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教学大纲

2024-05-09

旅游学教学大纲(共6篇)

篇1:旅游学教学大纲

《生态旅游学》教学大纲

Ecotourism

课程代码:XF095013 学时:32 学分:2 理论学时:32 实验或讨论学时:0 适用专业:生态学 课程性质:选修 撰稿人: 谢会成 审定人:李传荣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生态旅游学是生态学与旅游学的交叉科学。主体属旅游学的范畴,属管理科学。作为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生态系统景观功能的认识和利用,了解旅游干扰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掌握能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旅游管理理念、原则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探讨近年国内外就生态旅游讨论的一些热点问题。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理念、认识生态旅游系统主体生态旅游者类型及市场运行特点,同时掌握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然后使学生了解生态旅游业的构成及其管理要素和方法,注意生态旅游环境及其保护。在此基础上,是学生掌握生态旅游的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方法和主要步骤。最后使同学了解生态旅游策划、生态旅游体验、生态旅游组织与政策和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和解说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改革 在课堂中结合同学们的旅游经验与旅游期望,讨论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 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概念体系

2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0.5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体系

1.5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原则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讲解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然后重点讲解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原则。重点: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原则 难点: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思考题:1.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认识上,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去综合把握?

2.试从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原则上去认识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区别?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学时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0.5学时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内涵、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持续旅游发展与生态旅游

第二节生态环境伦理与生态旅游

1学时 知识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道家生态伦理思想、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生态环境伦理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生态美理论与生态旅游

0.5学时 知识点:生态美概念、生态美特点、生态美学的审美原理、生态美理论的生态旅游价值

本章小结

认识生态环境伦理理论和生态美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重点: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旅游

难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旅游 思考题:1.怎样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2.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借鉴这些思想和实践对于今天人们提倡的环境保护发展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3.请结合具体的生态旅游景区谈谈三大基础性理论对生态旅游实践的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生态旅活动的主体—生态旅游者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游者概念及形成条件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者概念、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生态旅游动机

第二节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培养及行为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生态旅游者培养的途径与内容、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特点、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规范

本章小结

了解生态旅游者概念、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生态旅游动机。认识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生态旅游者培养的途径与内容、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特点、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规范。

重点:生态旅游者形成的条件和特征 难点:生态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思考题:1.试述生态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2.生态旅游者有哪些特征?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生态旅市场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及其发育特征

1学时 知识点:国际生态旅游市场评析、生态旅游市场发育特征

第二节 生态旅游目标市场分析

0.5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市场的目标定位、生态旅游者特征分析、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化

第三节 生态旅游市场的开拓和营销

0.5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市场开拓、生态旅游市场营销

本章小结

了解国际生态旅游市场评析、生态旅游市场发育特征。认识生态旅游市场的目标定位、生态旅游者特征分析、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化、生态旅游市场开拓、生态旅游市场营销。重点:生态旅游市场的目标定位 难点: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化

思考题:1.你认为通过市场细分能够出现一个“典型”的生态旅游者模式吗?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生态旅游活动的客体—生态旅游资源

4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内涵、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争议、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第二节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

第三节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目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导向模式、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

第四节 生态旅游的保护对策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资源技术保护对策、生态旅游资源的政策性保护对策、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与修复

本章小结

了解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目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导向模式。掌握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重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 难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导向模式

思考题:1.结合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认识我国主要的生态旅游资源。2.如何利用生态旅游开发的四大原则来指导生态旅游景区的具体开发实践?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 生态旅业

2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游业概述

0.5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业概念、生态旅游业的构成、生态旅游业的性质 第二节 生态旅游景区

0.5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景区的概念、生态旅游景区的类型

生第三节 绿色饭店

0.3学时 知识点:绿色饭店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绿色饭店的管理途径 第四节 生态旅游交通

0.2学时 知识点:传统旅游交通的问题、发展生态旅游交通的途径 第五节

旅行社

0.5 知识点:旅行社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生态旅游对旅行社旅游业务的影响、旅行社经营生态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章小结

了解生态旅游业概念、生态旅游业的构成、生态旅游业的性质。生态旅游景区的类型、绿色饭店的管理途径、发展生态旅游交通的途径、旅行社经营生态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重点:生态旅游对旅游业务的影响及旅游业应对生态旅游的对策 难点:旅游业应对生态旅游的对策

思考题:1.试述旅游业应对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生态旅游环境及其保护

4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游环境概述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环境概念、生态旅游环境、生态环境的特点

第二节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与类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调控

第三节 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良性影响、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四节 生态旅游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六大基本手段、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对策

本章小结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与类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调控、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六大基本手段、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对策。

重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调控 难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调控

思考题:1.针对一个具体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超载与疏载的管理调控如何实现。

2.如何运用六大手段对生态旅游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保护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生态旅游规划与生态设计

4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游规划

2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规划概述、生态旅游规划的原理与方法 第二节生态旅游规划的核心—生态设计

2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的绿色设计、生态旅游的绿色技术

本章小结

生态旅游规划概述、生态旅游规划的原理与方法、主要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绿色设计、生态旅游的绿色技术。

重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理与方法

思考题:1.森林公园的规划中如何贯彻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2.生态旅游的绿色技术有哪些?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 生态旅游策划

2学时

第一节生态旅游策划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策划概述、生态旅游策划的原则与特殊原理、生态旅游策划的“金三角”生态旅游策划的程序

第二节生态旅游具体策划

1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形象策划、生态旅游景观布局策划、生态旅游自然保护策划生态旅游产品策划、生态文化格调策划、生态文明养成系列策划 本章小结

主要讲授生态旅游策划概述、生态旅游策划的原则与特殊原理、生态旅游策划的“金三角”生态旅游策划的程序及生态旅游具体策划。

重点:生态旅游策划的程序 难点:生态旅游具体策划

思考题:1.请谈谈生态旅游策划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异同点?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九章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与解说

2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

1学时 知识点:环境教育的内涵、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开展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意义、生态旅游中环境教育的实施、国内外生态环境旅游教育的成绩

第二节 生态旅游环境解说及其规划设计

1学时 知识点:旅游环境解说概述、人员解说、非人员解说系统、生态旅游环境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

本章小结

主要讲授生态旅游策划概述、生态旅游策划的原则与特殊原理、生态旅游策划的“金三角”生态旅游策划的程序及生态旅游具体策划。

重点:生态旅游环境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 难点:生态旅游环境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

思考题:1.谈谈你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理解,你认为除了解说系统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

2.生态旅游环境解说系统较之一般的旅游解说系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十章 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评价

2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游者管理

0.5学时

知识点:通过导游或宣传教育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法律法规对旅游者行为进行约束、通过技术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经济传教育手段对旅游者进行管理

第二节 生态旅游业管理

0.5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业管理的主体与对象、生态旅游业管理的具体范畴、生态旅游业管理的内容与手段、生态旅游业管理的工作思路

第三节 生态旅游社区管理

0.3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意义、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的目标和途径 第四节 生态旅游环境管理

0.2学时 知识点: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理论基础、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指导原则及对策

第五节 生态旅游环可持续发展评价

0.5学时 知识点: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本章小结

主要讲授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者管理、生态旅游业管理、生态旅游社区管理、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生态旅游环可持续发展评价 重点:生态旅游环境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 难点: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思考题:1.生态旅游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2.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具体范畴有哪些,分别如何进行?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十一章 生态旅游组织与政策

2学时

第一节 生态旅组织

1学时 知识点:国际与国家旅游组织、次于国家级的旅游组织、我国生态旅游组织发展概况

第二节 生态旅游政策和法律法规

1学时

知识点:国外生态旅游政策、生态旅游认证、国内生态旅游政策、国际公约、ISO14000系列标准

本章小结

主要讲授国际与国家旅游组织、次于国家级的旅游组织、我国生态旅游组织发展概况、国外生态旅游政策、生态旅游认证、国内生态旅游政策、国际公约、ISO14000系列标准

重点:生态旅游认证 难点:ISO14000系列标准

思考题:1.生态旅游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2.谈谈你对生态旅游认证的认识,你认为认证制度在生态旅游业的实行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十二章 中外不同类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与项目

2学时

第一节 世界典型开发模式与项目

1学时 知识点:肯尼亚的生态旅游、乌干达的大猩猩生态旅游、澳大利亚的绿都营造、马尔代夫岛屿旅游

第二节 中国典型开发模式项目

1学时 知识点: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保护性开发模式、张家界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胜地九寨沟 本章小结

主要通过介绍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了解生态旅游的多样性与成功的管理模式 重点:态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 难点:态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

思考题:1.通过对本章案例学习,国内外生态态旅游开发方面主要有哪些模式?

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理论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课堂小测验、课堂讨论; 结课后考试:闭卷;

成绩构成:考勤10%/平时20%/考试70%。

附:教学参考资料

1、选用的教材:

张建萍,生态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4月),第1版。

2、主要参考书:

[1]陈玲玲等,生态旅游,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9月),第1版。[2]杨桂华等,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3月),第2版。[3]田里等,生态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年6月),第1版。

篇2:旅游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课程编码: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45学时 总学分:3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先修课程:无 教研室:旅游教研室 执笔人:钱飞霞 审核人:

编写日期:2015年9月

二、教学目标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系统讲授旅游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教学目的是使旅游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使学生树立系统研究的思想,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2个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什么是旅游学,什么是《旅游学概论》,旅游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学概论》,如何学好这门课,旅游的概念、性质、特征,旅游活动的类型等。教学要求:

1、了解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和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方法

3、认识旅游的定义及基本属性

4、认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

5、明确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意义

6、旅游的概念、性质、特征

7、旅游活动的类型 重点: 如何学习《旅游学概论》? 难点: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任务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7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目的;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现代旅游的概念;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地位与作用分析:引领全课程,对旅游的历史发展进行概况了解,对旅游在世界发展中和人类社会生活起的作用有理性的了解。

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1.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2.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规律——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3.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旅游活动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其原因;了解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重点: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难点:现代旅游的特点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3学时)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一般)

了解: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目的。

理解: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重点)

了解: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的特点

理解: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三)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重点)

理解: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的形式、特点;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的特点;封建 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1.5学时)

课程重点:旅游业的诞生近代旅游发展的背景 ㈠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了解:铁路运输方式对于旅游发展的影响;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理解: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了解: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

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0.5学时)

了解:现代旅游的概念

理解: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分清现代旅游和近代旅游的时间界限,能对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能认识到其借鉴意义。

第四节 中国旅游发展(2学时)

㈠中国古代的旅行和旅游

了解:中国古代交通工具、道路、旅舍简况;中国古代主要的旅行和旅游活动及其代表人物 ㈡中国近代旅游

了解:中国近代旅游的特点 ㈢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了解:政治接待时期(1949年——1977年);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现今)

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7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活动的特点

地位与作用分析: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来理解旅游的基本问题:如概念、特征、类型等。规范学生在今后专业学习和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并启发学生对生活中旅游现象的研究兴趣。

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重点: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活动的特点 难点: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2学时)

了解:“艾斯特”定义;旅游的定义 理解:“艾斯特”定义的内容和特点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0.5学时)

理解:旅游活动的特征; 了解: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2.5学时)

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国际旅游、国内旅游的概念 掌握: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1学时)

理解: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五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1学时)

了解:大众旅游、奖励旅游的概念

掌握: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成因。

灵活运用:分析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成因及表现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9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旅游者的基本概念;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其它客观因素;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划分标准和意义;各类旅游者的基本特点。地位与作用分析:

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1.了解有关国际组织对旅游者的定义,了解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

2.掌握我国旅游统计和目前国际上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

3.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

4.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掌握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重点:旅游者的概念、旅游者类型 难点:实现旅游活动的客观及主观条件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2学时)

了解:罗马会议定义及其特点;我国对海外游客的界定及分类;我国对国内游客的界定及分类。理解:罗马会议的特点

第二节 实现旅游活动所需具备的客观条件(2学时)

了解:可支配收入、可随意支配收入、闲暇时间的概念 掌握:决定旅游活动的客观因素

应用:分析决定旅游活动的客观因素

第三节 实现旅游活动所需具备的主观条件(1学时)

了解:旅游动机的概念;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实现旅游活动所需具备的主观因素。

理解: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及认识意义

应用: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及认识意义;决定个人实现旅游活动所需具备的因素。

第四节 旅游者类型(2学时)

了解:旅游者的类型

理解:不同类型旅游者群体的需求特点 练习讨论一(2学时)

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 教学总设计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习惯。

■知识目标:游客范围的界定、旅游者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能力目标:分析一个人成为旅游者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运用我国旅游统计对游客的界定标准,准确界定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

【教学重点】旅游者的界定、形成条件、主要类型及特点 【教学难点】旅游者定义的多样性及不完整性

【导入案例】同学们大多都是从外地到楚雄来念书的,算不算旅游者?为什么? 【教学目标实现方式和手段】

1、调查访问:(1)每位同学访问5位游客,完成5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问卷(B)》(2)就“旅游动机”访问你周边的同学

2、课题讨论:

(1)“黄金周”的利与弊。(2)为什么要实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民族传统节日的放假制度

(3)为什么说从“黄金周”到带薪假期是从假日经济向休闲经济、休闲产业提升的必由之路?

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6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地位与作用分析:了解旅游活动的客体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为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打下基础。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

1、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与类型;认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2、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

3、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原则及主要内容;认识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重点: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保护 难点: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旅游资源(2学时)

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1学时)

了解:现实旅游资源、潜在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可进入性的概念;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上层设施的概念;旅游点的生命周期。

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旅游点生命周期的成因;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1学时)

理解: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掌握:旅游资源的保护

练习讨论二(2学时)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 教学总设计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培养良好的保护意识。

■知识目标: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特征,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保护。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与评价;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类旅游资源,采取具体的保护措施。【教学重点】资源的概念、类型及特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评价 【教学目标实现方式和手段】

1、课题讨论:

你认为现在是打开秦始皇陵的时候吗?

2、小组合作

1.运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你家乡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2.以地域为单位,3-5人一组,推出“我的家乡最美活动”。小组选出旅游形象大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

第五章 旅游业(10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供给作用;组织作用;便利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基本特点;旅行社;饭店与住宿业;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业的产品

地位与作用分析:介绍旅游所涉及的各行业基本情况,了解旅游业的范围。

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1.了解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熟悉旅游业的构成;

2.了解旅游业的一般特点及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

3.掌握旅游业的定义、构成、旅游业的性质、特点,旅行社的定义、分类及开展业务的方式,酒店集团化经营的模式以及旅游产品的概念、旅游产品的特点等内容;

4.理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分别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酒店的类型划分及等级,主要旅行方式及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旅游景点的定义、景点的类别及景点经营中应注重的主要问题,旅 7 游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及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5、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住宿业的演进及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我国旅游交通的发展与问题等。

重点:旅游业的概念及构成性质、旅行社、饭店与住宿业、旅游交通、旅游业的产品 难点:旅游业的概念及构成性质

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2学时)

㈠旅游业的概念

了解: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的构成;直接旅游企业、间接旅游企业的概念 ㈡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㈢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重点)

理解: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掌握:分析旅游业的特点及认识意义

第二节 旅行社(2学时)

了解:旅行社的定义;外国旅行社的分类;我国旅行社的分类;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零售商的概念;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包价旅游、散客旅游的概念。

理解:旅行社的作用;包价旅游迅速普及的原因

第三节 饭店与住宿业(2学时)

了解:饭店等级的评定标准与评定工作的原则;饭店连锁集团、饭店合作集团的概念;饭店连锁集团成员饭店的类型;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

理解: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饭店连锁集团具备的竞争优势;我国饭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掌握:饭店连锁集团具备的竞争优势

第四节 旅游交通(1学时)

了解:主要的旅行方式类型

理解:旅游交通的任务和作用;我国旅游交通发展中的问题;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掌握: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第五节 旅游景点(1学时)

了解:旅游景点的定义以及特点;旅游景点的类别。理解:旅游景点经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第六节 旅游业的产品(2学时)

了解:旅游产品的概念

理解: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旅游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掌握: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旅游组织(2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国家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政府干预

旅游发展的必要性;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国家旅游组织;我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概念与分类 教学要求:

地位与作用分析:了解国家对旅游发展的干预

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

1、熟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手段;

2、掌握国家旅游组织的要领及其主要职能;

3、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同我国有关系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职能;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同我国有关系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重点:国家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难点:政府干预旅游的主要手段;

第一节

国家旅游组织(1学时)

了解: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立形式;国家旅游组织的基本职能。

理解:各国国家旅游组织的差异原因

第二节 我国的旅游组织(0.5学时)

了解:我国旅游组织的分类;我国旅游行政组织的分类;国家旅游局的性质;旅游行业组织的性质。

第三节 国际旅游组织(0.5学时)

了解: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国际旅游组织的分类;世界旅游组织、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性质

第七章 旅游市场(5学时)

本章的内容: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和意义;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全球国际旅游客流 状况;国际旅游客流量;国际旅游客源分布;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国际旅游客流规律;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我国旅游业国际客源现状;重点客源市场的选择;我国旅游业的主要海外客源市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旅游业的出境旅游市场 地位与作用分析:

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

1、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常用的划分标准;

2、理解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并能据以分析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在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状况的基础上,理解选择海外客源市场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并能分析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4、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重点: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难点: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选择重点旅游客源市场应考虑的因素

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1学时)

㈠旅游市场的概念 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 ㈡旅游市场的划分(重点)

了解: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理解:旅游市场划分的意义;

第二节 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2学时)

了解: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状况。

理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崛起的原因;国际旅游客流规律;近距离的国际旅游占绝大比重的原因。

第三节 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2学时)

㈠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 了解:我国旅游业国际客源构成

理解:选择重点旅游客源市场应考虑的因素 ㈡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理解: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灵活运用:分析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6学时)本章的内容: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的环境影响 地位与作用分析:

教学要求与说明: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及正确认识旅游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探讨和认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的环境影响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1学时)

了解:外汇、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

理解: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影响;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重要意义;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消极影响;过重依赖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掌握:认识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2学时)

理解: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掌握:认识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及认识意义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1学时)

理解:旅游对目的地环境在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旅游对目的地环境在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第四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2学时)

了解: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容;旅游承载力的概念

理解: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的措施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本课程以旅游为出发点,重点讨论旅游学科的构成,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理论性强,应用强,强调基础概念,在广度上涵盖旅游学科构架的所有内容,深度上不做过细研究。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本课程全部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式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索学习策略;还有协作式教学策略包括: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协同和伙伴等,还有探究型教学策略等等。

教学方法:除教材外,应该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如给学生推荐专业书目、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等;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补充拓展训练,如:当前国际国内的最新旅游时事知识、进行旅游资源实地考察。在作业和练习方面,老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理论研究能力训练,如:进行讨论和小论文写作。

五、教材与学习资料 教材: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学习资源资料:

㈠参考书:[1]田里,《旅游学概论》,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人教司,《旅游学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年10月。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4]魏向东主编,《旅游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

[5]李力,《现代饭店经营管理总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6]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7]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2月 [8]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8月

(二)旅游专业网站:

 1.中国旅游网(国家旅游局主办) 2.世界旅游网(世界旅游协会主办) 3.旅游研究空间站(北大旅游学院网站) 4.中国酒店人才网  5.国内外旅游研究机构  6.中国旅游人才网  7.中国经济网—旅游  8.中国旅游营销网

(三)本课程的部分教案讲义┄┄

六、实施本教学大纲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理论教学组织一些适当的专题讨论,以加深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和教学难点的认识和理解。

2.由于本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和指定参考资料等方法,介绍我国旅游发展、旅游理论研究和国际旅游发展趋势,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由于本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观看适当的教学录像片。

4.由于本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而计划课时又有限,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选出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学,自学部分建议为第六章为宜。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课程简介

课 程 简 介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课程代码: 总学分:3 总学时:51(其中:讲课学时 45 ;实验学时 ;讨论学时 6 ;)开课单位: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

教材: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1]田里,《旅游学概论》,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人教司,《旅游学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年10月。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课程负责人:钱飞霞

课程说明:《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地位。

本课程主要对象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它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教学目的是使旅游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以多媒体为手段的理论教学为主,同时辅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调研实习的方式。

课程内容简介:《旅游学概论》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地位。旅游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兴学科,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执笔人:钱飞霞 审定人: 教学基层组织主任: 填报日期:2013年8月23日

楚雄师范学院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

篇3:《生态旅游学》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是以教师为引导地位, 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板书向学生灌输知识, 往往直观性较差, 仅靠教师“三寸不烂之舌”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也无法将《生态旅游学》的全部内容描述清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采用多媒体教学, 合理利用与《生态旅游学》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音像制品等教学工具, 不仅能提供更多更好更真实的感性材料, 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获得大量直观、生动、形象的信息。网络教学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 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相对传统教学而言, 它是一种开放式教学, 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认知学习环境, 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 以及“纯”网络辅助教学所存在的局限性, 《生态旅游学》采取课堂教学为主, 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 可以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二、强化案例教学, 指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

案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打破当前生态旅游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降低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比重, 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 改革师生角色定位, 在共同思考与讨论中完成学生能力提高的量变积累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幅员辽阔, 生态环境差异较大, 也导致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因此, 我国在借鉴西方生态旅游发展成功经验时, 要结合我国实际。由此可见, 我们在进行《生态旅游学》案例教学时, 就要避免照搬照抄国外的条条框框, 特别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应选取例如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社区旅游为案例, 使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 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 并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 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 真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 以及新疆生态旅游业发展趋势, 帮助他们提高解决本土生态旅游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将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相结合的能力, 在进入旅游行业工作以后, 充分发挥理论基础知识深厚的特点, 用学校所学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尽管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已经有意识地强化了实践教学力度, 但多数大学生还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积累, 其实践操作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同样, 《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中, 也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一定程度上实习实践学习开展不足。因此, 《生态旅游学》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 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强化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到自然风景区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并进行反馈讨论, 并设计多个课堂讨论题目。目的是启发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管理能力, 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 可以考虑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 鼓励本科生参与, 做到在“干中学”、“边学边干”, 最终培养本科生的专业技能。

四、不失时机地强化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 以自然环境为主要活动平台所进行的一种对生态和文化负责任的旅游。随着经济的增长、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方面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 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却面临下降的威胁, 广大旅游者对回归大自然、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 却面临着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被动局面, 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 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旅游教育的发展, 现代旅游市场最为活跃的从业主力军将是旅游院校学生, 对于他们来说, 在旅游活动的组织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管理上, 都将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是与旅游环境接触频率较多的重要成员, 通过学校教育强化和升华他们对生态环境的态度、观念、价值观, 意义显得特别重要, 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定期的讲座和培训等方式, 加强对学生生态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培训, 特别要注重生态学知识和生态发展理念、环保意识的灌输和培养, 为提高学生未来生态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Fennell D A.Ecotorism:An 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 1999[1]Fennell D A.Ecotorism:An 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 1999

[2]钟林生, 郑群明, 刘敏.世界生态旅游地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2]钟林生, 郑群明, 刘敏.世界生态旅游地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篇4:旅游学教学大纲

【关键词】中职旅游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5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活质量,旅游成为人们普遍选择的项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放松心情,我国的旅游业也在持续发展,但相应地也出现了旅游从业人员不足的现状,一方面是旅游专业人才较少,另一方面旅游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职业要求,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要认清当前的旅游教育现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更加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指导。从当前的教学来看,在中职旅游教学中还存在相应的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只有了解当前的教学现状,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

一、中职旅游教学现状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好教学现状,了解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才能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改进当前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当前中职旅游教学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有待提高。从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质量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基础差、不爱学习,并且个性较强,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自我的问题,从近几年的招生来看,学生质量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此外,不仅仅学生质量上有待提高,在学生数量上也存在下降的趋势,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扩建,学生选择的余地多,生源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这也是影响当前旅游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中职旅游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有待改进。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教学质量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当前的中职旅游教学来看,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创新,在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改进中,教师还要从自身的教学出发,及时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的学习平台。

(三)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不难发现在中职旅游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从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很多学生都是由于自身基础差,没有达到普通或者重点高中的要求因此会选择职业高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这些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才能使得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改进中职旅游教学措施

针对当前中职旅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中职旅游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职业教育宣传。针对当前中职旅游的生源问题,教师在招生期间要加强职业教育宣传,让人们了解到中职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并且能够让学生自觉的选择中职学校。此外,还要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当前我国的旅游现状,帮助他们分析旅游专业的就业情况,让学生和家长能够对旅游行业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和家长才能心甘情愿的选择旅游专业。通过这种宣传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旅游专业,才能提高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生源质量。良好的生源质量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当前旅游行业中人才紧缺的问题。

(二)提高教学质量。在中职旅游教学中,教师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旅游专业人才。作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引下,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科学教学。因此,作为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师,应该及时关注最新的教学动态,反思自身教学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正确的观念要及时改正,认清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为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才能学得更加积极主动。

第二,加强学生基础教学。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差,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基础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第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教材进行教学,旅游教学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带来形象生动的教学,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地点和场所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比如,讲解餐饮服务以及客房服务练习时可以利用学校的餐厅以及学生的宿舍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得到实际锻炼,并且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这就使得教学质量大大降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相应的旅游场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应对相应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篇5:《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旅游学概论出卷负责人 :龚绍方

一、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时间为两小时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旅游学概论》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旅游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讲,使学生弄懂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了解旅游活动,认识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旅游的影响、,能够运用所学的原理分析问题,对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第一章绪论

重点掌握:旅游的概念旅游构成与类型

基本掌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般了解: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2、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掌握:现代旅游的发展、中国旅游发展

基本掌握:世界近代旅游的产生

了解掌握:中外古代旅行

3、第三章旅游主体——旅游者

重点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

基本掌握:各类旅游者的特点

了解掌握:旅游者的形成条件和需要心理

4、第四章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重点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和评价

基本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

了解掌握:旅游资源的保护

5、第五章 旅游业

重点掌握:旅游业的概念

基本掌握: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业的作用

了解掌握:旅游交通、产品、娱乐和购物

6、第六章 旅游组织

重点掌握:旅游组织类型及其功能、中国旅游组织

基本掌握:国际性旅游组织

7、第七章 旅游市场

重点掌握:旅游市场概念、旅游市场的划分

基本掌握:国际旅游市场、中国旅游客源市场

了解掌握: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8、第八章旅游活动的影响

重点掌握:旅游业的经济作用和社会影响

基本掌握:旅游业的对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及社会文化的保护

四、试题类型题型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

A卷结构:名词解释20%,填空题10%,简答题32%,论述题38%。

篇6:旅游学教学大纲

院部:旅游管理学院 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 总周数:1周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方向,出境领队班,景区方向)课程性质:实践教学环节 考核方式:考查

一、实习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1.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旅游行业各部门,如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餐饮、购物、旅行社等有实际认识和了解;

2.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经过实地考察、观察,以理论联系实际,验证课堂教学内容。

3.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有关旅游实践知识,同时了解本地饭店、交通、购物、民俗民风等,有利于学生考取导游证和以后在长春从事导游工作。

二、实习内容

1.认知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实地考察

2.旅游产品设计的认知与感受。通过旅游实习路线的体验,实际感受并认知旅游产品设计的要素及实际操作。

三、时间安排

第二学期教学周第十五周

四、实习方式和组织形式

1.组织召开实习动员和教育大会,宣布实习目的、内容、安排以及实习纪律等相关注意事宜;

2.以校外实习为主,采用在旅游车上、景区景点集中与分散现场讲解的方式; 3.实习过程中的景区景点讲解工作实行校内指导教师与导游员相配合的形式。

五、实习场所

实习地点的饭店、景区景点等。

六、实习成果要求

实习结束后,学生须结合实习内容撰写实习报告,字数在2000字以上,作为本次实习的成绩评定依据。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

根据实习表现、出勤和实习报告的书写情况,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进行综合评定。

执笔人(签字): 审核人(签字): 时

上一篇:国际培训协调员英文简历下一篇:送客户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