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读书笔记

2024-04-19

马克思资本论读书笔记(共10篇)

篇1:马克思资本论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院系: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

《资本论》读书笔记

虽然以前早就听过《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的名字,但是始终没有看过这本书。接触这本书,还是在本学期开设了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上课提过之后。看了一些也查了不少资料去了解和思考。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资本论》里面使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段话是恩格斯说的:“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这样这本巨著也紧密结合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它的内容更加严

谨、科学。

《资本论》的基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10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10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6元,还可能更高。

通过阅读《资本论》,我们可以了解到:解放初的中国恰恰缺乏上述前提,资本主义生产处于极度微弱的境地,但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又是鸦片战争后百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与劳动者形成了历史的统一,这就为极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较快地实现生产资本的大量积累以及劳动者之间以信用货币为媒介交换彼此的劳动成果创造了条件。于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了中国的必然取向。

从现在西方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也不难发现,马克思的预知是多么准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我们前进不停的动力源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和学习有关知识。

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篇2:马克思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是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的巨著,在书中他对很多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诞生那天起,这本艰深的著作即让众多读者望而却步。《<资本论>修炼宝典》一书,由堪萨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大卫•史密斯和漫画家菲尔•伊万斯合作,通过轻松的笔调和有趣的插图,为读者提供了一本优秀的入门读物。

《资本论》是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的科学巨著,在书中,他对剩余价值这一中心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诞生的那天起,这本艰深的巨著就让很多希望读懂它的人望而却步。现在,学者大卫•史密斯和漫画家菲尔•伊万斯通过轻松的笔调和有趣的插图,打破了这本革命性的经典之作很难为大众所理解的“困难神话”。通过200页漫画书,认识230万字《资本论》,这是一本优秀的入门读物。

篇3:马克思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在一般政治经济学教材中, 资本被定义为“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又被定义为“由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用的价值”。按此定义, 资本只存在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 它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这里的资本具有两个特性, 一是增殖性, 二是剥削性。那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是否存在资本?资本何时产生?何时消亡?

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并未给资本下明确定义。在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里, “我把这个增值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由此, 剩余价值并不一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产生, 也就不一定代表剥削。再按照“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只具有增殖性, 只要预付资本带来大于自身的增值额, 它就是资本。这样, 资本就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产物。它的起源要重新考察。

二、资本的起源及在历史上的各种形态

马克思说:“商品流通, 即贸易, 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就其本质而言, 是一种价值。价值又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所以资本本质上是一种商品, 只要商品出现, 资本就有了存在的基础。

接着, 他又说“资本在历史上起初到处是以货币形式, 作为货币财产, 作为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与地产相对立。”在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额, 私有制, 阶级的出现导致原始社会解体,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商品、货币先后出现。也产生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手工业者, 他们的产品销售以后, 得到了大于投资的价值, 其预付价值得以增殖, 这应该就是最早的资本。

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人出现。这些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从中牟利的人, 就是靠买卖差价获利。他们的预付价值得以增殖, 其预付就应成为资本。后来的高利贷者也是靠资本获利。在封建社会末期, 出现了封建行会。行会师傅与学徒之间主要是师徒关系, 但也存在一定的剥削。这时也能看到资本的存在。只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自然经济处于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地位不高, 其作用有限。整个经济生活并未纳入资本统治之下。

到了15、16世纪, 在西欧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威尼斯, 热那亚等地, 随着小手工业者的分化, 一部分工厂主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开始大量雇佣工人;另一部分在竞争中破产, 与其徒弟一道成为他人的雇工。这样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出现,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后来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圈地运动, 对外殖民扩张和贩卖黑奴, 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提供原始积累, 使资本家获得了大量资金, 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成为廉价劳动力, 沦为无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提供了条件。

到了18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完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确立。以雇佣制和剥削为特征的这种生产关系使整个经济纳入资本统治中。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把全球经济联为一体。这时资本主宰世界的时代才真正到来。这时的资本才同时具有了增殖和剥削两种属性。马克思所说“资本从它来到世间, 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充满血腥和肮脏的东西”就是对这种带有剥削性质资本的批判。由此出发, 马克思得出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得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最后得出资本主义必将被伤心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

三、对社会主义资本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社会, 由于生产力还不发达, 商品经济阶段不可逾越, 资本仍将长期存在。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性质已产生根本区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消灭了剥削存在的基础。与之对应的公有资本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时劳动力仍然是商品, 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仍然大于自己的工资, 这个差额是社会主义剩余价值, 它不再被少数人占有, 而是被社会主义国家所有, 用来造福全体人民。

在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存在多种资本形式, 包括国有资本, 集体资本, 私人资本, 联合资本, 外商资本等多种资本形式。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对它们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要促进各种资本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互相促进。

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力高度发达, 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商品, 货币消亡, 商品经济不复存在, 资本自然也就消亡。

总之, 资本随着商品经济而产生, 也必将随之最终消亡。只有正确认识资本的内涵和作用, 才能更好地利用它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促进社会进步。

摘要: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产物。这是一种误解。通过研读《资本论》, 资本与商品经济同时产生, 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主宰世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资本依然存在。

关键词:资本,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资本

参考文献

[1]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选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篇4:《马克思〈资本论〉研究》

本书“序”中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以来至今已有一个世纪多了,其间她遭受无数次的“批判”,然而她的科学性不仅没有受到丝毫的动摇,反而被历史的事实所证明,并且日益发挥着她的强大的生命力。但是,这并非说已经没有了需要解释的新问题。恰恰相反,今天的资本主义面目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时代大不相同;社会主义固然比资本主义优越,但因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遇到了各种困难,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现象,因此,今天比任何一个时代更需要正确地分析“现代”的课题,更需要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

《关于<资本论>的日文版》一文介绍了日本翻译《资本论》的历史及其各种版本,提到尚待探讨的若干问题。自一九一九年九月由松浦要的第一个日译本《资本论》出版以来,至今已有近二十种日译本,笔者对各种译本一一做了比较和评论,指出其长处和短处。进尔提到《资本论》的梅斯纳版、考茨基版、阿多拉茨基版、俄文第一版和第二版中尚待澄清的若干问题,并指出,一九六三——一九六六年出版的中文版《资本论》增加了很多译注,很有参考价值,可惜后来的版本上删掉了译注。

篇5:马克思读书笔记

法英1012张淑娴20100301592

本章主要阐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自已创造自已的历史。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或由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等所决定的,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

(1)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社会意识的基本类型:一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

一类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理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哲学和政治法律思想,则是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

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对待文 1

化遗产的科学观点和正确态度,为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存在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所谓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

(2)生产力的特征:第一,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第二,生产力具有主体性。第三,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性。

(3)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要体现在一些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身上,这些实体构成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主要由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3)生产关系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三是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核心地位或作为生产关系本质的内容。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变了,生产关系必然会变,生产力没有变,人为地去变生产关系,那就要给生产力、经济带来灾难。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两

部分构成,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

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之所以要产生上层建筑,目的就是要上层建筑为自己服务。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但是,如果弄得不好,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启示: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的对立——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能夸大其作用。

(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它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把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相应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1、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表现:

(1)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2)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策划者、指挥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2、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1)历史人物的产生和活动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2)时势造英雄。

以上两点表明历史人物的产生、活动,活动结果都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说明历史 人物必有其历史特征和历史局限性。

3.不能忽视普通个人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总之,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只有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才会真正在实践中尊重普通个人的价值,确认普通个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出每个社会公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感。

(三)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既然历史人物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就应考虑到这些历史条件。这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1.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历史分析方法)。

篇6:《资本论》读书笔记

选读部分:第二卷 第十章至第十五章

资本论第二卷总标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一卷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流通中的表现及其运动规律,它是第一卷的继续和补充,又是第三卷的基础,构成一、三两卷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一卷中,我重点阅读了第十章到第十六章的部分,其中,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主要是评述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研究周转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第十五章则研究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下面就按照章节顺序具体介绍每一种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精彩语句。

在第十章中,介绍的是重农学派的魁奈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魁奈把生产资本分为“原预付”和“年预付”资本,以价值转移方式作为划分标准,他正确地把这种区别说成是生产资本即并入直接生产过程的资本内部的区别。然而,这种理论还是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只承认农业劳动是生产劳动,农业生产资本才有此划分。

在第十一章中,介绍的是李嘉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李嘉图提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只是为了说明价值规律的例外,即工资率影响价格的各种情况,此外,李嘉图还把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区分相混淆。

在第十二章中,研究的是生产时间中劳动期间的影响。首先,马克思将劳动期间定义为由许多依次进行、互相连接的工作日构成的工作日。其中,马克思指出生产行为持续时间的差别,不仅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发生,而且在同一个生产部门内也会发生,因为所要提供的产品的规模有大有小。劳动期间的长短由产品的性质、规模和生产技术条件决定。他重点说明了劳动期间对资本周转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1)劳动期间的差别必然影响资本周转速度;(2)劳动期间的差别在生产过程中断和受到扰乱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同后果;(3)劳动期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流动资本的预付量。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要加速资本周转必须缩短劳动时间,而劳动期间的缩短通常和在这一较短时间内预付的资本的增加联系在一起,这样,预付资本的量就随着预付时间的缩短而增加。也就是说,缩短劳动期间需要增加预付资本。同时马克思还说举办劳动期间相当长而规模又很大的事业,只有在资本积聚已经十分显著,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又为资本家提供方便的手段,使他可以不完全用自己的资本而用别人的资本来预付、来冒险的时候,才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事情,显然马克思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制度发展的一定程度的时候,劳动期间的缩短才有可能。

在第十三章中,研究的是生产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即资本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但是反过来,资本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时间,并不因此也必然是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劳动期间小于等于生产时间。首先,生产时间受的自然力作用的影响,这是与产品的性质和产品制造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的,然而,如果超过劳动时间的生产时间,不是像谷物的成熟,像树的成长等等那样,由永恒的自然规律决定,那么,资本周转期间就往往可以通过生产时间的人为的缩短而或多或少的缩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科技进步可以缩短生产时间。其次,生产时间受到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必须有一定的或大或小量的可能的生产资本,也就是要用在生产上的生产资料,以或大或小的规模处于储备状态,以便逐渐投入生产过程,同时还指出,对一定的企业或有一定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来说,这种生产储备的大小,取决于它在更新时困难的大小,取决于供应市场的相对距离,取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等等。最后,马克思概括性的指出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可以有种种极不相同的情形,所有这些不同都取决于流通领域内的情况。

在第十四章中,研究的是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我们知道,资本的周转时间等于它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时间之和,而流通时间又分为两个阶段:出售时间和购买时间。出售时间是流通时间的第一个阶段,马克思把出售时间的产生归因于商品的销售市场与生产地点的距离的存在,而影响出售时间的因素有距离、运输条件、契约范围。马克思用辩证的思想看到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会缩短一定量商品的流通时间,那么反过来说,这种进步以及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而提供的可能性,又引起了开拓越来越远的市场。同时,供货契约的规模也会引起周转时间的差别,具体来说,供货契约的规模会随资本主义生产的规模和水平一同扩大,而且,这种差别与支付期限和信用关系无关。在这里,马克思特别提出了流通时间的差别,有的是个别的出现在同一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单个资本之间,有的也出现在不立即支付现款而有不同支付习惯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从以上可以看出信用制度度流通时间的缩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购买时间是流通时间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也是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要素的阶段,购买时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距离远近和运输条件,市场距离所造成的资本束缚在商品资本形式上的时间的延长,直接造成货币回流的延迟,因而也延迟了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

在第十五章中,研究的是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在序言部分,马克思就阐明了他的两个观点:(1)由于流通时间的存在,要使生产在流通期间也不中断,要么缩小生产规模,要么追加资本;(2)耍使生产正常进行,产业资本必须将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本,一部分作为流通资本,这就要增加预付资本的量。在接下来的部分,马克思分别就劳动期间等于、大于及小于流通期间作考察,然后得出结论。最后再加上价格变动的因素进行考察。第一种情况,劳动期间等于流通期间实际上只是偶然的例外,但是必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这种情况下,预付资本和追加资本都只为自己的周转期间而预付;第二种情况,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在这种情况下,预付资本和追加资本的劳动期间和周转期间互相交叉,而不是互相交替,同时还会发生资本游离;第三种情况,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在这种情况下,三个资本相互独立。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为了使资本的一部分能够在其他部分处在流通期间的时候不断处在劳动期间,必须把资本分为不同的部分;(2)当劳动期间不等于流通期间,且流通期间不是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的时候,就会产生游离资本;(3)对于社会总资本来说,游离资本必然是通例,而在生产过程中依次执行职能的资本部分的单纯交替的现象必然是例外;(4)由单纯的周转运动这一机构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只要信用制度发展起来,必然会起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必然是信用制度的基础之

一。最后,马克思将价格变动的因素考虑进去进行考察,指出生产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的变动,都会对资本预付量发生影响。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的心血,自从它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资本论》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矛盾,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社会

篇7:资本论读书笔记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其一是唯物史观;其二是剩余价值。而在第三篇里马克思主要讲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在这一部分的分析框架如下:他首先将劳动过程看做是抽象劳动的过程,从而让我们直接想到这是生产价值的过程而并非使用价值的过程。接着,马克思论证了商品生产过程必定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其实,这一点也是马克思之前论述的逻辑性必然结论。为了进一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从而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完整过程。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当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也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是衡量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的核心指标。

在这整个分析框架中我对下面这些方面感触最深。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头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在这里尤其强调了人的思想重要性,人的意识或者说是人的心智模式或许在很多时候都比具体的操作技术更重要。这点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和对解决方法的预先估计及猜想要远远比具体怎么做更重要;因为只有知道要往哪个方向用力、要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之后,才轮到具体的操作技巧。其实往大的方向上去说,当一个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进一步制约其发展的往往不是具体的某一项知识,而更多的是其看待问题的心智和认知方法。我想在这方面,尤其是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中我们更应该去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只有学习到这些之后,具体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用处。否则,尽管学习到了非常多的具体知识,但是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或者干脆不知道怎么用才是最为悲剧的事情。马克思在这里就突出强调了人的意识的重要性。今后的学习一定要培养好思考问题的意识框架。

“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有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社会形态也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借助了很多生物学、化学中的概念来阐述经济学中很多的类似理念,当然这里仅仅举出了一个例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面对着新的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应该联想其他我们已知的一些东西,通过他们之间的性质类比或者直接推演来更直观地理解新鲜事物或者难题。正如在阐述马克思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时,孟扬教授不仅借助了牛顿在经典力学条件下的绝对时间观念,同时又借助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间观念。从这两个方面的独特阐述视角,我们可以进一步更好地理解了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篇8:资本论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资本论》是一本天书,觉得很难,觉得它很“恐怖”,“高不可攀”。这个暑假,趁着打工之余的一点时间,我便想到要看一下这本闻名中外的书,想了解一下天天听到老师提到的马克思的思想结晶。刚开始以为自己会看不下这种经济类的书籍,可没想到,越读越有滋味。由于时间有限,我才读到第一卷。

我觉得《资本论》第一卷,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又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阶级偏见、掩饰和谬误;既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又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其中我印象颇深的是以下两点。一个是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第二是道德的界限。确实是这样的。不论做什么,都得有个度。就如同我们现在上课学习一样,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另一个就是资本家与劳动工人之间的关系。资本家为了赚取最大的剩余价值,往往拼命降低雇佣劳动力的工资以降低劳动成本。我认为如果使产业工人的生活水平甚至低于原来当农民的生活水平,产业工人无疑是不会自愿当产业工人的。如果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工人以低于农民的收入来为资本家劳动的话,必然引起强烈的反抗,并最终危及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本身。依靠降低工人工资以降低劳动成本固然可行,但其社会成本更大,更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美国等发达国家运用他们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先进制度,吸引、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大部分高级人才,通过对科学的创造、垄断和应用,保持并扩大他们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在劳动价值量指数方面的差距,他们总是用少量的复杂劳动交换后者大量的简单劳动,用少量的工业品交换后者大量的农产品和矿产品,用少量的高技术信息产品交换后者大量的初级工业品。但最后,如果劳动价值量指数的差异是人对人的剥削、或强者攫取弱者之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基础,那么经济学就是剥削技巧的总汇,是强者掠夺弱者的理论,•它反映了人类自私自利和追逐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

篇9:《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的科学巨著,是他们一生恪守崇高信念,从事科学研究的结晶。其主要包括:《资本论》第一卷及其序言,《资本论》第二卷及序言,《资本论》第三卷及序言和增补,《资本论》第四卷等。马克思在1857年至1858年5月期间写出了第一部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即《资本论》的第一稿,此后他写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是《资本论》的第二稿,1863年8月到1865年底,马克思写出了《资本论》的第三稿。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了《资本论》的第二,第三卷。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

《资本论》总共分三卷,第一卷为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为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在第一卷里,马克思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中心是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它只抽象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第一卷共七篇二十五章。第一篇,分析商品和货币,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第二篇至第六篇,分析资本怎样生产剩余价值,阐明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七篇,分析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阐明了资本积累理论。上述第一部分是研究资本关系产生的历史前提;第二、三部分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直接产生过程,其中,前者是研究单独的、孤立的直接生产过程,后者是研究不断的再生产过程。

《资本论》第二卷的序言是恩格斯1885年写的,说明遗稿情况和《资本论》第二卷的编辑出版过程,同时驳斥了对马克思的种种指责并阐述了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特点。在《资本论》的第二卷里,马克思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资本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比第一卷单纯分析的资本直接生产过程,进一步具体化。这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的具体运用。第二卷共三篇二十一章,第一篇,研究产业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阐明了资本循环理论;第二篇,研究产业资本的周转,阐明了资本周转理论。第一、二篇是研究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篇是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在《资本论》的第三卷里,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此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即“剩余价值分为各个不同的部分。它的各部分归不同类的人所有,并且有不同的、互相独立的形式,如利润、利息、商业利润、地租等等。”第三卷共七篇五十二章。第一篇至第三篇着重分析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说明产业资本瓜分剩余价值的一般规律;第四篇到第六篇着重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说明产业资本家以外的资本家集团——商业资本家、生息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等瓜分剩余价值的规律;第七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各种收入及其来源,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三位一体”公式,并得出理论上和政治上的结论,总结《资本论》第三卷和整个三卷。

从《资本论》第一卷到第二卷到第三卷,是由抽象到具体,即从第一卷到剩余价值的本质和内容,到第三卷的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从第一卷到资本一般到第三卷的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步步深入展开,这样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呈现的条件形式,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了。”从而,揭示了资本关系及其运动的全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第一卷的中心,剩余价值的实现是第二卷的中心,剩余价值的分配是第三卷的中心,因此,《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红线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最终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以上是关于《资本论》的总体结构和书上主要内容,读完《资本论》,我体会到正是因为《资本论》的完成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开辟了经济科学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系统地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进一步创立了剩余价值论,从而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而剩余价值学说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结合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资本论》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指导,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更高级社会所代替的客观必然性,从而得出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性理论;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是劳工阶级的圣经”“,它洞悉了剩余价值产生的过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劳工的全部秘密,指出了劳工阶级反对资本主义斗争的正义性、合理性,从问世之日起就为全世界无产者的革命运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和思想武器。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读完这部巨著,我体会到了它的博大精深。《资本论》是一本通过唯物辩证法对价值,剩余价值及资产积累的叙述,分析来揭露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的实质的经典书籍。它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公民实现自我价值。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认识,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更为21世纪的人类把握。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和创立自己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最终就是为了批判资产阶级和武装无产阶级,为了砸烂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所有这一切,也是我国人民坚持的信念,为了更高层次的自由,我们一定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绝对领导地位,为我国更高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源泉。

姓名:金华涛

篇10: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与现时代的青年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一环,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主要阐述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代表作。《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我们之所以需要学习《资本论》,不仅是通过《资本论》认识到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从而论证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还使我们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指导我们的思想。但是,《资本论》的历史地位与它的部头一样厚重,对于习惯了快餐式阅读的我们,可能会望而却步。而其中,由于《资本论》在我国的政治地位不同寻常,给青少年留下了高深艰涩的第一印象,对于有着四卷的大部头《资本论》,我们很难处于兴趣将它翻开,过于厚重的读物使得我们没有信心;其次,《资本论》诞生的时代距离今天的我们有些过于遥远。对于生长在新时代下的我们,很难对于当时黑暗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最后,则是由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对于很多人都有些艰涩,但是事实上,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大量事实,主要论证了资本与价值这两个与日常经济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的主题。事实上,《资本论》的脉络清晰,语言朴素易懂,通过对作为全书主题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一核心概念的论述,辅佐以大量的事实论据,使得全书通俗易懂易于普及理解,所以,我们只要大胆的翻开《资本论》,我们一定会得到意料之外的惊喜与收获。

对于现时代的我们,《资本论》对我们帮助有:

一、《资本论》给我们带了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对于生活在现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下时,我们需要了解一定的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社会常识。《资本论》作为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作而成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经济学名著。它主要以大量事实为依据,研究并详细阐释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内容详实生动,便于理解。

并且,马克思也在《资本论》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科学地解释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也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预见了未来社会的某些社会经济的一般特征。

二、《资本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学习思路。通过阅读《资本论》,我们发现马克思主要以批判的态度去阅读亚当斯密、魁奈、李斯图等前人的著作,批判地吸收他们论点中合理的地方,对于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则加以修正。事实上,马克思这种不迷信权威、一切从事实出发的精神极为值得学习。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任何伟人的成就都不是来自于空想,而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批判式的阅读吸收前人优秀的理论,从而搭建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资本论》在论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中,并不是类似教科书的开门见山,而是采取多层次的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论证思路。有特殊推到一般,有一般引出特殊案例。两相结合,更容易引发阅读兴趣。同时也为我们做学术提供了良好的

思路。

三、《资本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思维模式

《资本论》把逻辑、辩证法、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通过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和对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等方法,大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的辩证法。

不仅如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实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里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进一步发展。

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论证方法的严密,辩证法与认识论的有机结合,使得《资本论》在今天重新被普罗大众所接受。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我们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产生了质疑,但是,历史前进的车轮永不停歇,在资本主义日渐发展的今天,它的内在矛盾也日益尖刻,严重的失业问题、加剧的两极分化、频繁的金融危机的出现,都使得《资本论》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价值。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展现的一样:对于任何的学习研究,我们都要通过严谨的论证和大量的事实举例,将逻辑、辩证法、认识论有机地结合,从实际出发,抽丝剥茧进行论证,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有着持续生命力的结论。

事实证明,对于现代年轻人,《资本论》仍然是他们必读书单中的一项,并且,也应该在对于构建当代青年人的阅读基础结构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资本论》应当常读细读并且精读,这样才能时时都有新发现。

上一篇:学史下一篇:家乡工艺品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