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旅游教学设计

2022-08-20

第一篇:民俗与旅游教学设计

论民俗与旅游——主要讨论民俗文化旅游的问题

论民俗与旅游

——主要讨论民俗文化旅游的问题

民俗是一种活着的文化, 是一定地域民众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当前,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旅游界的一大热点,是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现代生活方式的趋同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根据本地域、民族的特点, 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而设置的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它的构成条件首先必须是民族特点, 应该具有与旅游者的民族身份不同的异质文化特色; 其次具有本土民族特色, 这不仅仅是说具有民族地域特色, 而且应具有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特色; 再次应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 从民族文化中还可透视出民族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历史文化价值, 甚至有的还带原始文化价值从而使其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的意义; 最后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赏价值, 也就是说除具有特点外, 还要有优势, 还必须提供出本土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最优美的文化艺术。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构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 也构成设置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基础。

近年来,民俗风情游、古民居游等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一展风采,民俗村、民俗风情园等新建的人文旅游资源景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民俗文化在进入旅游业的伊始就以其对旅游者强大的吸引力而备受青睐。旅游业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于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播民俗文化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旅游者旅游愿望的需要。在旅游领域,尤其是在旅游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今天,人们常常寻求对之毫不熟悉或不知道的东西为旅游对象,不仅要在自然风光中摄取精华,还要通过旅游的亲眼所见,了解某地区的文化状态,对整个风貌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

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方对民俗还不太重视,或者简单化处理,比如说端午节,有些地方就搞一些简简单单的活动,并简简单单地将这些东西加入到旅游中去,就成了民俗旅游,没有什么特色,千篇一律。应该说全国目前很多民俗活动都大同小异,北方赛龙舟南方也赛龙舟,北方吃粽子南方也吃粽子,不少地方只有这两样东西去过端午节,民俗旅游尚处于初级的阶段,还有待深入。 同时,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凸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受到普遍的关注。

首先, 产品设计雷同, 缺乏创新,产品开发零碎, 缺乏深度。

现在我们可以高兴地看到,很多关于传统民俗节日的节物变成了商品,这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老百姓可以购买到跟民俗有关的纪念品,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样一个民俗的存在,而且这些节物还可以促进一些节事的恢复。但是,目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 雷同现象比较严重, 创新性产品较少。民俗旅游产品并未得到旅游业界的一致认同,“这只是简单地将一些民俗的元素穿插在旅游产品中而形成的应景性质产品而已,根本算不上民俗旅游,简单地将民俗和旅游以加法的形式凑合在一起,显得不伦不类,即使要称之为民俗旅游产品,也只能算初级产品。”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民俗游产品,多是在原来常规线路之上,加上一些民俗的元素应景,酒还是那些酒,只是瓶子的标签换了一下。因此,产品设

计要多元化, 打造品牌。

其次,管理水平滞后, 缺乏人才。

一是缺乏管理人才对已经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是缺乏有专业的导游人员对民俗文化内涵作深入的讲解, 使得许多游客慕名远道而来, 到了之后却不知看什么好; 三是本地的艺术人才大量流失, 有点文化技艺的年青人都外出表演打工, 因为在外打工的收入比在家从事旅游活动收入要高很多, 这些都使得人才显得十分匮乏。

再次,民俗传统节日在旅游中会变味。

很多人认为传统节日很乏味,其实是因为我们仍然缺乏了解并且了解得不够深入。在把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所做的准备中,我们还不够充分。实际上当初提议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的人,也仅仅考虑假日与日期,但实际上提议人本身对于传统节日的丰富的内涵认识是不够的,所以大家只认为其是假日,而对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不清楚。应该感谢媒体对失传或半失传的传统节日的传播与传承。

目前遇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民俗研究的不深入和片面性造成的。就的端午而言,龙舟活动有丰富的内涵,但很多人认为其是为了打捞屈原尸体而兴起的,这些在屈原相关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依据。划龙舟是对死去的亲人的怀念,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划龙舟活动。因此划龙舟只是在纪念屈原的时候发扬光大的,并不是起源。因此我们对历史应该有更深更准确的了解。

最后, 旅游环境欠优, 缺乏规划。

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生活、聚集的基本条件,离开这一特定的民族地域, 即使是少数民族其特色也会削弱、淡化, 甚至融化进其他民族及其文化中。民族特色只能植根于本土的土壤中, 只能植根于体现民族氛围和民族环境的地域中。民族地域环境既是自然生态环境, 也是人文生态环境。环境是自然天生的, 也是人为改造、创造的, 甚至可以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另外, 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排挤, 长期生活在穷山僻壤, 甚至险恶封闭的自然环境中, 这一方面给他们的生活造成艰难困苦; 另一方面也会因此而长期不被外界发现, 不被开发利用, 保持和保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些自然环境和条件也构成了民族地域环境, 穷山恶水对于少数民族的生活来说是一障碍; 但对于旅游开发来说, 又是一大旅游资源, 借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就有可能起到扶贫致富的作用。从这一角度而言, 穷山恶水既是劣势条件, 又是优势条件, 构成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一大特色。

发展民俗旅游应充分考虑各种条件,使民俗元素与旅游更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1+1>

2民俗节日很受瞩目,尤其是端午申遗让更多人关注到民俗传统文化,很多国外的旅游者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我们这些历史流传下来的瑰宝很有吸引力。但是现代的年轻人很多不愿意读历史,但是他们更愿意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感受传统文化,而通过旅游的方式,可以让人们得到放松之余,也补充所需的历史文化知识。关键一点的是,我们应该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赝品,我们应该加强民俗的研究,不要随便带给人们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传承,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发展民俗旅游,不仅仅要发扬民俗节日,更要根据各地的条件、区位予以考虑。有些地方民俗成分多,有些地方民俗元素比较少,因此要因地制宜。在比较封闭的地方,传统民俗比较完整,而且保留着完整的生活习俗和习惯。老百姓是民俗的载

体,没有老百姓的传承,民俗必然没有生气,此外物质载体也非常重要,建筑、村落等对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如果有很好的区位、附近或者不远处有很大的客源地或者方便进入的目的地,民俗旅游就有机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对当地的民俗、传统的民风和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应该尽力保护,因为一旦外来冲击过大,涵化现象严重,容易造成原有民俗民风的变迁,从而丧失文化个性。

第二篇:民俗文化与旅游

民俗与旅游文化

[日期:2008-03-13] 来源:旅游系作者:旅游 [字体:大 中 小]

(1)教师简介

刘慧,讲师,旅游文化硕士。

(2)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中国各地的民俗和其他相关旅游文化的概述,系统地介绍民俗旅游的概念、种类、基本理论和架构,详细阐述了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的民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旅游文化学的基本原理对众多民俗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3)预备知识

历史学、地理学、旅游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学习目标

民俗与旅游文化是一门为本科生开设的以中国民俗和中国旅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课,它是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各地区的民俗呈现给学生。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上的学习和方法训练,特别是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学习和感受及必要的教学实践,了解和认识到中国多彩的民俗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综合文化素养。并且希望学生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领域、广博学识,并尽可能地多参加社会活动,积累经验,早日投入到建设中国的行列,为繁荣祖国经济服务。

(5)重点和难点

第二至第八章为本课程的重难点章节。

(6)模拟试卷

本课程为考查课,没有模拟试卷。

(7)题库

本课程为考查课,没有题库。

(8)参考资料

1、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3、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5、吴忠军.中外民俗与礼仪.东北财大出版社,2007.

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

7、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贾蕙萱,沈仁安.中日民俗的异同和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焦宏昌.中外禁忌与礼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0、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彭海斌译.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社,1990

11、王献中.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书局,1991.

12、赵锦元.世界风俗概览.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13、吴忠军.中外民俗.东北财大出版社,2005

14、崔唯,肖彬.世界民族服饰.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15、覃光广.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

16、穆子尧.中外传统习俗1001.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17、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8、王锡龄.中华风情大观.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19、王景海.中华礼仪全书.长春出版社,1991.

20、张世满.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1、杨英杰.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2、赵建峡.中外民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23、张世满、王守恩.中外民俗概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4、张世满.旅游与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5、石通扬.塞上江南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26、徐华龙.浦江淞沪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27、徐艺乙.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28、石通扬.贺兰山下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29、叶春生.岭南百越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30、刘筱蓉.赣江流域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31、色音.内蒙草原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32、王天津.明珠海南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33、萧放.荆山楚水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34、段友文.汾河两岸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35、云中天. 节俗——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36、王军云. 中国民居与民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37、云中天. 礼仪——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38、鸿宇. 堪舆——中国民俗文化,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

39、云中天. 民居——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40、云中天. 相术——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41、李少林. 中华寺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42、邱扶东.民俗旅游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43、云中天. 服饰——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44、郭泮溪.民间游戏与竞技,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

45、云中天. 禁忌——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46、李少林. 中华饮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47、叶大兵. 头发与发饰民俗:中国的发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48、蒯大申,祁红.中国人的民俗世界,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49、(美)邓迪斯 著,户晓辉 编译. 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0、陶犁. 民族民俗风情赏析,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51、余志超. 细说中国民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52、江帆. 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3、徐赣丽. 民俗旅游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民族出版社,2006.

54、云中天. 鬼神——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55、陈建勤. 生肖趣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6、河南省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57、中原民俗丛书,海燕出版社,1997.

58、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59、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60、刘魁立.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61、李英儒.春节文化,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62、崔普全、刘国荣、崔逸.大年前后——中国传统节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63、黄诗洁、黄兵.中华传统礼仪,气象出版社,2004.

6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65、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6、宋兆麟、李露露.中国传统节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6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8、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69、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70、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71、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72、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

73、周旗.南阳旅游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74、刘克、许宛春.南阳民俗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75、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76、林惠祥.民俗学,商务印书馆,1943.

77、陶立瑶.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78、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三篇: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

吉林财经大学《旅游与中外民俗》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

姓名:

班级:

专业:

学号:

第四篇:民俗与旅游文化论文(模版)

民俗文化与旅游

【摘要】:

民俗文化资源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旅游的范畴。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有多种形式并且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它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在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情况下,作为被开发的对象,民俗文化尽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受到的破坏远远大于保护。如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本文分析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及民族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路,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旅游传统民俗文化开发

【正文】: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在创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和扩大税收等方面发挥的经济作用不容各国政府忽视,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游者人数大幅增加,各国政府在加快开发旅游潜力以满足需要和增加收入方面都面临着压力。如何精心规划旅游和审视旅游发展对人、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近段兴起的民族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尽管民俗本质上只是一种“生活文化”,但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却非常重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 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维持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就要尊重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二者间的关系

〈一〉、民俗文化使旅游丰富化。一般来说,旅游业包括游客的吃、住、行、游、 购、娱六大要素,而民俗文化涵盖了每个地区。民族居民的吃、住、行、游、购、 娱六个方面,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二〉、民俗文化使旅游深刻化。也就是说,民俗文化增加了旅游的内涵。民俗涉及每个地区和民族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而且,民俗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开展民俗旅游有助于推动旅游向深层次发展,走向深度旅游。这一点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文化强旅的一个重要动力。

〈三〉、民俗文化使旅游生动化。因为民俗文化拉近了与游客的距离。民俗文化具有群众性、异质性、无政治倾向等特征,与旅游的大众化趋势,与游客的求异心理吻合。

〈四〉、民俗文化拓宽了旅游的对象。一是指民俗文化增加了游览的对象,因为没有民俗文化的旅游,可能只是游山玩水。二是指民俗文化增加了游客的群体, 因为民俗旅游超越国界,据国内一次权威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 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 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士人情最感兴趣的却 达 56.7%。 总之,民俗文化对旅游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旅游的经济前景,促进了景区社区居民保护当地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六〉、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旅游使一些古老的民俗工艺等得以传承而不至于消失。

〈七〉、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而 旅游导致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游客地之间的人口流和信息流, 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宣 传和传播,使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超越了地域甚至是民族。

〈八〉、旅游也导致部分民俗的异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民俗文化的传袭 为追求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将其商品化,使民俗偏离本来的面貌,破坏了民俗文化的真实性。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的开发市场前景好。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除了要具备必要的外部开发条件外,其自身还须具备较高的品位或基本的优势。从国内外民族文化开发成功的实例看,大致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资源的独特性或代表性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应具有相对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由这样的资源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而比它稍逊一筹的同类资源则要相差很多,这是与山水类旅游资源的很大不同,即民族文化资源比较容易产生雷同化问题。

(二)资源的完好性与现实性具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应是保存完好的,应在建筑、服饰、生活、生产、艺术等方面,较好的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形态,没有遭受较多冲击或破坏,也不应是支离破碎或残缺不全;它最好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延续古今的,而不是中断了或停止传承的文化。否则,进行旅游开发的难度则会加大。

(三)资源的艺术性与魅力性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品位在于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艺术品位高,这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古埃及的建筑艺术、韩国的济州岛民俗、澳大利亚的毛利人文化。相反,如果民族文化仅是生活的一种常态,而没有相应的艺术成就或品位,就很难在旅游开发上有所挖掘和提炼。

(四)资源的可展示性或参与性旅游产品是供游人参观欣赏的,因此,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旅游,其对外可展示性就非常重要。因此,如何把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展示出来,是旅游开发中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属于要专业性、多学科策划和创意的问题。

(五)资源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对民族文化资源评价的过程,也是寻找、确认发展优势的过程,找准了优势可以事半功倍,找不准优势则要事倍功半,不仅劳神费力,还可能耽误和丧失发展机遇。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评价上,各地普遍存在自视过高的情况,觉得"人 有我有"、一点不差;有的还因缺乏对外界的了解,觉得"惟我独有",其实情况 并非如此;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有眼不识泰山。

三、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选准突破"亮点",实施集中开发选准"亮点"区域实施集中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国内外发展旅游的重要经验。一些民族地州的旅游业之所以长期处于"温冷状态"和边缘地带,除了一些共性的困难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选择的发展突破口不准,或者集中突出的用力不够。总之,要立足通过一个亮点的突破,实现对一个地区的综合带动,使这一地区尽快成为旅游热线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段、或者一条支线。

(二)高起点、新思路的发展战略高起点,应首先是在策划、设计方面,然后是具体的开发,再是相关的配套和管理;新思路,主要是指发展模式、策划理念,并非过于具体的一些方面。很多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但由于策划、规划、开发、管理不到位,不少景区点 建设存在档次不高的问题。要避免或解决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高起点、新思路,也就是不落俗套子、不走老路子、不重复别人的教训。

(三)突出文化的民族与地域特色突出文化资源的民族与地域特色,是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表现形式;二是民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有机组合;三是进行深度挖掘,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系列。

(四)要认真办好民俗节庆活动民俗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集中对外展示的机会和场合,由于这些活动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因此,虽然持续时间一般不长, 但由于媒体的关注报道、外地游人商旅的参与,成为促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机会。

(五)要大力营造民族文化的氛围切实保护好民族文化,不仅是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各地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对其典型和精粹的开发,同时也要做好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要通过政府倡导、舆论引导、媒体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热爱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保护保存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

(六)要加强区域协作和优势共享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虽然存在地域间、民族间的雷同与竞争的问题,但由于旅游市场的统一性、旅游客源流动的关联性,就决定了无法关起门来搞开发,也不宜单方面考虑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目前,民族地区的各地之间,如何加强联合与协作的问题还很突出。有的地方推行带有强制色彩的 A 线 B 线,或是在交通工具的发车时间上有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有的对于两州之间相邻景点景区的道路连接不热心;有的对于外地州的旅游团,在导游、车辆进入方面设置障碍;有的对于外地企业在当地经营进行限制,这实际上对于各地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应该彻底地消除人为的旅游发展阻碍,把主要心思用在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上。

总之,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贡献。所以,我们应该有效的保护好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合理的进行来发和利用,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从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万建中.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J].新视野.2005.

乌丙安.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

刁统菊.红山峪村婚姻民俗的变迁[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第五篇:11-12二民俗与旅游报告

民俗与旅游报告要求

学生应选择一个老师推荐的课题或自选课题,运用《民俗与旅游》课程中了解到的方法进行自主研究分析。要求图片和文字结合,图文并茂,论述你所针对的景区或者民俗整体概况与特色,并在论文最后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也就是说,对一个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后,要用至少200字的评论对你所分析论述的旅游区、景点或者民俗进行评论,尤其是对其怎么发展、对旅游的一些设施和活动提出好的策划与建议。至少3页A4纸,调查内容要求认真调查,可以打印,自己简介和和认知必须手写。

1徐州的民俗与旅游,可以整体总结、分析与策划,也可以针对具体的旅游区,像云龙湖、大龙湖、九里山、吕梁山水等,都可以,下边的课题也是这样可以整体,也可以具体。

2你家乡的民俗与旅游,调查自己家乡的旅游与民俗资源,并给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这个主题为本次课程重点推荐主题。

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4江南水乡。

5 广西、宁夏等省民俗与旅游。

6上海世界博览会旅游及世博结束后园区的旅游策划。

7国外的民俗与旅游。

8一些具体城市的旅游现状与建议(日照、连云港等等)。

9青藏高原民俗与旅游。

10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俗与旅游。

11旅游与传播(总结旅游的杂志、电视频道等,并进行评论,给出一些好的策划与建议)。

注意:提交报告时候最好有封面,必须写好民俗与旅游报告的字样,姓名、班级、学号、专业。调查内容可以搜集资料与素材,但要自己整理和总结,不能抄袭。 提交时间第七周日晚第八周周二周日晚,第

七、八、九周周六下午,一南207教室(设计文化赏析课)主北四(民俗与旅游课程周六下午)。注意:在本课程结束前提交了报告也要继续上课直到课程结束,最后总成绩要设计报告成绩结合平时成绩(主要以出勤为依据)。

上一篇:名师送教的感受感悟下一篇:美术师范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