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

2024-04-12

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通用11篇)

篇1: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

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类及判定标准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下,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规章和护理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不尽相同,护理缺陷包含内容比较广,包括事故、差错及未构成差错的缺点。

一、护理事故及判定标准

护理事故的定义、分析均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分级标准》执行。在护理活动中,有下列护理行为之一者即为事故。

1、护理人员工作失职,如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严密,不

按时巡视病房等,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丧失抢救时机,造成患者死亡及严重的人身损害者。

2、护理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不认真执行医嘱及查对制度,输错血、打错针、发错药;护理不周发生严重烫伤、Ⅲ度褥

疮;对昏迷、躁动患者或小儿未采取安全措施致使患者坠床、结扎止血带未及时解除造成组织坏死、肢体残疾等;构成上

述事件,造成患者严重不良后果或人身损害者。

3、手术室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清点纱布、器械有误以致使纱

布或器械等异物滞留在患者体内或软组织内。

4、护理人员在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抢救药品及物

品准备有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人身损害者。

5、发放未消毒或过期的手术包等物品,造成严重感染者。

6、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体表面积成人大于2%,儿童大于

5%者。

二、护理差错的分类及判定标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分级标准》中取消了医疗差错的概念并划归为四级医疗事故,但在护理工作中事故仅为极少数,护理差错仍为常见。因此,抓好护理差错的防范,才能有效的防止护理事故的发生。根据差错程度可分为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两大类。

1、严重差错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

术原因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尚未构成护理事故者。

凡具有下列行为之一应视为严重差错。

(1)护理人员未认真执行医嘱及查对制度,错用、漏用“毒、麻、限、剧”药及特殊治疗用药(如抗肿瘤药物、特殊心血管药

物、抢救用药、麻醉药、胰岛素等)或上述药物发生投药、给药浓度、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等错误,给患者

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影响者。

(2)护理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如使用过敏性药物时,错用或未按

规定做过敏试验或原有药物过敏史者给予投药;错抱婴儿但

及时发现,采集胸水、腹水、血液、体液等标本时,由于采

错标本、贴错标签、错加抗凝血药需重新采集或损坏、遗失

活检组织送检标本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影响者。

(3)因护理不当,如造成Ⅱ度压疮,浅Ⅱ度以下烫伤或婴儿臀部

糜烂,手术时体位不当造成患者皮肤压伤及功能障碍者,卧

床患者因护理不当发生坠床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影

响者。

(4)在输液过程中,因护理不周所致刺激性或浓度较大的药品漏

于皮下,引起局部坏死者,体表面积成人小于2%,儿童小

于5%者。

(5)因工作失职,误发放未灭菌或灭菌不合格物品造成重大影响

者。

(6)护士缺乏慎独意识,涂改病历,弄虚作假造成重大影响者。

(7)将新生儿腕带挂错,或母乳喂养时错抱新生儿,虽经发现并

予纠正,但造成重大影响者。

2、一般差错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技术

原因发生差错,但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或轻度影响者。例

如具有下列护理行为之一者应视为一般差错。

(1)由于交接班不清,使一般治疗中断或者遗漏者。

(2)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进行一般性药物治疗时打错针、发错

药、做错治疗,对患者未造成不良影响者。

(3)临床护理(包括基础、重症、专科护理等)未达到标准要求,单位造成不良后果者。

(4)各种护理记录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项目填写不齐全,但未

造成不良影响者。

(5)标本留置不及时,但未影响诊断者。

(6)各种引流管不畅未及时发现,处理或护理不当致引流管脱落

而需重新插管,但无不良后果者。

(7)因管理不善致使抢救药品、物品未达完好状态,未造成不良

后果者。

(8)因护理不周发生婴儿臀部轻度糜烂者。

三、护理缺点

在护理活动中,虽然有某一环节的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且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者。例如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发错维生素类药物、营养类药物等未造成不良影响者;未认真落实护理安全制度,护士给患儿执行治疗后未立即放置床档,及时发现未造成不良影响等。

护理差错事故的管理对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将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护理差错事故的工作列入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中,以减少差错及杜绝事故的发生。

1、各科室建立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护士长及时登记发生差

错或事故的日期、责任者、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差错性质、后果防范措施、处理意见等。

2、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一般差错,当事人或知情人应及时向护士

长报告,并由护士长在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上做好登记,每月上报护理部。

3、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一旦发生或发现护理事故及可能引起医疗

事故或纠纷的医疗过失行为时,当事人或知情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向护理部主任报告;护理部要即刻逐

级上报发生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协同医院进行事故调查。如果发生严重差错应逐级上报。

4、对发生事故及严重差错的科室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减少

或消除由于事故差错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按规定详细填写差错事故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5、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有关药品、物品等均应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分级标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6、差错、事故发生后,护理部或科室要根据其性质组织护理人员

进行讨论,分析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并制订整改措施。根据差错事故的情节及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确定差错、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7、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护理差错、事故检测报告制度,一

旦发生事故与纠纷,应及时报告、及时检查、及时采取可能减轻不良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应急措施,不得隐瞒、掩盖和拖延。

8、护理部及科室要在月统计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差错、事

故分析会,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护理部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院护理人员缺陷研讨会,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篇2: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

一)护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

事故定义: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具体参照“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Ⅰ类差错(严重差错)

定义: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所造成的错误,给病人造成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但未造成死亡、残废和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为Ⅰ类差错。

举例:

1.对危重病人观察不仔细,发现问题不及时通知医师,贻误治疗。

2.应用特殊药物,如洋地黄、麻醉药、胰岛素、氯化钾等,因注射方法或剂量不正确而发生反应者。

3.输血不能按规程操作造成浪费者。

4..查对不严,以致输入有霉菌(肉眼所见)的液体、异型血或错注青霉素或未做皮试注射青霉素,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5..昏迷、重危病人、兴奋躁动、小儿因管理不严或不符合正常约束要求等原因所致坠床,造成软组织挫伤,经治疗而无功能障碍者。凡精神病人发生自杀、自伤、伤人等到行为时,工作人员虽有不足之处,但后果不严重者。精神科一级护理以上病人及重管室病人(包括三防病人)跑逃,在一小时内发现,24小时以内被找回,无不良后果者。

6..各种穿刺、活检、特殊化验标本取错、损坏或遗失。,7..危重病人(休克、昏迷、五衰等)未作床头交班者;对感染性和出血性等疾病,不按时测脉搏、血压和观察生命体征,出现休克发现不及时者。

8.延误或漏用抢救药品或治疗药品,如抗菌素、脱水剂、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呼吸兴奋剂、各种血管活性药物、胆硷脂酶复活剂等;临时用药超过30分钟,长期用药超过24小时;各种血管活性药剂量超过一倍或使用上述药物后未注明用药时间及剂量。

9.对患者有心功能有全,严重脱水,各型休克,肺炎等病人,未能按医嘱要求进行静脉推注药物和补充液体,影响疗效或引起明显付作用;静脉输液中液体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感染、坏死,经治愈者。

10.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不当未尽到责任,造成Ⅱ度褥疮,或热疗或保暖造成的灼伤,灼伤占体表面积>0.25%,深度或浅Ⅱ度类以上,短期治疗难以治愈者。

11.接产工作中,由于病情复杂或并有严重合并症,以致子宫破裂,经及时治疗而无严重不良后果者。

12.不消毒分娩(特殊情况例外);产后会阴Ⅲ度裂伤以下(急产例外);缝合不彻底,引起阴道小量出血,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13.分娩时婴儿牌挂错或出院时婴儿调错,后被纠正者;或婴儿性别写错引起纠纷,或产下畸形(如无肛门婴儿)在24小时内未发现者;出院时抱错婴儿,出医院门后纠正的。

14.手术室不按规定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将纱布、器械、棉片等遗留在创口或被检查器官中,经及时治疗和纠正后无严重后果者。

15.责任心不强丢失重要标本,而贻误诊断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但未引起严重后果者。

16.供应室、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器械包,物品清洗不彻底,消毒不严格、发放消毒过期的治疗包,或虽已用于病人而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17.上班护士不履行岗位责任制,不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或值班时擅自脱离岗位,造成医院工作惯性运行失调,随机调度失控,导致医疗抢救工作失误者。

18.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

Ⅱ类差错

定义:

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错误,造成病人一般性痛苦或错误性质虽严重,但未造成病人任何不良反应者。

举例:

1.错服、漏服重要药物或处理医嘱错误而有影响病人治疗者而无严重后果者。

2.凡规定作皮试,未做皮试用药后无不良反应者(青霉素例外);或做过了皮试未及时观察且又不重做者。

3.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0.25%的灼伤,在短期内治愈者。

4.抱错婴儿,在医院内纠正的,未引起纠纷者。

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延误手术时间。

6.手术室、换药室、人流室等.使用消毒过期手术包施行手术,未发生不良后果者,或遗漏主要的器械、物品,虽未使用于病人,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7.错用“特殊药品”,如安定注射液、氯硝安定等精神药物无不良后果者。

8.静脉输入一般性液体渗出血管外,造成较大范围肿胀,但未造成感染者;静脉注射刺激性液体渗出血管外,但未造成坏死者。

9.属视野内管理的病人,违反管理规定,被其他病人轻度伤害或自伤或伤人,增加病人痛苦者。

10.二级病人逃跑,在4小时内发现,24小时被找回,无不良后果者(不包括性质严重者)。

11.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Ⅲ类差错

定义:

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一般性错误,不直接影响治疗也未造成病人任何痛苦的。

举例:

1.二级病人伤人、自伤,形成皮下血肿或表皮破裂者。

2.遗漏一般性的治疗及发错一般性药物:

(1)多发、少发一般口服药物或多注射、少注射一般药物,如维生素类及一般辅助药物。

(1)一般治疗药物按规定给药时间提前或延迟2小时以上执行。

3.漏、错采集一般标本,对治疗无影响者。

4.器械、敷料、溶液未定期消毒和检查者。

5.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况者。

(二)护理差错管理

1.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如做到“三查八对”,“三查十对”等。

2.建立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差错有定期讨论分析制度并作好记录。

3.发生Ⅰ类差错后,责任者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中夜班时向值班医师报告,护士长24小时内汇报护理部主任,严重事件及时报告院部。

4.Ⅰ类差错每百张床<0.5人次/年。

篇3:康复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

深入了解康复护理规律的同时, 全面认识产生差错的潜在问题, 对有效预防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医德教育, 提高护士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防止差错事故的根本

护理工作千头万绪, 护士工作内涵的随意性也很大, 工作细节繁多, 责任心强, 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 护理工作的主动性, 预见性, 操作的正确性, 都要靠护士的道德信念和素质的提高及强烈的责任感来完成。只有对护士进行良好的自身修养, 医德医风教育, 才能不断提高护士本身素质, 从而杜绝差错事故。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医疗安全的基础

建立健全各种物品, 器械的管理制度, 做到专人管理, 定点存放, 随时检查都能保证物品、器械的完好, 是保证医疗, 特别是应急医疗的物质基础;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做好详细记录, 如对重病人进行特殊治疗时, 要做到详细交接班, 处理前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坚持各班自查, 每周2次大查对制度, 认真查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遵守合理的规章制度, 可以有效的防止差错。

3 狠抓专科训练, 建立质量保证机制

康复科护士不仅应熟练地掌握基础操作, 还必须具备外科、内科、中医科、儿科等综合性护理技术, 并具备紧急状态下反应敏锐, 操作熟练, 动作迅速的应急能力, 才能适应专科要求。相反, 基础理论知识贫乏, 技术水平低, 导致专科性差错明显增多。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专科业务训练, 参加各种学习班, 听专家讲课, 结合康复科新技术项目的开发, 结合康复科多发病、常见病的救治, 以及本科季节特点等严格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和程序, 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要求这些标准符合具体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根据其年龄, 职称进行严格管理, 对低年资的护士要加强技术指导, 加强基本训练, 专科训练, 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要进行经常性的监督, 检查和指导, 结合差错事故苗头及防范开展护理教学查房, 写护理科技文章, 使护士不仅了解其工作内容并且理解护理措施的理论依据。

4 抓好安全分析制度, 防止事故差错苗头, 保证医疗安全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 查找不安全因素及事故苗头, 改变那种忽略不安全苗头的现象, 对未遂现象苗头的危险信息, 应积极采取对策, 注意抓好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

4.1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个别现象。

4.2 新入院病人, 病情突然变化的老年患者。

4.3 工作人员少病人多, 工作忙乱时。

4.4 年轻护士单独值班时。

4.5 节假日、休息, 尤其是周末时。具体防范是:

4.5.1 强调严格岗位制, 加强节假日值班时检查。

4.5.2 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

4.5.3 开展质量评比活动, 建立每周一次安全日讲评制度, 及时

表扬医疗安全个人, 纠正和批评不安全苗头, 树立“质量”是科室的一条主线。

5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防范

认识护理文件的重要法律作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防范及处理医疗事故的义务, 如实记录, 不得伪造, 遇到有病人拒绝治疗及护理时, 护士应耐心解释説服, 若解释不通应及时告诉医生记录在病历上。并要求病人签字, 对不请假擅自离院而耽误治疗或影响病情观察者, 也要及时记录以免发生意外。

6 搞好医护患关系, 是防范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

新型的医护患关系的建立, 使患者有一个安全感, 信任感, 使护士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疾病, 更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以及对治疗护理的要求。要经常主动的艺术的征求病人的意见, 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 把增强医护患关系作为防范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紧抓不放。

7 有章必行, 是防范差错事故, 护理缺陷的关键

建立严格差错事故记录制度, 发现问题, 及时登记, 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 作出系统处理, 使护士懂得“工作认真, 管理要严格”, 有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生存活动的环境及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一方面导致人类的“疾病谱”随之变化, 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单纯的药物治疗已不能满足这种变化, 以器械疗人, 以人疗人的气功、推拿按摩、针灸、穴位治疗、拔罐、熏洗、刮痧、热熨等无毒、绿色、实用的医疗护理将是全方位的、多类型的、因人而异的、高质量的, 已受到世人的青睐, 然而, 做好康复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 增强法律意识, 安全意识, 也是多种疾病的治疗及康复的基础。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差错有效措施。方法根据康复医学科多年来临床病例实践结果, 分析, 总结。结果多年来从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结论康复护理的过程要注意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心理因素, 医护患关系是防范差错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环节。经实践认为加强管理, 有章可循, 提高业务水平此方法是预防差错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康复护理,差错,防范

参考文献

[1]杨百放.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教育[J].当代护士杂志, 1997:1:16~17.

[2]张玲, 刘圣芳, 张长美, 等.重视护理文件潜在的法律问题, 防范护理纠纷[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 5:123~124.

篇4: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05-01

护理差错事故属于护理工作的缺陷之一,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主要因素,关系到病人疾苦和生命安安危的大事。因此防范医疗事故加强责任心,是医护人员共同责任。

1 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

1.1 是护理部未定期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或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1.2 是护士长把关不严。

1.3 护士长责任心不強,业务水平不高。查对执行不到位。

2 防范措施

针对发生原因结合我院实际采取的措施是:

2.1 护理部制定管理目标,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并奖优罚。

2.2 各科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当时人登记发生差错的经过、原因后果、并上报护理部、护士长定期组织讨论、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护理部及时参加科室讨论。

2.3 根据差错的性质,做出相应的惩罚,与晋升、晋级挂钩、在护士长例会通报、提出防范措施。

2.4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每月安排讲座两次、树立对技术和钻研业务的责任感。

2.5 加强对全院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自我约束机制。

2.6 狠抓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的训练与考核,树立良好的作风。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及业务水平。

3 护士长严把关

3.1 把好护理人员的思想情绪关,新护士的入科关。

3.2 把好治疗室、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关。对药品器械做到四定。(定人保管、定时核对、定点摆放、定量按期消毒、更换补充)。四分开(内服与外用药分开、静滴与外用液体分开、静脉与肌肉注射液分开、药盒内外药品的计量一致、标签醒目)。支持完整的消毒隔离制度,急救药品完好率100%,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3.3 把好危重病人和手术病人的护理关,及时发现病情,不失抢救时机,预防并发症。

3.4 把好病人思想情绪关,做好心理护理,以防并发症发生。

3.5 把好正确执行医嘱关,做到每班查对,每人查对,护士长每天总查对。

3.6 把好护理交接班关,做到工作不完成不交接,重病护理不周不交接,药品器械不全不交接,工作环境不洁不交接,工作人员着装不整不交接。

3.7 护士必须做到一爱、二严、三及时、四问、五想、六实:

3.7.1 “爱”热爱护理专业,刻苦钻研业务,忠于职守严于慎独,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3.7.2 “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7.3 “及时”观察及病情报告及时,执行医嘱及抢救及时,各项护理及配合检查及时。

3.7.4 “问”工作中有疑必问,绝不含糊,不清楚必问,不懂必问,不会必问。

3.7.5 “想”想一想病人的病情,想一想操作规程,想一想差错产生的原因,想一想药物核对是否正确,想一想医嘱执行是否正确。

3.7.6 “实”出现差错时实事求是,护理文件书写客观、准确、及时实际,各项工作踏踏实实,上报各项工作符合实际,健康宣教实际到位,观察病情结合实际。

篇5: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

一、重大事故隐患可通过直接判定法、综合判定法、专家论证法和专项评估法等进行判定。

二、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1、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的工厂、仓库和车站、码头,未按规定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2、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与住宅、宿舍、人员密集场所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3、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储罐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

4、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储罐、容器、管道等泄露;

5、宾馆、饭店、商场、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或虽设置有关系统,但不能正常使用;

6、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面积超过规定50%;

7、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或数量不符合规定;

8、容易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的生产车间、经营场所、仓库与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9、托儿所、幼儿园以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用房所在楼层位置不符合规定;

10、同一企业有两类以上特种设备、设施未按规定检测、检验,或有两种以上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三、具备下列三种以上情形(含本数),可综合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或被占用;

2、疏散通道上放置物品,影响人员疏散;

3、禁令、警示标志数量不足或损坏;

4、消防器材数量不足或选型不正确或过期、损坏;

5、特种设备、设施或机械冲压设备未按规定检测、检验;

6、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7、有职业危害防治要求的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尘、换气设施、或位按规定配备、穿戴防护用品;

8、在可燃材料或可燃构件上直接敷设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

9、在有防爆要求的场所,未按规定设置相应防爆开关和设备;

10、在有防雷、防静电要求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或未按规定检测、检验;

11、在公共场所,违反规定使用可燃材料装修,或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要求;

12、建筑工地的脚手架,防护栏搭设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各类孔洞、井道口防护措施不严密;

13、高危行业的重点岗位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违规上岗;

篇6:如何减少护理差错事故

护理差错事故常见原因 三查七对不严密: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在实际工作中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差错与缺陷比例仍然很高,占整个差错与缺陷的47.5%。如由于护理人员工作不认真,查对不严,或医嘱处理的过程中被别的事打断,造成医嘱处理差错,如转抄执行单错误,该停的医嘱没有及时停,术后更改医嘱没有及时处理,没有停止出院医嘱,没有将医嘱输入电脑,处理医嘱后没有及时核对或查对不认真不仔细,医嘱处理的差错率较高,占整个差错与缺陷的21.0%。输液时不认真核对,或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以致输错液体等。观察病情不仔细,缺乏责任心:主要表现为不按照规定巡视病房,患者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交接班流于形式,未仔细观察病情及各种管道等,对高危病人床边交接班不认真,陪检过程中,观察病情不仔细,输液外渗范围较广而没有及时发现等。专业知识欠缺,技术水平差:这在年轻护士及刚调科室的护士较多见的。主要是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少,技术水平不过硬。有的新护士专业思想不牢固、工作责任心不强,更容易发生差错与缺陷。肿瘤专科知识要求高,设备较多,新分配和调入护士,对肿瘤药物性能不熟悉而容易造成差错,如给病人保护性措施不当,造成气管导管滑出,静脉留置针拔出;病人管道多,易出现接错管的差错。静脉留置针,滴入脂肪乳剂后未用生理盐水冲管即封管,造成堵塞等。护士生活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工作环境,紧张的工作性质,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高风险性,各种类型的频繁考试、检查等导致护士工作压力较大,护士感到身心疲惫。如上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不能及时释放,易致护士情绪不稳,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干扰,执行医嘱及配药、加药时极易出现差错。药物因素:药物使用品种较多,更换过快,相同药物不同商品名和不同规格的包装,容易造成混淆,一旦查对不严,极易造成差错。在加药差错中,因剂量加错的比例相当高。管理因素:工作流程设计不合理,预防措施不健全,新护士岗前培训、安全教育不够,护士缺编,工作量大,频繁的加床迁床等,也是造成差错与缺陷的不容忽视的原因。

二、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网络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检查,严把质量关。不断完善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护理质控网络体系,内科成立由护士长组成护理质控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全科的护理质量控制。各护理单元成立了由护理骨干组成的质控小组,负责科内的护理质控。护理质控小组每月对全科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和本科护士长,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与奖金挂钩。科内护理质控小组每周进行质控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及差错事故上报制度,并对发生的差错与缺陷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建立护理应急预案,防范护理差错与缺陷。护士长每月将差错与缺陷上报给护理部,提出防范整改措施,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会议,对发生的差错与缺陷进行分析,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采取防范措施,以减少和杜绝差错与缺陷的发生。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对新分配及聘用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工作制度学习、护理安全教育、三基训练等。对调科的护士进行专科培训,使她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工作流程,掌握专科护理技术。加强对新分配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注意培养她们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护理操作流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交接班制度,对每日工作进行排序,减少差错。工作中要学会思考,对违反常规的医嘱、用药等要问为什么?不能机械执行医嘱。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工作,减少护理差错与缺陷。合理的人力资源配备及人性化的管理。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要进行人性化管理,主动关心护士的生活和工作,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护士编制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应根据床位数、工作量合理安排护士,以免长期疲劳工作,发生差错与缺陷,影响护理质量。护士长应针对不同职称、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排班[1],起到协同互补作用,以降低护理差错与缺陷的发生。针对药物使用品种较多,更换过快现象,首先要求护士加强新药药理知识学习,掌握药物剂量、剂型、常规用量及药物的不良作用等,并向医院药事委员会建议,尽量规范用药品种,延长更换周期。三

体会

护理部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护理质量质控管理网络体系,加强了护理风险教育及管理,建立了应急预案,学习法律、法规,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专业水平,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差错与缺陷逐年下降。

篇7:护士护理差错事故案例

案例二:护士交接班时未检查手术患者尿袋引流情况,事实上,手术病人返回病床尿袋留于床上并未合理放置,但护士未发现,等到发现时床单被褥已全部潮湿。

案例三:患者经会诊后应用肝素,肝素安瓿上标注12500U,医嘱为25mg肌注,护士不知道mg与U之间的关系,询问医生后给肝素4ml肌注。

篇8: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

1 护理差错事故的相关概念

1.1 护理事故

在护理工作中, 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或对业务不熟悉, 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 直接造成患者残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死亡等不良后果[2]。

1.2 护理差错

在护理工作中, 因责任心不强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 对患者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 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称为差错。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造成影响或轻度影响, 未造成不良后果。严重差错指因护理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 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 延长了治疗时间[2]。

1.3 护理缺陷

凡在护理工作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患者造成损害者称为护理缺陷[1]。护理缺陷是发生护理差错的危险因素, 而护理差错又是发生护理事故的危险因素, 因此对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的管理是预防护理事故的重要手段。

2 护理差错评定标准

2.1 一般差错标准[2]

(1) 违反各项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 质量未达标准要求, 但尚未造成不良后果; (2) 各种护理记录不准确, 项目填写及签名不全, 医学术语使用不当, 但尚无不良影响; (3) 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打错针发错药, 未发生任何反应, 无不良后果; (4) 标本留取不及时或留取方法不正确, 但尚未影响治疗; (5) 监护失误, 静脉注射外渗外漏, 面积<3cm×3cm; (6) 各种检查前准备未达要求, 但尚未影响诊断。

2.2 严重差错标准[2]

(1) 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 打错针发错药, 给患者增加痛苦。 (2) 护理措施未落实, 发生非难免性Ⅱ度压疮。 (3) 实施热敷时造成Ⅱ度烫伤, 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0.2%。 (4) 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 影响治疗, 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5) 监护失误、引流不畅、未及时发现, 影响治疗;各种记录不准确, 影响诊断治疗。 (6) 监护失误, 静脉注射外渗外漏, 导致局部坏死面积>3cm×3cm。 (7) 术前未做准备或准备不合格, 而推迟手术,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3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 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由本人或发现者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 护士长要及时上报, 并组织讨论与总结[2]。 (2) 发生差错事故后, 按其性质与情节, 分别组织全科或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 以提高认识, 吸取教训, 改进工作, 并确定事故性质, 提出处理意见。 (3) 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或单位, 如不按规定报告, 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时, 应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4) 发生差错事故后, 要积极地采取补救措施, 以减少差错事故造成的影响和不良后果。 (5) 发生差错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应妥善保管, 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并保留患者的标本, 以便鉴定。 (6) 为了弄清楚事实真相, 应倾听当事人的意见, 决定处分时, 领导应重视思想工作, 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7) 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有关科室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的原因, 以提高警惕, 并提出防范措施。

4 防范措施

4.1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把握关键环节, 使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并辅以考核、督促、检查和奖励手段, 以保证护理安全。

4.2 发挥护理管理职能作用

护士长是最基层的领导者, 在护理部和护理人员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本科室护理工作完成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报告给护理部, 使护理部能准备掌握护理动态,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同时又可将代表性的问题通过护士长反馈给各科室, 达到对医院护理工作的宏观调控。

4.3 提高护士长的业务水平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管理者, 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和高超的技术, 因此有计划的举办护士长学习班, 不断强化护士长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4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普法教育、护士法和有关专题教育。护理人员应具有平静的心态、稳定的情绪, 培养自控情绪的能力, 以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护理工作。端正工作态度, 树立新的护理质量观, 以全新的护理观念指导工作, 使其在工作中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从而展开主动的、全面的、整体的护理服务。

4.5 抓好易发生差错的关键环节

管理部门应注重预防护理质量缺陷, 尤其是节假日, 护理人员较少, 新调入人员对环境不熟悉或人际关系紧张, 干扰了护理人员的思想;或因注意力分散等均易发生差错, 护士长应尽早预见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发生护理差错, 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做好实习护生带教工作, 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4.6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和效果, 体现关爱, 重视入院后的首次沟通, 以建立良好的首应效果, 要掌握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职业、经济等状况, 进行换位思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用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解释清楚, 并安慰、体贴、理解患者, 通过沟通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了解和对护理工作的理解, 使护理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3]。

4.7 合理收费

患者住院的医疗、护理、检查、治疗等费用应每天提供清单, 增加收费的透明度, 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的解释, 以避免因收费问题引起的矛盾[3]。

总之, 要提高护理质量, 只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对广大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全体护士的整体素质, 才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从而使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13-15.

[2]姜小鹰.护理管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96-216.

篇9: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

关键词: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很广,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及抓好的一项的工作。下面就本题目,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管理经验,针对护理差错的防范,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1、护理差错的常见原因

1.1护士自身因素造成

(1)责任心缺乏,服务意识淡漠;(2)无视幸程,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3)性情懒散,简化工作流程;(4)生活琐事困扰,心不在焉:

(5)1作欠于条理性,忙乱无绪;(6)盲目自信,凭感觉行事。

1.2三查七对不严格: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疏于查对而出现的差错占较高比例。

(1)在用药查对中,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换床、混住)或只喊姓名不喊床号(同名),造成输错液或发错药;

(2)在医嘱查对时,由于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使该执行的医嘱未执行,该停的医嘱未停:

(3)夜间值班时,由于精神状态、体力及依赖心理等影响,偶有不查对现象:

(4)各种处置单未经双人核对即执行;

(5)从药局领取的药品,忽视查对,将过期的药液输给患者;

(6)对意识模糊、老年痴呆、小儿、精神异常等病人,处置时只

呼其名未核对床头牌:

(7)患者对治疗提出异议时,护士思想麻痹,带疑问执行医嘱:

1.3病情观察不细

(1)不按规定时间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

(2)交接班流于形式,未仔细观察患者神志、皮肤等;

(3)不重视患者主诉,低估病情而延误抢救时机:

(4)工作缺乏责任心,病情变化时,未及时通知医生而延误诊治:

(5)着急下班,该交的事情对患者及接班护士均末交代。

1.4专业知识欠缺,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专业技能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如:不知甘露醇、多巴胺静滴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时,不能正确判断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

1.5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工作环境,紧张的工作性质,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高风险等因素,均导致护士心理压抑。主要表现在极度疲惫,情绪不稳,易怒,无个人成就感,工作不专注,易被干扰,导致患者不满。

2、护理差错防范

2.1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履行职责: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加,且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诉诸于法律。与之相比,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相对比较淡漠,尤其是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思想上出现的麻痹大意、懈怠,疏忽了意外事件的防范,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的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与护理人员密切的法律知识要了解,时刻提醒自己要依法行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认真的履行职责,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法、懂洼、守法、用法的合格护士。

2.2加大质量控制,规范护理流程:目前,护理部增加了人力,明年在质量监控上做实做细。科室护士长要注重护理工作流程中的质量管理,把精力用于管理,而非事物性及具体工作,针对护理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制订出相关的考核标准,由护理部、總值班护士长、科室组成的三级质控体系,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3加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根据不同年资、不同职级等分别制定合理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护士本身也要加强自学,不断更新知识,对各种抢救仪器、各项操作规程都要熟练掌握。

2.4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人院告知:(1)病区环境、设施;(2)有关的医护人员;(3)与患者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劝告等。(4)向患者详细交代《患者人院须知》,并履行签字手续。

住院告知:(1)治疗目的、用药名称、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承担风险;(2)特殊检查治疗前应征得患者同意;(3)对神志不清无行为能力的患者,应对其家属履行告知义务;(4)对危重患者要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以取得家属的酡合。

出院告知:(1)疾病康复知识;(2)正确用药方法;(3)合理饮食休息,功能锻炼方法;(4)复诊时间;(5)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及家属。

以上告知内容最好履行签字手续,必要时可作为法律依据。

2.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6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高是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关键因素,把语言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做为重点内容来学习和掌握。

2.7杜绝无证上岗:新毕业一年以内的护士为临床见习期,不得单独从事护理工作,一年后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予以辞退。

2.8加强住院病人管理

(1)入院时要详细介绍院规,并在入院患者需知上履行签字手续:

(2)对于要请假外出的患者,必须征得主治医师的同意和签名方可离院;

(3)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外出后可能出现的后果,且有患者及家属签名:

(4)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外出时间”。一

篇10: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制定护理差错防范措施:

1、加大考核力度。

护士长根据科内及护理部工作安排,做到年有计划,月有重点,周有安排。每天早晨提前上岗检查前一天医嘱执行情况、危重患者好转恢复情况、病房管理有无问题等等,根据情况提出措施,每月随机抽查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列入考核。

2、组织业务学习:每月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内容新颖实用。

3、每月一次护理安全分析讨论:全科护士参加,并踊跃发言,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对已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到实处。

4、严格执行交接班:

(1)认真执行交接班,危重病人床旁交班:病情、睡眠、饮食、治疗、活动、皮肤受压情况、翻身情况等。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天医嘱、治疗单、执行单唱对。查对护士及护士长签名。

5、护理管理:

(1)合理排班,弹性排班

篇11:护理差错事故判定标准

第一条 为了准确认定、及时消除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判定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判定各类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条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以下15个方面:

(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二)瓦斯超限作业;

(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

(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不能正常运行;

(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

(六)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

(七)超层越界开采;

(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

(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

(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

(十一)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

(十二)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

(十三)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

(十四)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十五)其他重大事故隐患。

第四条 “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矿井全年原煤产量超过矿井核定(设计)生产能力110%的,或者矿井月产量超过矿井核定(设计)生产能力10%的;

(二)矿井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有关标准规定的最短时间组织生产、造成接续紧张的,或者采用“剃头下山”开采的;

(三)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不达标组织生产的;

(四)煤矿未制定或者未严格执行井下劳动定员制度的。

第五条 “瓦斯超限作业”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瓦斯检查存在漏检、假检的;

(二)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第六条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

(二)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三)未进行区域或者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

(四)未按规定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

(五)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或者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不达标仍然组织生产建设的;

(六)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

(七)使用架线式电机车的。

第七条 “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不能正常运行”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应当建立而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的;

(二)未按规定安设、调校甲烷传感器,人为造成甲烷传感器失效的,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或者断电范围不符合规定的;

(三)安全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恢复的,或者对系统记录的瓦斯超限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屏蔽的。

第八条 “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二)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工作能力不匹配的;

(三)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四)没有按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或者生产水平和采区未实现分区通风的;

(五)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任一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未设置专用回风巷的,或者突出煤层工作面没有独立的回风系统的;

(六)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

(七)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

(八)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电、风电闭锁装置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

(九)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建设矿井局部通风不能实现双风机、双电源且自动切换的;

(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建设矿井进入二期工程前,其他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没有形成地面主要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的。

第九条 “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建设的;

(二)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矿井没有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和配备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的;

(三)在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

(四)未按规定留设或者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

(五)有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

(六)受地表水倒灌威胁的矿井在强降雨天气或其来水上游发生洪水期间未实施停产撤人的;

(七)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没有按设计建成永久排水系统的。

第十条 “超层越界开采”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或者标高而进行开采的;

(二)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而开采的;

(三)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

第十一条 “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首次发生过冲击地压动力现象,半年内没有完成冲击地压危险性鉴定的;

(二)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的;

(三)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或者采取的防治措施没有消除冲击地压危险仍组织生产建设的。

第十二条 “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建设的;

(二)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

(三)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建设的。

第十三条 “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使用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者工艺的;

(二)井下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者防爆等级与矿井瓦斯等级不符的;

(三)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或者裸露放炮的;

(四)采煤工作面不能保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的;

(五)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第十四条 “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单回路供电的;

(二)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

(三)进入二期工程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严重的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的其他建设矿井,没有形成双回路供电的。

第十五条 “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或者批准后做出重大变更后未经再次审批擅自组织施工的;

(二)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的;

(三)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的。

第十六条 “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承包或者托管给没有合法有效煤矿生产建设证照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二)煤矿实行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约定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合同而进行生产的;

(三)承包方(承托方)未按规定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

(四)承包方(承托方)再次将煤矿承包(托管)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

(五)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作为独立工程承包(托管)给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

第十七条 “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而进行生产建设的;

(二)改制期间,未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建设的;

(三)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而进行生产建设的。

第十八条 “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没有分别配备矿长、总工程师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长,以及负责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

(二)未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

(三)出现瓦斯动力现象,或者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了突出,或者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的非突出矿井,未立即按照突出煤层管理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的(直接认定为突出矿井的除外);

(四)图纸作假、隐瞒采掘工作面的。

上一篇:民警管理办法下一篇:舞林大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