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策略

2022-09-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务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他们的子女无法跟随他们一起学习和生活, 不得不跟随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或其他临时监护人一起生活, 这些儿童便成了留守儿童。由于教育管理不当, 心理沟通不及时, 进而在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出现较多问题。为此, 笔者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一) 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

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往往会产生负疚感, 多采取不断满足物质和金钱的方式, 来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缺失, 使留守儿童养成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 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

(二) 心理孤僻、抑郁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 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 他们渴望亲情, 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 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 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 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 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 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 还是在学校、社会, 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 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和法律底限。

(三) 学习态度不端正、“读书无用论”现象普遍

留守儿童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 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 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 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上课不认真听讲, 不按时完成作业, “读书无用论”现象较为普遍。

(四) 法制观念淡漠、道德失范现象增多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 由于文化层次较低, 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 只求孩子平安无事, 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 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 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为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 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 不遵守规章制度, 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 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 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 农民工社会地位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首要因素

近年来, 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 农民工的一些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农民工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得到肯定, 但却永远无法洗刷农民工身份的胎记, 毕竟他们从事的大多是工作环境差、负荷重、劳动强度大而又收入低的职业。思想来自于现实, 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来自于父母务工的现实。

(二) 亲情的缺失, 也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因素

情感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留守儿童大都处于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 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 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的重要内容, 但多数农民工常年累月在外忙于挣钱, 一年半载回家一次, 有的几年不回家。而且, 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为孩子交学费, 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受教育情况, 这样留守儿童的家庭便成为一种特殊的残缺家庭, 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 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 往往焦虑紧张, 缺乏安全感, 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情感相对冷漠。

(三) 家庭教育和家庭控制力的缺失, 造成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

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和价值观。通过教养方式、教育期望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 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 留守儿童多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临时监管。他们同时要承担繁重的农村劳动和琐碎的家庭事务, 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 而缺少精神上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加上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 绝大多数祖辈在文化知识层次上属于文盲或半文盲。因此, 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

(四) 学校德育的弱化

由于教育观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弱化趋势, 教育内涵的稳定性与青少年和社会环境的突变性之间的矛盾。学校工作仍停留在应试思维上, 普遍重视智育、重视升学率, 而忽视学生的德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相对保守和被动, 而且很多留守儿童比较脆弱, 情感比较脆弱, 教育的方法和方式稍有不适, 就可能伤及学生的自尊, 以至于引发安全等问题。因此, 德育工作者也通常比较消极, 安全成为德育工作的追求的唯一目标。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 帮助孩子隐瞒错误、缺点, 对教师横加指责, 甚至随便进入学校闹事, 造成教师与学生的对立。既挫伤了教师教育的积极性, 又助长孩子的歪风邪气, 使问题学生越走越远, 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因此, 也就无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一) 在校园开展农民工的宣传

既然很多留守儿童都不同层次的存在着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自卑的心理, 这说明留守儿童对社会分工、对劳动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 我们就有必要在学校通过宣传栏、农民工报告、演讲、歌咏等形式来宣扬外出务工人员给城市的发展, 给祖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并弘扬热爱劳动这一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既可以提高留守儿童对务工现象错误的认识, 让他们从更高的境界去重新审视父母的劳动, 去重新审视社会分工的必然性, 又能激起一些曾经鄙视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尊重, 消除他们之间的歧视, 构筑他们之间的平等意识。

(二) 在学生间建立留守学生信息反馈机制

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留守儿童大都自尊心强、内心封闭、情感压抑, 不愿意和与自己有一定年龄和思想隔阂的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倾心交流, 很有可能向自己的同龄人诉说。在班级中, 班级干部, 共青团员的思想相对比较稳定、健康, 他们和留守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 关系相对比较密切, 很多时候能无拘无束的交流, 他们应该能直接或间接的获得一些关于留守学生心理、思想和道德状况。如果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 在他们和老师之间建立规范的信息反馈机制, 构筑起留守儿童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这样, 老师就能有准备的、有针对性地和留守儿童交流和沟通, 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内在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避免这些问题的淤积, 阻碍留守儿童的身心正常发展。

(三) 把德育融入现实生活, 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

在德育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留守学生中间, 与留守学生交朋友, 了解他们内在的需求, 设计一些潜在课程, 形成课内、课外、校外一体化的课堂生活。可通过登山、远足拉练、行为训练、学习磨练和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教育, 训练学生的行为, 磨练学生的意志, 锤炼学生的品质, 提高学生的抗挫折意识, 自觉地增强应对挫折的心理和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 让学生组成各种考察团, 深入农村、厂矿等, 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乡情、了解实际, 使留守学生在真正的社会课堂中学习社会规范, 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体验社会角色, 唤起他们对家乡、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也让他们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抛弃烦恼、创造快乐, 在创造中发现真善美, 发现人生命的意义, 从而消除留守儿童过于实用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健全和健康的人格。

(四) 在教师中选拔和培养心理咨询教师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心理教师, 就农村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 根本无力也无法请到心理咨询教师。农村教师大多来自农村, 对农村生活有深切的体会, 而且又有教育管理经验, 对留守儿童包括其他儿童的心理思想状况相当了解, 如果能在现有农村教师中选拔年轻有为而又对心理学研究感兴趣的教师, 与他们签订合同, 公费让他们去进修或委托相关单位进行培养, 让他们掌握系统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技能、技巧和方法, 回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教师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上一篇: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下一篇:基层电视台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