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浸润中实现“语文教学”和“经典诵读”的一举两得——“走进名著”主题教学漫谈

2022-09-1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名著”, 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在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兴趣。 所以, 在教学时, 笔者将“语文教学”和“经典诵读”有效结合, 在浸润中让学生爱上经典、学会阅读。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师需要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 充分开发和利用与名著有关的各种阅读资源, 因势利导, 创设一种融知识与趣味为一体的阅读氛围, 消除学生对名著的敬畏心理,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接触名著, 从而达到走进名著的目的。

《走进名著 》单元, 可让学生在 “窥一斑”的基础上, 激起 “知全豹”的欲望。 比如, 教学《景阳冈》, 引出与武松有关的情节, 推出许多有关的人物, 课后布置学生列出《水浒传》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 写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等。 还利用第二课堂, 请每位同学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阅读的名著。 介绍内容包括作者的情况、写作背景、故事梗概、艺术特色等。 还要有声有色地朗读一个相对完整的优秀片段。 有时播放VCD, 让学生欣赏名著拍成的影片, 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合理利用媒体资源, 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

新的传播媒体产生了大量的可以为名著教学利用的新型资源, 如“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电视节目。 如果定期有选择性的向学生播放, 学生能够从中直接聆听到专家学者的论述, 从他们的谈话中汲取营养, 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这类新型的教学资源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使学生更快、更新地了解名著阅读信息, 从而唤起学生自觉阅读名著的欲望。 另外, 还可以把由名著改编的电影、 电视剧的精彩片段在课堂上播放, 让学生在“视听阅读”的基础上, 再进行“文本阅读”, 在对比阅读中深入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

譬如在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时, 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 了解作者对王熙凤的刻划是多视角、全方位的, 并通过对先声夺人的出场、服饰的铺陈、容貌的描画、接见黛玉的一笑一哭的刻划品析讨论, 使同学们对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达成公识:泼辣能干、工于心计、八面玲珑、机变逢迎、圆滑世故。 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去看《红楼梦》第十二、十三、四十六、六十八、六十九回等, 对王熙凤的精明、贪婪、强干、笑里藏刀等性格进一步体会。 由此学生不难悟出整部《红楼梦》一开始就对王熙凤的性格通过特别的肖像、特别的言行进行了界定, 对其一生的命运给予了暗示, 而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指点了迷津。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巧妙阅读

教师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后, 还要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笔者认为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读书笔记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导火线, 是激发情感体验的催发剂, 是沟通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读书笔记的写法可以总括为下列几种,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实际进行选择:

摘抄式笔记, 就是把书上那些见解深刻、描写形象、词藻丰富的语言直接摘抄下来汇集成篇, 可以分类摘抄, 也可以专题摘抄。 摘抄式笔记能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 但应注意的是必须要求学生长期坚持, 才能在写作中“厚积而薄发”。

符号式笔记, 即在读物上运用多种阅读符号勾划圈点, 标明读书的重点、难点、疑点等, 符号的标记为以后深入的阅读提供了导向。

提要式笔记, 即把读物的内容用简明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 有助于对整部名著的整体把握, 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

批注式笔记, 即对书的内容进行直接的评点, 这种笔记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的一种对话方式, 能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在自主阅读中酝酿了新思维, 培养了创新能力。

心得式笔记, 即读者看完文本后谈自己的体会、收获及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阅读的心得, 读因写而深化, 写因读而丰富, 既加大了阅读的深度, 又扩大了写作的广度。

名著阅读中, 只有做到读写结合, 以读带写, 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 使整个阅读活动行之有效。

4开展多种阅读活动, 搭建师生交流平台

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寻味, 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在名著阅读中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学校和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让学生体验阅读名著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4.1 举办 “阅读沙龙”

定期举办“阅读沙龙”, 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畅谈读书体会, 让情感自由碰撞, 让心灵直接对话。 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 构建了一个阅读名著的兴趣场和信息场。 学生在获得对名著的深层次的理解的同时, 精神得到提升, 思维得到发展, 语言得到演练。

4.2 举办成果交流会

读书笔记展览、 精彩语段朗诵、 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当学生的作品及其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赞赏, 获得同伴的夸奖, 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 毫无疑问他们将带着更大的热情投人今后的阅读。 在教完本单元后, 全班内举行了“走进名著”故事会, 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可以说起到了一石两鸟的作用。

4.3 进行文学创作

让学生尝试在名著阅读中发挥想象, 或改编、或缩写、或仿写、或续写, 进行文学再创作。 比如在教完《猴王出世》一课后, 笔者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缩写。 这样的活动, 一方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原著的精神, 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接近和亲近文学名著。

教材是例子。 名著是历史的经典、艺术的精华。 在“走进名著”单元教学中, 只有加强对教材的整合, 才能在浸润中让学生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爱上经典、学会阅读, 达到“语文教学”和“经典诵读”一举两得的效果。

上一篇:基于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功能设计与研究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对外签订合同财税风险辨析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