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义经典著作选读

2024-05-22

马克思义经典著作选读(精选6篇)

篇1:马克思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答:(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这是哲学家从事哲学的必经之路。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的理论从实践中来,也不懂获得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实践。

(2)费尔巴哈和其他理论家一样,只是达到希望对现实事实的正确理解,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着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特点。

(3)哲学家们追求真理,但是失去了原动力,哲学家们忽视了时间,应该把真理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4)马克思突出实践的作用,认为人的认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克服了其他哲学家只想不做,只解释不改变的弊端。

2、市民社会

答:(1)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市民社会有两层含义。广义上,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狭义上,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是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由独立存在的组织和团体构成,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

(2)这是一种与特定的生产阶级相对应的交往形式,包括资产阶级社会的工业生活和商业活动。

(3)这种从一定生产和交往中发展出来的社会组织,是以国家为首的整个唯心主义的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3、异化

答:(1)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同志任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

(2)异化中,只要分工不是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同他人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3)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时,必将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而最终被消灭。

4、资本

答:(1)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式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

(2)资本反之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等等,为资本家赚取剩余价值服务。因此,资本并不完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5、实践

答:(1)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实践只有在自觉地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

(2)实践是指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人的实践与动物的不同,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3)广义的实践: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实践概念最基本、最基础的实践,实践还包括政治、伦理等现实活动和科学研究等精神生产活动。

6、生产力

答:(1)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具有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个基本要素,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特点。

(2)生产力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3)生产力不会随着旧制度的消灭而消亡,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日益发展,表现为一种不依赖于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是与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

7、交往形式

答:(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生产关系的概念,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与马克思创立新的哲学体系过程相适应。

(2)交往形式即人的物质交往活动或劳动的社会条件,是由生产决定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3)交往形式的联系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使用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此也使用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替代。

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

答: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过程,而非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和工业状况、农业状况等促成的。

(1)人的解放所依靠的是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其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解放。

(2)人的解放的客观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和交往的巨大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客观物质基础。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人的自由和解放创造更好的条件。马克思认为全球化

能够使人们的交往活动更密切。

(4)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时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人类的解

放只有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实现。

9、为什么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消灭异化的前提?

答:(1)要使异化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对立。这两个条件都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2)如果生产力水平低下,则会造成贫穷的普遍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对生活必需品的斗争,这是不可能消灭异化的。

(3)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交往需求和交往意识才会增强,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而普遍交往可以产生“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为消灭异化提供了可能性。

(4)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地域性的个人被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代替,如果没有发展成世界历史性的,交往的力量不可能发展成为普遍的不堪忍受的力量,消灭异化也不可能实现。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交往形式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答:(1)特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为交往形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相应地,交往形式的实现为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可能。离开了交往形

式,生产力的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承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统一的一面:(1)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交往形式是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二者相辅相成。

(2)交往形式在历史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联系的序列。

(3)交往形式随着生产力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由不适应到适应,两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对空想社会的批判

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只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自身中存在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任何历史主动性和所持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2)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步伐一致,所以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物质条件。

(3)空想社会主义学家认为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自己可以超越阶级对立,于是向统治阶级要求改善社会一切成员的生活状况,认为只要人们理解他们就是最好的社会计划。

(4)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主张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拒绝一切政治革命行动,反对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的做法,企图通过示范来为新社会开辟道路。

12、历史唯物史观的内容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同上。

(3)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4)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5)人类社会的一半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6)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13、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答:(1)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认为,它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

(2)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的局限性,缺点在于他们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地位和意义。

(3)旧唯物主义者相信世界就像机器一样运转,思想只是一堆信号传输,都符合一定规律,而没有真正的思想存在,并彻底否定精神的存在。马克思则相反。

14、谈谈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必然灭亡的思想。答:进步性:(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的。

(3)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革命作用。

(4)资产阶级时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必然灭亡:(1)资本主义无法根除它内在的对抗性矛盾。

(2)促使了利己主义、个人主义风范的形成。

(3)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

(4)无产阶级具有资产阶级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5)资产阶级必然灭亡也是由其阶级的剥削性质决定的。

篇2:马克思义经典著作选读

姓名:孟雪静

(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石家庄050043)

读《哥达纲领批判》的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劳动、个人劳动所得以及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的深入分析,尖锐地批评了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路线和铁的工资规律,批判了拉萨尔妄图通过“国家帮助”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荒谬论断,提出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学说,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和科学的共产主义原理。

关键词:劳动所得 社会总产品 无产阶级革命专政 机会主义

《哥达纲领批判》的原题为《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它主要是先把德国工人党纲领的一些纲领性的文件罗列出来,然后再对其进行一一分析。对其不恰当的地方做了一系列尖锐的批评,对纲领中的很多不可操作的东西进行了纰漏。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而因为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是存在着极大的漏洞的,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而对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种说法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如果,一个劳动者拥有了他要劳动所必须的对象和生产资料的时候,那么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的时候,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才能成为财富的源泉。而《德国工人党纲领》中直接就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就肯定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占有并掌握在了无产阶级工人的手中。然而,在当时的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的,劳动者根本就不占有这二者。因此,即使工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财富和文化来,创造出来的财富也不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被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无偿占有。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之外,包含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也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界是人们进行劳动的物质前提,没有自然界人们进

行的劳动就没有依托。马克思在这里的意思主要是在说明《德国工人党纲领》在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上不够彻底,有很大的妥协性在里面,它忽视了自然界创造财富的前提,也就是默认了在资产阶级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合理性。

马克思对“劳动所得应该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也作了尖锐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所得是不可能不折不扣的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的。

首先,劳动所得不可能是不折不扣的。如果我们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了,而从这个社会总产品里面应该扣除以下几个部分:(1)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2)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3)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而在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另一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1)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

(2)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3)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基金,也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因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也就是说人类要想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如果把“劳动所得”不折不扣的分光吃净,社会再生产便要中断,人类便无法继续生存。所以说“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是十分荒谬的。

其次,劳动所得也不可能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的“平等”和“公平”都是有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里不存在各阶级都能同样接受的“公平的”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者断定是“公平的”分配,对无产者来说就是不公平的分配。离开阶级观点谈“公平”完全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是不能够实现的空谈。要想公平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哥达纲领批判》的第二章中,马克思尖锐的批判了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批判了那种认为工人工资的高低,是由工人数量的多寡决定的。揭示了认为人口的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加是一条永恒的自然规律的不科学性,从本质上批驳了那种认为工人贫困的原因主要是工人数量激增这样一种错误认识,揭示了雇佣劳动才是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说明了工人阶级要想摆脱其贫困地位就必须废除

雇佣劳动制度。

“为了替社会问题的解决开辟道路,德国工人党要求在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下,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这是德国工人党领袖拉萨尔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救世良方”,他不把精力放在如何完美的解决社会问题上,而是去求得普鲁士国家的帮助。我们要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独立自主,拉萨尔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可以解决一点社会问题的。但是,把希望寄托在别的国家的身上则完全是一种空想。就像二战初期美国扶植西欧一些国家一样,美国是有它自身目的的。它是不会希望西欧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同样的,拉萨尔寻求国家帮助来解决社会问题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反而会使国家陷入不独立的深渊之中。即使加上了“民主监督”这样的字眼,但是我们很明白:国家是阶级对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无论在国家面前加上什么冠冕堂皇的修饰语,其本质是不变的,仍然是承认阶级对抗和压迫。所以这仅仅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最终还是会导致失败的。

《德国工人党纲领》中提出国家实行普遍的和平等的国民教育。实行普遍的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教育。这种提法也是根本不能够实现。在阶级没有消灭的情况下谈公平只是一种想象。同样的,教育是不可能平等的对待一切阶级的。上层阶级无疑地接受好的教育,而雇佣工人甚至农民所受到的教育是无法和上层阶级相提并论的。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原理,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马克思明确地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有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阶段;一个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阶段。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或直接称为共产主义社会;把后者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或直接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指出这里所说的正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最高的概括。这些方面就是通过人们所说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者成了社会生产的主人,他们的劳动直接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和互助合作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所以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相比,它的公有制程度还不很高,劳动者的才能还没有得到全面发展,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还没有得到充分提高,社会总产品也没有达到极大地丰富等等。

这样的生产方式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必然是按劳分配,即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又全部分配给他。他提供给社会的是各种形式的活劳动,从社会分得的是各种生活资料。分配以劳动证明书为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对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原则。首先,应当充分肯定其伟大进步性,它是分配制度划时代的革命。因为它彻底否定了一切形式的不劳而获,只承认劳动者才能参加分配的权利。有史以来劳动者第一次成了社会生产的主人,能够按照平等的权利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它的优越性是以往任何一种分配制度都无法比拟的。但在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指出按劳分配还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和不可避免的弊病。这就是平等的权利“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法权指的是平等的权利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并且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实质上却是不平等。这是一种弊病,但它的存在是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等等相联系的,总之是由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特征决定的,因而是历史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读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使我对科学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使我明白了社会主义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彻底地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彻底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哥达纲领批判》对上述问题的深入透彻的阐述不愧为是继《共产党宣言》之后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马列著作选读讲解》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编》

石家庄铁道大学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论文

培养单位_人文学院

学科专业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任课教师 徐长山

学生姓名 学号

篇3:马克思义经典著作选读

一、立足实践,聚精会神做学问

马克思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认识实践及其意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对青年学生的学习成长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高校青年学生中存在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了社会实践;另一种人一门心思参加社会实践而丢掉了理论学习。青年学生的这两种学习状态都是不科学的。学习是学生的天职,青年学生只有踏实学习专业知识,认真掌握科技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更好地融入社会,然而社会实践也是至关重要的。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自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青年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才能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才能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逐渐成熟起来。因此,广大青年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为指导,正确处理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聚精会神地做学问,为自身成长成才选择正确的道路。

二、基于现实,科学有效谋发展

《共产党宣言》(以下称《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它的问世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宣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杰出的理论文献,而且必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的实践纲领。因此,《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必读篇目。《宣言》7篇序言的内容之一是提出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运用《宣言》的基本原理。《宣言》正文第四章阐明了共产党人对当时各国反对党派应持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在政治斗争中应采取的策略原则……共产党人必须根据各国的情况、条件或历史进程的不同,在坚定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策略。这些原理听上去枯燥乏味,实则对青少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远大目标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家路遥曾在其经典著作《人生》中对青年成长有这样一段描述:“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大学生队伍中一些年轻人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为自己制定了宏伟远大的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不切实际的规划,最终导致毕业后心理落差较大,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结果荒废了青春。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严峻的就业形势,青年学生应该客观评估自身素质和实力,制定适合自身状况的理想目标,站在历史的高度,科学有效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而不应该自欺欺人、妄自夸大。

三、置身社会,树立正确价值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界定,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论述了人的本质,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并由此引出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这些观点尽管晦涩,但依然能让人清晰地领悟其中的道理:每个自然人都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相关联的。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依然对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新一代大学生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是充分享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果的新一代。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一些青年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淡薄等等。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青年学生没有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不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任国家领导人均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课题。广大青年学生应该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融入生活学习当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不断培养社会主义责任感、团结协作意识,积极投身到社会活动当中去。“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可见,诸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非空洞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纲领,更是普通百姓生活工作的宝典,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指向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广大青年学生应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 它不仅对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而且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学生的指导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最有力的推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现实,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 2009年

[3][7]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编著,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 人民出版社, 2008年

[4][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年

[5]汤文曙、金开好、李宗楼编著,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导读》,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篇4:信仰马克思义,传播马克思主义

我生在清王朝的末期(光绪十四年)的江南水乡绍兴。那时是黑暗的年代,内忧外患交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志的青年都愤然起来革命。绍兴是有革命传统的地方,光复会就是浙江地区的革命团体。它的首脑人物徐锡麟在安庆枪杀安徽巡抚恩铭,首先发难起义,不幸失败,被剖心炒食,壮烈牺牲。在绍兴的革命女英雄秋瑾也被清政府在轩亭口斩首。那时我还年轻,但徐锡麟、秋瑾的死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当时人们对辛亥革命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总以为从此社会会光明起来。但是,辛亥革命仅仅赶走了一个皇帝,剪去了拖在背后的辫子。辛亥革命的成果不久就被袁世凯所篡夺,人民仍然被压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两座大山下面。以后军阀混战,搞得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北伐的胜利,又曾给人们带来过希望,但日子不常,蒋介石就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捕杀了几十万革命志士,人民陷入了更加深重的苦难之中。一个有头脑的爱国知识分子看到这种情况,怎么能不深思和焦虑。

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讲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庶民的胜利,工农政权为世界无产阶级树立了榜样,使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革命的先驱者们决心以俄为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传播到中国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领路人,马克思列宁主义很快就在中国传播开来。

一九二一年,我进入商务印书馆当一名小雇员。那时就接触到瞿秋白、杨之华、茅盾、侯绍袭、杨贤江等共产党人,并和他们结成亲密的友谊。秋白曾约我到上海大学讲进化论;侯绍裘曾约我到松江女子中学讲妇女解放。他们两人后来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但是他们的革命精神却使我永生难忘。那时我开始学习一点马列主义著作,结合我亲身经历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所带来的痛苦,使我逐漸认识到,只有马列主义所指出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才是中国人民的出路。因而使我向往着共产党。那时,结合着编辑生物书籍,开始翻译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籍;如苏联乌拉诺夫斯基著的《马克思主义和自然科学》(一九三八年、上海珠林书店出版),以后感到应该翻译点马恩的原著,在人民中间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马列主义的哲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只有掌握了马列主义哲学,才能懂得革命的道理。但马列主义的哲学著作是很多的,为了普及易懂,选了一本英国朋司(E·Burns)选辑的马恩的哲学著作《新哲学手册》翻译。开始时是在抗战时期,当时我失业在孤岛的上海,因病贫交困,一直耽搁下来。直到抗战胜利后,遇上大用图书公司的负责人王德鹏,他说:“你可以译点马恩的书吧!”于是我又捡起来,在女儿周哗的帮助下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大用图书公司因为出版进步书籍而屡次被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所迫害,王德鹏只得出逃。

翻译介绍马克思的著作一直是我的宿愿,以后我专门买了一套德文版马恩列斯的选集,其中列宁的《哲学笔记》我看过多遍,想把它译出来,但终未成功。马恩的《共产党宣言》早有中译本。但是我总觉得马恩在一八八○年再版时,把书名改为《共产主义宣言》(内容也有修改),是很有道理的,应该把中译本书名改为《共产主义宣言》才对,其中一些译文也有可商榷的地方。我总想把它重译过,但也因琐事缠身,以后是患眼病,视力衰退,终于未能如愿。我想后人总是会做这工作的,而且会做得更好。

现在马恩著作已有全集的译本,我过去译的东西已没有什么用处了。只是回想起过去翻译马恩著作的情况,不胜今昔之感。在那黑暗年代,读马恩的著作就有被杀头的危险,而现在有这么多马恩的原著,可以供大家自由阅读,这个幸福来之不易。时代在前进,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是永远灿烂的。在今天宣传马克思主义仍然有现实意义,因为我们要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要研究。我相信后来居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学习和运用,一定会做得更好。

一九八二年二月

篇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题库

姓名____学号____成绩_____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

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在是为了______心愿;二是为了______的需要;三是为了科学评价_____哲学。

2、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是______。

3、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中的革命的因素,不为人民政府或自由派都没有看到,只有德国诗人______看到了。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内部,公元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发生过______和______的斗争。争论的焦点是个别事物在先,还是一般概念在先的问题。

5、恩格斯指出:“对这些(不可知论)以及其它一些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______________,即实验和工业。”

费尔巴哈的思想发展经过了_______、______和_____阶段

6、费尔巴哈的哲学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是用“_______”的方法进行批判地吸收的。

10、19世纪30——40年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的的基础。

11、恩格斯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过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从而对哲学思维方法产生影响。

12、从哲学发展史来看,唯物主义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1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和_______两大阶段。

8、三大发现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

1、庸人的辫子:

2、青年黑格尔派:

3、上帝创世说:

4、经院哲学:

“哲人之石”

扬弃

一神教

不可知论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1、黑格尔哲学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2、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总的态度是什么?

3、费尔巴哈道德准则的基础和内容是什么?

4、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四、回答下列名句的作者和意思(每小题5分)

1、“正象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一样,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恩格斯)

2、“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黑格尔)

“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恩格斯)

“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恩格斯)“他的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具有充分的价值。”(恩格斯)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对这些(不可知论)以及其它一些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恩格斯)

“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费尔巴哈)

3、“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是一致的。但是向前进时就不一致了”。(费尔巴哈)

4、“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屋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费尔巴哈)

5、“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庸俗唯物主义者)

6、“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他相信人类的进步”。(施达克)

“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费尔巴哈)

“如果你因为饥饿、贫困而身体内没有营养物,那末你的头脑中,你的感觉中,以及你的心中便没有供道德用的食物了”。(费尔巴哈)

“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费尔巴哈)

五、论述题(8分)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思考题:

第一章

1、恩格斯是怎样阐述哲学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导的?

2、恩格斯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的?

3、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中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的?

4、黑格尔哲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5、黑格尔哲学的阶级本质是什么?

6、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是什么?

7、黑格尔哲学有何成就和影响?

8、黑格尔哲学是怎样解体的?

9、应如何对待黑格尔哲学?

第二章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

2、怎样才能驳倒不可知论?

3、费尔巴哈的思想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4、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什么?

5、费尔巴哈的哲学偏见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6、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

7、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8、恩格斯是怎样阐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9、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和评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

10、施达克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标准及原因是什么?

11、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线的?

第三章

1、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总的态度和两个主要错误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是怎样批判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基本观点的?

3、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是什么?

4、费尔巴哈道德基本准则的基础和内容是什么?

5、恩格斯是怎样批判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基本观点的?

6、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根源是什么?

第四章

1、恩格斯是怎样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的?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4、恩格斯阐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发展中的革命?

6、费尔巴哈有哪些弊病?

第一,他同黑格尔一样没有越出“科学之科学”的屏障

第二,他是个半截子唯物主义者

第三,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第四,他的哲学历史观的内容是非常贫乏的7、自然科学的发展分为哪两大阶段?(搜集材料、整理材料)

8、三大发现所提供的哲学意义是什么?(细胞学说、能量守衡与转化、达尔文的进化论)

篇6: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背景分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提到它的背景,那我们就不得不先说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1841年,大学毕业后,接受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观点。在巴黎,他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革命史,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著作里明确地、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动力和途径问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84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但他们没有放弃,并于1848年2月他们写成的纲领随即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通过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之后编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可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在一个及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尤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写成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在欧洲全部近代史中,特别是18世纪末叶,在同一切中世纪废物,同农奴制和农奴制思想展开决战的法国,唯物主义成了唯一彻底的科学,它忠于一切自然科学学说,仇视迷信、伪善行为及其它等等。因此,民主的敌人便竭尽全力来“驳倒”、败坏和诋毁唯物主义,维护那些不管怎样总是为宗教辩护或支持宗教的各种哲学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多次说明,一切离开这个基础的倾向都是极端错误的。

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这些成果中主要的就是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知识是相对的。

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如何从一种社会结构中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

《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西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同资产阶级、同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革命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的产物。《宣言》的问世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占居统治地位。产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正在进行,在德国也已开始。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导致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随着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化,斗争的规模越来越大。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两次起义,提出了“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英国工人发起了以实现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宪章运动,自1836年开始,持续了12年之久,吸引了成百万工人和劳动群众参加,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184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这些斗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却显示出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斗争的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要从组织上把各国分散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其次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为统一的工人运动提供行动纲领。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他们批判了当时误导工人运动的多种错误思想理论,如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格律恩为代表的真正社会主义、蒲鲁东的改良主义等等,引导工人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1847年他们加人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进步青年组成的半秘密性组织,受魏特林主义的影响,奉行“人人皆兄弟”的口号。1847年6月,恩格斯出席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取代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恩格斯还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草案以问答形式写成,这是在当时易被接受的形式。同年10月底到11月初,恩格斯在征求同盟盟员意见的基础上,对信条草案做了修改和补充,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原理》仍采用问答形式,基本上保持了草案原来的结构,但内容上有很大丰富。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除德国代表外,还有瑞士、波兰、英国的代表。大会经过深入的讨论,采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决定公布一个“宣言”形式的“同盟”纲领,并把起草工作委托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这两稿的基础上,根据大会通过的纲领原则,认为应当把党的纲领写成一篇充满战斗性的宣言,他们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在伦敦付印,以单行本的形式用六种文字正式发表。《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资本论》的写作背景

任何科学巨著都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产物,《资本论》也不例外。《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条件下,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结合亲自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写成的科巨著。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十七世纪中叶,完成于十九世纪初,开始于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重农学派,结束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的矛盾占据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处于潜伏状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试图说明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他们主张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剩余价值的一些具体形态,并对社会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看作自然的和永恒的社会制度,不能正确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而理论上必然存在缺陷甚至错误。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并上升为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由反对使用机器、捣毁机器,发展到有组织的要求缩短劳动日、增加工资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的经济斗争,最后发展为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起义、1835-1837年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在这些斗争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作为独立的、反对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

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经济学为了维护资本对劳动的统治,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背弃了真理,走向了庸俗化,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丧钟被敲响了,庸俗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正如马克思所说:“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所谓“三位一体”公式是指:价值是由资本、劳动和土地三个要素共同创造的,因此,劳动成果理应由资本家、工人和地主三者共同分享,资本家得到的利润是资本的贡献,工人得到的工资是劳动的贡献,地主得到的地租是土地的贡献。三者各得其所,根本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为了科学地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为了经济学的科学发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在与庸俗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斗争中,写出了这部科学的经济学巨著——《资本论》。

《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

从历史背景看。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时期,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在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人政党,积极宣传革命理论,组织群众,积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并确立了它的指导地位;但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又使工人运动处于低潮,因而导致反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改良主义思潮泛滥。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国际斗争形势的发展,当时革命运动的中心,已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的主要战场。

从国内背景看。在德国国内,1871年全国统一之后,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不断高涨。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政党的实现统一,更是对统治阶级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德国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一方面支持俾斯麦政府用暴力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大肆宣传各种庸俗折衷主义,企图瓦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这时,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接近社会主义,又调和阶级矛盾,反对革命斗争;既从理论上概括飞速发展的各门科学,又坚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滥造了种种“体系”,冒充科学权威。杜林的理论就是这种假科学在工人运动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恩格斯写《反杜林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消除杜林的影响。恩格斯说:“杜林的这种假科学,现在在德国很流行,并把一切淹没在它的高超的胡说的喧嚷中。就是这样一套假科学,在当时造成极坏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党内的机会主义更加猖狂起来,党的领导人和一般党员几乎都相信了杜林,例如社会民主党的负责人奥•倍倍尔说:“他(杜林)的基本观点是出色的,我们完全赞同。因此我们毫不犹豫地宣布.继马克思《资本论》之后,杜林的最新著作属于经济学领域最近出现的优秀著作之列。”对党外群众的影响也很大,有许多人称杜林是思想家、导师和领袖。恩格斯写《反杜林论》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促使德国党的健康成长。19世纪70一80年代,西方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开始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巴黎公社的失败,使各国工人阶级总结其经验教训,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在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党,把工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已经从法国转到了德国。由于当时杜林的谬论在刚刚成立不久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中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为了保证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的支持下,恩格斯放下了手边的其他工作,来批驳“无聊的杜林”。从党内环境看,由于杜林的错误理论是打着“社会主义”招牌,并以“科学”的面貌出现,所以在德国党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党内机会主义者伯恩斯坦、莫斯特、恩斯等人都成了狂热的杜林分子,就连党内“左”派领导人倍倍尔也认不清杜林主义的实质,还在党的中央机关报上发表文章对杜林主义大加赏。到1875年初,杜林体系的传播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程度,杜林的著作《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和《哲学教程》的出版尤其助长了这一点。在这两本书中,自命为社会主义信徒的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攻击。这造成党内思想的混乱。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一、本文写作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他们哲学创立时期就决定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界限,全面的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现实原因

为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攻击,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纯洁性,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的了理论水平进一步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恩格斯越来越觉得把他和马克思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即他们怎样从黑格尔哲学出发、怎样同他脱离并在一系列原则问题上与之相互对立做一个简要而又有系统的说明是很必要的。

(三)直接原因 丹麦哲学家施达克发表《路德维希威尔巴哈》一书,驳斥许多人对费尔巴哈的诽谤和攻击,认为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这说明施达克本人不懂得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这一涉及划分哲学路线的基本理论问题,没有真正理解费尔巴哈的哲学及其历史地位。因此,恩格斯决有必要说清楚费尔巴哈哲学及其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所以当《新时代》邀请恩格斯写篇评论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文章时,恩格斯便欣然同意。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背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应法国工人党领袖拉法格的请求,将《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一章和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改写而成的一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通俗著作,它的写作背景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从总体上看,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资本主义已经由它的上升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开始向它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提到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聚集和团结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广泛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确立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核心,而要建立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首先要有马克思主义武装,重在思想建党。这是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大的历史背景。

从具体国家建党情况看,在欧美各国中最早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它的成立,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德国的统治阶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德国反动政府一方面镇压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企图宣传一些庸俗的折中主义,以抵制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影响,而从德国党本身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又受来自工人运动内部的拉萨尔派机会主义的影响。这时,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杜林以社会主义的“改革家”面貌出现,他拼凑了一套所谓包罗万象的“终极的真理”和最终形式的理论体系,企图以其假社会主义理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从而瓦解工人运动。为了批判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保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维护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团结统一,恩格斯写下了《反杜林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彻底地清算和批判,同时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法国工人党是在工会活动的基础上建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比较混杂。除了马克思主义者外,还有其他机会主义者也打着社会主义招牌,混入革命队伍,散布各种错误思想。为了帮助法国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成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帮助它同无政府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堕落为宗派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划清界限,在《反杜林论》发表两年之后,恩格斯应拉法格的请求从《反杜林论》中抽出三章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于1880年分期刊登在《社会主义评论》第3—5期上,原名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3年出版德文版单行本时,改名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的发表,在各国无产阶级中引起了普遍而巨大的反响。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相学习,把它当做同机会主义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1880年给该书写的《法文版前言》中称它是《反杜林论》一书“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列宁称之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这一著作主要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这一著作对于我们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对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怎么办》历史背景

列宁的《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这本书写于1901年。1902年初完稿。1902年2月列宁又给这本书写了序言,同年3月在德国的斯图加特由狄茨出版社出版。在这之前,列宁曾在《火星报》第12期上发表了一篇《同经济主义的拥护者商榷》的文章,此文是列宁写《怎么办?》一书的提纲。

第一、形势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俄国从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基本上形成帝国主义。俄国除了帝国主义一般性的特征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国内仍然存在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严重依赖外国资本,沙皇政府面临着各种特别尖锐的矛盾,沙皇俄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俄国各族人民同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因此,俄国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工农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这表明,俄国正处在社会革命的前夜。

第二.斗争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并在第二国际中占据支配地位,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就是伯恩施坦。从1896年10月开始,伯恩施坦在《新时代》杂志上用《社会主义问题》作为总标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1899年1月,伯恩施坦在考茨基、阿德勒等人的支持、怂恿下,写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补充和完整了他的机会主义观点。列宁当时在流放地,读了伯恩施坦的这本书后感到极为愤慨。在伯恩施坦主义的影响下,俄国“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内部的一些资产阶级思想浓厚的青年结成宗派,趁列宁和其他一些革命家被捕流放的机会,开始引进伯恩施坦主义。于是,俄国工人运动中出现伯恩施坦主义的变种——经济派。

第三、建党的需要。

1893年秋天,列宁移居到了当时俄国政治活动和工人运动的中心彼得堡。他一方面继续开展反对民粹派的斗争;另一方面,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探索如何在俄国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为目标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第一、组织上涣散。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和团体缺乏一条统一的路线,没有真正统一起来。第二、思想上混乱。经济派的出现,造成内部思想混乱。第三、政治上软弱。大会没有制定党的纲领和章程。这就说明,在俄国仍然面临着一项迫切的任务,即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仍处于分散状态的工人运动。

1900年列宁从流放地回来后,为了建立真正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打算创办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秘密机关报。但这样的报纸很难在俄国境内出版。这是因为,沙皇政府的警察、暗探到处密布,不用几个小时就会被查获。因此,当时要统一全党,首先必须从政治思想上同机会主义派别划清界限,使大家都能搞清楚思想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是非,否则就不可能有全党牢固的统一。为此,列宁写了《怎么办?》这本书。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历史背景

《帝国主义论》是列宁研究帝国主义最重要的著作,是适应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反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斗争的产物。(一)《帝国主义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产生的

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此后,随着70年代以来在美、德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以电力的使用与重工业和化学工业部门的出现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同时,随着从1825年以来平均每隔十年爆发一次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危机尤其是空前剧烈的1873年经济危机的强烈推动,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基本的特征是自由竞争逐渐为垄断所代替。于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的阶段,即资本主义进入到它的最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这时,新的物质生产条件一方面要求作为观念形态的理论去反映它;另一方面也为与它相适应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自由竞争变为垄断,这个现实生活中的巨大转变,是列宁研究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点、创立科学理论的最主要条件。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条件,才使得认识帝国主义的发展规律在实际上成为可能。只有在新的历史实践中,才有可能进一步促进理论的新发展。列宁正是在帝国主义时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最先对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进行深刻剖析并且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导师,而《帝国主义论》则是全面系统地揭示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特征和矛盾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二)《帝国主义论》是在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社会矛盾斗争空前激化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条件下产生的

19世纪末期,随着垄断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经济危机频频爆发,在阶级关系上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起来,无产阶级反对垄断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终于在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帝国主义战争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从而迅速地唤醒了民众,促进了人民群众革命情绪的高涨,为无产阶级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彼此削弱,出现了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在战争造成的全世界的经济破坏的基础上,世界革命危机日益成熟,这个危机不管会经过多么长久而艰苦的周折,其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并且获得胜利。”

新的历史条件给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根源,阐明战争和革命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在理论上武装工人群众,为即将到来的革命作好准备。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正是适应了这一迫切需要,为无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路线和策略。他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在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及其基本矛盾进行了精辟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这次战争的社会经济根源和性质,提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科学论断。《帝国主义论》是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与垄断资产阶级之间进行激烈斗争的产物。

(三)《帝国主义论》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特别是“考茨基主义”的斗争中产生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当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级,历史的进程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的时候,机会主义作为国际思潮在欧美工人运动中泛滥起来了。在关于帝国主义理论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最终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大分裂,逐渐形成左、中、右三派。左派以列宁为代表,和列宁站在一起的有卢森堡等人;右派以伯恩斯坦为其代表;考茨基则以“中派”面目出现。工人阶级中的机会主义派别,打着批判帝国主义的旗号,回避、掩盖帝国主义的深刻矛盾。作为机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当时正处于第二国际领导地位的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等人对帝国主义阶段出现的新现象作了歪曲的解释,借口情况变化,修正和篡改马克思主义,掩盖帝国主义的本质和深刻矛盾,宣传改良主义与和平主义。作为右派代表的伯恩斯坦早已公开地提出“修正”马克思主义,他的真面目已经充分暴露,群众比较容易识破。而自称“中派”的考茨基,是更加隐蔽的机会主义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考茨基回避帝国主义垄断统治的本质,提出了错误的、虚幻的“超帝国主义”论,宣扬社会和平主义和改良主义,客观上阻碍着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作为一股国际思潮,“考茨基主义”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主要的思想和行动上的障碍。它的信奉者遍布于欧洲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内,在工人群众中间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引导无产阶级革命走上正确的轨道,列宁对“考茨基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斗争。《帝国主义论》一书,通篇都贯穿着对考茨基这个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批判,特别是批判了考茨基关于帝国主义本质和内容的错误观点,阐明了“考茨基主义”思潮回避帝国主义矛盾的深刻性和帝国主义产生革命危机必然性的根本危害性。因此,《帝国主义论》是在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产生的。

该文是列宁1920年10月2日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著名演说。1920年下半年,苏维埃俄国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击溃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高尔察克、邓尼金等白匪的进攻。经受了两年饥饿、贫困的严重困难,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生产的任务。而且国内外的反革命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准备新的**和入侵。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多次从极左的立场出发,打着创造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的旗号,鼓吹无产阶级必须“和旧文化完全决裂”、“用革命手段”“打倒资产阶级科学”等一系列的谬论,使极左思潮愈来愈泛滥,并给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特别对于一些青年人,影响更大。他们把“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极左言论当作真理,误以为革命就是要推翻一切,这对青年的成长和学习都是极为不利的。为了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完成经济建设的任务,更好地动员青年团员和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列宁在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说。

在这篇讲话中,列宁提出青年团的任务是学习共产主义,详尽阐述了学习共产主义的内容、方法和途径,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阐述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性质、特点以及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阐述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时代特征,批判了在文化问题上的“左”倾思想。这篇讲话实质上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任务和方针,阐明了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性质、目标、内容、途径等问题,对建国初期的苏维埃俄国培养和教育青年一代、加强思想和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革命导师非常注重对青年的教育与培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青年更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切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粮食税》写作背景

《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 是列宁在俄共(布)十大闭幕后不久对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精神实质及重大意义所作的说明,从理论上论证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依据、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阐明了国家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作用、可能性以及实现形式。这篇文章不仅对推动当时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政策从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的全面转变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指导经济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列宁领导着俄国无产阶级夺取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对剥夺者的剥夺,将土地、银行、铁路等重要部门收归国有,建立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提出了建立国家对产品生产和分配实长沐十划及监督的制度,即不经过市场的直接的产品交换和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列宁强调指出,没有这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极其复杂和精密的”经济组织,将在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的各个领域中,使所有经济活动最高限度地联合起来。为此列宁要求建立消灭商品经济的、使全国居民加入统一领导下的消费公社,再辅之以国家对产品生产及分配的高度集中的严格的计划性控制.就可以建立俄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苏俄另一经济理论专家布哈林还为此专门设计了有关消灭商品货币的实施计划。第一步在国有化企业内部的产品交换领域取消货币;第二步在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国有化企业的工人之1tiJ 在结算领域取消货币;最后在小经济内部的商品交换中取消货币。列宁同意布哈林的这一计划,认为消灭阶级需要一个漫长的厉史时期,而消灭商品经济却是俄国无产阶级有能力完成的任务。

1918 年春,内战的爆发使得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处于万分危急之中。为了确保苏维埃政权不被颠覆,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保证无产阶级在战争中取胜,俄共(布)被迫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即无偿地向农民征收全部余粮以及一部分口粮,以确保战争之需。同时还实行了配给制,劳动义务制,禁止自由贸易以及普遍的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剥夺了小资产阶级的全部经济自由权。概括起来,废除商品货币及经济关系实物化,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方式,强制分配劳动力等构成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正因为采取了这些措施及手段,才保证了三年国内战争朝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方面转化,避免了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崩溃。

内战的胜利使得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不仅有能力在军事上战胜资产阶级,而且也有力量在军事上战胜小资产阶级,因此仍然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经济恢复时期的指导方针。这就使原本处于隐蔽状态的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迅速公开化。1 921 年初,出现了粮食与燃料危机,农民大量地隐满种植面积与产量,以农民为核心的暴动此起彼伏。在坦波夫省、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和西伯利亚等地出现了自发的暴动,参加暴动的不仅有富农,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农。即使没有发生暴动的中部各省、俄国北部和白俄罗斯等地区,农民的不满情绪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政权和粮食机关写了大量的申诉信和请求书,其中许多信直接写给列宁。在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到底作何抉择?俄共(布)党内思想并没有很快取得一致。为了迎接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农业人民委员部从1 920 年n 月就开始认真准备(关于巩固和发展农业的措施)的法案。但是,如何发展农民经济的道路问题,实际上从1920 年9 月就在报刊上展开了辩论。辩论双方的主要意见分歧是:一种观点主张对农业生产进行国家调整;第二种观点则主张应该靠经济刺激。坚持第一种观点的主要是当时的副粮食人民委员恩· 奥新斯基。他在1 920 年9 月5 日(真理报》 上以及在以后的(经济生活报)上发表的《农业危机和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等文章中,把坚决地过渡到对农业生产进行国家调整看作是摆脱严重的农业危机的唯一出路。他认为,对农民必须制定要求他们必须遵守的播种计划,并为此成立了播种委员会。坚持第二种观点的主要是尼· 波格丹诺夫,并得到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斯特卢米林的支持。1920 年9 月、10 月和1921 年1 月,波格丹诺夫先后在(经济生活报)上发表针对奥新斯基的观点,认为在个体小农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对农村的生产过程进行直接干预是办不到的。他写道:你不要向庄稼人说,他们应该播种什么和应该怎祥播种;你只需说你想从他们那儿得到什么,并用奖励来唤起他们的兴趣。要特别注意在粮食政策上运用经济利益这一因素。

上一篇:2022年小学语文国培研修总结下一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