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克翻译教程笔记

2024-04-25

纽马克翻译教程笔记(通用8篇)

篇1:纽马克翻译教程笔记

纽马克与巴斯奈特翻译观比较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观“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文章从二者的.”异“入手,着重谈二者的”同“.通过对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现“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的比较研究,旨在更全面地认识两位翻译理论家,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他们的翻译理论.

作 者:王改霞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重庆,400031 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30(9)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纽马克   文本类型翻译观   巴斯奈特   文化翻译观  

篇2:纽马克翻译教程笔记

纽马克与巴斯奈特翻译观比较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观”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文章从二者的.“异”入手,着重谈二者的“同”.通过对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现”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的比较研究,旨在更全面地认识两位翻译理论家,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他们的翻译理论.

作 者:王改霞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重庆,400031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年,卷(期):30(9)分类号:H315.9关键词:纽马克 文本类型翻译观 巴斯奈特 文化翻译观

篇3:奈达和纽马克论翻译与意义

一、奈达和纽马克关于翻译的认识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 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奈达指出:“所谓翻译, 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Nida&Taber, 1969:12) 。纽马克对翻译的解释是:“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原作者所意想的方式译入另一种语言” (Newmark, 1988:1) 。对比两个定义可以看出, 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 而纽马克注重的则是“意义”和“文本”。奈达认为, 每一种语言都各有所长, 应该平等对待。两种语言之间会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但语言的共性必然超过个性, 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所拥有的共同点远远大于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此, “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Nida&Taber, 1969:4) 。纽马克也认为, “原文的每一层意思都可以得到传译, 毫无疑问, 任何东西都是可译的” (Newmark, 1991:28) 。可见, 承认可译性是他们研究翻译问题的前提。但是, 他们也认识到可译性的限度, 即绝对等值的翻译是不可能的, 翻译中一些意义不可避免地损失, 译者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把这种意义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奈达将翻译定义为“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中用最接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 (Nida&Taber, 1969:12) 。其定义中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意味着在多数情况下, 不同的语言之间很难找到内容与形式完全一致的对等。为保留内容 (即意义) , 只能牺牲形式。纽马克赞同直译, 但他同时也认为“翻译意味着填补语言之间的空白”, 甚至“解释也是翻译” (Newmark, 1991:33-35) 。可见, 纽马克是从广义的角度给翻译和等值下定义的。对翻译性质的认识, 奈达认为, 翻译是科学, 是对翻译过程的科学的描写。同时他也承认, 对翻译的描写可在三个功能层次上进行:科学、技巧和艺术。在奈达逐渐向第三个阶段, 即社会符号学和社会语言学阶段过渡的过程中, 他越来越倾向于把翻译看作是艺术。到了上世纪90年代, 奈达又提出, 翻译基本上是一种技艺。纽马克对翻译的认识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最初, 他认为, 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也是技巧。后来他又认为翻译部分是科学, 部分是技巧, 部分是艺术, 部分是个人品位。他对翻译性质的阐释是基于对语言的二元划分。纽马克虽然认为翻译是科学, 但他不承认翻译作为一门科学的存在。因为他认为目前的翻译理论缺乏统一全面的体系, 根本不存在翻译的科学, 现在没有, 将来也不会有。

二、奈达和纽马克论翻译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完整而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它是涉及两种语言的语际转换活动。那么, 翻译什么?转换什么?这一问题涉及对翻译根本问题的探讨。翻译就其具体形式而言, 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活动。而语言符号的根本功能在于表征 (representation) 。因此, 我们可以这么说:凡符号必有意义。在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活动也就是翻译活动中, 人们的首要任务是致力于意义的再生。而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把原文的意义和信息清楚而明确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内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从意义出发, 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古今中外众多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做出定义时, 都把原文的意义 (或信息) 的传达当作翻译的根本任务。因此, 可以这么说, “意义”是翻译活动所致力传达的东西, 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就翻译的本质而言, 它是一种意义的对应转换活动。意义是翻译中的第一要义。翻译的理解和表达, 都是围绕意义展开的:翻译过程始于意义的理解, 终于意义的表达。奈达更是直接指出:“翻译就是译意” (J.Waard&E.A.Nida, 1986:60) 。奈达运用交际学理论, 把翻译看成是交际活动, 具体地说来, 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交际的目的是使参与交际双方或各方能沟通, 使之相互理解。要使他们相互沟通, 就要把信息的意思传达清楚。因此, 翻译首先要译意。由于不同的语言的表达形式各异, 因此, 要译意, 就必须改变语言的表达形式, 奈达所有的翻译思想都是围绕这一基本思想展开的。在他看来, 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再现原文信息” (郭建中, 2000:65) 。在奈达看来, “所谓翻译, 就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上, 其次是风格上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Nida&Taber, 1969:12) 。从符号学出发, 奈达认为翻译就是交际活动, 作为交际的翻译主要是译意 (translating meaning) 。译者不仅仅只翻译字词句, 而且要兼顾到话语或文本发生的上下文语境。在吸取皮尔斯、莫尔斯等符号学家的理论精华之后, 奈达把符号意义分为指称意义 (referential meaning) 、言内意义 (denotative meaning) 和语用意义 (pragmatic meaning)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所代表事物的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在大多数情况下,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的基本内容和它所传递的主要信息, 也被称为“信息意义”、“概念意义”或“认知意义”。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或篇章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 表现在叠词、重复、双关、一语双叙、音韵等修辞上。言内意义形象生动, 是原文语言的精髓, 翻译的时候必须仔细推敲。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 是语言符号对人产生的影响, 就是常说的蕴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或联想意义 (associative meaning) , 甚至是象征意义 (symbolic meaning) 。理解和表达词语的语用意义离不开双语交际的语境, 其妥帖与否取决于译者的文化底蕴, 翻译时要从文化色彩、文体色彩、感情色彩等方面去考虑。它包括表征意义 (indexical meanning) 、表情意义 (expressive meanning) 、社交意义 (social meanning) 、祈使意义 (imperative meaning) 和联想意义 (associative meaning) 。在翻译中, 语用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语言的社会文化环境 (刘军平, 2009:148-149) 。简言之,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 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从翻译作为跨语际、跨文化、跨时空的交际目的出发, 译意永远是第一位的。译意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纽马克认为, “在几乎所有的翻译都涉及到三种主要的意义:认知意义 (cognitive meaning) 、交际意义 (communicative meaning) 和联想意义 (associative meaning) ” (Newmark, 1988:5-6) 。认知意义包括语言学意义 (linguistic meaning) 、所指意义 (referential meaning) 、隐含意义 (implicit meaning) 和主位意义 (thematic meaning) 。交际意义包括语为意义 (illocutionary meaning) 、施为意义 (performative meaning) 、推论意义 (inferential meaning) 和预兆意义 (prognostic meaning) (Newmark, 1991:29) 。联想意义的涵盖比较广。特定的文本可以反映出作者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方言、性别、文化背景、普遍程度 (大众的、中性的、专业的) 、客观程度 (实事求是、不动感情) 或文本的正式程度 (官方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口语或俚语) 。此外, 联想意义还可表示文本的语言是直截了当的 (外延性) , 还是比喻性的 (内涵性、暗喻性) 。而且, 原语言中使用的拟声词、头韵、节奏等等, 也能直接或间接地传递某种意义。然而, 纽马克认为, 这些还不是文本的全部意义。既然翻译是信息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文本的意义还必须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诸多因素主要包括:文本所体现的作者个人的风格和个人习语;题材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原语言文本和目的语言文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表达原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言特有内容的词汇;受原语言、目的语言的文风时尚和传统所制约的特定的文体形式 (书籍、期刊、杂志等) ;作者对假定的读者或听众对该学科知识或语言文体的了解所做的预测;原语言文本描述、报道、证实或确定的内容;译者的观念、偏见, 及其所反映的民族、政治、道德、宗教、社会以及性别倾向等 (Newmark, 1988:4-5) 。在纽马克看来, 除了我们通常意义的翻译之外, 翻译显然还必须包括解释和改写, 即允许直译和意译。基于这种观点, 纽马克认为“原语文本的每一层意义都能直接或间接地翻译成目的语”。因而, 在可译性的争论中, 纽马克与奈达所持有的观点相同, 即“凡是一种语言能够表达的事物, 另一种语言也一定能够表达 (Anything that can be said in one language can certainly be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 ” (Nida, 1964:13) 。但纽马克同时也强调指出, 这并不意味着文本中的每一层意思都必须翻译出来, 都必须在目的语言中准确地得到再现。相反, 译者就必须根据文本的意图和自己的目的进行“选择、掂量、权衡”, 比较不同的“对等词”或“意义的载体” (Newmark, 1991:33) , 确定优先考虑的意义层次和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奈达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特别是他们对翻译与意义问题的论述, 说明了翻译的实质和意义在翻译中的重要意义。因此, 我们在翻译中要特别注意对意义的处理。但是对于奈达和纽马克, 不论其观点存在着多大的异同, 也不论其翻译理论中的不足, 我们应当承认他们两位都为当代的翻译研究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摘要: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在翻译学界都是极负影响力、在翻译研究方面著述颇丰的翻译理论家, 他们从新的视角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 并且勇于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理论。他们所提出的观点和看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图就他们对翻译与意义方面的看法展开分析, 重点阐述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与意义问题上的异同点, 以便我们能从他们的论述中更好地认识翻译的本质以及意义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尤金·奈达,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翻译的本质,翻译与意义,异同,比较

参考文献

[1]Catford, 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Nida, 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 1964.

[4]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5]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

[6]Newmark, Peter.About Translation[M].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1.

[8]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9]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纽马克翻译教程笔记

【关键词】彼得 · 纽马克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直译和转译两家争鸣的大背景下,纽马克将翻译分成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大类,他还认为不论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片面强调其中一种都是不可取的,翻译应当因时制宜,因势制宜。本文首先分别介绍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其次对其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

一、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简介

语义翻译侧重点在语义二字,以翻译出原文文义为主要目标,最大可能忠实于原文,表达出原文语义与结构并体现出原文语境。纽马克对语义翻译的定义是“在目的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的再现出来”。采用语义翻译译出来的作品总是要逊色于原著,因为语义翻译既然想要保持原著的一切东西,就难免顾此失彼。

交际翻译是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一种翻译方式,它深入地发掘了语言的交际价值,为译者进行翻译工作提供了全新视角。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的翻译方法。交际翻译理论的最大突破之处就在于它首次突出了语言交际价值的作用。虽然交际翻译强调从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出发,使译文趋于流畅,更符合译文语言习惯,但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随意发挥。

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比较

区别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本质的区别在于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交际翻译中翻译的基本单位是句子,不拘泥于源语言文化背景,具有主观性;语义翻译中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以源语文化为基础的,具有客观性。

交际翻译的关注点是目的语读者,为他们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困难与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其译文通常是通顺易懂,规范自然,符合特定的语域范畴。在语义翻译中,译者仍然以原文为基础,解释原文的涵义,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文本的意思,译文通常比较复杂和过于详尽,不给读者留下晦涩难懂之处。

语义翻译为了表现原作的思维过程,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发挥了语言的表达功能;交际翻译关键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发挥了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

联系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二者之间往往有重合,不能绝对地将二者区分开来。在保证等同效果的前提之下,二者都采用逐词翻译的具体方法。对一个文本的翻译,没有纯粹的语义翻译或绝对的交际翻译。在同一篇作品中,有的部分须采取语义翻译,有的部分须采用交际翻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如果原文信息带有普遍性,不带文化特性,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与表达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同等重要,而译文读者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又与原文读者相当,就可以同时采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是最理想的翻译,可以同时照顾到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利弊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各有利弊,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否则将会影响译作的质量。一般说来,交际法翻译的译文流畅,语义翻译的译文则比较复杂拗口。

语义翻译更倾向于以原作和源语文化为基础,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原作的味道,这种方法指导下翻译出来的作品更加忠于原文。采用这种方法,译者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篇译作可以和原文对等,译作只能无限的接近原文,在接近的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原文的美学效果而忽视了对原作信息的传达,那么将失去信息传递功能。

交际翻译更倾向于译作和译语文化。在这种翻译方法指导下的作品,主要注重的是读者的反映,即追求的是原作的读者反映与译作的读者反映的一致。这样一来,文章在翻译的过程中,信息的翻译便成了重点。而此时如果译者只重视信息的传递而忽略原文的风格和修辞色彩,译文也失去了意义。

四、结语

纽马克的语意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译者一般要照顾两个方面: 既要使译文在意义和风格上忠实于原著和作者,又要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纽马克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思路,指出了新方向,对翻译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篇5:纽马克翻译教程笔记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经济也日益国际化。广告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广告不仅需要向国内消费者介绍国外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也需要向国外消费者宣传中国产品,因此广告词的翻译在商品的跨国际流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跨国商品在目的语消费者中的销售业绩,也影响着商品交换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二、纽马克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大量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经验使纽克形成了独到的翻译理论。 1981年,纽马克的第一部著作《翻译问题探讨》出版,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以及文本类型理论。1991年,出版了《论翻译》一书,提出了“翻译关联理论”。其中文本类型说、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在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纽马克在布勒语言功能理论的影响下将文本主要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呼唤型文本。根据这三种文本的不同特点与用途,提出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该力求接近源文文本,适用于信息文本和呼唤文本的翻译。在语义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准确地再现源文本的语境意义,适用于表达型文本的翻译。在实际应用中,交际翻译多采用增译、改写、类比释义等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多采用直译、音译、音译加注等翻译方法。

三、纽马克翻译理论与广告词翻译

广告一次源于拉丁语“adventure”一词,有“注意” 和“诱导”之意。美国广告学家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了AIDMA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接触广告信息到最终达成交易需要五个阶段:引起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 唤起欲望(Desire)、留下记忆(Memory)、购买行动(Action)。由此可以看出,广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最终达成交易,赚取利润,因此广告属于呼唤型文本。另外,消费者购买产品首先要对产品的性能、特点以及用途有所了解,这是达成购买行动的基础,因此广告词还要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最基本的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告也属于信息型文本。综上所述,广告词属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的结合体,需要一消费者为中心来选择翻译方法,宜采用交际翻译来翻译这类文本,即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抓住目的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表达习惯,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文字和结构。具体的翻译方法表现为意译、改写、替换等。

1.意译。例1: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是麦斯威尔咖啡的广告词及其译文。这句广告词的原文“Good to the last drop”实际上是想表达咖啡的味道很好, 一直喝到了最后一滴。但是这句广告词的英译并没有根据字面意思直译成“喝到最后一滴”,而是以原文的意思为基础,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采用四字结构,使这句广告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意义深长。

例2:A diamond is 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一译例堪称广告翻译的经典。例2并没有将原文直译成“钻石是永恒的”,而是采用了对偶句,是这条广告语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易于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并且记方便记忆。

2.改写。例3:Safeguard舒肤佳,例4:Sprite雪碧,例5:BMW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宝马。

例3—5我们可以看出广告词的译文与原文并没有关联, 但是中文翻译使产品带给中国人的印象丝毫不异于原广告词带给源语读者的印象。根据纽马克的观点,在交际翻译中, 译者有权对文本做逻辑上的改进,有权用讲究的结构去替换笨拙的句法结构,有权摒除语言表达中任何任性的含糊晦涩和歧义以及同义反复现象,有权更改文本个人言语方式上的怪癖。以“Safeguard”的译文“舒肤佳”为例,如果将原文翻译成“安全守卫皂”,虽然交代出来产品的用途,但是显得晦涩生硬。而“舒肤佳”则可以让人产生好的联想,产生购买的欲望。同时,将“BMW”译成“宝马”,取自于中国文化中的汗血宝马,使人感觉车的性能很好。

3.替换。例6:百闻不如一尝。Tasting is believing.例7是某视频的广告词。译文是套用了英语成语“Seeing is believing”。 将“Seeing”换成了“Tasting”,但是仍然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同时,用目的语消费者所熟悉的成语作为广告词可以贴近消费者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购买的欲望。

例7:古有千里马,今有三菱。Not all cars created equal上述是三菱汽车针对美国市场的广告词。巧妙地模仿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将原来的句式改为否定,将原来的“men” 改成“car”,但是仍然让美国消费者感到亲切,使该广告更具有冲击力。

篇6:浅析纽马克理论下的广告翻译

【关键词】皮特·纽马克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Abstract】To start off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which discuss how to use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in practice.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and more rallying point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Key words】Peter Newmark; semantic translation; connective translation.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地发展,很多公司为了树立企业文化,推广产品,都会运用广告这种形式来进行包装宣传。从而广告语的翻译为参与国际商场竞争及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翻译中运用纽马克理论对其进行指导,从而使我们的广告译文变得更有影响力和推广效果。

二、广告语的特点和所属的文本类型

1.广告语的特点:广告语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标语。广告翻译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达到商业宣传的效果,使消费者相信你所宣传的东西,进而促成其购买行动 。

2.广告所属的文本类型:纽马克从源语言角度出发,将文本分为表达性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1)表达型文本。表达型文本是以原作者为中心,要求读者主动接受源于语言特点,文化内涵,以表情达意为主。2)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以读者为中心,要求译者根据译语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真实流畅地传达源语文本信息,真实传达源语信息即可。(3) 呼唤型文本。呼唤型文本同样以读者为中心,要求译者翻译时,使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达到等值反应。

广告语所属呼唤型文本,就是要求我们要用简短紧凑的语句使消费者产生购物的想法。

三、皮特·纽马克理论实践于广告翻译中

皮特·纽马克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 他提出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理论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1.语义翻译。纽马克在《翻译教程》指出语义翻译是指根据译语语言的习惯和用法,极尽所能的展示出原作品的精神。

(1)Hand in Hand, Future in Your Hand.伴你同行,齐握未来。(太平人寿) 。原语中hand 反复使用起到了强调的效果,你我携手同行之意不仅赋予了广告浓厚、亲切的人情味,更是透漏出该公司更加稳定、进取、积极的形象,这样对原语字词的直译,言简意赅,效果明显。

(2)Obey your thirst.服从你的渴望。(雪碧)。雪碧是老少皆知的饮品,这句广告则完全根据英文的意思,字句对等的直译,忠实原文。“渴望”一词不仅译出thirst了口渴本意,还显示出了消费者对该饮料潜在渴望中所拥有的心理意识,更加忠于原文,广告渲染效果好。

(3)The taste is great.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对于原语的字词对等翻译,考虑译入语常用的词汇,“好极了”一词通俗易懂,充分地体现了消费者的期望程度。直接简明扼要的道出购物后满意的心理意识,成功为该产品造势。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2.交际翻译。交际翻译是指译后的作品力求和原作阐释出相同的意义,不让译语读者产生疑义,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1)Focus on life.难忘人生记忆,永留心中。(Olympus相机)瞄准人生。

这两个译文我觉得第二个更好,本身奥林巴斯是一款相机,相机的主要功能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原语表达的字数较少,却将核心功能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感觉不到两种语言间的差距和困惑。

(2)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天长地久。 (Swatch手表)。该广告词字面理解为时间就是你的全部。但深思后正是由分分秒秒才构成了我们精彩的生活。译者根据译语的用法,结合中文常用的四字格,增强印象。更为主观的注重消费者的语境,使我们更加爱惜时间,让青春更精彩。

(3)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 there is a Toyota.(丰田汽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根据英语经典的句式改写成,译语更是采用了国人熟知的谚语,使原语屈从于译语的文化,利用译语中该谚语妇孺皆知的效果,使广告语更加通顺明了,进而扩大消费市场。

从中可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有不同之处的。语义翻译多为源语读者服务,多要求其精准性。交际翻译更多倾向于译语读者,也更为的强调个人意识,尽量减少读者的歧义。

四、结语

广告语言是每个企业所特立独有而又通行市场的标语,它对企业产品的宣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广告的翻译涉及到各个方面,也需要译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一定量的实践经验。根据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我们把其运用到实际广告翻译中相结合,让我们的译文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靳涵身.商业广告翻译:性质·特点·技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99.

[2]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4:65.

[3]皮特·纽马克.翻译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0-47.

篇7:纽马克翻译教程笔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以及中国加入WTO, 科技翻译作为信息和通信的载体, 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阻碍着科技翻译的发展:第一, 针对文学翻译提出的传统翻译理论难以指导科技翻译。第二, 科技翻译译文可读性较差, 常伴有语句不通顺、冗长甚至歧义现象。因此, 科技翻译实践需要特定的翻译理论模式来指导。

二、科技翻译的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 科技翻译的特点

科技文章文体的特点是:清晰、准确、精练、严密。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 广泛使用被动语句、非限定动词、后置定语、长句、复合词与缩略词。科技英语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科技翻译的特点, 如专业性、客观性、精确性、创造性, 有效性、时效性、标准性及可接受性等。

(二) 科技翻译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科技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技翻译的典型问题是在翻译中常出现语义错误, 即语言使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使用出现了错误, 在专业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常用词汇往往更容易出现误译;语法错误, 科技英语的特征要求译者必须重视语法在科技翻译中的作用;逻辑错误, 由于英语和汉语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译者要在理解原文、表达及校验时重视逻辑错误。

三、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标准

(一)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

作为英国著名的翻译教育家和翻译理论家, 彼得·纽马克在1981年的《翻译入门》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概念。1991年, 他在《论翻译》 (About Translation) 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翻译法” (a correl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 强调“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 就越要紧贴原文展开翻译”。根据纽马克的观点, 交际翻译以认知翻译为基础。交际翻译强调忠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 以目的语为中心, 重视翻译效果, 翻译的重点在于把原文的信息真实客观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翻译以段落为翻译单位, 译文以长取胜。

(二) 科技英语翻译标准

1988年, 纽马克在他的《翻译教程》中指出, 翻译的标准必须能够衡量某种翻译方法是否准确, 是否最大限度地重现了原文的意义。他提出的翻译标准为准确和简洁, 认为可以通过交际翻译法达到这个目的。纽马克突出翻译文本的类型差异和文本功能差异, 认为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 因此在具体的科技翻译实践中, 要运用交际翻译理论, 灵活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四、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方法与技巧

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及翻译标准的指导下, 我们从以下三个层面使用具体的翻译技巧来处理科技翻译中的特定问题, 即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修辞层面。

(一) 词汇层面的翻译

对于一名译者来说, 了解各行业的术语是很重要的。当一名译者在翻译一些他并熟悉的某一领域的文本时, 不应逐字翻译, 这是因为, 许多术语有其惯用的翻译, 译者应该经常查阅专业字典以获取这些术语的准确翻译。

1. 新词的翻译

一般来说, 对技术术语的翻译, 我们经常使用以下四种翻译技巧:直译、音译、音译加直译、形译法。

(1)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 指基于源文本的愿意在目标文本中找到相应的词汇, 按词典里所给的词义将词的各个词素的意义依次译出。这种方法多用于派生词和复合词, 并广泛应用于科技术语的翻译中。如:software软件, palm+computer掌上电脑, Linear-induction motor线性感应马达。

(2) 音译 (Transliteration) , 指根据单词在源文本中的发音将科技术语翻译成相应的术语。音译是传统的科技术语的翻译方法。有些词在汉语中没有确切的对等译词, 按照意译又比较费劲时, 通常需要借助于音译法。这些词有新材料、药名、缩略词、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等) 等。如:AIDS艾滋病, clone克隆, hacker黑客, aspirin阿司匹林, radar雷达。

(3) 音译加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 这种翻译法是音译和直译的结合, 在翻译成汉语时, 可采用音译加直译处理方法, 以求得在功能、形式、文化上的等同。英语人名的翻译除遵从名从主人、标准汉音及约定俗成三个原则外, 在许多场合还应作一些变通处理, 使人名的真实内涵得到体现, 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阅读原文一样的感受。如:microfarad微法 (电量单位) , Noble prizes诺贝尔奖奖金, Brinell hardness布氏硬度。

(4) 形译 (morphological translation) , 英语字母或单词的术语用来描述一个物体的形状。在翻译时, 我们可以选择汉语表达法, 这种表达法表达源文本的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 有时译者保留英文字母以达到与源文本相同的效果。如:cross pipe十字管, A-frame A形架, L-electron L层电子, γ-ray, γ射线。

2. 数值型数据和单位的翻译

纽马克将数值型数据和单位的翻译理解为“公制单位的翻译, 其余的翻译则依赖于它们的相关背景和读者”。他提出三条建议:首先, 在翻译特殊的文章、专业杂志等时, 使用转移法 (即保留测量系统) 。其次, 当源文本中出现近似数据时, 翻译时应使用相应的近似数据。最后, 所有的科技翻译都应使用SI单位, 如果合适的话, 也可用于其他的翻译中, 这里SI指国际单位制。这些具体的规范清楚地表明纽马克的观点, 即所有的数值型数据的翻译应该都使用直译, 以确保翻译中相同数据的准确翻译。如:

Because radio and light waves travel at the same limited speed of 186, 000 miles a second.

译文:无线电波和光波的速度一样都是有限的, 即每分钟186000英里。

在这个翻译中, 由于文章是针对在学术研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的, 文本中的公制单位基本得以保留, 但是英制距离单位也没有改变, 如186, 000 miles。至于计量单位, 将交际翻译理论应用于测量系统的翻译是可取的, 因为国际上公认的计量单位是清晰易懂的, 能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接受和理解。

总之, 在翻译数值型数据时, 无论是使用直译还是交际翻译理论, 对源文本进行准确翻译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 句法层的翻译

英语是一门主从结构的语言, 强调从句的内部句法结构和从句间的结合;而汉语属于并列语言, 句法结构松散, 强调从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1. 长句的翻译

长句经常出现在科技翻译中。当翻译这些长句时, 首先, 我们不应顾忌这些长句的复杂性。我们可以逐步处理这些长句中的基本成分组成, 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其次, 我们应该对这些基本成分进行分析并得出句子的基本意思, 区分语法和从句及从句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 我们可以根据汉语的习惯翻译和表达这些长句, 而不必受源语言的限制。

译者应该掌握英汉结构的相似性及差异性, 在科技英语中对长句的复杂结构进行翻译时, 我们应采用交际翻译理论的翻译技巧和标准, 以使复杂的句子为读者所理解。如: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tailed decomposition gas might become the cause of reducing the purity of the metal oxide coating adhered to the ribbon glass in the case the aforementioned decomposition gas is not thoroughly removed from the spraying locate.

这是一个复合句, 主句为:主语 (the detained decomposition gas) +系词 (might become) +表语 (the cause of reducing...ribbon glass) 结构, case后边为省略了that的同位语从句。该句有两层意思, in the case以前为第一层意思, 表示可能产生的结果;in the case以后为第二层意思, 表示产生结果的前提条件。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应是条件在先, 结果在后。所以, 该句翻译采用逆译法。

译文:从另一方面来说, 如果上面提到的分解气体在喷射处没有被彻底地清除掉的话, 那么, 留下来的分解气体就会使黏附在带玻璃表面上的金属氧化膜的纯度降低。

2.“Be+Past Participles”结构的翻译技巧

在科技翻译中, 有三分之一的限定动词可能用于被动语态。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被动语态的特点, 并讨论相应的翻译方法来解决。为了强调动作、特定的情况、使内容集中及语义一致性, 我们把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被动句。当翻译这些句子时, 我们通常保持原文的主语, 并在原文动词前添加符合汉语表达的词, 如:用“把、将、由、给、让、受、受到、加以、予以、为、得到”等来表达英语的被动语态。

Mechanical energy can be changed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a generator.

译文:发电机可以把机械能变为电能。

If the scheme is approved, work on the project will start immediately.

译文:如果方案得到批准, 这项工程将立即动工。

基于汉语表达习惯, 许多主动语态的句子能用来表达被动语义。因此, 在翻译被动语态的句子时, 我们应该灵活处理句子的被动结构, 而不必严格遵守原句的被动结构。否则, 译文会晦涩不流畅。

(三) 修辞层的翻译

如果目标文本语法正确但语言不通顺, 也会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和质量。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这取决于修辞。修辞分为两类:消极修辞技巧和积极修辞技巧。消极修辞与语法、语言结构和词汇密切相关, 注重词汇准确、流畅、句子结构平衡、话语连贯性和逻辑性。积极修辞技巧强调语言形象, 即修辞格的使用。科技文章中经常使用消极的修辞技巧, 与语法、语言结构和词汇密切相关。

1. 精确处理不准确

科技翻译需要严谨的翻译。精确指的是理解和表达要忠实于源文本;同时, 译文应符合科技文章的语言规范。精确翻译要求译文必须从词汇层面贯穿整个科技文本。如:

Jigang will fix this problem during the recent shut down of the finishing mill.

翻译1:济钢会在最近的精轧机停产时固定这一问题。

翻译2:济钢会在最近的精轧机停产时解决这一问题。

“fix”字典意思为“固定、修理”, 这里引申译为“解决、处理”。因此, 在科技翻译中, 译者应严格遵循科技英语特点及翻译标准, 对原文进行精确翻译, 力求严谨周密, 概念准确。

2. 清晰处理歧义

清晰, 意味着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惯用表达, 阅读起来流畅自然, 没有逻辑歧义。这就是为什么在翻译中我们重组句子结构而不是忠于原文的句式。另外, 我们还应该全方位地处理歧义。

英语是一种模糊的语言, 语法结构不紧凑。歧义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的自然语言中的普遍语言学现象。歧义也存在于科技翻译中, 给翻译造成很大的困难。在彼得·纽马克看来, 消除歧义最有用的方法是找到逻辑关系。彼得·纽马克认为:逻辑研究对于界定句子的真正含义非常重要。如果句子意义模糊, 则译者必须检查句子的先决条件来确定单词、句子和语法的意义。如:

Large amoun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cause global warming and human has taken many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threat.

翻译1: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人类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控制这种威胁。

翻译2:尽管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但是人类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控制这种威胁。

在上面的句子翻译中, “and”连接两部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关系或因果关系, 这就导致歧义。基于逻辑分析, 第一个翻译是不合逻辑的, 读起来晦涩难懂, 意义模糊。因此, 第二个翻译是可以接受的。

总之, 因为科技翻译是一个分析、解释和找到一个逻辑解决方案的过程, 所以应使用逻辑分析解决模糊性问题。

五、结语

本文通过探讨科技翻译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详细阐述了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及其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标准。通过实例, 从词汇层、句法层和修辞层三个层次, 运用交际翻译理论及翻译标准来指导科技翻译实践, 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或技巧。纽马克翻译理论要求译者既要尊重原文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又要重视读者, 力求译文准确、流畅、清晰、简洁且符合目的语习惯。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适用于科技翻译实践, 并且为科技翻译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摘要:科技翻译在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因此, 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科技翻译质量, 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详细阐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及在其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标准, 尝试依据他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标准来指导科技翻译实践 (从词汇层、句法层和修辞层分析) , 并提出解决不同层面的翻译方法或技巧。

关键词:科技英语,科技翻译,交际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白莹.科技英语翻译理论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3 (1) :159-161.

[2]方梦之.翻译策略的理想、要素与特征[J].上海翻译, 2013 (2) :1-5.

[3]范武邱.科技翻译能力拓展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 123-150.

[4]傅勇林, 唐跃勤.科技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184-185.

[5]韩孟奇.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结构歧义及应对措施[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报 (社科版) , 2012. (5) :187-190.

[6]吕俊, 侯向群.翻译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140-145.

[7]冷冰冰.科技翻译典型翻译症之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 2012: (8) :8-11.

[8]穆雷.翻译研究方法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149-180.

[9]王卫平, 潘丽蓉.科技英语翻译之要义与技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52-160.

篇8:纽马克翻译教程笔记

【关键词】片名翻译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Abstract】The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vie translation..On the basis of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paper of translation characters and methods of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was discussed.

【Key words】title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无疑是一个外部世界的缩影,成为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片名很大程度上决定一部电影的票房。本文拟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入手,结合纽马克的两大翻译方法探讨电影片名的翻译。

一、理论背景

1.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英国著名翻译教育家和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教程》一书中运用语言功能理论将文本主要分为三类:(1)表达功能:强调文本作者及文本,这种功能的文本主要是纯文学文本或者艺术性较高的文学作品。(2)信息功能:目的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文本的重心在其内容和主题。(3)呼唤功能:说服文本读者或接受者采取某种行为,从行为上对文本做出反应。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纽马克提出了两个核心理论方法: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指“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允许的范围内,指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交际翻译的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作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语义翻译适用于注重作者和文本本身的文本类型。交际翻译适用于注重内容和主题表现的信息类文本,及用于说明和煽动作用的呼唤型文本。

二、电影片名翻译原则

电影片名也是一类有特殊目的的文本,集表达、信息、呼唤和美感功能于一身。电影片名的语言风格是言简意赅,结构简单,善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段。 片名之于影片犹如广告之于产品。如何译出佳作译者需要思考片名翻译的原则。

首先,片名要符合目的语观众的喜好。译名要让观众理解影片的主题。其次,片名受商业目的的支配。影片作为商业的盈利性产品票房是重要的衡量标准,片名是最直接的宣传。最后,片名要忠实原作。

三、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1.语义翻译:语义翻译的运用其一是针对主角名、地名、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等有专有名词的翻译;其二是本身无文化差异的片名;其三是本身语言表达就很优美清晰的片名。如表1所示:

表1 语义翻译法翻译的片名

原语AvatarThe Kings Speech花木兰红高粱我愿意

目的语阿凡达国王的演讲MulanRed SorghumI do

表1中的片名采用了语义翻译译法。既保留了内容,又保留了形式。做到了二者的统一。传达了原作所要表达的含义,也充满了异域的神秘色彩。

2.交际翻译:交际翻译对于专业性强、晦涩难懂或文化意味浓厚,不能被目的语观众理解的片名交际翻译法具有指导作用。如表2所示:

表2 交际翻译法翻译的片名

原语Now You

See Me RIPO辛亥革命金陵十三钗

目的语惊天魔道团冥界警察1922The Flowers of War

表2中的片名由于文化的差异不能很好的将主题传达给观众,而交际翻译就是要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相同感受最大化。《RIPD》译为《冥界警局》这种四字结构符合中国人的语用习惯,同时透出影片主题和惊悚片风格。历史题材的影片《辛亥革命》译为《1911》,中国人喜欢讲求年代或重大历史事件,而西方人喜欢用具体时间记录历史,译文的时间表达符合西方人思维习惯。但此法通常重效果轻形式,异国风情有所缺失。

3.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相结合的方法:片名的翻译往往要字面语深层含义相结合,原作与受众均要考虑。既被理解的又保留异国情调就要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相融合。如表3所示。

表3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法相结合翻译的片名

原语SevenHACHI鸿门宴最爱人在囧途

目的语七宗罪忠犬八公White

VenganceLove of LifeLost Journey

表3中的译名既保留了原名的意思,又通过改译或增译深化了影片的主题。《HACHI》是日语发音“8”的意思,是影片主角的名字,“忠犬”二字体现了主题,吸引了爱狗人士对影片的关注。《Twilight》译为《暮光之城》,二、三部分别译为《暮色新月》《暮色月食》,将“暮光之城”改为“暮色”与“新月”“月食”组成四字结构,与一呼应。若一译为《暮色》就有失准确,失去神秘感会被误认为是文艺片。此种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内容与效果的兼顾。

总之,影片的译名是两门艺术的结晶。译者要尽量减少亏损,叠加艺术效果,也要考虑电影的商业性。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实践中采取何种方式需要译者字字斟酌,方能译出脍炙人口的佳作。

参考文献:

[1]彼特·纽马克.翻译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9-47.

[2]何宁.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纵横谈[J].上海科技翻译,1998(3).

上一篇:固若金汤的反义词下一篇: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