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味”浸润课堂

2022-09-10

如何坚守语文这块“阵地”,让语文教学始终围绕“语文”来展开,让语文教学多一些语文味? 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那么如何令语文课“有滋有味”,令学生听起来“有劲”呢? 这就有待于我们去努力解决语文课的“味”的问题。语文课欲“开”学生之“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使语文课更像语文课。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组织学生细细揣摩、体会,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而课文中的关键词即是这儿的“一发”“一斑”,教师只要能发现它们,并巧妙地利用它们,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在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首先紧扣“不分昼夜”等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把词语所描绘的生动情景经过大脑的加工改造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感人形象, 通过画面的描述,又进一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实现了“词语———形象———词语”的三重转换。其次,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妙,也为他们日后准确地运用词语奠定了基础。最后,抓住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把学生带入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进行角色体验,升华情感,语言和精神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2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语文运用实践

现在的阅读教学, 在课堂上还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是学生在自读后交流时,教师只关注学生所说的内容,对思想是不是正确、语言表达得如何就不计较了。有时还以“你懂是懂的,就是说不清楚”来原谅学生;二是在拓展的时候,需要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或引入课外的阅读材料,进行对比阅读,交流读后感受,这些时候往往时间仓促,不容学生经过比较鉴别、分析归纳的思维活动, 就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拓展训练流于形式。

《语文课 程标准》 指出 : “应着重 培养学生 的语文实 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必须加强“运用”的训练,只有加强“运用”的训练,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时时处处都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首先要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训练意识。学生无论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都必须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其次要让学生有充裕的语言实践时间,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如在教学《小露珠》一课时,课文中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小青蛙、小蟋蟀和小蝴蝶向小露珠有礼貌地打招呼的情景,紧接着第5自然段写道:“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可见,除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其他小动物也都喜欢小露珠。于是,笔者借题发挥,相机启发学生:“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向小露珠打招呼呢? 你能仿照书上的形式来写一写吗? ”并用课件出示:早哇,像的小露珠。”对小露珠说。这样,学生在模仿练习中语言、思维都得到了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逐步领会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使用这种表达方法。这些在文本拓展处的练笔,是学生富有个性化和具有独特魅力的创作,既可以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他们会悟出写作的窍门,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教师要努力抓牢课文中的语文因素,让阅读教学始终围绕着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的阅读、体会、揣摩、研习、感悟来进行,最终达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只有着力研读课文的语文因素和语文特性,才能把阅读教学课上成充满语文味的课。”

在教授《秋天》这课时,不光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在反复诵读“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之后,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拟人写法突出了秋风的调皮与可爱,对“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等词语进行吟读与理解。学生感悟到这些拟人化的词语的形象和生动。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

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时需要让学生“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推敲词语,领悟一下句式,理一理作者的思路等,求得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再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这就举一反三形成了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教学,语文味才会更浓。

4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基础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抓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如果这个能力培养不好,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受到制约。因此,要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加强指导,低起点严要求,让学生从识字写字开始,遣词造句,读写结合,进行扎扎实实的基本功的训练。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荷花》一课,教学中,他让学生把课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下来, 然后指名学生把自己划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写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于老师趁机进行写字指导。课的最后,于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书写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点,并让学生认真描红才结束此课。于老师的训练是多么的扎实到位。

“语文味”的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激情 ,充满琅琅读书声,让学生在语言品味中升华情感。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长期坚持这样做, 那么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浓浓的语文味将浸润课堂。

上一篇:一种低游离醛低毒脲醛树脂胶的工艺设计下一篇:化工过程设计中安全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