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学习力是竞争力的根本,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当夸世界的潮流。社区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建立学习型社区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更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文章从宣传终身教育理念、整合资源、组建社区学习型组织和法制建设方面,对构建学习型社区进行了探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篇1:

西方社会矛盾的缓和做法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发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经济的优越性、物质条件的丰厚性,逐渐调整生产关系,加大对人民的社会保障力度,从而稳定社会局势,减少了较大规模的罢工。从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所提到的西方资本主义仍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的事实。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但吸收封建社会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吸收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方面,以期更好地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取得了急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持续提高,产业结构等方面也得到了调整。西方资本主义总结吸收自己以往发展中存在的经验,同时,也在吸收和借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不断改善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资本主义在不断学习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尤其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他们更加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发展的优越性,从而改变着其相关的产业结构。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比重在加大,并且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宏观调控,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其称作未来宏观计划,其实质是相同的;第三,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而不是单纯依靠经济市场自由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成功,因此,加大了相应的改变。

(二)资本主义国家也在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为了经济的发展,他们也进行了发展模式的改革。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人才发展、就业方向发生转移。第二,缓解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第三,加强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促进收入平衡。可是我们也要认清楚,资本主义的本质剥夺剩余价值是不随着这些而改变的。

随着西方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变化,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进而又加大对社会的保障力度,减少了工人阶级危机意识,降低了反抗的热潮。可是,当今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我们更能从中看到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方向和经济发展模式。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提出,城市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可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当其冲,就是房价过高。房价过高,收入增长过缓,这些因素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推迟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其次,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方向,也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总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也越来越突显。最后,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发展不足。政府的作用是建立和完善面向全民的、均等化的基本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各国发展过程中缩小收入差距的普遍做法,也是减小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还有自身发展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和进一步整理前进的步伐。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今天的社会,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我国的发展,才能使我国更快更好地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是让我们搞形式主义、口号主义,而是应该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平民化、大众化。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其次,虽然我国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可是这些都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人民内部矛盾处于突出的地位;敌我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合理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将问题扩大化。最后,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在我们现在发展中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他曾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也在提醒我们注意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的兼容性,使自己更好地发展。

作者:薛建帅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篇2:

构建学习型社区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摘要]学习力是竞争力的根本,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当夸世界的潮流。社区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建立学习型社区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更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文章从宣传终身教育理念、整合资源、组建社区学习型组织和法制建设方面,对构建学习型社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习型社区;和谐社会;构建

[作者简介]龙云兰,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广西南宁530001

[中圈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意味着操纵和支配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力量不再是血亲、权力、金钱,而是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能力经济。面对这一新形势,顺应时代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机遇看,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必然要求。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社会的特定空间,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及学习型社区的内涵

 

(一)学习型社会的提出

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哈钦斯在《学习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肯定并多次提出这一概念。该报告认为:“一个社会既然赋予教育这样重要的地位和那样崇高的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就应该有一个它应有的名称——我们称之为学习型社会。”1972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专门通过了一项决议,强调该报告的重要性。不少国家和地区把“学习型社会”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来描绘本国和本地区教育发展蓝图。

我国199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发展终身教育体系。”1999年,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5月15日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峰会上深刻论述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他提出了“中国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十六大进一步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学习型社区的基本内涵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忠海认为,学习型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网络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会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具体内涵为:学习型社区是以社区文化为背景,广泛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社区;是社区成员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终身学习的社区;是以社区学习者为中心,围绕保障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终身学习需求的社区;是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的社区,是以促進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的社区,是处在动态发展中的社区。

(三)学习型社区的特征

学习型社区有如下特征:(1)社区内基本形成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共识和氛围。全体社区成员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成为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2)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整合、开放、共享,基本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如中小学、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老年大学、图书馆、科技馆等。学习设施完备、先进,师资力量强,学习场地充足,教学仪器先进,能够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3)制定了政策和制度,建立了社区全民终身学习领导机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组织网络和信息网络,引导和鼓励社区成员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满足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保证社区居民的学习活动能够无障碍地顺利完成。(4)各种学习型组织普遍建立,如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事业单位、学习型社会团体和学习型政府机构等,社区组织和成员善于不断地学习,强调全员学习,强调全过程学习,强调团体学习。整个社区呈现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局面。(5)居民对社区终身学习认知度、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较高。(6)社区成员的精神文明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7)社区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程度高。

二、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作用与意义

(一)是学习型社会的社会载体和重要环节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要素或环节组成的。学习型城市一学习型社区一学习型组织(单位)一学习型家庭,这是它的不同层级或层次的要素。这些要素称之为学习型组织集群。由于这些纵向和横向要素的内在联系及系统整合,共同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社会建设系统工程,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体系或目标集群。从学习型社会内部结构来说,学习型城市、社区与组织,则是学习型社会的组织基础和社会载体,而学习型社区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和层次。

(二)是社区居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其内涵为:一是人本身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发展,消灭任何束缚人的一切才能自由充分发展的障碍。二是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种手段。从学习型社区中及时获得所需要的知识营养,使其道德、情操、智力、体力和审美、创造美的能力高度统一,和谐发展。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全面发展即“会学习、会工作、会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

(三)完善社区创新与发展的需要

建立学习型社区,能够在学习中破除社区居民及社区组织的思维和行为惯性,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做好社区主人,做好社区自我管理。

(四)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开发人力资源的源泉

学习型组织努力使员工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相得益彰。学习型组织对员工承诺支持每位员工充分的自我发展,而员工也以承诺对组织的发展尽心尽力作为回报,从而实现组织最高目标。这样,个人与组织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界限也将逐渐消失,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必将大为减少,从而提高员工家庭生活的质量,达到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

当前城市与农村社区居民家庭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习氛围不浓厚,家庭成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不高,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的家长忙于生计,一天劳累下来,回到家哪会想到去学习什么或还有什么学习计划;有的家长无所事事沉迷

于麻将或舞厅,对自身要求不严,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由于家长不带好头,造成小孩也放松学习。二是家庭结构和关系的变化,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农村,年轻父母大多数外出打工,家里仅剩下老人和小孩。老人一般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学习意识不强,对小孩谈不上学习辅导或营造学习氛围。三是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一些家庭期望值过高,对子女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沿袭“棍棒下出孝子”的信条,无形中加重了少年儿童的心理负担。一些家长缺乏自律,吃喝玩乐,道德失范,生活上攀比,养成一些少年儿童好逸恶劳的习惯。四是社会对家庭学习的影响。一些媒体对价值观、消费观的宣传不当,黄色书刊、音像泛滥,打架斗殴频繁发生,使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五是家庭潜在危机影响家庭学习。一些家庭因父母离婚,争吵不休,少年儿童缺乏家庭温暖;一些家庭因债务负担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儿童学习;一些家长下岗失业,少年儿童生活压力加重等等。

学习型社区是以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面向社区全体成员,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的基本学习权利和终身学习需要,旨在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素质,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而创建的一种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学习型社区里,每位居民把学习作为基本需要,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家长通过学习,实现自身观念的现代化。家长不断学习,带动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学习不再是义务式责任,而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享受愉悦。在重视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使家庭成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构建学习型社区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正向学习型社区的目标发展,各方面正在探索中建设。笔者认为,建设学习型社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宣传终身教育理念,在社区内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风尚

人的一生是永无止境地学习和完善自我的过程。社区成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各级党政领导和各类媒体要大力倡导和宣传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居民对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使社区成员形成人人、时时、处处、事事重视学习,爱好学习,主动学习,实践学习的浓厚风气和良好氛围。

(二)整合资源,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学习型社区的构建,需要构建活动的支点和物质基础,建立各种学习培训设施、文化设施和学习场所。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1.完善教育网络,加强各种组织资源的整合

社区区域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组织管理能力上具有较强的优势,要把它们的优势整合起来,形成社区教育工作的合力。可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全社区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组织落实;完善社区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全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明确教育、民政、文化、人事、劳动、财政、工商、税收以及工、青、妇、关工委等部门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责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把关心、支持社区教育与自己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各尽所能,为社区教育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2.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

充分发挥社区内“有钱者、有力者、有闲者、有需者”的积极作用,加快社区人力资源的整合。可根据社区教育需要建立专兼结合和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富有社区教育特色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专职人员主要是在现有的社区内教育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中统筹安排,兼职人员按照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延揽聘用。社区内有在职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也有离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他们在多年工作中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一技之长,是开展社区教育极其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可以把他们组成一支社区教育的志愿者队伍。建立诸如社区德育宣传服务队、专业司法服务队伍、老年艺术宣传服务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队、社区义务法制辅导员队伍等。

社区学习中心和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当地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除了发挥各种国家机关等正式组织在构建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外,特别要重视社区志愿者队伍。总之,要充分挖掘人才,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3.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

首先,引导社会各方面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或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发展社区教育。其次,了解社区内社区教育硬件设施情况,努力打破单位界限,引导社区内各单位向社会开放已有的服务性设施,由开放发展到社会联办,再进展到以社区兴办为主,加快发展社区教育机制,做到横向联系、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驻共建共享,促进驻区教育资源逐步向社区开放。根据社区教育的需要,对全区各类物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拓展社区物质资源的功能,挖掘潜力,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社区物质资源的整合,建立社区学习中心和社区学院,形成社区教育各种网络:一是教师、医护人员及公务员等人员的业务进修、在岗培训等继续教育网络;二是有关人员岗前、岗后培训,转岗、再就业培训等职业技术教育网络;三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社会实践等青少年校外教育网络;四是依靠社区学校统筹安排人口、家政、计生、科普等为市民提供服务的市民教育网络。总之,集基础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资格证书考试、能力等级证书培训、老年教育、扫盲教育、青少年成长教育和各种闲暇教育为一体,而且实现社区教育的全员、全程、全面。当然,这是一项庞大的基础工程,除了社区各种物质资源整合之外,需要巨资投入,政府要将这些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三)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相互学习和团体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叶忠海教授指出,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区的基本要件,学习型社区是由一个个学习型组织组成的,没有一个个学习型组织就没有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是指社区内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事业单位、学习型政府、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中介组织等。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加大家庭生活的知识与科技投入,促进社区居民衣食住行、生儿育女、家庭婚姻、家庭赡养、个人进步、闲暇娱乐诸方面知识化、科学化,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建立学习型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增强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动力,实现持续性的发展。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把学习引进党团组织的活动中,以加强党团组织自身的建设,提高党员和团员的政治素质和社区工作能力。

在学习形式上,开展相互学习与团体学习。在社区中,蕴藏着包括教授、学生、领导、普通工作人员以及有一技之长的各类人才,居民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居民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彼此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长,达到共同提高。开展团队学习,要注意营造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学习气氛,加深沟通,自由交流。

在学习内容上,通过学思想、学文化、学科学,可以从内在文化教育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取向诸方面有效提高居民现代素质,培养公民意識,调动居民自觉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区参与精神;通过学专业、学技能,培养居民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和吸引特色人才,促进社区成员与决策机构合作,改善社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状况,把社区建设与国家富强、建设小康社会融为一体,开创居民安居乐业和社区生活发展新局面。

(四)加强法制法规建设,为学习型社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推进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区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日本,在1990年6月29日,颁布了推进终身教育的专项法律——《生涯学习振兴推进法》,终身教育已成为日本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终身教育思想也早已深深植根于日本社会各界及国民的心目中。目前,我国构建学习型社区处于起始阶段,要根据实际,科学地制订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构建学习型社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奖罚、评价等制度和法规,比如社区学习网络开放制度、社区干部的任职制度、终身学习法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和援助自发学习和多种类型的办学活动,发展教育中介机构和终身学习市场。这既确保社会各方面在此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能保障社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场合都可以利用任何学习机会来参加终身学习活动。总之,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学习型社区保驾护航,保障了学习型社区构建,保证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能建设良好的社区生活秩序,促进社区安定和社会稳定,建设文明美好家园。

作者:世兰龙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篇3:

我国财政政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运用

【摘要】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文章主要针对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政政策的改革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达到理论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和谐社会;财政政策;关系;运用

财政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政策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财力保障,为财政政策转型创造了良好契机,同时新一轮税制改革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运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与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公共财政运用的基本经济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而公共财政则是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实现的基本方式。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是由经济体制转轨与发展模式转型所决定的。当转轨进入后期,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单纯追求其经济发展转向全方位的和谐发展,财政需要为和谐发展配置资源、参与调控。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的目标旨在为经济发展和稳定增长服务,为公平分配和提高效率服务。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物价相对稳定。物价相对稳定是世界各国均在追求的目标,也是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基本保证。物价相对稳定,可以具体解释为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在采取财政措施时必须首先弄清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如果是由于需求过旺或需求不足造成的,则需要调整投资性支出或通过税收控制物价的涨跌幅度;如果是由于结构性摩擦造成的,则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着手。总之,物价不稳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社会承受能力较弱的国家来说,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隐患。因此,在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上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2.经济可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条件。经济增长是全社会生产总量的实际增长和人均数量的实际增长。衡量经济增长除开量的增长外,还应包括质的提高,如技术进步、资源合理配置、社会结构调整和生态平衡等。经济增长对质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只强调量的增长,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通货膨胀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能源紧张等等。这些后果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此,健康的经济增长应该是经济的可持续均衡增长。财政政策应引导经济发展实现最佳的经济增长。

3.收人合理分配。收入合理分配是指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公正、合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避免过于悬殊。公平分配并不是平均分配,它是在一定社会规范下既有差距又注意均衡协调的分配。我国当前处理分配问题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财政在追求公平分配目标时要做到:首先,合理适度地确定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其次,为所有纳税人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不因国别、所有制等不同而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最后,要通过对高收入人群实行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等,对低收入人群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等财政转移支付,防止和纠正收入水平的过分悬殊。

4.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不仅仅取决于个人消费需求的实现,更重要的是社会共同消费需求的实现。社会共同的消费需求包含公共安全、环境质量、生态平衡、基础科学研究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水平的提高,因此,社会共同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即为社会生活质量水平。财政政策把社会生活质量作为财政目标之一,主要采取定期提高公职人员的工资,增加社会公共设施的投资,提高公共福利的服务水平,对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实施多种补贴等。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财政政策

中共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提高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首先,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其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要认真总结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和谐财政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当前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就业形势严峻、各阶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和公共卫生制度不完善以及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等。财政政策对于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财政政策运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一)财政政策促进市场机制和经济运行和谐

市场和政府是市场经济条件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它们互补。政府职责就是解决市场失灵领域的问题,市场能调节的由市场来调节。财政应当从传统的“生产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来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产品,确定合理的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防止经济波动。政府应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深化税费改革,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行结构性减税。稳健的财政政策包括压缩财政赤字,控制国债发行规模,减少政府投资等。对赤字的控制有利于建立市场与政府的和谐关系,控制国债有利于减少财政风险,减少政府投资能够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求财政应加大力度发挥在社会事业方面的职能作用。财政资金应优先应用在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特别是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公共医疗卫生防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及鼓励和引导消费等事项给予大力支持。

深化税费改革,建立更加公平、科学、法制化的税收体系。其一,完成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三位一体的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体系,覆盖个人收入运行全过程,强化税收调节收入功能。其二,加快开征物业税,建立健全财产税和地方税收体系,调节财富分布差距。

(二)财政政策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

财政致力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财政实力的增强,为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有利于消除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的城乡地区差距,而财政政策的运用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在就业问题上,采取各种财税政策,促进新生劳动力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通过财政支出,举办公共工程,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通过财政补贴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刺激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通过运用公共财政资金,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反哺农村的力度,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和转移力度。

加大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力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政府应综合运用多种财税政策工具,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通过累进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和自动的财政转移性支出,以及适当的财产税和遗产税来缩小贫富差距,达到收入公平;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设立最低工资制度,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政府应保证义务教育资金的到位,使其真正运用到发展基础教育的领域。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明确各自在义务教育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和侧重点。

在医疗卫生领域,政府要加大卫生投资,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加大公共卫生(如疾病防疫、传染病的防护等)的支出,尤其是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改变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公共卫生应该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增强卫生防疫系统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支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比重,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以及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

(三)财政政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财政通过税费、支出等组合工具,对解决生态环境、国土整治、防止污染、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提供积极支持。

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和修复,更要注重建设。要把改善生态与保护环境摆在同等位置,同步推进,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比重。另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的投资,使其享受到“谁投资、谁受益”的优惠政策。财政资金重点运用到欠发达的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和自然保护区等地区的重点项目上。对长江上游、黄河上游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等跨流域、跨地区的项目,中央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防止污染方面,政府采购要优先购买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的绿色产品,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及其具体措施的落实。

资源方面,运用有效的财税政策,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变过去矿产资源无偿使用的状况,让企业取得采矿权,并逐步完善资源税,扩大征税范围,改革计税依据,加大税收对资源开采和使用的调节力度。

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节能产品、资源节约和再利用产品的采购,并对一些资源节约重大项目和重大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利用税收优惠措施促进资源节约。

三、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就业问题

每年我国新增加的劳动力和现有的失业人员总数高达2000万人,在目前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就业弹性的约束之下,每年新增加的岗位仅800万个左右,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一类是农民。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需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全国大约有3000万的农民失地,失地的农民会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种转移将会减少农业就业机会高达上千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已着手认真研究采取对策。

另一类是学生。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摆在教育部门面前的重要议题,部分高中毕业生没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而走向社会,高校扩招后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达上千万人,从而造成了社会青年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不是一个短期可以攻克的问题。

还有一类是城市居民。随着城镇新增劳动力,目前的下岗失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每年需要就业的待岗人员高达2000万人,因而,岗位的紧缺造成了城市劳动力找工作的缺口增大。

(二)社会分配不公

在当前大多数的社会分配的实证分析中,都采用基尼系数分析工具,并以此来描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并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根据测算,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8年为0.424,2010年为0.457。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4以上表示收入绝对不平等。按此标准来计算,我国已进入绝对不平等区间。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的贫富差距已经越来越严重,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相差30倍。

我国社会分配不公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歧视。这主要体现在计划经济早期的城乡分割体制。在城乡经济一体化逐步形成的趋势下,原有体制中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身份性歧视并没有被完全改变,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农民在社会分配方面,仍然受到相当程度的歧视对待。二是缺少一种劳资协调保障机制,民众缺乏表达诉求力。虽然按劳分配依然被强调为主体地位,但相应的体制设计还不是很完善,甚至有些方面存在严重“缺位”现象。特别是劳动者集体谈判的权利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劳动要素在参与分配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三是垄断行业对社会分配的扭曲。行政性垄断实际上是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行业里演变而来的。这是目前我国行业之间社会分配差距过大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对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关系的重大扭曲。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影响。相对于经济市场化进程而言,政府职能转变还仅仅是初步的,集中表现在政府的缺位、错位以及越位。目前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是其中一些突出的表现。

(三)城乡差别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紧密相关联的基础性问题。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引来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其中,城乡差别包括收入、医疗、教育、消费、就业以及政府的公共投入等方面的差距。在农民的纯收入之外,有一部分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把这部分扣除,城乡收入差距又会明显增大。所以说,城乡的居民收入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多种惠农政策,但城乡之间的收入比例依然在3.21:1。因而,建设和谐社会中,怎样去缩小城乡差距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生产安全问题

随着企业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为了参与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只注重短期效应,“重生产轻安全”,导致企业出现管理涣散,事故隐患不断增多,事故频繁发生。这样不仅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政府的改革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而安全生产是促进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不能忽视生产安全问题,要及早防范。

四、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出大量的努力。同时,需要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尤其需要的是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功能。财政政策的选择也应该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财政政策这个杠杆,才能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1.通过国家财政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前提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旨在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而又和谐相处的一种局面,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发挥财政的调控功能:改革财政体制,从宏观上控制社会需求,调节社会的分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调整财政政策,合理引导社会资金的流量和流向,推进社会资产的重组,实现效率与公平并举;强化财政的监管,通过改善财政环境等手段,保护社会各个阶层群众的合法利益,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充满活力和效力;优化资金的运用,把财政政策渗透到社会的进步中去,尊重客观规律,促进经济增长、财政增收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利用国家财政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顺内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现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格局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形成市场管理效率、政府管理公平的新格局。政府一方面通过进一步调整、细化个人所得税,开征财产税、社会保障税等措施,对高所得、高消费、高财产者增加适当的税负;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手段,对个人所得较低者给予适当的补贴,缓解社会不公的矛盾。

3.运用国家财政手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处理好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增强社会活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这一过程中,财政作为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经济活动,客观上具有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职能。可以通过做大财政收入这块蛋糕,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真正做到以财政增收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可以充实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应,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的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4.推动国家财政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外部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当前的社会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就业形式严峻、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各阶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医疗和公共卫生制度不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财政政策对于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体系,应该借鉴部分西方国家税收的管理方式,切实贯彻国际上通用的国民待遇原则,公平地对待农民、城市居民和外商,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构建和谐社会税收体系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在税收收人中的比重,通过税收调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首先,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制度,加强税收执法的能力。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数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度,提高税务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其次,需要征收特别消费税。改革现行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将一些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对一些购置豪宅、名牌轿车的人征收特别消费税,政府应当积极推进调节收入的合理分配,进一步动用社会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二)对具体问题采用的财政措施

1.就业问题。拉动就业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同的经济结构对就业的拉动能力是不同的。政府应该制定并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提高对就业的拉动能力。注重加大对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的财政投入,在新建项目立项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创造就业岗位数量,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双赢。制定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大力支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和创业、鼓励灵活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改进就业服务和强化就业培训,努力拓展就业空间。与此同时,增加并提前下拨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建立实施“以奖代补”的新机制,为全国各地落实政策、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供财政保障。

2.社会分配问题。首先,要规范社会分配方式,建立起规范完善的簿记体系,使各种经济活动及社会分配方式能够有效地纳入政府管理的规范体系。其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由单纯分类征收逐步过渡到与综合征收相结合,建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辅之以财产税、遗产税等多种税种的税收体系。通过累进税对高收入群体进行再分配调节,并利用财政转移去帮助弱势群体。总之,国家要适当调节居民的收入差距、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为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和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3.城乡差别问题。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税收制度。一是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这是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二是要实行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取消专门针对农村的各种税费征管;尽可能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资助等措施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差距,使他们享受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大体相等,从而可以机会均等地参与社会公平竞争。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扶持力度,继续深化农村税收改革,加快减免农业税步伐,促进农民的不断增收,加大对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扶持,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社会保障问题。政府要完善礼会保障体系功能。一是建立法制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把反贫困纳入法治的轨道。二是要通过财政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障的范围也应不断扩大,由公有经济部门向非公有经济部门延伸,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三是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救助与扶持,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基础教育及医疗援助。基础教育和卫生保障是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这样既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又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政府应积极利用财政政策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在税收政策上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税体系,为社会保障建立稳定规范的筹资机制。与此同时,财政应该及时调整政策的着力点,把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和完善政策实施充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从实际出发,既要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财政政策目标始终要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为全体人民谋福祉,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政府只有充分利用财政政策藏富于民,才可实现真正的经济稳定,才可切实地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胡绍雨

上一篇:施工技术土木工程论文下一篇:开放教育财务报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