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张仲实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

摘要:张仲实六十余年矢志不渝地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在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出版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上作出了诸多贡献。但他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以及历史贡献却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本研究立足于丰富的史料,探源张仲实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和历程,并将张仲实的译文、著作置于时代之中,考察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首先,分析张仲实走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和个人主观条件,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张仲实从一名接受传统私塾教育的青年学生,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历程及原因。其次,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和世情、时情,系统梳理了张仲实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为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提供材料三个方面考察张仲实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从探索张仲实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列宁和斯大林的民族殖民地问题等理论的研究,发现张仲实在某些研究领域属于先行者,从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考察了张仲实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国内外形势、比对介绍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探讨中日战争问题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科学评价毛泽东,提出“毛泽东思想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等问题。最后,科学评价张仲实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更多的文本资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事业的发展、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途径、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研究工作的几点启示:必须汲取张仲实严肃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练就过硬本领、发展“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学术性与政治性关系、注重不同传播方式的优化组合等经验。

关键词:张仲实;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

学科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张仲实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

第一节 张仲实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被先进知识分子接纳

二、党的建设亟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

三、苏俄“东方战略”的推动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提供契机

四、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

第二节 张仲实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

一、良好的自身素质

二、革命实践活动的推动

结语

第二章 张仲实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历程

第一节 从“实业救国”转向“马克思主义”(1922-1925)

一、县高级小学时期初步接触进步思想

二、陕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时期转向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在革命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1925-1930)

一、参与革命活动奠定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

二、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工作

第三节 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1930-1987)

一、在上海进步文化堡垒中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

二、在新疆历险时仍坚持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

三、奔赴延安后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从事马克思主义传播与研究工作

四、新中国成立后矢志不渝地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

结语

第三章 张仲实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第一节 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

一、翻译马恩列斯著作

二、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性著作

三、张仲实翻译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

一、以“青年自学丛书”名义出版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性论著

二、以“世界学术名著译丛”名义出版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译著

三、参与马恩列斯全集及“灰皮书”的编译出版工作

四、张仲实编辑出版活动的特点

第三节 为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提供材料

一、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编订材料

二、发现并推动宣传刘胡兰英勇事迹

三、总结并宣传杨家岭经验

结语

第四章 张仲实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研究

第一节 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研究

一、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

二、探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对列宁斯大林理论的研究

一、解析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二、探析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

三、分析斯大林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

一、对毛泽东思想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评价

二、“毛泽东思想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

三、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

结语

第五章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张仲实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结合时代特征全面分析国际问题

一、“资本主义内部重分世界的斗争极度尖锐”

二、“各帝国主义内部民众的日益革命化”

三、“殖民地半殖民地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兴起”

四、“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继续欣欣向荣”

第二节 结合中日国情探讨中日战争问题

一、阐明日本侵略战争的本质

二、解析影响中日战争的因素,指明抗日战争前途

三、分析抗日战争的策略

第三节 结合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一、参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二、论证“按劳分配”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结语

第六章 张仲实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第一节 张仲实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更多的文本资源

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事业的发展

三、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途径

四、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五、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节 张仲实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启示

一、严肃认真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二、发展“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

三、注重不同传播方式的优化组合

四、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

五、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练就过硬本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科学化管理档案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工厂产品生产工艺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