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探讨

2024-04-16

浅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探讨(共6篇)

篇1:浅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探讨

浅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探讨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

农村信用社一直秉承着立足“三农”为立社之本,服务“三农”为强社之基,支持“三 农”为发展之源,在新形势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水平提出 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随之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农村乡镇除信用社以外,还有邮政储蓄银行、农行营业机构等,经济发达的乡镇还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形成了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尽管农信信用社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发展,但是它无论与工、农、中、建等专业银行相比,还是与交行、中信、广发、招商、浦发等商业银行相比,不管是领导层、还是业务管理层、还是经营基层,都严重缺乏信贷经营管理的经验,除理念、管理经验、经营能力外,在理论、产品、技术上也与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差距。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农村信用社不仅在技术装备滞后,而且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近几 年农业银行经过不断创新的发展,在金融产品,先进理念上等多元化服务中取得重大突破,涉及到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保险产品、黄金定投等到各个方面,并由这些产品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入。而农信社目前仅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结算渠道狭窄,服务手段、服务品种 单一,电子化进程缓慢。客户可选择的相对较少。给组织资金、汇兑结算带来了麻烦;并且 贷款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资金需求。

(2)人员素质、学历不过关。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人员处于的老龄化阶段,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业务操作技能,难以适应多元化 金融竞争局面,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的总体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导致农村信用社管理落后,内控软化,对人、财、物管理缺乏有力约束,这将成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瓶颈,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制度基础薄弱,内控能力不强。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内控意识不强、风险隐患较大是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现状,信用社由于长期受农行代管,很多制度和管理办法没有一个规范和标准的准则进行经营和管 理,很难适应未来经营范围扩大、自主性增强的发展。内部控制未到位仅停留在表面。

(三)针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困难提出的建议

(1)加强金融业务的创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首先,提高科学技术 水平,大力倡导产品组合创新和服务创新,与时俱进,确保金融创新成果能够充分满足不同 层次、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如:代收电费、代收水费、代收电话费、代收交通规费和罚 款、代收工商管理费、代理发行国债、代理保管箱业务等等。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再次,农信社必须加快电子化网络平台建设,应当利用其网点众多的优 势,大力开发AT M 的功能,并且在农村地区大量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为客户提供简单,便 捷,方便的结算环境。最后,创新信用社信贷产品,增强支农务农功能。目前我国农村经济 发展还很不平衡,对信贷需求具有较大的结构性、层次性差异。因此,农信社必须根据层次性差异,创新信贷产品,为众多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多元化的不同层次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

(2)倡导优质文明服务,拉近客户与我们的距离。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行业,服务是立社之本,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措施,从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态度、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狠抓 优质文明服务,形成“大服务”的格局,才能提高优质文明服务的整体水平。应做到以下几 点:一,温馨的环境。二是微笑的服务。三是端庄的仪容。四是文明的姿态。五,优美的语言。农信社要注重形象建设,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农信社要立足“三农”,改进服务,千方百计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广大农民的依赖。

(3)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引进商业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意识,加强 内控机制的建设,营造有效内控的氛围,为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整顿农村金融秩序,调整农村金融布局。根据人总行有关规定,围 绕“共谋发展,共创效益,共化风险”的目标,央行应指导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扩大农村信用社的生存空间。县以下农村信用社储蓄机构吸收的资金应以适当方式返回 农村,真正做到农村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4)着力培养优秀的团队。人才不足将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大问题,直接影响业务拓展、内部管理、风险防范等 一系列行为的质量和效果,随着经营范围不断拓展、业务品种不断增加,对其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按照麦肯锡的观点,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中的人,而不在于技术或产品。从这意义上讲,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所在。为此,农村信用社 储蓄应进行人才储备,为将来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从大、中专院校吸收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农村信用社队伍新的力量源泉,增强农信社的造血功能。这不仅可以解决信用社干部队伍冗员多、素质低、成本费用大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引入竞争机制,给整个队伍灌输全新的经营理念,增强优患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篇2:浅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探讨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舞台上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历程,在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邮政储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农村后,相继出现了农村基金会,近年又推出了村镇银行。目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基层金融服务网点主要由农信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成三角之势遍及各乡镇。这些机构在分割乡镇金融服务这一业务板块中由于在业务种类上近与趋同,而服务功能上优于信用社,竞争性和功利性强而互补性较差,信用社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银行逐渐收缩了对农村基层的信贷投入,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扮演了‘支持农村建设的金融信贷主力军’的重要角色,然而信用社由于功能上的劣势,存款业务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成了制约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

一、影响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制约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一些主要情况,我们认为金融同业的竞争、城乡差别、政策体制和信用社内部建设是影响存款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金融网点竞争的影响。目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乡镇农业银行的机构网点开展的业务种类与信用社趋同,在网点硬件设施、人员素质的培训提高和服务功能方面都优于信用社,竞争性和功利性强而互补性较差,农村居民在储蓄观念上对传统的专业银行认可程度较高。传统金融机构,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仰仗几十年的经营和管理,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已经深入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在竞争储蓄市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金融企业的综合优势,在农村居民的生活意识和文化领域得到了综合认可、接受,农村信用社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

另外,近年来邮政储蓄业务迅猛发展,主要是由于人民银行付给邮政储蓄的转存款利率高于现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2个多百分点,在利益机制驱动下,邮政储蓄业务迅速向农村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渗透,甚至不惜采取非法竞争手段,争夺农村资金市场,从农村金融市场抽走了大量的资金,每年有近7000亿元的资金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流失。对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城乡货币供应量差别的现实格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办法》关于货币总量层次划分的标准以及各层次所包含的内容,我们知道M1和M2的构成。1

Ml=M0+企业活期存款十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十农业存款十信用卡存款; M2=Ml+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十信托类存款+临时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从上面的构成分析:由于我国的乡镇大部分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不能满足企业和机关职能单位设置对配套功能的要求。现实的企业布局和机关部队的驻地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城市的中心或城市边缘地带,他们所掌握的大规模货币总量M1、M2中的企业存款和机关部队存款又以货币存款的形式集散在他们的布局地和驻地。因而他们的货币存款大多集中在城市的银行。加之在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的相对落后,国有银行的服务优势已经得到扎根,农村信用社在这块业务上明显失去了先机。截止2007年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382981.2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和机关存款为533937.94亿元,占44.98%;农业存款8680.98亿元,仅占22.66%。

(三)、财政资金分配的制约因素。在政策方面,我国许多现行制度不利于银行间公平竞争。如国家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财政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保险公司的有关款项不允许存在农村信用社。再如在近年地方政府推行的地方财政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的政策,要求地方所有单位的预算资金统一由地方财政核算中心核算,资金帐户统一在指定银行开设,更加加速了区域存款货币总量的集中。为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的发展又增加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四)、电子化建设的影响。在电子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信息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普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基本完成了银行业务电子化处理的推广,紧随其后邮政储蓄也完成了电子化建设。快捷的服务、方便的通存通兑结算,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而农村信用社在管理改革的探索中,业务核算电子化已远落后于他人了,电子化进程滞后,结算渠道不畅,成了阻挡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最不和谐的因素。

(五)、业务创新的影响。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各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国内金融与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国外银行业进入的冲击,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客户需求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业务类型,例如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顾问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个人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有一部分已经通过其他金融企业进入到了农村金融市场,影响到了农村信用社存款资金的组织。

(六)、农村农民理财意识的提高。随着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农民个人素质的提高,农民对金融理财产品的认知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目前在农村地区却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着眼于农村市场,从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出发,开发出有利于农民生活的理财产品,致使农民朋友参与基金买卖、期货交易、股票投资等相关产品的几率不断攀

升。全国股票交易统计数据显示,受我国股市行情连续上涨的影响,2007年1至9月沪、深二市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金额就达371168.32亿元,比2006年全年增长了280699.41亿元,增幅为310.27%。从某种程度上也分流了农村地区的一部分储蓄存款。

二、做好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对策

怎样突破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制约瓶颈,是解决我国农村信用社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要从职工思想作风的提高、涉农管理体制的理顺、信用社竞争手段和工具的完善入手来得到破解。

(一)、提高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改进支农作风。认真领会和宣传信用社的服务宗旨为“三农”服务的方针,在员工的思想上树立“存款立社”的经营理念,改变工作作风,做好柜台服务,同时鼓励员工跨出大门到家庭院户,田间地头宣传,与农民促膝谈心交朋友,动员群众把有限的钱存到农民“自己的银行”来。发扬背包银行的优良传统,推出流动储蓄、汽车储蓄、电话预约存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吸储手段,把聚财生财的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把储蓄业务办到农民兄弟的身边。改变坐等送钱的看门生意及“死”储和靠制度措施的“硬”储,将主动上门精心“揽储”、上门热心“劝”储和尽心开源“活”储同电子信息化相结合,解决农民异地存取款难的问题。推行客户经理制和联络员制度,培养信用社的“黄金客户”,使之成为信用社的生息基地。注重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利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空间。从而达到存贷两旺的良好境界。

(二)、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城乡差别对农村资金的分流效应日渐明显,企业、机关和财政在资金的再分配过程中有形或无形的引导着大量农村资金的分流。首先,政府应抓住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乡镇城镇化的建设步伐,着力解决乡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问题,为企业的落地扎根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部分企业能扎根资源地;其次,政府还应减少对财政预算资金的直接干预,应当建立以宏观调控为主要手段的资金管理办法,允许农村信用社办理财政性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等的存款业务,而不是简单的上收、下拨,让农村资金能够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适当的形式返回农村金融市场。借此,增加农村企业、农村机关团体和农村预算资金形成的存款货币总量在M1、M2中的占比,促进资金回流农村。

(三)、加快发展电子化建设。目前同业竞争日益激烈,电子化建设日新月异地发展,而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同业相比已明显滞后,因而加快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既是适应同业竞争的需要,也是金融业自身行业升级换代的需要。从现实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上看,更要彻底解决结算渠道和通兑问题,以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主管机构来组织领导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建设。应充分借鉴商业银行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体制特征,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和培养自己原有的人员相结合,统一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在引进设备方面,既要讲究先进性又要兼顾实用性和效益性。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统一各地主机型号、软件版本、网络平台,尽量避免软件开发管理及费用的重复投资所造成的巨大浪费,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

(四)、加快业务创新步伐。要引进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金融复合型人才,加强业务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消除业务发展的技术约束,健全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管理机制。针对农村企业和农户,开发适应农村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的、具有差异性、多样化的系列金融产品,要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金融工具和先进的支付手段,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全方位服务,来稳定和扩展客户群体;迎合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推出全新的业务种类,如开办预约存款、基金存款、养老金存款、学生储蓄、住宅储蓄和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在农民理财方面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来吸引客户;开发培育真正适合农民工的银行卡产品,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服务的覆盖面。以达到增加信用社存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克华.《货币银行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姚小军.《农信社应对农村储蓄变局的思考》.财经界,2007,5.[3]牛志宏.《农信社新业务发展问题透析》.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3.[4]冯瑞河.《农村资金供求为何失衡》.农村金融,2006.[5]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1

[6]陈崛,《论农村信用社立法若干制度的完善》,财贸经济,2005.3

[7]李晓美,《农村金融发展亟待法制引导和规范》,金时网,2004.6

篇3: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农村信用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 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 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 农村信用社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 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 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 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解放初期到1958年, 这段时间是信用社普遍建立和大发展时期, 当时, 全国好多省市根据中央政府“三大合作”的指示, 纷纷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那时的信用社是由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的, 规模比较小, 管理水平低, 但我国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由此起步。

第二阶段是1958-1978年, 这段时间是信用社经历挫折和摧残的时期。当时, 受“左”的路线和错误政策的影响, 农村信用合作事业损失重大。这二十年, 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给人们公社、生产大队, 以及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受到严重的损害和损失。信用合作事业从总体看, 这段时间在萎缩, 很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

第三阶段, 从1978-1983年, 这段时间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开始恢复的时期, 农村信用社交由国家银行管理, 首先交给人民银行管理, 后来交给农业银行管理。当时, 虽然在国家银行的领导下, 信用社的业务得到了一些恢复, 信用社走上官办的道路, 信用社的发展受到约束, 自主权受到伤害。

第四阶段, 从1983-1996年, 农村信用社进入初步改革和发展阶段。农村信用社被办成合作金融组织。在此期间, 业务也得到了一些发展, 内部管理也都有一定的加强。

第五阶段, 从1996年至今,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

三、农村信用社的现状

(一) 管理体制不当, 官办化严重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应适应当地的经济环境, 信用社的管理与政策应当因地制宜。但目前信用社的发展存在着很大问题。《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 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人们公社、生产大队、贫下中农以及现在又交给中国农业银行管理。目前, 农信社实行由农业银行进行领导和管理, 还在其内部设立了管理部门。机构体制官办化, 导致行社之间的体制摩擦、资金摩擦、利益摩擦从未间歇, 严重阻碍了农信社的发展。

(二) 产权不明晰

关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 曾有人提出不同的主张。有人主张实行股份合作制, 即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混合。但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兴的企业组织形式, 目前正处于发展过程中, 有很多内容还没有规范定型, 尚无准确的概念和范畴界定, 这种方式不好实施, 产权不明晰。假若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这时各参股社员就有推卸责任、不认账的的可能, “责、权、利”未得到充分落实, 产权关系被严重扭曲。还有人认为, 既然股份合作制有股份制内容, 就干脆实行股权原则, 其权利和义务均以股东所注入的资本额为标准, 以股金的数额确定对企业的管理权, 实行一股一票, 股股平等, 大股控权;即由大股东当家作主, 小股东享受劳动分红。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着问题, 这种方式是只要钱多, 肯出资, 就可为信用社的大股东, 拥有绝对的管理权。假若比较富裕的某些人出巨资买下信用社的大部分股份, 在信用社拥有绝对的管理权。这时, 信用社的某些政策可能就会偏离信用社的宗旨——为三农服务。

(三) 经营困难

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不到位

(1) 农村信用社资产运用主要形式的贷款业务受到国家政策的局限, 如不允许从事一般加工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不允许农村资金进镇入城, 限制贷给非农企业, 不得按商业贷款条件自主贷款, 这些限制造成其业务经营范围过于狭窄。

(2) 在税收方面, 西方大多数国家对其信用社实行优惠扶持政策, 而我国却将农信社视同银行企业, 在征收所得税的同时, 相继开征10多种税赋, 营业税税率与银行相差无几。

2.不良资产增加

农村信用社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业, 市场定位主要为农业。按照要求, 农村信用社要首先安排农业贷款。新增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必须达到60%以上。农业风险比较大, 再加上我国农业保险步伐的滞后, 致使风险全部转嫁给农信社。“三农”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 农民是主要的贷款对象。贷款的主要用途就是农业生产, 包括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及生产设备或者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较大、附加值较、低利润率等特点。而且农业的生产还会受到气候的影响, 一旦生产受到不利气候的影响, 农村当年很可能就会血本无归, 更不说还贷款了。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政绩和地方利益的考虑, 对农信社贷款进行干预, 使其不良资产比重不断上升。

3.行业品种范围与金融工具创新上受到限制

国家对信用社行业品种范围和金融工具创新上予以限制, 商业银行能办的业务农信社不能办。这就导致了信用社经营品种单一, 业务比较单调, 风险过于集中, 不能有效分散风险, 信用社获利能力低, 资金利用效率低。

4.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农村信用社作为乡镇的银行, 其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信用社的性质决定的, 信用社最初的设立宗旨是为三农服务。其管理层一般是社员, 其所选拔的员工一般也是当地的社员。员工所受专业的培训不多。另外, 若人们想找在金融机构的工作, 一般首选都是一些大银行, 很少有人会首先想到去信用社。这就造成了大的金融机构和信用社人才的不均衡分布。不过在近几年有所改善。

(四) 金融创新能力不强

金融创新是指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 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金融创新的本质在于创造出新的金融要素, 或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相对于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程度来讲, 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能力更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主性创新较少, 吸纳性创新较多

这主要是由于制度体系造成的, 农信社金融创新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严格控制创新活动, 基层农村信用社有时按照上级要求推广创新产品。可以看到, 上级部门可能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而严格控制创新, 下面也不能有新的想法, 结果就很难推出自主创新的金融产品, 更多的是在别人创新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而已, 这显然抑制了下面的创新活力。

2.资产业务创新较多, 中间业务创新较少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 中间业务已经成了银行业务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在农信社中, 中间业务创新力度还不强, 没有开展衍生产品业务和商业票据业务, “表外化”品种的贷款业务也没有得到推广。比如贷款证券化、回购协议等。

3.品牌收益少, 低附加值产品多

目前在市场上主要的创新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缺少在知识密集和科技含量高的创新产品方面的研发。这种做法增加了产品创新的成本, 减少了收益。

四、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建议及其前景分析

(一) 深化省联社模式的改革

省联社模式, 是指将县联社和信用社原来的两级法人合并为一级法人, 在县联社的基础上, 出资建立省级联社。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看, 一般是谁出资谁受益, 进而承担相应的负债, 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决定了农信社不适合这种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 农村信用社既具有政策性又具有商业性, 说其具有政策性是指农村信用社是为三农服务的, 以农业为主要市场定位, 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 扶持农业发展的。说其具有商业性, 是因为农村信用社也是一个盈利性机构, 是要自负盈亏的。我觉得农村信用社可以采取省控股的方式, 就是说将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权集中到省一级, 下面的市级县级通过参股建立市级县级分社, 但省级的具有绝对控股权。同时对参股人员和参股比例进行一些设置。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偏离其建立宗旨。

(二) 转移信贷风险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重要是农业贷款, 贷款品种较为单一, 而农业经营的风险一般较大, 所以农信社贷款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农业, 风险较集中, 一旦农业经营出现问题, 信用社可能就会增加一大笔坏账, 这对信用社的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针对这一问题, 转移风险是降低信贷风险的一种有效办法。降低信贷风险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对申请农业贷款户认真做好贷款前的审查工作, 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审查。首先, 从其家庭的经济状况, 看其家庭的资产负债情况, 是否还有其他的贷款;然后再看其信用状况, 以前的借款是否按期偿还;最后看其贷款所从事的行业, 看其是否属于高风险行业, 是否属于朝阳行业, 针对其贷款所从事的行业采取适当的贷款政策, 还应对其所从事的行业经营方面给出一些指导意见, 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要求贷款需要必要的抵押品, 可以采取以有价资产进行抵押, 所押资产要求市场需求好, 易变现, 且能够保值。也可采用质押的方式, 如果贷款人不能还款, 信用社则可以收回抵押财产, 来抵消贷款人的还款。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贷款风险转移给贷款人, 也就实现到了风险转移。还可采取以人担保的形式, 当贷款人不能按时全额偿还贷款本息时, 信用社可以要求担保人偿还贷款, 这样就减少了信贷风险。不采用无抵押、无质押、无担保方式的贷款。

3.给贷款买一份保险, 信用社也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 这样就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当贷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 信用社可以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其损失。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向保险公司投保, 一种是信用社在放贷的时候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 在保险范围内,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贷款无法收回时, 保险公司负责偿还贷款本息;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贷款对象向保险公司投保, 转移借款人的风险, 进而保证了贷款安全。

4.积极推荐金融产品创新, 避免单一贷款带来的集中风险, 如回购协议。积极开发中间业务, 将贷款证券化, 分散风险。

(三) 加大业务创新力度

农村信用社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力量之源, 是竞争力的核心之所在。农村信用社要想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应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群众, 进行调查, 察看当地农民的实际经济状况, 察看农业的发展水平,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开发出不同的产品。

2.实现贷款抵押品多元化, 鼓励农民生产, 让农民有款可贷。

3.增加贷款业务品种, 贷款种类呈现多样性, 使得不同的贷款适合不同的客户需求。比如小额贷款业务, 因为许多农业经营生产具有规模小的特点, 且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所以开发小额贷款是适合农村小规模的生产的。还可以推出助学贷款业务, 帮助农村的困难家庭子女上学。还可推出金融租赁业务, 帮助农民买一些生产性农具。

4.开发理财产品,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向农民宣传金融方面的知识, 鼓励投资。

(四) 提高员工素质, 引进各方面专业人才

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员工素质低下、各类专业人才匮乏, 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应做到以下几点:

1.招聘员工时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应当任人唯贤, 不可任人唯亲。

2.积极引进各方面的人才, 广揽四方人才, 有目的、有计划地从社会和高等院校引进优秀的计算机、法律、金融等专业人才, 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3.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用待遇、事业、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使各类人才能够满腔热情地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样既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又能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民间金融, 农村信用社作为重要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之一, 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 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自从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这个方案再次启动了农村信用改革的新一轮创新, 试点工作在浙江等8个省进行后农村信用社的现状, 自从改革以来, 农信社的发展和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管理不当、产权不明晰、国家政策不到位、不良资产还有增加的趋势、从业人员素质不过硬、财务管理权分散、创新力不足等一些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重点叙述了这些问题的对策, 比如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转移信贷风险, 从招聘到从业初期培训严行把关, 加强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创新力度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民生,金融,改革,发展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陈福成, 曹京芝, 尹程, 李子刚.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J].金融研究, 2005 (01) .

[2]张雪春.政府定位与农村信用社改革[J].金融研究, 2006 (06) .

[3]庄岁林, 谢琼, 王雅鹏.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比较研究[J].金融与保险, 2007.

[4]赵丙奇.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5) .

[5]张宁.我国农村信用社法律规制研究[C].西北大学, 2009.

篇4:浅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探讨

一、设备不齐,设备数量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目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不同的地、市,情况各不相同,甚至于差别很大,经济发达的地区,情况会好一点:有专门的机房,机子数量充足,能满足一人一台的需要,而且机子能根据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相应的软件、硬件设备齐全。当然课上起来就比较好上一些,教学效果就好一些,教学质量就高一些。而经济条件差、落后的地区,情况会差一点:机房是原来旧的教室改造的,机子数量少,多半是多个同学合机用,其他配套设备简陋,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还更差的什么也没有。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人材短缺

据了解在农村担任小学教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大部分都不是专业老师,充其量是一些爱好者,或者是经过再学习而成的,即便是这样,而且数量很少。因此,就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上课质量、上课效果,当然这些“所谓的信息技术老师”当中也不乏有佼佼者,但毕竟是少数,不能满足教学所需要。更有甚者,有设备没人上课。

三、不被重视,投入不足,利用低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把信息技术教育列入综合实践里,但在不要求分数,没有强制性的考核要求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技术课不开、不上;或者部分上,部分不上;或者是随意上,有时间,没时间上。再者,机子出现问题,不处理,一拖再拖,也就保证不了上机的时间和质量,直至瘫痪状态,这样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还有,不支持老师参加培训、学习。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变化很快,日新月异。不断地学习、不同方式的学习,是少不了的。但是一些主管领导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不让出去学习,不能更好地发展,从而不能更好地发挥本学科的优势,运用到各学科中去,提高现代教育教学水平。

四、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自身认识有问题

首先,认为信息技术课不参加统一考试,自己先从思想上放松,从而降低了学习要求,学习标准,甚至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课堂教学无内容,很空洞,大量的时间放给学生,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最后,不能很好的组织教学,让学生我行我素,更有甚者玩游戏,上QQ,听之任之,从而不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学生自身思想认识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本身自制力差,又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不参加统考,没有学习压力,学习内容无关紧要,上课就是玩,不希望教师有定性的学习任务,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从而放松自己的学习,沉迷于游戏里,严重者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从硬件设施入手。为了能够保证正常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对没有机子、机子数量少、机子不能正常使用的学校,学校主管领导应克服压力,想办法把硬件设施上齐,配好,真是解决不了的,应向上级领导反应,让上级领导帮助解决。同时,上级主管领导对那些有条件不开设的学校,要严肃处理。这是信息技术课开设的前提保障。

2、从教师入手。首先,要壮大教信息技术课老师的队伍,吸收一些年轻的专业人士,并且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精的,从而保证教师从知识、能力、业务上达标。其次,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新一轮教材改革着重提出,要提倡、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运用现代化教学的能力,改变和转变教师的角色。最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支持老师不断地学习。师德新六条其中一条也提到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英明的领导应该鼓励教师以不同形式参加各种业务上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师资的高质量,从而从各方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知名度。

3、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入手。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他们兴则国兴,他们亡则国亡,因此,对小学生的教育责任重大,不容轻视。所以,让现在的小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是他们将来必备的一门技术,一种本领,这也是信息技术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信息技术老师一定把好关:首先,从思想上让小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在课堂上、生活中着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这几年教学来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还是有的,只是需要老师注意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不然的话学生容易陷入到游戏中,不利于更好的学习。最后,在上面的基础上,学生在思想上开通了,并且有学习的兴趣,那么,我想以后信息技术课的高效性,在不久就会很好的被验证和认可的。

总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投资的情况下,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会更有保障,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生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进一步缩短城乡之间的差别,提高中国学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

[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赵宏义

篇5:农村信用社发展前景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六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和全体农村信用社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全国农村信用社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资产规模由2.2万亿元增长到

8.6万亿元;存款由2万亿元增加到6.9万亿元,居全国第四位;贷款由1.4万亿元增加到

4.7万亿元,列全国第二位;不良贷款率由四级分类的37%下降到五级分类的10.8%;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率由8%提高到57.2%。尽管如此,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体制、业务品种、服务功能等方面与商业银行还有较大差距,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十分脆弱。作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践者,我认为目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方向和操作路径,越来越偏离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际,可以说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绩显著,但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银监部门主导农村信用社改革有失偏颇。一是职能错位。监管部门既监管行业风险,又指导农村金融服务;既履行监管职责,又承担行业管理职能。这种监管者与行业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导致在角色定位上出现了偏差。二是研究不到位。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缺少深入的研究,对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了解不透。在改革方向、模式等方面省政府、省联社没有发言权。三是指导不到位。虽然全国的情况千差万别,但仍用“一把尺子”往下量。宏观要求多,可操作性办法少,不能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改革的方向不清、目标不明。对各省提出的想法,多是说“不行”,但不说“怎么能行”。四是监管不到位。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研究对策、及时处理,往往是“一人有病,大家吃药”。

(二)省级政府主导作用得不到发挥。2003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文件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并由省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负完全责任”。无论是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还是从调动省及各级政府积极性的角度,都应由省级政府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确定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模式与路径,并通过资金注入、资产置换、人员调整等方法和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包袱、加强管理,领导农村信用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但在改革过程中,省政府不能主导改革,提出的意见建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是由“当事人”而是由“第三者”来决定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多数地方政府成了改革的“旁观者”,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政策要求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错位。一是省联社职能不清、改革方向不明,人心浮动。由于多数县联社还没有发展成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才由基层出资成立省联社,并赋予省联社以“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但在省联社的管理下,农村信用社取得巨大成就之时,又说省联社管多了,干涉了基层的人员任用,干预了基层的业务经营,侵犯了县联社的法人地位。现在要求省联社转变职能,履行“指导员、服务员、监督员”职责。但多数县联社目前仍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自律能力依然较弱,离开省联社强有力的管理,改革成果很可能“付之东流”。在相互矛盾的职能定位中履职,省联社处于“左右都不是”的尴尬境地,省联社的职能定位多变、改革方向模糊、员工人心思走。二是改革要求难落实。改革政策多变、与基层现实有距离,落实困难。要求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不断增加投资股的比例,但“有历年亏损挂账的、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呆账准备提取不足的,均不得分配股金红利”的规定无法保持股金稳定。

要求提高服务功能,但在产品市场准入、企业存款开户、机构设置等方面要求苛刻。要求地方政府化解农村信用社包袱,但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则无能为力。三是自主经营难。监管部门始终强调保证县联社的法人主体地位,但在接收包袱沉重的城市信用社、服务网点设置、贷款投向等方面都没有自主权。

(四)历史包袱化解不彻底。国家通过专项票据的方式解决了信用社2002年末报表中体现的资不抵债额的50%,大量的隐性不良资产没有得到化解。接收了包袱沉重的城市信用社,加重了农信社的负担。虽然经过六年的发展,仍有大量的历史包袱需要化解。

(五)法律政策缺失。虽然党的十七大提出,法律同等保护包括私有财产在内的一切合法财产。但农村信用社的资产不能与国有银行的资产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在刑罚种类、量刑尺度上都存在较大差别。诸如高级管理人员不作为、乱作为造成重大的资产损失不能构成渎职,工作人员截留存款、回收贷款不入账不能构成贪污等等。一些故意损害农村信用社利益的不法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农村信用社在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

二、校正思想认识,理清改革思路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走过了六年的历程,但主导改革的思想认识需要重新审视,以便使农村信用社改革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是中国不缺大银行。我个人认为,就全国而言,中国不缺为工商企业服务的大银行,但却没有为农村服务的“大银行”。全国3467个县市联社,平均存款规模仅为20.1亿元,除了发达地区的县域外,大多数县联社的规模都在10亿元左右。银行管理有句话叫做“大而不倒”。且不说多大规模的银行为大,但10个亿左右的银行显然过小。以稳定县域为理由,阻止其做大做强,人为降低其抵御风险能力,如果发生大的风险,就会遭受市场退出的厄运。同时,这些小银行在高管人员交流、员工执业技能提升、金融产品研发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中国不缺大银行”这种认识的误区,会给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二是法人层级越高,偏离“三农”的步伐越快。农村信用社是否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根本原因不在于何种产权模式、不在于层级高低,而是取决于市场优势和政策导向,取决于有没有其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环境,取决于农村市场资金安全是否有保障、是否有收益。实际上,法人层级越高,越讲政治,越能处理好企业效益最大化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越能保证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方向。同时,“三农”是农村信用社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村信用社靠“三农”生存,靠“三农”发展是基本的现实。就农村信用社目前的经营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而言,放弃自身优势“弃乡进城”,与业务品种齐全、从业经验丰富的商业银行博弈,无疑是选择“自杀”。

三是把农村信用社稳定在县域,就能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工、农、中、建、邮等大型商业银行都在县域设立了分支机构,但他们大都没有开展支农业务或业务量很小,这是资金的安全性、资本的逐利性的必然结果。同样,用行政手段将农村信用社稳定在农村,也很难确保支农效果。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最终还要靠市场来解决。如果农村金融市场中风险分担补偿体系健全,税收政策优惠,解决了农村金融“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如果农村市场“有利可图”,不但农村信用社不会离开农村,其他

金融机构还会进入农村。因此,构建广覆盖、多领域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不应在农村信用社是否能稳定在县域上做文章,而应在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担保体系、风险补偿机制上用力气。

四是完成县联社的股份制改造,就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股份制是企业改制的方向,但股份制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理论上讲,股份制改造解决了出资人到位、明晰产权、完善治理结构等问题,但理论和现实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的国情决定,大多股份制公司都不可能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履行职责,多数处于沟通、妥协、谦让状态。以解除员工劳动合同为例,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员工会按照《劳动法》规定,拿到补偿后走人,但在国有企业要么实行“内退”,虽然不为企业创造效益,但仍需支付劳动报酬,要么在法定补偿之外给予额外的补偿,如通行的“买断工龄”。从股东层面看,大多股东入股只是为获得红利,对于企业如何发展、如何管理漠不关心。目前所有员工都是信用社的股东,但绝大多数员工对违规违纪行为漠然视之,极少有员工为维护企业和自身的利益理直气壮地进行抵制或向上级报告。同时,管理层的思想素质、管理能力,员工的道德操守、法律意识等都不会因为股份制改造的完成而随之彻底改变。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进行了几十年,没有哪个企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会制衡”,不仅中国没有,国外也不多。过分强调县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离开了上级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县联社改革能否走回头路,是最让人担忧的一个问题。

三、深化农信社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实事求是,一省一策,科学确定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把农村信用社推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由于全国省份较多,东西南北中都各有特点,就是在一个省份各地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因此建议:由省政府主导,从本省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从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出发,本着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发展、有利于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原则,科学确定适合本省农村发展的改革模式。或者采取“三堂会审”的方式,由国务院、央行、银监会、省政府、当地银监局、人民银行、省联社等组成的联席会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深化改革的路径和目标方向。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

二是继续给予农村信用社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虽然没有国家投入,但多年来一直承担着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为“三农”经济的发展、农村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城市信用社改制中接收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素质低下人员,为国家分忧解难。农村信用社存款第四、贷款第二、存贷比例最高的现实,说明在金融机构中农村信用社对社会的贡献率最大,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政策扶持。建议对农村信用社现存的损失类贷款和历年亏损挂账进行二次剥离、一次性予以核销,使农村信用社尽快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篇6:浅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探讨

摘 要„„„„„„„„„„„„„„„„„„„„(2)

一、我国土地资源和受污土地的现状、问题及危害„„„(3)

(一)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3)

(二)土地污染的现状和危害„„„„„„„„„„„„„„(6)

二、我国土地污染法律法规现状不足与发达国家防治和保护土地污染的措施„„„„„„„„„„„„„„„„„„„(7)

(一)关于农村土地污染法律法规现状„„„„„„„„„„(7)

(二)发达国家防治和保护土地污染的措施„„„„„„„„(8)

(三)关于农村土地污染法律法规不足„„„„„„„„„„(9)

三、对策及建议„„„„„„„„„„„„„„„„„„„(9)

(一)树立整体立法观念 „„„„„„„„„„„„„„„(10)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立法制度 „„„„„„„(11)

(三)完善其他相应配套措施 „„„„„„„„„„„„(15)

(四)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土地污染防治基本法„„„„„„(16)

(五)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实施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17)

(六)加强环境保护 „„„„„„„„„„„„„„„(17)

(七)建立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17)参考文献„„„„„„„„„„„„„„„„„„„(18)

摘 要

农村土地大面积严重污染,不仅对农业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更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课题小组基于我国国情和土地受污面积逐年递增的严峻态势。通过三个部分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问题、危害、对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现行法律,针对防治土地污染的法律漏洞,提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保护土地污染的专项法律,从根本上建立起完善的土地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切实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土地污染 危害 防治 专项立法 浅谈对农村土地的污染防治和保护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不但是动植物生命的支持系统,还是固液态废物的堆放地和人类居住及交通活动的基础,对动植物繁衍和人类生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递增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土地污染、空气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农村大面积的土壤受到了污染,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特别是大量的粮食、蔬菜及水果等在生长过程中,经受污土壤吸收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再通过流通环节将这些受污的粮食、蔬菜及水果源源不断地送入市场,流入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想一想非常后怕和担忧。经初步调查显示,由于污水灌溉、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工业废渣和城市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等原因,中国已有近1000万公顷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矿区污染土地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5万公顷。由于土地污染,使得我国在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制约和严重的危害。

一、我国土地资源和受污土地的现状、问题及危害(一)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一是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人多地少、耕地不足。中国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2.98%,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由此可见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虽然土地资源总量处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土地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数。在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中,山地、高原多,平地、水地少,且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兴起,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二是土地利用质量不高。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红壤低产地占12%,次生潜育性水稻土为6.7%,各类低产地合计5.4亿亩。从草场资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 漠草场有9亿亩,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场约有20亿亩,草质差、产草量低,约需60-70亩,甚至100亩草地才能养1只羊,利用价值低。而且近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已利用土地质量水平呈下降趋势。土壤退化越来越严重,高产田的比重下降;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农地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形势严峻,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三是受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土地生态环境整体处于不断退化的局面。首先,土地沙化在扩展。盲目开垦、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加上自然风力对土地的侵蚀,使土地沙化不断扩展;其次,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括动破坏植被,就会引起水力对土壤的侵蚀,随即引起水土流失,这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问题。我国解放初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0世纪90年代初已增至150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土壤流失量每年达50亿t,居世界第一位;第三,耕地肥力下降,由于水土流失和对土地重用轻养、施用有机肥过低,使土地养分减少,地力普遍下降;第四,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许多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宽打宽用,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可以用劣地、空地、荒地的占用良田现象普遍;第五,土地污染与破坏末得到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化肥和农药施用也会造成 土壤污染,由于利用率低,大部分化肥、农药散失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直接间接地污染土壤,进而使动、植物和各种农产晶中有毒物大量积累,危害人、畜健康,影响农产品出口。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水果、粮食、肉食出口因有害物质超标退货现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二)土地污染的现状和危害

一是工业对农村土地的污染。农村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受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农产品污染。我国污灌面积由1978年的约400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10%。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被占用或毁损的农田为1300平方公里。另外,还有大气中工业性污染产生的酸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农村土地污染。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由于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水平低,从而导致大量农村土地被污染。

二是化肥和农药对土地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增加,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124万吨,按单位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0kg/h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kg/hm2的安全上限。在许多地区,化肥的平均利用率在40%以下,大量的化肥施用导致氮素过剩,除了对水体和大 气的污染外,最终形成对土壤生态功能的破坏。再看农药方面,全国每年使用量达30多万吨,仅30%~40%被农作物吸收,其余除进入水体和农产品外,大部分积累在土壤中,全国933.3万hm2耕地因此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畜牧业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之一。然而,随着畜牧场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畜牧村、规模养殖小区及千头牛场、万头猪场、百万只鸡场等规模化养殖场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凸显。全国每年单是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7亿吨,未经处理、利用的粪便和冲洗粪水,污染了养殖场周围空气,也污染了农村土地和地下水。

四是地膜及其他农业生产残留物导致的土地污染。我国农村目前普遍流行大棚种植以及使用地膜进行农业生产。这些大棚以及地膜的原材料均是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塑料,其大面积使用及处理不当,导致了地膜对农村土地污染的加剧。据对新疆的抽样调查发现,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kg/hm2,其中最高的达268.5kg/hm2,地膜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500万元以上。其他农业残留物的不合理处置,如秸秆的不适当处理,也会造成对农村土地的污染。

二、我国农村土地污染现行法律法规现状不足及发达国家防治土地污染的措施

(一)农村土地污染法律法规现状 截至目前,有五种可限制或可粗略保护农村土地污染的主要法律法规:一是《环境保护法》只加强了对农业环境保护;二是《农业法》只规定了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三是《土地管理法》只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维护排灌工程设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等;四是《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只是对土地污染防治作了规定;五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它纯粹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而制定的。

由此可见,我国关于土地污染防治的一些法律法规大多散落在各个部门法中,并无关于土地污染的专项立法,由于各个部门法相对单一,就导致了许多的法律法规相互对立和抵触碰撞。

(二)发达国家防治和保护土地污染的措施

土地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早,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就认识到土地污染的危害性,并开始有了农业立法和相关的土地保护法规。经过多年的实践,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土地污染体系。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土壤污染的国家,早在1877年,日本枥木县就发现了足尾铜矿山公害事件,自1968年日本发生了慢性CD中毒引起骨痛病事件以来,农业土地的污染问题就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重视。为了防止因土地污染而影响人类健康,日本在1970年颁布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律》,并根据此法将镉、铜、砷3个项目指定为特定有害物质。此法以农用地为保护对象,对于 依据此法指定为“农用地土壤污染对策”的地域,国家制定农用地污染对策计划,在各个道府县运用国家的资金进行“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对策细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开发布。此后,日本又制定了一条环境标准和法律、法规,有效遏制了农用地的土壤污染。

(三)农村土地污染法律法规不足

以上可以看出,现行法律对于农村土地污染防治有以下不足:一是对慢性、隐性的农村土地污染规制不足;二是对面源污染的防治不到位;三是侧重于对单一类型的破坏行为的规范与治理,缺乏整体性与综合性法律保护对策;四是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没有有效的治理与监督机制;五是缺乏生态保护的整体性观念;六是对农村土地生态破坏的预防性措施规定不具体;七是《土地管理法》不足以对农村土地进行全面保护。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我国土地污染不断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性,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法制建设,重点解决农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的污染问题,建立起完善的土地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基于我国农业大国的具体国情,用面积占世界的百分之十一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保护农村土地,防治其污染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稳定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虽然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规定,对农业用地污染防治作了 一些粗略的保护,法律在土地保护、耕地保护方面已有一些规定,但是,现行法律仍存在制度不健全、可操作性差、管理体制混乱、法律责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现实之需,与发达国相比较还存在许多差距,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防止土地污染的先进经验,针对农村土地污染防治单独进行立法,以制定《农村土地污染防治法》单行法的形式来达到农地保护与污染防治的目的。具体而言,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整体立法观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土地法规以及其他与土地资源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对于土地的保护是以利用主义为中心的,并没有突出土地的环境价值与生态价值。因此,在创制有关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范时,应引入生态系统协调性与整体性的理念,确立生态优先与生态整体观念。尽管我们在理论上都认可法律部门之间的相关性、衔接性与复杂性并举,但是在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领域的法律规范中,法律之间发生冲突时牺牲环境与自然生态而保护经济生产利益的并不少见。特别是许多的法律规范体系中确立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比较深刻地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并以各种各样的正式的官方文件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而较少将自然、生态、环境纳入法律的体系内,如果在某些法律规范中有关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大多都是以人的利益取向为价值观为决定的。因此,在建构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相关 法律规范或法律制度时,必须将生态整体性的观念根植于其中,适应自然中大气、水、氮等各种循环的过程与机制,将土壤的环境治理与大气、水、粮食、人类行为等各方面的内容综合考虑,确立合理的法律规范调整机制。所以,在保护农村土地环境时,必须将各种可能导致土壤生态退化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考虑,做到源头防治。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立法制度

1、农村土地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土地利用状况的确定是进行土地污染防治的关键,只有了解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对土地的利用、规划、保护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有效地治理和防范农村土地资源污染所带来的破坏。开展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主要由各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和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来承担,同时统筹其他部门配合作好统计工作。一方面各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既要做好土地资源的普查工作,认清当前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和总体数量;另一方面各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定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对土地质量进行检测,认清土地受污染的程度。只有建立在土地资源有效调查的前提下,才能为土壤标准的制定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农村土壤标准制度。1995年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由各级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各级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也制定了若干地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是我国 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只是单一的规定了土壤的等级分类,未对土壤污染的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这种状况对于土壤污染防治是十分不利的。不利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土壤污染的界定上,标准不明确,到底说达到那个标准才是土壤污染现行法的规定不统一。没有明确的土壤质量标准,不能为环境执法提供依据;没有明确的土壤质量标准,对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就显得十分被动。鉴于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关键是把界定土壤污染的具体标准纳入其体系当中去,同时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具体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了防范农村土地遭受污染,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应主要针对农业用地周围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农业用地周围进行的建设项目大多是乡镇企业,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技术薄弱,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对农业生产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针对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具体需要,对于农田周围新建的乡镇企业,在其动工前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可能给农业用地土壤带来污染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制止;对于正在建设的企业有可能对农业用地土壤带来污染的,要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

4、农业清洁生产制度。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是从根本上防治农村土地污染的一个有效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农业生产者应当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环境污染。为了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农村土壤污染,采用清洁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循环的系统,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其他系统到来影响。因此做好农业清洁生产本身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开展这项工作,首先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对先进的农业生产工艺加以引导。其次要大力普及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农业清洁生产意识。最后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关键是要把生态学的发展理念引进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去,发展生态农业。同时要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并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以避免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对土壤的污染。

5、土地的整治、补救制度。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污染再进行修复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着手对已被污染的土地进行整治和补救十分困难。除技术问题之外,整治资金也是一大问题。建议在制定《农村土地污染防治法》中,建立土地生态补偿基金制度。由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和政府共同提供补偿基金的来源。补偿基金主要作用于指导农民如何恢复和提高土地收益、如何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并对造成污染的农村土地进行补救治理。

6、土地保护预警制度。土地被污染后便具有不可逆转性,对其治理和修整也非常困难,因此,对土地的保护应坚持“预防 为主”的原则,对可能造成大面积土壤污染与退化时,引入土地保护预警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会同其他职能部门定期对土地质量进行监测,以便及时了解土地污染程度,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展。农业生产者应当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污染。在保护农村土地环境的立法中应绝对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同时还应对生产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企业进行认证与规范,鼓励并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生产无毒、少害、低残留性的农药化肥,杜绝高残留性的农药作用于农业土地。

7.公众参与监督制度。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在保护工作中,仅仅依靠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够的,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一旦土壤遭受污染,农民自身利益将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会制约农村的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首先,要落实公众的知情权,各级环保部门要定期向公众公布土地环境状况,包括土壤受污染的程度、改善土壤质量和防治土壤污染的具体建议。其次,要保证公众对有关影响土地环境活动的决策参与权,鼓励公众参与到具体防范土地污染的工作中去,特别是对农业用地周围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最后,在制定农村污染防治法中要扩大民众的监督权,对于一些环境行政主管部 门及其执法人员偏袒企业,放任土地污染的现象,要通过立法明文规定鼓励公众通过检举、监督等手段对其进行约束,创造良好的土地环境保护制度。当土地环境受到侵害时,人人都可以通过有效的司法和行政程序,使农村土地环境得到保护,使受侵害的环境权益得到补偿。

(三)完善其他相应配套措施

1、完善科技法,鼓励土地环境保护的研究与应用,加大相关投入。结合目前对于土地环境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足,且不注重具体应用研究的现状,出台或者修改相应的科技法来鼓励对土地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加大该领域基础科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对污染土地环境的各种来源及修复或整治土地环境的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具体的应用性研究,并通过相应的实施与监督机制保证研究成果的落实与应用。在这方面,我国的《防沙治沙法》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使用已经沙化的国有土地从事治沙活动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享有不超过七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如果我们在对土地环境污染治理领域让治理者能够真正受益,那么,关于污染土地环境污染的治理必将出现一个新的变化。同时,对土地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成因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突出成就的人进行奖励,因为土地环境保护实实在在是一项公益性与社会性特别强、收益较缓的活动,因此,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有政府的扶持与投入。

2、重视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对于工农业生产,要重视生 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应用,并确实将这些贯穿于生产过程,通过法律的稳定性与引导性,来促进各个群体对农村土地生态的保护。重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良与改革,积极引导并应用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节约资源与能源固然重要,但保护生态环境也十分重要,因此,在土地保护中,对于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污水灌溉、污泥肥田、酸沉降、重金属沉积等,进行必须的源头防治。这一点,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土壤保护法》,对土壤的管理进行具体的规定、对农药的生产许可进行严格的审核、对化肥的生产与使用以及人畜粪便的使用进行严格的限定、对农田的灌溉方式进行规范等,确确实实将土壤生态安全的保护纳入法律规范之内,真正保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3、对涉及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企业或产业的生产进行前瞻性应用研究,抑制其他任何可能污染土地或环境的行为。比如,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研究,弄清转基因生物的种植可能产生的土壤背景值的改变。

4、科技对人类的贡献我们有目共睹,因此,对于已经具有确定性的保护土壤及整治土壤的科技成果,应消除障碍,尽早实施,使这些科技成果在土地污染整治与预防方面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四)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土地污染防治基本法

现行法律中也有一些土地污染的规定,但都是分散而不系统、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制度,例如《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等 法律法规中要求土地利用规划,但是这种要求从立法目的上讲是以社会与经济的整体协调为指导思想,其并不是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应制定可行的土地污染防治法,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五)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实施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农业生产者应当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 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绝对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由于土地的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是可行的。

(六)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会同其他部门定期的对土地质量进行监测,土地利用者应该予以配合,不应拒绝、回避、妨碍调查测定或样品的采集以便及时了解土地污染的程度。对于调查的土地,环保部门应该予以公布或者建立相关的档案并且允许公众查阅,使公众及时监督了解污染土地的状况。

(七)建立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土地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的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土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对土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指导和监督;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其职责范围对农用地土地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监测,防止农用地土地污染;各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对非农用 地,尤其是工矿企业所在地的土地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监测,负责复垦土地和新开垦耕地的污染防治和土壤改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一旦农村土地受到大面积污染,不仅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且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害,更严重地会造成社会恐慌和**。目前,我国日益严峻的土地污染问题已经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更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们应该增强保护土地的法律意识,尽早建立和健全土地保护的法律体系,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应积极的响应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国家扶持,依靠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资料】:

[1].蒋高明《美国人怎样守护他们的家园》《科技潮》 [2].《聚焦门头沟—以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潮》 [3].刘桢《对我国农村土地保护现状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 [4].沈明珠等《农业环境的污染和保护》 中国青年出版社 [5].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上一篇:开辟新航路说课稿下一篇:县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