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2024-05-04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精选9篇)

篇1: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摘 要: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往往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差异。

区域作为特定的模块与社会组成单位,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着举足轻重。

区域关怀最为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内容,涉及面广泛。

主要包括对区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平等认识、区域优势的发挥、区域权益的有效保障、区域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国家的整体富强离不开区域的支持,区域经济关怀必须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加强对弱势地区的扶持与研究是区域经济关怀探讨的焦点,也是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关怀;关怀研究;区域协调;分析探讨

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而有区域不平衡引发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区域关怀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只有做好了区域间的协调,才能实现国家整体的富裕与发展。

在区域关怀中加强对弱势区域的关怀与引导,充分保障区域性权益,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

加强区域经济关怀,遵循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及合理补偿性的原则,共同实现区域的整体前进,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关怀的内容分析。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发展过程中的协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反映在社会发展速度与进程上尤为明显,不同的发展区域甚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

根据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来看,发展初期的区域工业化进程快,经济发展管理上比较落后,粗放型居多,而后发展区域在管理上更为科学、合理,但是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受到资源的威胁。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在统一格局下,加快区域的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发展结构,针对原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其向资源节约型方向转变,逐渐降低其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严格控制污物排放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对于区域的发展区别对待,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鼓励引动,对于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进行扶持与资助,实现国家整体发展的一致,重点对待区别,杜绝“一刀切”。

二、了解区域特色,重点发挥区域优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基于区域发展优势的不同。

就像人一样,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区域也一样,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区域发展的重点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优势,最大程度的规避区域劣势。

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区域的优势有着明确的认识,在认识把握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区域发展的优势战略,选择合理的发展途径与渠道,建立不同的区域发展类型与模式。

城市区域发展快,我们可以基于其交通便利、人才密集的优势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挖掘,发挥其带动作用,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虽然不具备城区的交通与人才优势,但是却具有鲜明的环境生态优势,可以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激发农村地区发展的潜力。

关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关键是发挥区域的优势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关怀时一直强调要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不应该对区域发展带有歧视性与偏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落后区域的发展现状,重点做好对落后区域的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可以从落后区域的发展特点入手,找到区域落户的根本性原因,分析落户区域发展的特点,从发展模式与机理上进行思索、研究,激发落后区域发展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好落后区域的发展引导。

基于我国目前国情的分析,落后区域主要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是西部地区,对也这些地区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鼓励他们优先发展,必要时候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援助,加快他们的发展速度。

四、加强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关注,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除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外,还有特殊区域,之所以被称为特殊区域,是因为其具有区域的特殊性。

我们所说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资源能源的枯竭威胁、农民的聚集与流失、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迟缓等等。

针对这些特殊的区域,我们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针对区域所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与可行性措施,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学会进行实践练习。

更多的情况下,特殊问题不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这些区域本身就承担了更多的发展任务与实际责任。

之所以出现这些特殊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益者与实际的成本支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

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全面的分析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特殊区域的发展难题,解除发展制约性障碍,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协调性发展。

五、结束语

基于目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区域差异还在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更加严重,区域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与激化。

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应该加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关注,积极寻找更加合适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郭腾云.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4(06).

[2]吴兆华.区域经济研究的部分观点[J].财经科学,1990(04).

[3]李小建.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区域关怀[J].经济经纬,2009(03).

篇2: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为此,区域经济学研究中,要进行思维转换和研究重点的转换,特别应关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点,关注欠发达区域、弱势区域和问题突出区域的研究。

通过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实现区域间和谐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关怀;弱势区域

一、引言

所谓区域关怀,就是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

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

区域关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以各地的自然、人文和制度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基础,使区域特点得到发挥,区域优势得以体现;二是区域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其他区域的发展为代价。

提出区域关怀的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当前中国的背景。

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差异不断扩大。

从人均GDP来看,最高的省份上海市达到66367元,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省(6915元)的9.6倍,而在1990年,最高的省份上海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的7.30倍。

在县级尺度上,1990年全国有531个县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而到这个数字增加到677个(李小建等,2001)。

二是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这种矛盾表现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层面,如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水资源冲突、原燃料冲突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区际外部性等在一些区域表现突出。

例如,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淮河流域上游所产生的污染对下游区域人们的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在一些地区出现“癌症村”。

还有,国家政策的不公平也可导致区域间的冲突。

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明显,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进程明显不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的国家政策可带来不同的区域实施效果。

譬如,在过去30年里,沿海地区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西部地区进人快速工业化之时,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实行了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发达区域很难对欠发达区域的牺牲给予完全的补偿,而欠发达区域则会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发达区域的“剥削”。

三是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20,人均GDP超过2800美元,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27749.16亿元。

是1978年的158倍。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强使其具备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作为工作重点。

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开始关注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特别是农业区域和农民。

因此,只有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以及处理好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才能形成各个区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富”传统

(一)忽视弱势群体的区域发展理论

在区域发展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忽略弱势区域或弱势产业。

例如,在著名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城市是控制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以及类型结构。

视距城市的距离而定(杜能,1997)。

相应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发展只有依赖于城市地区。

同样,在区域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聚集。

尽管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推进型产业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其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广的产业关联性、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等特性(李小建等。

1993),农业部门很难包含其中。

因而,增长极实际上与城镇密切关联,“增长极就是城市增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区扩散”(李小建等,1993)。

农业部门所在地区只能是接受扩散地区。

弱势地区的从属地位在区域之间关系理论中也明显体现出来。

在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中,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与经济发达的“北方”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导致“南方”的发展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推动“南方”的发展,但“北方”则是这种推进作用的主导方(Hirschman,1958)。

同样,在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理论中,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地区在发展中也处于不利地区(李小建,2006)。

弗里德曼认为,多种原因,会导致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因发展滞后而成为“外围”。

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处于控制地位,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权力、技术进步、创新活动等集中于中心,从而带来生产活动效率和贸易的不平等。

这就产生了空间二元性,它随时间而不断强化。

尽管以后的研究涉及创新的扩散、国家干预等对外围区域有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外围区域发展的从属地位以及外围区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在理论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核心一外围理论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不平衡,以及区域间文化变迁速率的不对称性(Friedmann,1966)。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则强调工业在空间上累积增长过程。

篇3:区域经济开发与区域金融经济

一、区域金融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1. 创新升级原理:

区域金融进入-区域金融创新-区域金融结构升级-金融发展-经济发展。这个原理说明, 首先需要金融进驻, 需要金融干预, 并有效倾斜;其次就是区域金融创新, 不但在扶持政策、结构支持、资金操作手段、市场行为规则等的创新, 还要在区域金融结构面貌上创新, 根据地区的特色和地域不同, 在金融结构上、倾斜程度上有所升级, 这个创新包含三个层面, 一个是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层面, 一个是金融机构主体的技术创新层面, 一个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创新成果扩散层面。

2. 保障增长原理:

区域金融创新-引进有效率的资本-奠定资本基础-区域经济增长。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 通过金融服务和资金杠杆功能有效吸引效率资本, 加上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论证, 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效益保证, 形成区域经济建设的基础资本, 在拥有将资金转化为现实资本的能力的同时, 实现区域经济的再增长。保障需要一定技术的支撑, 一个是人才支撑, 一个是管理系统支撑, 一个是金融系统服务机构的信息共享支撑。

3. 资源配置原理:

资金保障-区域金融再创新-减少信息摩擦-增强市场配置能力-区域经济再增长。有了资金保障后, 区域市场往往会出现一些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行为, 再利用金融创新解决这个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一个基本机制入手, 减少信息摩擦, 尽可能地让外部投资者了解内部人所掌握的信息, 增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进一步进行产业升级, 确保区域经济的增长。

二、金融政策的区域有效倾斜

1. 金融倾斜。

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 采取有效的金融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一种方法, 也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业政策之一, 既然是政策, 就存在客观的主管的意识, 客观的就是自然的倾斜, 主管的就是人为的倾斜, 自然金融倾斜是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金融产业所持有的必然选择, 它是与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的, 而且与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必然的联系, 倾斜程度也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 即使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 这个必然也一定存在。但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国家作为战略考虑或者重点扶持的情况下, 一般会选择人为金融倾斜, 扶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或者带动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 一般这样的政策在金融手段和金融支持方面具有一定的力度, 一般会与产业集群或者产业规划在宏观控制下把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者优惠策略转嫁到企业发展上, 其本质上属于产业发展政策, 也是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管的, 都是利用了金融业的弥散、渗透功能, 以及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的发展潜力而言的, 同时也有效发挥了金融资本聚、散这个纽带的资金配置职能, 引导产业快速发展, 提高资金与效率双向扶持和多向发展。

以上从金融倾斜的形式上来说的, 下面就金融倾斜的内容上来看, 由于其牵涉的面广, 在倾斜力度和主要内容的涉及方面会有一定的谨慎态度。从国家金融最高侧面看, 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国人民银行, 监管者是银监会, 金融倾斜也有一定的风险和监管难度, 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很少只针对某一地区特点的金融扶持政策, 体现了管理和监管的双重性。所以, 央行与银监会在研究制定金融政策时应更多地考虑地区性金融特点, 在充分、深入研究区域地方经济特点基础上, 制定针对地方特点的金融业务和风险监管活动,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可以形成以点带面、以面覆盖的局面, 要打造一个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外, 竭力配备优良的金融发展环境, 引导金融经济发展空间, 合理布局, 精心打造, 全力呵护经济体的健康发展, 引进专业人才, 建立有效的人才保障制度和人才资源发展, 建立有效的经济发展市场体系。

2. 区域金融中心。

区域金融中心一定要做好扎实的中心定位, 全面考量中心的战略部署和区域集约化发展思路, 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精选区域, 也就是金融中心的区域定位问题, 得有一个中心城市,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根据周围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心经济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建立金融集中区。这个范围就是区域经济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有一定的战略考虑和实际转移问题, 要能够带动中心辐射功能, 和潜力开发功能, 范围内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协助很重要, 一般很难两全其美, 要权衡整体利益而非个体利益。二是确定金融业务种类, 金融业务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和支持力度, 一般要求银行金融业务功能全面局部功能强的特点, 尽量涉及地区性融资、投资、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地区性商业银行等服务于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最好是先建立专门领域的金融中心, 逐渐发展建立一个功能全面包含广泛的金融中心。三是金融效益, 金融效益主要体现在其功能配置上, 金融功能的配置具有一定的辐射功能, 金融效益就会辐射式受益并得到保障。最后一个是就是金融结构问题, 金融结构的设置和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活跃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金融环境的银行主体主导下, 具有风险控制能力的商业银行必然导致优势企业可以获得充裕的资金, 区域性银行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建立地区信用融资模式, 以扶持本地区支柱和潜力产业为发展目标, 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再发展到市场主导主导融资的结构模式。再发展和引进更有优势的国有银行, 破解区域经济的的发展瓶颈。

三、根据实际把握金融经济为区域经济服务

1. 经济金融形势把控。

当前, 国际国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诸多不稳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这个经济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虽然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但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2. 稳健货币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更离不开稳健、持久的金融政策。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并通过切实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在金融策略上逐渐增强信贷投放灵活性, 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 企业发展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开展工作, 把控银行信贷总量, 合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满足合理资金需求, 支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3. 支持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区域经济的经济主体应该是中小企业, 其资金实力相对薄弱, 但是其具有持续快速的增长动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合理控制信贷风险基础上, 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 发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门机构的作用, 满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要充分利用政银企对接平台强化银企沟通, 建立长期的银企对接合作机制。

4. 处理好政企关系。

为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和配合, 宣传解释稳健的货币政策, 给政府出好主意, 拓展融资渠道, 增强本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 为经济发展争取资金支持。增强与政府部门联合举办项目推介会的频度和力度, 促进金融和企业供需的有机对接, 积极为拓宽融资渠道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宋艳伟, 李恒炜.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7年.

篇4: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远方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崛起的路径探寻》一书,内容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的现实,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大胆设想和创新思维,虽然只是阐述了一个“点”,但由点及面,由小见大,由局部到通盘,由微观到宏观,对区域经济建设进行了具有创新性和指导性的有益尝试。

从全球来看,自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发展战略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事务的重心。政治家(官员)试图借此实现自己治国和治理一个地区的抱负,而普通民众则希望由此带来新的福祉。如果把经济活动比作阿基米德所说的地球,那经济理论就是一个支点,而那个撬动地球的杠杆,无疑就是经济战略。分析此书,不难看出,立足于巴彦淖尔市区域经济崛起的基础理论和总体战略,就是那个支点;适时对路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那个撬动经济崛起的杠杆。

该书对区域经济路径的探索远不止这些,如果说上半部分是对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的话,那下半部分就是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不可否认,此书的理论论证是严密而周详的。而书中提到的“三七战略”正是巴彦淖尔市对区域经济理论崛起的最佳路径。实践证明,他们的路子是对的。

所谓“三七战略”,是指打造区域经济崛起的“七大战略产业”,建设区域经济崛起的“七个特色园区”,实施区域经济崛起的“七项战略措施”。

尽管巴彦淖尔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崛起不能再依赖以往传统的“大而粗、短而旧、单而耗”的资源消耗型发展路径,必须实施产业链构筑,并发展循环型经济体系。针对区域经济特色制定了起龙头作用的“七大战略产业”,分别是金属冶金及下游产品深加工产业、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电力产业、规模化种养殖业和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根据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分别建立了“七个特色园区”,分别指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磴口县工业园区、杭锦后旗工业园区、乌拉特后旗青山工业园区、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五原县工业园区、乌拉特前旗工业园区。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并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按照“一条主轴线、三条次级轴线”的城镇体系框架,进一步完善城镇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和集聚能力,逐步实行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七项战略措施”是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战略支持,为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七项战略措施”分别指“招商第一”战略——招商引资信息、网络、队伍、政策体系建设措施;“水源优势”战略——节水农业、储水工程和水权置换措施;“筑巢引凤”战略——硬软件建设的措施;“向北开放”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与蒙古国的软便件建设措施;“经济人才”战略——政府行政效率提升和经济干部培训措施;“服务集聚”战略——建设服务集聚区的行动措施;“生态环境”战略——节能减排行动措施。

篇5: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区域经济理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过程,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的.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及九设区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就福建省本世纪初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 者:陈元勇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1刊 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PKU英文刊名:FUJIAN TRIBUNE(ECONOMICS & SOCIOLOGY MONTHLY)年,卷(期):“”(11)分类号:F127关键词:福建省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对策

篇6: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2009级北京(通州)班、天津(商工委)班

区域经济学专业

《区域经济发展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第一讲区域和空间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一)空间经济学强调地理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内在联系

(二)空间经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

(三)空间经济学是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有机结合二、新贸易理论简介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二)新贸易理论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发展过程

(三)新贸易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

三、新经济地理学展望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目标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思想

(三)新经济地理学与古典学派经济学的比较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未来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

(一)区域模型

(二)国际贸易模型

(三)城市体系模型

第二讲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中国的区域划分

(一)中国宏观区域的比较差异巨大为世界罕见

(二)中国区域划分的标准

(三)中国的区域划分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要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三、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四大板块的结构和主要经济指标

(二)东部沿海构建了三大经济增长极和城市带

(三)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

(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条件基本具备

(五)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初见成效

思考题:

1、建国后中国区域划分的历史脉络是怎样的?

2、为什么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问题?

3、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是什么?

第三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一、“三区”问题

(一)“三区”问题

(二)落后病

(三)膨胀病

(四)萧条病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新古典自动均衡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论

(三)“钟”型发展理论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十一五规划》内容解读

(二)六大战略思考

思考题:

1、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2、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3、怎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四讲西部大开发问题

一、西部概况

(一)西部的区位特征

(二)西部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分析

(三)西部发展的难点和面临挑战

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二)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模式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加强协调,有序发展

(二)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延长产业链

(三)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一体化步伐,积极推动西部城镇化进程

(四)依托“新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加快与周边国家经济一体化步伐

(五)创新体制,确立有利于西部资源开发和特色经济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

(六)中央和西部的关系要从经济总量为导向转向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要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

思考题:

1、简述西部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2、西部大开发的难点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五讲新型城市化问题

一、什么是城市和城市化

(一)城市和城市化的起源

(二)城市化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四)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五)城市化水平和测算方法

(六)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

二、关于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一)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

(二)城镇形成的五个理由

(三)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四)城市群或都市圈理论

三、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一)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大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潜力巨大

(二)中国城市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中国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思考题:

1、谈谈对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的理解?

2、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什么?

3、中国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第六讲京津冀环渤海湾经济圈发展问题(案例分析)

一、空间定位

(一)经济圈的范围

(二)地理区位特点

(三)基本经济数据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三极

(一)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三、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京津“双核型”城市(或“大北京都市圈”)

(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三)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四)山东半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思考题:

1、京津冀环渤海湾经济圈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2、京津“双核型”城市(或“大北京都市圈”)的基本设想?

3、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三地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

第七讲中国模式和亚太区域合作

一、走向世界的中国模式

(一)中国经济崛起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大亮点

(二)中国模式正在走向世界

(三)中国模式的六要素分析

(四)不成熟的中国模式

(五)中国模式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六)中国模式、亚洲价值观和东西方关系的调整

二、亚太区域合作

(一)亚洲和亚太的经济地理环境

(二)充满希望的亚太区域合作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

(四)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思考题:

1、解读中国模式及其对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中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亚太区域合作有哪些特点?

第八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理论

(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在实践中的产生和发展

(二)为什么会出现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概念

(四)全球化的理论争论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二、欧盟的区域一体化模式

(一)欧盟的发展历程

(二)欧盟一体化模式的启示

三、世界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一)区域经济组织的类型

(二)世界主要区域经济组织一览表

(三)世界主要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趋势

(四)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思考题: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2、欧盟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篇7: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发展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及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所最终形成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地域发展的深厚底蕴。它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激发出了各种活力,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我国广大疆土里的不同地域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地域经济总是藏着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完美契合的必然结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是岭南文化和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的产物。

2.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德鲁克曾说过,今天的真正优势资源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力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化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许多地方。一是作为经济发展之重要基石。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形象说辞。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利用自身文化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都能够为招商引资、经贸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如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丝娃娃、肠旺面,重庆的火锅以及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能够给产品带来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不断打造和升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篇8: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影响

制定经济政策是区域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 通过对区域的经济关系进行控制和协调, 实现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对于政府来说, 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则是对市场机制运行中产生的漏洞和缺陷进行纠正, 让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和均衡发展。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涉及很多方面, 包含财政、金融、产业、外贸等经济市场的方方面面。这些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1 区域税收政策

1.1 区域税收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世界上大部分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会实施税收政策来作为自己的一种国家区域政策, 税收政策主要实施在一些政府期望能够更快更好发展的区域, 对一些企业进行税收上的减免以降低企业和公司运营的成本, 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宏观调控, 这就是区域税收政策的核心内容。税收政策最大的优势就是税收政策具有选择性, 在税收政策的实施中可以做到有重点、有侧重地对企业进行税收上的优惠和限制, 这样实施税收政策体现政府经济政策意图的同时, 也可以有效地处理在区域经济中显露出来的一般的突出经济问题, 故而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例如, 对于一些经济发展不够均衡的区域, 可适当地限制发达地区, 防止发达地区在经济上的过度膨胀, 对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进行政策上的鼓励, 以帮助此区域更加迅速的发展[1]。

1.2 区域税收政策的意义

对于一个经济区域来说, 税收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调整税收政策, 能够为一些特定的企业和公司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而用更少的运营成本, 给他们迅速崛起的可能, 让他们能够担负起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责任;而且区域税收政策的制定不会对国家经济体系造成负担, 十分适合政府财政能力不高、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的国家。对于中央政府来说, 想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行有效的控制, 实施合适的税收政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税收政策带来了如此多优势的同时, 也让税收政策成为了一项临时性的政策, 因而不具有经济政策的长期性。

1.3 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3.1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产生影响

税收优惠的直接结果就是企业税负的减轻, 企业运营成本的下降, 企业和投资人的收益也会更多一些。相反, 税收的优惠没有了, 投资者的收益也会减少。所以在税法统一的前提下, 对经济落后的地区实施税收优惠能有效地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 就没有必要再去实施这样税收上的优惠了。在一些国家希望经济能够更快发展的地方也要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让区域内的企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早日能够挑起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梁。在税收优惠方面, 区域税收优惠可以和行业税收优惠一起实施, 这样可以在保护行业竞争公平的前提下创造发展区域经济的条件。

1.3.2 税制结构影响区域财政

对不同的主体税种的实施也能够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国的一些落后区域, 自然资源丰富, 但是企业的管理落后, 效益也不好, 税制结构不以商品劳务税和资源税为主只会造成税源数量和质量的降低。故而税收收入也可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 这样对于企业财政的收入也是一个保证。在税制结构上以商品劳务税和资源税为主, 不仅能够减轻落后区域的经济压力, 还能够促进区域中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这样的税务结构, 减轻了纳税企业的税务压力, 也解决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 使得落后区域能够得到更大的经济优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也被有效地减小了[2]。

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1 财务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为了解决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政的不平衡, 国家实施了财务转移政策。财务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为区域间各项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创造了政策上的条件。在财务转移支付政策中最主要的就是区域补偿政策, 这种政策是世界各国解决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政策, 其原理是在控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对区域收入进行转移, 所以区域转移支付政策对区域内的经济调节是直接的, 而且被转移的收入被应用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中, 有效地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的社会福利, 让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2.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地抑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而且对实现社会的公平, 解决了经济社会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合理的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能够形成一种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次发达地区的援助机制, 提高社会服务的平均水平。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提高中央财政宏观调控的能力, 在进行财务转移支付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得到了补助, 边缘资金得到了利用, 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政府宏观调控的政治意图也得以体现。而且, 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活跃地方政府的增收节支, 让地方政府的经济循环更加合理。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大多不够规范, 地方政府过多地把财力花在税收和与中央的拉锯中, 无力发展经济, 这也是政府职能没有正确发挥的原因[3]。

3 区域投资政策

3.1 区域投资政策的内容

投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家对区域投资的分配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助力。国家对区域的投资主要分配在社会基础设施和工业企业的布置上, 这两个方面是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部分, 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包含对交通运输环境的建设, 对居民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的建设以及解决居民住宅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建设可以让区域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 更容易吸引到外界的投资, 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为区域的经济增长做准备。在工业企业的建设方面, 国家政策将重要的工业企业定位在一些区域的重点位置, 以图区域经济可以在工业企业的带动下迅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共同发展, 对一些落后的、贫困的地区政府一般会加强投资的力度, 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实力, 控制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 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

3.2 区域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投资是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区域投资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生产力的布局调整。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投资, 经济上就会落后发达区域, 没有投资, 区域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 对区域的投资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必要前提。区域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个作用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投资包含着各种生产要素, 投资的对象包含人、财、物等, 这些生产要素受到投资的要求和配合, 区域生产力才得以发展, 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进行区分投资, 自然能够有效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进行控制。而且区域投资可以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 可以满足区域对科学技术的要求, 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各种商业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利用, 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就提高了投资的效益, 甚至, 投资还能对社会的再生产结构起到巨大的影响。区域投资往往能够帮助被投资的产业迅速发展, 只要投资的方向正确, 就可能促进区域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 并给一些薄弱产业也带来发展的机会, 这样企业内部的结构也就得到了改善。新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会让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合理, 故而区域投资能够有效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比例关系, 同时实现区域发展的各个经济目标。良好的区域投资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区域共同富裕, 还能发展区域生产力, 实现政府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职能, 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目标, 完成科学技术到生产力的转化。

4 其他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1 区域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 要想能够更快地发展, 实现经济的崛起, 就必须要拥有足够的资本, 这是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基础因素, 往往也是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域金融政策就是充分利用当前存在的信贷货币, 提高资源利用, 促进经济发展。故而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金融专业本身就有分布不均匀的特性, 这就让区域金融的层次和形势更加复杂。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能够聚合资本的形成, 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还体现在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了, 让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更高。金融政策能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能动作用和调控作用, 所以, 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4]。

4.2 区域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产业政策指政府对产业进行保护、调整和完善参与企业、产业的运营活动以及对商品、金融、服务进行干预, 来调控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 从而影响区域的布局和发展政策的总和。区域产业政策能够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 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谋求最大区域效益;让区域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加强对区域积极协调发展的调整和统筹,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实现共同富裕。

5 结语

对于区域社会发展来说, 区域的经济能否如同预期一样迅速而又健康稳定地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近年来, 我国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 区域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理实施区域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减少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江.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和区域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 2012 (02) .

[2]刘玉珂, 邝湘敏.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湖南省级数据的实证[J].经济地理, 2012 (01) .

[3]刘渝琳, 刘明.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优惠投资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J].世界经济研究, 2011 (06) .

篇9:区域经济管理论文

发展新思路:“合纵连横”谋崛起,国家级区域规划起步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逐步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在管理与调控区域发展手段上不断创新,这是我国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把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政府调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三个“四大”,即四大战略区域(亦称“四大板块”)、四大机制和四大主体功能区。

所谓四大战略区域,就是从战略上将发展区域划分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所谓四大机制,即通过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与扶持机制协调区域发展,为企业、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区域行为提供基本规范;所谓四大主体功能区,就是依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中国区域管理的一大创新。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举措,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区域间比较优势,来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这实质上点出了缩小区域差距的内涵,即人民生活水平差异趋向缩小。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再次强调:“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改革新动力:从“单极突进”到“多轮驱动”

不同类型区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明显增强。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讲,中央政府重视区域经济,主要是由于区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针对西部地区长期贫困落后,中央在1999年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面对“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发展出现明显衰退,中央2002年又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中央在2003年提出“统筹区域发展”,重视长三角与京津冀都市圈这类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规划,其背后的深意是:统筹区域发展,在于综合解决各种区域问题。只有通盘考虑西部的“落后病”、东北的“萧条病”与东部部分城市出现的“膨胀病”,才能防止中国的发展步伐因区域病困扰而放缓。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同样引起中央高度关注,“中部崛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被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中部六省的发展本身,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布阵中,这是最后一个板块的战略宏图。

由此,中国的区域战略基本上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战略将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四个大范围一级区域框架来安排。只有东中西互动,突出自身发展重点,才能综合治疗多种“区域病”。

聚焦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

东部继续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各个经济特区,屡创佳绩,发挥了“领头羊”作用,珠三角、长三角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

东北三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争取重振昔日雄风。今年6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并强调,3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西部地区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发展和区域合作,由传统资源时代向产业时代挺进。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等西部有实力的地区被确定为率先发展的重点。就在不久前,国家新批准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第一次在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试验区由原来的经济建设为主,发展到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的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对制度创新的强烈需要。

中部六省山水相连、省情相似、使命相同。早在国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中部六省就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开始探索崛起之路。中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外部投资的“磁场效应”已经形成。

区域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谁也不能否认,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越来越重要的支柱力量。

经济新格局:从“省份经济”迈向“区域经济”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与此同时,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开始步入有组织有制度保证的实质性“共谋一体化发展”阶段。“上下互动”意味着,中国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意识到了促进内部合作与打造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培育上。

在2004年,几乎每个省级行政区都不约而同地扛起了发展区域经济的大旗,这是对客观发展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地方政府谋划区域发展,是由于单打独干已不能适应全球化趋势。因此,这一轮区域经济整合中呈现出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从各自为战到合作共赢,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种种“上下互动”迹象传达着这样的信号——在历经几十年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之后,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经济格局也将由此改变。

上一篇:4药学技术人员下一篇:高一除夕之夜吃年夜饭满分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