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论文

2022-05-11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区域经济合作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地方保护主义以及重复建设问题等。本文将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角度切入,对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第一篇:区域经济合作论文

试论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摘要: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区域公共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文章就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就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然而,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受利益的诱惑,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区域政府就必须重视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在政策以及制度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加强区域公共管理,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概述

区域经济合作指的就是多个区域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开展合作,使多个区域组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越来越严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有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然而不同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不相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有着重大作用。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保障,只有做好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各区域的经济利益,进而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制度的缺失

制度作为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就当前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来看,政府制度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不同区域的管理方式、理念不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冲突,难以达成利益的平衡性;其次,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以民族国家或国内地方政府的、明确的单位行政区划边界作为管理出发点的。这种管理观念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区域管理的主体一直是政府,进而容易造成政府专权的现象,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二)缺乏法律保障

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加大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健全的法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区域之间的不正当经济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

(三)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管理主体由一变多,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有着的区域政府贡献力度大,有的则稍微不足,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衡时,区域经济合作就难以持续,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政府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区域公共管理水平,就必须完善政府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政府就必须响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用发展的眼观看待问题,及时的更新观点,加快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其次,政府要拓宽管理视野,适当下放权力,大力发展非官方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进而更好地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保障。

(二)完善法律建设

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依靠法律来为其提供保障,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法律法规具有法律效率,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好地约束管理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为此,政府就必须加强和完善有关区域公共管理法制建设,利用法律效力来约束行为,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在经济领域中,要完善经济法,对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则进行调整,确保区域产业的稳定发展;在社会领域中,要加强制度改善,加强医疗、社保、教育、就业等制度的改革,进而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也越来越重要。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区域双方或者多方的利益,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方面的,而要想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必须加强区域联系。首先,区域合作双方必须建立统一的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管理网络,实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的贡献。其次,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各区域要深入到对方区域中去,全面了解市场信息,进而为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更好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要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就区域合作内容进行明确,当利益分配出现矛盾时,要明确补偿方式,进而确保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会采取各种方式来对区域经济行为进行管理,而政府管理活动的效益的好坏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估。就目前来看,政府绩效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区域公共管理的需求。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就区域经济发展各项内容进行明确,对各项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在政府绩效评价主题上实现多元化发展。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四、结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汇总,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区域经济合作双发的利益,如果不能处理好,就会产生利益冲突,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区域公共管理。在区域公共管理中,不断完善公共管理体制,加强公共管理法律建设,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进而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04).

[2]刘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刘仁春.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4]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5]郑红军.“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与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6]姚玫玫,陈静华.论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J].黑河学刊,2006(05).

[7]彭正波.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泛珠三角”政府合作探析[J].特区经济,2008(02).

[8]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8(05).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作者:李沛桐

第二篇: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地方保护主义以及重复建设问题等。本文将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角度切入,对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 区域经济合作 问题 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些区域地方政府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往往各自为政,这就导致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如何从公共管理出发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概述

1.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内涵分析。区域经济合作指的是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多个区域通过合作的形式组成共同体。当前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区域公共管理指的是为了有效的处理经济、政治以及其它领域中出现的公共问题从而获得共同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协调纵向与横向重叠较差关系的管理形式。

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不同区域在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冲突,为了保障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将区域公共管理和经济发展有机的融合起来。由此可见,只有高效的落实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各区域间利益的协调,进而保障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2.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得到了一定的加强,这一情况也有效的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虽然极大的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对于跨地域流动的生产要素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在具体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障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往往通过行政权设置不合理市场标准,导致外来企业很难在该地区打开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不断恶化,已经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同时也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

2.2产业趋同化现象严重。区域合作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分工合作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出不同区域的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但是当前阶段,我国个经济发展区域分工合作不到位的情况普遍的存在着,产业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方政府过度重视短期利益,忽视了经济的长远发展,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多缺陷,造成了区域资源的不合理浪费。

2.3行政区经济。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趋势和政府工作存在紧密的联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主体,与此同时地区本位意识也变得越来越牢固,行政权力对经济市场的干预不断加深。

三、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区域公共管理有效策略分析

1.对制度进行完善。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同时也是工作成效的保障,因此只有监理完善的制度,才能有效的提升的区域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各区域地方政府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公共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同时,政府要及时更新观念,适当的下放权力,构建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系,集合区域内的所有力量推动公共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保驾护航。

2.健全法律体系。区域公共管理除了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依据,更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提供保障。通过法律规范的建设可以为区域公共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对管理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保障市场的规范运行。首先,地方政府应对经济领域的法律进行完善,结合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对产业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地方政府要对社会领域的制度进行改进完善,加快医疗、教育等公共领域制度的革新,实现各行业领域的协调发展。

3.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涉及到了多个区域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区域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则要做好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覆盖所有合作区域的计算机网络平台,采集各区域的市场的信息并进行共享,如此就可以加强参与合作的各区域之间的了解,同时为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并对合作内容进行明确,便于对合作中产生的矛盾进行处理。

4.完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为了切实保障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对政府的绩效评价制度进行完善,实现对行政行为的有效约束的,促进行政效能的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对经济行为进行管理,因此对政府管理活动效益的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必须建立覆盖区域经济发展全部内部的综合性绩效评价体系,如此才能保证政府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承担着协调各区域间利益冲突的重任,因此加强区域公共管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必须完善体制、法律建设等各项内容,如此才能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沛桐.试论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6,(09):15-16.

[2]劉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04):27-32.

[3]刘仁春.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06):26-30.

[4]段莉.试分析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7,(18):42-43.

作者:钱瑶婧

第三篇:区域经济合作与我国外贸区域市场拓展战略思考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区域经济合作也加紧其步伐迅速席卷全球。在讲述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对我国拓展外贸区域市场的作用,进而为我国今后继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开拓外贸区域市场提供了一些战略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外贸市场;拓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中国来说,出口贸易已成为拉动我国GDP的主要增长方式之一。为了能够努力拓展外贸市场,也促使我国必然要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快速地发掘新的外贸区域市场,积极地拓展对外贸易增长空间,合理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区域经济合作迎来了又一次的发展浪潮。从人口、资源、经济总量以及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来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中去,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以下是我国参与的主要国际经济区域合作组织:

1.1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成员之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1.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2001年11月,中国在“10+1”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上与东盟领导人达成共识: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此,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愈演愈烈,2010年1月1日的到来,意味着,一个人口超过17亿、经济总值达24000亿美元、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将有力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1.3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签订)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在香港签署,CEPA是中国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是两岸四地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一个新起点。2005年10月18日,商务部与香港特区政府就CEPA的进一步开放,又达成了第三阶段协议。协议规定,在货物贸易方面,内地将自2006年1月1日起,对输往内地的原产香港货物全面实行零关税,这也为内地深化拓展港澳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推动力。

1.4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

2004年11月18日,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FTA)谈判启动。经过整整一年五轮紧张的磋商后,双方于2005年11月18日最终就自贸区达成一致。中国和智利间的FTA协定,是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之后,中国对外签署的第二个FTA协定,也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FTA协定。2006年10月1日,中智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为两国发展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中国与拉美国家以及智利与亚洲国家的关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5中国—巴基斯坦优惠贸易安排

近年来,巴基斯坦曾多次向我国表达商签自由贸易协定的意愿。我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主动提出商签优惠贸易安排的思路。并与巴于2005年11月3日巴总统穆沙拉夫访华期间签署了《中巴优惠贸易安排》。《中巴优惠贸易安排》解决了由于我按照《曼谷协定》给予印度产品关税优惠待遇,可能对巴对华出口造成冲击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我国与外国政府签署的第一个双边优惠贸易安排,这在我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6中国参与的其他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至今,中国洽商或在建的自贸区已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包括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国一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中国—印度自贸区可行性研究的启动、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中国—冰岛自贸区、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等,这些自贸区的建立将更加有力地促进中国和世界的贸易往来。

2、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对我国拓展外贸区域市场的作用分析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一种途径,但现如今拓展市场、扩大贸易则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方式。所以,这也必将对我国外贸区域市场的拓展与深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东南亚,虽然在与东盟十国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前,中国与十国中的一些国家已经有了经贸往来,但是规模都不大,经贸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但在中国参与形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中国与东盟逐步调低7000种产品的关税,已经在2010年前将关税减到0或至5%。关税的减免则大大的提高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使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好体现,因而也激发了我国企业开拓和占领东盟市场的欲望。区内各国均受到了来自区域经济合作的好处,在扩大各自外贸市场的基础上取得了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

其次,在南亚,刚刚签署的《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协议》,将切实推动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根据协议,中巴双方将对合计达3000多种的产品先期实施降税。这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将为我国开拓南亚这一广阔的市场打开了大门。

再次,在南美洲,中国与智利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协定。根据协定,中智两国从2006年7月1日起,全面启动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进程,这一规定的出台,将极大的促进中国和智利之间的货物贸易,智利也将成为我国在南美大陆开拓的第一块外贸市场。同时,通过中智自由贸易区作为跳板,也将开启我国全面拓展拉美国家外贸市场的序幕。

最后,在大洋洲,中国与新西兰的FTA谈判经过前八轮的磋商和交流,目前谈判已进入实质阶段。中新贸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增长12%左右,目前,中国已成为新西兰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虽然中新贸易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新西兰这一市场已经得到开拓,但是由于在货物贸易结构上,中新两国互补性强,新西兰的乳制品、羊毛、原木、锯材、纸浆和种牛等是中国的主要进口产品,而中国的纺织品、服装、鞋类、家用电器、自动数字处理设备和家具等产品在新西兰也广受欢迎。因此,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利于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深化双方市场的拓展宽度及广度,促进双边贸易增长,实现共同繁荣。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初步

形成了既参与跨洲多边合作论坛、地区型国际组织,又对外缔结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互惠协定等多层次、多取向、多种方式的合作体系。这与中国加入WTO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从而为中国不断加大拓展外贸区域市场力度、扩大出口规模、促进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区域经济合作使中国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双边合作不断加深,其中当数对于货物贸易中市场拓展的影响最为显著。

3、通过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来拓展我国外贸市场的战略选择

面对着国际和国内新的形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制定出适宜的外贸市场拓展总体战略,有选择、有重点的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双边经贸关系的档次,本着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积极开拓,稳步发展的方针,保证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稳定快速发展。

(1)在巩固和加强传统的日韩和中国港澳地区市场之外,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合作的传导机制努力深化拓展东盟市场以及东北亚市场。

中国港澳地区、日韩和台湾省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贸易伙伴,未来我国与之合作的方向不仅要进一步提高互相贸易的份额,更重要的是深入到产业、投资和服务领域,利用日本和“东亚四小”的结构转型时机,努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提高我国汽车、钢铁、化工等产业的素质,进而为我国此类产业的产品日后拓展外部市场打好基础。在服务贸易方面,内地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等,努力引进东亚先进的服务贸易经验,不断深化内地与东亚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与融合。

对于东盟国家,我国要充分利用CAFTA的有利条件,依靠双方互补性很强的经济结构,通过积极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在努力扩大我国在东盟国家比较具有市场效益的轻纺,农副土特产品、工艺品、药材、小五金、机械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增加机电产品尤其是成套设备的出口,同时开展技术贸易,使我国的适用技术成为东盟各国欢迎的商品。

俄罗斯、蒙古经过不断地改革创新,经济活力旺盛。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经过多年建设逐渐获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一方面利用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某些产品的技术优势与俄蒙开展贸易往来,另一方面通过健全的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加强我国整体对俄蒙的市场拓展能力。

(2)通过已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媒介作用,积极拓展相邻区域市场。

南亚地区近年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在我国已与南亚的巴基斯坦签订优惠贸易安排可以顺利进入巴国市场的同时,也可借助我国在南亚日益增强的声誉,还可考虑与印度开展某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将在南亚的市场延伸到印度去。从结构上看,中国主要向印度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等工业制成品,而印度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砂、铬矿砂、宝石、钢材、皮革等原料性商品或半成品。近年来,中印贸易发展迅速,中印两国的经济虽然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总体互补性很强,市场还未能充分打开,经贸发展潜力巨大。因此,中国应加强与印度的区域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争取通过组建区域合作组织而使印度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外贸市场。

另外,在大洋洲承接着中国与新西兰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发展态势,澳大利亚则是继新西兰之后与中国商签FTA的第二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其铁矿资源。这也正表明了我国对澳大利亚的这些资源具有十分强烈的需求。因此,通过与澳大利亚签订FTA,可以使我国在获取此类资源方面减少许多交易成本,进而提高我国大量利用此类资源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也为我国开拓新的市场奠定基础。

(3)重视落后国家及地区,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首先从立足亚洲开始,进而逐步突破亚洲。目前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亚洲地区较多,然而种种因素导致现阶段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没有想像中快。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突破地缘性限制,将参与亚洲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贸易安排并列起来,选择理想的贸易伙伴,尽快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加大与非洲国家经济合作,是今后经济合作的重点。非洲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同时,非洲的区域经济发展也较快。因此,我们应首先着手与非洲最发达的南非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为未来占有更大的市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伟,当前,外贸企业要积极拓展新兴市场[J],中国经贸,2009,(12)

[2]肖德,杜丽莉,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6)

[3]田春华,我国外贸拓展的首选市场——东亚市场,经济论坛,1999,(8)

作者:邢新 梁慧君

上一篇:妇科医生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