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论文

2022-04-25

摘要:关于中国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的文献表明,以往的文献缺乏对中国本土视角的实证研究,使中国外贸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丧失了话语权,从而导致中国外贸企业蒙受了重大损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论文 篇1:

基于消费者响应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

[摘要]本文以消费者响应为视角,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中西方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响应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进而从消费者内在响应和外在响应两个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并提出基于消费者响应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在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和局限。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响应视角;内在响应;外在响应

1引言

总体来看,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阐述大体分三个过程: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回应—企业社会绩效。一般认为英国学者Oliver Sheldon(1924)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1953年Bowen的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被认为标志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开始。20世纪60年代消费者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必须对社会压力做出反应。进而在20世纪70年代催生了企业社会回应(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的概念。企业社会回应将企业看做比较机械的“刺激—反应”系统,其重点在于对普遍性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压力的制度化回应。它提出的本意在于避免狭义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观性和含混性,但在实践中它却陷入了困境。因此,学术界不得不另外创造出一个更精确的概念——企业社会绩效(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CSP),这一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之后,迅速主导了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主流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被认为是可用于评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为密切相关”的理论框架,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两大理论从而出现了全面结合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又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实证检验的方法。消费者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因而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行为和态度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进入21世纪,从消费者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更聚焦在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响应关系的研究上。因此,本文试图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中西方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响应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并总结基于消费者响应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在研究中所关注的问题和现有研究的不足。

2消费者响应视角

消费者响应是消费者在确定品牌、购买率、购买数量时进行的决策,是消费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忠诚程度与印象评价。Holbrook和Hirschman(1982)提出特定的环境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响应系统,即认知—影响—行为。Melissa A. Martin(2002)进一步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产品中只会产生响应,既包括心理上的响应,也包括行为上的响应。在此基础上,Bhattacharya和Sen(2004)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响应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关于消费者对企业意识和对企业评价态度的内在响应;二是关于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意向及购买忠诚等的外在响应(Bhattacharya&Sen,2004)。他们认为企业进行企业在社会责任活动首先会使消费者产生内在响应,然后再转化为外在响应,虽然消费者的内在响应和外在响应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但外在响应对企业收益的影响更为直接。这个研究框架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研究消费者是如何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做出响应的。因此,本文在这一研究框架下对中西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近几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响应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连续几年都有这方面的文章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上。而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研究的重点也从对较易观察的外在观察变量的研究转向对潜在变量的研究上,这个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3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响应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响应是指消费者因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而产生的内在心理状态的反应。它是消费者对自身心理活动的一种感知,因此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可预知的收益,也没有可供直接观察的有形結果。但这些内在响应的结果会对企业和社会事业都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内在响应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意识;其次,消费者对产生的意识进行归因;最后,消费者形成对产品和公司的态度。

意识是指消费者是否感知到了企业在CSR领域的努力。这是消费者能够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做出响应的首要条件。也就是说当消费者对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努力一无所知的话也就无从谈起消费者会对企业产生什么心理上的感受了。早在1975年,Webster就开始研究消费者的社会意识,他认为具有社会意识的消费者愿意考虑自己消费行为的公共影响,并希望通过自己的购买行为来影响社会(Webster,1975)。基于前人对消费者社会意识的研究,Mohr,Webb和Harris提出了社会责任消费者行为(socially responsible consumer behavior, SRCB)的概念,并认为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知水平受人口统计特征的影响(Mohr,Webb&Harris,2001)。国内学者郭红玲(2006)也对不同人口特征(如学历、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差异进行了调研,得出了与之相似的结论。

归因是消费者如何看待企业参与这些社会责任活动的动机。归因决定了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程度。消费者经常会对企业参与社会责任活动的动机产生疑问。消费者认为仅仅因为企业参与了社会责任活动并不能排除该企业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企业,因为有时候企业参与社会责任的动因并不是出于道德或者责任感,而仅仅是为了减税或者掩盖其他的不良因素。因此,归因首先受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消费者契合度的影响。企业在从事社会责任活动时,如果希望得到消费者回报,其所从事的社会责任活动就必须与营销的目标群体保持高度的一致,并根据消费者的特点来选择所从事的推动社会责任的事件(Drumwright,1996),因为消费者会重视所感知到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其自身的关联(Creyer&Ross,1997)。对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研究,使企业社会责任支持(support of CSR domain,CSR support)的概念出现,进一步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支持程度不同使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感知不同,高支持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认可具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Sen&Bhattacharya,2001;Mohr&Webb,2005)。

态度是消费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评价。通过意识和归因,消费者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产生态度上的响应。消费者的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态度越积极,就越会促使其将这种态度转化为对企业的外在响应。通过研究发现,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让消费者做出积极的产品评价,消极的企业社会责任会损害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Brown&Dacin,1997)。并且,当企业采用不道德行为时,无论产品本身质量如何,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仍是消极的。不道德的企业行为对企业声誉的毁坏度也远远大于道德的企业行为所带来的企业声誉的提升度(Folkes & Kamins,1999)。积极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影响消费者态度还表现在对企业负面信息进行抵御,即消费者会通过愿意忽略甚至原谅企业非蓄意的偶发过失来支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传播良好口碑,即将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良好印象告诉给他们的朋友、家人和同事们,并向他们推荐这些企业(Bhattacharya & Sen,2004)。

4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在响应

消费者的外在响应是指消费者对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行为所作出的购买行为和品牌忠诚等的反应。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与顾客忠诚两个方面对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在响应进行研究。并且,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外在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关系上。而现有文献中对企业社会责任是否能引发顾客忠诚的探讨仍然比较有限。

最早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关系是通过实验方法完成的。Lafferty和Goldsmith利用广告和报纸来控制代言人和企业可信任度,积极的企业可信任度通过企业在环保和慈善方面的贡献来体现,结果显示企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有显著影响(Lafferty & Goldsmith,1999)。之后,Sen和Bhattacharya(2001)研究证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水平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Sen&Bhattacharya,2001)。但这种直接影响将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比如,感知产品质量(周延风,罗文恩和肖文建,2007)、价格水平(常亚平,阎俊和方琪,2008)、公司声誉(谢佩洪和周祖城,2009)和消费者类型(马龙龙,2011)都会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可见,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过程十分复杂,环节众多,直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水平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

虽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但一个品牌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购买其产品一次的消费者数量,而更重要的是那些经常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数量。进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但现有文献中对企业社会责任是否能引发顾客忠诚的探讨仍然比较有限。部分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间接作用于顾客忠诚(Salmons&Bosque,2005)。金立印(2006)的研究也证实了企业社会责任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度和忠诚度。Marin等(2009)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有两条路径影响顾客忠诚:第一,通过提高顾客对公司的正面评价,使顾客有更强的购买意愿,外在则表现为更高的行为忠诚;第二,增强顾客的心理认同感,进而导致更高的态度忠诚(Marin,Rutz&Rubio,2009)。

5现有研究局限及结论

基于消费者响应的视角,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第一,现有大部分研究暗含的假设是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或者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在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对称的。而这一假设应该受到质疑,因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在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不是完全对称的,企业做得好与不好并不等同于利益相关者觉得好与不好,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解读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过程。因此,需要加强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的研究。

第二,现有的研究以探讨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響应为主体。国内学术界虽有一些论述,但基本上是定性分析,而鲜见从消费者角度定量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响应。在西方国家,受其社会背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较强。而我国社会经济近些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公众社会责任意识的差异性也十分显著。所以,针对我国的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内在响应和外在响应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第三,现有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确实会影响顾客购买意向,但影响机制较为复杂。比如,感知产品质量、价格水平、公司声誉和消费者类型都会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因此使直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水平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

第四,现有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响应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一致的研究结论。例如,有些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并不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态度或购买意向,而有些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认知有显著的正性影响;有些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只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而有些研究结论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可以以直接的方式影响消费者的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

第五,学术界对于消费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重点多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和行为上的影响,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使得对于从消费者响应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存在缺陷和不足。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使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行为,并以“顾客至上”为经营理念,全面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我国已有部分企业开始每年定期颁布社会责任报告,表明企业意识到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尽管如此,现在无论是食品行业、纺织行业、化工行业还是酿酒行业,消费者被侵权的事件仍频频发生,并存在一些对法律及顾客导向意识淡薄的企业。可见,与国外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一直处于劣势。因此,要想让国内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去承担社会责任,就需要站在消费者响应视角上来研究国内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和外在响应,这将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开展,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进一步维护消费者权益,从而最终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rown, T. J., Dacin P. A. .The company and the product: corporate associations and consumer product responses[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7, 61(1): 68–84.

[2]C.B. Bhattacharya,Sankar Sen. Doing Better at Doing Good:When, Why, and How Consumers Respond to Corporate Social Initiatives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4(1):9-24.

[3]Creyer, E. H. , W. TRoss. The Influence of Firm Behavior on Purchase Intention: Do Consumers Really Care about Business Ethics ? [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 1997, 14 (6): 421-32.

[4]Drumwright, M. E. Company Advertising with a Social Dimension: The Role of Noneconomic Criteria [J]. Journal of Marketing , 1996, 60 (4): 71-87.

[5]Folkes, V.S., Kamins, M.A..Effects of information about firms-ethical and unethical actions on consumer attitudes[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999, 8(3): 243-259.

[6]Lafferty, B. A. , Goldsmith, R. E. Corporate Credibilitys Role in Consumers Attitude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When a High versus a Low Credibility Endorser Is Used in the Ad-Recipients Access to Attitude-Relevant Information in Memor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44(2):109-116.

[7]Marin L,Rutz S,Rubio A..The role of identity salience in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consumer behavior[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

[8]Melissa A.,Martin. Consumer Responses to Discontinuance of Favorite Products:An Exploratory Study[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2002(29):249-250.

[9]Mohr,L. A., Deborah J.W., Katherine E H..Do Consumers Expect Companies to Be Socially Responsible?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Buying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2001,35(1):45-72.

[10]Mohr, LoisA., Deborah J.,Webb.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ice on Consumer Responses[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2005,39(1):121-147.

[11]Salmones,M M.G.,A.H. Crespo, I. R.Bosqu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loyalty and valuation of servi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5.

[12]Sen,S, C.B. Bhattacharya. Does Doing Good Always Lead to Doing Better? Consumer Reactions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1,38(2):225–243.

[13]Webster,F.E.,Jr..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ly Conscious Consumer[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75,2(4):188–196.

[14]郭紅玲.消费者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消费者调研[J].生态经济,2006(2):73-76.

[15]周延风,罗文恩,肖文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消费者个人特征和价格信号的调节[J].中国工业经济,2007(3).

[16]常亚平,阎俊,方琪.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品价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08(7).

[17]谢佩洪,周祖城.中国背景下CSR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1).

[18]马龙龙.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11(3).

[19]金立印.消费者企业认同感对产品评价及行为意向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6(3):16-21.

欧洁:保险营销人员胜任力研究

作者:徐尉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论文 篇2:

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设计

摘 要:关于中国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的文献表明,以往的文献缺乏对中国本土视角的实证研究,使中国外贸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丧失了话语权,从而导致中国外贸企业蒙受了重大损失。由此,研究者提出了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变量,对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了五个维度,并制定了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设计,包括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忠诚和组织客户信任的实证研究计划。最后,本文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参与到研究中来,并积极提出有见地、有深度的意见。

关键词: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 员工忠诚 组织客户信任

1 研究背景

中国外贸企业需要每年向西方国际公证行以及咨询中介机构缴费3500亿的认证和咨询费用,以取得符合欧洲市场认可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西方贸易组织严格把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权,在此基础上,西方国际公证行频繁的更新审核标准和执行细则,使得中国外贸企业疲以应对,不但每年需要缴纳巨额费用以跨越这道进入西方市场的“绿色屏障”,而且在具体实践中,西方标准的企业社会责任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造成上述后果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学术界忽略了中国本土视角的研究,使得中国外贸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丧失了话语权。

本文试图抛砖引玉,以中国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参考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并结合中国企业实践活动,定义和测量自变量企业社会责任,称之为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并对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在营商中价值体现展开实证研究。

2 研究主题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以中国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实践活动,定义和测量自变量企业社会责任,称之为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并对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展开实证研究。

首要任务是以中国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实践活动,定义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发展出中国本土情景下,可供具体测量的量表。

中国外贸企业由于自身特点,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重大问题,第一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第二是西方组织市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

因此,本文研究设计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第二部分是研究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提高西方组织客户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影响机制研究。

在中国儒家思想理论、工具性利益相关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的研究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以下5个假设。

H1: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忠诚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H2: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的信任有正向显著影响。

H3:在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的信任过程中,产品重要性,市场相关不确定性起正向调节作用。

H4: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客户信任和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客户支持起正向调节作用。

H5:在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的信任的过程中,资讯传递效率起负向显著调节作用。

3 文献回顾

3.1 关于自变量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文献回顾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陈宏辉、张麟、向燕的研究表明,在2000年到2015年间中国学者在CSSCI和SSCI上共发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论文312篇,中文218篇,英文94篇,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包括缺乏本土文化的视角和缺乏本土化的构念及测量方法,期待更多的具有本土文化和中国情景的实证研究成果。 这个研究表明中国学术界以西为尊,没有很好的立足我国本土,最后使得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丧失了话语权。我国研究者有必要重视以本土文化和中国情景的相关实证研究。

有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厉以宁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三方面,一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人才和经验;二是企业需要重视发展的质量;三是企业要关心员工和所在的社区。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肖群忠认为,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我们现代生活和道德建设的意义包括建设和谐社会、弘扬义以为上、积极履行责任、仁义兼行道德兴。

鉴于以上研究成果,笔者结合中国外贸企业实践提出,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1)友善的对待员工,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在经营过程中,遵守高标准的商业道德准则。

(3)给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并尊重客户的权利。

(4)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保护环境的问题。

(5)企业必须提供品质良好的产品。

3.2 关于因变量员工忠诚度和组织客户信任研究的文献回顾

笔者结合中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和营运实践,提出中国企业赖以发展的内外重要两线:员工忠诚度和组织客户信任。员工忠诚度克服外贸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人才易流失的缺点;同时,外贸企业属于国际市场的开拓者,由于地理位置的客观限制,业务发展建立在客户信任的基础上,所以组织客户的信任是中国外贸企业极为重要的生命线。以员工忠诚度和组织客户信任作为研究的因变量,可以很好的代表其對中国外贸企业的价值体现。

有相当多的文献是从“人才流失”的角度去研究员工的忠诚度(徐海东,2006;邱文佳,2010;刘降斌,2013)。湖南大学工管学院的宋安顺和刘桂梅认为,企业员工的忠诚包括情感忠诚、态度忠诚、行为忠诚;姚唐、黄文波和范秀成(2008)将员工忠诚构建成一个二维变量,从态度和行为两个方面测度员工忠诚度。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采用从态度和行为两个方面测度员工忠诚度。

因为本次研究的因变量组织客户忠诚取样是基于西方国家的样本,所以接受学者Zeithaml,Berry和Parasuraman在1996年提出的四个项目的量表。

3.3 关于自变量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因变量员工忠诚度和组织客户信任影响机制研究的文献回顾

王新宇、余明阳和吴开尧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直接正向影响员工企业认同,企业声誉和员工企业认同是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忠诚影响的完全中介变量。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以下结论。

H1: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忠诚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澳大利亚学者Christian Homburg,Marcel Stiel & Torsten Bornemann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客户信任有直接显著影响,产品重要性,市场相关不确定性,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和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的信任有正向显著影响。

H3:在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信任的过程中,产品重要性,市场相关不确定性起正向调节作用。

美国学者Sankar Sen和C.B. Bhattacharya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能正面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CSR支持和消费者CSR信任起正向调节作用;笔者认为,在组织B2B市场里,采购事项最终也要具体落实到个体,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也适用于B2B市场,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4:在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的信任过程中,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客户信任和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客户支持起正向调节作用。

根据信号传统理论,关键信息的传递在客户信任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信息的传递效率起明显的调节作用,有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5:在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的信任过程中,资讯传递效率起负向显著调节作用。

4 方法论

4.1 总体研究概念模型设计

本文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中国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实践活动,定义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发展出可供具体测量的量表。

结合文献回顾,本文定义了以下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的5个维度。

(1)友善的对待员工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在经营过程中,遵守高标准的商业道德准则。

(3)给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并尊重客户的权利。

(4)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保护环境的问题。

(5)企业必须提供品质良好的产品。

每个维度的具体项目设计详情请参考我国学者朱利锋发表的有关于量表发展的单独论文。

每个维度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从1(极度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

数据采集:本次研究设计问卷,在研究者担任董事的外贸公司供应商数据库利抽取外向型生产企业200家,收集数据。

设计采用SPSS进行信度检测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经过旋转成分矩阵分析后得出结果。

本次研究的第二部分研究包括两部分。

A部分是研究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影响机制研究;B部分是研究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提高西方组织客户对中国企业的信任的影响机制研究。

现提出以下五个假设。

H1: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忠诚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H2: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的信任有正向显著影响。

H3:在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的信任的过程中,产品重要性,市场相关不确定性起正向调节作用。

H4: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客户信任和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客户支持起正向调节作用。

H5:在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西方组织客户的信任的过程中,资讯传递效率起负向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的综合模型如图1。

4.2 研究变量设计

A部分研究。自变量为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属于连续变量;因变量为员工忠诚,属于连续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客户视角的变量。测量的量表参考成熟量表,具体请参考我国学者朱利锋单独发表的论文。

B部分研究。自变量为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因变量是组织客户信任;调节变量为产品重要性,市场相关不确定性,资讯传递效率,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客户信任,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客户支持;控制变量为产品质量,物有所值,品牌实力,业务关系持续时间,和代表的个人关系;上述变量都为连续变量。

4.3 数据收集和分析

A部分的研究,结合研究者所在公司的供应商人群,抽取最具代表性的企业10个,每个企业抽取员工代表30个,共计划发放问卷300份。收集数据后,用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果。

B部分的研究,取样较为独特和稀有。结合研究者所在公司的资源,抽取代表性企业100家,发放有关于自变量的问卷;同时,因为所有企业和研究者所在公司有稳定的合作关系,研究者抽取这些企业经过研究者所在公司的业务资料,向起終端西方采购商发放问卷,收集有关于调节变量和因变量:组织客户信任的数据。总共计划收取2元交叉数据100份。

收集数据后,用SPSS进行分析,经过CRONBACH’S ALPHA信度检测,AMOS效度检测后,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作出相关分析系数表和回归分析结果表,并结合simple slope test画出调节作用图,最终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5 结语

笔者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者,也作为中国外贸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在面对中国外贸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话语权丧失,企业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形下,有必要代表外贸业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笔者公开发表研究计划,而不是研究成果,就是希望抛砖引玉,吸引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参与到本研究中来,并对本研究积极提出有见地、有深度的意见。

笔者在总结部分提出总体研究的逻辑作如下概念性描述。

(1)分析丧失CSR话语权的情景中,外贸企业CSR现状包括蒙受巨大损失和CSR落实不到位。

(2)在中国本土情景下,定义和测量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

(3)实证研究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视角的员工忠诚度的组织客户视角的客户信任的影响机制。

(4)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向外贸企业推广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向西方推广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强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信任和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支持。

同时,对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话语权的战略思路做如下概念性描述。

(1)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贴上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的标签,新瓶装旧酒。让世界了解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逐步了解和接受。

(2)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修改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落实的执行细节,逐步渗入中国儒商元素,丰富完善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

(3)正式定义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制定标准,发布正式的与时俱进的执行细节。成立权威审核和认证机构。为中国企业执行中国儒商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程度评定相应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企业的社会责任[J].中国流通经济,2005(7).

[2] 陈宏辉,张麟,向燕.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证研究:中国大陆学者2000~2015年的探索[J].管理学报,2016,13(7).

[3] 宋安顺,刘桂梅.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6(02).

[4] 徐海東.国有保险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和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06(11).

[5] 邱文佳.我国保险行业人才的流失[J].中国市场,2010(10).

[6] 刘降斌,基于调查问卷的黑龙江省寿险营销员流失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金融,2013(1).

[7] 姚唐,黄文波,范秀成.基于组织承诺机制的服务业员工忠诚度研究[J].管理世界,2008(5).

[8] 王新宇,余明阳,吴开尧.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忠诚关系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05).

[9] Christian Homburg, Marcel Stierl,Torsten Borneman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s: How Organizational Customers Account for Supplier Corp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gagement[J]. Journal of Maretking,2013,77(6).

[10] Sankar Sen,Bhattacharya C B Does Doing Good Always Lead to Doing Better? Consumer Reactions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1(2).

作者:朱利锋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论文 篇3:

由白象方便面事件看社会营销观念及其对企业的重要价值

摘  要:近日来,白象方便面因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而一度冲上热搜,并被大众野性消费,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急剧上升。本文以此事件为起因对企业社会营销观念产生背景及内容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价值,以及我国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白象方便面;事件;社会营销观念

一、 社会营销观念产生背景及其内容

市场营销观念是营销决策者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的指导思想,是企业界在一定的营销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营销哲学。作为市场营销观念的一种,社会营销观念的产生有着显著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社会营销观念产生之前,企业营销观念先后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尤其市场营销观念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获利,从而成为企业营销观念的变革。然而一直以来,坚持市场营销观念虽然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但同时也产生大量问题,如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甚至因满足消费者需求(如吸烟)而伤害其自身利益。这种情况到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变得日益严重, 于是来自社会要求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 還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长远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营销观念也因此而产生,即企业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时,要从消费者需要和企业自身条件出发,既满足消费者需要和欲望,同时又符合消费者利益、企业自身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并以此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与责任。

与市场营销观念相比,社会营销观念不仅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获利,还要考虑采取措施保护和增进社会整体利益,即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在满足需求而获利同时还要承担对政府、股东、消费者、员工、社会等相关利益群体的责任,显然这是一种营销理念的进步,是对市场营销观念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二、白象方便面事件及带来的思考

(一)白象方便面简介及事件回顾

白象是我国以方便面为主营业务的河南食品品牌,创建于1989年,原是河南省粮食厅下属的一家连续亏损6年的小食品工厂,后经过系列改革,开始焕发生机。尤其1997年白象方便面以“1元面”定位切入低端市场,通过性价比打动三四线城市低端消费者,在康师傅、统一已经占据我国大半个中高端市场的情况下,白象逐渐扭亏为盈并成为我国方便面市场一个重要品牌。2013年开始,随着外卖以速达好吃的新鲜餐食逐渐成为大众生活方式之一,加之国内消费升级的兴起,方便面在消费者心中地位日渐下降,我国方便面市场开始整体下滑。面对行业衰退的负面影响,白象方便面虽然也采取向高端和多元化转型,但效果一直并不理想,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有限,市场格局也基本稳定在“康师傅”第一,“统一”第二,“今麦郎”第三,“白象”第四的局面,无法更进一步发展。

然而近日来一度淡出大众视野的白象方便面迅速成为焦点,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大幅提升,市场销量也急剧增长。首先是残奥会期间,白象因30.15%的员工是残障人士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销量开始突增,如据数据显示某电商平台白象方便面销量暴涨近200% ,某直播电商里其订单日增幅最高达650%。而在315“老坑酸菜”事件中,白象因坚持品质显然也成为最大受益方,不仅旗舰店销量暴涨、库存被清空,而且多款产品甚至直接显示售罄。在这其中,2021年河南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时,白象食品捐赠500万元,并发起“到白象办公室避雨”“到街头给受困市民发泡面、发水”等援助工作,以及拒绝被日化等往事也再一次被谈起,白象方便面在人们心中好感倍增,也进一步促进了消费者对其野性消费。

(二)白象方便面事件引发的思考

实际上,在白象方便面事件之前,也发生过体育品牌鸿星尔克因郑州遭遇特大暴雨的捐款捐物行为获得全网支持类似事件。类似事件中大众的野性消费,表面上是消费者在消费情绪与消费决策上看似非理性行为,但实则反映出这是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状态的深度关注与强烈渴求,是消费者对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传递助残助弱、回馈社会价值观的企业认可与赞同。

在我国企业传统认知中,消费者会选择更优惠、质量更好的产品进行购买,消费者的消费构成企业销售收入;相对来讲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价值破坏,会增加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和价值,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企业营销观念落后,只以营利为目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变化,我国消费者的参与度、互动性越来越强,其对商品的关注点不再只受限于产品标价以及质量,不再单方面听从厂家宣传,而是通过搜索、观看评论以及与其他消费者沟通等,去充分了解品牌、关注品牌背后企业的环保态度与人文关怀,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更具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产品。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公司价值

爱德曼咨询公司做过一份全球调查,该调查表明85%消费者钟情于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品牌的产品,70%的人愿意多花钱购买这些品牌的产品,55%的人会向家人与朋友推荐这些品牌。这份调查以及我国最近几例典型事件都在告诉我们,随着时代进步与大众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渴望企业完成作为 “社会公民”的角色,人们喜欢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并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在这方面国内外诸多学者都进行过论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坚持社会营销观念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升公众对品牌的评价和对企业正面形象的认知,从而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此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与公司价值方面产生也会对企业产生正向影响。1.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形成一定的广告效应,有助于在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从公司外部获取资源以支持公司生产、运营、产品研发与销售等,进而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2.经过长时间积累,企业对相关利益群体的重视,将会由于员工满意度的提升、社会认同感的增加以及营商环境的改善等,最终提升企业价值。

三、给企业的几点建议

1.提升企业领导认知、转变营销观念,重视价值观营销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革命3.0:从价值到价值观的营销》中认为经过了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1.0时代,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2.0时代,营销3.0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是从价值到价值观营销的时代,它需要企业在精神与价值观方面与消费者进行响应与互動。

随着我国消费者增权意识的崛起,企业及产品等相关信息将变得更加透明,消费者开始无限接近产品真相,其受纯粹广告的影响会也会越来越小,因此企业只有真正做到正心、正念、正行,才能赢得消费者。作为新时代企业,我国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坚持社会营销观念,强调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人的关注,对环境、消费者和社会的贡献,通过正确价值观的输出来获得消费者共鸣。品牌的价值观是企业家初心与追求的折射,显然,只有企业领导提升认知改变观念,企业才能转变营销观念进行价值观营销,企业领导认知的上限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大限。

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从更多层面与维度践行

企业与社会是相依相伴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源泉,因此企业在享受社会赋予的条件与机遇时,也应该回报社会。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国际上一股主流思潮,企业公民一词得到广泛传播,它强调企业不仅是“经济人”,还是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人”,要对利益相关者必须承担包括经济、法律、道德、慈善等在内的多项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来说,承担社会责任不是企业公关的一种手段,而是支撑企业的重要战略要素,承担社会责任也不仅仅是做公益,公益只是企业社会责任框架体系中的一部分。2021年国内某外卖平台通过要求骑手注册成为个体户,以此来规避为骑手缴纳社保,以及某电商品牌前领导宣扬 996 是福报,这些企业行为受到大众批评带来恶劣影响之后,虽然企业也都投入过较大精力参与公益活动,但效果并不见好。由此可见,仅做公益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期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需要从更多层面、更多维度去广泛践行与积极施展。在这方面,白象方便面显然给我国企业上了重要一课。

总结:社会和谐,企业有责,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品牌,企业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中决不能只盯住经济效益,要转变营销观念,把企业的发展融入社会发展之中,主动承担起应承但的社会责任。而承担社会责任就需要企业要真正意义上为消费者、合作伙伴、员工、股东提供价值,解决社会问题,并将此价值观内化为企业文化,并将之实践到企业行为之中。

自企业市场营销行为产生以来,其营销观念就在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权衡与变化。现代企业营销要求企业在这三者之中形成一个稳定关系,那就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获利同时,也要兼顾企业社会责任。白象方便面因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带来大众野性消费,更带来媒体广泛讨论与企业深度思考。由这一事件我们应该看到消费者在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占据更大主动权:只有当消费者更多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企业才会有足够动力承担起自身责任;若消费者忽视企业社会责任,在利润驱动下企业必将减少承担社会责任支出。消费者在企业营销观念转变及社会责任承担中担当了重要的推动者与把门人角色,消费者的意识与行为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吴  芳.浅谈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J].投资与创业,2022(11):223-225.

2.    韩伟伟.社会责任履行、产品竞争力与公司价值[D].2021.

3.    魏宝涛,杨雪,周仕伟,汤晓芳,樊智凡.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做做公益就好?[J]. 国际品牌观察, 2021, (28): 15-16.

4.  甲鲁平,倪文豪.从鸿星尔克事件看新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J]. 现代商业,2021(10):27-29.

作者:赵伟晶

上一篇:人寿保险公司价值管理论文下一篇:残障人士旅游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