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论文

2022-04-15

摘要:自2007年5月共青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有多种多样,本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培养方式、多样性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青年马克思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年马克思论文 篇1:

青年马克思的理想信念对当代青年的价值启示

【摘  要】理想信念是人所特有的,是一个人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信念,历史证明,青年时期的理想信念,为马克思的一生提供了无穷的力量。在青年马克思的成长过程中,理想信念的发展体现在青年马克思为全人类服务、择业观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学习青年马克思的理想信念,启示当前青年择业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责任担当,在职业选择中理性思考,实现人类进步与自身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理想信念;当代青年;择业

引言

未来属于青年,而青年正处于价值理念形成的关键时刻,在理想信念的树立和职业的选择上,不仅决定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影响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功不可没,作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更是有着不凡的经历,研究马克思的青年岁月能给予我们成长的重要启示,因此当代青年要善于学习马克思,知理想,知信念,有理想,有信念,心存大格局,理性择业,走正道,创造属于我们的新时代。

1.青年时期马克思理想信念的主要内容

1.1为全人类服务,为同代人的幸福奋斗

每一个注重人生价值的年轻人心中,都应该有理想和信念。在马克思看来,人生最崇高的目标就是使人类和自己逐渐高尚,并逐渐接近完美的境界。马克思认为,年轻人应该认真考虑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全人类的幸福。青年的价值和全人类的幸福,两者的利益既不相互对立,也不相互排斥。人们只有通过为同时代人的幸福而奋斗,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永远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能有如此非凡的见解,那就是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着,他永远不会成为伟大的人物,只有为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幸福而付出的人,才是最偉大最幸福的人。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他始终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用尽一生为人类的福祉而奋斗,即使疾病缠身,即使颠沛流离,他也从未动摇。即使在无比艰难环境中,马克思仍然用尽人生的四十年,完成巨著《资本论》,创造了奇迹,为我们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正是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信念,马克思完成许多不朽的功业,也因此成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虽然最终伟大的思想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英名,总会被人们铭记。在他的墓前,全球各地的人都前来吊唁,这也证明了马克思为择业所做的庄严宣告:“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年轻的马克思心怀天下,为广大劳苦群众发声,投身革命运动,致力于人类解放,他为世界千百万人带去了幸福和希望,所以马克思是不朽的,他的精神将永远不会被遗忘。

1.2择业要发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考虑主客观条件

第一,青年择业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要有为全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马克思提出他对于选择职业的详细观点,他认为择业首要考虑的方针就是全人类的幸福和自己的价值。这两者似乎相互矛盾,但其本质则是相互依赖。正如马克思所说,两者的利益不应该是截然对立的,但它们必须在实践中统一起来,把追求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可以使全人类和自己变得高尚。以奉献全人类为福祉,才能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也才能使人完美。反之,一个人若是只为自己,他绝对不会成为伟大的人物。对此,马克思指出成为伟大人物的方法,那就是为人类共同目标即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人不会被历史遗忘,人们也会赞美他。被历史铭记的人,也总是那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所以青年择业要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第二,青年选择职业,要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

马克思深切地提出,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青年来说,理性考虑和谨慎择业非常重要。他明确指出,认真思考选择何种职业无疑是年轻人的首要责任,当他们开始步入生活之路,肯定不愿在最重要的职业生涯中仅仅是依靠运气。若是草率行事,这类选择同时也有可能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摧毁他所有的计划,并使他陷入不幸。面临着就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也许会产生两种情况:要么利欲熏心不顾需求只选报酬多的职业,要么意志消沉自我麻痹而对现实不满意的职业妥协。明显这两种选择都是非常不合适的,也没有可靠的思想和实践根基。因此,青年择业,严谨周到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客观上,青年择业必须把社会环境的局限考虑在内。每个人都有某些特定的社交关系,同时这些关系又制约着人成长。因此,青年人的就业应以客观的就业条件为基础。十分难得的是,马克思以独特的视角看到了社会关系对青年择业的影响,体现了他在历史观上开始倾向于唯物,这是具有突破性的想法。

其次在主观上,青年择业必须联系本身的现实情况。青年马克思在社会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年轻人要从个人的现实出发来选择自己的事业。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素质。马克思指出身体素质经常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没有人愿意也不会去忽视身体的状况。青年不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就没有深入工作的体力,工作就没有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即使勉强维持着事业,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就如同把摩天大厦建在沙滩上,结果可想而知。可见,身体素质是选择职业的前提。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客观地估计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体素质作为择业的根基不可小觑,那么个人的工作能力就是选择工作的根本保证,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也认为我们假如选择了一个不能担当的职业,就会惭愧地认为自己个无能的人。青年如果做不好本职工作,就是无能的体现,就没有发挥一个青年该有的作用。所以马克思很重视年轻人的素质,身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两者都不可或缺。

1.3最终解放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1844年《论犹太人问题》的发表,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政治和人类解放的观点。他看到社会不平等的根源,那就是私有制,只有先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获得政治上的解放,再经过社会革命消除私有制,才能最终解放人类。另一篇同时期出版的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又再一次深入探讨了政治和人类解放的问题。第一次,全人类的解放和无产阶级有了联系,这给无产者带来了全新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仔细研读世界历史,取其精华并进行长期的实践探索,找到了客观历史发展的动力,看到了革命的重要性。通过有理有据地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腐朽,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消灭资产阶级,到那时社会没有剥削,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全面地发展,这就是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理念出现后,欧洲的工人阶级就以此作为斗争的精神支柱,不断团结广大的工人群众,共产主义信念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紧紧结合在一起,对广大人民群众斗争起着强烈的激励鼓舞作用。

马克思终其一生的理想和信念,在本质上就是共产主义信仰,是人类的解放,是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关切和对未来的向往,它不仅显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科学理念。它不是现实的教条,在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后,并没有做细致的刻画,而是留给人们用时间和实践去检验,这也印证了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经过理性分析得出来的结论,所言有理有据,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未来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自从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它就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与各种理论的论战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历经近百年的探索与拼搏,民族得以独立,人民得到了解放。当前中国进入新时代,正朝着民族复兴迈进,我们将继续在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指引下,脚踏实地的建设好社会主义,最终到达共产主义的彼岸。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无产者的精神支撑,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于心,只有将共产主义铭记于心,建设美好社会的动力才不会停滞,对解放全人类的追求才不会中断。

2.青年时期马克思的理想信念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2.1抵制不良诱惑,坚定理想信念

此次疫情将对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产生较大影响,今年毕业季的失业率有显著提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待业青年的心理压力也逐步上升。加之青年存在理想信念含糊不坚定、享乐拜金等现象,部分青年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开始迷失自己,出现私欲膨胀、行为失范、道德下滑、信仰缺失等现象,有的青年迷失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迷恋“西方文化”,追名逐利,丧失理想信念,这种现象在青年学生中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年对自身理想信念也陷入了迷茫。

青年正值青春年华,热血澎湃,满腔激情,对外界新事物充满好奇,但因为社会阅历不多,价值观念初步建立,政治信仰不成熟,思维方式很单一,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的高速流通,国内外良莠不齐的思想此起彼伏,这些都会使青年的理想信念摇摆不定,这都是青年成长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正常现象。马克思为天下幸福奉献一生的精神,鼓励着年轻人要有高远的志向。青年要抓住机遇,不负芳华。青年时期是人成熟的重要时期,是人生成长转折的重要节点。青年期间建立的理想信念,能为一辈子提供无穷的力量,关键就在于青年这个特别的时期。因此要对青年加以正确引导,深化黨史、国史教育,青年会逐渐明白事理,走上正道。同时还需要青年不断磨练心智,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在疫情期间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能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放弃原则底线,在实践中理性独立地思考,不能心随境迁、人云亦云。

2.2不忘民族初心,提升责任担当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多元的价值理念冲击着当代青年的思想,青年在理想信念的塑造和实践方面陷入了功利、浮躁、迷茫、甚至麻木,青年的理想信念逐渐显现出追求实际、满足私欲、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社会责任的问题,青年的理想信念状况不尽如人意,令人担忧。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大体状况良好,但水平层次不高,几乎所有青年在步入社会之前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规划,有长期规划,也有短期计划。但是大多数的青年在理想规划和职业选择时,主要侧重于满足个人的需求,追求个人的利益。出于人的本性,身边不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有时候,舍己利人的行为反而会被不理解的人视为“异端”,久而久之,青年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们的理想层次整体不高,缺乏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复兴而奉献的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

但是,我们必须合理对待这种现象。青年的理想信念具有明显的层次感,不可能整齐划一,不可能全部都是一个状态,这肯定是不现实、不客观的。要想让青年的理想信念整体提高到高级的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它有赖于后天的不断学习。我们当代的社会环境固然与百年前大相径庭,但是为人类谋幸福的宗旨却始终不变。作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毛泽东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它后来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宗旨。历史是广大人民创造的的,领导者只有真正关切人民的利益,社会才会安宁融洽。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人民的利益始终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党为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复兴不懈地努力着。

全国上下,在不同的年代,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层出不穷。张思德为国捐躯重于泰山,雷锋至今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没有消失。“新冠”肺炎疫情无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人的一生虽然有限,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中创造了价值,还创造了无限的精神力量,值得青年铭记学习。

2.3提高自身素质,明确择业方向

首先,青年必须认真分析当前的社会就业状况。年轻人必须渴望做伟大的事情,而不是做大官员,而是要把国家的未来当作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享受。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我们要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放低就业姿态,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而错失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平凡会造就不凡,社会需要伟大人物,更需要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个人的付出。青年要紧跟时代,转变落后的观念,心怀国家和社会,在各项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敢于走向基层,走向偏远和欠发达地区,人生只有在为社会的奉献中才辉煌灿烂,青春岁月只有融入祖国的事业中才闪耀光芒。

其次,青年应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提高综合素质。青年立志要践行,要脚踏实地,崇高的理想在一点一滴的奋斗中才能变为现实,人生的旅途要在一步一步的行走中才会充满力量。年轻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力避免短处,并在工作中发挥其最大价值。青年马克思在工作中不但创作了大量的学说,还直接参与到无产阶级运动中,在工人运动中不断提升能力,又促进了理论的不断完善。同样,青年大学生也要内观心灵,外观世界,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胜任的岗位上,更好地回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马克思不仅引导青年树立为全人类服务的远大理想,而且就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给我们指定了方向,就是选择最能为人民谋福利的职业。当代青年要选择有高尚的情怀和境界的职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对人民有益的的职业,将个人的发展进步同社会主义事业、同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点,反思自身的职业理想是否是社会所需要的,自身的工作能力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3.结语

马克思作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为马克思的一生提供了无穷的力量,支撑着他为解放全人类、追求真理和建立新世界拼搏奋斗了一生。我们深刻感受到青年时期马克思的理想信念是理性的、现实的、是对实践活动有着重要导向作用的,当代青年必须科学地理解青年马克思的理想信念,才能在面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时更加坚定明确。

我们的明天需要青年人接着奋斗下去,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前进。新时代的青年,处于当下最好的年华,有着大好的机遇,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唯有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夯实基础,切忌心浮气躁,朝秦暮楚。年轻人必须敢于成为时代先锋,而不是看客和过客,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追求自己的职业生涯。更重要的是不断在生活中寻找意义,无论选择什么道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为自己争气,为社会造福,为了理想坚持到底,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5.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2).

作者简介:王建萍(1996.8-),女,汉族,山西朔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王建萍

青年马克思论文 篇2: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对现代青年的培养方式探究

摘 要:自2007年5月共青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有多种多样,本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培养方式、多样性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工程;大学生;培养;培养方式

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5月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武装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地青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高校共青团组织认真实施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一项极其艰巨又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我党几代领导人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政治理想的培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壮大,同几代领导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导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思想将中国共产党员团结和凝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早在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就向全党指出过,为了我们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政策,而且要培养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的接班人。邓小平同志也特别重视接班人的培养问题,他反复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要选好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2002年5月15日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成长更离不开党”,“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用新观念、新视角去看待青年,善于发现青年人才,大力培养青年人才,放手使用青年人才,使他们各显其能、竞展才华”。

(二)青年一代精神信仰缺失随着中国经济的极速发展,世界把目光投入到中国,中国青年更在世界一体化的大潮中,感受来自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体制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造成思想的多元化,更多体现在对经济对功利实效的追求,信仰缺失成为青年一代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青年思想工作者,创新马克思主义,培养马克思主义思想者,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2007年5月,党中央和共青团中央充分认识到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北京率先启动了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二、培养方式探究

(一)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对于现代青年来讲理论课的设置必须丰富新颖、能够与社会发展、社会现状相关。目前高校在四年期间对政治理论课的设置都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课程,如果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课程设置中仍然讲相同的理论、相同的知识,那么学员们肯定会感到乏味与无聊,容易使学员对政治理论的课程产生厌倦,造成与培养相悖的结果。青年学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对新鲜事物敏感,关注时事,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事物的自我见解。在现今发生的特殊事件上、重大问题上设置一些专题讲座,既利于给思想茫然、看问题偏激的学生指正方向,又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看待重大事件。

(二)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也是更加深刻认识理论的基本措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工程应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目前高校所教授的政治理论知识涉及的时代背景相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的年代多少有偏离,将理论知识融合于实践中,更利于大学生揣摩体会理论并在实践中自如运用理论。

(三)建立专业培训网站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工程是新时期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新形式,针对当前大学生热衷运用互联网的特性,在学校共青团网站上建立一个青马工程的专门网站势在必行。网站内容可包括近期的学习课程、活动安排、网上理论课程链接、活动新闻报道及学员的心得体会、学习意见反馈等等。网站的建立开辟了学员自学的园地,使学员们在业余时间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网站更为学员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网站上学员可以获取相关活动的第一手信息。学员也可以将自己对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看法发表出来,利于学员的学习和成长。网站这一平台可以将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激发了学员相互学习的情绪,促进学员学习的热情,可以说,一个优秀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工程网站的建立健全,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培养方式多样化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国情缺乏深刻了解,社会经验不足,鉴别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采用多样化培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时事讲座的开展,使得大学生学员了解国际社会发生的大事,并通过正确权威的角度明析事态发展和事态真相;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弥补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通过共青团组织的规范化实践课程设置,使得学员在实践中获取社会经验,了解当代社会发展,了解民生,增长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担当感;网站及校园平台的建立,让学员畅所欲言,提出利于学员成长的合理化建议,健全了学员的培养机制。总之,利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弥补了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单一方面的不足,利于学员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赵薇(1983— ),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牡丹江师范学院团委干部,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培训。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2,05.

作者:赵薇

青年马克思论文 篇3: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任务,解决和回答了“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重大时代话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定位和新的社会环境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应该以习总书记关于培养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为理论指导,总结过往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逐步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新时代培养坚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新指南和新方案。
一、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理论成果

(一)青年认知观——坚守使命,敢于担当

习近平青年认知观是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青年所赋予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使命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同时也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确定了主题和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认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担当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需要在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习近平认为时代要求广大青年要从个人的小梦出发,努力奋斗,勇于担当在新时代条件下不断推动我国各项事业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重任和为世界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二)青年教育观——立德树人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是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这一时代命题的重大论断。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观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核心目标就是立德树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因此必须要利用多种手段提高青年群体的思想道德修养,真正促使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同时更强调加强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梦”教育,真正地成为一批“可爱、可信、可为”的年轻群体。当今社会是青年实现梦想的大舞台,只有将个人梦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中去,个人梦才会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三)青年成才观——“十六字箴言”要求

习近平的青年成才观主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八大方面进行论述。它是习近平着眼于中国青年呈现的新特点提出的重要要求,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生动的表现。爱国,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一切前提,是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首要要求。励志,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动力。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引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理想信念,敢于立大志,善于立长志,才会在努力奋斗中实现青春梦想。求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青年人在学习过程中要甘于钻研,勇于求真,最终得到真知识、真学问真道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要带领广大青年原原本本读原著,从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中求得“真理”。力行,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力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迎难而上的强大动力。当代青年只有将头脑中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行动,才能将头脑中的意识转化为现实存在。

(四)青年工作观——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重要作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历代领导多次在重点场合明确青年人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加班人”,其政治责任就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加强引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加强和改进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教育工作,引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问题,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共青团要勇于革命,推动共青团改革,不断增强其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使共青团始终发挥着凝聚青年,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中国共产党和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主要成就

(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共产党执政巩固青年群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开始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系统教育,并于2007年启动了“青马工程”后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高校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骨干、学生干部、党员、团员进行了系统教育和培训,促使这些青年学子不断坚定政治方向和整合提高个人政治素质,并通过专业技能的提升,广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们具备了社会要求的职业素质。目前,除全国层面的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外,全国共计32个省级团委全部组织建立了省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约两千所高校举办了校级“青马班”,十年来,各级“青马班”共计培养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超过一百多万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党和政府输出了众多的学生骨干和领导人才。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执政生机的重要原因就是赢得了广大青年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青年,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也离不开党的培养。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通过引领青年人的理性信念,加大组织理论的学习力度,抓住契机深入推进青马工作使得广大青马们摆正政治立场,增强了对党领导的信念,为中国共产党改革创新输入了新鲜血液。

(二)为下一阶段的青年马克思者培养工程提供丰富经验

近七十年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带来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尊重青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从青年人这一主体出发,深入青年中去了解青年呼声;二是顺势更新理论学习内容,增强实践锻炼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坚持青年人自主学习和上级组织统一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立足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崭新的时代,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更要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的时代课题和新的时代背景因势利导地开展培养工作,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在时代的大浪中激流勇进。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氛围不浓厚

高校是青年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各个高校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不尽相同,导致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兴趣浓度相差甚远。特别是文科院校专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学生对其兴趣十足,而攻读理工专业的学生对其兴趣不足,甚至排斥学习相关内容。即使有些学生愿意接触其理论,但是由于缺乏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的洗礼,导致一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理解仅仅是浮于表面,不能够深入的了解,无法达到真信真用的效果。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其理论不了解不理解,甚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产生误解和怀疑。特别是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对我国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渗透,也对我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教学与培养方式设计缺乏创新

为了积极响应团中央“青马工程”的工作要求,各地高校陆续开展各式各样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活动,主要的形式就是各级开办“青马培训班”。培训班的主要内容为理论教学,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样,向学生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往往在此类课程的教学中出现教学生硬,理论灌输式的传授知识点,导致学生缺乏兴趣点,进而产生排斥心理。即使一些省级和高校培训班增加了实践锻炼的环节,但是培养效果不明显,学员不能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从本质上来看这些现象的出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培养方式多年始终一套方案,缺乏创新精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省级和学校级的教学设计中,总是应付了事存在着形式化走过场的问题。

(三)培养模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各地和高校在推进“青马工程”的过程中,始终是地区一套方案,甚至全校一套方案。这种“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和培养办法导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不精准,培养效果不显著。许多高校从未将总体培养目标与本校学生群体的特点相结合,只是将上级工作方案完全地用于本校。大学生是一群个性的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以及经历不同,导致他们的思想水平和觉悟水平不尽相同。如果将同一培养模式对待不同的学生群体,只会导致培养的结果差强人意。
四、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强化主抓主管责任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主战场在高校,关键工作还是在高校。高校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党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领导地位,党委要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高校团委要在党委的领导下,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和培养。建立“校-院-系”三级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校级层面主要由此项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团委担任设立校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工作,主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牵头做好培养的顶层设计工作,针对不同层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教育。院级和系级主要依托院二级团委、学生组织和学生团体,负责落实校级总体要求并结合学院特色,布置和实施培训工作,完善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这项政治工作不变质、不打折扣。

(二)把握青年成长规律,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青年群体相比其他群体来说,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事物的认知充满了批判性。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较弱,他们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误导和影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而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即“做人的工作”。因此,在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不同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从而精准地把握住不同类型的青年群体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类型的青年精准施策、精准教育。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我们要把握住青年群体的成长规律,同时善于了解青年群体的主观需要诉求,充分相信青年,充分认识青年,从而解青年之思想诉求,解决思想困惑。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双管齐下

首先,要营造理论学习氛围,更新理论学习内容,完善师资配备,创新理论教学方式。广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紧扣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最新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助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平台,鼓励青年群体争相学习经典理论,提升理论学习的积极性。鼓励高校政工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参与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当中,建立“青马导师库”,并定期对“青马导师库”的教师们进行理论培训并创新理论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确保教师数量和质量。其次,完善实践环节,使青年群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青马工作者要引导青年群体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调研、校外考察、课题调研等实践活动,以此做到知行合一。最后完善培训机制,提升培训效果。高校要组织青马工作者定期制定和修改培训方案,以顺应时代要求。处理好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的关系,既要在短时间得到成效,又要做好前后培训效果的衔接。培训最好以特色主题培训为主线,贯穿理论教学研讨、实践锻炼、现场教学、网络论坛等多种载体,使青年群体在接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正确的认识。

(四)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提升培养质量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评价体系能够反应培训对象的培养质量如何,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调整的重要参考。评价体系涉及到众多要素,既要对培训内容以及导师培训过程进行测评,又要对学员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估。但是归根到底来说,学员的培养效果能够客观反映培训工作的好坏。高校应分层分级建立青马学员信息库,并定期记录好骨干学员的培养情况,记录好学生骨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理论学习等多种环节,实现对其长效考核机制。甚至可以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学员表现记录,作为“入党推优”、评优选先以及第二课堂成绩的重要参考。加大对学生骨干的考核力度,树立先进典型,并利用好“五四”、“国庆节”等契机,积极宣传学生典型事迹发挥模范和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兰亚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栗睿,陈威.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2).

〔4〕陈蕴哲.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的优化设计〔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02).

〔5〕王晓南.习近平青年观的丰富内涵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4).

〔6〕王慧.让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J〕.人民论坛,2018,(11).

〔责任编辑:张 港〕

作者:赵晶 张琦

上一篇:廉政建设论文下一篇:锑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