科学仪器和“感知浙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8.浙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纺织产业的发展促成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经济的繁荣。然而,浙江纺织产业目前 仍然以低层次加工、低附加值为主要特征,在市场竞争上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力,这与浙江工业化的进程是不相称的。本课题拟对浙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现实需求、途径进行分析,从企业、行业、政府等层面进行浙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进一步提高浙江纺织产业竞争力,促进浙江工业结构升级,为深入研究浙江纺织产业转移和浙江产业集群升级打好基础。

19.浙江省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研究

长期以来,浙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明显落后,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与重视。本课题拟在摸清我省乡镇农机队伍的业务素质、使用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多用性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提出制约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探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途径、浙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装备需求与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等。

20.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研究

随着农产品量的不断增长,其安全性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了事关消费者身心健康和中国国际声誉的重大问题。本课题拟理清浙江省农 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步骤、方式和关键点等,建立一种基于PLM的区域农产品物流质量安全系统框架,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基于可追溯的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物流体系的策略。

21.浙江水产品加工业的经济价值和产业链发展的路径选择 水产品加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和养殖环境逐渐下降,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起的出口“技术贸易壁垒”时有发生,给我省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我省水产品加工业的经济价值、加快水产加工产业链升级、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渔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实现水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本课题拟以我省水产加工行业为对象,对我省水产业加工进行较为系统的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挖掘其经济价值,探索探索产业链发展途径和模式以及实现水产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2.浙江省海洋渔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浙江是海洋渔业大省,水产品总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渔业已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因过度捕捞,近年来海洋捕捞渔获物营养级年年下降,渔获物品种低龄化、小型化日趋严重,总体质量也越来越差。本课题拟对我省海洋生物 多样性和海洋渔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威胁因子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海洋渔业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及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衰退原因,提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我省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3.浙江省加快河道生态绿化的对策研究

浙江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共有河道6万多公里。搞好河道生态绿化,对于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绿色浙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拟研究河道生态绿化国际发展新趋势,分析我省河道生态绿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我省河道生态绿化的科研重点和需突破的技术,在深入分析我省河道生态绿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加快浙江省河道生态绿化的建议与政策。

24.医疗风险管理现状调查与防范机制的建立

医疗风险是近年来世界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也会影响到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未走上法制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本课题拟对近几年全省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即组织和管理制度、投诉管理和纠纷处理机制、医疗风险控制信息收集与申报制度、医疗风险产生的原因与相关因素、解决方法和途径、导致的后果及发展趋向等),探索医疗风险发生的规 10 律、特点、高危因素及深层次原因,以期建立科学的防范机制,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逐步建立与完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和信息网络,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25.市级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心理恐慌,而且可能导致社会混乱、威胁国家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努力来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本课题拟以杭州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为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对其辖区信息、疾控机构基本情况、预警能力、现场调查及处理能力、实验室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健教能力及信息发布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市级疾控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应急反应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6.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研究

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是新经济时代两个发展密切相关、业务互为支撑的行业。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结合,不仅成就了一种新兴的市场模式,更为快递物流提供了新的业务空间和增长点。但总体而言,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双方在很多方面还缺乏统一的规范,相关法律标准政策还缺乏必要的衔接,而快递物流更是存在网络拓展等诸多影响自身发展的瓶颈。本课题拟从合作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的问题,研究探讨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机制和途经,围绕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提出快递物流能开发的服务项目等,促进双方平等、互利、共赢。

27.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的完善对区域综合交通的影响研究 当前,我国区域客运走廊的发展呈现出运输速度高速化、运输结构网络化、管理技术信息化、运行控制智能化、运营环境协调化和运输方式之间协同化的趋势。我省1、2、3小时区域经济和综合交通圈已基本形成,有必要系统、深入地研究区域城际客运专线的完善对区域综合交通的影响及客货流变化规律。本课题拟在分析区域综合交通现状、新建客运专线地区或通道客货运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对区域城际客运专线完善以后,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着手建立以环保的公共交通为主体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运走廊,并采取与其相适应的运输管理和组织模式,提高区域旅客运输服务水平。

28.构建科协文化价值体系推动科协健康发展

篇6: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

发表日期:2013年6月21日

赣科发政字〔2013〕105号

各设区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

为充分发挥软科学研究在全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决策支撑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省软科学研究水平,加强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制定了《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3年6月13日

附件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软科学研究在全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决策支撑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省软科学研究水平,加强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是指依托全省党和政府研究咨询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而组建的软科学研究平台。基地的具体要求是拥有稳定且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研究人员有较为丰富的软科学研究经验、研究实力强、能够高质量完成各类战略研究以及相关调研任务。

第三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按照“项目、人才、基地一体”的指导思想,以服务科技管理决策需求为主要宗旨,以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为引导,聚集和培养软科学研究人才,形成特色和优势明显的软科学研究团队,围绕全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开展软科学研究,为各级政府各类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第四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课题研究。面向科技管理决策需求,围绕软科学研究基地的特色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针对全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和开展高水平的软科学研究;并积极承接有关重点、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应急性研究任务。

(二)决策咨询服务。通过课题研究和软科学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平台,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决策咨询服务,提高针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智囊库”。

(三)人才培养。广泛聚集相关领域的研究力量,稳定一批高水平软科学研究专家,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软科学研究团队。

(四)学术交流。积极开展学术沙龙、专家研讨会等研究交流活动,打造开放式的软科学研究网络,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平台。

二、申报和评审

第五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按照公开、自愿原则自主申报。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具有软科学研究与管理能力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均可作为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向江西省科技厅申请共建软科学研究基地。

第六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由江西省科技厅和基地依托单位共建,以依托单位自建为主。

第七条

申报软科学研究基地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明确的软科学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特色突出,在优势领域和方向,至少拥有1-2名学科带头人。

(二)有较强的软科学研究实力,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内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和声誉,取得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已被省委、省政府或有关职能部门决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三)有较稳定的软科学研究团队、在国内颇具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梯队。基地负责人(基地主任)曾主持过省级及以上软科学研究项目。

(四)至少有一家省直职能部门作为自己密切联系的合作研究及成果应用单位;联系省科技厅的基地在建设期内要安排1-2名人员参与省科技厅的有关科技管理工作。

(五)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

(六)具有开展科研活动所必备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基础条件。

(七)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经费保障。

第八条 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依托单位的软科学研究基地进行答辩评审,并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审核确认。

三、基地管理 第九条

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管理部门负责对各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审批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计划项目、组织软科学研究基地的申报受理、专家评审、检查评估等日常工作。

第十条

依托单位负责组织软科学研究基地推荐申报和具体建设实施、管理工作,制订并落实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具体建设计划和中长期建设规划,为软科学研究基地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工作条件,并对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给予1:1的经费配套,定期向江西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管理部门报告软科学研究基地工作情况。

第十一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由依托单位聘任。其主要职责为: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和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专兼职研究人员聘任、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与落实、运行经费筹集与使用管理、向依托单位和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管理部门汇报工作。

第十二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建设周期3年,省科技厅第一年资助10万元的项目经费,第二年起视建设情况资助5-15万元的项目经费。研究基地重点围绕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软科学方法与应用等方向进行培育和建设,并根据全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决策新需求适时调整培育重点。

四、项目和成果管理

第十三条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设立省软科学研究基

地建设计划项目,基地研究人员均可申报,选题必须在基地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范围内确定。

第十四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应把承担软科学研究项目和产出针对性、时效性强的高水平软科学研究成果及推广应用作为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承担国家及省有关部门的研究项目,以及国内外其他经费来源的项目。

第十五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应积极为各级各类决策机构提供有建设性和影响力的软科学研究报告。

软科学研究基地每年须向省科技厅至少报送一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软科学研究主报告和3万字以上的应用型对策总报告,研究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批示或被厅局采纳,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省科技厅。

软科学研究基地在每个建设周期须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完成5项以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创新性软科学研究成果。

第十六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应建立完备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取得的研究成果或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交流材料等)发表时,应将研究基地作为署名单位(之一);由研究基地经费资助的课题研究所取得的著作、研究报告类成果和发表论文,须在著作、成果和论文封面显著位置注明“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项目”。

五、检查和评估

第十七条

各依托单位要加强对软科学研究基地的指导、检查和协调,积极解决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第十八条

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管理部门定期组织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运行情况检查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一)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及被采纳情况;

(二)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情况;

(三)对外开展咨询服务情况;

(四)学术会议组织情况。

软科学研究基地在评估达标的基础上进入新的建设周期。

第十九条

对未能通过评估的软科学研究基地酌情采取减少立项、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基地资格等手段,达到“以评促建”、保持软科学研究基地创新性、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目的。

第二十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出现以下情况,将予以取消资格并进行通报:

(一)研究基地依托单位未能有效履行建设职责,研究基地建设的保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二)基地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出现重大变化,不具备继续完成基地研究任务的能力;

(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出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

(四)经费使用严重违反财政规定;

(五)其它严重违反本办法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六、附

第二十一条

各依托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订本单位的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上一篇:双沟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下一篇:观看片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