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论文

2022-04-25

摘要:近年来,许多问题的激化和社会矛盾的产生都是因为人们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潮影响下抛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解决当今社会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思潮的先锋,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他们的使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论文 篇1:

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了不断促进这种发展,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文科学生至少应当了解政治与宗教、经济与逻辑、社会与新闻、历史与哲学、法律与医学、文学与艺术这12门学问。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书生空谈误国的需要,更是因为这12门学问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体而言: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可以说,这就是我们国家今后20年内努力实践科学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为了实现这种战略布局,结合我国地方实际,我们需要实现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为我们需要民主政治,不要专制政治。专制政治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虽形式各异却入神共愤。我们需要民主政治。这样的民主不是党同伐异的“假”民主、不是“无法无天”的“大”民主、不是空谈误国的“空”民主,而是权力不滥的真民主、国富民强的好民主。

我们需要市场经济,不要泡沫经济。市场经济应当是“秩序”和“效益”兼顾、公权和私意共存的经济。由于强调方向不同,市场经济有两个变种,一日自然,二日计划。前者重私意、谋效益,强调丛林法则、自由放任;后者重公权,行调控,强调政府干预、社会福利。过分强调自由放任与过分强调计划命令,都会破坏市场的长期性、稳定性,导致市场失灵、发展失度、社会失衡。一个运行良好、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应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诚实守信、乐善济施中实现长期共存、合作双赢。

我们需要法治社会,不要人治社会。社会当然是由人治理的,但不是人随心所欲可以治理的。法治社会不是扼杀、忽视、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来预防惩治人的避害本能与主观恶性所可能导向的危害行为及其后果。法治也不是只讲法律不讲政治、只谈法治不看德治的“阉割”法治。法治应当是法律与政治、道德、风俗、习惯有机统一,司法与立法、执法、学法积极互动的法治。法治社会应当是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国泰民安、“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和谐社会。

我们需要传统文化,不要速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经验的累积、文明的传承。速食文化则是割裂历史的阉割文化,是夸夸其谈的无根文化,是盲目借鉴的效颦文化。传统文化一日中学,二日西学。中学传统又分两派,一是儒法并用、兼顾佛道的古典传统;二是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西学传统义分两派,一是希腊一罗马一基督教文明所绵延下来的欧美派,二是马克思主义原教旨的经典派与马克思主义苏联化的苏东派。这两大传统四大流派都是对我国近现代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因子,并将在未来的发展创新中纵横折冲、取长补短。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这些文化因子取精用弘,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为了不断促进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文科学生至少应当通晓政治与宗教、经济与逻辑、社会与新闻、历史与哲学、法律与医学、文学与艺术这12门学问。这既是为了避免书生空谈误国,更是因为这12门学问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1)政治与宗教都是有关待人处世的学问。虽然,政治侧重现世,强调实务俗事,关注利益矛盾;宗教侧重来世,强调因果报应,关注爱与宽容。但是,爱恨相生,宽严相济;利益可投报,矛盾可相容;现世也有因果,来世终为现实。所以,政治是世俗的宗教,宗教是天堂的政治;

(2)经济与逻辑都是有关理性生存的学问。虽然,经济侧重物质,强调现实,关注市场;逻辑侧重精神,强调推理,关注规律。但是,物质精神两难分;不合理的现实将消亡,不现实的推理是虚妄;市场有规律,规律需实践。所以,经济是生存的逻辑,逻辑是理性的经济;

(3)社会与新闻都是有关社情民意的学问。虽然,社会侧重动态跟踪,强调统计分析,关注宏观分层;新闻侧重时事通讯,强调客观真实,关注个案报道。但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分层要客观真实,时事要宏观分析;统计要联系个案,报道要调查跟踪。所以,社会是流动的新闻,新闻是特写的社会;

(4)历史与哲学都是有关人类智慧的学问。虽然,历史侧重广闻博记,强调大音希声、刻画真实,关注形象素描;哲学侧重归纳概括,强调振聋发聩、普遍适用,关注抽象定义。但是,博观约取,繁简有度;厚积薄发,见微知著;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哲为鉴明事理。所以,历史是无声的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历史;

(5)法律与医学都是有关身心健康的学问。虽然,医学侧重个人健康,强调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关注阴阳互补;法律侧重社会秩序,强调权利义务、罪刑相当,关注思想行为。但是,无个体,则妄谈社会,无社会,则难言个体;阴阳权务互利共生,症药罪罚相生相克;所以,医学是个人的法律,法律是社会的医生;

(6)文学与艺术都是有关传情达意的学问。虽然,文学侧重言传,强调微言大义,关注言外之物、辞中之意;艺术侧重意会,强调妙不可言,关注画中之景、弦外之音。但是,行文有风骨,则文见其人,语见其神;意中有真情,则曲径通幽,巧传万言。所以,文学是言传的艺术,艺术是意会的文学。

虽然现实是这12门学问的混合体,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同一事物也可以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不同学问,但是有系统地对这12门学问专门研究、融会贯通,就一定能诗意地栖息在土地上、不惑地生活在现实中。

作者:赵旭辉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论文 篇2:

高校如何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摘要:近年来,许多问题的激化和社会矛盾的产生都是因为人们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潮影响下抛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解决当今社会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思潮的先锋,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他们的使命。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对策探讨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01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以儒学为核心,包涵各种思想内容的社会文化体系。其主要内容与思想属性在古代已基本定型,并呈现出独立性、稳定性与开放性、创造性兼而有之的品格。

1 现状分析

1.1 时代特点

“五四”运动以来,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适应期,尤其是十年文革“破四旧”的思想更让传统文化险些消失殆尽。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外国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与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反差,社会陷人推陈出新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矛盾中。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建设目标,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化解诸多矛盾的良药。近年来,虽然国家先后有一系列政策出台,电视媒体如《百家讲坛》系列节目都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仍不尽如人意。

1.2 学生特点

《华夏时报》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大学生有60%,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有45%,认为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有20%,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总数的30%;而有97%的同学认为学习英语是绝对有用的。在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调查中,7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诸如中秋、端午等节日重要,但是也认为圣诞、情人等西方节日同等重要性。而且,正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学生对于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的浪漫主义文化情有独钟,从而对“传统”二字产生抵触,认为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迷信。

1.3 教学特点

高校相较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更看重就业率、升学率等指标。教学计划对专业课安排较多,没有多余学时开设语文等通识教育课。即便开设也不重视,授课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第二课堂教育以公益创业、就业指导、升学讲座等为主,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很少。

2 原因分析

2.1 个体原因

首先,当代大学生生活阅历较少,价值观没有成型,容易受到功利文化影响。部分国家利用此点,向学生进行文化侵略,宣扬暴力、色情文化,使其对此类“自由”心驰神往进而对传统文化唾之以鼻。

其次,就业升学压力大,因此“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在这个群体中蔓延。学生就业升学更看重专业、外语、计算机技能,对时事热点都不尽了解,更无暇顾及传统文化方面修养。

2.2 社会原因

首先,社会对传统文化宣传力度有限。社会宣传中以盈利性质广告为主,电视节目中娱乐节目占领大部分市场。虽有小部分宣传,但没有形成体系,只停留于形式或表面,很难使人民对传统文化有深层的领悟和体会。

其次,网络时代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网络游戏、社交、媒体、购物等诸多平台大多以營利为主,几乎不会直接涉及传统文化。对于专门宣传传统文化的平台,群众关注度也少之甚少。

再次,书籍多偏向功利性和实用性。根据亚马逊2014年上半年度图书排行榜,排名前10名依次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不曾走过,怎会懂得》、星火英语真题试卷新题型真题详解+标准预测(4级)、《自控力》、《看见》、《当时忍住就好了》、《查理九世21:沙海谜国》、《天才在左疯子在有》。可以看出,群众购买书籍以休闲、励志、外国文学类书籍为主,没有直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2.3 高校原因

首先,人文课程开设流于形式。高校人文课程较少,一般为大学语文、文学作品赏析等较浅层面上的课程,而且,学生参与此类课程多数为了满足学分规定或考虑到通过难度较小等因素,不会引起学生重视。

其次,人文师资缺乏。授课教师多以文学院系的教师为主,多数教师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但对授课内容不甚了解。

再次,课程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内容过于陈旧,小学时期的内容又在高校里重新学习,使得学生兴趣下降。同时,内容缺乏时代感,学生意识不到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长此以往,此类文化必然竞争不过新潮文化。

另外,形式单一,照本宣科。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一般为课堂或讲座,课外活动较少,使传统文化无法走出书本、走出课堂。

3 方法探讨

3.1 统一思想

首先,让学生看到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与道德缺失的矛盾之中,存在的渚多阴暗面正是因为人们已经在功利主义的浪潮中忘却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而这种缺乏道德的功利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使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因此现代社会亟需唤醒沉睡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自身发展好坏不能以赚钱多少来衡量,而是在于自身价值展示的程度。许多学生在走人社会后,个人发展停滞不前,这种结果的根本体现了自身文化修养的局限。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对个人成长及社会影响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并非自己能力不够,而是卡在了道德的短板上,因此,加强自身传统文化培养与能力同等重要。

再次,不能通过排斥他国文化来强加本国文化。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精髓,存在即合理,尤其是比我国发达的国家,我们更要尊重和学习其优秀文化,这种虚心求教的态度也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并未落后,只是逐渐在被人遗忘。因此,高校教育如果排斥他国文化,就是在否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

3.2 课程开设

首先,高校亟需开设语文课。语文课要成为高校必修课程,增加学分和考核难度,不能把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只有高校摆出重视态度,学生才会对此引起高度关注。

其次,开设种类多样的文化类公共选修课。如开设中国戏曲、中国象棋、中国古建筑设计等课程,此类课程可以有针对性地吸引特定兴趣的学生,既能使学生的分流,免于出现课堂满员现象,也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再次,把握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因为传统文化概念过于宽泛,大类教学对教师水平要求很高,也缺乏精度和专度。高校需要将传统文化教育细致划分,课程内容有所侧重、与时俱进,使学生学有所选、学有所用,为培养多元化人才起到引导作用。

3.3校园文化

首先,开展文化交流。讲座作为最基本、最简便的教学形式产生的教学效果却不容小视,高校须把握主讲人的资历和内容。开展文化讨论会可有效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高校须把握会议主题。讲座侧重于“听”,而讨论侧重于“说”,二者统称为交流。

其次,加强硬件方面投入。课堂应配套教学内容相关物品供学生观赏或使用。传统节日高校应对校同做好相应气氛布景,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氛围。

再次,组织参观博物馆等活动。课堂授课只是从形式上认识了一些传统文化,为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校在组织课外活动上应减少纯娱乐活动,鼓励学生多举办参观博物馆、游览周边历史遗迹等既有学习意义又能够增加集体凝聚力的活动,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3.4 师资队伍

首先,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高校教师在对文化课程没有深入地研究和了解的情况下授课,会造成备课没有方向,授课内容较为浅显和枯燥,知识体系没有权威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加强师生双向沟通。课堂应开展问答形式,对同学们的提问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给予相应的解答,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或布置作业,教师与学生在问答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3.5 宣传

首先,校园媒体广播。抓好校园广播是校内宣传最直接的手段,应开设传统文化专题栏目,每期以不同的主题加以介绍。

其次,网络宣传体系建设。网络媒体多种多样,微信、微博已经成为学生使用网络的主流应用,高校可以创建自己的微信、微博平台,以便更好地宣传传统文化。如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发布繁体字介绍、节日介绍、风俗介绍等兴趣欄目供学生阅读。

再次,校园内部公告栏宣传。在校内公告栏中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栏,通过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并定期更新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黄高锋.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3).

【3】2014上半年度亚马逊图书排行榜[EB/OL】.http://www.bookllO.com/1916.html,2014-06.

【4】孔德立.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北京教育,2013,(1).

【5】韩晓.略论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2).

作者:颜亮 刘圆 郑晓露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论文 篇3:

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形成研究

【摘 要】法律意识是法治社会形成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与法治社会内在要求还有差距,文章通过分析公民法律意识的基本现状,进而探究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以为法治社会的形成提供支持。

【关键词】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社会

一、法律意识对法治社会形成的意义

和谐社会是以法治为前提,法治社会的构建其根本是法律制度建设,在法治社会发展进程中,公民的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是法治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法和法律的观点、看法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法律意识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活。法律意识又由于人们只是背景、社会地位、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呈现出个体性,但人们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有着对法律的传统认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群体性的法律意识。对于国家的法治社会构建,不仅反映出社会成员普通接受的法律意识,还包括个人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法治状态和法治水平的体现,要形成法治社会就必须以健全法律意识作为基础,使人们置身与法律的秩序中,自觉维护和遵从法律。因此,法律意识对法治社会形成起基础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基本现状

我国公民对法律缺少认识基础,对法律的形成、运行、监督都很陌生,我国公民长期存在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经济社会意识与传统法律意识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多元复杂,在市场经济追求自由平等,而我国法律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然而公民意识缺少表达的平台。

第二,教育体制缺乏系统性,普法教育流于形式。在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占主导,对法制教育不够重视,学校开始德育课程,但是仅限于传统教育内容讲授,学生对课程毫无兴趣,对法律知识传递没有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对公民的普法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开展活动次数少,时间短,流于形式,教育内容并未落到实处,公民法律知识掌握不足。

第三,在社会中人们对诉讼的认识,对诉讼制度的评价,会对公民权利的实现方式起决定作用,也会对人们的法律态度起到重要影响。目前,我国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诉讼选择逃避,消极应对诉讼活动,不会运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可见,人们对已有的诉讼制度缺乏认识,对法律缺少信心。传统的诉讼观念势必会影响到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只有积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法律诉讼,改变人们的法律观念,鼓励人们通过诉讼途径去解决问题,从而加强人们对法律的信心,塑造新的法律意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尚未成熟,我国法治建设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培养公民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意识。

三、法治社会中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加强法制教育

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接班人,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法律知识的宣传,使青少年能够通过学校获取法律知识。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通过校刊专栏、主体班会、法律讲座及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法律教材,收集调查社会法制新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制教育方案,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设法律教育课程,让青少年能够系统全面地接受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从而达到法制教育目标。对公民的法制教育,一方面加强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另一方面是加强公民的社会教育,通过社区组织法制宣传讲座,开设法制教育大会,举办法制演讲比赛等形成进行社会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知识素养,认识到法律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二)加强法律宣传活动

法律宣传不仅在校园里,更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宣传法律知识,让人们在日常中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对法律诉讼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正确地维护自身利益。普法工作要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张贴法制宣传海报、组织观看法制类节目。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及杂志等工具对法律知识的宣传,让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获取法律知识,重塑人们的法律观念,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完善法律相关制度

法治社会建设应该完善好相关的法律制度,将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纳入法律规范,使我国的社会生活有法可依,有序可循,这不仅要树立法制建设的思想基础,还要有制度保证。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公民法律权益的保障,是国家法律运行的基础。公民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去维护权益,合理对抗权力社会。当公民的权益有了制度保护,公民就会积极的参与法律活动中,从而推动国家的法治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法治社会建设离不开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从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李学珍.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34).

[2] 苗连营.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J].河南社会科学,2005(05).

[3] 杨莉.关于公民法律意识教育[J].理论探索,2008(05).

[4] 马秋云,张连海.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S1).

作者:赖顺意

上一篇:交通运输系统廉政教育论文下一篇:专业教学改革电气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