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均衡政策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2010年至2014年以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动态和方向。在这五年中,区域职业教育的研究进入一个研究高峰,研究方向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就重点梳理2010年以来关于区域职业教育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关键词区域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域经济均衡政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区域经济均衡政策论文 篇1:

我国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机理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金融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模型,认为金融分布的差异主要是初始条件、市场机制、政府作用、生态环境等因素直接或间接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各个因素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各因素所产生的平行效应、势能效应、趋异效应以及政策效应的合理引导,可以有效矫正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并进而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金融资源;区域分布;机理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持续健康运行产生了日益严重的不良影响。尽快缩小各区域的发展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资源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强大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因此,研究我国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的决定因素,分析各决定因素间的影响权重及相互关系,并对各因素加以合理引导,对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白钦先教授最早提出了金融资源的概念,认为金融具有资源属性,即金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社会经济资源。并将金融资源分为三个紧密相关的资源层次。我们以白钦先金融资源概念为依托,对金融资源的三个层次进行了适当调整,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与实体性金融资源基本保持不变,将第三层次修正为制度性金融资源,包括微观的金融企业制度和宏观的国家金融制度供给。本文主要对能够量化的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与实体性金融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

(一)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的分布

1 存款资源的区域分布。我们根据各省人均存款的分布情况,计算出1978~2005年全国省际间的人均存款基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全国省际间的人均存款基尼系数呈现出较高的不均衡状态,在1978年的初值接近0.45,基本上处于绝对的不均衡,在之后的十年中,随着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人均存款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至1990年降至最低。在随后的1990~1993年,人均存款基尼系数又快速上升,1994~2002年间保持在差异较高的水平,2002年以来,区域差距开展出现下降态势。总体而言,存款类金融资源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不包含四川和重庆。

2 贷款资源的区域差异。我们按基尼系数的基本算法,计算出全国人均贷款占有量的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全国人均贷款占有量的基尼系数平均在0.3以上,说明人均贷款资源的占有量在全国各省的分布呈现出较高的不均衡性。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初期至1990年。全国人均贷款占有量的差异呈现下降趋势。1990~1996年,人均贷款基尼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之后,2005年,基本保持在0.3以上。

3 股票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在配置上同样存在着区域上的不均衡。我国国内股票筹资的地区分布是极不均衡的。2002~2005年,东部省份累计通过资本市场筹资170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2.6%,中部省份占比15.1%,西部省份占比9.3%,东北三省的占比仅有2.9%,特别是2004 2005年,东北和西部资本市场融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4 保费收入的区域差异。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务发展较快,保费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1990年全国保费收入仅167亿元,占当年新增存款的3.35%,至2005年全国保费收入已达到4909亿元,占当年新增存款的11.6%。但从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占有全国过半的保险资源。1990~2005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由48.1%上升到58.8%,中部地区在16%的比例上下波动,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占比由21.3%下降到15.5%,东北由14.6%下降到8.9%。从全国各省市人均保费的基尼系数来看,省际的保险差异仍然较大,但这种差距有不断缩小的态势。

(二)实体性金融资源分布

1 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金融机构。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我国金融组织体系地域分布同样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要金融机构集中于东部省份。至2005年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达20.4万家,其中分布于东部省份的7.8万家,占比38,4%,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带分别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95、5.61、1.99万家,占比分别为24.3%、27.6%和9.8%。

(2)经济发达省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更高。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商业性大银行,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截至2005年,尽管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量占比只有全国的38.4%,但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占全国比重的42.7%,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达64.9%,城市商业银行占比43.23%,外资银行占比高达全国的92.3%。中、西部地区现代化商业银行占比远远低于东部,其大量的金融机构中资产规模较小的农村信用社占有很大比重。

2 金融工具体系。金融工具是作为金融中介媒介的各种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现代金融工具种类繁多,按其流动性划分,可分为七个层次:货币、短期负债、长期可转让债券、长期不可转让债券、可转让股权、不可转让股权和信托凭证。优化金融工具结构将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比如,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为了解决资本瓶颈问题,可以大力发展多种金融工具,如再贴现协议、股票质押、抵押贷款、公司债券等。从目前来看,随着现代化银行体制的建立,我国东部省份金融工具体系相对完善,而中西部金融工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第一、二层次的金融工具为主。

二、影响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多因素分析

(一)金融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模型

市场和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两个最重要方式,当然也是配置金融资源的两个最重要方式;H.T.Patriek(1966)的“需求跟随理论”认为,金融发展是实物部门发展的结果,实物部门的发展意味着市场的连续扩张和产品差异性的不断扩大。而产品差异性的扩大就要求风险的分散和交易成本的控制,从而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该理论可以简单总结为:经济增长—金融需求—金融供给—金融发展。所以,经济的差异是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导致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由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构成的初始条件起到了前提性作用。所以,初始条件是影响金融资源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金融生态环境由于能够影响金融资源的价格和收益率,而成为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第五个因素。由此我们得到了影响我国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五个因素:(1)经济差异;(2)市场机制;(3)政府作用;(4)初始条件;(5)生态环境。这五个因素除分别直接作用于区域金融差异外,初始

条件、市场机制、政府作用、生态环境四个因素还分别通过作用于经济差异,再作用于金融差异。也就是说,初始条件、市场机制、政府作用、生态环境四个因素对金融差异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初始条件由资源禀赋、区域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决定。

(二)金融资源分布的机理分析

1 经济差异与金融资源的分布:平行效应。

(1)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不同的金融资源需求。经济对金融的需求程度取决于经济总量、经济商品化和货币化的程度等因素。发展中国家普遍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无法产生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从而无法为金融提供发展的动力和条件。一方面,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居民可实现越多的消费剩余,从而产生更多的储蓄能力和储蓄需求。另一方面,快速的经济增长,企业将随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产生更多的外部融资需求。筹资和融资需求的扩大导致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的发展。同样道理,即使在既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产业和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均衡,这种发展差异越大,产业部门对金融机构将储蓄资源从发展缓慢的产业向高速成长产业转移的需求也越高。

(2)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的金融资源开发的“门槛效应”。在研究经济增长如何影响金融发展时,格林伍德与约万诺维奇(Greenwood and Jovanovic,1990)、格林伍德与史密斯(Greenwood and Smith,1997)以及列文(Levine,1993)在他们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借以说明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很低,人们无力支付固定的进入费,或者即使有能力支付也因为交易量太小、每单位交易所负担的交易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从而没有能力去设立和利用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核心金融资源的差异。戈德史密斯(RaymondW.Cold smith)、高斯(S.Ghosh)、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施瓦茨(AnnaJ.Schwartz)等经济学家就20世纪60年代主要国家经济货币化的比重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结论:经济货币化比率的差别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货币化比率与一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我国货币化比率也显示了同样的规律,发达地区要比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高。这就是说,经济增长在不断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也在提高经济的货币程度,货币化程度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核心金融资源的不同,因为核心金融资源就是广义的货币资本。

2 初始条件与金融资源分布:势能效应。非均衡发展理论均强调初始条件对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性。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增长部门一是指在经济上特指推进型主导部门,二是指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则将那些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的地区设为中心区,将那些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地区设为外围区。初始条件的不同是经济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前提,初始条件差异越大,则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势能就越大;如果初始条件完全相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区域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就缺乏前提,就会均衡发展。

3 市场机制与金融资源分布:趋异效应。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均强调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就长期和最终结果来看,这种区域差异是走向收敛还是发散,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着分歧,一派认为收敛,一派认为发散。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某些认为收敛的理论,他们或加入了政府干预的因素或设定了收敛的历史阶段。如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认为,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的界限会逐渐消失;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则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发达或成熟阶段才会出现经济差距的收敛,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和成长阶段,经济差距是,趋异的。所以,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现实,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距是趋异的,市场机制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正在发挥拉大区域经济差异作用。

市场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金融资源的价格是利率,所以,利率的高低就决定了金融资源的流动与分布。在存在初始条件差异的情况下,发达地区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从而使发达地区的资本收益率高于欠发达地区;另外,发达地区往往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地区间技术条件的不同也会使发达地区的资本收益率高于欠发达地区。资本收益率的差异就导致了投资需求的差异,发达地区由于资本收益率高而产生较大的投资需求,欠发达地区由于资本收益率低而使投资需求受到抑制,发达地区在旺盛的投资需求拉动下,通过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的相互作用,使金融市场利率高于欠发达地区,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源向发达地区流动。

4 政府作用与金融资源分布:政策效应。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政府过度介入、强制性变迁的典型特征。事实上,主导信用仍是国家政府。政府不仅是金融初始改革的领导者,还是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导者,政府的意志和利益直接规定了金融改革的方向、快慢和路径。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说改革以来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金融领域的必然反映,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分权制下,由国家对地方政府财政利益的认可而引发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以及在博弈过程中所形成的各地方政府干预地区金融运行的能力差异,即主要由居优势地位的东部地方政府的金融努力程度(如以开发区及土地批设等获取银行贷款)的差异则使业已形成的区域经济与金融差异进一步得以强化。具体看,政府对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干预的主要手段有:(1)通过税收优惠、财政倾斜、直接融资倾斜以提高某地区的储蓄函数;(2)通过直接投资、安排较多的投资项目、戴帽下达信贷计划以提高某地区的投资函数。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政府对投资的倾斜力度大于对储蓄的倾斜力度,从而导致被倾斜地区的投资函数的提高幅度大于储蓄函数的提高幅度,由此我们容易得到如图所示的理论模型Ⅰ;二是由于政府对储蓄的倾斜力度大于对投资的倾斜力度,从而导致被倾斜地区的储蓄函数的提高幅度大于投资函数的提高幅度,由此我们容易得到理论模型Ⅱ。

以上分析表明,政府对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作用的大小,不

仅取决于对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作用的绝对幅度,更取决于相对幅度。若绝对幅度大且对投资函数作用的绝对幅度大于储蓄函数,那么不仅能够使政府直接增加的储蓄顺利转化为投资。而且还能够吸收域外储蓄并顺利转化为投资;若对投资函数作用的绝对幅度小于储蓄函数,则政府直接增加的储蓄将难以顺利转化为投资,而是一部分流向域外。所以,政府对某一地区的倾斜,不仅要从资金上对该地区予以倾斜,更要从项目安排上、增加有效投资需求上予以倾斜。

5 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分布:引力效应。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信用环境、银企关系环境的优与劣,将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与低,又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源的收益率;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司法环境、服务环境的优与劣,将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源的运营成本,从而影响金融资源的实际价格——实际利率。金融生态环境优良,则不仅金融资源的收益率高,而且金融资源的实际价格——实际利率也高,双因素叠加,则会吸引域外金融资源的流入;若金融生态环境不良,则本区域的金融资源会由于收益率和价格的偏低而向外流出。

(三)我国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决定因素的总体判断

通过对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的机理分析,我们认为,首先,政府作用在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形成中发挥了主导性影响。特别是在不平衡战略实施时期,政府通过政策性资源使倾斜地区在初始条件、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得到了较快的改善,一方面引导国内外金融资源向东部的流动,另一方面在促进东部快速创造着新的金融资源;同时,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逐步建立之中,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市场机制虽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作用,但还没有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不平衡战略实施时期,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逐渐增大。随着平衡战略的回归,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趋于变小,但是依然主要靠政府的主导作用。其次,市场机制在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形成中的影响日益加大,并逐步向基础性作用逼近。这在2000~2003年表现尤为明显,2000年开始实施平衡战略,但到2003年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仍在扩大,因为市场机制具有趋异效应,由此可见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对金融资源分布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金融组织机构的分布日趋市场化的非均衡。从国有银行内部或外部成长起来的大批新型金融机构,它们大都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按照经济理性原则配置金融机构,体现市场化非均衡的布局特征;新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总部及其分支机构,以及新成立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界大多数设立于沿海、沿江开放地区和大中城市。而那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都与他们相伴而生,具有较强的分布耦合性。同时,外资金融机构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地。二是市场化融资加剧了核心金融资源分布的区域非均衡。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贷款融资渠道已完全商业化,直接融资更完全是一种市场化融资行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融资将在未来我国金融资源分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次,经济差异的大小影响着金融资源分布差异的大小,经济差异对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异的作用几乎呈平行变动。最后。初始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区域金融资源差异的形成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矫正与引导

(一)发挥市场规则约束下的政府作用

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形成具有主导性作用。因此,要实现金融资源的区域均衡分布,仍需依靠政府的力量,继续发挥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而改变,政府应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符合市场规则的制度安排,即由行政性干预逐步转向市场规则约束。一是发挥好政策性金融资源的引导作用;二是建立财政政策性金融体制;三是实行适度倾斜的区域金融政策;四是发挥地方政府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五是实施货币政策的区域化操作。

(二)实施政策有效调控下的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

应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但鉴于我国目前已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差异,市场机制又有拉大区域差异的倾向,所以,必须对市场机制进行有效调控,以期达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的区域均衡的兼顾。一是塑造市场理性的微观主体;二是增大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三是多方提高欠发达地区的资本收益率。

区域经济均衡政策论文 篇2:

五年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综述

摘 要 本文主要总结了2010年至2014年以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动态和方向。在这五年中,区域职业教育的研究进入一个研究高峰,研究方向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就重点梳理2010年以来关于区域职业教育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关键词 区域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来说因所在地域不同而呈现区域性发展是一种必然。在发展中应当注意问题以及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的探究都是很有必要的。2014年9月2日,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引擎查询了从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9月1日近五年关于区域职业教育的文献,其中2010年6篇,2011年19篇,2012年10篇,2013年7篇,2014年至今10篇。与前五年相比学术界对区域经济探讨热情明显增加,从近五年来的文献统计可以看出,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讨。

1 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1 促进与制约的关系

这种观点以常雪梅为代表,在其《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一文中写道区域职业职业教育与区域境界是即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二者的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优化劳动力结构,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可以带动只是的传播普及,在各个方面提升区域内的水平,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又会直接制约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发展。作者认为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体现这种制约关系,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会直接制约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区域内没有良好经济基础,必然影响区域职业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其次,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会制约区域内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职业教育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必须与当地的产业相衔接,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有用武之地,反之,就算学校的专业再好,但是与当地实际相背离,学生也没有良好的前途;最后,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也制约着区域内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的层次结构,一个地方层次结构不是主观所能决定的,而是根据地方不同的人才需求而决定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层次结构只有适应当地的技术结构才是最好的。

1.2 互动关系

这种观点是以刘志国为代表,其在《浅谈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列举了全国不同区域的情况来说明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文中指出区域经济基础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核心地位。认为区域经济可以决定当地职教的发展方向,具体可以表现在决定当地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和人才的层次结构。反过来,文中从区域职业教育决定当地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的质量来决定经济发展,从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培育新增长点来着手说明的。

1.3 对接关系

江苏相城中等专业学校的王正春在《区域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有效对接的研究》一文中认为,职业教育必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①必须与市场和就业相匹配,要实现这样的匹配就必须实现三个对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课程设置于职业标准的对接、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对接。闾志俊在《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策略》一文中更进一步说明了职业院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做到产学结合,让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贯通式教育体系,这其中重点强调了与产业的对接。从”学工同境“的职业教育教育模式入手,②在到实现中高职相互贯通,最后实现产学结合与产业对接的目的。

最后,笔者认为,影响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很多,但是区域经济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哲学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来支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切切实实物质需要,就算有再好的学生,再好的教育理念,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般的泡影。反过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只能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不能决定其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者的素质层次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

2 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所谓“均衡”是相对于“非均衡”而言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从非均衡走向均衡,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如此。对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也是这样,只有在前期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非均衡”发展才会慢慢过渡到后期的“均衡”发展。

在2010年王琴、马树超关于《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原则》一文中,就从均衡与非均衡谈起,认为均衡发展是在非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慢慢演变而来的,认为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应包括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均衡发展,重点是区域内均衡发展,旗帜鲜明地提出区域内均衡发展的“三个均衡”的观点,即“资源均衡”、“发展均衡”、“布局均衡”。③其中认为“资源均衡”就是各个职业技术院校基础能力的均衡性,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硬件是学校的基础设施,软件是指学校师资力量的配置,还指出“资源均衡”是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发展均衡”是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其他教育的发展配套相适应,牢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认为“发展均衡”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均衡的重心;“布局均衡”在规划布局中考虑均衡性的问题,这也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在马树超的另一篇文章《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各地努力程度分析》中进一步提出了教育机会的均衡和教育质量的均衡,认为人人必须具有同等的机会接受职业教育,以及培训出来的学生具有同等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区域职业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重在均衡二字,其内涵丰富而深刻,在当前的观点中各种资源的均衡,发展均衡,布局均衡等都可以通过政策的杠杆加以倾斜解决,是人力可以办到的事情,而更为重要的是社会需求的均衡。当前我们处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无时无刻不在调节经济的变化,只有市场最清楚当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今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使当前的区域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可以说是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成败的最关键一环,必须加以重视研究。

3 学校模式分析

3.1 校企合作模式

当前校企合作仍是许多职业学校的主流发展模式,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中更是这样,但是这样合作由于缺乏体制机制的引导有很大的弊端,例如,企业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形如工厂加工一样,没有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在周晶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区域实践及理论反思》一文中就着重强调了校企合作在区域实践中制度的重要性,即“规制性”,指出要以规制性的权威来引导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也要以规制性来构建校企合作的制度,并且要文化上下功夫,从文化的根源来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3.2 产业集团模式

这里所说的产业集团主要是指区域性的职业教育集团,这是顺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主要有区域性、专业性、集成性等特征,这种模式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首先,区域性的职业教育集团可以很好地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使资源使用更有效率,做到资源共享;其次,更加能够依托产业发挥其集团化的优势;再次,由于其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衍生出更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最后,利用其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可以集中力气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品牌效应,以品牌带动区域职业教育的水平整体提升。在这方面姜英俊在《江苏省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就以江苏省为背景,结合江苏的实际经验说明了区域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而黄雪峰在《关于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教育资源集成共享的思考》一文中就着重介绍了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对于区域内资源的整合利用集成共享的一些思路和看法,认为当前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方式方法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笔者认为未来区域职业教育的研究应该继续集中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上来,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生存,必须在发展模式上探究出一条既适合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也要同区域经济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之路。

注释

① 王正春.区域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有效对接的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2(20):3.

② 闾志俊.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3(1):16.

③ 王琴,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0(7):17-18.

④ 周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区域实践及理论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4):35.

参考文献

[1] 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23(1).

[2] 钱娟,孙建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域的职业教育发展分析[J].企业导报,2011(23).

[3] 刘志国.浅谈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J].中国证券期货,2011(10).

作者:邓琳

区域经济均衡政策论文 篇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探析

[摘要]省域区域经济非均衡性问题是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避免同样也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受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性问题与我国许多沿海省份的表现极其类似(东部经济优于西部经济)。从十八大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是一个重点,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文章提出了针对山东经济非均衡性问题的研究,对实际问题进行挖掘,提出简要的经济均衡性发展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性;山东;问题;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8.096

1区域经济学理论下的经济非均衡性发展表现

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内经济发展存在计划效应,在介于宏观区位经济和地方经济之间的区间内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结合区域经济理论来看,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主要有三种表现。

第一,极化效应。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区域内部经济的增长率差异会表现出明显的极化效应,比如经济发展相对良好的区域会越发良好,而发展较差的区域则会持续不良。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部分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条件会不断改良,经济发展的资源供应会更为出色,而资源总量的分配也会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出现更为明显的不均衡性,进而引发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下滑。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化表现会在短周期内有较为显著的表现。

第二,趋同效应。从表面上来看,这种差异问题会不断扩大,实际上区域内部的非均衡性问题会逐步缩小,其中经济发达而部分区域的发展上限会逐渐下降,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良性表现是基于线性增长的持续情况而言的,而经济不发达的部分区域发展上限会不断增加,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负面表现是基于现行增长中的时间区间增量较低来说,也就是说在规模经济发展中区域内部的差距规模会逐渐缩小。

第三,政策干预理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区域内部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的表面诱因是政府政策干预。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完全理想的规则设计,况且在无法达成全面理想化共产主义社会环境的情况下,政府往往需要将稀缺的金融等经济发展资源投入到优势领域,因此基本上世界各个国家都会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问题,该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也有着必然存在的意义。

2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表现及诱因

2.1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结合山东经济的发展实际来看,该省区经济非均衡性发展的主要表现有两点:

第一,区位非均衡性。从2006年到2016年之间,山东省内GDP增长率排名靠前的五个地区,主要为青岛、滨州、枣庄、东营、菏泽,其中除东营以外,其他均为山东东部区域,而山东西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济南市、淄博市、济宁市经济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整个山东西部地区除聊城市、德州市以外,大多数人均GDP增长率相对较低。由此可见,山东区域经济增长的东部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东西之间区位差异非常显著。

第二,产业非均衡性。中国自十七大以来已经逐步开始调整各个产业的GDP贡献比重,山东也在这工作实践之列,截至2016年10月统计显示,山东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9%、54%、29%。这一产业结构在山东不同地区有明显差异,比如菏泽市是第一产业的比例就超过了25%,而枣庄市第二产业的比例超过了65%。相对而言,山东省内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十分显著,绝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仍然相对较高。

2.2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诱因

从发展实际来看,山东省内区域经济非均衡性发展的具体诱因可归结为两点:

一是过往政策在资源和区位政策倾向上的差异性。比如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源水平,青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城市在经济发展要素的聚集效应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此外,山东沿海地区的海运区位优势也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此延伸而来的还有陆上交通、社会资本、区位政治地位等多重优势。

二是产业发展的过往积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开展了大量针对沿海城市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山东同样如此,以青岛、烟台、威海、淄博等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均有地方优势产业,并在地区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这对于企业间合作的景象提供了有效条件,为区域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在发展过程中,这类良性因素形成了良性发展循环,促成了一些知名品牌的形成,比如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知名企业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逐渐积累品牌效应,并对区域发展产生了辐射推广等辅助效果。

3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扭转策略

结合全文分析来看,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主要是由于过往政策和区位优势影响所产生,在这一条件下,优势会不断积累并进一步扩大,而劣势则很难得到解决。但是本文对山东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以下三点改善建议。

第一,优化区域经济扶持政策的均衡性。首先,必须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将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开展统筹城乡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以土地为重点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农村产权流转盘活,增强农民进城保障能力。其次,必须依靠中心镇和示范镇。县城和中心镇是加速城镇化的瓶颈,也是加速城镇化的潜力所在。最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进城农民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真正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第二,合理依托优势区域的资源积累,通过区域合作与资本流动带动弱势区域的综合发展。经济发展的现有不平衡问题,不能通过简单的发展条件削弱或增强来直接解决,因为这种解决方案很难进行量化,所谓的平衡性无法得到有效判断,所以最佳的方案仍然是利用经济市场的本质规律实现自我调节。为了削弱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可以结合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优势积累较为显著的特点,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合作水平,通过金融交流来促进金融资源的快速流动,实现经济发展资源的均衡性分配。虽然在短期内,这种分配的均衡性难以达成理想化目标,但随着资本流动速度和规模的加大,最终会使区域间的经济资源分配均衡性得到明显的改良。

第三,要尽快调整省内区域产业结构,及早完成产业结构优化。首先,省政府应当牵头要求各地方政府加大对区域产业结构现状问题的调查,尽快挖掘内部问题,从资源互补的角度出发,考虑区域间产业融合的可能性,比如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结合,通过构建城市间合作体系来消除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根本性问题。其次,要在蓝色经济区的政策体系支持下,尽量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问题,通过政策支持来消除市场力量在短期内无法打破的限制与障碍,尽快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框架。

4结论

总体来看,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表现明显,最为显著的是区位和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从诱因上来看这是过往政策以及区位天然优势差异所引发的。对此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劣势区域的经济政策支持,同时要提供更合理的资源分配条件。此外,政府还需要继续加大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力度,尽早为本省区域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唐德淼.区域经济发展新均衡机理与路径[J].中国商论,2015(21):117-119.

[2]岳燕玲.浅谈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J].青春岁月,2015(12).

[3]徐晓飒.从金融资源配置谈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71-72.

[4]倪若菲.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及原因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5):91-103.

[5]宋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的思考[J].經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12):1.

作者:杜言玲

上一篇:国家立法机关分析论文下一篇:区域经济质量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