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主题教学反思

2024-05-02

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主题教学反思(共8篇)

篇1: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主题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浸润

汉字作为一种语素文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系统,世界上使用寿命最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汉字不仅是人们用以书面交流的工具和符号,更是人类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许慎《说文解字·叙》中的这段话,不仅道出了汉字传承文化的功绩,也道出了汉字超时空的作用。的确,中华民族伟大的过去、屈辱的近代,辉煌的今天和未来,就是用它记录和承载的。因而,汉字本身既是字符,也是一种文化符号。

《语文课程标准(2011 修订版)》(以下简称《课标》)前言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内涵的渗透与传承,不仅能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内驱力,且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交融”。

一、察其史,感悟祖先智慧

汉字以象形为根基,进而发展为以形声为主的方块字。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造字智慧,亦体现出汉字构形与汉字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古老的汉字是汉文化的主要载体,几乎每个汉字都能绘出一幅历史文化图。透过汉字,可以看到汉民族悠久的文化特征,了解某些事物的变迁,看到字本身蕴含着民族物质文化、民族社会制度文化、民族思想文化等极为丰富的文化因素。很多汉字堪称民族、社会、制度、文化的活化石,反映出我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结构、风尚习俗等方面特点。

以“姓”字为例,其实,字本身就已指示出“姓”字最初是母系社会的产物——从女从生,生亦声。人有姓,而姓从母。“姬”、“姜”、“姚”等姓氏同为“姓”就是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明证。而“郑”、“邹”、“郎”等姓氏字中,“阝”(即“邑”)是其先祖封地的名称,后为姓氏;“陈”、“陆”、“陶”等姓氏字中,“阝”(即“阜”)表示高地,是其先祖居住地势的真实写照。它们或反映出我国古代“分封建制”的社会组织特点,或反映出先民为避水患择高地而居的生存智慧。这样教学,学生在学习这些姓氏字或书写自己姓名的时候,就不再仅仅把它看作一个“代号”,而是看成一枚代代相传的徽章,一面生生不息、奋斗不已的旗帜,对它充满崇敬之情。

二、溯其源,加深阅读理解

汉字历史悠久,汉字的演变浸润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汉字的文化内涵并非一味展现在字面上。随着汉字的演变与简化,许多信息逐渐被遮蔽或丢失了,适当的溯源,说文解字,能更好地让学生领会汉字特有的灵性与价值,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同时,体会中国文化深邃、广博,提高对汉字文化作用的认识。

譬如《天路》(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教材)一文中,“2006 年 7 月 1 日,横贯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对“横贯”一词,若只是简单地查字典或换词理解其意“这头接那头,接连不断”,便失却了汉字文化传承的良机。教师可板画“贯”字的古文字形,学生看甲骨文字形便可很直观地看出像是一根棍子穿过物体,金文似一根绳子穿起两个物件。同时,教师简洁地补充:绳子穿起的是“贝”,它在古时常作为交易的货币使用,也作为高档的装饰品。“贯”字本义就是穿贝(钱)的绳索。由“线穿钱贝”又引申作动词,如贯穿、贯通。由此,学生对“贯”已有了更加具体可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可结合青藏铁路示意图,演示青藏铁路将青藏高原上一座座城镇“穿”在一起的样子。如此,学生不仅真正理解了“横贯”一词的意思,也不仅体会到青藏铁路的雄伟气势、铁路修筑者的艰辛、伟大,还领悟了汉字文化。

在《人生的开关》(上海二期课改五年级新教材)一文中,作者感慨道:“我吃了一惊:幸好当初没有听信大毛的蛊惑,不然的话,我此后的人生道路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蛊”是会意字,甲骨文作,小篆作,从蟲,从皿,三虫相叠,“三”在汉语中常虚指多,由字形可知:表示器皿中有许多虫子。先民已将“蛊术”这一害人术的主要产生过程形象地记录在文字中了——传说中制造毒蛊的方法,一是将蛇、蝎等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放进同一器皿,另一种说法是将同一种类的许多毒虫放入同一器皿中,使之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趁人不备将蛊或有关的蛊毒放在食物中加害于人的行为是恶毒的。人一旦中了蛊毒,解毒不及时,就有生命危险。

上海的卢雷老师在教学中就紧紧抓住了“蛊”字。他帮助学生理解“蛊”字的本义,又意味深长地说:“留下最毒的一个为‘蛊’!毒啊!惑的是你的心!”紧接着他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中大毛如何“蛊惑”作者,并展开想象、口头表达:如果“听信蛊惑”会怎样?“我”此后的人生道路会是什么样子?结合对重点词句的深入体会,使学生感悟到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必须慎重把握,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嵌故事,体验文化深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文描写盘古倒下后,“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在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四极”或是被忽视不提,或是被解释为“四个方向”。查“极”的本义是指房屋的最高处,也叫“脊檩”。而“四极”则是古代神话故事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意为“四根擎天柱”。这与古人的认识有关——古时候,人们想象大地有四个角,各有一根柱子支撑着天穹。《淮南子·览冥篇》就写道:“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看,“断鳌足以立四极”——斩断鳌的四足来做擎天柱,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阅读教学中,在教师津津有味地绘声绘色讲述相关故事之后,学生们明白了“四极”的真正含义,再读文句,“四极”在他们的脑海中便不只是一个词,而是再造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不仅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且能更深刻地领略到神话传说的魅力。而这,正是汉字文化所传递的。

四、摹其形,感受汉字美感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课标》中就有关于此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要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更要求“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课标》明确要求每天的语文课安排 10分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字。

古人造字通过“仰观俯察”,凭着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认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力求如画如塑地表现出来,因而汉字能“视而可识,察而见义”。如甲骨文“看”字恰似抬手举目张望的情景,“走”酷似大幅度摆动双臂前行,“飞”则使人如见鸟之双翼在不停扇动„„一个个汉字静中寓动、惟妙惟肖,印证着“汉字的形体效应是汉字独有的文化现象”。在指导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察字形,能使学生从汉字的形象、美观,领略到汉字独具的审美感受和文化魅力。因为汉字与绘画同源,汉字的本身就具有高雅的形体之美,方块汉字结构给人以稳固实在之感,其对称美、平衡美、曲线美、错综美,更能引发无限的想象。指导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让学生浸染在汉字的文化中,让汉字文化走进学生心中。

以指导“虎”字书写为例。字形表现的就是一头威严的百兽之王,正雄踞高岗、仰首观望。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体会字的构形沉稳中尽展“君临天下”之势,尤其字的最后一笔是抽象化的虎尾,刚猛有力。书写时须大气舒展并注意笔画的气势,才能显出神韵。再比如“雁”字的楷书是会意兼形声字,从隹从亻从厂,“隹”是鸟,“亻”指大雁飞行时排成的“人”字形;“厂”(hǎn,岩崖)兼表声,表示雁在旅途中常夜宿岩崖下。为指导学生将字形写正确,教学“雁”字时,教师可以展示“隹”的金文字形“ ”,引导学生观察:字像一只突出了鸟头、尖喙和翅膀的鸟,“隹”就是鸟的象形,其四横就是鸟翅的翎毛,一笔也不能少。为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教师可以抓住字的关键笔画如“亻”的“竖”进行点拨,再通过形象的比拟,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写,这就将汉字书写的指导真正落到点子上了。

五、品其用,启迪写作灵性

六年级下册选编了朱自清先生的美文《匆匆》,文章具体而形象地描述了日子来去的匆匆,并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值得一读再读:“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短短两句话使用了 9 个有“三点水”的汉字!从“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流有关。教学中可让学生圈画出“溜、滴、流、涔涔、泪潸潸”,并择其一二深入品赏。譬如“滴”,从字形便可联想到水滴的形状和大小。尝试换用“淌”、“落”、“掉”等词读一读,比较之,再联系文句描绘的画面,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能使学生从中更进一步体会到时间悄然流逝,如水难收。

在阅读与赏析中,汉字蕴藏的文化信息得以发掘、体味,美得以强化、深化,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走向深刻,而“炼字”、“炼句”之优良文化传统也在学生心田扎根、萌芽、滋长。当学生读《望天门山》,能探出“回”之动态与壮美;读《泊船瓜洲》,能品出“绿”之妙、“还”之意;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能觉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描绘出花之繁盛、娇艳„„学生的写作灵性得以启迪,能力亦得以发展。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以文化在学生心灵播撒光明的种子,才可能使之尚美、求真。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课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时空。教学中注重发掘汉字的文化底蕴,将之适切地融进教学之中,将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并引导学生永葆美好的赤子之心。

篇2: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主题教学反思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 中国与世界各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我国体育事业也日益强大, 参加各种体育赛事的人数逐年增加, 体育早已超越了竞技的范畴, 成为系统的交往行为与独特的文化传播盛事。有交往就需要进行交流或沟通, 优秀运动员在进行体育竞技交流时, 必然会同来自不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虽然他们掌握了一些基础语言知识, 但在真正的语境下, 他们往往辞不达意, 或者失误频频, 他们在交际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水平和他们真正的语言基础极不相符。这种语言交际中的尴尬和障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习者 (优秀运动员) 对于目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缺乏。这种缺失不仅体现在他们对母语———汉语的掌握上, 更体现在国际通用语———英语的语言能力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 运动员的言谈不仅代表个人, 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素质和形象, 他们的对外交往能力既要立足于本族文化, 也要体现其国际性的一面。因此, 如何从文化角度帮助优秀运动员减少语言交际障碍成为运动员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克拉姆契 (Claire Kramsch) 教授在其著作《语言与文化》[1]中提出语言能够表达、体现文化现实。也就是说语言能反应社会文化现状, 语言的存在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 二者密不可分。因而, 语言教学必然涉及该语言存在的社会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的外国文化涌入, 国内兴起了“外语热”。学习语言的热潮势必带来相应的文化风潮。同时, 我国的外语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外语学习可以结合所在国家的日常生活来进行, 外语学习可以既学语言又学文化[2]。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引入我国, 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理解了不同的文化, 才能更好地进行交际。胡文仲教授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一文中提到拉多、瑞福思等教学法家都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应该作不同的文化对比[3]。但在外语文化教学兴盛的同时, 我国语言教育依然存在着重视外语轻视母语的倾向, 外语教育中母语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小[4]。大学生作文错字连篇、文理不通的现象比比皆是, 甚至出现贬低本国文化、抬高外国文化的“崇洋媚外”现象。20世纪90年代, “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语言教学界热词。随后,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提出要学习者在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基础上, 应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 语言能力最多占百分之四十, 更主要的是对整个文化背景的熟悉程度和认可程度[5]。换句话说, 现阶段外语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此, 胡教授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涵盖教学内容, 也涵盖教学方法[6]”。

综上, 新时期的外语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教学, 只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在跨文化交际学的影响下, 现阶段外语教学超越了文化知识层面的教学, 进而注重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将从文化教学入手, 基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两方面阐述“文化浸润”在优秀运动员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以期减少优秀运动员的语言交流障碍, 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增加文化理解。

2“文化浸润”教学目标及内容

在现行体制下, 我国优秀运动员从选材开始到早期训练、正规训练, 配套成龙, 几乎整个训练过程都脱离正常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学习—训练矛盾尖锐。“回炉”再学, 又造成运动员学生“力不从心”和高校“勉为其难”。举国体制下, 优秀运动员的主要任务在于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 而这很大程度体现在他们的体能、体育技能方面, 而不是主要表现在与对手的沟通、与观众的沟通等方面。同时, 由于平时训练时间长、强度大, 运动员学生与正规高校的学生相比不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语言学习中, 半封闭甚至全封闭的训练生活决定了运动员的英语学习时间少, 语言基础弱;但是, 他们不只是出现在竞技场上, 还常常要面对媒体、面对爱好运动的人民群众, 优秀运动员的人际沟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7]。他们渴望能够得体、有效地与外界沟通。通过调查问卷及运动员、教练员访谈, 可了解到运动员学习英语的愿望强烈。其中“参加国际比赛与他人口头交流”和“提高自身素质”是优秀运动员最主要的学习目的[8]。这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五要素”目标相吻合。同时, 优秀运动员大多生性活泼, 与人沟通的愿望强烈, 本身并不缺乏英语学习动力。因此, 根据优秀运动员自身特点,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导, 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为重中之重。

结合新时期外语教学的趋向, “文化浸润”教学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中外价值观与宗教信仰;2、中外行为方式与处世之道;3、中外语言交际。在教授英语文化的同时, 也注意对照本族文化。通过访谈优秀运动员及部分教练员, 结合教材内容, 可对三个教学总目标作细化处理, 如:《运动员英语 (一级) 》中Unit 2 Meetings and Greetings (见面与问候) 和Unit3 Introducing People (介绍他人) 的教学目标也包括中外称谓语、恭维语对比;又如:《新视野读写教程1》中Unit 8 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交际中的身体语言) 的教学目标也包括中外体态语、中外体距与体触行为的对比。总之, “文化浸润”教学目标及内容以语言技能培养为基础, 关注中外文化差异, 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能减少优秀运动员的语言交流障碍, 增进他们对本国及外国文化的理解。

3“文化浸润”教学方法

面对优秀运动员的教育背景和既定的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教师理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文化教学是一项极其艰辛又漫长的任务, 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也非一日之功, 不是简单地在教学中增加异域文化的知识传授就能解决问题。文化学习本身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习者的认知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优秀运动员因为训练时间长, 竞训任务和压力都很大, 文化课的时间比较有限;与正常院校学生相比, 优秀运动员文化积淀的修炼更是任重道远。结合优秀运动员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文化教学方法较为合适:

3.1 中外文化对比的个案研究 (case study)

胡文仲教授在多篇论著中都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应该作不同的文化对比的重要性,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对比性原则[9]”十分必要, 这有利于学习者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由此可见, “文化浸润”教学方法首要关注中外文化对比, 在此基础上的个案研究能激励优秀运动员结合自身经历感受文化, 引起思考, 参与讨论。例如, 《运动员英语 (二级) 》Unit1 Food and Drinks (食物与饮料) 提供了快餐店、西餐店及在家里就餐的对话, 围绕不同场合的就餐用语及文化习俗都有不同。在学习对话语言表达的基础上, 教师播放BBC英语教学频道Must Haves, Must Dos系列Table Manners (餐桌礼节) 短片, 可提出四个问题由学生讨论:

(1) What do you think of Lee’s table manners in the video?

(2)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dinner and Western dinner? (Dinner procedure, table manners or etiquette etc.)

(3) What’s the favorite food of Chinese, Vietnamese (or some other Asian countries) , British and Canadians?

(4) What do you suggest when one of your teammates wants to invite a foreign athlete or coach for dinner or foreign teammates want to invite you?

3.2 文化展示板 (cultural presenting board)

我们目前的外语教学相对于第二语言教学, 最大的差异或者说劣势在于缺乏外语的语言环境。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语言文化氛围, 有利于学习者进一步投身语言学习, 增进文化理解。具体来说, 可以采用文化展示板的方式, 即鼓励学生利用各种素材 (如:照片、图片、入场券、纪念品、报纸等) 制作相关文化话题的展示板。例如, 《新视野读写教程1》中Unit 6 Celebration of Holidays (节庆) 谈到新年和圣诞节, 可引导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 (Brainstorming) 准备节日素材, 设计文化展示板。根据优秀运动员不同专项分组, 也可依据相同兴趣分组制作展示板。在展示板完成后每组可推选一位同学进行演示 (presentation) , 其他组员补充、讨论。演示或描述展示板过程可参考雅思口语考试话题卡模式, 即根据展示板素材提出关键问题提纲, 通过回答问题描述文化话题。问题提纲参考样例如下:

(1) When is Chinese New Year or Westerner New Year celebrated?

(2) What activities are involved in New Year and Christmas (or other holidays students prefer) ?

(3) What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about the festival you choose to present?

3.3 作业设计及解决问题 (assignment&prob-lem-solving)

对博大精深的文化问题, 仅有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对此, 课后作业及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换句话说, 教师宜通过作业设计及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或有时候根据运动员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语言交际问题进行作业设计, 使之更加贴近生活, 更具有实战性。例如, 就上文提到的“食物与饮料”话题, 在作业设计及解决问题方面可作如下处理:

(1) 教师可布置“帮助美国教练/队员设计请客菜单”的作业, 要求学生制作菜单。

(2) 或者摘录相关网站或书籍阅读话题文章, 如选取《中国日报》英语点津栏目文章或新概念英语阅读手册中的片段阅读。要求学生作学习笔记, 归纳西方就餐及请客注意事项, 让他们能进一步了解西方饮食习惯。

(3) 或者选播中国留学生制作的网络节目“老美你怎么看”系列, 让学生了解中国饮食在老外眼中的形象, 学会如何用英文描述、评价不同食物的味道。

(4) 或者要求学生分组制作英文版“学院周边美食指南”, 绘制美食地图。

3.4 观摩及模仿 (observation&imitation)

在互联网资源极其丰富、便利的今天, 与文字资料相比, 各种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源能给学生更直接的视觉、听觉冲击。文化由此变得鲜活起来, 给学生更贴近英语国家文化的体验。可推荐或组织学生观看包含文化差异内容的纪录片、电视节目及电影等。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电视节目“洋话连篇”、“走遍美国”等, 访谈节目“艾伦秀”、“黄西脱口秀”、“欧普拉脱口秀”等, 电影《喜福会》、《融入美利坚》等。例如, 《新视野读写教程1》Unit5 I Love This Game (我热爱这项运动) 中, 可节选运动员感兴趣的中外体育明星 (李娜, 姚明, Michael Jordan, Kobe Bryant) 电视采访及访谈片段, 观摩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夺冠的心路历程。也可选取部分比赛视频 (3分钟以内为佳) , 由学生模仿解说。或者选择难度适当的国外健身节目, 学习教练口令, 给原节目配音。也可开展模仿秀比赛, 激励学生参与。

通过课题实验班级的授课实践及学期结束对优秀运动员的访谈表明, 个案研究比较受运动员学生欢迎。其余三种教学法中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明显感觉自己对中外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对比实验前, 他们的文化认知有了显著变化。也更能理解电视节目及电影中出现的文化冲突现象。同时, 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 尤其在任务布置时要注意明确目标, 不宜用笼统的语言描述任务。而应将任务转化为更为清晰的作业大纲, 如果提供作业样例则任务完成效果更佳。

4 结语

“文化浸润”式教学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 对优秀运动员英语教学目标、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造, 在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增进文化理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文化学习本身是一种抽象习得的过程, 如何对实验成效进行具体评价考核还存在困难。同时, 英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授课, 会受到诸多因素 (如:教师、学习者、教材及考核评价等) 的影响和制约。在文化教学中, 除了以上几个因素, 还涉及学习环境因素。由于当前条件的限制, 比如教师总数中直接接触异国文化的比重较小, 深入了解中外体育文化的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 如何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 编撰适用的文化教材, 创建英语文化学习环境, 从软件和硬件上改进优秀运动员英语教学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 (英文)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3]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 (4) .

[4]杨自俭.“再谈‘两张皮’问题”张后尘主编.来自首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的报告[C].商务印书馆, 2002.

[5]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 2009.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 2013 (6) .

[7]冯素琴.运动员语言技能培养的三个问题[J].校园心理, 2012 (1) .

[8]田慧, 等.中国优秀运动员英语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 2005 (2) .

篇3:略谈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浸润

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演绎了古老而悠长的民族历史,其圣人之道传承千古,享誉世界,作为子孙后代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没有理由不去用古圣先贤的经典理论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个人修养。由此可见,文化史教学对学生、对民族、对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也是历史教学不可轻视的重要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文化内涵,是我们改变传统历史教学观念、转变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一、丰富课堂内涵,强化道德教育

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给学生展现一幅完整的历史画面,梳理一条系统的历史线索,却使教学显得生硬死板。教师如果能以自己丰富的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浸润和浇灌历史课堂,将会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初中阶段(13~15岁)是人的社会情感萌动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是矫正学生思想、端正学生品行的最佳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客观地发挥历史学科特有的人文教育功能进行教学。历史教学艺术就是要将活的感情和思想注入到死的知识中,让历史“复活”。因此,教师必须挖掘历史深处的文化内涵,将其与历史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用古人的思想、传统的文化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现“落实德育为先,突出德育教育的时代特征”的新课程的修订原则。

二、转变陈腐观念,提升教师品位

初中历史课本在编排时主要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点,着重强调社会形态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思想发展、科技成就、文史著作等文化现象只是一提而过,并未将文化真正纳入教学的范畴。在课标及考纲中,文化总是作为弱势环节呈现给学生。正如冯天瑜先生认为,“我国解放后的史学一度成为单纯的政治史,一方面是‘重政务,轻文化’的传统史学影响的结果”。课程编排的这一缺陷给教师在渗透文化史教学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为文化史的教学作出努力。

古人认为,人性的高雅与否直接体现在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方面。基于此,传统中国才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才有“文明之邦”与“蛮夷之地”之别。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品行习惯的践行者,其素养和品位直接体现在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观念文化之中。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勤于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三、发扬民族传统,适应时代要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华夏民族栖身于黄河流域,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和谐的环境孕育了古老而优秀的中华文明。正如近代学者杨度所言:“中华之名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文化与史实并非决然断裂的,一部文化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自我塑造、自我保持、自我更新的过程。文化深深扎根于史实之中,而历史事件、铭文器物便充当了文化的记录者。发扬传统文化必须把民族精神与历史史实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构成有机组成的生命体。

人文社会学科的历史学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社会价值。历史课程虽然具有很强的过去性,文化虽然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但是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皆具有很丰富的现代意义。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必须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确,我们无法割裂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的原则,进而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

四、克服功利观念,塑造美好心灵

随着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西方资产阶级逐渐构架起了自己的文化体系。资产阶级对人性毫无节制的张扬、对金钱毫无节制的追求、对科技毫无节制的崇拜、对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对人类的和谐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对殖民地的需求空前剧增,一战、二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丧亲之痛。面对此种状况,中国儒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怀德,小人怀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便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中学历史课堂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时,不仅是在重塑学生的心灵,而且是在前人足迹的基础上逐步摸索我们的走向,逐步寻觅古人给我们所昭示的方向。

篇4: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主题教学反思

一、针对式回顾反思,让经验与知识融合

客观的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通过学习能获得的是一种个体对于数学的认知结构,有效的建构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的经验获得和经验使用的活动。回顾反思, 是经验获得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针对式回顾反思,是指结合课时教学目标,设置针对性问题,帮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反思策略的本质,在积淀活动经验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一课,教材呈现的例题是 :

例题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下面的回顾反思 :

师 :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列表、画图求出答案,还是直接列式计算都是先求的什么?

生 :都是先求出“第二天摘了多少个”。

师 :根据哪两个条件想的?

生 :根据“第一天摘了30个”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

师 :然后根据哪两个条件再求出什么?

生 :根据“第二天摘了35个”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求出 “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师 :你能把这个思考过程完整的说一说吗?

先同桌互相说,再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 :

师 :像这样,从已知条件出发,想出由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并最终与所需解决的问题建立起联系,这种由因导果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板书课题)

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是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在策略体系中属于基本策略,偏向于程序性的知识,学生之前没有正式接触过。这里先把不同解决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和特点, 让学习的策略得以明朗化。再针对策略运用的起点提出问题“根据哪两个条件想的”,为策略的形成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同伴合作叙述解题思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策略运用的方法和步骤。这样的回顾反思,让经验的积淀与知识的习得得以较好的融合。

三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思考)》一课,教材呈现的例题是 :

例题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下面的回顾反思 :

师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 :都是从问题想起的。

生2 :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是用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

生3 :都是先算“用去多少元”。

师 :第二个问题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 “用去多少元”的?你能完整地说一说思考过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 :

师 :像这样,从所求问题出发,先找到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条件,再执果索因、逐步推理,直到所需的条件都能从原题中找到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板书课题)

初步掌握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也属于基本策略,在运用时也有一些程序性知识。这里先通过对不同问题解答过程的比较,归纳出它们在思考方法层面的内在一致性,从而形成对解决问题策略较为理性的认识。再让学生独立叙述解题思路,并结合树状图形象呈现该策略的运用过程,进一步巩固认识。学生在回顾反思中借助已有的经验,深化了对策略基本特点的理解。

二、开放式回顾反思,让经验与技能沟通

在数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活动经验,并将其恰当使用,是提高学生认识数学对象、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回顾反思是一种独特的数学活动,在帮助学生积淀经验中发挥这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开放式回顾反思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具有多向度、宽空间、深层次的特点。教材中回顾反思环节的设计一般都是开放式的,这种回顾反思可以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积淀活动经验的同时促进技能的形成。

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一课, 教材呈现的例题是 :

例题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下面的回顾反思 :

师 :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1 :列举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生2 :列举时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生3 :对列举的结果要进行分析、比较, 直到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有序、不重复、 不遗漏。

师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课件演示,并追问 :分别是怎样列举的?

师 :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好处?

生1 :思考起来比较清晰、有条理。

生2 :可以让我们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列举是一种常用策略,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这里借助开放式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回顾反思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提高对策略的运用意识。同时,适时追问“是怎样列举的”、“列举时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在价值体验中强化了策略的运用技能。这样的回顾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列举的能力,积淀了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一课, 教材呈现的例题是 :

例题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下面的回顾反思 :

师 :解决刚才的问题,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生1 :我用的是画图策略……

生2 :我用的是转化策略……

生3 :我用的是假设策略……

师 :展示了这么多策略,你有什么体会?

生 :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

师 :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策略多。(出示书中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答后边展示,边说说用的什么策略?这种策略有什么好处?

师 :以后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 :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应该具备一项的技能。 本节课是教材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这里先让学生聚焦选择的策略, 梳理每种策略的运用过程。再借助开放式的问题,凸显策略是可以选择的。最后通过竞赛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每种策略的价值。这样的回顾反思, 有利于学生体会策略的多样性,积淀选择并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启发式回顾反思,让经验与思想碰撞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是 :积淀形成的思维模式。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不仅仅是会各种各样的解法,而且需要体会不同解法的联系,需要洞察问题的实质,建立特殊例子和一般规律之间的丰富联系,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有意义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启发式回顾反思,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寻找解决问题过程中规律性的知识,将数学思想渗透蕴涵于教学内容之中,在积淀活动经验的同时感悟数学思想。

四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一课,教材呈现的例题是 :

例题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下面的回顾反思 :

师 :比一比,例题中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 :一个是求总时间,一个是求总数量。

师 :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 :相同的是都要先算水位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不同的是第二步计算方法不一样。

师 :为什么都要先算这个数量?

生 :因为水位每小时下降的速度不变。

师 :你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 :找到题目中的不变量。

师 :是的,抓住不变量就抓住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抓住不变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我们可以利用它去解决很多问题。

本节课主要教学归一问题,归一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实际问题内容体系中重要的实际问题之一。这类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比较典型,解题思路简明、易懂。因此,这里侧重于引导学生经历从变化中寻求不变的过程,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并揭示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就显得水到渠成。经过这样的回顾反思,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学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提取初步形成的思维模式,让经验与思想再次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 教材呈现的例题是 :

例题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下面的回顾反思 :

师 :刚才解决例题时,想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帮助了我们?

生 :画线段图。

师 :画图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好处?

生 :可以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

师 :回忆一下,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师 :画图的策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势。(出示课件,介绍“数形结合”)

师 :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生 :解决复杂的、抽象的问题时,可以数形结合。

师 :是的,数形结合是常用的思想方法, 可以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认为 :是不是创新型人才不仅取决于这个人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思维方法,而这个思维方法, 需要对学科思想方法的感悟,需要积淀学科思维活动经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有接触。 因此,教师进行适当启发,学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里先引导学生思考画图策略的价值,感悟通过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初步渗透了数形结合。接着启发学生回顾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为思想方法的揭示提供了大量的直观素材。最后以介绍数学文化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形结合。经过这样的回顾反思,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积淀了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经验。

篇5: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主题教学反思

关键词:单元主题;生活化;智障教学

【中图分类号】G760

一、引言:

“单元教学法是由比利时儿童教育家德可乐利最早提出并实施的。所谓“单元”是指成为一个组织体系的教学计划,包括目标、活动、取材,而至实践,巩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而且可以应用于生活中,无论知识和技巧都结合在一起,加强科目的连贯性和学习意义。”但现行的培智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课程门类偏多、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缺少各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联系;课程内容偏难,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适应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编排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等诸多弊端。针对智障学生自身的特点,特教学界提出了单元主题教学。

二、实施过程

单元主题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考虑学生现状——采用恰当的量表测量——分析——确定每个月的单元主题——再确定每周、每天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教案——实施——反思。

(一)初评学生

培智一班的学生共7名,两名女生,五名男生,年龄在7——11岁之间。经过评量,A组有一定的生活常识,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习态度积极,并且会认读简单字词,有一定的书写能力;B组生活常识较差,能认读比较简单的字词,如:大、小、天、水、火等,书写能力较差;C组基础知识水平差,不能认读简单字词,不会书写。

(二)拟定学期、月、周学科计划

智障儿童群体是一个大差异群体,其个体间存在着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个体自身各种能力发展也非常不平衡,而他们又是一个班级。因此在制定目标计划是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化差异、统整行以及生活化原则。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水平,再结合学生现需要以及未来需要的能力先制定出班级学期学科教学计划。此教学计划主要以生活适应课为主先制定出学月单元主题,如本学期中3月为认识自我-我的身体、4月为情绪情感-我的表情、5月为集体生活-清洁、6月为个人生活-整理。

(三)制定教案

一堂优质课的产生,有了教学计划是不够了,还需要教师制定出详细的教案。教案,全名为教学方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那主题单元的教案则是要依靠我们的主题单元计划、学生情况以及各种资源。而在制定教案的时候,教师还应特别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差异,通过目标的分成,提问的有的放矢来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实施教学

课堂是一门艺术。对智障孩子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教学。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我们制作的主题单元主要是以生活适应课为主,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是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用到、接触到的。如:我们在讲认识五官的时候,并不是单纯将五官,而是围绕做眼保健操、擦鼻涕、背书包、喝水等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来进行语文教学,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的。那么我们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也要特别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恰当。针对一年级的教学,教师语言要儿童化,内容不要多,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起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三、反思

(一)主题单元教学的优点

1.主题单元是生活化的教学

主题单元的计划制定是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以学生现在或者未来需要的生活能力为依据的,在主题单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则是以生活化的教学为主,主张让学生在做中学,主题体验式教学,生态性教学。这样,让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从开始就与学生的社会相联系,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社会集体中。

2.主题单元的全面性

在普通的教材中,我们发现,它总是只适应某一部分学生,对另一部学生却无法开展。而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差距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总是有一部分人没有办法进入到教师的教学中。而主题单元从开始的计划制定以及后来的实施,都是建立到具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上,因此,学生在主题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收获会更大。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分成,目标分层,也让教师的教学更加明确。

(二)疑惑

1.主题单元的计划制定是否应有课程标准

不管是国家课程的编写还是校本课程的编写,都需要一个课程标准。在开始的主题单元编写中,主要依靠教师对学生的熟悉,依靠教师自身的经验来制定主题单元的。在实施过后发现首先这样的编写没有系统,经不起推敲,只有平面的延伸,而没有纵向的深入。

2.主题单元制定的资源收集

在实施了一年多的主题单元后,教师发现这些主题单元看起来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但是在实施过程总觉得不符合学生的特点。智障孩子的特点就是差异性大,那么在进行主题教学时,往往不是对有的同学太难,就是对有的同学太易。这样教学的目标就没有达到,也没有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如:在单元主题认识自我——我的脸中,生活适应课也许适应低段的身心特点,但是在生活语文上却出现的难度大。我认为主题单元的制定我们也应该借助普通教材。而在主题单元的制定中是否我们必须要学科整合呢?

四、小结

单元式主题教学尊重了原有学科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并能将学生急需的生活内容纳入教学中,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学真正地做到了为生活服务,力促学生的生活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与难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选择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其次要求在教学中不断地评估,调整内容以适合学生的需求;最后,在教学中还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在传承中积淀厚重的校园文化

我校集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 这些孩子由于跟随父母从各自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 由于成长的经历和接受教育的环境与城市里的孩子所经历的完全不同, 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 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言语交流、外表打扮等。城市里的孩子会用略显“高傲”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从一开始他们就很难真正融入到一起。与此同时, 外来务工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 工作也很艰辛, 他们或许只会顾及到孩子的吃穿用, 而无心去顾及孩子的学习问题, 当然也就不会主动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我想这种忽视并不全是父母的责任, 毕竟他们受到了诸多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文化水平、生活压力、收入情况、住房条件, 等等。而学校方面, 必须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足够重视, 要解决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 必须依靠校园文化去激活。

我们追求的苏式校园应该是朴素、清丽、典雅和大气。朴素, 是指它可以没有华丽的外表, 清丽, 是指它一年四季都拥有醉人的绿色;典雅, 是指它韵味悠长, 精致雅观;大气, 是它必须具备的大家风范, 气度不凡。这样的校园, 奔涌着生命的活力, 这种活力扣击着心灵, 它会使人感动、兴奋、激越、升腾, 它能教人求真、向善、爱美, 犹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漫步其中, 师生的脸上会洋溢着快乐的欢笑, 从内心迸发出阳光与活力。

以吴文化育人, 在思想上, 坚持以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生命, 尊重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渴望。在行动上, 强调师生之间通过互动提升, 主动获得生命的共同生长。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以生命欣赏生命, 以心灵开启心灵, 于是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单向传递接受的过程, 而是双方相互启发、互动共生的过程, 是共识逐步获得和扩大的过程, 也是鲜活生命因此而不断自由生长的过程。在文化熏陶下, 师生的脉搏一起律动的感觉一定很美。这就是被全校师生认同的, 一种可感受到的氛围, 一种群体固化的行为表现, 这就是我们的校园文化。

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终身性的, 我们应该在学生年少时期充分地舒展他们的精神和心智, 提高他们对世界的敏感性, 从而给人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基础。在人生历程中, 一种兴趣的绵延, 一种韧性的坚持, 很显然只有来自年少时期就奠定下的强烈的兴趣及由此而形成的习惯。学校通过桃花坞木刻文化中人物、故事、习俗等校本课程资源, 对孩子德行涵养方面培养, 如意志的磨炼, 做事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最关键的是外来务工子女对当地文化融合的认同感。另外, 通过对健在的民间老艺人的调查和走访, 与博物馆合作搭建平台让孩子感受游客的旅游体验, 为当地文化保护存一点热情和责任, 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信和成功感, 由此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丰富, 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感受到点滴的幸福, 形成一种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是孩子一辈子受用的。

因此, 我们力求在最为贴近校园文化与特色的校本教材中开拓创新, 融入时代精神, 在趣味性、可读性的基础上, 进行潜意识的社会价值取向塑造, 尽力克服创新初期的生硬、粗糙与不足, 形成一个传统创新, 传统再创造的长期逐累过程, 力求将叶圣陶教育理念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渗透进课堂。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研制了木刻绘本“桃娃礼仪”课程, 问好礼、集会礼、课间礼、两操礼、用餐礼、课堂礼、放学礼, 以朗朗上口的儿童化口令, 将好习惯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要求。譬如上下楼梯, 抢道抢行固然要不得, 即便在身后急促地“快走快点”也不宜发出, 因为这足以扰动人家的心思, 妨碍人家的行动, 造成摔倒摔伤的情况, 需要反复训练促成, 直到每一个孩子都明白此理养成此行, 最后内化为个人素养, 每一次上下楼梯都懂得相互等待和谦让了, 才认为拥有了“谦让”的习惯。我们坚信无论怎样好的行为, 如果只表演一两回, 而不能终身以之, 那是扮戏;都必须化为习惯, 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好习惯越多, 能力会越强。

此外, 学校绝不能教学生做有名无实的事情。我们创办了木刻传习所, 规划了《桃花坞记》等校本教材, 如果在一阵高兴之后, 传习所里蔓草丛生, 蛛网处处, 校本教材四处散落, 再也没有下文, 这就是有名无实。做这种有名无实的事比不做还要糟糕, 如果学生习惯了, 终其一生, 无论做什么事总是这样有名无实。所以, 做就必须要认真扎实去做, 脚踏实地, 必须名副其实。

篇7:积淀文化·有序教学·自主写作

那么普通高中作文教学形成这种情况的根源是什么呢?

笔者以为,首先是学生远离阅读,文学积淀不厚实。虽然说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一定的阅读文本,但各种各样的考试却让他们大多仅把阅读文本机械地当作一则解题材料,而不是把这些精选的文本当作心灵的给养。做完题,学生的任务就已经完成。

更主要的是学生们没有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曾有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凭借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走过文字这道“桥梁”,去感悟文章。而生本教育的根本思想,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让学生自主去感受文学世界的神奇,并拥有自我独特的阅读感受!

其次是功利化教学倾向使得写作教学枯燥乏味。众所周知,语文高考的作文比分高,而随着高考改革逐步推进,似乎还有继续加分的趋势。作文分数的高低有时似乎能关乎高考的命运,因此写作文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这种关注无非是让作文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以传授一些写作知识作为训练之本,偏重于教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开头结尾等写作方法,高三时期的作文指导尤其如此。这些本无可厚非,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还是需要比较系统的作文训练才能打好他们的写作基础。但仅仅只讲形式,不讲内容的作文指导,使得 “千人一面、千文一腔”的“应试新八股”随处可见。而实际上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障碍恰恰是缺乏素材,无话可说。缺少生活的积累、文化的沉淀,必然无法写出能够打动自己更能打动别人的好文章。

那么,如何走出高中作文的困境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积淀文化,师生共发展

作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写好文章必须有相应的支撑系统来保证。此支撑就是丰厚的文学素养。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只满足于日复一日的“吃老本”的教学经验,或者习惯于应试模式下的知识传授,很少愿意花时间阅读和感悟一些课外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努力提高自己对文学的感悟能力。真的很难想象一个缺少文学素养、缺少感悟的语文教师能把语文课上出声色来,上出精彩来,并敢于、乐于写作。如此也就无法体会到写作的艰辛和门道,谈不上率先为范,也谈不上抓住作文教学的关键,当然也很难有效地指导学生达到什么文化品位,审美情趣。

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就是读好书。好书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当然,在阅读经典书籍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做生活的有心人。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虽然高中生的生活比较单调,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投入生活,多关注现实,学会从大量的“信息浪”中,甄别、吸收有益信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能从生活中掌握大量鲜活的材料,写出缤纷斑斓,具有自我特色的文章来。

如此,师生共同构建一个“写作教学体”,师生在互学、互教、互促、互动中真诚地生活,营造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形成作文教学的有效机制。

二、有序教学与自主写作共生成

刘勰说:“文附质也。”“文”就是语言文字及其表达的形式和技巧;“质”就是内容,包括思想和情感。“文附质也”,语言文字的表达必须附丽或根植于特定的思想和情感内容之中。可见,作文教学的真谛是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用一双慧眼,一颗慧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产生表达的欲望,这样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有生活的文章。

而教师应该是学生自主写作的引领者与促进者。诗言志,词言情,小说言心声,作文是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形式之一。笔者所在的三星级普通高中,充分利用文学社这方美好的“沃野”,为学生提供播撒文学种子的温润土壤,以极大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由地抒写心声。

而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笔者倡导有序教学与随笔周记相结合的方式,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感悟紧密结合起来。

具体操作:如高一年级,重视写作素养的养成——阅读的习惯,每月推荐一本书,完成阅读;写随笔的习惯,让学生把写随笔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并利用文学社的园地,加以鼓励和彰显;摘抄的习惯,每学期推荐语文教师系列作品,让学生学会选择和鉴赏好词、好句、好意蕴。

高二阶段重视写作技能的提高。充分利用选修教材的写作目录,并加以组合,引导。比如训练记叙文时,笔者在原有的“细节描写”“叙事贵曲”两讲的基础上安排了五讲——形象细腻的描摹, 曲折起伏的情节,深刻新颖的立意,真挚热烈的感情,准确生动的语言,以此来训练记叙文的表达和技巧。并利用文学社以文学沙龙的形式交流心得,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高三年级,重视技巧性和思想性的结合。以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为重点,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同时鼓励学生用我自由之笔,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显我自在之趣,让学生作文更多地形成自我的独特风格。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写作》卷首语《致同学》中说:“在古代,写作被称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在今天,写作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程,它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寻觅出适合学生“写作实情”的路径。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篇8:浸润在音乐中的英语教学

音乐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精心挑选合适的音乐

许多教师在选择音乐时都在犹豫, 是选择流行的还是经典的音乐?毋庸置疑, 大多数学生都偏爱前者。但事实上, 只要是能激发想象的音乐都可采用。经典音乐往往是很好的选择, 因为它通常没有歌词, 而歌词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且限制他们的想象反应力。

教师应接受学生对某种音乐的消极反应, 因为它对学习语言而言, 跟正面影响一样重要。或许, 学生会学会用英语表达这样的句子:“这音乐太忧郁和恐怖了。”

二、积极做好教学准备活动

首先, 在上课之前, 教师应试听多首乐曲, 以选择最适合活动的音乐, 教师不宜选择长的音乐, 而应偏向于短的乐曲或摘录的片段, 尤其是与某种文化相联系的音乐。其次, 教师还应了解音乐的背景与作者, 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听音乐。再次, 在学生听音乐前, 教师切忌告知学生该乐曲的题目, 让学生在没有任何人的打扰下, 展开丰富的想象。最后, 在设备方面, 必须准备性能优良的多媒体设施, 如果活动需要图片, 教师也应该准备。

三、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1. 创设气氛

背景音乐有以下的作用:其一, 帮助创设轻松的气氛。当一段乐曲响起时, 应让学生全身心沐浴在优美的艺术氛围中, 音乐中的灵感、智慧、美、幻想、追求、爱、思恋、回忆、天真烂漫、刚毅等等思维活动都难以从耳边溜过。音乐的灵魂和声波掩盖所有其他信息, 此时此刻的教室中只有音乐与自己, 自己是可信赖的、可自豪的。其二, 帮助学生在阅读时集中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分散, 而在配乐学习中, 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到这样的新水平:你在认真思考问题时, 可能根本没有听见音乐, 虽然它是那样悠扬地在你耳边流过。其三, 在进行下一项活动前产生片刻停顿。音乐不但不影响学习, 相反还增加了思维敏捷性, 音乐像一位按摩师, 用它的旋律、音色等给大脑做一张一弛的放松运动, 使你学习不易疲劳, 并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其四, 在口语活动前打破沉寂,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当教师运用背景音乐时, 要检测音量是否足够大, 以便让全班同学都可以听到。有歌词的音乐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 教师可以选择管弦乐, 或者一些自然的音乐, 如鸟叫声, 或者是火焰燃烧发出的劈啪声。

在这类活动中, 建议用中国古典的《春江花月夜》、《出水莲》、《汉宫秋月》、《二泉映月》;或贝多芬的《月光曲》、舒伯特的《摇篮曲》、德彪西的《月光》、《阿拉伯风》;或现代电声流行音乐中的《神秘园》等。

2. 使用图片

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 给出一系列图片, 例如幻灯片、照片、杂志图片和一些手绘图片, 让学生说出它适合哪一首乐曲;或者, 展示一系列作曲家 (例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 的肖像给学生观看, 然后要求他们用英语写下这一组图片的区别。例如:体格、年龄、衣帽、表情和社会地位, 然后放他们的代表乐曲, 如《魔笛》、《命运交响曲》、《鳟鱼》、《革命练习曲》等, 让学生猜这些乐曲分别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这种做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同时又让学生了解了这些伟大的作曲家。

3. 表述情感

在初级阶段, 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用英语对自我情感经历进行表述的能力。乐曲中和声、织体和调性的变化, 都能造成深浅、疏密、浓淡的色调变化, 因此, 它们的声波也能明显地造成人们不同的感情变化,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感用英语表述出来。

教师可以用以下的步骤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力, 表述自己的情感:先播放一段音乐, 然后突然把它切断, 鼓励学生讲出刚才听音乐时的感受。一个较好的方法是提问他们听音乐时所想到的颜色或者物体。例如, 在听肖邦的《离别练习曲》时, 学生的回答很有创造性。有一个说:“当音乐变得悲伤时, 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孤独的鸟儿。”另一个说:“这段音乐对我而言是蓝色的, 它让我想起海洋。”当教师问学生想在听音乐时做什么, 学生说他们想伴着音乐打节奏或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在这类活动中, 建议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比才的《卡门舞曲》或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4. 编造故事

音乐的特性是对客观世界、对宇宙的一种深情的、神秘的幻想, 这是符合人们生活的心理状态的。因为人生下来就经常处于未知中, 而音乐的幻想可以让他寄托自己千变万化的情思。你会从音乐纯洁的美开始, 发展到美不胜收的感觉, 再进入到从美延伸出来的神秘的幻想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幻想世界呢?它是在你经历过的人生中, 从来没有见过的那种恬静而又感到陌生的地方, 那里好似由纯真无邪所塑成, 在梦幻似的音乐王国里, 听者会产生很多的美好情意。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并把他们的幻想用英语自如地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在学生听音乐选段前给出一些问题, 如:“这是什么地方?”“谁在那儿?”“发生了什么事?”在播放音乐时让学生闭上眼睛, 完全沉浸在乐曲中;在乐曲结束后, 让学生用英语叙述他们的感受, 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在听音乐前写下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关键词, 例如, 在听舒曼的《梦幻曲》时, 给出“迷幻”、“神奇”等关键词, 暗示学生好像在一座充满魔力的梦幻花园中, 引导他们进入神话世界;在听完音乐后, 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各自对音乐的理解。

这类活动建议用亨德尔的《田园交响曲》、莫扎特的《大调弦乐小夜曲》、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第六交响曲》等等。

5. 记忆单词

音乐的声波可以有规律地刺激脑中脑肽物质的释放, 让人体验到听音乐后的清新感觉。教师可以运用音乐与大脑同步的规律, 从德国古典作曲家巴赫、步朗姆斯特或其他人的作品中, 精选出两小段与时钟节奏大致相一致的乐曲片段, 即每分钟60拍的乐曲。这种乐曲具有平稳感和安定感, 它的和声效果深厚丰满, 又富有幻想性。再把这种短的音乐片段录制成一个小时的音乐, 以便记忆单词时使用。

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在音乐的辅助下明显提高。在配乐学习的第一个星期, 每学习一个单词, 如:母亲———mother, 用72秒的时间, 一个小时约学习50个新的信息。从第二个星期开始, 过渡到学习一个单词用30秒, 这样, 一个小时可以学到100个新的信息。

上一篇:常路镇创建市级生态城镇工作情况报告下一篇:顶岗实习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