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

2024-04-23

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精选6篇)

篇1: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

2.1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机制

首先,在实际消防管理工作中,应当对各级政府部门职责进一步进行细化。在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在消防管理工作所负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所涉及共同职责进行明确,并且应当进一步明确不同行业所具备的消防职责,其内容主要包括消防安全行政审批、行业内部监管以及违法行为查处,从而使消防管理工作中职责模糊及监管力度较差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其次,明晰各部门联动工作程度。各级政府部分部门均应当出台相关规定,在对社会上各种公共场所及建筑设施进行评定及审核验收过程中,必须要将消防安全当作重要内容,并且应当对各个部门依据自身职责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涉及部门比较多的一些消防事项,牵头部门应当担负主要责任,从而使部门联动工作能够得以较好开展。第三,落实责任问责制度。在进行消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对责任问责制度进行落实,在发生消防安全事故之后,对于相关部门责任应当认真追究,并且要进行适当惩罚,从而保证各个部门及工作人员均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努力,使消防管理工作能够得以更好开展。

2.2强化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管理

强化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实际消防管理工作过程中,首先以应当对农村基础消防设施加强建设,应当注意配备必须的消防设备及机械,同时在基础消防设施建设方面,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及技术投入,积极提升基础消防设施建设智能化水平及自动化水平,为更好进行消防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对于农村居民应当加强消防安全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更多消防安全知识及消防安全技能,从而使其逃生能力及自救能力得以有效增强。此外,应当进一步加强社区物业消防管理,应当使社区物业在消防管理中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发挥其作用。这样一来,可通过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使农村地区消防管理得以强化。

2.3提升消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在社会消防管理工作中,为能够使消防管理创新得以较好实现,使消防管理水平及质量得以提升,提升消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消防管理部门应当对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加强重视,并且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使消防管理人员能够将现代化消防管理理念及技能掌握,使其消防管理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进而更好开展消防管理工作。此外,消防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引进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从而进一步充实消防管理队伍,使消防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能够得以有效提升,进而为消防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奠定理想基础[3]。

3结语

社会消防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社会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消防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并且要通过有效策略及途径积极实现消防管理创新,使消防管理水平及质量得以提升,使其能够更好服务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清泉.浅析社会消防管理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视界,(11).

[2]徐洪锦.关于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36).

 

篇2: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

摘要:社会保险法作为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实施障碍。目前,我国正直全面振兴、大力发展农村之机,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和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自己的设想。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一、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方面的分析

首先,立法理论薄弱,立法理念缺失。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推进不是按照自身的性质和内在要求,而是作为改革的配套,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处于被动状态,带有行政性和不确定性。制度价值和基本原则作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灵魂,尚没有明确确定,导致目前各钟制度和措施冲突较多,无法形成合力,在实务操作中问题不断。其次,立法体系不完善。法律没有为农民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提供最高立法依据,我们也没有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法,而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单行法也属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作为社会保障领域效力最高的法律,将新农保、新农合制度纳入调整范围,确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体系,形成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还存在缺陷和实施障碍,如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授权性条款过多等。国家立法层面主要是确定基本框架,同时给改革和发展留下空间,因此,社会保险法也不具备进行具体规定的条件。目前解决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主要依据的是行政法规和规章,但行政法规、规章的法律效力低,缺乏稳定性和权威性,容易出现利益争夺。目前,地方立法数量过多,地方立法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上位法依据,通常是试点改革的需要和表现,带有分散性、随意性和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最后,立法内容分散,适用范围窄,衔接不顺畅,不利于整体均衡和协调发展。监督和实施机制薄弱,权利义务不对称,缺乏相应配套规定。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实施方面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养老保障方面

首先,覆盖面窄,缴费标准和补贴标准偏低,参保档次不高,现实缴费水平与适度缴费水平差距大。农民的缴费能力普遍较低,目前选择缴纳最低档的人数最多,缴费意愿与其保费需求间存在较大距离。按照现行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农民到期领取的养老金将无法满足基本养老需要,即使选择最高缴费标准,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基本需求。由于投保期限短,缴费金额少,当下老年和中年的参保者将来的养老问题将非常严峻。其次,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率有待提高。农民由于缺乏养老保险知识,受养儿防老观念束缚,认为保费偏低作用不大。40岁以下人群的参保比例很小,他们认为投保过早,未来不确定性很大,只注重短期效益。部分农民认为依赖政府就行,即使有钱也不用参保,也有农民认为缴费太高不划算,还有人因为对政策不了解、不理解而不愿参保。困难家庭有参保意愿,但面对缴费压力,只能放弃参保。最后,不利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对于选择较高档缴费和参保年限长的参保者,没有明确具体的鼓励政策,无法调动农民投保更高档次的积极性。新农保与老农保、城镇养老保险以及其他养老保险尚未实现对接,部分农民仍有担心。当下无力参保的农民将来面临老年困难的可能性更大,政府最终还要面临难题,也阻碍新农保的全面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

首先,农民实际受益程度不高。由于定点医院数量少,健康风险意识不强,互助共济的观念未形成,实际参合的比例不高。农民因为贫困无力参保而得不到补贴,遇到疾病将更加困难,越贫困实际受益越少,享受医疗补助的机会有违公平性。由于报销限制和手续复杂,农民小病不选医保,大病用不起医保,小病无钱医治最终扛成大病,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缺乏及时干预。其次,看病难、费用高。医院具有垄断性,医疗信息严重不对称,医院靠药品和服务收费获利,不合理用药、违规用药、延缓出院、过度医疗以及医药合谋利润等依旧存在,增加了农民就医的总价,乡镇医院的情况更加严重。最后,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差,医生的业务能力不高,乡镇卫生员学历低,设备不全,农民大病只能到县级以上定点医院治疗。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较少,竞争力不强。医疗补偿比例基层高,但患者的报销部分被增加的医药费用所抵销,其自负部分还要高于个体诊所就医,再加上不能报销的医药费以及路费、住宿费等。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首先,低保认定难度大,执行中不规范、不统一。农民的家庭收入主要是实物,货币化困难,农作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由于没有健全的收入监控体系,对外出务工收入、隐性收入、金融性收入、失地农民收入等核查困难。还有采取少报收入,隐瞒财产,转移财产,拉关系走人情的现象,而社区共识、民主评议容易在认定上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其次,保障标准不科学,保障水平不高,城乡低保差异大。贫困家庭结构不同、人口规模不同以及贫困原因不同,生活需求也会不同,我们没有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很多地方农村低保标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农村低保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再次,没有实现应保尽保,缺乏相应的退出机制。由于低保认定难,存在实际收入高于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有些低保对象的致贫原因没有了,却仍然领取低保金,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出现了依赖思想,有能力生活却宁愿依赖低保。由于地方财政有限,只能根据保障比例确定低保人数,一部分生活困难的边缘户无法获得救助。最后,低保负担过重,缺乏对农民能力方面的救助。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不能仅仅依靠低保,还要有其他社会制度来共同解决和完善,除了发放低保金和实物,忽视了对农民自我保障能力提升的帮助。农民低保的形成原因之一是患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最低生活保障没有实现有效衔接,低保农民在新农合中实际受益并不明显。

三、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对策

(一)农村养老保障方面

首先,发挥传统养老优势,赋予其新内涵。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发挥土地的保障能力,完善符合市场经济的土地流转制度,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改革征地制度,严格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家庭养老的法制化,完善农村赡养制度,对赡养老人的家庭给予精神激励和补贴,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教育,加强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引导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意识,提高自我养护能力。其次,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做好相关衔接工作。根据物价持续上涨趋势,应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并建立自动调节机制,保证基础养老金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提高参保档次,增设缴费高的档次,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满足愿意多缴费农民的需求,不同档次要采取不同的补贴标准,多缴多得,给予适度经济利益鼓励。理顺体制,做好农村养老保障与农村社会救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衔接工作,避免出现新的贫困人口,做好农民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养老衔接,最终统一城乡养老保险。最后,积极筹集资金,逐步增加财政投入。研究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转移支付模式,明确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的标准范围,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个人筹资方案,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个人账户采取不同的缴纳方式,避免贫困家庭一次性大额缴费的压力。

(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

首先,完善补偿机制,增加赔付比例,简化手续,制定激励措施吸引农民参合。不但要扩大参保人数,还应当扩大受益人数,增加农民实际受益金额。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打消农民认为参保不合算的顾虑,激发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加强新农合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完善报销制度,提高核销结算速度,简化程序。其次,降低医药费用,加大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化的医疗供给机制,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推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引入竞争机制,鼓励非公立医院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整合县乡卫生资源,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到基层。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公立性,扩大村卫生所数量和服务项目,方便农民就医。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将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有机结合,降低发病率,减少新农合的压力。政府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建立定点医院准入制度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不合理用药和治疗检查监管机制。最后,完善财政资助为主的多元化筹资长效机制。加大政府筹资力度,调整筹资顺序,建立随财政收人增长的动态增长机制。适当提高农民缴费标准,设立激励机制和一定程度的强制,减少“逆向选择”现象。完善筹资方式,采用非货币、以实物换保障、承包地换保障等方式,解决经济困难农民筹资难的问题。拓宽筹集渠道,吸引企业、民间组织、社会捐赠等来扩大医疗服务融资渠道。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篇3: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构建探讨

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管理工作一直受到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的消防管理工作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当前消防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社会化的管理模式也没有建立起来,这与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不相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尤其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整个城市的抗灾能力相对薄弱,这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消防工作并没有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高度一致。不少城市的火灾抵御能力不高,国内各地区的火灾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必须调动各种积极有效地因素,包括政府、企业、社区、个人等在内,从而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因此,构建消防管理的社会化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各个地区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公共管理工作,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从而自觉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来。

2 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各地区的消防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笔者发现,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的体制机制并不完善。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消防管理工作涉及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及大众都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单位的事情,与他人无关,这也就使得社会消防管理的职能大大弱化。个人及单位自身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这就使得各个主体在日常的生产与运营中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全面贯彻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各方面的配套社会均不完善,社会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

其次,消防管理社会化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尽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消防管理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与提升。但是,我国的消防立法工作却远远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消防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并不明确,政府的法律责任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划分。同时,由于我国各种制度的立法过程周期较长,且程序复杂,不能够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也就使得消防立法落后于经济发展,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

再次,我国的消防活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防火监督部门并没有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加之各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消防管理活动不能得到有效地落实。在我国很多地区,很多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报审及验收工作,这就导致建筑工程的消防性能不够良好,不能避免各种消防隐患。由于部分建筑工程没有经过审批,很多设计都不符合我国《消防法》的相关要求,后期也很难修正。同时,由于验收工作不到位,部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并没有严格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也影响了工程的消防性能。除此之外,《消防法》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消防责任的主体不明确,上、下级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消防法》中并没有对第一消防责任人的具体职责进行规定,也没有明确的责任目标。因此,消防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考核与考评制度,效力不足。总之,当前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对公共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3 构建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的对策

作为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消防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有效地避免各种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而社会消防管理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关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严峻的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我国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构建消防管理的社会化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要建设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相关单位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从而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监督、全员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提高整个社会的防灾能力,从而有效地避免各种火灾事故,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一,要努力优化我国消防执法的环境,为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加强消防管理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媒体公布等方式向大众传授消防法规中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增加消防法律规范的透明度,使得大众能够参与到消防监督工作中来,尽量减少消防执法工作中的行政干预。各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消防管理工作,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并积极配合消防部门的执法工作,保证消防执法工作顺利进行。广大人民群众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消防法制观念,自觉加强对消防执法工作的监督,从而提升消防执法工作的水平。消防部门要努力提升执法能力,促进消防执法工作的制度化及规范化,加强对各种营业场所作业全过程的监督,提升消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要努力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科学化水平。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消防管理工作也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充分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创新消防管理工作的途径及方法,从而构建社会化的消防管理模式,维护公共安全。要推动各种消防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包括各种化学灾害事故、地下建筑等特殊火灾消防技术,并努力推动灭火救援模拟实验技术的研发,完善城市火灾安全评估体系。除此之外,还要优化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工作,尽量避免各种消防安全事故。要加强国家间的消防技术合作工作,充分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水平。

第三,要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作用,推进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的构建。要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消防管理社会化组织机构,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地区的社会发展计划中来,从而保证消防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将消防站点、消防通道、消防装备等方面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来,然后从政策、资金方面予以支持,为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公民的防火意识、消防意识,并在火灾多发季节做好消防检查工作,并加强消防训练,增强火灾扑救的能力。对于那些在火灾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予以奖励。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消防技术研发,提升消防装备水平等。

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岗工作的责任制度,企业的法人要对整个单位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从而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的组织机构。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完善消防安全的防范措施,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管理目标,并将这些目标细分,落实到各个部门、个人。其次,企业要建立教育预防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尤其是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等。

对于社区来说,要努力推进社区消防自治管理模式的构建。要积极构建涵盖市政府、民政部门、社区委员会、公安派出所、消防组织、义务消防组织在内的消防自制管理模式,而社区则是消防管理工作的核心组织。地方政府要给予社区居民委员会一定的正常及资金支持,而公安派车所则要在消防业务上指导消防工作开展;社区要成立义务消防组织等,协助当地的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工作,从而形成合力的消防自制管理运行机制。社区居民要积极参与消防社区的相关工作活动,注意安全用电、用火等,从而及时发现火灾安全隐患,并及时灭火。

第四,完善社会化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训制度。根据相关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人为因素,是由于个人违法电器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规定等造成的。就实际情况来说,我国很多人员的防火、灭火及自救知识匮乏。因此,完善社会化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训制度,提高人员的防火意识、能力等是十分重要的。要努力开展消防宣传工作,尤其是要突进“消防进学校、进社区、企业”活动的开展,提高公共消防安全的保障能力。维护公共安全是每一个消防人员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摘要:首先介绍了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构建的必要性,而后分析了我国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消防安全社会化模式的策略。这对于未来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矫成科.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立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1,(11).

[2]吴长喜.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立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

篇4: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

关键词: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分析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政府行政管理机制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对政府管理机制不断进行变革和完善。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需要对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现役制制约了消防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消防现役的体制下,人员的流动性是比较大的,这样就影响了消防队伍的稳定性,使得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在实际的消防监管工作中,制定消防规划、对大型火灾事故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等都是主要的工作内容,而这些工作都需要较为稳定的工作团队,人员的流动极有可能导致工作的中断。除此之外,消防监管工作对于一些岗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这些工作人员在任职几年后,积累了相应的工作经验就进行调整,导致消防监督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也无法培养出一批业务骨干。由此可见,消防现役体制所导致的人员不稳定对消防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

(二)消防监督任务较重

现阶段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内容是非常多的,例如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审核、社会的培训考核、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等,为了给人们提供更为完善的消防服务,消防部门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但是消防部门的各个支队的人员是比较少的,这就使得监管人员深入到一线检查的时间非常少,检查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同时对于一些单位和企业的消防产品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的发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消防部门普遍存在任务多、人员少的情况,这是影响消防监督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

(三)大包大揽的监督方式

在我国现有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中,消防部门的监管人员和被监督单位是绑定在一起的,也就是形式的是一对一的管理。在这样形式下,消防部门直接参与到这些企业和单位的消防管理工作中,导致被监督单位对消防监管人员产生长期的依赖性,由企业真正完成的消防管理工作是非常少的。这就直接增加了消防部门的工作量,同时也限制了企业自身消防管理工作的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防监督的社会化建设,影响了许多消防监督措施的实施和成效。[2]

二、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改革方向

(一)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社会化改革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系统化的工程,这不是消防部门自身都能够实现的。因而要想满足新形势下对公共安全的要求,需要结合消防部队、公安机关、地方政府等机构发挥一定的作用,充分发挥每个机构的优势,逐渐实现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改革。在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中,人们一直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归属到消防部门,导致消防部门的工作任务繁重,而社会上一些其他机构的作用也就此被忽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日益繁杂,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形式已经严重影响到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因而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社会化改革迫在眉睫。作为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从而保证消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企业作为安全的主体,企业自身需要加强消防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企业的消防管理机制。除此之外,消防部门应该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加大消防培训的力度。而在消防监督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中,充分发挥各个社会团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二)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法治化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市场经济属于法治经济,在新形势下所有单位的活动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执行,法律对单位的活动进行一定的约束和保护。因而消防部门实行法治化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需要依法执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转变其职能,各个单位和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消防管理工作,实现消防监督管理的法治化。在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法治化改革中,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消防法律法规,以此作为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其次就是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要就消防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消防监督管理环境。最后则是消防部门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额执法水平,加大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三)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制度化改革

在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中,消防部门主要采用的监督管理方式是逐个检查,在市场经济形式下,这种方式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首先是消防监管的任务繁重,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很多检查最终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其次就是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最后则是消防管理工作没有突出重点,导致了消防警力的浪费。这就要求进行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制度化改革,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采用重点抽查的形式。首先是专项检查,对于一些严重违章的现象进行整改;其次是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尽可能的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最后则是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检查,保证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

三、结束语

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对我国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转变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理念,逐步实现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树立消防监督的服务意识,增强企业和单位消防安全的责任意识,从而全面发挥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严晓光.当前社会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15):36-37.

[3]陈兴泉.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J].价值工程,2014(17):19-20.

篇5: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

李金瑞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社会文化取向会对其文化下个体的创新性性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首先分别论述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定义、态度、影响和表现,然后解释了创新的定义和及其相关内涵,其次总结出个人主义在创新方面有优势,而我国倾向于集体主义,最后总结出我国集体主义倾向对创新有消极影响。

关键词:社会文化取向;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创新

不同的社会文化取向会对处于不同社会取向文化的创新性造成不同的影响,即集体主义文化下和个人主义文化下对创新的影响。

一 社会文化取向个人主义1

(1)如果要了解个人主义就首先要从个人主义的解释入手①个人主义体现着向外探索的精神,向社会索取个人应得到的权利、尊严。西方个人主义核心就是一切以个人价值为中心,一切从个人需要出发, 强调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一切以个人价值取向为坐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爱默生等美国人赋予“个人主义”以积极含义——即个人至上的乐观信念。②中山大学刘森林教授在《现代价值观念的追求》一书中,把西方个人主义的基本内涵概说为六点:第一,个体自主性。主张个人具有足以成就事业的理性能力。第二,个人是最高的目的和价值。个人主义明显强调个人在目的上的优先性和根本性,认为社会组织、制度只是实现1个人主义经常被人与利己主义相混淆,但事实上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是不相同的,利己主义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其特征是: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历来是一切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

个人愿望、帮助个人走上幸福之路的手段性发明,并没有目的意义。第三,强调每个人都有合法的自由空间。在这个受法律保护的自由空间内,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不管他在情感上与“我”多么亲近,都没有权力进行干涉。第四,责任意识。自由与责任总是密不可分的,具有了自由行动的权力,也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相应的责任。随便把自己的不利处境或失败归咎于某某客观条件、动不动就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来为自己引起或参与其中共同引起的结果开脱责任的思维定势,个人主义是明显反对的。第五,宽容精神。个人主义呼吁一种能够与持有不同道德价值的人进行合作以建立一种双方都能遵循各自信念的政治秩序的原则。第六,相应的社会观。个人主义并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伦理学说,它是一种具有广阔视野的社会哲学理论。它具有自己系统的社会观。个人主义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而是主张“有限的政府主义”,即以严格的宪法限制政府权限,由分权原则对政府、社会和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做出明确规范的原则。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认为个人利益应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

2集体主义

(1)对集体主义的理解: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在这一模式中, 个人优先考虑的是社会结构、人际结构如家庭、工作群体、社会角色、地位或关系。社会背景决定了个人行为的意义, 并规定了行为的特殊形式。这一模式淡化人的与众不同, 即人的独特性, 而强调个人与他人的适应性及自己的责任, 使其成为各种人际关系的一部分。人只有在他所属的人际关系中才获得 意义。在这个模式中, 与其他人分离是不重要的, 去适合他人、履行和承担义务、融入各种人际关系才是重要的。从中国历史发展来说,起初氏族社会就是以血缘关系维系在一起的,它建立起了一系列注重长幼尊卑的社会体系, 并且这种体系一直延续到奴隶社会以至封建社会。这种体系的核心就是:年少者要以年长者为先;个人要以家庭为主;家庭要以氏族为重;而氏族又要以社会和整个国家为中心,并且在东南亚盛行泉是儒家的哲学思想指导下,集体主义强调群体与个体是不可分离的, 个体必须与其他的人相互联系, 这是人的本性。为了表现自己, 他们必须是群体中的一部分, 如家庭、社区和民族的一分子等。总而言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利益,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为轻。

二 不同社会文化取向的表现和态度

1个人主义

(1)表现①个体主义社会中, 更多的人渴望有多个选择, 自己可以是独一无二的。把人看作是自主的、独立的、自由的实体。在这个模式中优先考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并认为人在本质上是非社会的。自己与他人及环境相区别的, 个人的选择是不受社会影响的, 自我的构成成分是人自己的愿望、兴趣、能力。为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个体必需表达和发展自己的要求、愿望、能力和兴趣, 个体必需在每件事上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如果受到约束, 就被认为是阻碍了自我实现。②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更为自尊、乐观, 这些都与主观幸福感紧密联系,而且会有更多积极的个人情感,如优越、骄傲和世界的主宰。③个体主义文化中人们的表现他们更可能倾向于寻求真实、真诚,而集体主义文化中存在更多的欺骗。

(2)态度:马克思对个人主义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个人利益。马克思曾明确指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说过“: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他们还说过“: 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是为了达到自主活动,而且一般说来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事实上,在任何社会里,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一种客观存在, 正是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成为人们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2集体主义

(1)表现①集体主义的个体较多地依赖于他所在的群体, 如家庭、家族、国家, 群体目标是第一位的, 人们按照群体规则、共同的方式行动, 把注意的焦点放在群体或社会水平上, 强调和睦的关系, 人际之间的相互依赖, 个人为集体利益所作的奉献, 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职责等。集体主义社会里, 人们希望与其他人一样。②集体主义的个体报告会有比个人主义的个体有更多消极的情绪产生。集体中心倾向的人自尊水平低, 容易陷入窘迫, 从属他人, 对反对意见敏感, 较少要求独立性, 会考虑他人的需要而调整自己的需要、期望。③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多采用间接的、不见面的交流方式。模棱两可的交流方式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很有利, 因为清晰可能导致约束,在一些情况下,个人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做出符合社会取

向的表现,甚至,个人会出现更多欺骗的行为。

(2)态度:作为个人主义对立面的集体主义,正是马克思所反对的“冒充的或虚构的集体”在《费尔巴哈》一文中他们指出“, 以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 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作为马克思的一种社会期望,真正的集体主义是一种吸收个人主义之优点、并克服个人主义之缺点的集体主义。“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非常注重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反对不讲个人利益的虚构的集体。

三 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和主动精神,在复杂、迷茫、艰苦的情形中有所发明,有所突破。他要求人具备丰富的想象、灵活的灵感、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求异本领和顽强的探索精神。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才能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创前人不曾创成的业。创新本身具有其个体性,它是个人所持有的思维、行为方式。及时在创造群体活动中,创新新也是通过个人来实现的,正因为它属于个人行为,所以它不能离开人这一个体,并受人的制约。

创新需要两大主要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智力因素,第二个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中主要包括强烈的创造动机、勇敢的怀疑精神、浓厚的探究兴趣,充分的自信和顽强的毅力对创新的影响。

四 结论

①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比个人主义文化下的个体更依赖自己所在的群体,注意的焦点放在群体水平上, 强调和睦的人际之间的相互依赖, 人们希望与其他人一样,忽视了人是自主的、独立的、自由的实体,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他人及环境相区别的,并且忽视了个人的选择是受自己个人的的愿望、兴趣、能力等影响,是不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的,在这样的条件下,个人主义可以有更强烈的创新动机,更加浓厚的探究兴趣。②集体文化下的个体比个人主义的个体有更多消极的情绪产生,自尊水平低, 容易陷入窘迫, 从属他人,很难提出自己对问题独到的见解,对自己不自信,很难产生充分的自信和顽强的毅力。③集体主义中心倾向的人自尊水平低, 容易陷入窘迫, 从属他人, 对反对意见敏感, 较少要求独立性, 会考虑他人的需要而调整自己的需要、期望。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多采用间接的、不见面的交流方式,这样的行为模式也会提高怀疑精神的缺失可能性。④从西方发展的历程来看,个人主义是发展的一种文化动力,它极大地推动制度与技术的创新。

综上所述个人主义在创新方面较有优势,有更强的动力,对创新有较大的生命力。而我国更倾向于集体主义,所以我国从社会主义取向方面对创新有一定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宋怡.文化与人格关系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4(27).[2] 李雪.集体与个体主义文化中人格的发展.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 李美林 赵瑞芳.关于个人主义的若干思考.甘肃农业2005(5).[4]李媛 谈加林.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研究新进展.湖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学报.2003(4).[5]王晓红.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个性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3).[6]梁涛.社会发展是否应提倡个人主义.学理论。

[7]个人主义.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个人主义

篇6: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

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主题。如何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以及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对实现社会关系和谐和维护社会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过程中,虽然国家也非常注重社会控制,但并未针对社会领域的变化做出重大管理布局,这使得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些新问题仍沿用旧有的思维框架进行处理。新时期党和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就在于:联合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政策、社会服务、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公益事业来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治理,培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最终实现社会系统良序运行与协调发展。

一、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偏差的剖析。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实现社会管理制度、体制、结构、运行、过程与方略的多元性、公共性、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以及经济性等特性。关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总结,学界已有一定数量的归纳与分析。本文主要聚焦于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偏差剖析,并提出相宜的“纠偏”之道。

(一)社会管理中“刚性稳定”思维导致组织“内卷化”

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人类从古至今的共同愿望。一方面,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效果就是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社会矛盾也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解决社会矛盾之中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社会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此种稳定却是一种静态的“刚性稳定”。“刚性稳定”是指单纯地以僵硬的方式压制矛盾,缺乏韧性、延展性和缓冲地带,使得管理者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企图运用一切资源来维系其所谓的“理想稳定”,最终可能因不能承担不断递增的巨大社会政治成本而导致政治统治的断裂与社会管治秩序的失范。“刚性稳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体表征为:组织的“内卷化”,它是指一个组织既没有突变式的发展,也没有渐进式的增长,而是处于一种不断内卷、自我复制与精细化的状态。“内卷化”其实是简单复制旧有机制,营造出社会管理表面稳定的假象,致使社会管理创新停滞不前,且更进一步积聚社会风险。虽然“内卷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社会管理不可回避的一个发展阶段,但是政府可以在既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基础上,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降低通过管、控、压、罚等行政化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程度,更加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以及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对话、沟通、协商与协调等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真正实现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的转变,这样才能使社会的“刚性稳定”转变为开放的、动态的、和平有序的以及具有强大自我修复功能的“韧性稳定”。

(二)社会管理中嵌入监管缺位影响管理效能。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多个社会行动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社会网络理论将组织的结构理解为由其中的行动者通过某一特殊类型的纽带联系起来的一张网,并主张行动者之间联系的类型、范围、强度以及网络位势能对组织效能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社会网络理论从经验层面论证了所有行为都是嵌入到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组织也是嵌入到具体的关系网络中的。嵌入之所以能对组织效能产生影响,是因为它能提供信任、传递有效的信息以及促进问题的解决三个方面的独特功能。因此,嵌入监管能使社会管理主体培育良好的认同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刚性化的权力运作,它来自于社会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下与社会管理客体互动的产物。一方面嵌入监管有助于社会整合的实现,另一方面社会整合实现过程也是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层面汲取资源和权威不断拓展的双向互动与彼此支持的过程。我国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外在于社会的“类别化”管理特性。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社会的变迁,传统的单位认同式微,新的集体认同缺位,民众的社会预期处于不稳定与质疑的状态,民众的社会互信度呈现出较低的水平已经成为常见现象,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这种“类别化”社会管理效能的有效发挥。别外,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过于注重“硬”体制机制整合,在挖掘新集体认同的“软”文化层面却动力不足。

(三)社会管理中非正式制度供给匮乏削弱管理效度。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作用的制度其实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地对社会行为确定的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一旦确立就会形成制度刚性对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价值道德规范、风俗文化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内在行为规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非正式制度不可缺失,即使在正式制度非常完备的现代国家,也不可能把人们行为的一切都置于正式制度控制之下,仍然存在由非正式制度进行调整的空间或领域。一些转型国家的制度化过程经验也表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均衡和不相容,整体制度变迁则不可能成功。如果说正式制度供给是社会演进“函数关系式”的一个常量,那么非正式制度影响则是此函数式的一个重要变量。两种制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的效能和作用的力度可能存在差异,但有效的整合可使社会管理效能更为显着。我国地方政府往往重视正式制度对行为的规约而忽略了非正式制度对行为的影响。现实也表明,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两者都可以影响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及效能。社会管理创新应更加注意区域治理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持续互动过程。社会管理依赖于区域精神、参与精神以及治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支撑,社会管理正式制度的创设要以非正式制度为基础,这样才能将正式制度内化为非正式制度,以达到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

(四)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的限制性困境与适应性创新问题。

学界对社会组织的理论渊源、定义、功能、其与国家的关系、自身能力的建设以及成长的动力困境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也论证了其具有紧密联系民众、维护民众利益、整合民间资源、积累社会资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提升管理效能等积极特性,因此社会组织被赋予在我国社会管理中发挥“准”主体性作用。我们在肯定社会组织的积极特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由于文化氛围的缺失、资源汲取的困境以及制度认同的处境,社会组织的积极特性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态下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一种“应然”状态。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中所培育的社会组织的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是有疑问的。这种社会组织所履行的职能其实是属于传统的社区服务,其对社会管理客体的服务属于政府规定的程序性任务。由于受到权力资源依赖、自身能力建设以及公众的信任度等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在动员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协同和培育自我发展的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功能必定是较弱的。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摆脱社会组织这种限制性困境以达到适应性创新,笔者认为目前切实可行的办法是:①社会组织的他律,涉及到法律环境、政府监管以及社会监督等,为社会组织的创设、发展与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②社会组织的自律,由部门、联盟或组织内部的成员共同制定规则,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内部的自我监管,保护自身的利益;③提升社会组织的责信度,包括强化自主性、增强公信力、弱化行政性、提升运作能力以及内化组织集体认同等。

(五)社会管理中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应系统提升。

随着对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性质、结构与原因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人本理念的认同内化,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越来越强调平等协同式管理。平等协同式管理认为要想使民众真正地认同,就要尊重民众,讲道理释规范。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社会工作可以从制度与功能两个维度对社会管理发挥协同作用。与其他工作方法相比,社会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他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相比,社会工作人才和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社工相比,专业社工是专业人员的行为活动,其任务都具有特定的诸如社会公平、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社会分配、社会福利、社会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秩序等社会性目标,它的基本社会功能是通过帮助弱势人群、劣势人群与灾民等“有需要”的人群来“解决问题和需求满足”以发挥社会公平、社会团结及社会福利等作用。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中社工队伍建设问题在于:社工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低;社工人才的教育、使用、评价、激励等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区社工社会认可支持程度弱;社工运作独立自主性低等。各地社会管理创新中需要大力发展的不是以往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而是以专业为基础、以助人为宗旨的社会工作,是以民间组织与职业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社会工作。这种专业化的社工模式既要适应本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又要对开展社会工作所在社区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制进行嵌入,更要主动与所在地行政机关协调与沟通,最终实现其社会服务、社会支持以及助人自助的目标和功能。

二、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与政策的思考。

通过对各地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献搜集、实地调研、经验总结以及模式对比,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在今后深化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切入。

(一)寻求社会管理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化。

“刚性化”稳定思维必定会产生“刚性社会管理”。刚性社会管理奉行以规章制度为本,以一种机械的非人性化的凭借体制约束、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的社会管理,它无法发挥社会管理实施主体的能动性。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不管是“大综管模式”、“网格化管理模式”、“大调解机制”还是“精细化管理模式”等,其实都呈现出一种刚性化特征。而柔性化社会管理则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它采用的是以理解和把握社会管理客体的心性与行为规律而施以的非强制性管理方式。这种社会管理方式如果适用恰当,既可以激发社会管理实施主体的效能感并引发其对管理目标的内化,也可以增强社会管理客体对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信任度并提升其权威。因此,地方政府在寻求社会管理创新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的过程中,除了继续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与整合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以外,还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社会融合以及加强文化建设等,真正地形成“安全、稳定、有序、活力”的社会氛围。

(二)探索社会管理从分类控制向嵌入监管的转化。

社会管理系统并不是一个封闭固化的结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化的开放性系统,它会依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作出调整。学界在理解我国当代国家-社会关系上所运用的公民社会、法团主义、公民社会制衡国家以及总体制度等理论范式,由于其浓厚的欧美色彩而不能有效地解释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康晓光等通过考察国家对多种社会组织的实际控制而提出了“分类控制体系”理论范式,并通过与其他范式的比照,认为它是理解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类型”。“分类控制体系”是指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1]。在“分类控制体系”理论范式的基础上,康晓光等又提出了“行政吸纳社会”的理论范式,其核心机制是控制与功能替代。在上述理论范式的基础上,唐文玉提出了“行政吸纳服务”的理论范式,其核心互动机制是“支持”与“配合”,主要价值目标是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事实上,我国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社会管理模式已呈现出“体制吸纳”的鲜明特征:第一阶段表现为组织吸纳(单位制);第二阶段表现为政策吸纳(社会精英介入公共权力领域);第三阶段表现为体制吸纳的扩展与转向。我国地方政府可在“行政吸纳服务”基础上引入“嵌入监管”的社会管理模式。与公民社会等强调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理论范式相比,“行政吸纳+嵌入监管”的社会管理模式更适宜于我国的现实状况。因为政府的职能改革、执政成本与社会风险控制、社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社会组织的自利逻辑等因素为社会管理客体适应与接受这种模式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三)发挥社会管理中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协同效能。

虽说“非正式制度”在概念上是个“泊来品”,但在我国社会管理实践史中却早已成为一种实效的管理理念。民众所特有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都会影响社会管理的体制构成、效能以及创新。我国体制改革以及“单位制”解体后,从政府分化出的大量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以及社会保障实际上部分是由具有非正式制度特性的社区来承担的。大量的社区治理经验研究也表明,社区治理的实现不仅需要正式制度的介入,更需要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为例,地方政府在推行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类别化监管以及组团式走访机制等正式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应在区域内厘清流动人口与城市安全的复杂关系,包括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异质性、社会排斥与社区区隔、社区参与与社区治安以及社区支持与社区融合等问题,大力提倡公民融合政策。在制度供给方面,逐渐打破各种身份区隔,树立个体及群体间的理性沟通行为;在文化氛围方面大力倡导民众的宽容度,增强流动人口的城市认同感;在社会协同方面,结合社会组织的力量,政府制定协助流动人口更顺利地适应城市生活的各种免费项目,等等。只有通过正式制度的嵌入与非正式制度的支撑才能达成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中制度协同的“累积效应”。

(四)强化社会管理中制度系统功能耦合及后续发展能力。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社会管理制度也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系统,它绝不仅仅是一些规则的集成与组合。制度的经验研究表明,基础制度越高的制度稳定性越强,因为它能使社会管理处于合理有效的信息调节之下。社会管理的有效性是由该项制度系统的耦合性质与程度、耦合方式与层次、外部环境以及信息沟通等相关的自变量及其相互间关系决定的。从功能上看,社会管理制度系统应包含强制机制、汲取机制、共识机制、监管机制、协调机制、表达机制、整合机制以及再分配机制等八大机制。我国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中制度系统各功能机制的耦合度,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的效能。因为社会管理制度系统这八大机制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表达机制能保证获取社会信息的真实性而有利于社会管理决策;共识机制能保证信息的有效性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协调机制能保证社会管理决策的执行力度;监管机制能影响从行动到反馈再到协调的社会管理执行过程;再分配机制能为社会管理奠定合法性基础;汲取机制能为社会管理增添多元力量;整合机制可以实现社会管理从条块分割到整体协调管理;强制机制能保证社会管理的有效执行。因此,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可以这八大机制为切入点,统筹兼顾,逐渐从局部到整体强化社会管理中制度系统的功能耦合以提高其后续发展能力。

(五)以社会政策来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基础。

现代社会中对公民福祉和社会正义的关注使社会政策不仅成为政府实施社会治理的一项核心制度,也成为构建社会关系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机制。社会政策清晰地表明了政府透过制度化行动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智慧以及管理社会风险的策略。作为现代社会权利结构与功能实施的部分要素,社会政策就是要针对社会变迁过程中有显着影响的社会问题,通过策略性的行动实现既定的价值观,从而建立社会团结的基础。社会政策通过一系列行动者(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及民众等)、资源(物质、经费及人力等)、技术与信息等构成的有机体系,在微观(个人与家庭)与宏观(社区、组织与社会)两个层面上实施社会控制、社会变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策略和目标。

地方政府应加强探索如何融合传统福利理念、政党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政策推行原则三者形成可操作的政策原则与实践伦理。在社会政策制定与推行中应遵循秩序与稳定、民生与权利、民主与参与以及正义与团结等价值观。针对社会问题与目标群体,地方政府应着力倡导“发展型社会政策”。

因为传统社会政策的受益者或对象可能会产生被动性与依赖性,但发展型社会政策却认为,福利接受者或参与者都有自身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政策受益对象或政策参与者的就业积极性。由于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社会福利服务的全面性与持久性,它促使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由注重剩余性的和治疗性的服务取向转向制度性的和发展性的服务取向。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管理方式,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不再是简单地回应和解决受助对象的物质匮乏等基本问题,而是要通过专业方法帮助受助者改善社会适应和生存发展的知识与技巧,并满足与受助者物质需求相关的情感及社会需求。总之,社会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关系、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制度设置,是保证社会稳定与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六)以培育公共精神来缝合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

和谐社会是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调动的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不是哪一群人、哪一部分人的事,它涉及全体社会成员,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倡导“公共精神”将有助于营造社会管理创新的公共话语氛围。现代公共精神源于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和理想。公共精神不仅包括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为与善待生命社会的胸怀,而且体现于规则制定与执行的公正性以及自觉性,更是以一定形式的行为为媒介来传达公共社会领域活动中的各种意向、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等。

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公共精神的基本向度是民众在公共生活中对彰显和谐社会基本理念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与执行,是力求在具有社会理性与道德理想的民众之间、部门之间以及民众与部门之间,彰显民众与组织所应持有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对公平的承诺,对宽容的尊重,对正义的信仰。我国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从两个层面着力培育公共精神:一是进一步弘扬政府公共精神。政府的公共精神表现为对公共利益的理解与对公众利益的关注,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服务认同角色意识,超越个人视野对公共行政过程的深刻理解,在公共事务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以及对公共规范的维护。它要求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以公共精神为主导,密切关注并回应民众需求,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扩大民主参与的渠道,形成民主参与机制。二是增强民众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也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之中的一种关心公共事物,并愿意致力于公共生活的改善、公共秩序的建构,以营造适于生存与发展条件的伦理规范、政治价值与社会制度。公共精神更是指在公共善治的共识基础上所产生的自尊、互惠、信任等基本伦理规范,体现为社会交往中在自尊的基础上赢得他尊,以互惠作为根本的交往准则,在不断的博弈中积累彼此的信任资本,并遵循于最基本的公共道德基础。

引导和鼓励民众参与公共生活,通过这样一种平台的催生与搭建为民众交流倾诉提供一种解决的话语机制,使民众都能意识到自我角色的存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自我权利的赋予,也使民众认识到自己与社会各群体的彼此共融与平等,让他们既感觉不到特权等级又意识到走法律程序的正当性,既意识到个体利益的尊贵又感受到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既意识到社会秩序感又使得其主客观需求得以回应。构筑主流公共文化价值观,以利益为基本动力,以权利为基本支撑,以新伦理精神为软驱,以创新精神为基本景观来确立对于民众公共行为和思想的疏导以及公共精神的生成。

公共精神不是抽象的修辞,它是一种微观的、鲜活的、流动的、可识别的生活内容和底层修辞。在城市底层话语视野里,培育公共精神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完成精英话语与底层话语的积极对接,完成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有效“缝合”,也就是要将抽象宏大的话语信息转化为普通民众能够理解的表述方式,使其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领域,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在日常生活领域完成对公共精神内涵的识别与认同。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既有的社会情境与制度环境中,以决策精英和普通民众这两种基本角色来重构政治社会公共领域,塑造公民共同体。变维稳思维为创稳思维,从制度的配套和程序的可行两个层面推进公民资格权利结构的完善,使公民权利内容与保护落到实处;推进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精细化;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开放制度和精英心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信息充分交流的社会公共领域并以显着的互惠和利益妥协增进社会合作,存量社会资本,涵养丰厚的公共精神;探索国家-民众之间协商合作的模式,使利益相关的民众或关心公共事务的民众参与到真实的协商程序中;通过社会组织、社区以及网络来设置公共议题,使民众在对相关公共事务的探讨中辨清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边界及其关系的处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兴中小学“外教送教进校”活动简报下一篇:武警士官改革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