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

2024-05-05

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精选6篇)

篇1: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

一、对该文的总体感受

读列宁的文章感觉很畅快,字里行间洋溢着难以言表的激-情,言之有据,论之有理,高度体现着革命家导师的论战风采,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深刻的印象。

1、细致而深刻的说理

该文篇幅很长,几乎占据《列宁选集》第一卷的三分之一。就这么一篇文章,作者写了大半年,从1901年秋一直到1902年2月。期间,列宁推掉了原定的给《火星报》详细发挥《从何着手?》p290的文章以及给读者回信的诺言(“我们应当首先向读者致歉”)。可见列宁对该文的写作极为重视,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列宁之所以对该文如此重视,因为他深刻理解理论战斗的现实意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在列宁身上高度体现,所以,对广大群众做细致而深刻的说理工作,在列宁看来是那么的重要。

文章深刻的说理工作首先来自作者对当前影响革命事业各路思想流派的深刻把握,文章中随处可见作者对论敌观点大量而适当的引用,以及对论敌观点的深刻剖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刻阐发作者观点。读列宁的文章,真有像斯大林所说的“就像被一支大手牢牢把握,不能动弹,只能随着他的思路去思考”。这种有效的说理工作,首先来自列宁的严密逻辑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来自作者高超的辩证法的运用。其次,来自作者高超的行文艺术。在文章中,不时能读到让读者会心一笑的片段,就像在看一出话剧一样。如

“‘应当幻想!’我写到这几个字之后,不觉吃了一惊。我仿佛是坐在‘统一代表大会’的会场里,坐在我对面的是《工人事业》的编辑和撰稿人。这时马尔丁诺夫同志站起来,咄咄逼人地质问我:‘请问,如果不事前向党的各个委员会征求意见,自主的编辑部有权去幻想吗?’接着,克里切夫斯基通知站了起来,并且(从哲学上来深化早已深化了普列汉诺夫同志的意见的马尔丁诺夫同志的意见)更加咄咄逼人地接着说:‘我进一步问你,如果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忘记,按照马克思的看法,人类总是提出可能实现的任务,没有忘记策略是党的任务随着党的发展而增长的过程,那么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不是有权幻想?’

想到这种咄咄逼人的问题,我真是不寒而栗,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我就试试躲在皮萨列夫背后吧。”p4482、对真理的深刻把握

真理不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真实存在,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客观条件。如果单从列宁所批判的论敌的观点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错误,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比如,“每个卢布工资增加一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实惠和可贵;工人要进行‘斗阵,是因为他们知道,斗争不是为了社么未来的后代,而是为了自己本人和自己的儿女’”。p323“政治始终是顺从于经济的”p329“政治鼓动应当是为经济斗争而进行的鼓动的上层建筑,应当在经济斗争的基础上生长起来,并服从于它”p330;“党的任务随着党的发展而增长的过程”p334等等,读书笔记大全《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从这些句段我们似乎都同意,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但是,当列宁把这些言论与当时俄-国工人事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再经由列宁层层深入的剖析,我们发现这些观点竟然是那么的有害,是那么的混淆当时还没有多少鉴别力的工人们,从而对整个革命工作是那么的有害。列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来自于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方法-论娴熟的运用,而不是僵化的教条主义者。正因为此,列宁的思想走在同时代人物的前列,所以他能带领群众走上胜利的道路。

联系我们当前的工作,的确很需要列宁的这种思维方式,需要锻炼自己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而不能在方向上失去目标。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人生导师,如果我们没有联系实际的人才发展观,没有正确的工作方法,工作肯定不能出实效,而且对大学生成长有害。

3、坚定的理想信念

如果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们无法想像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这种革命热情。当列宁准备为革命事业做理论准备的时候,他还处于流放阶段,当他读到伯恩斯坦1899年写的《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这篇文章时,列宁指出“书的内容越来越使我吃惊,理论上太差了,而且是重复别人的话,光说批评,实际上连认真地进行独立的批评的尝试都没有,实践上是机会主义,……登峰造极的机会主义和可能主义,而且是胆小的机会主义。”(全37/241-242)。正是因为列宁具有远大理想与坚定的信念,所以,他似乎总是能本能地体悟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所以他总能走在同时代领导人前列,让各种错误思潮现出原形。也正是因为列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当列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的时候,他又马上显得那么谦逊,正如他在文章中写到,“因为这里讲的是缺乏修养的问题,我用这个字眼首先是指我自己。我曾在一个给自己提出很广泛的包罗万象的任务的小组中工作,我们所有参加这个小组的人常常痛切地意识到: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在可以把一句名言改动一下,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的时候,我们却表现出是一些手工业者。后来我愈是经常回想起我当时感到的内疚,就愈是痛恨那些假社会民-主党人。”p406-407这样真诚地发自内心的歉意,只有那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具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点就是树立理想信念。在列宁身上,正是高度地体现着这一点!

篇2:马克思著作读书笔记

1857年爆发了席卷欧美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当时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疯似的通宵总结我们的经济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导言》的写作目的:一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二是为了批判当时国民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还有巴师夏、凯里等庸俗经济学。他们一方面把物质生产看作是与社会性质无关的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下的生产;另一方面有割裂了生产与分配等关系,把分配说成是随心所欲的事情。马克思在《导言》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认为物质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性质(生产关系)下的生产,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是物质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是这四个环节的起点,并以生产为出发点论述了生产与消费、分配与交换的一般关系。《导言》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还作了专题论述。

二、内容提要

这是一篇没有写完的导言,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1、生产;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3、政治经济学方法;4、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的关系。这里节选前三部分:

(一)生产

这一节的中心是批判了国民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成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的错误观点,论述了物质生产社会性质,主要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对象和本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

政治经济学研究物质生产,就必须研究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生产关系),研究生产交换中的个人,就不能脱离社会性质来谈个人。而斯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虽然也把物质生产作为研究出发点,但是,他们不顾生产的社会性质,而把生产理解为单个的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的生产。这种“鼓励的个人”是一种虚构,其旨趣无非是企图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说成是自然的永恒的生产。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特殊生产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脱离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而空谈“生产一般”,其目的是要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谐永存。但是,“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它不研究一个个特殊生产部门。政治经济学要研究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活动着的物质生产,从而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本题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即现代资产阶段的生产

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市我们研究的本题。生产的一般规定是存在的。政治经济学如果停留在这些抽象要素,那就不可能理解人和一个现实的历史生产阶段。政治经济学可以作为合理抽象的生产一般,但这不是主要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本题是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

(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这一节考察了社会生产的内部结构,分析了社会生产各个方方面的相互关系,研究了生产的现实运动及规律。

引论。社会生产是一个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生产制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产品);分配依照社会规律决定个人分配这些产品的比例;交换依照个人需要的对象和奴役,供个人享受而满足个人的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重点,非配合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社会生产就是这样在总体性中活动着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资产阶级经济学“正规的三段论法”: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全体由此结合一起。马克思指出了这种分法的肤浅性,并具体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产与消费

篇3:马克思著作中的福利经济思想研究

一、关于人类全面发展的福利观

马克思毕生致力于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他对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生产方式进行了经典深刻的批判, 提出了未来社会框架的设计方案, 虽然没有等到将这些理论付诸于实践检验, 但从思想根源看, 都是以人类解放和福利 (幸福和利益) 为最终目标的。

尽管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大批人民提供了改进的生活水准, 但马克思认为, 工业革命被认为是工人阶级的人间地狱。薪水可怜兮兮, 工作时间漫长难熬, 妇女和小到9至10岁的儿童成批地被恶劣危险的血汗工厂雇用。在英国工业城市里有许多贫民窟。那里贫穷成为特产。英格兰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尤其艰辛, 正是在那里, 马克思写下了《资本论》, 并于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

在《资本论》中, 他分析了机器大工业提高劳动生产力, 促进剩余价值的生产, 但会导致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激化以及最终导致社会革命;同时, 他注重对人的发展和培养: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剥削范围扩大、劳动力价值下降、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发生变革, 但提高了劳动强度, 迫使工人增加了劳动消耗, 损害了工人身心健康, 严重地危及劳动者的经济福利。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入手, 分析了机器大工业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同时, 也敦促了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深化及社会对抗的发展;使读者体会到先进机器和大工业带来的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更多地看到了马克思在大量事实陈述背后隐含的对机器大工业给工人带来的非人性及有悖常理的苦难所寄予的愤慨和同情, 体现了对劳动者关心和培养的福利思想。

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对于福利的追求与获得方式, 即, 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前提和社会条件;只有经过共产主义革命, 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 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境界, 人才能真正创造人类历史。

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发挥人积极性和潜能的天地, 所以战胜了封建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战胜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的逻辑悖论, 即对人性自然权力的否定;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制度取代, 是因为它压制和扼杀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缺少激发人性创造力的激励机制, 使劳动者福利受到损害, 不注重实现人的解放和福利增加途径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是以人 (雇佣劳动者) 如何在社会中能更有效地获得幸福与利益、社会采取何种形式才能更多地获得福利为前提的。马克思作为黑格尔思想的拥护者, 认识到发达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已变成异化的工具 (机器零件) , 得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阶级 (在工业生产中则是无产阶级) 绝对贫困化是不可避免”的推论, 体现了他为人类福利增进和平等愿望实现的福利思想研究初衷。人类价值的增减与福利增减具有同向关系, 科技进步带来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对人价值的增加会带来困扰, 马克思关于东方国家跳跃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指出了历史与人类进步与发展统一的途径, 这种设计的实施, 为人类福利的增进开辟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二、“重建个人所有制”暗含的福利增进思想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思想体现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一节中。他认为, 资本主义制度积累过程中, 生产方式决定的占有方式 (剥削与压迫) 是对劳动者人性的残酷践踏, 是对人基本权力 (自然权力) ———平等权力的剥夺。这种剥削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否定。

重建个人所有制, 一方面, 劳动者需要在协作和对土地 (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 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化生产, 在他所设计的“自由人联合体”中才能得到自由, 劳动者得到的相对、初步的解放表现出的对人基本权力的尊重是劳动者获得仁爱恩慈的一部分, 是劳动者个人福利增进的第一层表现, 即人权体现;另一方面, 社会化大生产标志着社会分工的进步, 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为劳动者福利增进创造了物质基础与前提, 是劳动者个人福利增进的第二层表现。第三, 个人所有制意味着对生产资料的实质性占有, 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不是奴仆和劳动力出卖者, 个人受到了尊重, 个人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国民收入和积累的增加, 促进整个国家宏观福利的增进, 这是福利增进思想的第三层表现。因此, 劳动者福利获得的起点———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借助于价值与企业的直接结合, 是马克思从伦理学角度阐发劳动者福利获得思想的体现。可以看出,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 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特点, 也是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标志。

三、资本和劳动的人格化是福利获得的特征

分配作为劳动所得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 与劳动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关系相适应。“因此, 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 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可见, 分配关系不过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分配是福利获得的手段, 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具有同一性。

1. 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产品生产同时, 使生产条件发生变化, 劳动者之间、劳动者同劳动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也将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是一种雇佣关系, 因此, 从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另一部分转化为工资、利润及地租的分配关系上看, 从生产过程中当事人的对立关系上看, 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必须相适应。

2. 人与资本的人格化是福利获得的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征之一是商品生产而不是产品生产,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商品, 他本身是商品的出卖者;资本家作为资本持有者, 从货币与资本转化中看也是一种商品。二者都需要在一定生产方式中表现出人格化。正因如此, 资本也间接地表现出人格化。马克思的“人格化”思想是指:“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 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劳动者虽以雇佣工人身份出现, 如果他在劳动过程中体现不出人格化, 那么, 他的人权和人性没有得到尊重, 他的福利将减少。因为人格化是人受到尊重的一部分, 是福利的一部分。如果资本在资本家手里仅为其占有而没有人格化, 那么, 资本家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权威, 资本对于福利增进所作出的贡献则不是出于人性的目的。另外, 作为一种商品, 劳动者在寻求自身价值的增值, 劳动者把自身置于流通领域去交换, 期望尽可能地高价出售自己, 这也是劳动者自身争取人格化的过程, 也是出于获得更多福利的需要。

3. 剩余价值生产中劳动者非人格化是对劳动者福利的剥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另一个特征是, 生产剩余价值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权威”, 即他对直接生产者 (雇佣工人) 所表现出“一种不顾个人自由意志而压倒一切的权威”, 表现为一种自然规律, 体现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 如果仅资本家取得权威 (人格化) , 而劳动者, 如果失去自由意志 (如工资没有体现劳动代价) , 没有实现作为同劳动相对立的劳动条件的人格化, 同样在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表现出一种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则是对雇佣劳动者福利的一种剥夺。如果劳动者没有实现劳动力价格, 不仅是对劳动者人格的一种玷污, 更是一种福利损失。

四、收入分配中的福利经济思想

马克思以大量笔墨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现象, 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阶级福利水平普遍下降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结论。工人福利水平下降源于“生产资本愈增加, 劳动的分工和机器的应用范围也就愈益扩大。劳动分工和机器的应用范围愈扩大, 工人们相互间的竞争也愈益增强, 他们的工资也就愈益缩减了。”他认为, 工人在劳动游离与补偿中工资下降导致福利水平下降;他对英国1848年间颁布的10小时工作日法令进行了利弊分析后得出结论, “资本家延长工作日时, 可能付出较高的工资, 但同时却降低了劳动的价值。”因劳动内涵量增加导致劳动者不能很好恢复体力, 虽然资本家可能付出较高的工资, 但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却是不平等的。“在雇佣劳动制基础上要求平等工资或仅仅是公平工资, 就犹如在奴隶制基础上要求自由一样。”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马克思分析了劳动者福利水平下降的制度经济学根源:一是工资收入和劳动付出价值不平等;二是像被缚在石头上的普罗米修斯一样, 工人被资本紧紧地锁在石头上;三是雇佣劳动使劳动者必然失去平等权力和真正自由, 虽然资本家将采取更隐蔽的剥削手段 (如延长劳动时间, 表现的是劳动者收入的增加) , 但这些对于福利的增进都是虚拟的。

马克思收入分配中的福利思想还体现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 但因为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里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 所以劳动所得应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力属于社会一切成员。”这段论述告诉我们:区分“劳动有益”与否决定社会性质和生产关系;劳动所得要通过平等的分配方式分配给劳动者, 但他没有指出如何才能做到平等分配。接着他又指出:“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为整个社会的财产, 并要求在公开分配劳动所得下集体调节全部劳动。”对这段话的批判反映出:他赞同只有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才能实行收入的公平分配。他界定了公平分配的两条标准:一是“属于一切社会成员”;二是“社会成员具有平等权力”。这反映出他收入分配均等化的思想。如何实现具体收入分配呢?他首先把劳动所得归结为社会总产品, 即“集体劳动所得就是全部社会产品”, 然后进行收入分配的各种扣除:

首先, 对第一部类部分进行扣除。即“第一, 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所需的费用。”第二, “用以扩大生产的附加部分”。“第三, 为预防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用来保险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他指出, 这种扣除是必要的, 至于如何划定其比例, 要根据生产资料和集体的力量按概率扣除。

其次, 进入个人分配额之前再按第二部类部分进行扣除。即“第一, 一般的不属于生产的管理费用。”“第二, 作为共同满足需要的费用, 如学校、保险机关等费用。”“第三, 为丧失劳动力的劳动者设立的基金等, 简言之, 就是属于所谓官方济贫的费用。”社会总产品只有除去上述两类扣除, 才能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社会总产品中体现着劳动者的劳动价值, 上述这些扣除, 有劳动者劳动价值的一部分, 从劳动者获得的福利方面看, 这些扣除中的一部分, 除了一部分为其他社会成员谋福利外, 一部分又间接回到劳动者手中, 这也是“平等权力”的一种体现。马克思的以下思想对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个平等的权力, 对于不同等的劳动是个不平等的权力。它不承认任何阶级的差别, 因为每个人像所有其他的人一样都只不过是劳动者;但是他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 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种天然特权。根据其内容来看, 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从以上论述可得出结论:人, 由于天赋和能力的差别, 导致收入的不平等是平等的一种体现。

五、关于个人和社会选择的福利经济思想

福利经济学以对人和社会进行规范及设计为己任。社会选择是社会规范实现的前提, 也是经济福利的内蕴之一。马克思的一生是从事人和社会规范设计的一生。“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 是他潜心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后为实现最合适的社会选择而对民众进行的一声有力的呼唤。《国际工人协会共同规章》中的“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乃是一切政治运动都应该作为手段服从于它的伟大目标”则成为他对未来社会设计所进行的公共选择而实施的手段, 这也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基本手段。此外, 作为对未来社会设计的具体内容之一, 《共产党宣言》曾提出: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生产结合起来, 等等。”在此, 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主义制度提出的公共福利方面的最基本要求, 从而可以看出他有着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应该成为“福利国家”的思想内蕴。从其“此外还存在一些永恒的真理, 如自由、正义等, 这些真理对于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都是共同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个人选择是社会选择的基础, 个人选择追求自由、正义是永恒的真理, 人追求自由正义, 不管是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 都是追求个人福利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 马克思一生花费了大量心血、精力与时间, 推论和绘制了无产阶级如何通过社会暴力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典蓝图。在他的著作中, 充满人性关怀的福利经济思想十分清晰, 那就是研究人和社会行为如何规范化。他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在于他规划了人类的幸福和利益, 他的一生, 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朱荣科.马克思的经济福利思想.求是学刊, 1995, 第40页

[2].朱荣科.马克思的经济福利思想.求是学刊, 1995, 第39页

[3].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

[4].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雇佣劳动和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6卷) .人民出版社

[6].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篇4:浅析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生态思想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问题;实践

我们一直认为生态问题是现代社会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巴黎手稿》《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就已经散见着大量的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也蕴含着许多关于生态问题的科学理论。这些思想观点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启迪、指导我们进行生态问题研究的重要作用。

一、馬克思生态思想的渊源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十分深入,但是他也从未放弃对于自然的关注,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马克思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恰是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梳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1.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重视世界整体性的特点,并对其“自我意识”观念进行了细致研究,打破了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强调自然法思想,认为自然界的意义是由自我意识所赋予的,提出了个人主义、世界主义、平等观念等观念,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关系整体上和谐一致的新思想,从而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能动参与者。

2.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扬弃。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人本性和自然主义思想,使马克思把人看作是“类存在物”,而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看作是哲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开始真正把自然界看做人的对象性存在,自然界成为人的活动所赋予的人化自然。同时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3.马克思一直关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合理成分,化用了李比希新陈代谢的思想,对达尔文进化论中有关生态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都给予了热情关注,这都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视角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生态哲学的出发点。马克思生态思想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强调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生物的基本属性,也需要通过与自然的能量、物质交换才能生存。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人所独有的主观能动性,将对象性的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同样,无人存在的客观自然也只能是潜在的存在物,并无实际意义。

2.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自然与社会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然界是社会产生的基础,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且具有自然属性,而任何人都必然要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里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历史的过程也是人类生成自然界的过程。自然和社会彼此制约。马克思说过:“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而“只有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3.从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主张在实践中实现人、自然、社会的统一。实践是主客体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的生存方式。通过实践,人和自然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推进了社会历史和自然历史的发展,也使人、自然、社会结合为统一体。通过实践,人对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不断将自然界向着人化自然转变。

4.从发展的角度看。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劳动本是人自觉自愿的生存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劳动异化成了资本家生产商品的逐利过程,这种“异化劳动”又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被人过度的贪欲所打破,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科学预设,也包含着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复归,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也是真正的自然主义。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环境问题还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问题,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病已经初露端倪,通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合理制度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构想,我们就会发现他在生态问题方面丰富的理论创造。

1.生态问题形成原因的考察。马克思认为:生态问题的出现,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的膨胀是其认识论根源。启蒙运动对个人解放的宣传,资产阶级的革命历程,促发了资本主义精神所推崇的“个人主义”思想的膨胀,加之近代科学技术对人的武装,使人产生了可以主宰自然、征服一切的狂热激情。伴随着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的步伐,人对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资产阶级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取和对环境的破坏都成了必然的代价。过度开发、盲目生产导致了原本平衡的价值流动和物质交换关系被破坏,也瓦解了人和自然的共同体关系,最终造成了环境的巨大破坏和严重的生态危机。

2.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式,在这个科学的社会理论构想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合理规划,而这也体现了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此岸世界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始终是马克思哲学坚持的原则立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是马克思的理想设计,他认识到只有人类本性的合理复归,才能处理好人、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要使人从异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要以自然规律约束人类行为,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以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减少自然的发展代价,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科学预设也蕴含了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其次,马克思提出利用科技手段变革生产方式。他主张通过生产过程的循环减少废料、降低环境污染,并积极利用自然科学的发展系统改进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科技进步优化生产要素、促进人的提升,最终加快生产力的解放。再次,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生态环境优化的过程也离不开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四、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彻底的人道主义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自身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彻底解放全人类,超越了“人本主义”单纯关注人而忽略自然、“自然中心主义”压抑了人的发展的弊端,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中找到了发展的光明大道。马克思生态思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探索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特点,既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内涵,又为现代生态科学提供了哲学指导。

马克思生态思想还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可以启迪我们解决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引导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中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还可以提升我们对自然生态问题的认识,对于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有利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l、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4]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王建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篇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内涵: 第一,环境创造了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体现着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把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观念的形式内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并进而提升主体的能力,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环境人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第二,人也创造了环境。人在改造环境过程中,通过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把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外化在客体之中,使本来是外在的环境也凝结着主体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从而形成一个在自在自然中

所没有的人化的自然,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属人的人类世界,体现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第三,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协调一致的关系。马克思这里使用了“一致”一词,深刻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在改变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变和塑造了人。马克思这里提出人和环境“一致”的思想,是指导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基础,第四,实践活动是实现人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基础。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环境,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环境塑造了人。实践活动是形成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物质基础。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的论断:1.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劳动之所以是人的一般本质,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当人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其他动物具有了本质区别。2。人的具体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区别)。第一,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其中,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并引起人的本质的发展。3。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人与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具体本质的形成与每个人的具体需要有关。每个个人都是根本自己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活动。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论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其基本的意思是: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深刻基础。这一论断至少包含着以下四层意思:第一,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历史起点。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从制造生产工具的劳动活动开始的;第二,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实践的内容和水平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创造活动和社会管理活动。第三,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劳动的性质不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就不相同。第四,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所有社会动力之源。

如何理解黑格尔2个凡是: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保守性。

这一哲学命题的保守性在于:黑格尔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绝对观念,“合乎理性”即合乎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认为普鲁士国家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观念的完美体现,因此,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显然有替普鲁士专制政府作辩护、相妥协的一面,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革命性方面,即该命题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现实不等于现存,而是指合乎必然性的东西。现实性不是凝固不变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就走向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样,该命题中所蕴涵的辩证法思想的革命性就被深刻地揭露出来。

恩格斯这段论述包含了辩证法的三点思想: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第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有两种基本形式——暴力和和平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学习恩格斯科学的分析方法的意义恩格斯这里的论述,实际上涉及到了如何科学地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应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即用‘扬弃’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对于我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于传统文化中一些封建的糟粕的东西,当然要剔除和批判,但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和积极有用的思想内容,就要继承下来,加以改造和发展。我们要反对在对待历史文化问题上的历史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同样我们也要用‘扬弃’的观点科学对待外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中体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内容的东西,我们要坚决批判,而外国文化中体现现代文明共同成果的东西我们又要借鉴过来,加以改造之后,为我所用。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全盘照搬和全盘拒绝两种片面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具

有神秘主义性质的唯心主义,同时又批判地吸取了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指新旧事物之间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的关系。它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集中体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者之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以及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黑格尔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课本111页

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表现为双重含义:第一,“恶”是一种否定力量,表现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新的制度对旧的制度的反叛,正是这种所谓的“恶”的否定过程,由此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第二,在阶级社会中,贪欲和权势欲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杠杆。需要是人的本性,正是这种人的“贪欲和权势欲”的需要推动人们以各种形式进行社会变革和社会活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进而创造着历史。

1.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答:①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②“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④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答:(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4.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 答: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教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必须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教师不得借职业之便谋取个人私利,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必须禁止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八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取消了曾经作为中国“三面红旗”之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设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并由公民直接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二是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针对“文革”中出现的把民主等同于无政府主义的状况,以及中国社会中长期涌动的民粹主义倾向,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三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四是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五是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许多朋友也许不了解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政治构架中,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虽然不是执政党,但是参政党。六是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十七大报告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代会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举措。七是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八是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篇6:《教育著作》读书笔记

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笨小孩”“问题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问题,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牛顿曾经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在牛顿的亲人中,除了年迈的祖母和改嫁的母亲外,还有一个亲舅舅。他叫威廉・艾萨库,毕业于剑桥大学,是一位牧师。威廉从牛顿安静、多思的性格中,下意识地感觉到牛顿身上有别的孩子没有的东西。对学习毫无兴趣的牛顿,在期末考试中总是处在差等生的行列之中。班上的同学就给牛顿起了个绰号,叫他“笨蛋牛顿”。威廉舅舅对此很不满意。为了培养牛顿的学习兴趣,威廉经常给牛顿买学习用品、课外读物等。一有空闲,威廉就到农场给牛顿讲外面的世界。在舅舅的开导下,牛顿对读书有了一些兴趣。舅舅又给牛顿买来科学方面的书籍,对他进行有目的的引导。这些书都是关于数学、生物和科学简史等方面的。他想,读这些书也许能够培养牛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牛顿的成功是对威廉舅舅最好的回报。

如果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都能像牛顿的舅舅那样,耐下心来,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总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许多优点,也许他调皮好动管不住自己,但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热爱劳动,喜欢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他可能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欢唱歌、画画,画的作品非常有新意。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赋,因此,多加观察孩子,从中发现孩子的智能结构特点,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使每个孩子的天赋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孩子上身上其实有着异乎寻常的潜能,关键是父母和老师们如何去挖掘。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和父母能够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总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孩子。

上一篇:可爱的大熊猫下一篇:《工作要有好人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