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后待岗培训计划

2024-05-24

护理差错后待岗培训计划(共3篇)

篇1:护理差错后待岗培训计划

护 理 差 错 后 待 岗 培 训 计 划

北大集团平顶山市中心医院

护理部 陈香芝

本着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以让护理差错当事者尽早返回工作岗位为目的,特兼顾护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护理伦理、法律意识等制定本培训计划,该计划为期一周,每日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日:1.护理差错后心理疏导;

2.护理差错要因分析,由当事者本人针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差错原因进行剖析。

第二日:1.护理职业状况评估:

护士职业价值观、注册护士核心能力 2.学习护理差错事故案例;

3.书写学习护理差错事故案例后感想。

第三日:1.学习护理核心制度;

2.学习护士管理条例、护士伦理道德规范;

3.理论考核:护理核心制度、护士管理条例、护士伦理道德规范主观题(案例、论述)。

第四日:基础护理学内容摘要

第五日: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操作培训 第六日:医学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基础技能考核 第七日:专科护理学:学习专科常见病的护理并考核

依据差错当事者理论及实践水平适当缩短或延长培训期,培训结束归档资料如下:

1.当事者差错原因自我剖析书面材料 2.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操作评价表 3.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理论考核表 4.核心制度及应急预案考核成绩单 5.护理安全事故案例学习感想书面材料

附录:考核内容

1.皮内注射技术

2.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

3.女患者导尿术

4.经口/鼻吸痰术

5.胃肠减压术

6.口腔护理技术

7.心肺腹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8.静脉注射技术 9.微量泵使用技术

10.无菌技术操作

篇2:护理差错后待岗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因教学胜任力不足而离开教学岗位的教师进行待岗培训,特制订本暂行规定:

1、教师待岗培训的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根据培训情况可延长至一学年。

2、教师待岗培训期间实行坐班制,按学校行政人员的上班时间出勤,每天按学校的作息时间指纹考勤四次。

3、待岗培训是学校为待岗教师提供的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参加培训教师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客观的认识自我,并不断寻求进步。

4、待岗教师原工作学院的教学督导作为该教师在待岗培训期间的指导教师,负责帮助待岗教师制定《培训计划》,待岗教师要严格按《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周随堂听课不少于16节,每次听课要有听课笔记和听课心得,每月提交一份培训小结,作为对其培训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

5、教师待岗培训期内,参照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薪资(700元/月),享受社会保险,无其他津贴。

6、教师待岗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可安排回原岗位工作或另行安排适合岗位,工资标准按新岗位重新核定。对未按要求时间参加培训或不到新岗位报到的,学校将按旷工处理。

篇3:护理差错后待岗培训计划

另外表格上面的标题不正确,写的是分级管理,应该再具体点,另外时间改为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

规范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对规范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影响,提高护士专业能力的成效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自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从我院选取58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名。为对照组护士人员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培训,为观察组护士采用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规范化培训模式下的综合能力的考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规范化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对于提高护士专业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的避免护理差错发生率。关键词:规范化培训;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

为了能够降低低年资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日后临床中提供更优质的护理人员,从而使得护理带教工作更具有规范化,提升带教质量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护理人才,此次研究自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从我院选取58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均分为两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自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从我院选取58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均分为两组,58名护士均为女性,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9名,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为(26.233.83)岁,本科学历为3名,专科学历为26名;观察组29名,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7.424.63)岁,本科学历为2名,专科学历为27名。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培训,,即护理部和人事科常规岗前培训 1 周后新入人员 即分配到各科室指定老师带教并跟班培训;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模式进行培训:(1)工作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临床护理带教方式方面多加重视,并全力支持临床护理培训工作使其得以顺利进行;护理部管理:首先需要进行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加强对各科相关知识培训及临床科室管理:各科的护理培训人员应该由科室带教组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带教计划和流程;(2)激励管理:医院可以通过增加激励奖项,适当的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收入待遇,为护士设置分层晋级,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缓冲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及护理差错发生率,通过不定期向护理培训人员发放护理带教综合评价表的形式,对护理培训人员的综合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和x来比较,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规范化培训模式下的综合能力的考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

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规范化培训管理前后护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比较(n)

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例数(n)护理工作制度掌握 基本理论知识 护理工作流程掌握 护理操作成绩 29 29 / /

72.38±5.76 85.54±6.97

1.42 P<0.05

74.19±6.35 86.44±7.25

2.37 P<0.05

72.46±5.72 83.26±6.49

1.29 P<0.05

79.58±4.34 93.46±5.58

3.24 P<0.05 2.2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3.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79%),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P<0.05。3讨论

通过临床带教的方式的改进,可以让护生将自身所学到的基本相关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改善护理管理带教模式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临床护理质量有着关键性意义。

经此次研究从我院选取58名低年资护士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规范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在规范化培训模式下的综合能力的考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规范化培训模式下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培训人员的综合培训成绩,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时对最新的护理手段和护理技术组织进行学习,对护理比较精通的护士,随着护理经验的丰富,工作年限的增加,逐层进行升级,有利于增强和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专业知识,争取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加扎实,为突发事件的抢救做出重要贡献。由于以往所有的护理人员的工作都大致相同,导致很多经验不是很多的年轻护[2]

2士在工作方面做得不是很出色,且常年工资较低,打击了护士的工作信心,工作效率差,从而引发的护患矛盾发生率也随之增多。而在此次研究中对护理人员采用规范化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在护士的工作时间到了一定阶段后,可以顺利晋升入下一层,适当的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收入待遇,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常年低资的护士积极的进行护理工作,为临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上一篇:6S现场管理推行计划下一篇:秋雨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