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课堂简录

2024-05-01

《麋鹿》课堂简录(共7篇)

篇1:《麋鹿》课堂简录

《一夜的工作》课堂简录

《一夜的工作》课堂简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弘扬革命精神,发扬无私奉献的作风。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重难点:

1、从课文具体描写中体会周总理高大的人物形象。

2、弘扬革命精神,发扬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作风。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补充资料,初知人物。

全班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从你搜集的资料中,你知道周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周总理是个平易近人的人。

生:周总理是个工作劳苦的人。

生:周总理是个令人尊敬的人。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资料很用心,也对周总理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新课《一夜的工作》,看一看文中的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因为周总理这个人物离学生比较远,所以课前搜集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周总理的认识,增加亲切感。

二、走进文本,感知人格。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周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周总理是怎样工作的?

……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有了需求,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学生带问题读课文,划出问题答案以及感受深刻的内容,并做一做批注。学生自学8-10分钟。

【设计意图】先学后教,课堂上提出明确要求,放手让学生去自学,使得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收获。这个环节必须有时间做保障,不然就是流于形式,在后面的交流中就会变成优等生的“一言堂”.老师重在巡视鼓励后进生自学。

3、交流自学成果。

工作劳苦:

生活简朴:

(补充:平易近人、作风严谨)

(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重点强调:

(1)工作任务重:

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2)生活的简朴: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重点。让学生自由畅谈在课文中的发现,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作板书,并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体会去读自己找出的课文。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这个环节要注意的是学生发言要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言之有物,说出真感受。

4、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发共鸣。

师:作者何其芳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再回来的路上,他不断地想,不断对自己说:

生接读第6自然段。

师:你也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你有什么感受?

生说感受,指导学生再读,读出感受。

师:这只是总理一夜的工作,那么总理平时又是怎样工作的呢?总理的一部分工作日历作了最真实的说明:1974年1月1日到6月1日工139天,在这139天中,从起床到睡眠止,周总理工作12小时至14小时的有9天;工作14至18小时的有74天;工作超过18小时的有38天;工作24小时的有5天;工作近30个小时的有一次。(幻灯片出示)1974年3月26日这一天的工作安排表:这一天周总理工作了23个小时。

看来周总理并不是这一夜是这样工作的,而是夜夜如此。(板书:每一夜)周总理工作那么劳苦,生活却那么简朴,这样一位伟人又是那么平易近人。作者的内心一定会为这样的总理感到――(生接:骄傲、敬佩。)所以作者想高声对全世界说:(生接读课文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课文是作者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所见、所想、所感,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就可以通过读-体会-再读来还原文字说描述场景,激起学生的想和感,再体会作者的情,引发共鸣,达到从认识人物到感知人格的过度。

三、补充资料,感念伟人。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总理呀!冰心曾这样评价他:“人无完人”,周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的一生都是在为祖国、为人民而奋斗着。(板书:一生)

出示幻灯片:

因父母去世,年仅10岁的周恩来就带着两个弟弟肩负起家庭的重担。

在学校,组织同学保护被富家子弟欺负的同学。一位老校工生病了,周恩来去看望他,还把身上仅有的8文钱送给他治病。

周恩来14岁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

19,周恩来就开始领导爱国学生运动;

19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领导了8・1南昌起义;

1936年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和国民党谈判,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周恩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总理。

出示幻灯片:(音乐起《悲凉》)

图片出示周总理衣、食、住、用相关图片。(师解说。)

师小结:一个大国的总理,他在衣食住用方面是如此的节俭,节俭到让人揪心 .

图文出示晚年的周总理:

像许多用脑过度的人一样,总理入睡困难,常常离不开安眠药。他平时几乎没有自己自然睡醒的时候,总是让工作人员叫醒他,叫不醒就摇醒,摇不醒就两人一架,把总理从床上搀扶起来,“强行”在屋里转几圈,直到把他弄醒。他事情太多太多,工作太忙太忙,想多睡也不能啊!他几十年中,每天多则睡4小时,每天睡不够2小时的时候很多、很平常。

1976年6月,周总理患上癌症,由于病症的折磨,身体极度虚弱,体重只剩下61斤,但他依然坚持工作。周总理曾对身边工作的人员说:“我们老了,为党工作的时间不多了,争取一分钟时间,就多做一分钟工作,要抢时间工作才行啊!”

周总理逝世后,联合国为周总理降了半旗,引起了很多国家驻联合国大使的不满。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周恩来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他却没有一个孩子。如果你们哪个国家的元首能达到其中的一条,那么他逝世时,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联合国秘书长转身走了,身后却传来激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此刻,现场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也融入了情境之中,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掌声送给了可敬可爱的周总理。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材料补充,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对人物形象、品格的感受更加深刻。使学生从课本内走出来,拉近学生与总理之间的距离,为后面的写做好铺垫。

四、写作练习,真情抒发

师:这就是我们的总理,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呀!孩子们,面对这样的总理,你想对他、对自己或对全世界说些什么?那就动笔写一写吧! (音乐起《天空之城》)

1、动笔写作,写出真情实感。3分钟写话练习。

2、展示练笔。

生1(王鹏程):总理,感谢您!是您,中国才会有和平、繁荣;是您,我们才有安宁、幸福的生活。您为党、为人民工作了一生,该好好休息了。

生2(陆世杰):周总理呀,你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永远会记得您,向您学习,就像这美妙的音乐,在我们脑海里永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周总理,您废寝忘食地为国家、为人民操劳,是该好好休息了。

生3(杨俊毅):我想对全世界说:”有这样一个人,他拥有太多辉煌,他那一个个事迹使我不得不牢记在心中,他就是我们的周总理,他就是一颗在所有中华人民心中永远闪耀的明星!“

……

【设计意图】在给学生补充材料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表达感受的机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正是为了让学生内心汹涌的感受得以充分宣泄,同时又是融合补充资料和课文内容的一个过程。真情能打动人,在经过课前资料收集、课文的学习、大量资料补充之后,学生的真情得以触动,带着真情写作,写作也才能真正打动人。

五、缅怀总理、弘扬精神。

同学们,我们为有这样的好总理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牢记他无私奉献、艰苦朴素的作风,扎实学习,长大成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工作劳苦  作风严谨

一夜的工作             每一夜             一生

生活简朴 平易近人

 

篇2:《麋鹿》课堂简录

为训练学生的文采,我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到钟荣赞张协的诗:“词采葱倩,又巧构形似之言,音韵铿锵”。再到唐滔《作家要铸炼语言》中专门指出“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却可以通过贫乏而苍白的语言来表达。”继而到考试中一类卷的要求是中心突出正确,内容具体丰富,层次清晰明了,语言流畅自然,无病句错别字等。若再加上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像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爱看,更有把握评为一类卷。然后是列出的一、积累丰富的词汇量,优化选择使用。

二、加强韵律的锤炼。

三、学会选择句式。

四、巧用辞格等方法,举出的不少事例。再然后希望交上来的文章里多发现“珍珠”。

学生大概听过一二三的方法太多,投下去的石头却没有产生多大的涟漪。转而思考,自己读书时不也对老师所讲的方法感到乏味无趣吗?怎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呢?思考与准备后,我决定用另一种形式来训练文采。

[板书训练题目] 文采训练与广告口号

[导入] 大家都喜欢看电视,里面的广告更是缤纷多彩,请问:要想牙齿好,洁银帮你忙,说的是什么产品?

大家的兴趣来了,“当然是洁银牙膏啦”,接着教师用幻灯显示一系列广告口号,让学生猜猜看分别是哪些商品或劳务。

1、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2、肚子越来越来越小,感觉越来越好。

3、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

4、不打不相识。

5、非常小器。

6、孔府家酒,让人想家。

7、随心所“浴”。

学生的兴趣更浓了,议论纷纷,有的脱口而出是某某商品或劳务,以显示自己见多记多。

[知识插入] 这就是广告口号,它又叫广告标语,它是广告者从长远的销售利益出发,在一定时期内反复使用的特定宣传语句。它的作用在于使消费者对企业经营特点及商品、劳务的独特优良个性的理解和记忆,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往往在无形中成为人们购买商品或选择劳务时的依据。

[点拨一] 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纷纷交头接耳,有的说好记,读起来顺口,小孩子都记得,有的说生动有趣呗。

[点拨二] 它与我们语文中的文采有什么关系?

学生开始思考,有的说其中用了对偶,有的说用了俗语、、、、、、发言的积极性很高。

[点拨三] 好的广告口号能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有的甚至成了该商品或劳务的代名词,这与广告者的精心策划是分不开的,更与我们的语文密切相关,与我们的文采有关。刚才大家分析得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

广告口号的语言特点:简洁、整齐、有韵、上口,让人容易记住。

一般通过以下方面表现:

(1)、巧用修辞,如2、3用了对偶。

(2)、巧用成语或俗语,如5、7。

(3)、以情动人,如7。

(4)、概括出商品或劳务的特点,如1、4。

[点拨四] 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个广告策划者,给我们的商品或劳务写一写广告口号?(同学们的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

首先感谢四位提供材料的同学,这四个材料均为同学家里或亲戚朋友的经营项目,现在四个小组来抽签,我们看看哪一个小组写得又快又好。

材料

(一)喝彩运动饮料。

特点:

1、内含葡萄糖、碳水化合物、纳、钾等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他命A、B、D、E等十几种物质.

2、本产品最适宜体力消耗者饮用.

材料

(二)中山市长恒装修公司

特点:

1、服务周到,价格合理,拥有优秀的设计师,高超技术的员工。

2、工作效率高,市场范围广,拥有国内外优秀材料。

材料

(三)四海鱼肠

特点:爽口弹牙,营养丰富,价廉物美,容易消化,适合各年龄人士食用。

材料

(四)汉文电脑

特点:包罗各种著名的电脑品牌。

学生开始动笔写,有的写完本组的,还写了其他组的。

[反馈] 教师巡视的时候,及时将各组写得好的广告口号公布出来,由此学生不停递上自己的“作品”,各组踊跃,不甘落后。

学生堂上习作:

(一)产品名称:喝彩运动饮料

广告口号:

1、饮口喝彩,世界为你喝彩。

——胡照强

2、你喝彩,我喝彩,大家一起饮喝彩。

——胡照强

3、你有你精彩,我有我喝彩。

——胡照强

4、喝彩喝彩,越喝越精彩。

——李荣杰

5、饮喝彩有风采,饮喝彩更精彩。

——李冠辉

6、每天喝喝彩,生活更精彩。

——樊恒光

7、要喝彩请选喝彩,喝喝彩永远为你喝彩。

——卢国强

8、精彩每天,由喝彩开始。

——胡建林

(二)公司名称:中山市长恒装修公司

广告口号:

1、天苍苍,野茫茫,长恒装修帮你忙。

——张焱英

2“长”远耐用,“恒”久坚固——长恒装修。

——卢沛坚

3、除了古迹,我们诚接所有装修。

——陈林昌

(三)产品名称:四海鱼肠

广告口号:

1、拿得起,放不下——四海鱼肠。

—李泽焯

2、民以食为天,四海鱼肠味道鲜。

——李志辉

3、忍一时风平浪静,吃一口停不了手。

——黎华新

(四)公司名称:汉文电脑公司

广告口号:

1、质量三包有保证,随时来电必接应。

包罗各国品牌多,汉文电脑做得到。

————崔建文

2、带领潮流,创造优势,汉文电脑。

——陈汝强

3、时尚电脑,尽在汉文。

——谭锦浩

4、领导世界潮流,唯我汉文独有。

——李杰帮

5、人人用汉文,个个变网神。

——肖润坚

篇3:《麋鹿》课堂简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请老师们时刻想到, 学生跟种子一样, 有自己的生命力, 老师能做到的只是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 让他们自己成长。”

新课标也针对旧课程的积弊, 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更加重视学生内心的需求和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的外显行为, 如讨论、发言、演示、呼应等。新课程的活动主义倾向,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语文学科的教学, 归根到底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表达, 一曰输入, 一曰输出, 培养并形成这两种能力是极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怎样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这二者能力的培养, 笔者想以高一新教材散文单元《囚绿记》一课作一次探索和尝试。

2 教学设计

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作者背景, 脉络结构, 文学形象, 情感主旨, 写作特色五个模块, 根据这五个方面, 将陆蠡《囚绿记》一课对应设计成五个合作探讨课题:

1) 发现:与陆蠡相识

2) 探索:绿藤的故事

3) 收获:丰富的形象

4) 体味:深沉的情感

5) 借鉴:写作的启发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投入的热情和竞争的意识, 在全班范围内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1) 按班级座次分为五组

2) 毛遂自荐出一名组长

3) 抓阄产生各组的课题

4) 交流探讨形成书面稿

5) 组长选拔推荐发言人

3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美文作者的心灵世界, 体会他的情感, 分享他的生命收获。这不单是一次情感的旅程, 更是一次体验人生的机会, 我们可以从中学会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 用心去生活, 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 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在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品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现在就让我们的心灵去旅行。

具体步骤:由各组选拔推荐出的发言人, 按课题顺序依次上讲台, 阐释合作探究的成果, 其余同学作要点记录, 选出各自心中的优秀发言人, 并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3.1 发现:与陆蠡相识

3.1.1 学生发言

陆蠡 (1908—1942)

(1) 既以散文~译作饮誉文坛

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译作:《鲁宾逊漂流记》

(2) 又以宁死不屈名垂千古

1942年4月, 他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被日本宪兵查抄, 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 为了追回书刊, 他前去交涉, 被日本特务机关扣留, 坚贞不屈地死在日寇的酷刑之下。1983年4月, 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3) 巴金: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 同他谈话, 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 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3.1.2 教师点拨

在解读作品时, 背景意识是必须的。不能无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凌驾于作者与文本之上, 或游离于作者与文本之外, 只谈读者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只抓住自己感受到的一些比较次要的东西大力发挥, 而抛弃原文中主要的东西, 作浅表性、以偏盖全的解读。刘站同学的发言条理清晰, 简洁有力。

3.2 探索:绿藤的故事

3.2.1 学生发言

“我是一株常春藤, 一株生长在公寓窗口的常春藤, 每日我坐看云起云落, 接受阳光的亲吻, 感受风儿的抚摩, 还有活泼的鸟儿为我唱起优美的歌。我尽情地舒展着身姿, 起风时, 我在窗口婆娑起舞;下雨时, 我在窗口奏起音乐, 那时的我, 是自由的。

直到有一天, 我遇到的陆蠡, 见到我后, 他眼中充满了对绿的喜爱, 对生命的赞赏。于是, 他把我从窗外牵到了屋内, 用我来装饰这简陋的房间, 用我来点缀那抑郁的心情, 只是我, 成了这屋内的绿囚。

我是如此的渴望自由, 一日日, 我努力地将枝丫向着阳光的方向伸去;一日日, 我渐渐地失去了青苍的颜色, 变得柔绿, 变得嫩黄;一日日, 我的枝条变得细瘦, 变得娇弱。

我试着唱歌, 却只是发出嘶哑的音符, 我想起舞, 却发现我已瘦弱不堪。自由, 我是多么渴望自由, 它是我生命的火焰, 是我人生的灯塔, 为了它, 我不屈地奋斗。这一切, 被陆蠡记在了心里, 在他眼中, 我看到了内疚和敬佩。

当我再一次沐浴在阳光中时, 当我再一次感受到风和雨时, 我是如此的快乐:我又自由了!只是陆蠡, 我会永远思念你。”

3.2.2 教师点拨

悲欢离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草木非人, 但它们也永恒演绎着生命的故事, 囚绿记中, 作者与绿藤之间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杨云鹤同学用物化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 再现了作者与绿藤相处的情景。并且明晰了线索, 脉络。

3.3 收获:丰富的形象

3.3.1“我的形象”学生板书并讲解

讲解:读出关键句

“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 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

“我好像发现一种‘生的欢喜’, 超过任何种的喜悦。”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 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水。”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结论:绿———生命的象征, 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

3.3.2“绿枝条”的形象学生板书并讲解

板书:

讲解:读出关键句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 一茎卷须, 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么固执啊!”

“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向它诚意的祝福, 愿它繁茂绿。”

结论:绿———不屈的象征, 赞美民族不屈的性格。

3.3.3 教师点拨

对于文学形象的理解和把握是解读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李洁同学用抓住品味关键句的方法捕捉到了文章最有价值的东西, 即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及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 这就是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的内涵。更难能可贵的是, 她用板书的形式让看似抽象的内涵条理清晰, 一目了然, 即抓住五个阶段写实景又伴随写心理写情感的手法, 并联系作者至死不渝的生平和抗日战争的写作背景水到渠成的得出了“绿”的象征意义, 即生命不屈, 民族不屈。

3.4 体味:深沉的感情

3.4.1 学生发言

《囚绿记》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它以一株常绿藤为线索, 牵出无限情思, 唱出一曲绿色生命之歌。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 不仅爱绿, 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可以从中窥见他在“生的艰辛”中依然热爱生命, 渴望光明自由, 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和坚贞不渝的的浩然正气。

3.4.2 教师点拨

从王蒙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一条写作的规律, 文学作品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 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3.4.3 拓展提升

散文的主旨常因曲笔、象征、暗示手法的运用而言在此意在彼。怎样把握散文的主旨呢?

品味关键句: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 即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类的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 展开联想, 联系相点明确象征意义

3.5 启发:写作的借鉴

3.5.1 学生发言

结构脉络清晰, 各尽其妙;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含蓄蕴藉深沉厚重;语言表达, 细腻纯朴。

3.5.2 教师点拨

景物被赋予性灵, 文章顿生华彩。这篇课文用拟人和写景伴随写心理写情感的手法来绘景状物, 赋予景物“性格”、“气质”, 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纵高瑞发言的第二点也表明了这一点, 那么在以后的作文训练中能否借鉴本文的写法, 调动出你的情感和想象来创作, 不要满足于冷静客观的描述, 力求用景物的特征来表情达意。

4 教学反思

4.1

语文课很宽广, 关键看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但令人遗憾的是,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缺乏真正自主参与的学习过程。

4.2

在这一次将课堂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 我惊喜地感受到了课堂的活力, 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也看到了我的学生的成长。我想成长的感觉便是教学的最大快乐。

4.2.1 学生有兴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如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抓阄确定课题、组长作为伯乐选出发言的千里马、五个小组之间潜在的竞争氛围教师的信任、肯定和鼓励都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他们的热情和投入赋予了课堂更好的生机和活力, 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4.2.2 学生有收获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即在突出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进一步设计了拓展环节, 如强化背景意识、加强语言表达训练、筛选提炼重要信息、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体会并借鉴拟人状物的艺术效果等。特别是问题的设计指向明确发人深省, 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这些设计既符合高一学生的特点, 又具有启发性和延伸性;既突出了文本的特点, 又关注学生的习得。

4.3 在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学生自主课堂的过程和结果令人惊喜和欣慰的同时, 也有一些思考。

如对教学细节的处理, 研究小细节, 用自己的慧眼慧心捕捉细节, 寻找蕴藏其间的教育智慧, 对教学进行多方面的精雕细琢, 尽最大努力上得精致。主要在从以下方面做起:在倾听中捕捉细节, 把握时机, 加以引导;关注学生的发言是否有重点, 表达的内容是否有常识性错误;表达的知识内容是否在原有的内容上有所拓展;材料的组织形式和语言表达有何特色;记录教学细节, 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 建立细节优势, 突破细节难点, 让课堂绽放绚丽光彩。

摘要:本课例尝试将传统教学目标, 即作者背景、脉络结构、文学形象、情感主旨、写作特色五个模块, 设计成发现、探索、收获、体味和借鉴五个课题, 由五个课题研究小组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来完成对《囚绿记》一课的学习, 教师只作适当评价、点拨与拓展, 将课堂主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用兴趣和收获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建构课堂的生命力。

关键词:移交主权,构建,生命课堂,囚绿记,探究,简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5:217.

[2]张行涛, 郭东歧.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我来认识你》课堂简录与评析

1.激发学生主动与同学相识的愿望,初步感受到与人相识的乐趣。

2.探究认识新伙伴的方式方法,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伙伴相识。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四种颜色的苹果及一棵苹果树;

(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拉勾》;

(3)小纸盒、小号码。

2.学生准备:自我介绍。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伴着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抽取号码进入课堂,进行异质分组)

活动一“手拉手”做朋友

师:同学们,在近一个星期的接触过程中,你们对班里的同学有多少了解呢?我想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我的考验吗?

生:愿意。

师:请大家听清游戏规则:老师先说出班里一位同学的名字,再请一位同学根据我说出的名字去找,找对了,就请你和他拉拉手,笑一笑;找错了,就请你帮他再找一找。好吗?

(游戏连续进行了3-4组)

师小结:看来,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不少新伙伴,有的同学对班里的伙伴还不太熟悉。没关系,这节课,就让“我来认识你”(板书)。

活动二请你了解我

过渡:在认识别人之前,应该先让别人了解你。怎样才能让别人了解你,记住你呢?

1.教师示范

师:有一个人觉得你们聪明、可爱,特别想和你们做朋友,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师边叙述边画画)30年前的一个早晨,在一间普通的农村小屋里降生了一个婴儿。正在这时,屋外飞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燕子,婴儿的爸爸高兴地对妈妈说:“看,燕子都来为我们庆祝了,孩子就叫庆燕吧!”庆燕的爸爸姓谭,所以这个孩子就叫谭庆燕。现在她已经长大成人,站在你们的眼前,知道是谁吗?

生(兴奋地):是您!

师小结:老师通过画画和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我的名字及名字的来历,你们在家也练习了自我介绍,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2.学生自我介绍

生:我是2000年初生的,妈妈说我是千禧世纪婴儿,所以我的小名叫“千千”。

生:我是2000年12月份出生的,妈妈说,虽然出生在年末,但是希望我像冉冉升起的太阳一样有活力!我叫马末冉。

生:为了让大家记住我,我要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笑话:在上幼儿园时我很淘气,妈妈就生气地对我说:“不听话就把你全托了!”我吵着说:“我不全脱,至少要穿上小背心……”

(在场的教师学生哄堂大笑)

师:那你现在明白什么叫“全托”了吗?

生:我知道了。

师: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刘鸿艺。

师:记住这位给我们带来笑话的同学的名字了吗?

……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自我介绍可真精彩。现在,大家就用这样的方法,在小组中试着介绍一下自己吧!

3.小组内自我介绍

过渡:通过刚才的自我介绍,小组里的同学可能知道了你的名字。那么,你又对你的伙伴了解多少呢?我们要怎么去了解别人呢?

活动三“交换苹果”,认识新朋友

师:请每位同学从学具盒里摸出一个苹果,高高举起,再找找小组内和你拿同样颜色的苹果的同学,和他坐在一起,接着用铅笔写一下自己的名字,互相交换,然后围绕着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最喜欢的人聊一聊。

生1:快过来坐,咱们手中苹果的颜色一样!

生2(笑呵呵地挨着她坐在一起):呀,我没带铅笔,怎么写名字呢?

生1:没事,用我的(顺手给了她一支笔)。

生2:谢谢!(高兴地写起来)

生1:咱们俩交换吧!

(交换后,互相读着苹果上写的名字)

生2:你叫赵小Ⅹ,这是什么字?

生1:婷,你叫什么山。

生2:张山。

生1:哦,那你最喜欢什么水果?

生2:苹果。

生1:呵,我也是。

生2:那你最喜欢谁?

生1:我妈。

生2:我喜欢我妈还有我奶奶,我奶奶总给我买好的玩具。

……

师:在这个游戏中,你认识了谁,对他有什么了解?

生:我认识了李晓田,我知道他喜欢吃肉,他最喜欢姥姥。

生:我认识了王美丽,我还知道她喜欢吃苹果,她最喜欢我们班的马老师。

……

师小结并过渡:我很为你们高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认识了新的伙伴,而且对伙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让我们全班同学能尽快地叫出彼此的名字,尽快地互相熟悉,让我们把写着名字的苹果贴在咱们的班级树上吧!

活动四 一起制作“班级树”

(生有序地把苹果贴在教师提前制作的班级树上,配背景歌曲《拉拉勾》)

师:看,我们制作的班级树多漂亮!你们想把它带走吗?

生:想!

师:带哪去呀?

生:我们班有一面空白墙!

师:好啊!我建议你们常常去看它,好好保护它,让班级树一直和你们在一起,没问题吧?

生:没问题!

师:希望你们都能在学校生活中结识更多的朋友,快乐生活每一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孩子们伴着音乐,手拉手走出教室,几个大个子同学小心翼翼地抬着班级树兴奋地回到班里!)

评析

1.学习主题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

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有效缓解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和紧张。学生刚刚入学,又来自不同的地方,再加上交往能力有限,很多学生之间都存在着陌生感。本课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中学会交往,喜欢学校生活,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活动设计着眼于促进体验和感悟

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学习活动:在“手拉手找朋友”的游戏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请你了解我”的活动中,师生情感交融,增进了亲切感;通过“交换苹果认识新朋友”的活动,扩大交往面,使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认识新同学的快乐,自然地融入了新集体;大家一起“制作班级树”,寓意着同学学习、生活在一起,快乐会更多。一系列活动相互衔接,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感悟不断加深。

3.活动组织着眼于自然、有效

对于刚刚入学一周的一年级学生,教师的精心组织、巧妙安排能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通过伴随音乐分发卡片的方式,在进教室的过程中实现随机分组,组织准备到位,活动有序进行;利用摸苹果的游戏活动体验认识新同学的快乐,过程安排细致,学生分步进行活动,体验了交友的方法和快乐……从这样的安排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常态教学的朴实和有效。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大峪二小

北京市门头沟教师进修学校)

篇5:《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简录

孙永河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作品。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最多才多艺的一位。他长于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精于绘画,是中国文人画家的杰出代表。当然,他更为杰出的成就还是表现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初三上学期,我们曾经接触过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学生背诵――

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2700多首,词340余阕,文4000余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观,罕有匹敌。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更要紧的是教我们以生存的智慧。

二、初步感知

1、默读

2、诵读

点评:

苏轼21岁,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第二名;25岁开始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王安石执政期间,因对新政不满,主动请求外放;42岁,遭人诬陷锒铛入狱,险些丢掉性命,后经人营救,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行动受人监视。这首词,就是他被贬期间,游黄州赤壁时所作。主要是反映他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精神苦闷。这首词笔力雄健,风格豪放,一直被视为苏词的“标志性”作品。

3、齐读

点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给自己的博士生出过这样一道思考题:“上个世纪之交,文人甚至包括茅以升那样的理工科学生,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国学根基很深,从而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近几十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著作?”

我想,这其中的问题可能就出在“积累”二字上,因忽视积累而导致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

明白我的用意了吗?

4、背诵

三、探究领会

这篇作品我们现在已经能够背诵,它对于我们还有怎样的价值呢?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对于一篇文学作品,只有当我们去用心发现时,它才会展现出应有的魅力,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1、发现――总体――风格

A、“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B、印证――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学生朗诵

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

C、影响――

苏轼之后,有一位词人直接继承了这种豪放的词风,创作出许多沉郁慷慨的词章,这个人就是辛弃疾。人们常常将二人合称为“苏辛”。

背诵――《破阵子》

2、发现――总体――内容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比较――

两首词都是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出对历史的沉思。所不同的是,《临江仙》在凭吊历史的基础上,流露出世事皆空的思想;《念怒娇・赤壁怀古》则在浩淼的时空框架中抒发人生的感叹,作品虽然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却也反映了苏轼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

3、发现――语言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评点:

你感受到的时怎样的图景?(想象的重要)

大江的汹涌奔腾,词人兀立江岸凭吊胜地,心潮起伏激荡,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

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评点:

极有分寸。苏轼的这一差错,却使黄州赤壁闻名遐迩。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以及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不朽词篇,就将黄州赤壁又称为“东坡赤壁”。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评点:

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圈画出相应的动词。

D、一时多少豪杰――

评点:

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E、小乔――

评点:

以美人衬托英雄,更见周瑜的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

F、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评点:

潇洒从容、镇定自若、风度翩翩。

G、笑――

评点:

饱含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深沉感叹,也带有自我解嘲的味道。

H、一樽还酹江月――

评点:

无可奈何的排遣之词。既是在哀悼千古风流人物,也有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的意思。

3、齐读――

4、思想――

面对生活的苦难,苏轼既没有自戕,也没有隐遁,而是在人世的艰难中,顿悟生命的真谛,在现实的夹缝中引进一屡阳光,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从而保持内心世界那一份安然与独立。

四、拓展

这首词,学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不过,我又想起了苏轼45岁时填的另外一首词――

定**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朗读

2、评点: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雨中、雨后的感受,实际上却处处是人生态度哲理性的象征。这是在沙湖道中的漫步,也是在坎坷人生旅程中的漫游。

五、小结

苏轼在残酷凶险的人生搏斗中,既能保持自己的人格和节操,又能应付纷至沓来的外部打击而使主观精神不至于崩溃。原因在于,他在儒学的基础上染佛、道,并把儒、佛、道三家哲学结合起来。佛、道思想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圆融通达,常能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来解脱人生的忧患和苦恼;同时,原有的儒家思想又使他坚持理想,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正是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使得它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具有了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篇6:《麋鹿》课堂简录

一、获取信息

1. 诵读

通过阅读课文, 学生从课文中了解到麋鹿的有关知识, 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形象性。再补充阅读介绍麋鹿的课外知识, 加深对麋鹿的了解, 拓宽知识面。

2. 观看

由于麋鹿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境内, 这给我们观察麋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组织学生去麋鹿保护区参观、访问, 学生饱览了黄海滩涂迷人的自然风光, 直接观察了麋鹿的外形及生活场景, 激发了他们对麋鹿的兴趣。

3. 采访

麋鹿保护区的管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采访。通过采访, 学生了解了许多关于麋鹿的知识以及保护区的趣闻, 揭开了麋鹿那神秘的面纱, 更加慨叹麋鹿的神奇。

4. 收集

鼓励学生自己在课外寻找、搜集麋鹿的相关资料, 补充课文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或使课文中的内容更为具体化。

二、展示成果

1. 画一画

面:画出大丰麋鹿保护区美丽的风光和麋鹿群体在广阔的黄海滩涂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告诉人们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确实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各方面条件得天独厚。

点:画一只麋鹿, 突出“角似鹿, 面似马, 蹄似牛, 尾似驴”的特点。

2. 说一说

(1) 模拟“保护区一日游”, 做“小导游”, 向“游客们”介绍:①保护区的游览路线, 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②麋鹿的外形;③麋鹿的生活习性;④麋鹿的传奇经历;⑤古代神话中对麋鹿的神奇描写;⑥大丰麋鹿场趣闻;⑦“游客们”感兴趣的其他问题。

评选出最佳导游。

(2) 以“我是一只小麋鹿”为主题, 用麋鹿的口吻, 向同学们介绍有关麋鹿的知识及趣闻。

3. 写一写

①根据自己了解的有关知识或趣闻, 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写一篇介绍麋鹿的文章;②把参观麋鹿保护区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一篇游记;③把参观麋鹿保护区这件事写成一篇报道;④为保护区写一些公益用语;⑤写一篇以保护麋鹿等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倡议书。

4. 编一编

以小组为单位, 将上述画、说、写的内容进行筛选、编辑, 设计成一份以介绍麋鹿、保护麋鹿等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小报进行展览。全体学生人人展示、个个评价, 使成果展示课上成了集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研讨课。

《麋鹿》这一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究性, 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开阔, 信息意识得到增强, 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提高, 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关心麋鹿、保护野生动物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

三、几点思考

1.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根据学生实际来确定具体目标

事实证明,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追求面面俱到,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 抓不住重点, 让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活动效果。在《麋鹿》这篇课文的综合性学习中, 我主要就是以模拟“保护区一日游”、做“小导游”和写一篇参观游记这两个重点环节开展活动, 别的活动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侧重点, 即使自己不是具体的参与者也要做一个好的观众。

2.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把实践的有效性作为生命线

在综合性学习中, 注重学习的有效性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活动表面热热闹闹, 其实几乎没有什么实效性。所以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我们要以语文学习为基本出发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根据学校和当地的资源, 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兼顾语文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变得有效而且丰富多彩, 成为真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型。

3.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重视教师的调控作用

教师要在活动中扮演智慧的组织者、引导者。在信任学生、相信学生, 充分给予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 还要能随时随地地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性问题, 做好启发、咨询、导向、管理等工作, 这样才能不让活动放任自由, 不偏移正确的轨道。创造性地采用各种有效的活动成果呈现方式, 有助于让学生长期保持对语文综合实践课的热情。

篇7:《亲亲大自然》教学简录与反思

1.欣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2.观察大自然,初步了解大自然的景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3.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4.热爱大自然,初步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ppt格式),准备四张大白纸。

2.学生完成课前小任务:

(1)观察校园里哪棵树最“胖”、哪棵树最高;闻一闻校园里哪种植物最香;用脚(最好是光着脚丫)踩一踩水泥地和泥土,比较有什么不同。

(2)搜集表现四季景物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一、任务反馈,激趣入题

1.课前小任务反馈。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的小任务都完成了吗?先说说校园里最“胖”的树吧,谁找到了?

生:学校里最“胖”的树是传达室对面的第一棵树。

师:你是怎么测出来的?

生:我是用手臂去抱校园里的每一棵树,然后比较出来的。

师:你真棒!能说说拥抱小树时的感受吗?

生:小树好乖,我测量的时候它们一动不动。当我一个人抱不住的时候,就和好朋友乐乐一起抱,真好玩。

师:大家同意贝贝的答案吗?(同意)谁找到了校园里最高的树?

生:校园里最高的树是教学楼后面的第三棵树。

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生:我是用眼睛观察树顶,一棵一棵比较出来的。

师:你真聪明!接下来,老师想知道谁发现了校园里最香的植物。

生:小花园里的月季花最香。

生:玉兰树上的花最香。

……

师:看大家的表情,校园里的花香还真是挺让人陶醉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踩在水泥地和泥巴地上的不同感觉吧!

生:水泥地硬邦邦的,还有点凉,泥巴地就软多了,不过踩了几脚后就把我的袜子弄脏了。

(学生哈哈大笑)

师:是吗,看来是土地伯伯喜欢你跟它亲密接触,所以特地送给你一点纪念品哦!

2.小结:同学们,这次小任务完成得不错,每个同学都观察得很仔细,都和身边的大自然进行了亲密接触。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好吗?

[反思]孩子们大多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对大自然的理解还很模糊。课前小任务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自然生物也像人类一样有生命。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对这次任务很感兴趣,也从中感受到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

二、走进四季,感受自然之美

1.秋天美不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树叶变黄了。

生:大雁往南飞。

生:树上的叶子开始往下掉,落得满地都是。

……

师:看来你们都是秋天的小使者,观察到了这么多秋天的变化。那么,你们觉得秋天美吗?

生:美,因为只有秋天才能看到金黄的叶子。

生:秋天不美,树叶落得到处都是,清洁工可辛苦了!

师:老师喜欢你们的直爽,能说出自己对秋天的真实感受。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眼里的秋天,好吗?

(课件展示秋天的景色,老师配旁白:果树上挂满了红的、黄的、绿的果实,丰腴饱满,色彩艳丽,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甜;金黄的落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舞姿是那样轻柔曼妙,好像生怕惊动了小草们……)

师: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景色吗?

生:喜欢。

师:这些景色是由哪位大画家“画”出来的呢?对,是大自然这个神秘的大画家“画”出来的。大自然不仅把秋天“画”得五彩缤纷,还把每一个季节都打扮得各有各的美丽。同学们,请把你们找到的四季风景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四季美景展。

生:这是我过年的时候在岳麓山拍的照片,树上还有白白的雪,像童话世界一样。

师:冬天的岳麓山真美啊!请你把照片贴到写着“冬季秀”的大白纸上吧!

生:瞧,春天的公园里,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树也发芽了。

师: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指导学生贴图)

生:这是夏天的荷花图,还有蜻蜓在上面跳舞呢!(上台贴图)

生:这是我前几天在校园里拍的,围墙上的爬山虎也变黄了,可是我觉得很好看。(上台贴图)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的四季美景,我们干脆一起来贴图,好好欣赏一下吧!别忘了仔细观察,在不同的季节里,大自然的景色发生了哪些变化,每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贴图、欣赏、交流)

师:大家发现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了吗?一起来说说不同的季节美在哪儿吧!

生:冬天的树叶都掉光了,但是如果下了雪,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所以我最喜欢冬天。

师:说得很好。不过冬天也有不落叶的树,看这张照片,松树的叶子就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绿……

生:春天,天气暖洋洋的,百花盛开了,树儿草儿都变绿了。

生:夏天,树木都长得很茂盛,荷花开了;秋天,瓜果成熟了,小松鼠也出来找松果吃了。这两个季节都很美,我都喜欢。

……

3.小结:四季的循环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不同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美丽景色,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变化。

[反思]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老师引导他们搜集图片资料,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资源共享,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欣赏、发现、感受,由此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初步感受到了四季的特点。

三、再一次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过渡语:其实,大自然里的朋友数不胜数,除了小树、小花、小草,还有动物朋友们,我们的校园里就有不少小动物,有谁知道?

生(纷纷说):蜗牛、蚯蚓、蝴蝶,还有小鸟……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都是大自然里的朋友。现在,老师就要再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走,观察一下大自然里的朋友,向它们问个好,好吗?

生(兴奋地):好!

(师提示学生问好的方式可以是对天空、小鸟、树木花草问声好,也可以是和它们“握握手”,如轻轻捏一捏树叶、摸一摸泥土,但是用力不要过大,免得弄伤植物,然后强调活动安全,带着学生来到小花园里。)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深呼吸,闻闻大自然的味道,多么清香……再看一看蔚蓝的天空,多么晴朗……现在,赶紧和你喜欢的大自然朋友打招呼吧!

……

[反思]在校园的小花坛边,我和孩子们一起结束了本堂课的学习。在轻松的呼吸和愉悦的参与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回归大自然的快乐之情。孩子们也在我的引导下进一步观察着自然生物,寻找有趣的发现,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效果真不错。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天心区铜铺街小学)

上一篇:试剂材料管理制度下一篇:书中自有黄金屋抒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