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研究

2024-05-07

马克思研究(精选十篇)

马克思研究 篇1

一、马克思社会和谐的基本内容

社会和谐的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马克思对未来和谐社会已经进行的美好规划, 他认识到未来的社会将是共产主义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将不存在私有财产, 人们追求的重点将是人的本质, 并且是一种人性的复归, 这种复归则是完全的。那时的共产主义则是一种已经完成的自然主义, 也就是人道主义, 这种人道主义则来自于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解决以及人与人的矛盾解决, 同时也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认证以及个体类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

(一) 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解决以及人与人的矛盾解决

人对人的关系与人对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将人与自然割裂对待的, 而是看到了人具有自然属性, 也看到了自然具有人性的一面。这主要是考虑到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私有财产将不复存在, 一方面意味着人不再只是单纯的奢求财富, 对自然界加以无情的破坏, 而是在自然界所能承载的范围内从事劳动生产。另一方面, 也在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 也就不存在剥削问题。再者由于人类已经脱离了对财富的追求,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不再受到金钱的统治, 而是站在理性的角度开展对话。

(二) 共产主义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认证以及个体类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由于人们不再一味的追求私有财产, 人类劳动所产生的价值就不会被别人所占有, 而是所有的劳动价值都将归自己所有。人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 由于对象化的存在, 会使自身存在一定的劳动力, 但这种对象化的活动并不是说丧失了人的存在, 而是使人的存在更具自我认证能力。人在劳动中遵从自然规律是必然要求, 但遵从并不是对人的个性压制。由于人完全能够掌控自身劳动和劳动所带来的产品, 这样就能使人在劳动中感受到这是一种自由与创造。

二、马克思社会和谐要以生产力作为发展前提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也不是一直否定的, 而是认为资本主义在人类生产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马克思认为, 虽然资产阶级存在的时间较短, 但它所创造的价值却比已经过去的所有时代所创造的价值还要多。同时, 马克思还从社会关系角度讨论了人的发展, 并对人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开展了集中理论论述。马克思认为, 人的依赖关系主要来源于最初社会形势, 人类的生产能力也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和相对独立的地点发展壮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以及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 这已经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 并且其基础也是十分自由个性的,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2]。

在第一阶段, 主要是考虑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都是以血缘关系作为人类发展的纽带、人与人的关系基本都是基本生存需要而产生的, 这是一种本能的依存和自主的结合。在第二阶段, 主要考虑的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将人与人之间血缘的关系打破的同时也将个人交往的等级差别打破, 随之发生改变的就是人对人的依赖关系, 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逐渐将其打破, 社会也就随之出现了物质交换, 以及出现全面关系和多方面要求。在第三阶段, 主要是人们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了一定的自由, 并随之展开了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 所谓全面发展的个人主要是指他们的社会关系, 将其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关系, 并服从于这种关系的控制, 这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历史的产物。

三、马克思社会和谐的核心

马克思社会和谐的主要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 社会和谐与人的自由是相联系的, 只有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社会的发展是否和谐, 特别是人的自由才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 发挥到何种程度, 才能体现出社会是否和谐。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核心主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主要体现在《共产党宣言》和《经济学手稿》中。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进行描述, 并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 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是其终极目的。在《经济学手稿》中, 认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

结论

马克思社会和谐的中心思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这也是人类长久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影响下才形成的, 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 使马克思思想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 从革命民主主义逐渐走向共产主义。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来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 它是在唯物史观被确立以后才形成的, 并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在政治经济学中不断深化, 在东方的历史舞台中被完善。

参考文献

[1]丁成际.历史、现状与未来: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的三个面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4) :200.

按照马克思思想研究斯拉法 篇2

《当代经济研究》第1期发表了拙文《评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可以说该文就是本人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思想对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所阐述的价值价格理论的一个研究,亦可称为“按照马克思思想研究斯拉法”。虽然该文还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需要补充和修正,但本文以“按照马克思思想研究斯拉法”为题,主要目的还不在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回答斯蒂德曼在其1977年出版的《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一书中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和攻击。斯蒂德曼在《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一书中虽然口口声声强调“它并不是要颠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整个理论大厦”,但是他在该书中所阐述的劳动价值论多余论和转形无中生有的错误思想却严重地毁坏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声誉。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做出的批判,流传面之广、影响力之大,都远远超出了任何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领袖人物。在斯蒂德曼之后,国内外许多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者,都试图对斯蒂德曼的这些错误理论进行批判。但这些批判的影响力远远没能抵过斯蒂德曼的影响。以至于许多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在斯蒂德曼面前也感到迷茫和困惑,出现了以斯拉法、斯蒂德曼的实物量关系体系补充和综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潮。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一些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他们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和传播斯蒂德曼的思想。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斯蒂德曼的《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一书的主要观点进行批判,以期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一、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

斯蒂德曼在《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讲,斯拉法1960年出版的《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一书,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批判边际主义的工资、利润、地租和价格理论奠定基础。现在看来,对边际主义的批判进行得极为成功。由于斯拉法对工资、利润、价格和生产条件之间的关系如此地重视,这使人们很快地从中意识到,斯拉法的研究不仅为批判边际主义,而且为简单而明确地解答某些为马克思主义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斯蒂德曼在这里所谓的“某些为马克思主义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转形问题。斯蒂德曼认为,在一个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一般说来,利润率并不等于〔s/(c+v)〕。在此s、c和v分别是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形问题”是一个虚幻的、无中生有的问题,并不存在着从剩余价值到利润和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需要解决,因为利润和生产价格都可以无需考虑任何价值度量而加以决定。

1.斯蒂德曼的实物量关系和价值。斯蒂德曼从实物量关系出发,假定所考察的经济社会是一个只有三个产业部门的非常简单的经济。第一个产业部门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者,以铁为代表;第二个产业部门是黄金的生产者;第三个产业部门是消费资料的生产者,以谷物为代表。在每个产业部门的生产中仅仅使用生产资料铁和劳动作为生产投入,而且投入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生产消费,不存在固定资本。斯蒂德曼以表一所列的数字为例进行说明。

表一

铁   劳动  铁 黄金 谷物

制铁部门   28 56 → 56 -   -

黄金部门   16 16 → -   48 -

谷物部门   12   8 → -   -   8

总计  56 80 → 56 48 8

表一中的第一行表示56单位劳动运用28单位铁生产出56单位铁;第二行表示16单位劳动运用16单位铁生产出48单位黄金;第三行表示8单位劳动运用12单位铁生产出8单位谷物。三个部门加总的结果是,整个经济运用80单位劳动、消耗56单位铁,同时生产出56单位铁、48单位黄金和8单位谷物。从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来看,因为铁的投入和产出相等都等于56单位,这个社会的经济没有增长。其净产量由48单位黄金和8单位谷物构成。斯蒂德曼假定支付给80单位劳动的实际工资为5单位谷物。在每年年终,资本家得到48单位黄金和3单位谷物。

为了求出价值和剩余价值,斯蒂德曼设1单位铁、1单位黄金和1单位谷物的价值分别用符号L[,i]、L[,g]和L[,c]表示。为了确定L[,i],斯蒂德曼首先从第一行开始进行推导。制铁部门的总产量是56,其总价值为56L[,i],它是由56单位的直接劳动时间加上凝结在生产中所耗费的28单位铁中的劳动量构成,后者的价值是28L[,i]。因此,28L[,i]+56=56L[,i],所以,L[,i]=2

由L[,i]=2,可分别从第二行和第三行求出L[,g]和L[,c]。从第二行来考察,48L[,g]等于16单位的直接劳动时间加上凝结在生产中所耗费的16单位铁中的劳动量构成,后者的价值是16L[,i]=32。因此,48L[,g]=16+32,所以,L[,g]=1。以相同的方法,由第三行可得 8L[,c]=8+12L[,i];因而 8L[,c]=8+24=32,所以,L[,c]=4

斯蒂德曼认为,商品价值(L[,i]=2、L[,g]=1、L[,c]=4)仅仅由给定的实物项决定的,它们完全独立于工资、利润和价格。按照斯蒂德曼的假定,支付给80单位劳动的实际工资为5单位谷物。这样劳动力的价值即为V=5L[,c]=5×4=20;由此可知,S=80-V=80-20=60。因此,S/V=60/20=3/1

斯蒂德曼按照S/V=3/1的比例将表一中的劳动分为V和S,再将实物形式以价值形式表示,就得到马克思所使用的那种图式,具体如表二所示。

表二

C V  S   W

制铁部门   56 + 14 +   42 = 112

黄金部门   32 +   4 +   12 = 48

谷物部门   24 +   2 + 6 = 32

总计 112 + 20 +   60 = 192

在此基础上,斯蒂德曼提出了两种价值和利润理论,一个是马克思的价值转化模型,一个是他自己的。

2.斯蒂德曼眼中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首先看马克思的价值转化模型及利润计算。他认为马克思是用总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总额的比例来决定

利润率。相应的,用(C+V)乘以(1+利润率)来决定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价格。这样用马克思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

利润率=60/(112+20)=45.5%;铁的生产价格=(56+14)×(1+45.5%)≈101.85

黄金的生产价格=(32+4)×(1+45.5%)≈52.38;谷物的生产价格=(24+2)×(1+45.5%)≈37.83

斯蒂德曼写道:“马克思在他自己的分析的基础上‘证明’,总生产价格等于价值,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自然,这种证明也能在我们上述的例子中进行。”(注: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译本,第30页。)斯蒂德曼对马克思的价值转化模型和利润率计算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老生常谈的所谓投入没有转形的问题;二、即使转形了投入之后,仍然不足以使马克思的利润和价格理论成为一种逻辑上一致的理论。马克思分析中更为根本性的错误在于,他认为一个经济中的利润率等于s/(c+v)。斯蒂德曼认为,s/(c+v)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率。s/(c+v)甚至不能作为利润率的一个较好的近似值。

3.斯蒂德曼的价值转形和利润率理论。在否定了马克思的价值转化模型和利润率之后,斯蒂德曼提出了自己的价格理论和相应的利润率计算。斯蒂德曼分别以符号r、w、P[,i]和P[,c]分别表示利润率单位劳动时间的货币工资率、每单位铁的货币价格和每单位谷物的货币价格。根据定义,每单位黄金的货币价格自然等于1。斯蒂德曼将表一的第一行和下列方程结合起来考察:(1+r)(28P[,i]+56w)=56P[,i]

斯蒂德曼认为,这个方程表明,制铁部门中铁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乘上1加利润率,等于制铁部门产出的价格。产出铁的价格包括预付资本的价格加上该资本量按照利润率r所得的利润量。对于黄金部门和谷物部门运用相同的办法分别可列出下列方程:(1+r)(16P[,i]+16w)=48和(1+r)(12P[,i]+8w)=8P[,c]

斯蒂德曼假定,支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必须使他们能够购买5单位谷物,因此有下式成立:80w=5P[,c]

斯蒂德曼从以上方程解出r、w、P[,i]、P[,c]四个变量。他们是r=52.08%;w=0.2685;P[,i]=1.7052;P[,c]=4。

由此,斯蒂德曼得出结论:s/(c+v)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率,甚至不能作为利润率的一个较好的近似值。斯蒂德曼还颇为自负地声称“和s/(c+v)是利润的观点是错误的一样,总利润会等于总剩余价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注: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译本,第32页。)

斯蒂德曼还将上述三种产品的经济上升为多种产品生产的一般情形。假定一个社会经济中存在几种商品,每种商品只有一种可能的生产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衡量单位,使每种商品的总产量等于1。设A是生产资料矩阵,A的第j列代表在部门j中耗费的投入量,a是表示每个产业部门就业水平的行向量。L表示a中各元素的加总,即总就业量。如果生产周期相同时的利润率是r,货币价格行向量是P[m],预付的货币工资率是m,那么有(1+r)(P[m]A+ma)=P[m]   (1)

这就是说,部门j的总货币收入Pj[m]等于生产资料和支付工资而预付的总货币资本加上总资本按照一个统一利润率而获得的利润。(1)式可改写为P[m]=m(1+r)a〔(1+r)A〕[-1]   (2)

斯蒂德曼又设非零列向量w为工人实际得到的实际工资组合,在工人不储蓄的情况下他们的货币工资恰好使他们能够在现行货币价格下购买实际工资所包含的商品组合。因此有mL=P[m]·w   (3)

由(1)、(2)、(3)联立而解得L=(1+r)a〔I-(1+r)A〕[-1]w (4)

在(4)式中,L、a、A和w都是已知的,唯一的未知数是r。以L>a(I-A)[-1]为约束条件,(4)式可确定唯一的正值r。由A、a和L表示的物质生产条件和工人的实际工资w决定利润率r。再加上既定的货币工资率m,就可以由(2)式决定价格P[m]。

斯蒂德曼得出结论:运用物质生产条件和实际工资决定利润率不涉及任何劳动时间的概念。不仅如此,斯蒂德曼还进一步认为,即使能够用劳动时间价值、总剩余价值S、总不变资本C和总可变资本V等来决定利润率和生产价格,这种决定也是多余的。而且,每一商品中所凝结的劳动量、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等都可以根据A、a、L和w的数值推导出来:价值l=a(I-A)[-1];劳动力的总价值V=l·w=a(I-A)[-1]·w;总剩余价值S=L-V〔L-a(I-A)[-1]w〕

斯蒂德曼的结论是,根据生产条件和实际工资就能决定l、V、S和C。斯蒂德曼说:“如果认真领会一下马克思许多著述的内含,就会发现马克思正是把l、V、S和C看作是反映技术的和社会的生产条件以及实际工资的最适当的指数。由此可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既然马克思的各种劳动时间量完全是以物质形式表现的实际工资和生产条件的衍生物,而这些物质的量本身足以决定利润率和生产价格,我们马上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决定来说,劳动时间量是没有意义的。”(注: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译本,第42页。)

二、依照马克思思想研究斯拉法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斯蒂德曼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转形问题的分析上。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进行全盘否定的过程中,斯蒂德曼用实物量关系方程和货币利润率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转形分析相抗衡。现在我们就分别对斯蒂德曼的这些观点进行剖析。

1.转形问题的性质

(1)在什么意义上存在转形问题?斯蒂德曼援引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中意义不同的三段话,企图证明马克思已经意识到必须转形投入价格的问题,但斯蒂德曼完全误解了马克思。被斯蒂德曼引证的三段话分别是:

第一,“…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本的要素通常要在市场上购买,因此,它们的价格包含一个已经实现的利润,这样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连同其中包含的利润一起,会加入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成本价格,就是说,一个产业部门的利润会加入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成本价格。”(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9页。)

第二,“我们原先假定,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该商品生产时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价值。但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对它的买者来说,就是成本价格,并且可以作为成本价格加入另一个商品的价格形成。因为生产价格可以偏离商品的价值,所以,一个商品的包含另一个商品的这个生产价格在内的成本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它的总价值中由加到它里面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构成的部分。必须记住成本价格这个修改了的意义,因此,必须记住,如果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把商品的成本价格看作和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相等,那就总可能有误差。”(

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4~185页。)

第三,“我们已经看到,生产价格同价值的偏离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首先,加在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上的,不是该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而是平均利润;其次,一个商品的这样同价值偏离的生产价格,会作为要素加入另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因此,撇开对商品本身由于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差额而产生的偏离不说,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已经能够包含同该商品中所消费的生产资料价值的偏离。”(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0页。)

在这样长篇引证了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以后,斯蒂德曼最后说“如果认为马克思主张无需转形投入价格,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注: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译本,第20页。)

其实,斯蒂德曼所引证的这三段话意义各有不同。第一段马克思原本是为了揭开一个表面矛盾。马克思在此之前的一句话是,“这个论点好象和下述事实相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本的要素通常要在市场上购买,…”接下来的一段,马克思证明了并不存在这种矛盾。其大意是:在资本主义要素市场上所购买的生产要素,其本身的利润计量有两种情况:a.只要在要素的生产部门按利润计算了,那就是说,在该生产部门的产品生产中,产品的生产就算完成了。这种产品就是最终产品。既然是最终产品,那它卖给谁,作什么用,对生产者来说也都无所谓了,只要它能等价交换卖出去就别无所求了。作为把这种生产要素作为生产投入进行新产品生产的下一个行业的资本家,它按包含利润在内的生产价格购买生产资料,他决不会把前一个行业的利润看作是自己的利润。因此,不会造成两个部门重复计算利润的问题;b.只要在要素的生产部门没有把成本以上的价格部分看作是利润,那就是说,该生产部门没有把自己看作是独立的生产部门,没有生产出最终产品,因此,只有在对其产品进行加工的另一个部门(或与其合并起来而形成的新部门)才能最终计算利润,因此,前后的利润也只计算一次,不存在所谓的重复计算利润的问题。因此,由这段引文而得出结论说马克思已意识到必须转形投入问题,纯属是斯蒂德曼望文生义。第二段马克思提出了成本价格的修改了的含义。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成本价格要按生产价格来计算,这种计算和马克思理论研究中一直假定的按价值计算成本总要有误差。第三段马克思指出的是,从连续的两个转形体系来看,生产价格和价值偏离的二重原因。从后两段引文来说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有转形投入的思想。但问题是,马克思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承认有转形投入问题。

(2)转形分析的两个认识误区。第一,斯蒂德曼同许多西方学者一样,把马克思的成本价格修改了的含义理解为转形投入价格。他们由马克思关于成本价格修改了的含义的论述,而得出结论:马克思有从生产价格为出发点研究转形问题的思想。进而建立起了各式各样的转化模型。这些转化模型的一个共同错误就是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在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中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的出发点是商品的价值,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转形的结果是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事实上,“转形投入价格”中所说的投入,和经济学中的一般用法是有明显区别的。投入和产出在经济学中一般是就生产过程而言的。价值生产函数说的是,要素投入的价值量和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量之间的关系。就马克思价值转形最初含义来讲,转形理论所研究的,是产品的价值到产品的生产价格的转化。如果我们从要素投入按生产价格计算出发来考虑转形问题,那么,从要素投入的价格到产品的价值,中间还应有一个生产过程。资本只有在这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了剩余价值,才能吸引各部门的资本为争夺利润而展开竞争,才有新产品的价值转化为新产品的生产价格。因此,在研究成本价格生产价格化后的转形问题时,成功的分析必须要将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的转形过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进行这样的分析后我们会发现,作为转形出发点的价值,在成本价格按价值计算和成本价格按生产价格计算时是有区别的。前者商品价值等于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构成即W=C+V+S,后者商品价值等于不变资本加上按生产价格计算的可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构成即W=C+βV+S。斯蒂德曼在批判马克思的转形理论时曾说:“现在,马克思的论证已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了。我们首先要指出,马克思只把产出的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然而他既没有把用作投入的铁的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C值不变),也没有把用于支付工资的谷物的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V值不变)。因此,铁和谷物在作为产出销售和作为投入购买时似乎具有不同的交换价值;这种论证是毫无道理的,因为销售和购买只是同一交易的两个方面。所以,必须同时转形投入和产出。马克思是知道这一问题并给予一定的重视,但他似乎没有据此修正他的计算。”(注: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译本,第30页。)斯蒂德曼用同一次交易的两个方面说明投入和产出应有相同的交换价值,显然是忽视了中间的生产过程。加入本次转形的作为投入的谷物和作为产出的谷物具有不同的价格是正常的。谷物作为产出和作为投入在转形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作为投入,谷物有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差额问题,但是这个差额与作为产出的谷物的价格与价值的差额有所不同,后者是由本次转形r(或剩余价值分割)所造成的。而前者则是作为前提或作为外生变量加入本次转形体系的。谁也不会相信,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相同的平均利润率。第二,马克思所讲的成本价格修改了的意义,指的是按生产价格计算成本,而不是一般地以货币价格计算成本问题。以劳动时间为单位来计量投入和以货币商品作计量单位来计量投入,这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是,对马克思来说,这种区别是很清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已经研究过了,商品的价格从任何一个局部来说,都是经常会偏离商品的价值的。但是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价格和价值的局部偏离会互相抵消,价格总额仍等于价值总额。商品的货币价格和商品价值的这种区别,在马克思的转形研究中是存而不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前两篇集中研究转形问题时,经常直呼商品价值等于多少多少镑。特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第九章集中研究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马克思直接称,“Ⅰ.80c+20v+20m。利润率=20%。产品的价格=120。价值等于120。Ⅱ.90c+10v+10m。利润率=20%。产品的价格=120。价值=110。”(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4页。)这说明马克思在这里舍象掉了价值和价值表现的差别问题,而集中研究价值的转化形式问题。按马克思的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也经常用“英镑”作为计量单位来计量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价值、成本价格、利润和生产价格这些范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价值和生产价格等范畴,用劳动时间来计量还是以货币单位来计量对转形研究来说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不是从以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来计量的价值到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来计量的价值(或简称为价格)的转化。生产价格本质上是价值的平均值。生产价格作为价值的平均值,在它平均化的过程中在计量单位上它只要和价值保持相同就可以了。至于这个计量单位是劳动时间小时,还是英镑、美

元、日元、人民币元,对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来说都不会有本质区别。

(3)转形分析的主要任务。既然转形问题第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投入——产出问题,第二不是价值到价格的`形式变化问题,那么,对马克思来说究竟存在什么意义上的转形问题需要解决呢?我认为,马克思的转形理论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是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剩余价值这个本质是怎样通过资本主义竞争在现象形态上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具体形式的,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在谈到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时说:“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9页。)既然是要研究剩余价值从全社会的角度如何表现为它的具体形式,那么,对马克思来说重要的首先是从质的方面看这种表现能否进行,其次从量的方面看各种具体形式的总和是否等于剩余价值总量。从质的方面,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竞争以及资本主义要素所有权,保证了剩余价值能够表现为它的具体形式。从量的方面,利润、利息、地租的总和应该等于剩余价值总和。否则,如果出现了利润、利息、地租的总和,大于或小于剩余价值总和的情况,那就说明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了总量到个量的转化中的无中生有现象,或出现了总量到个量的转化中转化渠道上的漏洞。这两种情况都说明劳动价值论失灵了。由于利润、利息和地租又是产业平均利润的具体形式,所以,论证劳动价值论的数量关系就理所当然地集中在产业部门利润平均化的数量分析上。因此,证明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相等,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就是马克思转形分析在数量关系上要证明的主要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有的同志根本没有弄懂转形问题是什么,居然要去证明三个恒等关系。(注:张忠任:《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第2期。)事实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九章已就要素按价值计算的转形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至于生产要素按生产价格计算的转形问题,马克思则只是作了若干原则性的提示,并没有展开进行详细的论证。拙文《转形问题研究》所提出的扩大的马克思价值转化模型,就是对马克思的这些原则性提示的理论补充。斯蒂德曼极力宣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证明两个等量关系同时成立,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劳动价值论。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确有转形投入价格的思想。但是,转形投入并不是象斯蒂德曼所误解的那样,转形是从投入的价格不经过生产过程而直接向生产价格转化。也不是从以劳动时间表示的价值向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价值的转化。价值转化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证明两个恒等关系。

2.关于实物关系生产方程

斯蒂德曼的生产方程中如果说还有一点可取之处的话,那就是,在生产方程中将劳动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列入其中,这是斯蒂德曼比斯拉法前进的地方。斯拉法体系的生产方程中没有任何地方表现出了劳动的地位,而在斯蒂德曼的实物量关系方程中劳动是两个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之一。但斯蒂德曼的进步也仅此而已。他没有把劳动看作是生产的主观的、能动的因素,因此,他也不能把对劳动量即劳动时间的分析放在中心位置上。因此,斯蒂德曼的生产方程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斯蒂德曼虽一直标榜自己重视物质生产条件和实际工资对l、V、S和C的决定作用,但斯蒂德曼在确定实物关系方程式时却丝毫也不顾及什么物质生产条件。事实上,在斯蒂德曼的实物关系方程的建立过程中,斯蒂德曼可以随意让铁和劳动在生产中结合,可以随意让它生产出任何量的不同的任何物质。我们不知道,斯蒂德曼凭什么说28单位铁和56单位的劳动相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品种就是铁,而且在数量上恰好就是56单位。我们更无从知道,16单位铁和16单位的劳动相结合为什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品种就不是铁而是黄金了,而且在数量上恰好就是48单位。同样,斯蒂德曼也没有对谷物的生产和数量关系做出科学的说明。实际上,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都是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而言的。在已经过去的和即将到来的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中,人们还看不到这样的生产发展水平:在生产过程中人的意志可以使铁和劳动相结合任意生产出铁、黄金、谷物或任何其他物质,而且在数量上可以随意选择。斯蒂德曼根据这样随意选出的产品品种和任意选择的产品数量所列出的实物方程也是任意的。它和现实经济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可以以第一行方程“28单位铁+56单位劳动→56单位铁”为例来做些具体分析。在这里,铁是生产资料的代表,方程左边的铁和方程右边的铁,作为生产资料的代表是相同的,但二者在该生产方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方程左边的铁是作为生产的投入,更确切些说方程左边的28单位铁是生产资本中的不变资本。而方程右边的56单位铁是生产过程的结果,是产出品。它是能用于生产消费而尚未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产出品,是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经过生产者的劳动加工而成。就生产的普遍规律来看,在一个生产过程中,作为诸多生产要素之中的一种或几种物品,与作为产出品的一种或几种物品相同的情形是存在的。但是,仅凭劳动用一种物品生产相同的一物品却是不可能的,或至少可以说这不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普遍的生产方式。汽车厂工人运用汽车作为生产手段生产汽车,在这里,汽车可以作为运输工具用于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生产要素和产品。但是,汽车厂的工人仅凭汽车是生产不出汽车的。作为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劳动并不是它的唯一源泉。在商品生产不很发达的时期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鼻祖威廉·配第就已经认识到“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以后在工人阶级政党内部出现了拉萨尔鼓吹“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原始源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拉萨尔的错误给予了严厉的批判。针对拉萨尔所谓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马克思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注: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5页。)既然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那么,仅凭劳动去加工28单位的铁是生产不出更多的铁(56单位)的。没听说哪个钢铁企业可以只用活劳动去加工铁就能生产出更多的铁。事实上,如果钢铁企业生产钢铁不是仅仅使用钢铁和劳动,而是按照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再考虑进铁矿石、炼钢炉、燃料油等投入品,那么,铁的实物生产方程就不会那么简单。也就不会象斯蒂德曼那么容易地从本企业的实物生产方程中求出铁的价值(尽管我们不同意商品价值要象斯蒂德曼那样用生产方程去计算)。因此,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斯蒂德曼的实物关系方程“28单位铁+56单位劳动→56单位铁”是不能成立的。同理可证,斯蒂德曼的实物关系方程“16单位铁+16单位劳动→48单位黄金”、“12单位铁+8单位劳动→8单位谷物”都是不能成立的。

由于斯蒂德曼的实物关系方程不能成立,所以,由此所推出的价值关系也必然是错误的。同样,斯蒂德曼按这种方法所得出的所谓的负价值、负剩余价值和正的利润矛盾的说法也是十分错误的,它不能成为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据。

马克思关于生产过程中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

值形成过程的分析,是以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为基础的。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首先马克思把生产过程的简单要素划分为有目的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接着马克思以棉纱生产为例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假定纺纱厂用10磅棉花(价值10先令)、1/4个纱锭(价值2先令)和6个小时劳动生产10磅棉纱分析价值形成过程,在分析价值增殖过程时,马克思按比例地用20磅棉花(价值20先令)、1/2个纱锭(价值4先令)和12个小时劳动生产20磅棉纱分析价值增殖过程。在这里,马克思的例子中的投入和产出关系以及各种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都是严格地按照资本主义发展当时的情况反映出来的。因此,马克思的实物生产方程和价值生产方程是科学的。斯蒂德曼的所谓的实物方程和价值计算是对马克思科学使用价值生产理论的歪曲,丝毫动摇不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

3.关于转化模型和利润率计算

现在来分析斯蒂德曼的转形公式:(1+r)(P[m]A+ma)=P[m];mL=P[m]·w。或者,更具体的分析数例:(1+r)(28P[,i]+56w)=56P[,i];(1+r)(16P[,i]+16w)=48;(1+r)(12P[,i]+8w)=8P[,c];80w=5P[,c]。

先看方程(1+r)(P[m]A+ma)=P[m]。在这个方程中,r不是在成本价格以上全社会分配剩余价值的平均系数。就拿第一方程来说,28单位铁和56单位劳动结合生产56单位铁。我们在前面已经就实物关系方程从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它的错误。在这里我们将从价值转形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就价格形态来看,28单位铁乘以铁的单位价格P[,i]等于铁这种要素投入的总价格。56单位劳动乘以劳动的单位价格W等于劳动这种要素投入的总价格。铁的投入总价格和劳动投入的总价格为什么要有一个增殖额?为什么这个增殖额恰好等于r·(28P[,i]+56w)?这个量是怎样产生的?是来自生产过程,还是来自流通过程?对此,斯蒂德曼既没有明确的说明也没给这种说明留下任何的存在空间。现在,斯蒂德曼不得不面临这样的抉择:要么,承认公式左边的(P[m]A+ma)或(28P[,i]+56w)是生产商品的全部劳动耗费,是商品的价值。如果是这样,那么,公式右边的P[m]或56P[,i]就是商品的价值通过一个没有定义的r而高于商品价值出售的出售价格。要么,首先承认公式右边的P[m]或56P[,i]就是按商品的价值出售的出售价格,这样,公式左边的(P[m]A+ma)或(28P[,i]+56w)是生产商品的成本价格,是商品的价值的一部分。但这样一来,斯蒂德曼就不得不承认商品价值的另一个部分即剩余价值的存在。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一段话对斯蒂德曼是十分恰当的。马克思说,“在这里也必须把价值理论先谈上几句,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蒲鲁东把人们的思想搞得十分混乱。他们认为,如果商品按照它本身的成本,即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加工资(即加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的价格)出售,那就是按它的价值出售。他们不了解,商品中包含的无酬劳动也是一个同有酬劳动一样重要的价值要素,现在这个价值要素采取了利润等等的形式。”(注:马克思:《马克思致维克多·席利》,载《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1~242页。)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斯蒂德曼的转形方程中利润率r没有定义。

相反,在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中的利润率r的意义是十分明确的。它是生产过程中所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在全社会的预付资本中进行分配时的分配比率。它是在成本价格之上在社会总商品价值之内剩余价值分割的比率。仍然以斯蒂德曼的第一方程为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28P[,i]+56W是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耗费,但28P[,i]+56W并不是生产的资本主义费用。一般说来,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费用要小于生产的实际费用。其差额就是资本家不付任何报酬而攫取的剩余价值。所以,就第一行来说,56单位铁的成本价格应该是28P[,i]+14W。r则是全社会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被全社会的预付资本(预付资本和成本价格是不同的,只有在特殊假设下二者才相同)除所得的比例,它体现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平均利润就是预付资本按平均利润率r所应获得的利润。在第一行铁生产的例子中,如果假设生产中不使用固定资本,那么,这个部门的平均利润就是r·(28P[,i]+14W),56单位铁的生产价格就是(1+r)(28P[,i]+14W)。因此,斯蒂德曼的方程(1+r)(28P[,i]+14W)=56P[,i],进而(1+r)(P[m]A+ma)=P[m],与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的转形理论毫不相干。它不过是重商主义用商品高于其价值出售来说明利润来源理论的翻版。甚至最多也没有逾越重商主义的科学复制者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注:马克思认为,詹姆斯·斯图亚特没有触及剩余价值本身的性质和起源,但他关于“让渡利润”是“财富的天平在有关双方之间的摆动”的理论,对考察剩余价值在不同阶级之间按利润、利息、地租这些不同项目进行分配,有重要意义。(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第12页))因此斯蒂德曼所得出的r=52.08%不过是商品高于其价值出售时的高出率,它和马克思的科学的平均利润率毫不相干。

现在来看斯蒂德曼的方程式mL=P[m]·w,或更具体的80w=5P[,c]。从这个方程我们可以看出,斯蒂德曼对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学说一窍不通。根据付出80单位劳动的劳动力需要得到5单位的谷物,斯蒂德曼就得出80单位的劳动的价格等于5单位谷物的价格的结论,由此写出了80w=5P[,c]这个方程。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学说,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而劳动力的价值则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在斯蒂德曼的数字例子中,80单位的劳动显然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劳动力的价值则是5单位谷物所决定的,等于20劳动单位。因此,马克思是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斯蒂德曼则相反,他是用不等价交换来解决剩余价值产生的。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80w=SP[,c],进而mL=P[m]·w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最后,关于平均利润率及其近似值问题。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在斯蒂德曼的价值转化模型中利润率r是没有定义的,他所谓的利润率不过是商品高于价值出售的一个高出率,他和马克思科学的利润率毫不相干。现在我们来看斯蒂德曼是怎样攻击马克思的利润理论的。斯蒂德曼说:“马克思是根据商品中凝结的劳动来确定它们的价值,由价值尺度分别将这三组商品表达为剩余价值S、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然后按照价值形式的S/C+V来定义利润率。然而,如果要得到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利润率,人们必须依据商品价格定值这三组商品,随后再用总资本来除利润。……现在假设这两种利润率不同,哪一个更为有意义呢?哪一个将影响资本家的决策和行为呢?哪一个将是一个竞争经济中的各部门间的一般利润率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影响决策和趋于均等化的是货币利润率。资本家既不知道也不关心马克思所用的‘价值利润率’,经济中也不存在使各部门间的价值利润率趋于相等的力量。其内含是清楚的,在资本主义经济中S/(

C+V)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利润率,而且它也不等于实际的货币利润率。”(注: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译本,第17~18页。)在这里,斯蒂德曼混淆了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商品按价值出售时利润率和商品经济发达时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时的利润率以及所谓的货币利润率的关系。

第一,如果单纯地就价值度量单位(例如劳动时间)为单位来计算利润率和以货币的度量单位(例如英镑)为单位来计算利润率,那么,价值利润率和货币利润率二者是没有区别的。利润率是一个以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不存在价值利润率,也不存在货币利润率问题。第二,如果是就以价值为基础,还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来计算利润率,或者说就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商品按价值出售时利润率和商品经济发达时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时的利润率来说,那么,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存在的。马克思所强调要记住成本价格的修改了的涵义,说的就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对成本价格、价值和生产价格计算上的影响,当然也涉及到对利润率的影响。我在《转形问题研究》一文中将平均利润率写成r=∑S/∑(αC+βV)。这也是一个有条件的计算公式,这里的条件就是不存在固定资本、不存在周转时间差别。我们看到在商品按价值出售和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两种不同情况下,利润率的分子都是相同的,这是因为转形的出发点是商品的价值。马克思也不是无条件地以(C+V)作为分母计算利润率的。实际上,r=S/(C+V)必须在许多限定条件下才能被看作是马克思的利润率公式。马克思始终以全部预付资本作为分母来计算利润。马克思说,“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因此,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可以用分数m/C来表示,其中C表示总资本。……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利润率。”(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1页。)在这里,马克思显然是把总资本作为利润率计算的分母的。在另一个地方马克思说得更加清楚。马克思说“在m/C这个表现中,剩余价值是按照为生产它而预付的总资本的价值计算的,总资本在这个生产中一部分完全被消费掉,一部分只是被使用了。”因此不存在马克思只讲价值利润率r=S/(C+V)的问题。利润率公式r=S/(C+V)只是马克思在假设不存在固定资本、不存在周转时间差别的情况下分析转形问题时的一个简化公式。第三,斯蒂德曼显然不懂得经济规律作用的特点。经济规律是以一种在经济现象发展过程起支配作用的趋势发挥作用的。现象和它的概念不是直接同一的,因此,概念不能直接等同于把它从中抽象出来的现象。事实上,作为经济规律的平均利润率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资本家直接关心得到的。恩格斯认为,一般利润率“在每一个瞬间都只是近似地存在着。……在现实中,利润率是根据各行各业、各个年度的各种不同情况而变化的,一般利润率只是作为许多行业和许多年度的平均数而存在。但是,如果我们竟想要求利润率(比如说是14.876934……)在每一行业和每一年度直到第一百位小数都完全一样,不然就把它贬低为虚构,那我们对利润率以至经济规律的本质就误解得太不象话了”(注: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7~578页。)。我们同样可以说,斯蒂德曼根据马克思的利润率r=S/(C+V)资本家不关心来否定马克思的利润率和转形理论,说明他“对利润率以至经济规律的本质就误解得太不象话了。”

以上我们分别就实物关系方程、价值转化模型和利润率等各个方面对斯蒂德曼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批判进行了反批判,我们的结论是:按照马克思的思想来研究斯蒂德曼,劳动价值论不仅不是多余的、必须放弃的理论,而且,恰恰相反,通过对斯蒂德曼这一反面教材的分析,进一步警示人们: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刻不容缓!

[收稿日期]2002-10-08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研究 篇3

关键词:马克思 公平主义思想 社会公平

1 概述

公平正義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大家对公平正义的需求更加强烈。公平正义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发展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只有社会公平正义,才能确保我国能够良序发展,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社会真正形成公平正义。马克思的很多著作就充分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思想。

2 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的内涵

2.1 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的含义

关于公平正义,马克思并没有专门的鸿篇巨著,然而无论是它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异化劳动、构想共产主义社会还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都充分体现了它对人类公平正义的追求。马克思的公平正义可以说是人类的崇高境界,是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现,他把公平正义看成是工人阶级最重要的价值理念。马克思对于公平正义的理念有他独特的看法。马克思的公平正义理念包括消灭剥削、人类获得自由与解放、实现人人共享、人人平等、普遍受益等内容。马克思认为社会上之所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原因是私有制的存在。因此,必须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公平正义。同时,马克思还认为消灭私有制后,利用社会生产可以保证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确保他们智力与体力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理念的重要方法。马克思十分关注人的自由和平等,这也是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人人平等,才可以维系自身的社会地位,全面创造社会。社会主义的出现与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专制制度对人类的轻视,使得人们勇敢与不公现象做斗争。

2.2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特征

2.2.1 马克思认为所有正义原则和公平理念都是生产关系的真实反映,都会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并且会反作用于生产力。公平正义能够反映现实中的经济关系,它是一种价值的判断。所有公平观念来源于人们的财产关系与经济关系,所以,社会的经济关系对公平标准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寻找公平答案必须依靠社会经济关系。

2.2.2 公平正义属于观念形态,它是对分配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评价,它源于人们的道德观念,而道德恰恰是现实生活经济关系的体现。公平正义是相对而言的,它属于历史性的范畴,不存在永远的公平。公平内容会伴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改变,没有抽象的公平。因为每个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同,所以,他们对相同的利益格局会有不同的判断。

2.3 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2.3.1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是马克思理论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目标是消灭所有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无论是经济不发达的阶段还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它追求的是彻底解放全人类,它的首要价值是实现真正使人类社会实现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也全在于此。

2.3.2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使公平正义实现了变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在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学说与唯物史观后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介绍了公平正义的真正规律,帮助人们走出私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公平方面尚有一定局限性,而马克思思想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真正意义的公平,给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

2.3.3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改善了社会发展状况。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阐述了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想了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并且引发了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实践,使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发起了运动,推动了整个民族的发展,使人类的诸多基本状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对人类事业的进步具有促进作用,它不仅适用于社会主义中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促进作用。

2.3.4 马克思主义思想带给我们更多启示。马克思把中国看作是东方的活化石,他认为中国实践社会主义对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制度实现公平正义是一个过程,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学习其他国家,必须认识到公平正义的实践具有相对性,一定要时刻把握实践的限度,渐渐实现社会的正义与公平,不能一蹴而就。马克思思想告诉我们完善的市场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要环节。因为要建立市场制度必须使每个人平等自由,市场制度有助于平等的实现与良好秩序的维护,进而为实现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外,市场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也是公平正义的重要内涵。

3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公平正义是保证我国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也因此而再次兴起。研究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念,对我们研究现实社会中的公平问题具有指导作用,它是我们分析公平正义问题的理论武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谭俊峰,问清泓.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02).

[2]金英君,张旭路.完善公众监督机制推进社会公平正义[J].前线,2014(05).

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研究评述 篇4

关键词: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述评

1、关于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理论渊源问题

李晓梅、吕克广在《试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中对马克思技术异化理论的渊源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 人的异化是马克思讨论技术异化的出发点, 而人的异化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异化, 并且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基础, 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情形之一。“人的劳动社会异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人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 并把自己的劳动产品转让给了这种劳动产品的人。而人的技术异化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 由技术本身给人带来的奴役现象。”因此, 根据李晓梅和吕克广的观点, 马克思所讨论的技术异化在产生的根源上是与劳动异化密不可分的, 劳动当中都会蕴含着技术, 所以, 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前提。

王丁龙则有着不同的观点, 他指出:“马克思认为, 科学技术的异化实质上就是劳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人们仅仅从金钱 (经济、功利) 上审视自己的劳动, 从而产生了异化劳动……面对这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 马克思扬起了批判的大旗, 深入发掘了其背后的制度与文化因素, 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把人仅仅看成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是异化根源之所在。”王丁龙肯定了技术异化理论来源于劳动的异化。他同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马克思提出技术异化思想的现实原因。

2、关于技术异化根源问题

郑元景在《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反响》一文中提到了马克思对于技术异化根源的探索。他认为, “马克思坚决反对把资本主义的种种异化现象和矛盾对抗归之于科学技术。技术对人的奴役并不在于技术本身, 而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他强调, “ (机器) 这一发明证实了我们已经阐述的理论:资本迫使科学为自己服务, 从而不断地迫使反叛的工人就范。”基于以上认识, 郑元景得出结论:马克思对于技术异化的认识是技术本身没有善恶, 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造成了技术异化的恶果。所以说技术异化真正的根源来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3、关于技术异化的后果问题

王伯鲁在其著作《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中详细地讨论了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中的技术异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他根据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 认为马克思所讨论的技术异化的后果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自然异化的异化恶果。人们通过技术改造客观的自然界, 从而实现人类的目的, 自然界直接对人类的供给遭到了破坏, 人类会根据自身的目的性利用自然界制造的价值。二是社会的异化后果。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 人类通过劳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而技术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人类使用技术, 利用技术来实现人类活动的目的, 并且, 人也同技术联系日益紧密, 甚至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类的行为受到了技术的制约, 技术异化也就由此产生了。三是人类本身异化的后果。“人是技术系统的构建者和使用者, 他们在构建和应用技术系统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中, 技术系统也必然会反作用于人, 对人的精神或肉体产生不良影响。技术异化对人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个人越来越不自由, 技术理性的膨胀使个体人格分裂, 本能压抑, 心灵空虚, 生活无意义, 失去远大理想等。”四是工具理性主义膨胀。技术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器物的层面上, 它还传达着一定的精神和价值观念。工具理性本质就是技术性思维。可见, 工具理性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 磨灭了人性与人类的创造性, 人类从而被工具“统治”。

4、关于超越技术异化途径的问题

关于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中超越技术异化的途径问题, 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丁五启认为, 马克思将技术的全面发展作为了超越技术异化的途径, 他指出:“同时马克思也看到, 技术异化的消除只有依靠技术本身的充分发展, 人通过技术的发展而异化, 也正是通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与上述观点不同, 朱耀垠则认为马克思将发展科学技术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两者都作为了超越技术异化的途径。他指出, “在马克思看来, 技术异化的实质是劳动异化, 其根源在于私有制而不在干技术本身……消除技术异化的出路不在于象卢梭等人所主张的那样废止技术的使用, 将人类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 而在于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和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5、关于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的当代意义问题

李桂花在著作《科技哲思——科技异化问题研究》当中讨论了马克思科技异化思想的当代意义, 她指出, “从理论上说,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为我们分析和考察科技异化现象背后的实质, 提供了一个正确的理论视角。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并没有停留在列举人的各种异化形式上, 而是在揭示和批判各种异化现象的基础上, 揭示异化的非人道性质及其根源, 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 重建人道理想, 使之得到实现。”她强调,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下, 人类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摆脱对技术的束缚。从实践上看, 李桂花认为, 马克思的科技异化思想为实现科技人化指明了方向, 技术是由人类发明的, 只有通过技术造福于人类, 才是真正理性的应用技术。在现代社会, 马克思科技异化理论仍然具有着借鉴性的指导意义。以此观点为基础, 李桂花提出了科技异化实践意义的三个方面, 分别是:在科技理念的构建中, 整合工具性和价值理性;在科技实践活动中, 遵循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在科技成果的运用中, 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晓梅, 吕克广.试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8)

[2]王丁龙.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3]谷少杰.马克思技术思想探析.理论界, 2012 (1)

[4]郑元景.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反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4)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册)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6]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7]丁五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技术向度.兰州学刊, 2006 (3)

[8]朱耀垠.读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 (8)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述评 篇5

批判性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模式,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马克思思想的创造与发展,是在批判性的论辩中进行的;马克思思想的生命与活力,也是在科学批判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验证的。因此,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对这一问题多有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这些探讨都是从某一侧面对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论述,缺乏对这一思想的系统梳理,不利于对马克思思想的全面理解。鉴于这一情况,本文试对近年来有关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论述做一总结,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它的涵义的理解。涵义理解的不同,必然导致理论本身的差异。因此,涵义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要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首先要把握社会的自我意识。而社会的自我意识,又分为社会的.自我肯定意识和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社会自我意识的肯定方面要解决的是如何维持现状的问题,而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否定方面则要解决如何超越现状的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属于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追问。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批判理论是反思性的历史认识、评价活动。哲学的反思以间接性为特点,但它是对理论性间接反思的二重否定,它不仅通过事物的内部矛盾使事物的本质显现出来,而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反思社会的,是对社会进行的最一般、最抽象的哲学批判活动。因此社会批判的首要条件应当是社会必须处于将自己最丰富的具体展现出来的时期,即社会的成熟时期。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是从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两个前提是:1.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2.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以这两个理论假设为依托,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对某一具体事物向人类普遍进步方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进行揭示。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某一事物本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出发,考察并揭示这一事物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纳入事物一般运作规律的可能性。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批判来说,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出发,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被纳入到人类社会历史运行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一般的现实可能性。

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一个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不是指社会的单方面发展,而是指社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生态思想;综述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35-02

近年来,伴随着环境伦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国内迎来了新一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热潮。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自然观和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进行的批判性考察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为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了科学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的内容以及在其全部思想中的地位,乃至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国内外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本文利用获得的文献资料,梳理出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有关论述并加以简要综述,试图从整体上展示当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和大致脉络。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不是生态学家以及是否具有生态思想,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部分西方现代生态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赞扬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支配自然,发展生产力,主张“自然的人化”。由此可以认为,他们是反生态主义的。与此相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则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存在内在的关联,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生态思想。然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一直存在着的争论。

杜秀娟教授在《一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的争论——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视角》一文中梳理了西方主要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态度。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承认马克思恩格斯是生态学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自己的系统的生态学思想。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有些生态学思想,但生态学根本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关注的内容。

本·阿格尔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在马克思关注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曾涉及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完全对立起来,同时他也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更多的涉及关注到生态问题。德里格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在宏观上涉及了社会-自然关系,但没有在对资本-劳动关系的研究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的方面。

总而言之,西方部分学者或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根本不具有生态思想,或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包含有生态思想,但在其总体的理论框架中是次要甚至是微不足道的。生态思想不是马克思理论的主流,而且也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也有许多的学者主张马克思恩格斯是生态学家。他们认为生态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有机组成成分,马克思恩格斯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者。

豪沃德·帕森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论生态学》一书中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的理论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压迫到共产主义的统一。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其2000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一书中肯定了马克思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肯定了马克思是伟大的生态学家。

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对,中国学者更多地倾向于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生态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和基础。

何福平教授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世界观指导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破坏生态行为的批判为我们提出了警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当前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李怀涛博士的《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一文认为,马克思确立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科学的生态观。

葛恒云教授《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一文认为,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的意蕴。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马克思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并且突出了解决这种对立的途径,其中有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

张渝政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中认为,由于时代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生态问题还没有突出到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地位,因此马克思恩斯没有就生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的理论分散在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中。文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制度与生态问题等几个方面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正如张渝政教授文中所指出的,由于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的理论是零散地存在于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中。因此,梳理、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就成为当今学者无法回避的任务和使命。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

余维祥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微》一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把人与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人类通过实践这一中介与自然发生关系,按照自身的需要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李怀涛博士《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文章,将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自然观分开来考察,指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赞同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确立了人类学的自然观。青年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自然观体现了深刻的生态思想,但他的人类学的自然观终究把自然归结为人化自然,偏重于人的单方面作用于自然的活动。到1845年,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革命性变革,确立了实践作为自己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石,根本扬弃了旧哲学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由此出发,他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进行了生态批判。

李崇富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实践观中都包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即自然辩证法,即研究自然界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人同自然界具有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实践关系”、“理论关系”和“价值关系”。恩格斯论述了人类历史上由于实践的盲目性而导致自然界报复的教训,从而表达了深刻的生态思想。恩格斯指出,人类在实践中“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从而发现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质也做了深刻的揭露。

刘丹、马晓辉在《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从考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物质循环理论入手,指出物质循环理论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早思想渊源。文章研究了马克思“物质变换”与“物质循环”理论,通过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理论以及“生产排泄物”问题,指出其中已经包含了生态经济循环的意义。毛新博士在《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文中同样研究了马克思“物质交换”及“物质循环”理论,指出其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仙娥、万冬冬的《<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考察了《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重要生态思想。

范燕宁、马芹《论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生态维度》从分析马克思生产力思想入手,指出马克思生产力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生态要素对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科学论证,包含着对生产力反生态发展的社会根源的揭示以及对生产力资本化所带来的生态异化的批判,更有着对未来生产力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生态价值诉求。从而反驳了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反生态的指责。

余维祥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意义》一文,从世界观、价值论和社会制度三个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三大理论的生态思想。文章认为,唯物主义世界观主张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生态唯物主义。生态唯物主义为今天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提出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批判了工业化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失衡,从理论上解释了今天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三、结语

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突出,生态研究必然会进一步深入,国内外投入到这一领域的学者也将越来越多。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时需要加以鉴别,更多的吸收有用的成果,为我所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生态学发展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杜秀娟.一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的争论——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10,(4).

[2]何福平.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1).

[3]李怀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4]葛恒云.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5]张渝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6]余维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微[J].生态经济,2010,(9).

[7]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8]刘丹,马晓辉.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1,(5).

[9]李仙娥,万冬冬.《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1,(9).

[10]范燕宁,马芹.论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生态维度[J].广西社会科学,2010,(3).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篇7

生态学源自于生物学,其指的是研究生物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物种,人类的存在是不可能脱离周边环境而实现的,而为了使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人类必然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并对其进行改造,自然环境也会对人类产生影响,即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这种特殊的关系伴随这人类的对环境的改造能力的不断增强而显得越来越敏感与尖锐。因此,人类社会已经被纳入了近代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然而与生态学不同,生态哲学思想则属于哲学的范畴, 其是表现世界观的一种形式,并考察与把握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科学。生态哲学思想的产生是基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差异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人类不得不站在生态学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马克思对近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见,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的产生是建立在丰富的思想资源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思想资源中,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对他产生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可以说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起源应该是基于这两人的思想之上而实现的。

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对生态问题有所意识,这一期间,马克思已经对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有所表露,他针对人与动物在对待自然的方式展开了研究,站在选择与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的自由与环境的关系角度,讨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性,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 并基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国家工业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日益提高,这极大的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务。然而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负面影响,而马克思则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基于此逐渐发展出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根本上转变了其哲学立场。而随着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不断完善,他的生态哲学思想越来越成熟,其标志《资本论》也随之诞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阶级与社会历史根源进行了揭示,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思想,马克思生态哲学逐渐走向成熟。

二、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首先,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是以对象性活动作为出发点,其是指主体人借助工作对客观自然界产生作用的过程,而生态问题就是由于主体人在对象性活动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导致的。马克思对旧哲学家对客体的理解形式加以批判,提出他们在理解事物时根本没有从人实践活动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可见,对象性活动对于马克思而言有多么重要。马克思认为,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是感性的自然存在物,自然则是人的对象性存在,人与自然就有着处在对象性关系中的关系。对象性活动包含了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间的对象性关系,而这一关系是基于人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而建立起来的。总之,马克思之所以基于对象性活动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是由于现实中人利用劳动工具来对现实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活动产生了作用,马克思以此提出了关于问题的想法,并认为人的现实生产实践可以说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的中间,同时人的生活与劳动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对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理论核心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现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如果不从生态学的出发,分析与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有效对策,那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会受到制约。而在生态领域中, 人与自然的这种辩证关即生态哲学思想。在马克思的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马克思对这一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可以说他的生态哲学思想就是以此为核心。在马克思的作品中,他对自然界对于人而言的先在性、自然界中人的生态地位、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都加以了详尽的阐述,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揭示,提出其属于主动与被动的相互统一。

虽然19世纪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当时人类并没有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也没有面临生态危机,然而马克思却从社会现实出发,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揭示,并以此为指导, 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升了生态问题的层面,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与论证这一问题,可见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超越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在制度与生产上人对自然的破坏进行了揭露,提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必须重新构建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与生产方式加以调整与改革。人提出,为了使人类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行为被遏制,除了提高认识,还需要调整与变革现行的生产方法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由此推动了共产主义的诞生,这一社会形态高于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类而言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同时也是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

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而言还是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这一思想指明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方向。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在发展过程中自然界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类也由此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通过研究与挖掘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我们可以得知目前社会的生态危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自然、社会、人三方的关系发生矛盾,因此,为了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矛盾得以解决, 使全球性生态危机得到根本性的缓解甚至根治,就必须以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

其次,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哲学依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自然界对人类渐渐不再产生威慑力,人类为了追求短期利益, 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对自然生态环境对后代的影响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进而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威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时,开始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反思,并积极寻求解决方式,而马克思生态哲学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则为人类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参考,对于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而言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再者,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也启示现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文明也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来越尖锐, 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全球资源环境机已经块超出其承载能力范围,如果人类不保护生态环境,对之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生产方式加以调整,那么必然爆发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解决生态环境危机。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已经受到了实质性影响,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开始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现今世界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马克思生态哲学则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思想基础,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摘要:本文阐述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并提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国内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述评 篇8

一、产权概念界定

目前, 关于产权的定义普遍流行的有六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产权平行于所有权。第二种认为产权等于所有权, 具有权威性的《牛津法律大辞典》也持这种看法。第三种认为产权大于所有权, 它包含的是一组权利, 即除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这四项所有权权能外, 还包括所有权以外的权利, 比如财产的获得权和利用权等。第四种认为产权小于所有权, 即产权是受限制的所有权。第五种认为产权就是财产所有权, 这种观点强调了产权的法律范畴。最后一种观点认为产权等于财产权, 是包括一切财产权能的范畴。当然, 现在颇为流行的观点还是西方产权学派对产权的界定, 比如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权利。”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早就有详细的、科学的解释。在马克思看来, 产权等于财产权, 是一种法权, 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马克思指出, 私有财产的基础即占有, 这是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 而不是权利;只有给实际的占有赋予法律的规定, 那么它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 也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

总的来说, 产权是财产主体关于财产的权利, 它的内涵和外延是动态变化的。现代意义上的产权指的是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就某种财产所拥有的所有权及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各项权利的集合, 它不仅包含人对物的财产权利, 而且包含在物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权利。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产权思想主要包括在《资本论》中, 但是《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理论, 目前理论界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只介绍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1.产权的起源。马克思在论述产权时并没有专门使用过“产权”一词, 但并不是马克思没有产权理论, 因为德语中的“财产权”与“财产”是同义的, 英语中的“Property”也是既指财产又指财产权利的, 亦即产权。在19世纪中期, 马克思发现生产关系具有更强的力量, 由此马克思不断构建起了产权理论。

2.产权的本质。在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中, 财产和财产权利都不同于西方产权理论中的概念。马克思把产权界定为财产权利, 从产权与法律、所有权、所有制、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刻地揭示了产权的本质。同时, 马克思科学的揭示了财产与财产权利的本质区别。产权表面上看产权体现的是人对物的关系, 实质上是人对人的关系。

3.产权的权能结构。产权的权能结构, 是指构成产权总体的不同权项的状况及其组合分离方式。而各权能之间的统一与分离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的。马克思通过对土地、信贷资本等情况的大量分析, 得出了产权的分解和分离的三种形式即产权权能归属同一主体、产权权能归属不同主体、产权权能归属于同一主体的不同部分。

三、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国内学术界立足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实际, 批评、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 超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其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

1.对产权和所有权的定义进行重新诠释。学术界形成了以下几种理论观点:第一, 产权等同于法权论。第二, 产权等同于所有权论。第三, 产权大于所有权论。第四, 产权与所有权无关论。第五, 结构产权论。

2.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具体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二者理论体系的比较;方法论的比较;包含的基本理论的比较等。

但是研究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包括: (1)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国内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不够, 需要在已有基础上,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研究。 (2) 产权概念界定不清, 形成产权概念界定的分歧与混乱。 (3) 产权理论内容大都套用所有制理论。 (4)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产权理论比较研究薄弱, 不能很好的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 (5) 研究中没有很好的区分马克思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区分二者的目的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从个别错误的结论中解放出来。这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摘要:马克思产权理论是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系统梳理马克思产权理论对正确指导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涉及到产权概念的界定、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并且在产权定义的重新诠释和中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上有很大进展,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产权理论,产权,所有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 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1.

[2]刘世锦.关于产权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3, (4) .

[3]叶祥松.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J].经济经纬, 2000, (4) .

[4]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流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综述 篇9

一、关于精神生产的涵义

对精神生产概念的理解是研究精神生产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精神生产涵义的争论, 主要是围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精神生产涵义的经典表述展开的,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

第一种理解是把精神生产等同于意识生产。认为精神生产和意识生产一样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等社会心理的生产和“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两个方面。

第二种理解是意识生产包括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是意识生产的高级阶段。这种观点认为, 意识生产包括初级的意识生产和高级的意识生产两种形式。意识生产的初级形式是“日常意识”, “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意识生产的高级形式是政治、法律观点和学说、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等。它与物质生产不是同一个过程, 是社会生产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但是持这个观点的学者也强调, 意识生产的初级形式潜在地包含着意识生产的高级形式, 实际上也孕育了精神生产的萌芽, 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能割裂[2]。也有学者从文本翻译有失偏差的角度证明了这个观点[3]。

第三种理解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 认为精神生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一切精神现象的产生、创作及其过程, 即马克思所说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狭义指一切高级意识形态的产生、创作及其过程, 即人们创造各种社会意识和设想的生产活动及其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大量产生的精神活动与心理现象不在狭义的精神生产范围之内[4]。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上几种理解都具有片面性, 把一切人类社会意识的生产都看成是精神生产固然正确, 但停留在这一点上就失于笼统。而把整体意识的生产划分为两大类型的想法很有价值, 但是把“精神生产”局限于高级形式的意识生产既违反事实, 也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 是说不通的。给“精神生产”下定义应确定精神生产的本质、它的最普遍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属性, 而把特定民族在特定时期进行的精神生产所具有的这些或那些特殊的、具体的属性舍弃掉或抽象掉。因此, 这种观点认为“精神生产”是社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按一定意图进行的一种旨在改造主观世界以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5]。

第五种观点认为第四种观点仍然不够缜密。他们认为物质生产及其产品与精神生产及产品, 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两种生产、两种产品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上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互相交叉、相互为用的。因此, 这种观念把精神生产的概念进行进一步修正, 定义为:精神生产者 (包括专门的精神生产者和业余的精神生产者在内) 自觉地创造观念形态产品的社会生产活动[6]。

二、关于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

对于精神生产形式的研究, 可分为理论和历史两个角度。目前中国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形式, 并达成一些共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精神生产具有不同的社会形式。它相继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五种形式。

与各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原始社会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相适应的是精神生产的萌芽;与奴隶社会阶级的分化相适应的是精神生产的组织化;与封建社会政治的分散相适应的是精神生产的一统性;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相适应的是精神生产的异化[7]。有的学者还研究探讨了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特点。田薇认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特点有: (1) 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 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为目的是根本特征。 (2) 知识分子作为精神生产的在主体不再是雇佣劳动者, 而是国家和生产的主人, 广大社会成员是精神产品的真正消费者。 (3) 精神生产既讲经济效益, 更注重社会效益[7]。李文成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精神生产的特征是: (1) 精神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 从事精神生产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3) 消除了精神生产领域的异化。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生产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商品生产特征[3]。

也有学者以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 (1857—1858) 中根据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状态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为依据, 把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划分为: (1) 自然经济社会的精神生产。其早期并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产, 只存在精神生产的萌芽。在其后期, 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 精神生产逐步成为社会生产的独立部门。 (2) 商品经济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以公有制为基础;精神生产者主要由社会培养和教育;实行按劳分配;精神生产手段主要为全民或集体所有。 (3) 产品经济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冲破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桎梏, 冲破阶级偏见, 冲破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限制, 具有广泛的世界性。精神生产获得自由发展, 精神生产者的地位越来越突出[8]。

三、关于精神产品价值衡量

第一种观点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衡量精神产品的价值。有的学者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依据, 认为精神产品的生产离不开精神生产者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 是有价值的。认为生产精神产品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虽然难以精确计算, 却可以采用一种相对的、大致的、模糊的计算方法。不能不拘泥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哥德巴赫猜想, 否认精神产品的价值, 而应更多采取质的价值判断方式[9]。有的学者则借助西方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三种精神产品 (分别为既符合社会需求又构成市场需求的商品性精神产品、符合社会需求但难以形成规模市场需求的公益性精神产品和有市场需求但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害性精神产品) 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10]。

第二种观点认为精神产品的价值应当运用哲学价值论来分析。这种观念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独创性, 衡量精神产品价值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构成精神产品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劳动量的大小还取决于内容的创造性、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以及社会效益;精神产品的价值的真实性、持久性及其实现程度的大小是在历史发展和人类实践中体现与检验的。所以衡量精神产品的价值主要不是运用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尺度, 即实践尺度和历史尺度[11]。

第三种观点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精神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重效益, 所以要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视域分析其价值。从经济学视域看, 精神劳动是生产性劳动, 精神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精神生产受“普遍规律”支配, 精神劳动创造的精神产品具有价值;从哲学视域看, 精神产品具有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属性, 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需求以及客体满足主体需求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精神价值。这个观点同时强调, 精神产品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只是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而得出的不同认识结果, 并不是一个价值的两个部分, 应当把两者结合起来看, 实现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2]。

对于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发挥这一理论的指导作用, 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24.

[2]夏赞忠.精神生产概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1:11-26.

[3]李文成.略论精神生产的概念和历史形成[J].哲学研究, 1985, (5) :36-42.

[4]朱义禄.精神生产略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 :23-31.

[5]王荫庭.精神生产三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 1988, (4) :201-216.

[6]陈仲华.评关于精神生产涵义的几种观点[J].北京师大学学报, 1988, (4) :24-29.

[7]田薇.论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及其特点[J].郑州大学学报, 1994, (4) :82-86.

[8]张华荣.精神劳动与精神生产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86-90.

[9]邓朴安“.精神产品无价值论”质疑[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4, (6) :87-90.

[10]赵子忱.精神产品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 1997, (6) :63-67.

[11]马捷莎.关于精神产品价值及类型的思考[J].河北学刊, 2003, (2) :34-38.

马克思交往的普遍化思想研究 篇10

交往是人类固有的存在方式, 是人在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与存在方式, 是当代人类突出的生存境界。那么什么是交往呢?简单地说, 交往就是通过语言的传播或者其他的媒介方式来与外界发生着联系。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政治活动之间、经济活动之间、思想文化交往之间以及其他各个方面, 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并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演进与发展, 它还广泛存在于精神活动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广泛发展。

二交往普遍化思想的表现

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发展之中的活动方式。对于交往的普遍化,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理解, 具体体现在:

交往与生产的关系来说, 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一方面,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们交往的广度与深度也日渐加深, 自然而然地就使交往的普遍化开始增多。众所周知, 交往是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也就是说生产力的进步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的交往广度与深度。交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交往使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一方面, 交往是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人类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 个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始终要与社会发生着各种联系, 反过来, 社会的发展也必须依靠每个人的努力来推动其发展。另一方面, 交往的普遍化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交往普遍化思想的发展

从交往空间历史演进的角度视角来看, 人类社会同样是一个由封闭的地域不断走向交往开放的世界历史进程, 这一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历程来探究交往的发展。

第一, 人类历史的交往由最初的地域局限向民族和国家交往过渡。人类交往的变化离不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展。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原始社会末期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狩猎、采集者中的分离, 在这之中交往现象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主要是部落之间通过各自的酋长来进行的, 并且这种交换也主要发生在内部交换, 不存在其他交换。直到游牧部落分离出来以后, 畜牧成为特殊财产, 这时才使得交换成为了极大的可能。

第二, 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也使手工业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 于是就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中, 人们的交换范围也不断随之扩大并出现了货币财富。而社会上一旦出现了货币财富, 它便成为人们纷纷追求的对象, 于是在利益的驱赶下, 人们开始积累更多的金钱财富, 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当生产商品过多时就会出现大量的剩余产品, 于是就促使人们之间的这种交换也不断扩大, 在交换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次数也愈加频繁了。

第三,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商业和农业、手工业的分工。在这次大分工中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新的文明交往形式即国家的形成。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中使商人阶级随之出现。而商人的出现又为产品的销路开拓了更大的销售市场, 交往的范围也较之以往发展得更迅速。而国家作为人类发展进步的产物, 它是按区域来划分人民的, 这一点是与旧的民族组织按血缘关系来划分社会成员是大不同的。同时,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 从而使人类的交往一步步向着更广和更深层次发展。

四交往普遍化的思想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 交往的普遍发展加快世界历史一体化进程

随着人类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 人们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打破了原有的国家限制、区域限制和民族限制。由于人们的交往活动打破禁锢开始向外延伸, 因此也就出现了世界性的交往活动并变得日益频繁起来, 这样就把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 加速了世界历史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全球化, 而全球化这一现象在社会中随处可见。

(二) 交往的普遍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全部学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 而这一目的的达到又是建立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交往变成普遍交往的基础之上。交往的不断扩大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交往对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交往的普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文化、思想、经济等方面的交往使人的视野不断开拓, 思想意识也因交往而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些无疑都会对人类追求自由、追求全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 交往的普遍化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现代提出的改革开放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开放就是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和孤立的地位,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在全球化带动下各国打破地域上的限制进行交流。当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显然已经离不开世界, 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们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通过互相间的交往来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新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上一篇:药物化学实验课下一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