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2024-05-12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精选8篇)

篇1: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姓名:马仲武 学号:201012868912 专业:教育管理 工作单位:出水小学

摘要:义务教育如一声春雷划破了中国教育的上空。我国在人口众多、教育水平有待完善的情况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不仅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人才,而且提高了我国整体的文化素质。但是,目前农村教育形式还不容乐观。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的各种缺陷依然使农村教育步履维艰。就目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建议。望能加深大家对农村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关注农村教育实情,积极建设农村教育,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质的飞跃。

关键词: 农村教育 现状 原因 改进 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已基本完成九年制普及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的任务。人均受教育程度达9年甚至12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农村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供给城乡差距明显

中国人均教育方面投入少,且偏重于城市,尤其偏向城市的重点学校。加上资金下拨后的层层克扣,使得直接用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比较微薄。政府重视城市轻农村,使我国在教育方面出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体育器材较少,课余时间只能轮流玩、没有轮到的同学只能眺望窗外。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丰富的体育器材往往成了城市学生的专利,教育资源的供给出现了严重的城乡二分化。

2、师资结构老化,优秀教师稳不住

“振兴教育靠教师”优良师资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据统计,我省中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毕业的学历很少,多数是在职提升学历。由于农村教育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队伍老龄化,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教师多数靠的是学校所学的一点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从教后缺乏集中系统的理论、理念及手段的提高机会,一直以来只是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任教。即使近年来部分教师取得了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也只是有名而无实,学历是提高了,自身知识水平却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

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绝大多数任课教师是兼职的 “全能型”老师,多年来都是老一套,尽管开展新课程改革,不少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没有理解新课改的实质,只学到了新课改的模式。既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浪费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天赋。而且教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相对较窄。教法陈旧、观念落后,面对新形势下地素质教育,这种现状很难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其次,师资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教师待遇较差,特岗教师留不住等,制约着农村教育发展。

3、家庭教育空白,学生缺失家庭辅导,教师工作负担重。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本来不是很高,加上农村家庭教育普遍还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学生在学校学的一点知识在家里得不到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不佳。同时,农村学生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让留守儿童的数量日渐增加,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因此,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从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阻碍了农村教育向前发展的步伐。

4、农村中小学教研缺乏活力,成效不大。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特别是一些边远小学里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要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5、农民收入水平低,教育负担过重,且教育观念落后。

我国城乡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目前城市居民收入远远高于农村收入,而农村收入偏低,孩子相对较多,导致日常开支大,使许多家庭不原让大孩子读书。不仅仅是降低了农村教育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农村教育的观念落后,近年来新的“读书无用论”在部分贫困农村已传播,但这也不仅仅是无稽之谈。据统计,大部分农村地区高中毕业生毕业后要回到农村发展,尤其农业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这种迹象使农民更加确定了投资教育是种消费的观念,而缺乏教育的投入是生产投入,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任务教育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缺乏教育负担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的任务观念。这些落后陈旧的教育观念制约了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

6、上级下发文件和学校建设的制度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落实不好。

在农村中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堆堆上级下方的文件和一套又一套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细之又细,但很多都只是一纸空文,只流于形式,不真正加以落实,上级下发的文件不认真执行,文件的权威性发挥不起来,农村中小学和教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就因为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广大农村小学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起来。

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按照“依法治教、优质均衡、软硬件并举”的原则,遵循“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设施设备、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二、原因分析

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1、长期以来重效率轻水平的发展模式扩大了城乡差距

首先,在外部,各级政府在追求财政收入的主导思想下,将财力集中起来投入到更有经济效率的领域。厚此薄彼,忽视了基础教育的领域的发展;在内部,为追求升学率,为追求教育投资更有效,我国基础政府的教育资源向城镇中心学校、重点学校倾斜,忽视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其次,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相应地对教育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讲,经济落后是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相对不足,降低了农村教育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生活和生产并不需要太多的文化知识,许多农民从未亲身体验感受到教育的明显收益,从而也形成了轻视教育的落后观念。

2、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低、待遇差、教学压力大,使得农村师资结构老化。

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艰苦,加之农村教师的工资长期以来偏低;因此很多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大学生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也不愿被调入农村任教,致使农村教师严重缺额。大多数教师老龄化,他们的工龄长,知识处于停滞状态,知识层次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对现在的新教材难以适应,“照本宣科”“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农村教学质量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师在评职称方面的机会也比城市教师少得多。如果县农村小学初中教师合起来,可评高级职称的教师很少,不如城市高级中学的高级教师机会多,职称比例失衡的现象特别突出。另外,大多农村学校均位于小镇或偏远乡村,交通条件差,生活出行非常不便。而且农村教师负担一般很重,尤其在一些村校还出现一名教师教授多个年级的现象,面对

偏低的工资待遇和差得工作环境,使得农村教师的进口难,流失自然不可避免,很多稍有点关系的教师都通过各种渠道调到城区学校或城市学校去了。

农村教师培训提高难。目前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存在“一少量多”现象,即平常培训少,考级培训多,考级的费用多。由于受制于经济和交通条件,农村学校无法真正地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使得不少农村教师想去经济条件好,专业发展机会多的城市。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难。农村学校学生以留守少年儿童为主,这是和城市学校学生的一个明显差异。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关心,再加上很多留守老人无精力,也无能力过问小孩的思想行为与学习情况,造成孩子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师在思想、学习、物质和精神上都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帮助留守儿童。因此让教师背负上了既当爹又当娘的角色的沉重负担。

3、农村辍学现象严重与农村教育条件差,素质教育不到位校园活动少,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农村父母观念落后相关。

家长看到同是外出打工,高中毕业生并不比小学毕业生有明显优势,甚至大学毕业生也不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不少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前景并不看好,信心度明显下降,“读书无用论”已在事实上泛起。再加上家庭经济状况的不济,就更不愿意冒险投资供孩子去读书。认为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还不如让孩子早早出去打工、早赚钱、早成家。于是许多农村学生便主动退出中考、高考的竞争。这也正是农村每年有很多初中学生没有参加中考,提前流向社会,以及许多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考的主要原因。

三、改进策略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应做到:第一,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在“知识”上留有余地,并提供适量时间让学生提问。第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第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五,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要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学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若把教学现象仅当做教师与学生问的双边互动过程来认识,则过于简单化。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更有力。

(二)、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

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在龙华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推荐村级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精心组织实施“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为农村教育培育希望的种子。要积极打造一支师德过硬、专业水平高、教研能力强、有一定科研能力、在学校及周边学校教育教学方面起带头引领作用的农村骨干教师队伍。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郊薄弱学校的需求。加强教师队伍的配置管理,各市区要依法履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促进农村学校配足配齐合格教师。

(三)、健全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估和奖惩制度,增强其公平性和科学性。首先,应规范教师考核方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应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主要负责监视学校考核工作是否公平、公开、公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全面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盯在学生成绩上,应当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去考核,尤其要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农村教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些方面明显落伍于城市学校,所以更需要努力赶上。再次,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单靠学校引导及教师互评的方式是远远无法评价教师工作的全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应把学生、学生家长、村干部等人员纳入考核主体,更能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平性。另外,要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成果的反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使用考核成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时,一定要慎重,应注意避免引起教师的逆反心理。在公平公平的前提下,对考核不理想者要给予辅助与指导,找到原因,促进他们积极改进。只要学校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保证教师考核制度的规范执行,就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还要建立健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和城区教师支教制度,要把培训送到校,将课送上门,为农村教师送上优质培训资源,共享课改成果,实现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四、总结

总之,中国教育的所有新疾都在农村教育中有所反映,而且农村教育还存在不少特殊的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政府应加大投入,锐意改革,以一系列之有效的举措来解决农村教育多年的积弊。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农村教育尽快赶上城市教育的步伐,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社会也应重点关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亦可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宝贵意见,尽我们所能为农村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时代论文网

2、中国教育文摘

3、《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篇2: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论文摘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们可以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和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发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汉语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的语言,是人们平时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生素质的提高、综合发展和其他科目的学习都与小学语文的学习有很大关系。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各地的语文教学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应引起人们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创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理念落后。虽然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多年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转变,但是受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传统守旧,教学方式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尽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材也在不断更改和变换,但由于农村教师得到的教学培训不充分,致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透,不能全面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更新较慢,仍然以课本和教辅教学工具为主要,使学生感到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导致教学目的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四十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写板书、学生做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大等特点,而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非常不利,最终会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再次,教学水平偏低。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普遍偏差,再加上工资待遇偏低,因此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到农村任教,这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这些教师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方言,致使其教学水平偏低,这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同时,教师大多是当地人,不但要料理家务,有的还要加班加点做农活,这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到教学工作。

最后,教学设施较差。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尤其是近几年,农村小学生源越来越少,村集体不愿意也无力对小学进行过多投资,同时,政府对农村小学的投入较少,因此,与城市的教学条件相比,农村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则显得落后和陈旧,甚至是缺少教学用具和设施。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在日益提高,但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是很薄弱。此外,农村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常常不完善,一是教师数量不够,受农村条件影响,有些教师在农村待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调到条件好的地方,而新的教师又不能及时补充,因此会导致教师不够用;二是部分学科教师缺乏,有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一致。上述情况在农村学校非常普遍,频繁地更换教师会使学生的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受到影响,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师资力量的完善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改进策略。

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彻底摈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培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要尽量地多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丰富教学方法。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好奇心大,而且对同一事物很难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学生走神,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习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等,使教学内容富有趣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配备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的强弱,基础设施的好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配备上要逐步完善,要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对各学科的教师都要配齐配强,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以齐备的教师队伍和完善的教学设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最后,提高教学水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热爱教学工作。尤其是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致力于农村教育事业。作为政府而言,要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努力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环境,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农村任教,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丰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农村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多下功夫,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在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习多媒体技术,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政府必须在硬件设施建设、教师师资力量配备上加大投入。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篇3: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关键词:单词拼写,错误现象,错误原因,改进策略

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 培养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基本的语言技能, 同样也是了解语法, 渗透语音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单词积累, 就谈不上语言技能, 语法或者语音。

一、错误现象

1. 相似字母容易混淆。英语26个字母中, b和d, p和q, W和M学生经常弄错, 例如, door经常会写成boor, puppet经常会写成puqqet, 还有Wake经常会写成Make。

2. 相似单词容易混淆。有许多单词, 它们的形状差不多, 由于粗心, 学生也经常会写错。例如milk大部分学生会写成mike, bed会写成bad, nine和nice也经常混淆。

3. 思维定势受影响。许多学生背单词都是死记硬背, 这样很容易受思 维定势的影响, 如许多学生会把 two 拼写成 tow, doctor 拼写成 docter。

4. 完全拼写不出。

二、错误原因

1. 没有掌握发音规律。三年级的学生背单词都是死记硬背, 这样的记忆很容易就会遗忘。拼写单词时由于他们没掌握发音规律, 而使得拼写单词屡屡犯错。像milk的发音是[milk], 知道m发[m], i发[i], l发[l], k发[k], 那样的话就不会再把milk写成mike了。

2. 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麻痹大意, 拼写单词态度不端正, 随意的书写习惯都会导致学生犯下大大小小的错误。三年级的学生刚刚从低年级转入中年级, 许多时候还是坐立不安, 拼写好的单词也不去检查, 默完单词后就等着老师去批, 有时间也不会仔仔细细去检查。

3. 没有家长严格的监督。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 而且面对的大部分是外来务工的家庭, 家长文化水平不高, 学英语的意识不强, 再加上平时工作不稳定, 对学生听读背这类口头作业不加以监督, 学生回家没有拼背单词的习惯, 使得默写越来越差。

三、改进策略

1. 先认读单词, 再聚焦拼写

三年级和一、二年级一样, 我们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单词, 熟悉单词, 使学生对单词有一定敏感,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字母本身的发音, 还要让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单词认读要分类。这个是指按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来分类认读。比如说“i”这个字母, 我把学过的单词分成pig, big, sister, milk和Bike, kite, like, rice等。前面的单词都是发[i], 后面的发[ai]。这样, 学生在认读的过程中, 了解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的发音是不同的。通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和刺激,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种字母发音的认读方法。

2. 重视语音教学, 构成单词拼写

单词的构成, 和单词发音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发音的正确与否对单词的拼写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所以在教单词的同时, 应该适当加入语音的练习, 让学生对一些字母的发音有一定的了解, 多听多读多总结, 尽量模仿录音里的内容, 做到发音准确。学生发音准确了, 教师更应该做到发音准确, 以便学生听清楚。

3. 巧用教学手段, 提高拼写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去拼背单词, 我们要巧用教学手段, 通过游戏、活动、表演等形式去激励学生, 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C dck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受到学生的青睐, 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具有的趣味性、竞争性和激励性,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印象, 刺激记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游戏的形式有很多, 应该注意在设计时, 是为了辅助教学, 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服务, 在游戏开始时要把游戏规则向学生讲清楚, 游戏结束时要对此次游戏活动作总结。游戏的参与面要广, 要让整班学生都参与进来, 培养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 单词拼写时可以设计缺字母填空的游戏, 看哪个组完成得快, 并给予奖励。

设计这类游戏还要注意缺掉的字母也是遵循一定的发音规律, 不是随便拿走一个字母或者几个字母。

组织课堂有效的活动, 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去感受英语单词并且初步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比如说, 可以给学生一些单词, 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单词按一个字母的读音分类; 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字母的读音, 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 还可以用诗歌, 让学生大声朗读这类诗歌, 在朗读中感受字母在单词的发音。如“i”的发音, 可以使用下面的诗:

小学生表演欲很强, 热情很高。表演可以吸引学生, 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 纠正学生的错误, 同时纠正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小诗、唱歌、表演对话等形式, 鼓励学生使用正确的语音, 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拼读规律, 培养学生拼写英语单词的能力。在表演的时候, 可以以男女生打擂台赛的方式, 只要语音正确就可以得一颗星, 最后比一比, 谁表演得更好。这种竞赛的方式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认读并读准单词的兴趣。

如果把整个英语学习比喻成建造高楼大厦, 那么单词拼写肯定是建造中使用的一块块砖。单词拼写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单词拼写对农村小学三年级来说是学习英语过程中较困难的事情, 也比较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就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认识, 逐步掌握英语单词的拼写规律。只要我们坚持培养拼写能力, 加上灵活的方法, 帮助学生突破这道难关, 相信三年级这层楼会建造得非常牢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琳, 王蔷, 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篇4: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关键词】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由此实验教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农村高中教师奉行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把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课,从而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感到厌倦,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很显然,这种状况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所有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最基本的手段,更是实现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必需手段,实验教学在物理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实验可以使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好物理的好奇心。

(2)实验能使学生明白物理概念和定律是如何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更好的理解概念和定律的内涵,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论,深刻地领会知识。

(3)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以及自学能力,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作用

(4)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实验方法并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由此逐步养成他们的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让学生学会物理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

二、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但是现在农村高中整体实验条件不高,学生亲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下面就来看一下当前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从中不难看出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环节的薄弱。

(1)物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了应对考试,课本和教学大纲要求必做的演示实验,都被老师改成了“讲实验”,即使是做实验,也是老师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草草演示一遍,而学生们也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一遍,对实验器具和实验步骤根本留不下深刻印象,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2)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不高。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的实验教学和生活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理老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发现实验仪器,可是有的老师却唯仪器至上,过分的依赖于实验仪器,缺少实验的灵活变通能力。此外,实验教学的选择面过于狭窄,教师只注重实验目标而不重视实验过程,只是让学生去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定理,教师对实验的内容缺乏创新与改进的能力。

(3)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僵化。教材把实验的相关事项写得面面俱到,然而老师指导学生在做分组实验时,还要花很长的时间照本宣科,然后学生再草草做一遍实验,取几个数据,这样做实验,学生收获不大。而且由于学校实验器材有限,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只能看而不能做,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学校师资力量普遍不足

三、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针对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从高中新课改的角度出发,使物理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现提出以下几点改进策略:

(1)转变教师观念。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落后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首先,学校领导应率先转变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这样学校的整个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调配等相关方面才会充分考虑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其次,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教学,不能追求一时的教学成绩,要放远眼光,着眼于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作用与价值,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提高物理教师实验教学的能力。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普遍不高,上級教育部门及学校应加大对农村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的培训力度,并设置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以督促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再教育活动,免于让上级精心组织的培训会流于形式。此外,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的钻研教材,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以不断提高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能力。

(3)呼吁政府的支持,增加农村高中的教育经费。农村办学条件差,实验教学硬件设施落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高中教育的投入,以切实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让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早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14): 81-82

[2]冯林泉.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及应对策略[J]. 新课程(下),20013 (10): 72-73

篇5: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 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关键词】:农村初中

实验教学

现状分析

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2.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按课程设置,初中三年级才开化学课,化学课开设既是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年级,本来上课时数较少,教学上赶进度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时间圆满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而有的学校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时,对化学教师准备化学实验和预做化学实验都不计工作量,因而也影响了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怕麻烦、怕失败的倾向,使得本来有条件做的实验也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实验也不补充。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开学生实验,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3.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需教具不足、实验教学严重缺乏。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这不足的经费配置又严重不公平,“重城轻乡”。由于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受到制约,虽然我县部分农村初中都通过了教育强镇的评估,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只是看起来较齐全。可实际上化学教具很少,尤其农村中学化学教具很少, 象我们学校连一些基本教学挂图和模型都没有,教师也难以将某些有规律可循的知识迁移到挂图或模型上。缺仪少药较严重,致使学校无能力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另外,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时常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一次性投资而不能够时常补充,从而造成仪器药品不全而难以开足开全实验,尤其是探究实验。像我上次去帮百顺中学整理化学实验室,发现他们的实验药品不少,可很多却是七八十年代原百顺高中留下的,很多药品对于现在的实验教学根本用不上,这也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4.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

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像我们学校很多小学毕业成绩较好的学生都流失到城里的几所重点中学去了,留下的大部分是基础较差,无心向学的学生。再加上在农村,许多家庭生活条件普遍不如城市,许多学生没有条件上网搜索,查阅书刊,从广播、电视等方面收集资料,这使探究性学习难以实施。长期以来,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接受式学习,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不习惯自主、探究学习,这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打折扣。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要想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应该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将其落到实处,以消除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实验教学发展。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保障供给。

首先要使我们教育工作者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认识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化学实验不仅是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极为重要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对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化学实验教学也起着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作用。化学实验教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征得领导支持,加大对实验的投入。这里所说的投入,既包括一次性的固定投资,又要保证经常性的不断投资以保证化学实验的正常开展。同时落实对化学实验员和实验教师的健康补贴,以保护化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提高实验员和实验教师素质、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评估和监督。

为保证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就要有坚强的后勤保障。要配备专职的实验员,提高农村中学实验教师和实验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健全实验室实验规则,以保证化学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化学实验的正常化和高效率。

3.加大监管力度,狠抓落实和实效

教育主管和行政部门应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设备和仪器进行一次大的普查,近快配齐、配全新课标要用到的仪器与药品,装备专门的实验室,以利于教师能开展边讲边实验的教学要求。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实验能力。只有教师学会并真正懂得了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习,从而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另外,学校领导应克服困难自筹资金购置实验药品及器材并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努力创造实验条件。

4.发挥多媒体设备的功能,补充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

由于我县各农村中学都配有电子白板,所以有些实验,如:(1)耗时长,成功率低,污染严重,对师生健康产生危害的难以演示的实验。(2)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如:演示将水加入浓硫酸时造成液滴四处飞溅等不便操作的实验;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加热装有液体超过容积1/3的试管时,液体冲出管外等内容。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克服了传统教法由教师讲解其错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而不能为加深学生印象用实验证明的缺陷。这样既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解决了农村初中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仪器不配套和不足的困难,同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使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了有效的补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较好地提高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为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大面积取得成效,树立先进典型是很有必要的,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业务主管部门齐抓共管,发现典型,推广典型。根据化学实验教学实施情况表彰学校、实验管理员和实验教师。表彰学校,以征得领导对实验教学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实力;表彰实验管理人员,以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其服务水平;表彰化学教师,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激励他们进行实验改革和创新的热情。只有学校、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三方面对实验教学都具有较高积极性,才能形成合力,改变目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李玉山,全方位搞好中学实验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

[2]刘知新,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化学教育,1991,3:22~23。

[3]王献红,浅谈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4]徐秋云;吴梅;张芙蓉.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现状分析及提高策略[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2).

篇6: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201409970282 王宁 指导教师李涛

【摘要】研究表明,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它能影响人的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随着社会进步和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视,早期阅读正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重点。但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早期阅读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与分析。在经济和思想相对落后、文化相对贫乏的农村地区,如何走出早期阅读的误区,实事求是地开展幼儿早期阅读,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有必要重视并认真探讨。

【关键词】农村幼儿 早期阅读现状 指导策略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体系,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早期阅读是幼儿通过看绘本图画、听故事等认知世界的方式。早期阅读能够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方式认知世界,能够开发幼儿智力,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为幼儿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发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早期阅读在农村,在经济思想落后、文化相对贫乏的地区存在众多问题,发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任务非常艰巨。作为一名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人员,我有必要对农村幼儿早期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合适的解决对策。

一、农村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家长对早期阅读认识的欠缺

1.没文化的家庭不重视早期阅读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大批涌向城市发展,致使大量农村幼儿成为留守儿童,或者只跟着母亲,或者完全由爷爷奶奶抚养。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不少家长忙着种地干活,或做些零工,极少拿出时间陪孩子阅读,或者干脆把孩子扔给电视,用动画片打发孩子。致使这些农村幼儿词语极度贫乏,表述一件事情时,语言不完整、不连贯、不流畅。农村幼儿的语言能力与城市幼儿相差悬殊。

2.一些有文化的农村家长也对早期阅读缺乏认识

一部分家长受过中等教育,对孩子的学习也比较重视,但这部分家长对早期阅读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提前学习学校的知识,他们教孩子去认识大量的汉字,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给孩子造成压力和负担,让幼儿产生厌学心理。他们太在乎孩子是否识字,以识字的多少衡量孩子的认知水平。这些家长认为,阅读就是看文字,看绘本图画、听故事不算阅读。陪孩子读书的时候只强调让孩子去看文字,而忽略那些图画,忽略图画中所给予的丰富信息和对孩子思维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殊不知,1-3岁是以图画为主的阅读阶段。家长这样的观念,使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失去真正的意义。

(二)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误区 1.农村幼儿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早期阅读的内涵

农村很大一部分幼儿教师不是专业教师,通过招聘走上工作岗位,来源广泛,良莠不齐。大多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学习,对幼儿各年龄段的教育目标不予重视,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认识不清。这些并不专业的幼儿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早期阅读的内涵,没有真正把握《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的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盲目教孩子识字,写字,灌输知识,忽略对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技能的培养。

2.农村幼儿园教师不注重幼儿早期阅读的年龄差异

有些幼儿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接受水平会比较低下,而教师并没有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而是过早地让幼儿接受阅读教育。教师对幼儿的整体把握欠佳,不了解不同年龄的幼儿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程度。幼儿年纪太小,还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被动地超负荷接受,这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严重地摧残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使幼儿产生对学习阅读的厌倦情绪。

3.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式不合理、阅读过程指导不科学

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自身对早期阅读的内涵把握不准,一方面又迫于家长急功近利让孩子多识字带来的压力,导致很大一部分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更注重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孩子们认识了大量的汉字,会背诵许多的儿歌,迎合了家长的心情,赢得家长们的认可。这种无形的压力,使幼儿老师们更加注重和追求幼儿的识字量,而从根本上忽略幼儿阅读兴趣及习惯的培养。

幼儿用书大部分以图画为主,配以少许简单的文字,教师上课的时候,常常跨过图画,教幼儿指读文字,要求幼儿把这些字都读会,记住。忽视图画教学的意义,导致幼儿的想象能力被扼制,不能在图画中得到自己的生命体验,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在幼儿自己阅读的时候,教师不能加以科学的正确指导,对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给予符合幼儿年龄认知水平的答案。

(三)阅读条件差,阅读材料匮乏

1.阅读环境差

农村大多数家庭没有适宜的阅读环境,调查的农村家庭中,基本没有家庭给孩子布置书房,甚至于没有一张书桌。家长几乎不读书,幼儿很难拥有良好的阅读氛围。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环境创设也不是太理想。农村幼儿园条件差,师资力量匮乏,一个老师领着一群孩子挤在一间教室里,幼儿园小小的阅读区角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2.阅读材料少而不切实际

充足适宜的早期阅读的材料十分重要,而在农村,属于幼儿的阅读材料极度匮乏。家长拿出钱给孩子买绘本,图书的并不多见。而幼儿园里,阅读材料更新不及时,许多材料陈旧,空洞乏味;有一些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内容晦涩难懂,语言拐弯抹角,不适合幼儿阅读;还有一些材料不贴近儿童的生活,幼儿不理解内容,提不起阅读兴趣。

二、农村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策略

农村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种种弊端,导致农村幼儿的阅读能力十分落后。阅读能力的落后意味着未来发展的落后。我觉得我们不能让农村的孩子在阅读能力方面落后,所以必须做出科学的指导,正确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针对上面的情况,做出以下指导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和家长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组织教师学习与早期阅读相关的理论,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运用海报,网络平台,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及常见误区,让家长和和教师重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并正确认识早期阅读,充分理解早期阅读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孟母三迁”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非常重要,它能影响甚至于引导着孩子向健康的方向成长和发展。有目的地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环境创设也是重要的阅读材料。每个教室都有阅读区角,而阅读区角的摆放要慎重考虑,尽量把阅读区角安置到教室中比较安静的角落,给孩子一个安静祥和的读书空间,让孩子阅读时尽可能少受干扰,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平时多注意搜集一些图片资料和材料放在图书角供幼儿认识学习,图书要经常更换,力求全面,新颖,让孩子喜欢,感兴趣。

幼儿容易被周围的孩子感染,让喜欢读书的孩子带动对阅读还不太感兴趣的孩子。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从兴趣入手,开展活动。激发孩子的求知欲,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并告诉他们这些故事是从图书上读来的,让孩子产生自己阅读的欲望。

(三)正确选择和充实早期阅读材料

适宜的阅读材料是早期阅读得以顺利开展实施的条件,阅读材料如果不适合幼儿阅读,将不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正确选择早期阅读材料有以下建议: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适宜的阅读材料

幼儿阅读材料的选择,要与幼儿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比较熟悉的内容会让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联系到实际,从感悟中获取生活经验。

2.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

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阅读材料。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比较少,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这一年龄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发音和认知能力的培养,选择的图书要图像简单,色彩鲜明;中班的幼儿开始学习说连贯完整的句子,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和句法,此时应选择一些情节比较简单、对话比较简洁的图书;大班的幼儿智力进一步发育,想象力和好奇心都强了起来,思维变得敏捷灵活,观察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他们选择图书时,要适当增加一点难度,选择图案复杂一些、内容更加丰富、故事文字也多一些的图书。

3.选择充满童趣、积极向上的阅读材料

要为幼儿选择图文并茂的图书,现在很多的儿童绘本都不错,色彩鲜艳,画面比较大,夸张变形,语言生动充满童趣,表达的内容较为简单形象,小故事,大道理。这类图书能够吸引孩子对生动有趣的语言产生兴趣,从而形成图文一体的效果。

4.充实农村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材料

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材料应进行大力补充,力求全面,并要及时更新。

(四)转变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和方式,正确指导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周兢提出:“识字和阅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能够识字的人并不一定是个好的阅读者,过分强调早期识字可能导致阅读困难:其一是一味地强调早期识字,很可能忽略了学前儿童的口语学习良机,也严重影响了他们获取书面阅读新策略的能力;其二是早期识字将儿童阅读的注意力主要引到识字方面,使他们一拿起书本就联系到枯燥、机械、乏味的认字经验,最终导致他们厌烦阅读,缺乏阅读兴趣和动机。”周教授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盲目进行早期阅读教育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这就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理解早期阅读教育的内涵,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1.改变阅读教学的教育理念 在实施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再盲目地教幼儿大量识字,而是应当运用图画、肢体语言、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并密切关注幼儿的反应和言行,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适当地拓展活动,比如进行故事表演,续编、创编故事等。

2.保证幼儿有足够的阅读时间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必须保证幼儿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在各类活动中,尽可能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引导幼儿进行交流,比如鼓励幼儿在进行活动后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幼儿的一日活动能够与阅读活动相互渗透,让幼儿充分享受表达书面语言的乐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在幼儿生活体验中,积累感知,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3.教师要正确指导幼儿阅读

四到五岁的孩子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期,正确指导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改变原来的阅读方法,让幼儿知道正确的阅读顺序。不要急于给幼儿讲述,而是引导幼儿自己看,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拓展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阅读活动中,整体教学会显露出它的弊端,不能兼顾每个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者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讨论、交流。这样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再巡回指导,既可以照顾个别又面向全体。

(五)家园共育,指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 1.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良好习惯,只有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教育下才能形成,所以幼儿园要重视并发挥家长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之窗、家园共育栏、家访、交谈、电话指导等方式向家长介绍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创设一方温馨的阅读空间,配备让幼儿舒适的桌椅。鼓励家长多给孩子买一些适合的图书,放到孩子的小书架上,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心爱的图书进行翻看。

2.多陪孩子进行共同阅读

每天保证半小时的陪读时间,在共同阅读过程中,家长必须全心投入。一边玩手机,或干别的,把书直接扔给孩子,会影响幼儿阅读的兴趣。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看看、说说书中的故事,在幼儿听完故事或看完图书之后,适当提出有利于他们反思和质疑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阅读内容。最好的爱是陪伴,孩子的早期阅读更需要家长的陪伴。

总之,要让早期阅读真正走进农村的幼儿群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因此作为农村幼儿的教师和家长们一定不要急于求成,注意在平时生活中进行微教育,循序渐进。做到理念正确,方法科学,农村幼儿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就不是一句空话,农村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发展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篇7: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重庆市綦江区邓会 论文类别:教育管理类学段:小学学科:语文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各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厌学已经成为目前农村小学生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如今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已成为了困扰学校的一大难题。厌学现象的存在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它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健康,也阻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是对我国教育改革的严峻挑战。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矫正厌学心理,这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文试着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原因;对策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分析

200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1]。而目前在广大农村小学,学生厌学现象普遍。据有关资料统计,小学生厌学率高达20%。厌学行为根据其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一是轻度厌学,主要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等。二是中度厌学,主要表现为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不做作业、上课迟到早退等。三是重度厌学,主要表现为逃课、逃学甚至想辍学等。

二、农村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

(一)、家庭方面因素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农村小学生家庭的因素是造成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

1、农村家长落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许多农村家长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许多观念都比较落后,“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盛行,得到广大农村家长的认可,他们只 1

看到眼前的利益,许多家长便宁愿孩子少读点书而出去赚钱,农村有一说法“多得不如现得”,正是很好的体现,这对小学生学习影响很大,厌学成为必然。在农村还有一些家长都坚信“黄荆棍下出人才”,认为孩子的成绩是打出来的,一旦孩子考得不好便棍棒招呼,孩子形成考试恐惧症,从而导致厌学。

2、农村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农村贫困家庭,很多小学生放学后都要承担很多的家务,孩子多的家庭,大的还要照顾弟弟妹妹,这种精力耗费可能会给一些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

(1)父母的不良榜样。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而有的家长却从不读书,不学无术,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赌钱,花在吃、喝、玩、乐上,并不时流露出轻视知识,反对学习的态度,即使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大,要求严,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对孩子的放任自流。为了增加家庭的收入,农村家庭许多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有的对孩子不闻不问或是很少关心,孩子在家成为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甚至有的认为父母不要自己了,造成小学生性格孤僻、自卑等,从而导致厌学。

(3)对孩子过分的溺爱。随着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增加,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以及长辈对孩子百般顺从和宠爱,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使得小学生从小便养成享乐主义,一旦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便难以接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厌学。

(二)、学校方面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里的一切不合理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小学生的厌学。

1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就整体而言,还存在着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偏低、职称结构偏低、学科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就教师个人素质而言,受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物质条件、个人修为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效果一般,工作积极性欠缺,这也会助长小学生的厌学情绪。

2师生关系不良。一些教师不能做到善待每一位学生。一些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讨厌学习,甚至公然与老师对抗。

3学生管理上,“严”的多,“宽”的少,课余活动单调死板的多,生动灵活的少,这些都让学生无法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也就不会对学习产生多大的兴趣。

4教学设施不齐全,实验、实习等设备或仪器配置不全,造成了学生不愿学或不愿勤学,不愿钻研的客观条件。

(三)、社会方面因素

1、社会认知的偏差不良。受就业难及滥招生影响。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然较为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正是这种世俗观念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引发厌学情绪的出现。

2、受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由于在信息网络时代,小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其中有高尚的、健康的,也有低俗、消极的,它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如受社会“黄色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受校外玩乐场所如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网吧等影响,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思维水平还不够全面深刻,行为易冲动。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传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

(四)、小学生个人因素 

1低水平的心理素质。农村小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抗干扰能力、抗挫折能力差。他们情绪极其不稳定,接受能力较强,极易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2不良的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诸如过于内向、孤僻、抑郁、多疑、偏激等消极的个性特征以及做事马虎、贪玩、注意力不集中、自私散漫等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一点小挫折就可能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自然就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4人生奋斗目标不明确。许多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及所接触的人的视野的限制,没有远大的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机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一旦遇到困难可能就轻言放弃,甚至出现厌倦情绪。

三、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解决对策

农村小学生的厌学是在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不管是哪个因素的存在都有可能造成农村小学生的厌学,因此解决农村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就要控制住每一个可能影响的因素,争取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配合形成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以学校为主导,争取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的机制。

(一)、家庭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作出表率,给孩子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多关爱孩子,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科学的教育方式。农村家长必须正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要么是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是百般溺爱,要么是过分的严格甚至有的还有暴力倾向。科学的教育方式,家长不应该那么看重孩子的成绩,孩子考得不好作为家长要做的事是帮助他(她)分析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打骂,对孩子还应用采取“赏识教育”,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是夸出来”,家长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亮点,多夸奖他们。在孩子做得好或者有进步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孩子就会更有信心,会做得更好,进步也会越来越大。

3、培养孩子稳定的学习情绪。家长要把孩子当作朋友,用心与之沟通,帮助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水平,要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身的需要。随着认识的逐步提高有助于孩子学习情绪的逐渐稳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校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关爱学生,建立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人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作为教师应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心灵上的关爱。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以朋友的身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建立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摸清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实施因材施教,找到师生心灵沟通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2]。教师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亮点,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农村孩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更是中国农村的希望。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健康成长,走好人生每一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彻底改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3]。

3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思想活跃的中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接受,而期望通过课外活动或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来获取其需要,印证所学的知识,这就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勤学成才”等为主题的讲故事、演讲、读报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类组织兴趣小组或特长班,让学生充分施展其才华,以此推动学生勤学乐学。

4树立教学新观念。认真落实国家素质教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孔子曾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采用分层次教学。

5、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学方法,对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如何付诸实施?(1)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尤其厌学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班主任上班会课也应如此。(2)要多检查、指导厌学者的作业。这样,才使他们体会到平等观念,感受到老师的慈爱、好学上进。(3)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4)多指导学法,交给学生学习“钥匙”。教给学习的方法,能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自学能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联系社会热点。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应把它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6)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7)用发人深省的漫画、插图,用工整、美观、精巧的板书,也能增强趣味性,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6、老师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横眉冷对,厉声呵斥,那样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越来越讨厌学习。作为人民教师应该多与他们交谈,找到他们厌学的根源,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4]。

(三)、社会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父母要尽可能的多与子女接触,尽可能多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他们的学习要多关心,尽量做到每天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心理上有种紧迫感。

2、控制孩子的零花钱,让他们没有机会去接触那些成人娱乐设施,多给子女心灵上的关怀教育比多给儿女们一些物质金钱的关照显得更为可贵。

3、父母及学生的亲属要教给孩子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奋好学、助人为乐、团结互助、报效祖国等优良传统和精神,培养子女自强,自立品质,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如果发现孩子成绩有所下降或是出现违纪现象,不能简单粗暴的斥责或打骂他们,而应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和严重后果,使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四、结束语

小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农村小学生更是农村的希望,厌学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解决农村小学生的厌学问题不能一蹴而就,消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并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成长。然而一时制定的对策并不可以一劳永逸,农村情况复杂多变,政策、措施要多种多样,更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核心是学会做人青少年教育大家谈》人民日报2006、02、22第5版

[2]吴明华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辅导[J].广西教育2002(l4)

篇8: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文化制度的不断改革,导致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新网络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广播电视带。在媒体在竞争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拥有高素质人才才能使媒体在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方式。

1 广播电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这些年来,国家开始关注广播电视行业的人力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作具体的分析。

首先,根据统计全国各类新闻从业者的总人数已经达到70万人。在如此庞大的规模中,新闻工作者的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这其实也是整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劳动强度大、随时接受派遣,这种强度的工作只有一些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能够承担。其次,学历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新闻队伍的学科背景构成广泛,其队伍逐渐变成以本科为主,硕士和博士学历的人数比以前也要多。广播电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也需要从薪酬方面考虑,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多少新闻工作者的薪酬并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源的管理。

2 广播电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2.1 重人员的使用而轻培养

因为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保持着原有的体制,在人事管理上,还没有建立起很好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旧的体系不注重对新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培养,他们只是一味的要求新员工按照规定完成工作目标,而忽略了新员工成长和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实现,而缺少了相关技能培训与电台文化培养的员工,其工作能力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发挥,也造成了一些员工并不能胜任其所在的岗位。同时,电视台习惯用引进外来员工的方式来取代本电视台现有人员,这样做短期或许能产生不错的效果,可从长远来看,通过这种方式招来的新员工,很难培养其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忠诚度,而因此受到了冷落的员工也会心中有所不满,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进一步激发其工作兴趣,不利于电视台的长远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与规划。

2.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非常不完善,组织之间的运作环节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人才管理中,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大部分是依靠管理者的主观意见,这对于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工作的积极性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工作的效率也会减低。除此之外,还有缺乏合理有效的工作规划设计,一些员工对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认识不清,不能充分发挥工作的自主性,工作形式单调,存在厌倦情绪。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造成的。

3 加强广播电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要想改变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就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改变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3.1 加强人力资源规划

广播电视媒体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就需要合理地配置内部资源,而内部的决策也需要符合组织的发展战略。首先是目标的分解,在目标还未彻底清晰明白前,需要对整体的目标和计划进行分解,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是哪一部分目标,再根据模块完成人才的储备。然后根据具体的需要落实到人,组织目标是为了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人,让员工充分了解和达成目标,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在资源的分配上,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使每一个员工都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保证组织的协调发展。

3.2 完善招聘管理制度

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部分。在招聘中,申请材料、预备性面试、职业测试心理、背景调查、体检等,都需要加强重视。由于媒体行业的特殊性,媒介从业者的素养等都是需要极为重要的。在招聘规划中,不仅需要对人员的数量进行控制,还要把控人才的来源,人才的素质,制定规范选拔制度,因此,就需要完善招聘管理制度,挑选出最符合岗位要求的人。

3.3 改革用人机制

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的现状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只好引进外来的人员,这就造成了员工的忠诚度不够,专业技能的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某些对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中,人员又显得冗余。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人才不愿意来,无用的人不愿意走,组织用人观念落后、机制很不健全。所以,就需要改革用人机制,抛弃原有的传统用人思想,要根据岗位的需要选取人才,避免人浮于事的情况。要建立公平的机制,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此外,还要建立和员工发展、评价机制相匹配的报酬体系,激励相应的人才创造最大的价值。

4 结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的功能和地位愈发凸显。毫无疑问,广播电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同其他行业一样,需要深刻分析才能获得更好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需要进一步了解,并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措施不断解决,才能慢慢获得发展,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今后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要吸取其他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处,补充自己,获得更好发展,在今后竞争中才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传递爱心用心回报演讲稿下一篇:浅谈工作的美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